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網路現在的問題很多是出現在內網內網安全裡面,所以建議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網路解方案,以保證在以後的網路管理上更加輕松。
Ⅱ 混沌計算機俱樂部的間諜曝光
看到斯多被黑客折磨得寢食難安,他的女朋友瑪莎·馬休斯想出了一條妙計。
瑪莎是一位24歲的伯克利法學學生,她生性安靜,與斯多的狂躁形成鮮明對比。她建議說,既然這個電子流氓對軍事機密如此感興趣,為什麼不利用這一點設個套?搜集一些政府的公開文件,把它們偽裝成絕密軍事情報,然後放在LBL的計算機里作為釣餌,何愁魚兒不上鉤呢?斯多恍然開竅。
兩人立即著手搜集了好幾百頁枯燥的政府文件,為這些文件單獨建立了一個賬戶,每個文件都被精心地重新命名,使看到的人以為它們是在描述一個協調「星球大戰」研究的新網路。在其中一份文件里,他們甚至插了一封信,邀請人們寫信索取進一步的信息,包括《星球大戰網路連接須知》、《1986一1988年星球大戰網管理計劃》,甚至《星球大戰網路成員秘密名單》。斯多把這些文件進行了巧妙的安裝,使得只有他和任何假冒系統管理員的人才能看到。剩下的事情就是守株待兔了。
幾天後,黑客照例到LBL巡視一番。果然,他在幾分鍾之內就注意到了有關星球大戰網的文件。他在裡面「淘」了1小時之久,這使他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在這么長的時間里,追蹤者得以成功地查到他的電話。他住在漢諾威的某個地方。
1987年6月27日傍晚6點,位於漢諾威的福克斯公司依然是一片繁忙景象。公司總裁烏都·福洛爾正要下班回家,門鈴響了。門外站著7個人——2名聯邦刑事部偵探,4名不來梅警察,還有一位地區檢察官。檢察官向福洛爾出示了搜查證,罪名是電腦詐騙,而嫌疑犯則是馬庫斯·赫斯。
福洛爾吃驚不小,他知道赫斯骨子裡有股冒險精神,所以聽說他從事黑客活動並不感到意外。但許多程序員都愛好入侵計算機系統,這是預料中的事情,甚至還可以說,赫斯的部分工作就是檢驗系統的安全性。福洛爾怎麼也不能相信,赫斯犯下的罪行有這么嚴重,需要興師動眾前來調查。
赫斯也很吃驚,但並不慌亂。警察搜查了他的辦公室,又驅車前往他的公寓搜查。兩小時後搜查結束,赫斯一刻也沒有停留,徑直去了一個酒吧參加黑客們每周一次的聚會。在會上,他對剛剛發生的事情隻字未提。第二天他照常去上班。
但經過這場事變,赫斯不再進行黑客活動了,但他並沒有停止向卡爾和瑟吉提供軟體。這筆錢來得太容易了,許多軟體他不過是從福克斯公司的計算機上拷貝下來的。
與此同時,斯多越來越不耐煩。第一次追蹤成功已經過了5個月,但當局卻連調查進行到哪一步都不讓他知道。
最終,在6月底,斯多接到了聯邦調查局的電話,告訴他已經抓住了那名黑客,他的家和辦公室也被搜查過了。但他們仍拒絕透露黑客的名字。既然黑客已經就擒,LBL就不必再設釣餌了。於是斯多立即更換了實驗室的口令,加強了安全防衛。神秘入侵從此消失了,斯多也恢復了他的日常工作。他和同事談起這起計算機入侵的道德含義。斯多認為,計算機網路是科研人員、計算機專家和學生共享信息、合作研究甚至談情說愛的工具,用戶必須相互信任。隨著網路的擴張,這種信任感也必須加強。那麼,如果類似漢諾威黑客的傢伙出來濫用網路,計算機專家怎樣才能建設和維護像互聯網這樣的開放網路呢?對斯多來說,這一事件暴露了一個難以走出的困境:要安全還是要信息交換?
他開始考慮寫作一本書,描述他追蹤西德黑客的過程。1988年初,他整理出一份寫作提綱,並為一家計算機雜志撰寫了一篇技術論文。但4月的時候,就在這篇論文得以發表之前,一份名為《迅捷》的德國雜志捷足先登,披露了漢諾威黑客事件。很快,《紐約時報》也在頭版刊出西德黑客的故事,並提出利用網路從事間諜行為的可能性問題。LBl 為此召開了記者招待會。
幾天之內,有關西德黑客在機密的美國計算機系統中橫行無阻的消息就傳遍了各地。一個機靈的記者甚至設法打聽出赫斯的名字予以公布。許多媒介打電話到他家裡。
赫斯竭力躲避記者。他猜想他在LBL的黑客活動被迫蹤了,但他沒有想到他受到斯多如此嚴密的監視。《迅捷》的報道更令他大吃一驚:上面赫然登出他坐在電腦前的照片!那是通過他公寓的窗戶偷拍的。
這一事件本來會被人逐漸遺忘,如果不是出現了那份電傳的話。
1988年初,慕尼黑警察局想在慕尼黑和威斯巴登的聯邦警察總部間建立一條高速數據專線,以傳輸電傳信息。由於電傳通訊的特殊要求,編程工作既費力又不討好,警察局請利多富公司(NixdOrf)來做,利多富則把它轉包給柏林的一家小軟體公司。湊巧的是,這是潘戈新開的公司。此時的潘戈還在技術大學讀書,但他已經放棄功課一心追求金錢。他開玩笑說自己已成了雅皮士。
潘戈的公司正愁沒活干,當然不會放棄送上門的機會。潘戈覺得此事十分滑稽。他,一個西德有名的黑客,為蘇聯人服務的「左翼人士」,現在開始為警察局效力了!他的同事幫助警察局架好了線,然後請慕尼黑警察局輸送一段電傳樣本,以便拷貝到磁帶上,帶回柏林試驗用。這位同事把電傳列印出來給潘戈看,潘戈十分得意。上面有一封紅色旅發給西德研究部長的恐嚇信,還有兩位警察局高級官員的旅行日程,附帶計劃中的保安措施。當海格巴德到柏林來訪友時,潘戈忍不住把電傳拿出來炫耀一番。
海格巴德此時的處境每況愈下。他屢次進出精神病院的戒毒中心,對他頭腦中的幻想更加堅定不移。他認定艾滋病的縮寫AIDS的真實含義是「反光明會摧毀系統」,而自己正是艾滋病的起源,上天讓他感染上這種病毒是為了徹底消滅光明會。他的毒痛越來越重,因而,當一位漢堡的記者找到他挖掘有關計算機入侵的材料時,他告訴他們,自己是最強大最有才能的黑客之一,但他們必須高價收買他的故事。
他聲稱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他的入侵。記者們想親眼見識一下海格巴德的本事,就給了他500馬克,讓他到漢堡的一家高級飯店住一晚。他們甚至還出錢讓潘戈來了一趟。西德黑客對媒介的這種做法習以為常:他們一向靠泄露秘密換取報酬。記者們告訴海格巴德和潘戈,如果故事能在(迅捷》之類的雜志上刊出,他們還會付更多的錢。
在漢堡的飯店裡,海格巴德對記者發表了一通黑客宣言,當然不乏海格巴德·西萊恩上尉和光明會之類的故事。他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局正准備發動未來戰爭——一場以「軟炸彈」即電腦病毒為武器的電腦戰。「是的,」海格巴德總結說,「這場電腦戰,我們的軟戰爭,已經開始。」
但當記者請海格巴德坐到計算機前時,他根本無法證實自己的神話。他試圖進入好幾個地方的電腦系統,但都悲慘地失敗了。他知道自己必須拿出更有說服力的東西。
所以,他想到了潘戈給他看的那份電傳。他向記者炫耀說,黑客們甚至打入了慕尼黑警察局的系統。
這時已是1988年7月,黑客故事已發表了3個多月。報刊上有關此事的喧囂仍未平息,潘戈開始害怕。他對「星球大戰網」的事情一無所知,但全西德的人都在談論間諜案,這使他十分不安。他與海格巴德議過此事,但海格巴德已陷入瘋狂狀態,對許多記者胡言亂語。他對道伯抱怨海格巴德的多言,道伯安慰他說,沒有人會相信海格巴德說的話。
然而西德電視記者阿曼和萊哈特聽說了海格巴德的電傳故事,徑直到柏林尋找潘戈。阿曼深信漢諾威黑客案與蘇聯有關,所以,當上司安排他采訪黑客潘戈時,他立刻答應了。潘戈對記者們講述了電傳故事的真相。很好,記者們說,但他們現在想了解有關赫斯的情況。
「你跟赫斯熟悉嗎?」
「我根本不認識他。」
「能不能談談有關黑客和間諜的事情?」記者們窮迫不舍。
「我對此一無所知,」潘戈堅持說。
阿曼並不灰心。「你聽說過星球大戰嗎?還有北美空防指揮部?」
到這時,潘戈已喝了3大杯啤酒,開始鬆弛下來。
「好吧,」他平靜他說,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確實,有一些軟體交給了蘇聯人,但那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開始講述整個故事。記者們吃驚得幾乎從椅子上掉下來。他們安排潘戈向秘密警察自首。
自首數月以後,潘戈為自己感到慶幸:他發現,在他自首前幾個星期,海格巴德已在律師的鼓勵下自首了。兩人的想法驚人地一致:通過自首換取特赦。哪怕潘戈再遲幾天,當局可能就會對他立案偵察了。
到1988年底,卡爾隱隱覺得有人在監視他。第二年元旦後不久,卡爾又來到東柏林,交給瑟吉有關莫里斯蠕蟲案的報告。他相信,如此威力強勁的蠕蟲程序一定是蘇聯人感興趣的。他還交給瑟吉一份由克利夫·斯多撰寫的病毒報告。事情真是充滿了諷刺性。
瑟吉對卡爾說,他們的活動必須暫停。他相信西方的情報部門正在監視卡爾的活動。卡爾想,該移居西班牙了,開一家電腦公司。與瑟吉的生意越做越清淡,現在他又提出暫停,誰知道這一事業會不會就此破產。卡爾希望到國外重打鑼鼓另開張,把間諜的事情徹底拋在腦後,這樣他就永遠不會被抓住,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看起來他們將毫發無損。
就在這時,警察行動了。
1989年3月2日凌晨,道伯、卡爾和赫斯在不同的地方同時被捕。當天晚上,300萬西德電視觀眾從阿曼和萊哈特製作的「廣角鏡」節目中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節目的第一個畫面是柏林格列尼克大橋,這是東西方交換間諜的場所。黑客的側影被打在屏幕上,接著,鏡頭切換成一幅世界地圖,上面有許多箭頭,由矽谷指向莫斯科。觀眾意識到,這是一起重大的間諜案,預示著一個新的高科技問諜時代的到來。克利夫·斯多出現,講述了發生在LBL的事情。他凝視著觀眾,若有所思他說:「有人侵入我的計算機尋找有關星球大戰的信息。」
節目主持人宣稱,黑客間諜案是1974年紀堯姆案件以來發生的最大間諜案,在那起案件中,聯邦總理威利·勃蘭特的密友和助手岡特·紀堯姆被發現是東德秘密警察的一名上尉。全國大嘩,勃蘭特被迫辭職。這次,西德秘密警察的頭目稱黑客的行為「是一種新的惡意侵入我們的數據網的手段。」內務部發言人則說,逮捕這些黑客「給了克格勃狠狠一擊。」
「廣角鏡」在媒介引起了連鎖反應。間諜在西德人中向來是一個敏感話題,他們尤其對這種新的陰險的間諜活動方式感到震驚:心懷不滿的青少年發現計算機的薄弱環節,利用它們威脅西方的軍事安全。官員和計算機專家不斷強調說,北約的一些最機密的數據,就藏在赫斯和其他黑客進入的計算機中。即便他們獲取的數據是未加保密的,蘇聯人也可能根據這些數據推測出絕密情報。
但是,沒有多久,內務部就開始從給克格勃狠狠一擊的說法上退縮。隨著新聞最開始的轟動效應的減弱,多疑的記者開始詢問:這一群黑客問諜到底給國家安全造成了多大損害?他們出賣了高度機密的情報嗎?還是僅僅一些無害的公用軟體?
Ⅲ 我國曾面臨哪些網路安全事故是如何應對的
我國曾面臨的網路安全事故有千年蟲,是在1999年廣泛受人關注的一個很有名的網路安全事件,後來給出的官方說法是千年蟲不是病毒,而是計算機誕生起就留下的一個大BUG。
應對方法是集中了很多的專業技術人員來降低千年蟲問題帶來的影響,但是千年蟲問題是沒有被完全解決的。
計算機2000年問題,又叫做「千年蟲」、「電腦千禧年千年蟲問題」或「千年危機」。縮寫為「Y2K」。是指在某些使用了計算機程序的智能系統(包括計算機系統、自動控制晶元等)中,由於其中的年份只使用兩位十進制數來表示。
因此當系統進行(或涉及到)跨世紀的日期處理運算時(如多個日期之間的計算或比較等),就會出現錯誤的結果,進而引發各種各樣的系統功能紊亂甚至崩潰。因此從根本上說千年蟲是一種程序處理日期上的bug(計算機程序故障),而非病毒。
Ⅳ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1、2007年1月的熊貓燒香網路安全事件,算是給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鍾。
互聯網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駭客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可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後綴的文件,導致出現藍屏、頻繁重啟和硬碟文件損壞等問題,一度讓人聞風喪膽,給很多門戶網站、數據系統帶來的損害是無法估算的。
時至今日,網路安全手段不斷升級,網路攻擊也比十幾年前更加防不勝防,但熊貓燒香是國民第一次大規模地對網路病毒的真切感受,其起到的網路安全發展的推動和對網路完全的警示作用是里程碑式的。
2、2014年出現的數十億賬號信息泄露網路安全事件。這算得上歷史上最讓人恐慌的安全事件了。
根據網路搜索顯示的結果,當年大品牌的泄露事件包含家得寶、摩根大通銀行、支付寶、蘋果、攜程、小米、索尼、微軟甚至韓國三大信用卡廠商以及12306都赫然在列。除了這些大型事件,很多小型的泄露事件都在不斷發生,有的甚至無從調查。賬號安全關繫到每個人的財產安全,絕對不容忽視。
3、2020年的富士康大型勒索病毒網路安全事件。
勒索病毒早在19年下半年就已經出現,主要以攻擊個人、企業、高校界的主機為主,通過對用戶的文件加密,勒索受害者支付一定的價值才能解密,甚至破壞文件數據,其惡劣程度也是導致一眾受攻擊的企業損失慘重。
可以看一組數據,20年11月墨西哥的富士康遭受「DoppelPaymer」勒索軟體的攻擊,導致1200台伺服器被加密, 被竊取100GB未加密文件,刪除了20-30TB的數據備份,並要求支付大額比特幣作為贖金。
面對網路安全攻擊並不是無從下手,雖然每次大型攻擊的出現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但把問題想到前邊,做好安全部署,一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患於未然。進入2021年,更多企業應該圍繞等級保護的要求,從主機安全、DDos防護、Web應用防火牆、雲防火牆以及數據安全審計幾個層面去未雨綢繆。
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不知道應該如何在網路安全上做到面面俱到,甚至於選品、采購各個環節都處於無從下手的階段,比較方便的一個方式就是通過代理采購網路安全。選擇代理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去考慮,價格折扣、售後服務、技術能力、專業程度、方案能力。
Ⅳ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國內外網路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國網路間諜活動公諸於世。2013年6月曾經參加美國安全局網路監控項目的斯諾登披露「棱鏡事件」,美國秘密利用超級軟體監控網路、電話或簡訊,包括谷歌、雅虎、微軟、蘋果、Facebook、美國在線、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幫助提供漏洞參數、開放伺服器等,使其輕而易舉地監控有關國家機構或上百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話及相關數據。據稱,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路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軍警、金融、海關、郵政、鐵路、民航、醫療等要害部門,以及中國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路系統。
【案例1-2】我國網路遭受攻擊近況。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抽樣監測結果和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發布的數據,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為5470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數量為3203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754個。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384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98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754個。感染網路病毒的主機數量約為69.4萬個,其中包括境內被木馬或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約23萬以及境內感染飛客(Conficker)蠕蟲的主機約46.4萬。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個,其中高危漏洞50個。更新信息:
【案例1-3】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的數據顯示,中國遭受境外網路攻擊的情況日趨嚴重。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馬或僵屍網路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90萬余台主機;其中位於美國的2194台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28.7萬台主機,無論是按照控制伺服器數量還是按照控制中國主機數量排名,美國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國網路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網路用戶將上升至50億戶,移動用戶將上升100億戶。我國2013年互聯網用戶數將達到6.48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61億。網民規模、寬頻網民數、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三項指標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然而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網路安全技術、互聯網用戶安全防範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極易成為境內外黑客攻擊利用的主要目標。
Ⅵ 有哪些影響互聯網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驚網路的熊貓燒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國駭客whboy(李俊)發布熊貓燒香病毒,因中毒電腦桌面上出現「熊貓燒香」圖案名噪一時,這也成為了當時一度讓人談網色變的病毒。
熊貓燒香病毒可通過感染系統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導致打開網頁文件時IE自動跳轉到指定病毒網址中下載病毒,同時出現藍屏、頻繁重啟以及系統硬碟中數據文件被破壞等現象。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熊貓燒香感染門戶網站、擊潰數據系統、導致網路癱瘓,在全國范圍內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熊貓燒香」已經永遠停留在十幾年前。
總結如下:
如今看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變革,熊貓燒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馬、黑客攻擊等帶來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該病毒卻是國內民眾第一次對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實的感受,因此成為病毒史上的經典案例,對國內未來的網路安全發展起到了推動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