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網路安全函數分類

網路安全函數分類

發布時間:2023-04-30 08:55:34

網路安全基礎

網路安全通信所需要的基本屬性:

1. 機密性

2. 消息完整性

3. 可訪問與可用性

4. 身份認證

1. 竊聽

2. 插入

3. 假冒

4. 劫持

5. 拒絕服務DoS和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

6. 映射

7. 嗅探

8. IP欺騙

數據加密

      明文:未被加密的消息

      密文:被加密的消息

      加密:偽裝消息以隱藏消息的過程,即 明文 密文 的過程.

      解密: 密文 明文 的過程

1. 替代密碼 :用密文字母替代明文字母。

    移位密碼加密函數:

    

     :加密過程

    :明文信息

     :密鑰,表示移幾位

     :如果是26個字母,那q就是26

    解密函數:

    

     :解密過程

     :密文

      :密鑰

2.  換位密碼 :根據一定規則重新排列明文。

    【 例題 】如果對明文「bob.i love you. Alice",利用k=3的凱撒密碼加密,得到的密文是什麼?利用密鑰 "nice" 進行列置換加密後得到的密文是什麼?

    【 答案 】 凱撒密碼 加密後得到的密文是:

        "ere l oryh brx Dolfh"

         列置換密碼 加密後得到的密文是:

        iex bvu bly ooo"

    【 解析 】 凱撒密碼 :

        以明文字母b為例,M=2(b的位置為2),k=3,q=26,則:

        密文 ,對應字母e,故b經過加密轉為了e

        將明文全部替換後得到的密文 "ere l oryh brx Dolfh"

          列置換密碼:

        密鑰 "nice" 字母表先後順序為 "4,3,1,2" ,因此,按這個順序讀出表中字母,構成密文:"iex bvu bly ooo",(密鑰有幾位就有幾列,如果明文不夠就補x,然後按列讀取)

1. 對稱密鑰 密碼:加密秘鑰和解密秘鑰相同( ),例如用一個鎖將箱子鎖起來,這個鎖有2把相同的鑰匙,鎖好之後把另一把鑰匙派人送給他。

2. 對稱密鑰密碼 分類 :

     分組密碼:DES、AES、IDEA等。(分組處理)

        1) (數據加密標准):56位密鑰,64位分組。(56位二進制數,每位的取值是0或1,則所有的取值就是 個)

        2) :使用 兩個秘鑰 (共 112位 ),執行三次DES演算法。(用1個密鑰執行一次加密,再用另一個密鑰執行一次解密,共執行三次)

        3) (高級加密演算法):分組128位,密鑰 128/192/256 位。

        4)IDEA:分組64位,密鑰 128 位。

     流密碼(挨個處理)

1. 非對稱密鑰 密碼: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不同, ,其中一個用於加密,另一個用於解密。( 私鑰 :持有人所有  公鑰 :公開的)

2. 加密密鑰可以公開,也稱公開密鑰加密。

3. 典型的公鑰演算法:

      Diffie-Hellman演算法

      RSA演算法

密碼散列函數

1. 特性:

      定長輸出;

      單向性(無法根據散列值逆推報文)

      抗碰撞性(無法找到具有相同散列值的兩個報文)

2. 典型的散列函數

      MD5:128位散列值

      SHA-1:160位散列值

報文認證是使消息的接收者能夠檢驗收到的消息是否是真實的認證方法。來源真實,未被篡改。

1. 報文摘要(數字指紋)

2. 報文認證方法

      簡單報文驗證:僅使用報文摘要,無法驗證來源真實性

      報文認證碼:使用共享認證密匙,但無法防止接收方篡改

身份認證、數據完整性、不可否認性

1. 簡單數字簽名:直接對報文簽名

2. 簽名報文摘要

1. 口令:會被竊聽

2. 加密口令:可能遭受回放/重放攻擊

    加密的口令可能會被截獲,雖然不知道口令是什麼,但他將加密口令提交給伺服器,說這是我加密的口令,這叫重放.

3. 加密一次性隨機數:可能遭受中間人攻擊

Alice發給Bob說她是Alice,但Bob說你要向我證明,Bob生成一個隨機數發給Alice,讓Alice用自己的私鑰進行加密,加密後再把數據發給Bob,然後Bob再向Alice要公鑰進行解密解出來的隨機數如果和Bob發給Alice的隨機數一樣的話,那就說明她是Alice。

這種方法會被中間人攻擊,Alice發送的私鑰加密被Trudy更換為自己用私鑰加密的數據然後發給Bob,公鑰也被Trudy換了,最後Bob用公鑰加密數據發給Alice,Trudy截獲了,用自己的私鑰進行解密,獲得了數據。

密鑰分發存在漏洞:主要在密鑰的分發和對公鑰的認證環節,這需要密匙分發中心與證書認證機構解決

雙方通信時需要協商一個密鑰,然後進行加密,每次通信都要協商一個密鑰,防止密鑰被人截獲後重復使用,所以密鑰每次都要更換,這就涉及到密鑰分發問題。

基於 KDC 的秘鑰生成和分發

認證中心CA:將公鑰與特定的實體綁定

1. 證實一個實體的真實身份;

2. 為實體頒發 數字證書 (實體身份和 公鑰 綁定)。

防火牆 :能夠隔離組織內部網路與公共互聯網,允許某些分組通過,而阻止其它分組進入或離開內部網路的軟體、硬體或者軟硬體結合的一種設施。

前提 :從外部到內部和從內部到外部的所有流量都經過防火牆

1. 無狀態分組過濾器

    基於特定規則對分組是通過還是丟棄進行決策,如使用 實現防火牆規則。

2. 有狀態分組過濾器

    跟蹤每個TCP連接建立、拆除,根據狀態確定是否允許分組通過。

3. 應用網關

    鑒別 用戶身份 或針對 授權用戶 開放 特定服務 。

入侵檢測系統(IDS):當觀察到潛在的惡意流量時,能夠產生警告的設備或系統。

1. 電子郵件安全需求

    1)機密性

    2)完整性

    3)身份認證性

    4)抗抵賴性

2. 安全電子郵件標准:

1. SSL是介於 和 之間的安全協議.

2. SSL協議棧

    (傳統的TCP協議是沒有安全協議的,傳輸都是明文,所以在TCP上面設置SSL協議保證安全性)

3. SSL握手過程

    協商密碼組,生成秘鑰,伺服器/客戶認證與鑒別。

1. VPN

    建立在 上的安全通道,實現遠程用戶、分支機構、業務夥伴等與機構總部網路的安全連接,從而構建針對特定組織機構的專用網路。

     關鍵技術 : ,如IPSec。

2. 典型的 網路層安全協議 ——

    提供機密性、身份鑒別、數據完整性和防重放攻擊服務。

    體系結構: 認證頭AH協議 、 封裝安全載荷ESP協議 。

    運行模式: 傳輸模式 (AH傳輸模式、ESP傳輸模式)、 隧道模式 (AH隧道模式、ESP隧道模式)

本文主要介紹了網路安全基本概念、數據加密演算法、消息完整性與數字簽名、身份認證、密鑰分發中心與證書認證機構、防火牆與入侵檢測以及網路安全協議等內容。

回顧:

1. 網路安全基本屬性

2. 典型數據加密演算法;

3. 消息完整性、數字前面以及身份認證原理。

❷ 網路安全協議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內容包括:
計算機網路設備安全、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等。其特徵是針對計算機網路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實施網路安全增強方案,以保證計算機網路自身的安全性為目標。
商務交易安全則緊緊圍繞傳統商務在互聯網路上應用時產生的各種安全問題,在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基礎上,如何保障電子商務過程的順利進行。即實現電子商務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鑒別性、不可偽造性和不可抵賴性。
計算機網路安全與商務交易安全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計算機網路安全作為基礎,商務交易安全就猶如空中樓閣,無從談起。沒有商務交易安全保障,即使計算機網路本身再安全,仍然無法達到電子商務所特有的安全要求。 未進行操作系統相關安全配置
不論採用什麼操作系統,在預設安裝的條件下都會存在一些安全問題,只有專門針對操作系統安全性進行相關的和嚴格的安全配置,才能達到一定的安全程度。千萬不要以為操作系統預設安裝後,再配上很強的密碼系統就算作安全了。網路軟體的漏洞和「後門」 是進行網路攻擊的首選目標。
未進行CGI程序代碼審計
如果是通用的CGI問題,防範起來還稍微容易一些,但是對於網站或軟體供應商專門開發的一些CGI程序,很多存在嚴重的CGI問題,對於電子商務站點來說,會出現惡意攻擊者冒用他人賬號進行網上購物等嚴重後果。
拒絕服務(DoS,Denial of Service)攻擊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對網站的實時性要求越來越高,DoS或DDoS對網站的威脅越來越大。以網路癱瘓為目標的襲擊效果比任何傳統的恐怖主義和戰爭方式都來得更強烈,破壞性更大,造成危害的速度更快,范圍也更廣,而襲擊者本身的風險卻非常小,甚至可以在襲擊開始前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使對方沒有實行報復打擊的可能。2014年2月美國「雅虎」、「亞馬遜」受攻擊事件就證明了這一點。
安全產品使用不當
雖然不少網站採用了一些網路安全設備,但由於安全產品本身的問題或使用問題,這些產品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很多安全廠商的產品對配置人員的技術背景要求很高,超出對普通網管人員的技術要求,就算是廠家在最初給用戶做了正確的安裝、配置,但一旦系統改動,需要改動相關安全產品的設置時,很容易產生許多安全問題。
缺少嚴格的網路安全管理制度
網路安全最重要的還是要思想上高度重視,網站或區域網內部的安全需要用完備的安全制度來保障。建立和實施嚴密的計算機網路安全制度與策略是真正實現網路安全的基礎。 一個全方位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體系結構包含網路的物理安全、訪問控制安全、系統安全、用戶安全、信息加密、安全傳輸和管理安全等。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主機安全技術、身份認證技術、訪問控制技術、密碼技術、防火牆技術、安全審計技術、安全管理技術、系統漏洞檢測技術、黑客跟蹤技術,在攻擊者和受保護的資源間建立多道嚴密的安全防線,極大地增加了惡意攻擊的難度,並增加了審核信息的數量,利用這些審核信息可以跟蹤入侵者。
在實施網路安全防範措施時:
首先要加強主機本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配置,及時安裝安全補丁程序,減少漏洞;
其次要用各種系統漏洞檢測軟體定期對網路系統進行掃描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並及時加以修補;
路由器到用戶各級建立完善的訪問控制措施,安裝防火牆,加強授權管理和認證;
利用RAID5等數據存儲技術加強數據備份和恢復措施;
對敏感的設備和數據要建立必要的物理或邏輯隔離措施;
對在公共網路上傳輸的敏感信息要進行強度的數據加密;
安裝防病毒軟體,加強內部網的整體防病毒措施;
建立詳細的安全審計日誌,以便檢測並跟蹤入侵攻擊等。
網路安全技術是伴隨著網路的誕生而出現的,但直到80年代末才引起關注,90年代在國外獲得了飛速的發展。近幾年頻繁出現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各國計算機安全界的高度重視,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也因此出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安全核心系統、VPN安全隧道、身份認證、網路底層數據加密和網路入侵主動監測等越來越高深復雜的安全技術極大地從不同層次加強了計算機網路的整體安全性。安全核心系統在實現一個完整或較完整的安全體系的同時也能與傳統網路協議保持一致。它以密碼核心系統為基礎,支持不同類型的安全硬體產品,屏蔽安全硬體以變化對上層應用的影響,實現多種網路安全協議,並在此之上提供各種安全的計算機網路應用。
互聯網已經日漸融入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中,網路防護與網路攻擊之間的斗爭也將更加激烈。這就對網路安全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的網路安全技術將會涉及到計算機網路的各個層次中,但圍繞電子商務安全的防護技術將在未來幾年中成為重點,如身份認證、授權檢查、數據安全、通信安全等將對電子商務安全產生決定性影響。 當許多傳統的商務方式應用在Internet上時,便會帶來許多源於安全方面的問題,如傳統的貸款和借款卡支付/保證方案及數據保護方法、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對日常信息安全的管理等。電子商務的大規模使用雖然只有幾年時間,但不少公司都已經推出了相應的軟、硬體產品。由於電子商務的形式多種多樣,涉及的安全問題各不相同,但在Internet上的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最核心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交易的安全性。一般來說商務安全中普遍存在著以下幾種安全隱患:
竊取信息
由於未採用加密措施,數據信息在網路上以明文形式傳送,入侵者在數據包經過的網關或路由器上可以截獲傳送的信息。通過多次竊取和分析,可以找到信息的規律和格式,進而得到傳輸信息的內容,造成網上傳輸信息泄密。
篡改信息
當入侵者掌握了信息的格式和規律後,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和方法,將網路上傳送的信息數據在中途修改,然後再發向目的地。這種方法並不新鮮,在路由器或網關上都可以做此類工作。
假冒
由於掌握了數據的格式,並可以篡改通過的信息,攻擊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戶發送假冒的信息或者主動獲取信息,而遠端用戶通常很難分辨。
惡意破壞
由於攻擊者可以接入網路,則可能對網路中的信息進行修改,掌握網上的機要信息,甚至可以潛入網路內部,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因此,電子商務的安全交易主要保證以下四個方面:
信息保密性
交易中的商務信息均有保密的要求。如信用卡的賬號和用戶名等不能被他人知悉,因此在信息傳播中一般均有加密的要求。
交易者身份的確定性
網上交易的雙方很可能素昧平生,相隔千里。要使交易成功,首先要能確認對方的身份,對商家要考慮客戶端不能是騙子,而客戶也會擔心網上的商店不是一個玩弄欺詐的黑店。因此能方便而可靠地確認對方身份是交易的前提。
不可否認性
由於商情的千變萬化,交易一旦達成是不能被否認的。否則必然會損害一方的利益。因此電子交易通信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必須是不可否認的。
不可修改性
交易的文件是不可被修改的,否則也必然會損害一方的商業利益。因此電子交易文件也要能做到不可修改,以保障商務交易的嚴肅和公正。
電子商務交易中的安全措施
在早期的電子交易中,曾採用過一些簡易的安全措施,包括:
部分告知(Partial Order):即在網上交易中將最關鍵的數據如信用卡號碼及成交數額等略去,然後再用電話告之,以防泄密。
另行確認(Order Confirmation):即當在網上傳輸交易信息後,再用電子郵件對交易做確認,才認為有效。
此外還有其它一些方法,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操作麻煩,不能實現真正的安全可靠性。
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針對電子交易安全的要求,IT業界與金融行業一起,推出不少有效的安全交易標准和技術。
主要的協議標准有:
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S-HTTP):依靠密鑰對的加密,保障Web站點間的交易信息傳輸的安全性。
安全套接層協議(SSL):由Netscape公司提出的安全交易協議,提供加密、認證服務和報文的完整性。SSL被用於Netscape Communicator和Microsoft IE瀏覽器,以完成需要的安全交易操作。
安全交易技術協議(STT,Secure Transaction Technology):由Microsoft公司提出,STT將認證和解密在瀏覽器中分離開,用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Microsoft在Internet Explorer中採用這一技術。
安全電子交易協議(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1996年6月,由IBM、MasterCard International、Visa International、Microsoft、Netscape、GTE、VeriSign、SAIC、Terisa就共同制定的標准SET發布公告,並於1997年5月底發布了SET Specification Version 1.0,它涵蓋了信用卡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的交易協定、信息保密、資料完整及數據認證、數據簽名等。
SET 2.0預計今年發布,它增加了一些附加的交易要求。這個版本是向後兼容的,因此符合SET 1.0的軟體並不必要跟著升級,除非它需要新的交易要求。SET規范明確的主要目標是保障付款安全,確定應用之互通性,並使全球市場接受。
所有這些安全交易標准中,SET標准以推廣利用信用卡支付網上交易,而廣受各界矚目,它將成為網上交易安全通信協議的工業標准,有望進一步推動Internet電子商務市場。 虛擬專用網(VPN)
這是用於Internet交易的一種專用網路,它可以在兩個系統之間建立安全的信道(或隧道),用於電子數據交換(EDI)。它與信用卡交易和客戶發送訂單交易不同,因為在VPN中,雙方的數據通信量要大得多,而且通信的雙方彼此都很熟悉。這意味著可以使用復雜的專用加密和認證技術,只要通信的雙方默認即可,沒有必要為所有的VPN進行統一的加密和認證。現有的或正在開發的數據隧道系統可以進一步增加VPN的安全性,因而能夠保證數據的保密性和可用性。
數字認證
數字認證可用電子方式證明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的身份、文件的完整性(如一個發票未被修改過),甚至數據媒體的有效性(如錄音、照片等)。隨著商家在電子商務中越來越多地使用加密技術,人們都希望有一個可信的第三方,以便對有關數據進行數字認證。
隨著現代密碼學的應用,數字認證一般都通過單向Hash函數來實現,它可以驗證交易雙方數據的完整性,Java JDK1.1也能夠支持幾種單向Hash演算法。另外,S/MIME協議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可以被集成到產品中,以便用戶能夠對通過E?mail發送的信息進行簽名和認證。同時,商家也可以使用PGP(Pretty Good Privacy)技術,它允許利用可信的第三方對密鑰進行控制。可見,數字認證技術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它將直接影響電子商務的發展。
加密技術
保證電子商務安全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使用加密技術對敏感的信息進行加密。現代密碼學一些專用密鑰加密演算法(如3DES、IDEA、RC4和RC5)和公鑰加密演算法(如RSA、SEEK、PGP和EU)可用來保證電子商務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實性和非否認服務。然而,這些技術的廣泛使用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密碼學界有一句名言:加密技術本身都很優秀,但是它們實現起來卻往往很不理想。世界各國提出了多種加密標准,但人們真正需要的是針對企業環境開發的標准加密系統。加密技術的多樣化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餘地,但也同時帶來了一個兼容性問題,不同的商家可能會採用不同的標准。另外,加密技術向來是由國家控制的,例如SSL的出口受到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限制。美國的商家一般都可以使用128位的SSL,但美國只允許加密密鑰為40位以下的演算法出口。雖然40位的SSL也具有一定的加密強度,但它的安全系數顯然比128位的SSL要低得多。一個法國的研究生和兩個美國柏克萊大學的研究生破譯了一個SSL的密鑰,這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美國以外的國家很難真正在電子商務中充分利用SSL,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上海市電子商務安全證書管理中心推出128 位 SSL的演算法,彌補國內的空缺,並採用數字簽名等技術確保電子商務的安全。
電子商務認證中心(CA,Certificate Authority)
實行網上安全支付是順利開展電子商務的前提,建立安全的認證中心(CA)則是電子商務的中心環節。建立CA的目的是加強數字證書和密鑰的管理工作,增強網上交易各方的相互信任,提高網上購物和網上交易的安全,控制交易的風險,從而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為了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首先是要確定網上參與交易的各方(例如持卡消費戶、商戶、收單銀行的支付網關等)的身份,相應的數字證書(DC:Digital Certificate)就是代表他們身份的,數字證書是由權威的、公正的認證機構管理的。各級認證機構按照根認證中心(Root CA)、品牌認證中心(Brand CA)以及持卡人、商戶或收單銀行(Acquirer)的支付網關認證中心(Holder Card CA,Merchant CA 或 Payment Gateway CA)由上而下按層次結構建立的。
電子商務安全認證中心(CA)的基本功能是:
生成和保管符合安全認證協議要求的公共和私有密鑰、數字證書及其數字簽名。
對數字證書和數字簽名進行驗證。
對數字證書進行管理,重點是證書的撤消管理,同時追求實施自動管理(非手工管理)。
建立應用介面,特別是支付介面。CA是否具有支付介面是能否支持電子商務的關鍵。
第一代CA是由SETCO公司(由Visa & MasterCard組建)建立的,以SET協議為基礎,服務於B?C電子商務模式的層次性結構。
由於B?B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要求CA的支付介面能夠兼容支持B?B與B?C的模式,即同時支持網上購物、網上銀行、網上交易與供應鏈管理等職能,要求安全認證協議透明、簡單、成熟(即標准化),這樣就產生了以公鑰基礎設施(PKI)為技術基礎的平面與層次結構混合型的第二代CA體系。
二十世紀以來,PKI技術無論在理論上還是應用上以及開發各種配套產品上,都已經走向成熟,以PKI技術為基礎的一系列相應的安全標准已經由Internet特別工作組(IETF)、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信聯盟(ITU)等國際權威機構批准頒發實施。
建立在PKI技術基礎上的第二代安全認證體系與支付應用介面所使用的主要標准有:
由Internet特別工作組頒發的標准:LDAP(輕型目錄訪問協議)、S/MIME(安全電子郵件協議)、TLC(傳輸層安全套接層傳輸協議)、CAT(通用認證技術,Common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和GSS-API(通用安全服務介面)等。
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或國際電信聯盟(ITU)批准頒發的標准為9594-8/X.509(數字證書格式標准)。

❸ 網路安全機制包括些什麼

有三種網路安全機制。 概述:

隨著TCP/IP協議群在互聯網上的廣泛採用,信息技術與網路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安全風險問題的急劇增加。為了保護國家公眾信息網以及企業內聯網和外聯網信息和數據的安全,要大力發展基於信息網路的安全技術。

信息與網路安全技術的目標

由於互聯網的開放性、連通性和自由性,用戶在享受各類共有信息資源的同事,也存在著自己的秘密信息可能被侵犯或被惡意破壞的危險。信息安全的目標就是保護有可能被侵犯或破壞的機密信息不被外界非法操作者的控制。具體要達到: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等目標。

網路安全體系結構

國際標准化組織叢譽型(ISO)在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RM)的基礎上,於1989年制定了在OSI環境下解決網路安全的規則:安全體系結構。它擴充了基本參考模型,加入了安全問題的各個方面,為開放系統的安全通信提供了一種概念性、功能性及一致性的途徑。OSI安全體系包含七個層次: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在各層次間進行的安全機制有:

1、加密機制

衡量一個加密技術的可靠性,主要取決於解密過程的難度,而這取決於密鑰的長度和演算法。

1)對稱密鑰加密體制對稱密鑰加密技術使用相同的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發送者和接收者用相同的密鑰。對稱密鑰加密技術的典型演算法是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數據加密標准)。DES的密鑰長度為56bit,其加密演算法是公開的,其保密性僅取決於對虛脊密鑰的保密。優點是:加密處理簡單,加密解密速度快。缺點是:密鑰管理困難。

2)非對稱密鑰加密體制非對稱密鑰加密系統,又稱公鑰和私鑰系統。其特點是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鑰。

(1)非對稱加密系統的關鍵是尋找對應的公鑰和私鑰,並運用某種數學方法使得加密過程成為一個不可逆過程,即用公鑰加密的信息只能用與該公鑰配對的私鑰才能解密;反之亦然。

(2)非對稱密鑰加密的典型演算法是RSA。RSA演算法的理論基礎是數論的歐拉定律,其安全性是基於大數分解的困難性。

優點:(1)解決了密鑰管理問題,通過特有的密鑰發放體制,使得當用戶數大幅度增加時,密鑰也不會向外擴散;(2)由於密鑰已事先分配,不需要在通信過程中傳輸密鑰,安全性大大提高;(3)具有很高的加密強度。

缺點:加密、解密的速度較慢。

2、安全認證機制

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為保證商務、交易及支付活動的真實可靠,需要有一種滲猜機制來驗證活動中各方的真實身份。安全認證是維持電子商務活動正常進行的保證,它涉及到安全管理、加密處理、PKI及認證管理等重要問題。目前已經有一套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可以應用。採用國際通用的PKI技術、X.509證書標准和X.500信息發布標准等技術標准可以安全發放證書,進行安全認證。當然,認證機制還需要法律法規支持。安全認證需要的法律問題包括信用立法、電子簽名法、電子交易法、認證管理法律等。

1)數字摘要

數字摘要採用單向Hash函數對信息進行某種變換運算得到固定長度的摘要,並在傳輸信息時將之加入文件一同送給接收方;接收方收到文件後,用相同的方法進行變換運算得到另一個摘要;然後將自己運算得到的摘要與發送過來的摘要進行比較。這種方法可以驗證數據的完整性。

2)數字信封

數字信封用加密技術來保證只有特定的收信人才能閱讀信的內容。具體方法是:信息發送方採用對稱密鑰來加密信息,然後再用接收方的公鑰來加密此對稱密鑰(這部分稱為數字信封),再將它和信息一起發送給接收方;接收方先用相應的私鑰打開數字信封,得到對稱密鑰,然後使用對稱密鑰再解開信息。

3)數字簽名

數字簽名是指發送方以電子形式簽名一個消息或文件,表示簽名人對該消息或文件的內容負有責任。數字簽名綜合使用了數字摘要和非對稱加密技術,可以在保證數據完整性的同時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4)數字時間戳

數字時間戳服務(DTS)是提供電子文件發表時間認證的網路安全服務。它由專門的機構(DTS)提供。

5)數字證書

數字證書(Digital ID)含有證書持有者的有關信息,是在網路上證明證書持有者身份的數字標識,它由權威的認證中心(CA)頒發。CA是一個專門驗證交易各方身份的權威機構,它向涉及交易的實體頒發數字證書。數字證書由CA做了數字簽名,任何第三方都無法修改證書內容。交易各方通過出示自己的數字證書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在電子商務中,數字證書主要有客戶證書、商家證書兩種。客戶證書用於證明電子商務活動中客戶端的身份,一般安裝在客戶瀏覽器上。商家證書簽發給向客戶提供服務的商家,一般安裝在商家的伺服器中,用於向客戶證明商家的合法身份。

3、訪問控制策略

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訪問。它也是維護網路系統安全、保護網路資源的重要手段。各種安全策略必須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護作用。下面我們分述幾種常見的訪問控制策略。

1)入網訪問控制

入網訪問控制為網路訪問提供了第一層訪問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戶能夠登錄到伺服器並獲取網路資源,以及用戶入網時間和入網地點。

用戶的入網訪問控制可分為三個步驟:用戶名的識別與驗證、用戶口令的識別與驗證、用戶帳號的預設限制檢查。只有通過各道關卡,該用戶才能順利入網。

對用戶名和口令進行驗證是防止非法訪問的首道防線。用戶登錄時,首先輸入用戶名和口令,伺服器將驗證所輸入的用戶名是否合法。如果驗證合法,才繼續驗證輸入的口令,否則,用戶將被拒之網路之外。用戶口令是用戶入網的關鍵所在。為保證口令的安全性,口令不能顯示在顯示屏上,口令長度應不少於6個字元,口令字元最好是數字、字母和其他字元的混合,用戶口令必須經過加密,加密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方法有:基於單向函數的口令加密,基於測試模式的口令加密,基於公鑰加密方案的口令加密,基於平方剩餘的口令加密,基於多項式共享的口令加密,基於數字簽名方案的口令加密等。用戶還可採用一次性用戶口令,也可用攜帶型驗證器(如智能卡)來驗證用戶的身份。

2)網路的許可權控制

網路的許可權控制是針對網路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種安全保護措施。用戶和用戶組被賦予一定的許可權。網路控制用戶和用戶組可以訪問哪些目錄、子目錄、文件和其他資源。可以指定用戶對這些文件、目錄、設備能夠執行哪些操作。我們可以根據訪問許可權將用戶分為以下幾類:(1)特殊用戶(即系統管理員);(2)一般用戶,系統管理員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為他們分配操作許可權;(3)審計用戶,負責網路的安全控制與資源使用情況的審計。用戶對網路資源的訪問許可權可以用一個訪問控製表來描述。

3)目錄級安全控制

網路應允許控制用戶對目錄、文件、設備的訪問。用戶在月錄一級指定的許可權對所有文件和子目錄有效,用戶還可進一步指定對目錄下的子目錄和文件的許可權。對目錄和文件的訪問許可權一般有八種:系統管理員許可權(Supervisor)、讀許可權(Read)、寫許可權(Write)、創建許可權(Create)、刪除許可權(Erase)、修改許可權(MOdify)、文件查找許可權(FileScan)、存取控制許可權(AccessControl)。用戶對文件或目標的有效許可權取決於以下二個因素:用戶的受託者指派、用戶所在組的受託者指派、繼承許可權屏蔽取消的用戶許可權。一個網路系統管理員應當為用戶指定適當的訪問許可權,這些訪問許可權控制著用戶對伺服器的訪問。八種訪問許可權的有效組合可以讓用戶有效地完成工作,同時又能有效地控制用戶對伺服器資源的訪問,從而加強了網路和伺服器的安全性。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路將日益成為工業、農業和國防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交換手段,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認清網路的脆弱性和潛在威脅,採取強有力的安全策略,對於保障網路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將變得十分重要。

❹ 網路安全攻擊方法分為

1、跨站腳本-XSS
相關研究表明,跨站腳本攻擊大約占據了所有攻擊的40%,是最為常見的一類網路攻擊。但盡管最為常見,大部分跨站腳本攻擊卻不是特別高端,多為業余網路罪犯使用別人編寫的腳本發起的。
跨站腳本針對的是網站的用戶,而不是Web應用本身。惡意黑客在有漏洞的網站里注入一段代碼,然後網站訪客執行這段代碼。此類代碼可以入侵用戶賬戶,激活木馬程序,或者修改網站內容,誘騙用戶給出私人信息。
防禦方法:設置Web應用防火牆可以保護網站不受跨站腳本攻擊危害。WAF就像個過濾器,能夠識別並阻止對網站的惡意請求。購買網站託管服務的時候,Web託管公司通常已經為你的網站部署了WAF,但你自己仍然可以再設一個。
2、注入攻擊
開放Web應用安全項目新出爐的十大應用安全風險研究中,注入漏洞被列為網站最高風險因素。SQL注入方法是網路罪犯最常見的注入方法。
注入攻擊方法直接針對網站和伺服器的資料庫。執行時,攻擊者注入一段能夠揭示隱藏數據和用戶輸入的代碼,獲得數據修改許可權,全面俘獲應用。
防禦方法:保護網站不受注入攻擊危害,主要落實到代碼庫構建上。比如說:緩解SQL注入風險的首選方法就是始終盡量採用參數化語句。更進一步,可以考慮使用第三方身份驗證工作流來外包你的資料庫防護。
3、模糊測試
開發人員使用模糊測試來查找軟體、操作系統或網路中的編程錯誤和安全漏洞。然而,攻擊者可以使用同樣的技術來尋找你網站或伺服器上的漏洞。
採用模糊測試方法,攻擊者首先向應用輸入大量隨機數據讓應用崩潰。下一步就是用模糊測試工具發現應用的弱點,如果目標應用中存在漏洞,攻擊者即可展開進一步漏洞利用。
防禦方法:對抗模糊攻擊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更新安全設置和其他應用,尤其是在安全補丁發布後不更新就會遭遇惡意黑客利用漏洞的情況下。
4、零日攻擊
零日攻擊是模糊攻擊的擴展,但不要求識別漏洞本身。此類攻擊最近的案例是谷歌發現的,在Windows和chrome軟體中發現了潛在的零日攻擊。
在兩種情況下,惡意黑客能夠從零日攻擊中獲利。第一種情況是:如果能夠獲得關於即將到來的安全更新的信息,攻擊者就可以在更新上線前分析出漏洞的位置。第二種情況是:網路罪犯獲取補丁信息,然後攻擊尚未更新系統的用戶。這兩種情況,系統安全都會遭到破壞,至於後續影響程度,就取決於黑客的技術了。
防禦方法:保護自己和自身網站不受零日攻擊影響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在新版本發布後及時更新你的軟體。
5、路徑(目錄)遍歷
路徑遍歷攻擊針對Web
root文件夾,訪問目標文件夾外部的未授權文件或目錄。攻擊者試圖將移動模式注入伺服器目錄,以便向上爬升。成功的路徑遍歷攻擊能夠獲得網站訪問權,染指配置文件、資料庫和同一實體伺服器上的其他網站和文件。
防禦方法:網站能否抵禦路徑遍歷攻擊取決於你的輸入凈化程度。這意味著保證用戶輸入安全,並且不能從你的伺服器恢復出用戶輸入內容。最直觀的建議就是打造你的代碼庫,這樣用戶的任何信息都不會傳輸到文件系統API。即使這條路走不通,也有其他技術解決方案可用。
6、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
DDoS攻擊本身不能使惡意黑客突破安全措施,但會令網站暫時或永久掉線。相關數據顯示:單次DDOS攻擊可令小企業平均損失12.3萬美元,大型企業的損失水平在230萬美元左右。
DDoS旨在用請求洪水壓垮目標Web伺服器,讓其他訪客無法訪問網站。僵屍網路通常能夠利用之前感染的計算機從全球各地協同發送大量請求。而且,DDoS攻擊常與其他攻擊方法搭配使用;攻擊者利用DDOS攻擊吸引安全系統火力,從而暗中利用漏洞入侵系統。
防禦方法:保護網站免遭DDOS攻擊侵害一般要從幾個方面著手:首先,需通過內容分發網路、負載均衡器和可擴展資源緩解高峰流量。其次,需部署Web應用防火牆,防止DDOS攻擊隱蔽注入攻擊或跨站腳本等其他網路攻擊方法。
7、中間人攻擊
中間人攻擊常見於用戶與伺服器間傳輸數據不加密的網站。作為用戶,只要看看網站的URL是不是以https開頭就能發現這一潛在風險了,因為HTTPS中的s指的就是數據是加密的,缺了S就是未加密。
攻擊者利用中間人類型的攻擊收集信息,通常是敏感信息。數據在雙方之間傳輸時可能遭到惡意黑客攔截,如果數據未加密,攻擊者就能輕易讀取個人信息、登錄信息或其他敏感信息。
防禦方法:在網站上安裝安全套接字層就能緩解中間人攻擊風險。SSL證書加密各方間傳輸的信息,攻擊者即使攔截到了也無法輕易破解。現代託管提供商通常已經在託管服務包中配置了SSL證書。
8、暴力破解攻擊
暴力破解攻擊是獲取Web應用登錄信息相當直接的一種方式。但同時也是非常容易緩解的攻擊方式之一,尤其是從用戶側加以緩解最為方便。
暴力破解攻擊中,攻擊者試圖猜解用戶名和密碼對,以便登錄用戶賬戶。當然,即使採用多台計算機,除非密碼相當簡單且明顯,否則破解過程可能需耗費幾年時間。
防禦方法:保護登錄信息的最佳辦法,是創建強密碼,或者使用雙因子身份驗證。作為網站擁有者,你可以要求用戶同時設置強密碼和2FA,以便緩解網路罪犯猜出密碼的風險。
9、使用未知代碼或第三方代碼
盡管不是對網站的直接攻擊,使用由第三方創建的未經驗證代碼,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安全漏洞。
代碼或應用的原始創建者可能會在代碼中隱藏惡意字元串,或者無意中留下後門。一旦將受感染的代碼引入網站,那就會面臨惡意字元串執行或後門遭利用的風險。其後果可以從單純的數據傳輸直到網站管理許可權陷落。
防禦方法:想要避免圍繞潛在數據泄露的風險,讓你的開發人員分析並審計代碼的有效性。
10、網路釣魚
網路釣魚是另一種沒有直接針對網站的攻擊方法,但我們不能將它除在名單之外,因為網路釣魚也會破壞你系統的完整性。
網路釣魚攻擊用到的標准工具就是電子郵件。攻擊者通常會偽裝成其他人,誘騙受害者給出敏感信息或者執行銀行轉賬。此類攻擊可以是古怪的419騙局,或者涉及假冒電子郵件地址、貌似真實的網站和極具說服力用語的高端攻擊。
防禦方法:緩解網路釣魚騙局風險最有效的方法,是培訓員工和自身,增強對此類欺詐的辨識能力。保持警惕,總是檢查發送者電子郵件地址是否合法,郵件內容是否古怪,請求是否不合常理。

❺ 網路攻擊類型

1、服務拒絕攻擊
服務拒絕攻擊企圖通過使你的服務計算機崩潰或把它壓跨來阻止你提供服務,服務拒絕攻擊是最容易實施的攻擊行為,主要包括:

死亡之ping (ping of death)
概覽:由於在早期的階段,路由器對包的最大尺寸都有限制,許多操作系統對TCP/IP棧的實現在ICMP包上都是規定64KB,並且在對包的標題頭進行讀取之後,要根據該標題頭里包含的信息來為有效載荷生成緩沖區,當產生畸形的,聲稱自己的尺寸超過ICMP上限的包也就是載入的尺寸超過64K上限時,就會出現內存分配錯誤,導致TCP/IP堆棧崩潰,致使接受方當機。
防禦:現在所有的標准TCP/IP實現都已實現對付超大尺寸的包,並且大多數防火牆能夠自動過濾這些攻擊,包括:從windows98之後的windows,NT(service pack 3之後),linux、Solaris、和Mac OS都具有抵抗一般ping of death攻擊的能力。此外,對防火牆進行配置,阻斷ICMP以及任何未知協議,都講防止此類攻擊。

淚滴(teardrop)
概覽:淚滴攻擊利用那些在TCP/IP堆棧實現中信任IP碎片中的包的標題頭所包含的信息來實現自己的攻擊。IP分段含有指示該分段所包昌陵含的是原包的哪一段的信息,某些TCP/IP(包括service pack 4以前的NT)在收到含有重疊偏移的偽造分段時將崩潰。
防禦:伺服器應用最新的服務包,或者在設置防火牆時對分段進行重組,而不是轉發它們。

UDP洪水(UDP flood)
概覽:各種各樣的假冒攻擊利用簡單的TCP/IP服務,如Chargen和Echo來傳送毫無用處的占滿帶寬的數據。通過偽造與某一主機的Chargen服務之間的一次的UDP連接,回復地址指向開著Echo服務的一台主機,這樣就生成在兩台主機之間的足夠多的無用數據流,如果足夠多的數據流就會導致帶寬的服務攻擊。
防禦:關掉不必要的TCP/IP服務,或者對防火牆進行配置阻斷來自Internet的請求這些服務的UDP請求。

SYN洪水(SYN flood)
概覽:一些TCP/IP棧的實現只能等待從有限數量的計算機發來的ACK消息,因為他們只有有限的內存緩沖區用於創建連接,如果這一緩沖區充滿了虛假連接的初始信息,該伺服器就會對接下來的連接停止響應,直到緩沖區里的連接企圖超時。在一些創建連接不受限制的實現里,SYN洪水具有類似的影響。
防禦:在防火牆上過濾來自同一主機的後續連接。
未來的SYN洪水令人擔憂,由於釋放洪水的並不尋求響應,所以無法從一個簡單高容量的傳輸中鑒別出來。

Land攻擊
概覽:在Land攻擊中,一個特別打造的SYN包它的原地址耐坦戚和目標地址都被設置成某一個伺服器地址,此舉將導致接受伺服器向它自己的地址發送SYN-ACK消息,結果這個地址又發回ACK消息並創建一個空連接,每一個這樣的連接都將保留直到超時掉,對Land攻擊反應不同,許多UNIX實現將崩潰,NT變的極其緩慢(大約持續五分鍾)。
防禦:打最新的補丁,或者在防火牆進行配置,將那些在外部介面上入站的含有內部源地址濾掉。(包括 10域、127域、192.168域、172.16到172.31域)

Smurf攻擊
概覽:一個簡單的smurf攻擊通過使用將回復地址設置成受害網路的廣播地址的ICMP應答請求(ping)數據包來淹沒受害主機的方式進行,最終導致該網路的所有主機信頌都對此ICMP應答請求作出答復,導致網路阻塞,比ping of death洪水的流量高出一或兩個數量級。更加復雜的Smurf將源地址改為第三方的受害者,最終導致第三方雪崩。
防禦:為了防止黑客利用你的網路攻擊他人,關閉外部路由器或防火牆的廣播地址特性。為防止被攻擊,在防火牆上設置規則,丟棄掉ICMP包。

Fraggle攻擊
概覽:Fraggle攻擊對Smurf攻擊作了簡單的修改,使用的是UDP應答消息而非ICMP
防禦:在防火牆上過濾掉UDP應答消息

電子郵件炸彈
概覽:電子郵件炸彈是最古老的匿名攻擊之一,通過設置一台機器不斷的大量的向同一地址發送電子郵件,攻擊者能夠耗盡接受者網路的帶寬。
防禦:對郵件地址進行配置,自動刪除來自同一主機的過量或重復的消息。

畸形消息攻擊
概覽:各類操作系統上的許多服務都存在此類問題,由於這些服務在處理信息之前沒有進行適當正確的錯誤校驗,在收到畸形的信息可能會崩潰。
防禦:打最新的服務補丁。

2、利用型攻擊

利用型攻擊是一類試圖直接對你的機器進行控制的攻擊,最常見的有三種:

口令猜測
概覽:一旦黑客識別了一台主機而且發現了基於NetBIOS、Telnet或NFS這樣的服務的可利用的用戶帳號,成功的口令猜測能提供對機器的控制。
防禦:要選用難以猜測的口令,比如詞和標點符號的組合。確保像NFS、NetBIOS和Telnet這樣可利用的服務不暴露在公共范圍。如果該服務支持鎖定策略,就進行鎖定。

特洛伊木馬
概覽:特洛伊木馬是一種或是直接由一個黑客,或是通過一個不令人起疑的用戶秘密安裝到目標系統的程序。一旦安裝成功並取得管理員許可權,安裝此程序的人就可以直接遠程式控制制目標系統。最有效的一種叫做後門程序,惡意程序包括:NetBus、BackOrifice和BO2k,用於控制系統的良性程序如:netcat、VNC、pcAnywhere。理想的後門程序透明運行。
防禦:避免下載可疑程序並拒絕執行,運用網路掃描軟體定期監視內部主機上的監聽TCP服務。

緩沖區溢出
概覽:由於在很多的服務程序中大意的程序員使用象strcpy(),strcat()類似的不進行有效位檢查的函數,最終可能導致惡意用戶編寫一小段利用程序來進一步打開安全豁口然後將該代碼綴在緩沖區有效載荷末尾,這樣當發生緩沖區溢出時,返回指針指向惡意代碼,這樣系統的控制權就會被奪取。
防禦:利用SafeLib、tripwire這樣的程序保護系統,或者瀏覽最新的安全公告不斷更新操作系統。

3、信息收集型攻擊

信息收集型攻擊並不對目標本身造成危害,如名所示這類攻擊被用來為進一步入侵提供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掃描技術、體系結構刺探、利用信息服務

掃描技術

地址掃描
概覽:運用ping這樣的程序探測目標地址,對此作出響應的表示其存在。
防禦:在防火牆上過濾掉ICMP應答消息。

埠掃描
概覽:通常使用一些軟體,向大范圍的主機連接一系列的TCP埠,掃描軟體報告它成功的建立了連接的主機所開的埠。
防禦:許多防火牆能檢測到是否被掃描,並自動阻斷掃描企圖。

反響映射
概覽:黑客向主機發送虛假消息,然後根據返回「host unreachable」這一消息特徵判斷出哪些主機是存在的。目前由於正常的掃描活動容易被防火牆偵測到,黑客轉而使用不會觸發防火牆規則的常見消息類型,這些類型包括:RESET消息、SYN-ACK消息、DNS響應包。
防禦:NAT和非路由代理伺服器能夠自動抵禦此類攻擊,也可以在防火牆上過濾「host unreachable」ICMP應答。

慢速掃描
概覽:由於一般掃描偵測器的實現是通過監視某個時間楨里一台特定主機發起的連接的數目(例如每秒10次)來決定是否在被掃描,這樣黑客可以通過使用掃描速度慢一些的掃描軟體進行掃描。
防禦:通過引誘服務來對慢速掃描進行偵測。

體系結構探測
概覽:黑客使用具有已知響應類型的資料庫的自動工具,對來自目標主機的、對壞數據包傳送所作出的響應進行檢查。由於每種操作系統都有其獨特的響應方法(例NT和Solaris的TCP/IP堆棧具體實現有所不同),通過將此獨特的響應與資料庫中的已知響應進行對比,黑客經常能夠確定出目標主機所運行的操作系統。
防禦:去掉或修改各種Banner,包括操作系統和各種應用服務的,阻斷用於識別的埠擾亂對方的攻擊計劃。

利用信息服務

DNS域轉換
概覽:DNS協議不對轉換或信息性的更新進行身份認證,這使得該協議被人以一些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如果你維護著一台公共的DNS伺服器,黑客只需實施一次域轉換操作就能得到你所有主機的名稱以及內部IP地址。
防禦:在防火牆處過濾掉域轉換請求。

Finger服務
概覽:黑客使用finger命令來刺探一台finger伺服器以獲取關於該系統的用戶的信息。
防禦:關閉finger服務並記錄嘗試連接該服務的對方IP地址,或者在防火牆上進行過濾。

LDAP服務
概覽:黑客使用LDAP協議窺探網路內部的系統和它們的用戶的信息。
防禦:對於刺探內部網路的LDAP進行阻斷並記錄,如果在公共機器上提供LDAP服務,那麼應把LDAP伺服器放入DMZ。

4、假消息攻擊
用於攻擊目標配置不正確的消息,主要包括:DNS高速緩存污染、偽造電子郵件。

DNS高速緩存污染
概覽:由於DNS伺服器與其他名稱伺服器交換信息的時候並不進行身份驗證,這就使得黑客可以將不正確的信息摻進來並把用戶引向黑客自己的主機。
防禦:在防火牆上過濾入站的DNS更新,外部DNS伺服器不應能更改你的內部伺服器對內部機器的認識。

偽造電子郵件
概覽:由於SMTP並不對郵件的發送者的身份進行鑒定,因此黑客可以對你的內部客戶偽造電子郵件,聲稱是來自某個客戶認識並相信的人,並附帶上可安裝的特洛伊木馬程序,或者是一個引向惡意網站的連接。
防禦:使用PGP等安全工具並安裝電子郵件證書。

❻ 網路信息安全包括哪六個基本方面分別簡單說明它們的含義

網路信息安全包括哪六個基本方面?分別簡單說明它們的含義

  1. 1、密碼學(古典密碼學演算法: kaiser、單表置換;對稱密碼學演算法:des、aes、idea、rc4;非對稱密碼學演算法:rsa、ELGamal;HASH演算法:md5、sha1.);

  2. 主機安全(系統的安全windows、linux;數據的安全;安全協議等);

  3. 網路攻防(防火牆、VPN、蜜罐蜜網、遠程訪問、木馬等);

  4. 病毒攻防(文件型病毒、宏病毒、腳本病毒、蠕蟲病毒和郵件病毒等);

  5. 容災備份(文件恢復、raid應用、雙機熱備等);

  6. 生物特徵(指紋識別、面部識別和熱感應等)。

網路信息安全包括的幾點思考

(一)搜索引擎信息
如今的時代,還沒有用過搜索引擎的人還真是不能算是一個玩互聯網的人,搜索引擎在人們日常上網中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替代品,個中原因不詳談。而筆者表達的是,網路信息保護,首先要擔心的就是搜索引擎,網路一下就知道、360綜合搜索、搜狗、搜搜等搜索引擎,是否會主動的消除用戶的信息,因為我們都知道只要在上面搜索一些信息,搜索引擎都顯示出來,如果從這方面還不進行保護的話,所謂的網路信息的保護談何而來。所以這也是筆者的最大擔憂的地方,搜索引擎是否會真的把這些信息而隱藏,就像搜索一些人的時候,會提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的提示,值得深思。
(二)網站的注冊資料庫
網路有很多的需要用到用戶信息注冊的地方,大型門戶網站、大型論壇、微博、SNS社區、IM工具等,用戶的大量的信息都是存在在這些地方,那麼作為這些資源的掌控者而言,有該如何做,有該如何約束,而且用戶留下信息的肯定不止一個地方,那麼如何判斷信息泄露的方,如何評估?都是需要考慮的地方。
另外一點就是,哪些信息是用戶認為可以泄露的,哪些S是不可的。就這些需要注冊的的網站來說,每個網站需要的注冊條件都是不一樣的,有些是要郵箱、有些又要電話號碼,郵箱還好說,畢竟是可以隨便注冊的東西,但是電話號碼就不是,那麼這邊的保護有是如何?該如何規定。我們都知道如今新浪微博注冊需要用到身份證號碼以及姓名,筆者也是估測新浪可以已經跟官方身份證信息管理的建立資料庫通道,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引發一些問題,網路是自由的,如果網路都是用真實是身份,會讓網路本身的神秘感進而消失,而且很多的網路的功能都會失去一些意義,比如匿名評論、匿名的舉報等都會因為實名而引起改變。所以信息的保護不需要第三方插手是最好的,完全有獨立的部門來掌控是一個做法。
(三)收集信息的手段
網路上有很多收集信息的方式,比如什麼調查、什麼活動等,一是為了調查或活動,二也是為了收集用戶資料庫,對於這些的方式,該如何的規定,是否規定某些的信息不能列入其中的范圍裡面等,都是值得思考的。網路上很多打著這些旗號的騙子,相信很多人都深受其害,筆者曾經也被欺騙過,很多人都是如筆者當時的心理:一肚子怒火,但是後來還是自我安慰的沒事了,隨後事情習慣了後,就沒有感覺,當信息泄露成為習慣,就是最危險的時候,也就是為什麼「人肉搜索」每個人都害怕,一旦被搜索過,這輩子的生活都備受影響。
互聯網人士黃嘉榔認為網路信息的安全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人,人心正,則事正;沒有相關的利益鏈條存在的就不會有那麼多挖空心思人去做這些事情。

信息安全包括哪些基本屬性

網路信息安全的基本屬性有哪些?試給出具體實例分析。
網路信息安全的基本屬性有:完整性、可用性、機密性、可控性、抗抵賴性 。
具體實例:
完整性:電子郵件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刪除、修改、偽造等。
可用性:網站服務能夠防止拒絕服務攻擊。
機密性:網路管理賬號口令信息泄露將會導致網路設備失控。
可控性:管理者可以控制網路用戶的行為和網上信息傳播。
抗抵賴性:通過網路審計,可以記錄訪問者在網路中的活動。

信息安全包括數據安全和_____安全

信息安全包括數據安全和網路安全。

企業在獲得「大數據時代」信息價值增益的同時,卻也在不斷的累積風險。首先是黑客竊密與病毒木馬的對企業信息安全的入侵;大數據在雲系統中進行上傳、下載、交換的同時,極易成為黑客與病毒的攻擊對象。而「大數據」一旦被入侵並產生泄密,則會對企業的品牌、信譽、研發、銷售等多方面帶來嚴重沖擊,並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其次是內部員工對企業數據的非法竊取或因疏忽造成的丟失,「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是目前企業信息安全中普遍存在的尷尬,因為在工作過程中,企業員工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觸到企業核心數據或內部機密,其中不乏別有用心者對有價值的信息數據進行刻意的復制、截留、甚至外泄,一旦在企業內部發生泄密,使企業信息安全遭到威脅,其破壞力將遠遠超過外部泄密所產生的影響,給企業帶來的甚至是滅頂之災。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2013年內81%的企業信息安全泄密類問題發生在體系內部(內部人員過失泄密或主動竊密),由外部黑客攻擊、系統漏洞、病毒感染等問題帶來的信息泄密案例,合計僅有12%,而內部體系造成的泄密損失是黑客攻擊的16倍,是病毒感染的12倍。

所以現在很多企業和 *** 機構,尤其是稅務機構都會部署像UniBDP這種數據防泄露系統和網路准入控制系統這類網路安全管理系統,主要因為這類管理系統可以對各個電腦終端的安全狀態、接入設備,對重要級敏感數據的訪問行為、傳播進行監控,並進行員工操作流程記錄、安全事件定位分析,保障他們的數據安全和網路安全。

所以根據調查數據和分析下信息安全產品的市場走向就可以看出,信息安全主要為數據安全和網路安全兩方面。

對於網路系統,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什麼安全和什麼安全

這個問得太大了。

信息安全包括數據安全和 ----安全 ? 填空

是不是網路?太久了,都快忘記了。

信息安全包括數據安全和什麼安全

信息安全包括數據安全和網路安全。
網路信息安全是一個關系國家安全和 *** 、社會穩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的重要問題。其重要性,正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重要。網路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它主要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特徵:
網路信息安全特徵 保證信息安全,最根本的就是保證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徵發揮作用。因此,下面先介紹信息安全的5 大特徵。
1. 完整性
指信息在傳輸、交換、存儲和處理過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壞和非丟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樣性,使信息能正確生成、存儲、傳輸,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徵。
2. 保密性
指信息按給定要求不泄漏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或過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絕有用信息泄漏給非授權個人或實體,強調有用信息只被授權對象使用的特徵。
3. 可用性
指網路信息可被授權實體正確訪問,並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況下能恢復使用的特徵,即在系統運行時能正確存取所需信息,當系統遭受攻擊或破壞時,能迅速恢復並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網路信息系統面向用戶的一種安全性能。
4. 不可否認性
指通信雙方在信息交互過程中,確信參與者本身,以及參與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同一性,即所有參與者都不可能否認或抵賴本人的真實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樣性和完成的操作與承諾。
5. 可控性
指對流通在網路系統中的信息傳播及具體內容能夠實現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網路系統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傳輸范圍和存放空間內可控。除了採用常規的傳播站點和傳播內容監控這種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碼的託管政策,當加密演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時,必須嚴格按規定可控執行。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圍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範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範青少年對不良信息的瀏覽、個人信息的泄露等。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統,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脅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統(包括硬體、軟體、數據、人、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信息服務不中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
信息安全學科可分為狹義安全與廣義安全兩個層次,狹義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碼論為基礎的計算機安全領域,早期中國信息安全專業通常以此為基準,輔以計算機技術、通信網路技術與編程等方面的內容;廣義的信息安全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從傳統的計算機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稱的變更也是對安全發展的延伸,安全不在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將管理、技術、法律等問題相結合的產物。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

2,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安全包括哪兩個方面

包括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兩方面

論述信息安全包括哪幾方面的內容?信息安全技術有哪些?分別對其進行闡述。

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傳輸的安全、信息存儲的安全以及對網路傳輸信息內容的審計三方面。 鑒別鑒別是對網路中的主體進行驗證的過程,通常有三種方法驗證主體身份。一是只有該主體了解的秘密,如口令、密鑰;二是主體攜帶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令牌卡;三是只有該主體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特徵或能力,如指紋、聲音、視網膜或簽字等。 口令機制:口令是相互約定的代碼,假設只有用戶和系統知道。口令有時由用戶選擇,有時由系統分配。通常情況下,用戶先輸入某種標志信息,比如用戶名和ID號,然後系統詢問用戶口令,若口令與用戶文件中的相匹配,用戶即可進入訪問。口令有多種,如一次性口令,系統生成一次性口令的清單,第一次時必須使用X,第二次時必須使用Y,第三次時用Z,這樣一直下去;還有基於時間的口令,即訪問使用的正確口令隨時間變化,變化基於時間和一個秘密的用戶鑰匙。這樣口令每分鍾都在改變,使其更加難以猜測。 智能卡:訪問不但需要口令,也需要使用物理智能卡。在允許其進入系統之前檢查是否允許其接觸系統。智能卡大小形如信用卡,一般由微處理器、存儲器及輸入、輸出設施構成。微處理器可計算該卡的一個唯一數(ID)和其它數據的加密形式。ID保證卡的真實性,持卡人就可訪問系統。為防止智能卡遺失或被竊,許多系統需要卡和身份識別碼(PIN)同時使用。若僅有卡而不知PIN碼,則不能進入系統。智能卡比傳統的口令方法進行鑒別更好,但其攜帶不方便,且開戶費用較高。 主體特徵鑒別:利用個人特徵進行鑒別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目前已有的設備包括:視網膜掃描儀、聲音驗證設備、手型識別器。 數據傳輸安全系統 數據傳輸加密技術 目的是對傳輸中的數據流加密,以防止通信線路上的竊聽、泄漏、篡改和破壞。如果以加密實現的通信層次來區分,加密可以在通信的三個不同層次來實現,即鏈路加密(位於OSI網路層以下的加密),節點加密,端到端加密(傳輸前對文件加密,位於OSI網路層以上的加密)。 一般常用的是鏈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這兩種方式。鏈路加密側重與在通信鏈路上而不考慮信源和信宿,是對保密信息通過各鏈路採用不同的加密密鑰提供安全保護。鏈路加密是面向節點的,對於網路高層主體是透明的,它對高層的協議信息(地址、檢錯、幀頭幀尾)都加密,因此數據在傳輸中是密文的,但在中央節點必須解密得到路由信息。端到端加密則指信息由發送端自動加密,並進入TCP/IP數據包回封,然後作為不可閱讀和不可識別的數據穿過互聯網,當這些信息一旦到達目的地,將自動重組、解密,成為可讀數據。端到端加密是面向網路高層主體的,它不對下層協議進行信息加密,協議信息以明文形式傳輸,用戶數據在中央節點不需解密。 數據完整性鑒別技術 目前,對於動態傳輸的信息,許多協議確保信息完整性的方法大多是收錯重傳、丟棄後續包的辦法,但黑客的攻擊可以改變信息包內部的內容,所以應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完整性控制。 報文鑒別:與數據鏈路層的CRC控制類似,將報文名欄位(或域)使用一定的操作組成一個約束值,稱為該報文的完整性檢測向量ICV(Integrated Check Vector)。然後將它與數據封裝在一起進行加密,傳輸過程中由於侵入者不能對報文解密,所以也就不能同時修改數據並計算新的ICV,這樣,接收方收到數據後解密並計算ICV,若與明文中的ICV不同,則認為此報文無效。 校驗和:一個最簡單易行的完整性控制方法是使用校驗和,計算出該文件的校驗和值並與上次計算出的值比較。若相等,說明文件沒有改變;若不等,則說明文件可能被未察覺的行為改變了。校驗和方式可以查錯,但不能保護數據。 加密校驗和:將文件分成小快,對每一塊計算CRC校驗值,然後再將這些CRC值加起來作為校驗和。只要運用恰當的演算法,這種完整性控制機制幾乎無法攻破。但這種機制運算量大,並且昂貴,只適用於那些完整性要求保護極高的情況。 消息完整性編碼MIC(Message Integrity Code):使用簡單單向散列函數計算消息的摘要,連同信息發送給接收方,接收方重新計算摘要,並進行比較驗證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完整性。這種散列函數的特點是任何兩個不同的輸入不可能產生兩個相同的輸出。因此,一個被修改的文件不可能有同樣的散列值。單向散列函數能夠在不同的系統中高效實現。 防抵賴技術 它包括對源和目的地雙方的證明,常用方法是數字簽名,數字簽名採用一定的數據交換協議,使得通信雙方能夠滿足兩個條件:接收方能夠鑒別發送方所宣稱的身份,發送方以後不能否認他發送過數據這一事實。比如,通信的雙方採用公鑰體制,發方使用收方的公鑰和自己的私鑰加密的信息,只有收方憑借自己的私鑰和發方的公鑰解密之後才能讀懂,而對於收方的回執也是同樣道理。另外實現防抵賴的途徑還有:採用可信第三方的權標、使用時戳、採用一個在線的第三方、數字簽名與時戳相結合等。 鑒於為保障數據傳輸的安全,需採用數據傳輸加密技術、數據完整性鑒別技術及防抵賴技術。因此為節省投資、簡化系統配置、便於管理、使用方便,有必要選取集成的安全保密技術措施及設備。這種設備應能夠為大型網路系統的主機或重點伺服器提供加密服務,為應用系統提供安全性強的數字簽名和自動密鑰分發功能,支持多種單向散列函數和校驗碼演算法,以實現對數據完整性的鑒別。 數據存儲安全系統 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的信息主要包括純粹的數據信息和各種功能文件信息兩大類。對純粹數據信息的安全保護,以資料庫信息的保護最為典型。而對各種功能文件的保護,終端安全很重要。 資料庫安全:對資料庫系統所管理的數據和資源提供安全保護,一般包括以下幾點。一,物理完整性,即數據能夠免於物理方面破壞的問題,如掉電、火災等;二,邏輯完整性,能夠保持資料庫的結構,如對一個欄位的修改不至於影響其它欄位;三,元素完整性,包括在每個元素中的數據是准確的;四,數據的加密;五,用戶鑒別,確保每個用戶被正確識別,避免非法用戶入侵;六,可獲得性,指用戶一般可訪問資料庫和所有授權訪問的數據;七,可審計性,能夠追蹤到誰訪問過資料庫。 要實現對資料庫的安全保護,一種選擇是安全資料庫系統,即從系統的設計、實現、使用和管理等各個階段都要遵循一套完整的系統安全策略;二是以現有資料庫系統所提供的功能為基礎構作安全模塊,旨在增強現有資料庫系統的安全性。 終端安全:主要解決微機信息的安全保護問題,一般的安全功能如下。基於口令或(和)密碼演算法的身份驗證,防止非法使用機器;自主和強制存取控制,防止非法訪問文件;多級許可權管理,防止越權操作;存儲設備安全管理,防止非法軟盤拷貝和硬碟啟動;數據和程序代碼加密存儲,防止信息被竊;預防病毒,防止病毒侵襲;嚴格的審計跟蹤,便於追查責任事故。 信息內容審計系統 實時對進出內部網路的信息進行內容審計,以防止或追查可能的泄密行為。因此,為了滿足國家保密法的要求,在某些重要或涉密網路,應

❼ 網路安全的基石(下)— 完整性與身份認證

網路安全篇,面對復雜多變的網路環境,我們需要掌握哪些關於網路安全的相關知識,聊一聊與網路安全相關的:HTTPS、SSL、TLS 等。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通過非對稱加密協商出一個用於對稱加密的秘鑰,這樣便可以保證秘鑰不會被竊取,從而實現了機密性。

但僅有機密性,距離安全還差的很遠 ...

因為雖然會話密鑰無法被竊取,但是惡意者可以嘗試修改、重組相關信息返回給網站,因為沒有完整性的保證,伺服器也只能「照單全收」。

另外,惡意者也可以偽造公鑰,如果我們拿到的是「假的公鑰」,此時的混合加密就完全失效了。可能我們以為的目標,實際上對方卻是偽冒者。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機密性這一基礎之上的完整性和身份認證等特性。

缺乏完整性的機密,可能會被黑客替換或篡改。接下來我們先來看看如何給機密增加上完整這一特性。

如果說保證機密這一特性的是加密演算法,那實現完整性的手段主要是 摘要演算法 ,也就是常說的散列函數、哈希函數(Hash Function)。

我們可以把摘要演算法近似的理解成一種特殊的壓縮演算法,它能夠將任意長度的數據「壓縮」成固定長度,而且是獨一無二的「摘要字元串」,就好像是給信息生成了一個數字「指紋」。因此好的摘要演算法必須能夠「抵抗沖突」(兩份不同的原文對應相同的摘要),讓這種可能性盡量地小。因為摘要演算法對輸入具有單向性和 雪崩效應

1. 單向性

所有的散列函數都有一個基本特性:如果散列值是不相同的(同一個函數),那麼這兩個散列值的原始輸入也是不相同的。具有這種性質的散列函數稱為 單向散列函數 ,即 對於給定的散列值 不能夠逆推出原文

2. 雪崩效應

雪崩效應是指當輸入發生最微小的改變時,也會導致輸出的不可區分性改變。合格的摘要演算法,無論是密鑰或明文的任何細微變化都必須引起散列值的不可區分性改變。所以摘要演算法也被 TLS 用來生成偽隨機數(PRF,pseudo random function)。

相信每個開發者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聽過或用過 SHA-1 (Secure Hash Algorithm 1)和 MD5 (Message-Digest 5),它們就是最常用的兩個摘要演算法,能夠生成 20 位元組和 16 位元組長度的數字摘要。遺憾的是它們先後分別在 2005 年和 2009 年被破解,在 TLS 里已經被禁止使用了。

目前 TLS 推薦使用的是 SHA-1 的後繼者 SHA-2,區別於前者,它屬於 密碼散列函數
演算法標准,由美國國家安全局研發。總共有 6 種 ,常用的有 SHA224、SHA256 及 SHA384,它們分別能夠生成 28 位元組、32 位元組及 48 位元組的摘要。

摘要演算法能夠保證「數字摘要」和原文是完全等價的,所以,我們只要在原文後附上它的摘要,就能夠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該怎麼理解呢?客戶端將消息和消息摘要(SHA-2)發送給服務端之後,服務端拿到後也計算下消息的摘要,對這兩份「指紋」做個對比,如果一致,就說明消息是完整可信的,沒有被修改。因為即使是對消息的很小變動(例如一個標點符號,這就是雪崩效應),摘要也會完全不同,服務端計算對比就會發現消息被篡改,是不可信的。

不過,大家這時候肯定也看出了問題,摘要演算法不具有機密性,如果明文傳輸,那麼黑客可以修改消息後,把摘要也一起修改。

所以,真正的完整性必須建立在機密性之上,就是在上期講解的《 網路安全的基石(上)— 加密 》:在混合加密系統里用會話密鑰加密消息和摘要,這樣黑客無法得知明文,也就沒有辦法「動手腳了」。

加密和摘要實現了通信過程的機密性和完整性,我們的通信過程可以說是比較安全了。但這里還有漏洞,那就是通信的兩端。

對於通信的兩端,我們還要解決身份認證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如何證明對方真實身份。因為黑客可以偽裝成網站來竊取你的信息,反過來,他也可以偽裝成你,向網站發送支付、轉賬等消息,網站沒有辦法確認你的身份,錢可能就這樣被偷走了。

回想下現實生活中,解決身份認證常用的手段有簽名、手印和印章等,只要在紙上寫下簽名加上蓋章,就能證明這份文件確實是由本人而非其他人發出的。

那在 TLS 什麼東西和生活中的手印、印章很像,只能由本人持有呢?只要有了這個東西,就能夠在網路世界裡證明你的身份。回想下前面我們介紹的內容,大家也很容易想到,它就是非對稱加密里的 私鑰 ,使用私鑰再加上摘要演算法,就能夠實現 數字簽名 ,同時實現 身份認證 不可否認

簽名與驗簽

數字簽名的原理其實也不復雜,就是將公鑰和私鑰的用法反過來,之前是公鑰加密,私鑰解密; 現在是私鑰加密 公鑰解密

簽名和公鑰一樣完全公開,任何人都可以獲取。但這個簽名只有用私鑰對應的公鑰才能解開,拿到摘要後,再比對原文驗證完整性,就可以簽署文件一樣證明消息確實是你發的。整個過程的兩個行為也有其專用術語,分別叫做 簽名 驗簽

回顧下安全通信的四大特性我們都已經實現了,整個通信過程是不是已經完美了呢?答案不是的,這里還有一個「公鑰的信任」問題,因為誰都可以發布公鑰,我們還缺少防止黑客偽造公鑰的手段。關於該部分內容你可以參考下篇文章 《公鑰信任問題 — 數字證書與 CA》 。

總結

網路安全涉及了方方面面太多的知識,尤其是網路的基礎知識對我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關於這部分大家又有什麼要分享的?歡迎你的分享留言或指正。

網路安全系列專題

❽ 第七章、網路安全

1)被動式攻擊

2)主動式攻擊
幾種常見的方式:
① 篡改:
攻擊者篡改網路上傳送的報文,比如,徹底中斷,偽造報文;

② 惡意程序:包含的種類有:

③ 拒絕服務(DoS,Denial of Service)
攻擊者向互聯網上的某個伺服器不停地發送大量分組,使該伺服器無法提供正常服務,甚至完全癱瘓。

④ 交換機攻擊
攻擊者向乙太網交換機發送大量偽造源 MAC地址的幀,交換機收到MAC地址後,進行學習並記錄,造成交換表很快被填滿,無法正常工作。

人們一直希望能夠設計出一種安全的計算機網路,但不幸的是,網路的安全性是不可判定的,只能針對具體的攻擊設計安全的通信協議。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四個目標
1)保密性:要求只有信息的 發送方 接收方 才能懂得所發送信息的內容,而信息的截獲者則看不懂所截獲的內容。以此,對付 被動攻擊
2)端點鑒別:要求計算機網路必須能夠 鑒別 信息的 發送方 接收方 的真實身份。對付 主動攻擊
3)信息的完整性:要求信息的內容沒有被人篡改過;
4)運行的安全性:要求計算機系統運行時的安全性。 訪問控制 是一種應對方法。對付 惡意程序 拒絕服務攻擊

發送者向接受者發送明文 P,通過加密演算法運算,得到密文 C。接收端通過解密演算法解密,得到明文P。

如果不論截取者獲得多少密文,但在密文中都沒有足夠的信息來唯一的確定出對應的明文,則這一密碼體制稱為 無條件安全的 ,或成為 理論上是不可破的

在無任何限制的條件下,目前幾乎所有的密碼體制均是可破的。

人們關心的是研製出 在計算機上(而不是理論上)是不可破的密碼體制 。如果一個密碼體制中的密碼,不能在一定時間內被可以使用的計算機資源破譯,那麼這一密碼體制稱為 在計算上是安全的

2)發展史

對稱密碼體制,也就是, 加密密鑰 解密密鑰 使用相同的密碼體制。
1)數據加密標准(DES)
屬於對稱密鑰密碼體制。1977年,由 IBM公司提出,被美國定位聯邦信息標准,ISO 曾將 DES 作為數據加密標准。

2)高級加密標准(AES)

1976年,由斯坦福大學提出,使用不同的 加密密鑰 解密密鑰
1)公鑰密碼出現的原因
① 對稱密鑰密碼體制的密鑰分配問題;
② 對數字簽名的需求。

2)對稱密碼的挑戰
對稱密碼體制中,加密/解密的雙方使用的是 相同的密鑰
那麼,如何讓雙方安全的擁有相同的密鑰?
① 事先約定:給密鑰管理和更換帶來極大的不便;
② 信使傳送:不該用於高度自動化的大型計算機系統;
③ 高度安全的密鑰分配中心:網路成本增加;

3)三種公鑰
① RSA 體制:1978年正式發表,基於數論中的大數分解問題的體制;

4)差異:

公鑰加密演算法開銷較大,並不會取代傳統加密演算法。

5)密碼性質
任何加密演算法的安全性取決於密鑰的長度,以及攻破密文所需的計算量。

書信或文件是根據親筆簽名或印章來證明其真實性的。(偽造印章,要坐牢)

1)核實:接受者能夠核實發送者對報文的簽名,也就是,確定報文是否是發送者發送的;
2)無篡改:接受者確信所收到的數據和發送者發送的完全一樣,沒有被篡改過。稱為 報文的完整性
3)不可否認:發送這時候不能抵賴對報文的簽名,叫 不可否認

1)A用其私鑰對報文進行D運算,獲得密文;
2)接收方,通過A的公鑰解密,核實報文是否是A發送的。

1)核實保證:只有A有私鑰,加密有唯一性;
2)無篡改:篡改後,無A的私鑰,無法加密;
3)不可否認:其他人無A的私鑰;
疑問:是否利用產生一個A的公鑰可以解密的私鑰,就可以冒充A?

上述操作,對數據進行了簽名,但是,沒有對數據進行加密。所有,擁有公鑰的人都可以破解。

1)具有保密性的數字簽名:
① 發送方,利用A的私鑰對數據進行簽名;
② 發送方,利用B的公鑰對數據進行加密;
③ 接收方,利用B的私鑰對數據進行解密;
④接收方,利用A的公鑰對數據進行鑒權。

鑒別 是要驗證通信的雙方確實是自己所要通信的對象,而不是其他的冒充者。
並且,所傳送的報文是完整的、沒有被他人篡改過。

0)動機
① 數字簽名:就是一種**報文鑒別技術;
② 缺陷:對較長的報文進行數字簽名會給計算機增加非常大的負擔,因此這就需要進行較多的時間來進行計算;
③ 需求:一種相對簡單的方法對報文進行鑒別;
④ 解決辦法:密碼散列函數;

1)密碼散列函數
作用:保護明文的完整性;
散列函數 的特點:

密碼散列函數 的特點:

2)實用的密碼散列函數:MD5 和 SHA-1
① MD5

② SHA
美國技術標准協會 NIST 提出 SHA 散列演算法。

3)報文鑒別碼
① 散列函數的缺點:可能被其他人篡改,然後,計算相應的正確散列值;
② 報文鑒別碼:生成報文的散列後,對散列進行加密生成報文鑒別碼;

1)差別

2)鑒別方法
A向遠端的B發送帶有自己身份A和口令的報文,並使用雙方約定好的共享對稱密鑰進行加密;

3)存在的問題
可能攻擊者處於中間人,冒充A向B發送口令,並發送公鑰,最後,成功冒充A,獲取A的重要數據;

4)總結
重要問題:公鑰的分配,以及公鑰的真實性。

密碼演算法是公開的,網路安全完全基於密鑰,因此 密鑰管理 十分重要;包括:

1)挑戰
① 密鑰數量龐大:n個人相互通信,需要的密鑰數量 n(n-1);
② 安全通信:如何讓通信雙方安全得到共享密鑰;

2)解決方案
密鑰分配中心:公共信任的機構,負責給需要秘密通信的用戶臨時分配一個會話密鑰(使用一次);

3)處理過程
① 用戶 A 發送明文給蜜月分配中心 KDC,說明想和用戶 B通信。
② KDC 隨機產生 「一次一密」 的會話密鑰KAB,然後,用KA加密發送給A 密鑰KAB和票據。
③ B收到A轉來的票據,並根據自己的密鑰KB解密後,就知道A要和他通信,並知道會話密鑰KAB。

4)

這一系統現在已廣泛用於電子護照中,也就是下一代金融系統使用的加密系統。

移動通信帶來的廣泛應用,向網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量子計算機的到來將使得目前許多使用中的密碼技術無效,後兩字密碼學的研究方興未艾。

❾ 網路安全中單向函數怎樣解釋

就是加密函數動過一種計算過程把明文轉換棚野棚成密文,但想從密文脊悶中逆向計算出明文從數學上講是極其困難的。比如常用的鏈則md5演算法,就是不可逆的。

❿ 網路安全機制包括些什麼

網路安全機制包括接入管理、安全監視和安全恢復三個方面。

接入管理主要處理好身份管理和接入控制,以控制信息資源的使用;安全監視主要功能有安全報警設置以及檢查跟蹤;安全恢復主要是及時恢復因網路故障而丟失的信息。

接入或訪問控制是保證網路安全的重要手段,它通過一組機制控制不同級別的主體對目標資源的不同授權訪問,在對主體認證之後實施網路資源的安全管理使用。



網路安全的類型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潰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信息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自由傳輸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它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閱讀全文

與網路安全函數分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10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62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19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66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03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09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976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00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640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878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00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935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20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01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47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097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72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16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53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