1. 萬安縣為什麼這么窮
萬安縣窮是因為萬安縣經濟建設比較落後。根據查詢網上相關公開資料顯示,萬安縣交通路線不是很完善,城市街道管理不是很規范,城鄉建設沒有積極跟上,規劃不到位。萬安縣位於江西省中南部、吉安市南部邊緣。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康克清的故鄉。著名景點有花花世界觀光園、萬安古城牆、東華山、萬安湖、萬安縣漫柚硒谷、天龍山寺等。
2. 萬安縣有沒有疫情
萬安縣沒有疫情。經查詢2022年9月1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江西吉安萬安縣疫情最新消息:昨日新增本土確診0例。
3. 萬安縣適合養老嗎
萬安縣適合養老。在萬安生活很舒適,有大城市的文明,小城市的愜意,非常適合老人居住。萬安縣,隸屬於江西省吉安市,地處江西省中南部,吉安市南緣,與泰和、遂川、興國、贛縣四縣區毗鄰,總面積2051平方千米。
4. 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交通違章當事人去哪裡處理
萬安縣交警大隊。地址:吉安市萬安縣五雲路422號。電話:0796-5707810。一般來說交通違章罰款主要有2種。一是現場違章開單。二是電子違章記錄。現場違章開單通常是由交通執法人員現場取證,並開具處罰決定書。當然也有是城管執法人員開罰的,因為車輛要是停放在人行道上或者非交通用地的公共場地,屬於違反城市管理條例,也屬於城管部門管轄。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條、第一百零八條
5. 江西萬安是個啥樣的地方
萬安概況
萬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萬安於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設萬安鎮,宋熙寧四年(1071年)改鎮置縣,縣治芙蓉鎮。自宋代至清同治十二年,全縣有進士132人,舉人470人。宋、元、明、清縣人所撰著作80部,還有大量民間文學。建國以來,著名國畫家梁書創作的《井岡山全圖》和《萬山紅遍》在海內外展覽。萬安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28年的「萬安暴動」,誕生了江西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自井岡山斗爭到全國解放,全縣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達5002人。萬安是康克清、江西「三傑」之一曾天宇烈士的故鄉,養育了原空軍政委王輝球、原炮兵司令員匡裕民、原裝甲兵政委鍾漢華等7位開國將軍。
萬安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境內地勢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依次為山地、丘陵、平原,屬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年平均氣溫18.5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383.2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88天,溫和多雨,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明顯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特徵,有利於發展亞熱帶農業生產,有利於秋播作物安全越冬。全縣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辛棄疾、文天祥、楊萬里,蘇軾、解縉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形成了豐富的十八灘旅遊文化。
萬安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105國道、贛江水道和贛粵高速公路成「川」字形縱貫縣境。已開辟縣城至省內大部分城市和廣東、福建兩省主要城市的陸路客運線路。萬安水能資源充沛,電力充足。裝機容量5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5億千瓦時的萬安水電站,為江西省最大的水力發電廠,是江西電力南北交換的樞紐。全縣地方小水電供發電總裝容量11340千瓦,年均發電量3500萬千瓦時,兩座裝機1萬千瓦的水電站正在興建中,全縣電網覆蓋率為100%。全縣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網路覆蓋率100%。
萬安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林地214.3萬畝,活木林蓄積量355萬立方米,立竹2779萬根。有耕地33萬畝,山地333.7萬畝。境內水系發達,贛江由南向北縱貫全縣90公里,可養殖水面16.5萬畝,網攔、壩攔、網箱養魚前景十分廣闊。尤其是萬安庫區水面面積達13.5萬畝,已被確定為江西無公害農產品養殖基地。盛產稻米、生豬、竹木、水果、水產品等,是全省商品豬生產重點縣和國家優質稻生產基地縣。被譽為「萬安雙紅」的玻璃紅鯉魚、金絲小紅棗分別獲得全國水產品展銷會優質水產品獎和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優秀產品獎。萬安臍橙遠近聞名,「贛泉」牌萬安臍橙獲准使用「國家A級綠色食品標志」,為吉安市第一個獲准使用國家綠標的水果品牌,獲2001年全省橙類評比銀獎;萬安「贛泉」牌水產長吻魚危、玻璃紅鋰魚、鱅魚獲准使用「國家AA級綠色食品標志」;萬安庫區水產基地、萬安生態水產科技園被評為全省「有機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萬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煤、鎢、鉬、鐵、金、瓷土、稀土、石灰石、水晶石等30多種礦產資源。
萬安經濟發展,政治社會穩定。萬安縣推進「三化」進程,已建成優質稻、果業、生豬、特種水產、花生等十大特色農業生產基地,開成了糧食、水產、水果、生豬、林業等支柱產業,特別是水產、水果兩大特色產業已初具規模。工業經濟迅速壯大,全縣現有工業企業140多家,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水晶電子、化工、造紙、機械、建材等多門類的工業體系,主要產品有鎢鉬、電子、水晶、稀土金屬製品、鍋爐、水泥、化肥、啤酒等。縣工業園佔地3000畝,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優質,已成為萬安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平台。
6. 江西萬安縣一名密接者活動軌跡公布,這名密接者涉及哪些場所
在江西萬安縣發現一名新冠密切接觸者,這名接觸者是在廣州白雲區棠景街瑞爾仕游泳館上班,過程中與一名新冠病毒陽性患者密切接觸。疫情仍未結束,防疫仍需努力,新冠病毒已經有2年了,國內死亡人數5697日,這個環境是靠大家努力創造的。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少聚餐,遵守咳嗽禮儀,使用公筷和公勺,文明用餐。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注意個人防護,並對外包裝進行消毒。就近及時診治,並主動告知醫生其居住地。害自己,害家人,害人民。
7. 江西省萬安縣會劃歸泰和縣與遂川縣嗎
並不會的,萬安縣泰和縣和睡雙解都是獨立的行政單位。
8. 元宵節我們要怎麼過
[編輯本段]元宵節習俗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梁簡文帝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征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處處張燈結綵,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余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台有八里之長,遊玩觀燈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唐代是實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響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在上元節,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沿至宋朝,張燈由三夜延長至五夜,燈彩以外還放焰火,表演各種雜耍,情景更加熱鬧。《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綉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後,為使京城繁華熱鬧,又規定正月初八上燈,十七落燈,連張十夜,家家戶戶都懸掛五色燈彩,彩燈上描繪了各種人物,舞姿翩翩,鳥飛花放.龍騰魚躍,花燈焰火照耀通宵.鼓樂游樂.喧鬧達旦,這是我國最長的燈節,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游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游戲。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復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舞龍燈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我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民間傳統節目——舞獅子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劃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我國很多地區。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一個神仙下凡到一個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說:如果你們能祭祀我,今年就讓你們的蠶桑豐收。後來就形成了風俗。
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占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所以民間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
元宵節「走百病」求安康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偷菜節
流行於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的偷菜節也是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行。節日這天,姑娘們便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菜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所他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偷菜不怕被發現,被偷的人家並不責怪。大家把偷來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據說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的蠶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好最多。
巴烏節
彝族的傳統節日巴烏節在農歷正月十五。「巴烏」意為「打獵歸來」。見於雲南鶴慶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區。時此節原本是歡慶狩獵歸來的習俗活動,無固定節日。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像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編輯本段]中國各地元宵節習俗元宵節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
[ 北京 ]
老北京最熱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從農歷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娛樂五晝夜。老北京的元宵節,最重要的活動是賞燈。明代北京的燈市在東城燈市口,元宵夜,街道兩旁列市,上至珠寶玉器,下至日用百貨,一應俱全,各鋪戶俱張掛絹紗、燒珠、明角、麥秸、通草製成的各式花燈,供人觀賞。到了清代,燈市遍布整個北京城。
【河北省】
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安徽省】
臨近元宵這幾天,淮南市大通區上窯鎮的街道社區和鄉村田野里,各種民俗文藝表演一場接著一場。扭花鼓燈、耍龍燈、獅子滾綉球、高蹺、抬閣、花棍、花燈、傘燈、旱船、獨竿橋等多彩多姿的表演,不僅把新年的氣氛推向高潮,而且也讓十里八鄉的老少爺們領略了獨特的淮河風情文化。淮河兩岸,舊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說法。年初一到初三的大年三天,人們忙於辭舊迎新、探親訪友,顧不上吃顧不上玩,元宵節才是年味最濃的時刻。
阜陽人民勤勞聰明,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不斷發展創造,形成獨具特色的群眾文化。有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曲藝,有獨具地域特色的民間舞蹈和戲劇。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這些異彩紛呈的群眾文化匯聚成獨具特色的阜陽燈會。阜陽燈會始於隋唐,盛行於明代。宋代歐陽修在潁州任太守時曾寫下「去年元月夜,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一詩,說明宋代阜陽的燈會已很盛行。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便是傳統的燈會,每到這一天,群眾都會自發地把自己扎制的花鳥蟲魚獸燈、十二生肖燈等等各種不同造型的彩燈懸掛自家門前。元宵佳節燈會期間還要唱一些大戲,有一台戲或兩台以上的戲對唱,又稱之為「戲台戲」。同時,各家還燃放各種焰火助興。
【山西省】
元宵農歷元月十五日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宵節是中國最古老的夜的節日。相傳西漢平定「諸呂」,漢文帝元月十五日開基,定為元宵節。舉國上下張燈結綵,歡度佳節。深宮皇室,大家閨秀也可上街看觀燈遊玩。
元宵節,家家戶戶自製元宵(今有專業戶專賣)。元宵古稱「浮元子」,是一種雅俗共嘗,甜而不膩,膾灸人口的民間小吃,全國流行。「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輕圓絕勝雞頭肉,涌膩偏宜蟹眼湯」。古詩人如此描摩元宵圓,難怪此物歷經千年,風行不衰。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農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每晚都開,遠遠望去,樓房張燈結采五顏六色,將整個城市裝扮的富麗輝煌,各單位也爭相製作各種各樣的花燈,在街上掛起,供人們欣賞,花燈樣式之多,數不勝數,有動物的,有生肖,有謎語猜謎的,有宮燈的,有現代電器的,也是歌頌現代人新生活的,飛機,火箭,飛船的,有鼓燈、潤餅燈、魚蝦雞鴨鵝燈、柑桔香蕉菠蘿燈、宮燈、如意燈、料絲燈、玻璃燈、走馬燈……形形色色,異彩紛呈。。
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煙火越來變得越美,越來越大,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顏色越來越美越來越艷麗。
文藝踩街,堪稱民間文化化妝大遊行。「裝扮故事,盛飾珠寶,鍾鼓喧天,一國若狂」。(明間喬元《閩書》)。 從十四到十六,連續三天各縣區的都組織大大小小的各種文藝匯演到市裡來,有民間藝術,有現代藝術展示,有傳統文藝,有古老樂曲,有八音會,有古裝戲,花樣之多,數不勝數。 辦大型燈展。各單位都想聲,光,色俱全的大型燈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的,有代表幸福的,有代表古老傳說的,有帶有啟迪意義的。
【山東省】
淄博市淄川區的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泰安市寧陽縣的元宵送燈至祖墳。濱州市博興縣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念「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日照市莒(jǔ)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葆青春年少。
【河南省】
襄城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 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陝西省】
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江蘇省】
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省】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省】
新建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萬安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
雲夢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游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四川省】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檐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省】
泉州花燈別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凈街」。福建南部有元宵節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說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廣東省】
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須線給小兒系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雲南省】
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 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姜白石在一首《詠元宵》的詩中寫道:"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台灣省】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9. 誰知道江西萬安縣哪裡最好玩
萬安好玩的地方,萬安水電站,天湖山風光,萬安影視城,寶山獅子岩 ,造口壁 ,不過那邊的魚頭很好吃,到是個特色。萬安縣地處江西省中南部,吉安市南緣,東接興國,南鄰贛縣南康,西界遂川,北靠泰和。全縣國土面積2051平方公里,轄9鎮7鄉1個墾殖場,135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19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2861萬。
萬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萬安於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設萬安鎮,宋熙寧四年(1071年)改鎮置縣,縣治芙蓉鎮。自宋代至清同治十二年,全縣有進士132人,舉人470人。宋、元、明、清縣人所撰著作80部,還有大量民間文學。建國以來,全縣創作了大量藝術作品在市以上報刊雜志發表或出版,著名國畫家梁書創作的《井岡山全圖》和《萬山紅遍》在海內外展覽。恢復高考以來,全縣考取大中專院校近萬人。萬安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28年的「萬安暴動」,誕生了江西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自井岡山斗爭到全國解放,全縣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達5002人。萬安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康克清大姐、江西「三傑」之一曾天宇烈士的故鄉,養育了原空軍政委王輝球、原炮兵司令員匡裕民、原裝甲兵政委鍾漢華等7位開國將軍。
萬安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境內地勢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依次為山地、丘陵、平原,屬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年平均氣溫18.5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383.2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88天,溫和多雨,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明顯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特徵,有利於發展亞熱帶農業生產,有利於秋播作物安全越冬。全縣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辛棄疾、文天祥、楊萬里,蘇軾、解縉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形成了豐富的十八灘旅遊文化。
萬安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105國道、贛江水道和贛粵高速公路成「川」字形縱貫縣境。已開辟縣城至省內大部分城市和廣東、福建兩省主要城市的陸路客運線路。萬安水能資源充沛,電力充足。裝機容量5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5億千瓦時的萬安水電站,為江西省最大的水力發電廠,是江西電力南北交換的樞紐。全縣地方小水電供發電總裝容量11340千瓦,年均發電量3500萬千瓦時,兩座裝機1萬千瓦的水電站正在興建中,全縣電網覆蓋率為100%。全縣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網路覆蓋率100%。
萬安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8%,林地214.3萬畝,活林木蓄積量355萬立方米,立竹2779萬根。有耕地30萬畝,山地119.4萬畝。境內水系發達,贛江由南向北縱貫全縣90公里,可養殖水面17.8萬畝,網攔、壩攔、網箱養魚前景十分廣闊。尤其是萬安庫區水面面積達13.5萬畝,已被確定為江西無公害農產品養殖基地。盛產稻米、生豬、竹木、水果、水產品等,是全省商品豬生產重點縣和國家優質稻生產基地縣。被譽為「萬安雙紅」的玻璃紅鯉魚、金絲小紅棗分別獲得全國水產品展銷會優質水產品獎和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優秀產品獎。萬安臍橙遠近聞名,「贛泉」牌萬安臍橙獲准使用「國家A級綠色食品標志」,為吉安市第一個獲准使用國家綠標的水果品牌,獲2001年全省橙類評比銀獎;萬安「贛泉」牌水產長吻鮠、玻璃紅鋰魚、鱅魚獲准使用「國家AA級綠色食品標志」;萬安庫區水產基地、萬安生態水產科技園被評為全省「有機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萬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煤、鎢、鉬、鐵、金、瓷土、稀土、石灰石、水晶石等30多種礦產資源。
萬安經濟發展,政治社會穩定。近年來,萬安縣委、縣政府堅持「生態立縣,工業強縣,三產活縣,人才興縣和依法治縣」發展戰略,全力推進「三化」進程,加強三個文明建設,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的發展。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得到優化,已建成優質稻、果業、生豬、特種水產、花生等十大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形成了糧食、水產、水果、生豬、林業等支柱產業,特別是水產、水果兩大特色產業已初具規模。工業經濟迅速壯大,全縣現有工業企業140多家,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水晶電子、化工、造紙、機械、建材等多門類的工業體系,主要產品有鎢鉬、電子、水晶、稀土金屬製品、鍋爐、水泥、化肥、啤酒等。縣工業園佔地3000畝,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優質,已成為萬安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平台。教育、衛生、文化、廣播電視以及民政福利基礎設施建設穩定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全縣社會政治穩定,人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