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設置 > 中學生網路安全的媒介

中學生網路安全的媒介

發布時間:2022-04-18 08:14:24

㈠ 加強網路安全 中學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媒介素養

要善於網上學習
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
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
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虛擬時空

㈡ 有關青少年「文明安全上網~」的資料呃..!

利用網路,人們在家裡就可以快速地獲得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資料,例如股市行情、網上訂票等。毋庸置疑,網路給人們帶來了諸多好處。但是同時,你也可能看到一些與網路文明極不協調、極不相稱的內容。這些內容大都是不健康、不文明和帶有反動性質的。對於我們造就一個健康、有序、安全、具有活力、沒有污染的「綠色」網路環境來說,它們是最大的絆腳石。要清除上述不良因素,建設好網路文明,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著手:

(一) 政府方面

要倡導文明上網、文明建網、構建網路文明這樣一種氛圍,我認為政府在當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宏觀的角度上來規范和約束網路的運轉秩序。在網路不是很成熟,特別是網路技術有欠發達的客觀環境下,政府可採用強制性的法律措施來維護網路的安全、健康和文明。一方面,從中央到地方可成立一些組織機構(如網路監管部),專門從事網路的管理工作,把網路當作產業來經營。在一個時間段內,對所有的網路機構或網站進行數次檢查和整頓工作,不給有礙網路文明的東西以生長的土壤和存在的空間。象為了保護環境、綠化祖國而指定3月14日為植樹節一樣,政府可以設立專門的一天為「網路文明日」,目的是為了製造一種氛圍,增強人們的網路文明意識。從而形成文明建網、文明上網的良好社會風氣。一個省或一個地區也可以自己定義這個「網路文明日」。進而推廣,以便產生巨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我認為這種從點展開的模式很適合當前的網路形勢。因為當前不同地區間的網路發展情況差別很大,有的已採用了光纖傳輸的寬頻網,而有的則只是剛剛起步。另一方面,政府設立專門的部門研究、指導網路文明的建設。例如,可以依託大學的硬體設備和人才,在大學里建幾個網路文化研究中心,研究網路文化行為,將一些好的結果付諸實施。

(二) 網站方面

網站是網民上網時的直接訪問對象,所以網站的內容對網民有著很大的影響。網站在發布之前,可將其網站上的內容提交給網路監管部門,經審核批准後方可發布。一經查出網站上帶有不健康、不文明的內容立即取消的,並酌情處以一定的罰款。同時對那些舉報帶有反動、黃色等內容網站的網民給予獎勵,激勵人們的文明意識。對於一些涉及到「性」知識的網站,我認為可以這樣去管理:在進入這樣的網頁(網站)之前,應該出現一個表單,要求訪問的人填寫有關的內容。就像我們上網注冊電子信箱一樣。填好後將表單提交給伺服器進行處理,然後由伺服器反饋一個信息,告知提交的結果。如果成功了,為了避免一些不真實的注冊,所以應限制注冊者的立即使用,但可在反饋信息的同時向注冊者解釋一下。網路經營者應抓緊接下來的時間通過電話或其他方式對注冊者進行詳實的考核,將結果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告知注冊者。

(三)網民方面

對於網路文明建設來說,政府管理和網站自律都只是外因,網民自己才是內因。因此,增強網民的網路文明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採取電台廣播、電視播放、課堂教學等形式來宣傳網路文明,號召人們文明上網,共同維護網路文明。通過這些積極的引導,培養網民自覺抵制各種不健康、不文明內容和行為的侵蝕,做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合格網民。網路的所有者或經營者可利用報紙、雜志等媒介刊登有關網路文明建設方面的知識競賽試題,面向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人,以便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四)軟體方面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功能強大的網路軟體,它們能監視網路上傳輸的信息,並且能夠攔截部分不良信息,並將它們過濾掉,從而維護和保證了網路的良好遠行環境。但是這些軟體具有滯後性,不能及早的扼制像黑客、木馬等病毒的出現。為了防患於未然,軟體公司可開發一些超前的軟體。由於病毒的不確定因素很多,比如它的類型、侵入方式等,所以這給軟體的開發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但我認為這項工作很有必要。同時,硬體方面也應該加強防範功能。可在主板或其它的硬體部件上採用一些先進的技術,配合軟體一起,使整個系統具有強大的過濾功能,或者只允許計算機訪問某個(些)方面的信息,將其它的信息屏蔽掉。此外,操作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盜版操作系統本身的功能就不完善,所以很容易給病毒以有機可趁的機會。因此,操作系統的出售商可通過降低其正版軟體的價格,或者將它們捆綁在計算機里方式,讓用戶更普遍的使用正版操作系統軟體,從而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從一個側面減少病毒的干擾。

還有一點,就是網路上的BBS、聊天室等部分內容,我們最好把它們消滅掉。因為它們會浪費掉網民大部分上網時間,這還是好的,更壞的是網民可能通過它們互相謾罵,彼此展開污言穢語的爭斗。這些低級趣味的東西實在是不應該出現在網路上。前段時間武漢地區發生了這樣一起事件:在不同網吧上網的兩個網民在網上對罵,互相攻擊,以至雙方都被激怒了,就約定在某一地方「單挑」,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我認為這種網路元素產生的危害大於益處。

㈢ 加強網路安全,清朗網路空間,中學生應具備什麼樣的媒介素養

要善於網上學習
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
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
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虛擬時空

-_-#網路來的

㈣ 淺談初中生如何提高網路安全意識

網路是初中生日常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他們了解世界、與外界聯系的重要媒介。學校應該加強初中生的網路使用技能和網路安全意識教育的力度,不斷提高初中生的網路使用技能,幫助初中生提高網路安全意識。 

  1. 課外引導家長培養中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

  2. 信息技術課程中注重網路安全意識的滲透;

㈤ 網路傳播媒介的優缺點有哪些

遇到好的商品信息,讀者可以長期保留下來。同電視比較而言,但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愛好,畫面生動,卻轉瞬即逝,難以在記憶中長期保留。電子設備投入較高,且需要特別接收設備,而且電腦還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術,報紙所載信息比較深入細致、詳細、范圍廣,以備索用。廣播,信息具有可選擇性。現代生活節奏塊,時間緊,報紙雖刊載信息量較大,在眾多信息中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加以閱讀,而不必象看電視和聽廣播那樣,不管喜歡與否。第一,信息較為詳細。 大眾傳播媒介主要分為兩大類:印刷類和電子類。這兩類媒介都有各自的特點、全面,讀者可以獲得比較系統的信息。第二、新聞傳播功能、輿論監督功能。報紙價格相對較低,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群眾能夠接受大眾傳播媒介主要是指報紙。印刷類大眾傳播媒介主要包括報紙和雜志。報紙的發行量較大、實用功能和文化積累功能,即宣傳功能。第四,信息成本低廉、電視雖聲聲入耳,因而報紙有許多優點,影視、互聯網等。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都得照看(聽)不誤,這些傳播媒介傳播信息具有速度快,因而是受眾面最大的印刷類大眾傳播媒介,是企業比較青睞的傳播工具、影響大等特點。大眾傳播媒介具有五項功能、雜志、廣播

㈥ 為什麼說網路是一把雙刃劍

網路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我們可以在網上查閱資料、瀏覽到最新的消息;網路還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促進我們的學業。老師們也可以充分地利用網上的資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但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它也有不利於我們的一面。有的同學過度沉迷電腦無法自拔;有的同學做了網路的俘虜,成了小網蟲;還有的同學因整天看著電腦,眼睛受到嚴重損壞,成了高度近視。

據調查,目前在網吧上網的青少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因沉迷於網路游戲,進而導致學業荒廢,毀掉了自己前路。

(6)中學生網路安全的媒介擴展閱讀

上網注意事項

一、不要沉迷於網路。大多數同學都喜歡玩電腦游戲。在家長允許的前提下,休息時間適當玩一玩,我認為是可以的,但千萬不可入迷。長時間上網和玩游戲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據專家介紹,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青少年中,百分之三十患有缺鐵性貧血,近視、脊椎及身體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顯偏高。長時間上網還會影響學習成績。我建議,在家上網一定要得到家長同意,並嚴格控制時間,不玩大型的網路游戲。

二、遵守網路道德。很多同學都在網路上碰到過罵人、說臟話等不道德的現象。網路是個虛擬的空間,有些人會想,既然不是真的東西,沒人知道我是誰。網路道德主要是靠自我約束,遵守網路規范是我們每個人的道德責任。

上網交流中做到文明用語;上網不發表和傳播不良信息等。其實,網上發表的任何信息都是可以追查來源的,如果觸犯了法律,警察很快就會能找到你。

三、注重網路安全。網路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對我們中學生來說,主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保護好自己的密碼等信息不被盜走,方法有很多,請同學們向老師咨詢。二是不隨意透露自己的真實信息,不輕信網上的中獎通知等欺詐行為。

沒有經過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和家人的姓名、住址、學校、班級、電話號碼、身份證件號碼、相片等,在網上向其他人透露。未經父母同意,不和任何網上認識的人見面。

㈦ 青少年沉迷網路怎麼辦

1.始終把維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未成年人安全放在首位
全社會都應具有維護少年兒童權益的意識,遵循兒童優先、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當代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與網路安全問題。更加重視新時期青少年的網路游戲沉迷問題。學校應大力推進核心素養教育,促進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全面發展,不把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家庭應改善教育方式,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把孩子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企業不為經濟指標、經濟效益而忽略甚至損害未成年人的權利;媒體應加強預防未成年人網路游戲成癮的輿論引導與監督。
2.加強政府管理,健全監管機制
國家各相關部門應各司其職、各盡所能、相互配合,制定保障未成年人網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應不斷完善網路游戲的監管機制,嚴格網路游戲的審批制度,從源頭上、機制上設置關口,將一切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路游戲「拒之網外」,從機制上抵禦網路游戲沉迷;應大力推進網路游戲分級制度,落實游戲注冊實名制,禁止未成年人注冊不適合其年齡的網路游戲;應敦促互聯網企業和游戲廠商加強網上內容建設,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幫助未成年人擺脫游戲沉迷負面性。
3.積極教育引導,幫助未成年人抵禦網路沉迷
廣大教育工作者要警惕未成年人網路沉迷現象,提升未成年人的網路辨識能力,自覺抵禦成癮性網路游戲等危害健康與安全的不良網路內容;應通過校內外的網路體驗和實踐,多形式、多渠道引導未成年人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路;應與家庭加強互動,攜手聯動,對未成年人做好教育引導工作,提升未成年人辨別不良游戲、抵抗不良信息、科學合理使用網路的能力,有效維護未成年人身心和諧,健康成長。
4.提升媒介素養,與未成年人共同成長
互聯網時代,成年人尤其是家長需要與未成年人共同成長。因此,家長應積極履行教育與監護責任,用開放的心態對待網路,與孩子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家長應主動提高對沉迷網路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導能力,用媒介素養能力為未成年人的安全用網保駕護航;應重視家庭建設,自覺做健康生活的典範,給孩子積極的生活引領。
5.規范企業行為,承擔社會責任
游戲生產商或服務提供者應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堅持社會良知與商業效益的統一,根據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特點,設計研發內容多樣化、層次化的適合少年兒童成長規律的綠色游戲;應提高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自覺以社會道德、網路道德規范企業行為,主動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應自覺遏制低俗、色情、暴力的網路游戲在未成年人中傳播,自覺抵禦不當的網路游戲推廣手段及網路游戲營銷行為;相關企業應多研發更健康有趣、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的綠色網上產品。
6.養成良好習慣,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未成年人應樹立「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走下網路,走出房間,走上運動場,不因玩網路游戲、看網路小說等娛樂活動晚睡熬夜、減少運動,做健康生活的新時代少年兒童。

㈧ 青少年應怎樣安全進行網路交往

一、原因
是什麼讓這些孩子在網路中迷失自己,患上「網路成癮症」而發生悲劇,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網路因其開放性滿足了少年兒童宣洩、釋放緊張的需求。少年兒童還可以通過網路釋放生活中被壓抑的一面,擺脫現實中的約束、孤獨,在輕松、安全中實現自己的「慾望」,滿足了自己的成就感。同時,網路也滿足了少年兒童的好奇心與虛榮心,實現對困難、失控現實的逃避。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在教育觀念、教育方法、知識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長教育的需求,從而造成對孩子上網的「失控」。
學校教育長期以來注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訓練,而放鬆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在國家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但現實中很多學校還是把教育的重點都放在學習成績這一頭,而忽略了道德訓誡、性格養成、法制觀念的培養。因此,一些少年兒童不僅心理道德水準低下,法制觀念淡薄,甚至連基本的社會公德都不懂得遵守,心理上完全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不難想像,在這樣的「人格白紙」上,再塗抹上一層「暴力崇拜」的墨汁,他們的精神世界還能是什麼樣子,他們的未來又面臨著怎樣的危險?
另一方面,目前社會對公共上網場所管理鬆散不規范,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患上「網路成癮症」的少年兒童往往無心學習,荒廢學業。曾經有一位「網迷」學生說:「在網上有一種天堂般的感覺,彷彿你就是世界的主宰,精神能得到極大滿足。」少年兒童一旦成為「網迷」,就會陶醉在虛擬世界中不能自拔,越來越脫離實際,對現實世界表現出冷漠、麻木和不以為然,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十分危險的。
二、應對策略:加強信息品德培養,讓少年兒童正確認識和使用網路
網路的出現,引出了諸多的社會問題,難道網路真是「洪水猛獸」,我們要避而遠之,拒絕它嗎?當然不是。出現以上社會問題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社會應該負一定的責任。我們學校的實踐證明,如果學校加強對學生的信息品德的教育,讓學生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網路,正確使用網路,網路完全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夥伴。
我校是全國著名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已經建立了功能強大,資源豐富的校園網群,全校有4千多學生,1350多台電腦,平均3個人就有一台電腦。學生家庭電腦擁有率約90%,學生運用電腦進行學習,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了。隨著網路使用率的增高,學生中是否會出現上面提到的社會問題呢?前段時間我們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調查顯示:我校學生基本上養成了良好的網路習慣,沒有發現患「網路成癮症」的學生,到網吧去上網的比例為0.1%,很少有學生在網路上發布不文明的信息,98%的家長都很支持學生運用網路幫助學習。電腦擁有率和使用率這么高,而沒有出現患「網路成癮症」的學生,這一切得益於我校長期加強落實對學生的信息品德的培養。
下面我就談談我校進行學生信息品德教育,正確引導學生面對網路的一些做法:
一兒童觸網,品德教育先行
1.讓學生從觸網開始就樹立信息道德觀念
網路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是人們通過假想營造出的虛幻空間。雖然網路由真實的人所開發,但通過網路所接觸到的人或事都不是可觸、可感的,是有好壞之分的。
少年兒童由於其自身心理發育的特點,易對直觀、形象而又新奇的事物發生興趣,但是非判斷能力較差,很難對事物的實質加以正確的評判。如他們喜歡看卡通片,會欽佩那些用暴力取勝的卡通人物,並把他們當成勇敢的大英雄來崇拜,在生活中喜歡模仿卡通人物的攻擊行為。
鑒於以上原因,我校從學生入學起就利用信息技術課和活動課,以及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向他們介紹網路、展示網路的優越性:
如教會他們利用網路收集自己喜歡的各種圖片(卡通、風景、動物),讓他們帶著任務去上網,在網上查找學習中所需的資料。
在認識網路優勢的同時,教師有側重地向學生介紹一些網路的危害,如:網上一些圖片和內容不適合小學生看;上網的人各種各樣,很多言行是不負責任甚至是害人的;過分沉迷於網路和電腦游戲,就會耽誤學習,還會導致犯法。
我們學校特別注意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良好的上網習慣,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帶著學習任務上網。同時,對學生上網時間進行必要引導和限制,避免學生成為「網蟲」。
2.家庭、學校、社會相互配合,開展信息品德教育
學校教師主動同家長取得聯系,積極做好家長的工作。開始,家長對小學生使用網路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家長認為網路信息紛繁復雜,上網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利的影響,堅決不許上網;另一些家長認為網上資源豐富、信息量大,對孩子的發展有利,對孩子上網不應限制。
其實,這兩種看法都有片面性,學生上網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正確指導,上網應該有目的、有計劃。
為此,我們在家長學校開設專題講座,教師利用家長會及家訪,用收集的數據和實踐的效果向家長說明正確運用網路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所帶來的巨大變化,讓家長明白網路教育的必要性,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同家長制定網路使用計劃,如:對學生上網瀏覽的內容、上網時間等做出規定,使家長在學生上網時心中有數,正確引導,並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上網學習、交流、討論。
二藉助網路讓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網路的最大優勢是它的信息量大,收集快捷方便。教師不僅要能夠運用網路有效地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潛能,使學生愛學、樂學。同時也應該開辟網路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為他們打好信息素養基礎。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里有許多對孩子的品德培養具有深遠影響的好課文,但在以往的教學中,由於傳統教學媒體的局限,往往難以將它直觀、形象的再現;利用網路可以生動活潑、形象地重現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率,讓學生感受文美、景美和境美。如:在教學《祖國多麼廣大》一課時,先組織學生從網上搜集大興安嶺、長江兩岸、海南島等地方的圖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尋找、發現、感受、體會。通過課堂展示,讓學生自己介紹、描述、體會祖國的廣大、河山的壯麗,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情感。
教師還利用豐富的網上資源,細心尋找並收集大量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優秀網站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在瀏覽過程中不僅豐富知識,拓寬視野,而且以網上美好的人物、事物為榜樣,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藉助網路,讓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
網路介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學習個別化,它可以為學生建立一個自我學習環境,提供一個思維自由馳騁的空間。學生通過人機對話,藉助互聯網獲取有關信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學習」「自我突破」。學生由傳統的被動接受到自主獲取,不僅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自我情緒的理解,自我意識的覺醒和自我調控能力的提高,達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
由此可見,網路讓我們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勇於挑戰自己,形成獨立自主的個性,體味學習成功的快樂,具備健康的人格特徵。
四藉助網路,培養學生心理耐挫能力。
現在的小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金字塔形的家庭結構易造成孩子自私,缺乏協作精神,造成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這樣的心理素質和道德觀念很難適應新世紀的社會發展。
老師根據小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藉助網路,有目的的下載各種資料。通過認識名人的經歷,幫助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成熟,到成功的整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失敗。失敗並不可怕,但真正可怕的是不能去勇敢地面對。一個人一旦無法承受失敗,就會一蹶不振,喪失了戰勝它的自信和勇氣。教師還通過學生身邊所發生或遇到的挫折,讓他們自己分析該如何去解決問題,把挫折看成是一個個堡壘,攻破它們,感受成功的喜悅。
五發掘網路的互聯互通功能,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共處
有人認為,以網路為認知工具的環境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影響學生品德的培養。我們的實踐證明教師利用網路信息的多樣性、反饋信息的實時性、及時進行師生、生生、以及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我們在學校網站上設立了「校園BBS」 「習作園地」「家校互動」「知心小屋」「小記者站」等版塊欄目,小學生可以在這些互動欄目里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或將自己寫好的「小作文」、「小日記」放在相關欄目里和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流共享,比一比誰寫得又多又好,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教師也利用網路組織討論,幫助孩子們思考和辨別是非。學生可以通過「電子信箱」發送自己的學習體會,與同學分享成功的喜悅,讓同學們看到自己的成績,從而在學生中形成學習上的良性競爭;
同學之間也可進行實時討論,或相互排解疑問,或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有些學生性格內向,不敢面對面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但是有了網路這個非常便利的媒介,學生就可以利用網路將心裡話向大家訴說,讓老師、同學了解自己。
可見,網路的正確使用非但不會影響學生的相互交往,而會更有益於形成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人際交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以上是我校在培養學生的信息品德方面的一些探索,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加強學生的信息品德教育,讓學生正確認識、了解網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網路,網路一定會成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好夥伴!

㈨ 大哥們,幫個忙

青少年用戶使用互聯網的特徵

一、用戶開始使用互聯網的時間:約80%的用戶從1999年或2000年開始使用互聯網,網齡大都不長。具體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佔6.3%;1998年佔14.0%;1999年佔36.20%;2000年佔43.50%。

二、上網地點:58.8%的青少年用戶在家裡上網,31.5%的用戶在親戚朋友家上網,在網吧、咖啡廳或電子游戲廳上網的佔20.45%,在父母或他人辦公室上網的佔15.0%,在學校上網的佔10.8%。

三、上網時間和對上網時間的滿意度估計:青少年用戶平均每周上網時間212分鍾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約30分鍾左右。37.0%的用戶認為自己上網時間「正好」,認為「比較多還能滿足」的用戶佔12.0%,認為「太多了」的僅為0.7%。31.7%的用戶認為「比較少」,18.5%的青少年用戶認為「太少了」。也就是說,50%的青少年用戶對上網時間並不滿足。

四、互聯網功能的使用:玩游戲佔62%;使用聊天室佔54.5%;收發電子郵件佔48.6%;下載儲存網頁佔39.7%;使用搜索引擎佔25.0%;訂閱新聞佔21,9%;網路電話佔14.7%;網上尋呼佔14.3%;製作和更新個人網頁佔12.6%;上傳文件佔9.4%;公告板(BBS)佔9.2%;代理伺服器佔2.3%。

五、用戶和非用戶對互聯網的需求;用戶選擇「獲得更多的新聞」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高,其均值為3.81(滿分為5分,以下同)。以下依次是:「滿足個人愛好」為3.74;「提高課程的學習效率」為3.71;「課外學習和研究有興趣的問題」為3.67;「結交新朋友」為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為2.8l。

網路的負面影響
1、對於青少年「三觀」形成構成潛在威脅。青少年很容易在網路上接觸到資本主義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思想處於極度矛盾、混亂中,其人生觀、價值觀極易發生傾斜,從而滋生全盤西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網路改變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網上公開、坦白地發表觀點意見,要求平等對話,對青少年工作者的權威性提出挑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同時,上網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自由主義思潮泛濫。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識。有關專家調查,網上信息47%與色情有關,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網上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還有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也在網上發布擾亂政治經濟的黑色信息,蠱惑青少年。這種信息垃圾將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識,污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
4、網路的隱蔽性,導致青少年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一方面,少數青少年瀏覽黃 色和非法網站,利用虛假身份進行惡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網路犯罪增多,例如傳播病毒、黑客入侵、通過銀行 和信用卡盜竊、詐騙等。這些犯罪主體以青少年 為主,大多數動機單純,有的甚至是為了「好玩」、「過癮」和「顯示才華」。另外,有關網路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給青少年 違法犯罪以可乘之機。

內容三 上網青年的各種「症狀」

第一,認知上的「快餐——硬結」症

對於眾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聯網好比知識快餐一樣,大大激發了他們急於求知的強烈慾望,在滑鼠輕點之間就能立刻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單位時間里的學習、工作效率。 而對網上各種時髦展品,他們在好奇心、求知慾驅使下流連忘返,從不審視、懷疑它的構造成份和運轉功效,整個大腦於囫圇吞棗之際成了一個受動而麻木的機器,致使許多硬結不但吞噬著青年人本應充滿活力和主見的青春大腦,而且阻塞著他們對真知的內化。

第二,情感上的「狂瀉——冷漠」症

對於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擺脫父權主義、順應主義教育的青年來說,雖然在現實中其情感表露總要受到他人及社會的左右,但他們身上被壓抑的諸多情感卻可以在網路世界中肆意暴發。上網交友,網上聊天、在BBS中高談闊論成了人們忘記權威壓制、排遣孤獨,宣洩不滿的暢通渠道。只是我們觀察到,盡管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青年緩解壓力、平衡心理、但過多虛擬的網上情感交流無疑讓許多青年在放飛情感的同時,總想試圖將自己真實的情感深埋心底,不願向真實世界坦露,並懶得與活生生的人進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不為世間情感所動,顯出一副冷漠姿態。互聯網成了一部分人面對現實情感世界的心靈之鎖。

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脹」症

在互聯網這一無人管理的區域內,青年人能夠以己為中心,以己需要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個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網上資源、自主地在游戲中扮演各類角色、自主地設計令人驚嘆的「小製作」、「小發明」等等,這種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現雖然在相當程度上利於青年個性的張揚。 但我們也為一部分人在極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獨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脹表現所震驚:一些青年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個性,總想通過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現而一鳴驚人,於是利在互聯網上隨意製造思想和議論的巨大泡沫,甚至為了達到讓世人把他當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損害別人數據、破壞他人網站,侵入別人系統等過激行為,以至釀發可怕的阻塞網路交通的網路地震。

內容四 充分認識網路發展中的「青年問題」,積極尋求對策
1、充分認識網上思想滲透問題,強化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必須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使他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努力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強化愛國主義意識和宏揚民族精神。
2、切實加強網上文明行為規范的建設。要廣泛開展以宣傳《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為主題的各項活動,積極引導青少年遵守網路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保護意識,不隨意約見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空間。努力創造干凈、健康、文明、有序的網路環境。
3、構建網路和社會互動的青少年教育體系。網路時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 工程,因此政府、社會、家庭要協作聯動,努力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要把傳統的青少年教育的政治優勢和互聯網的特徵有機結合起來;二是把黨、政府和群眾團體的組織力量和培養網上青年志願者的工作結合起來;三是把網站的建設工作與對現有青少年組織和機構運行機制進行必要的改革結合起來,以適應網路發展需求。另外,還要著重加強對青少年 的社會化教育,提高青少年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使他們勇敢地直面現實世界,積極投入到改造社會的實踐中去。
4、培養一批適應網路時代要求的青少年工作者。調查顯示,目前青少年工作者中有5.6%的人根本不會用電腦,38.4%的人根本沒有接觸過網路,這種情況很難適應網路時代的教育要求,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青少年工作 者隊伍網路技術的培訓,讓他們盡快掌握和互聯網有關的知識和技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容量,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
5、開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網站,積極佔領網路陣地。目前,大多數青少年網站沒有新鮮感、時代感,顯得比較呆板,不容易產生強烈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因此我們要盡快建設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獨特而富有新意的青少年網站,以「主題鮮明、形式活潑、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風格對青少年進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同時,要加強青少年教育軟體的開發製作,利用法律和技術上的可行性打擊網上違法犯罪現象,走「以法治網」的良性發展軌道。

網路信息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網路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各種信息良莠並存,真假難辨,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網上色情、反動等負面的信息屢見不鮮。同時,網路的互動性與平等性,又使得人們可以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環境下接收和傳播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對於身體、心理都正處於發育期,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個別網吧經營者更是抓住中學生這一特點,包庇、縱容、支持他們登陸色情、暴力網站,使他們沉迷於網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學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盜、搶劫、強奸、殺人的犯罪道路。如我們在人民網上找到《狼群出沒的互聯網》文章(http://www.people.com.cn/GB/it/52/303/20021128/876736.html),裡面的內容主要是介紹了2000年以來我國以及別的國家由於青少年上互聯網而發生的犯罪事件。
二、網路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豐富多彩的互聯網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於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也充斥其間,對於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中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導致喪失道德規范。同時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使中學生在網路上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卻了社會責任。部分中學生並不認為「網上聊天時說謊是不道德的」,認為「在網上做什麼都可以毫無顧忌」等,使得中學生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力大大減弱,網上不良行為逐漸增多。
三、網路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網路可以即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為中學生人際交往提供多媒體化、互動性的立體途徑。網上收發電子郵件方便、快捷, QQ新奇、及時,聊天室輕松愉快,BBS的討論自由、廣泛,中學生通過這些途徑可以與許多互不相識的人交談、來往,互相幫助,互相傾訴。但是,這種社會化只是一種虛擬的社會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在機器的阻隔,是一種「人——機——符號——符號——機——人」形式的交往。這種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動雙方的諸多社會屬性,帶有「去社會化」的特徵,與真實社會情境中的社會化相去甚遠。而且,網路上的青年交往范圍大多隻限於青年與青年之間的同輩交往,中學生與家長、親戚朋友、老師等之間的社會互動較少,代際間的學習、互動明顯不足。這一點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還是聊天。
四、網路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路上癮」、「網路孤獨」等症狀。
網路到處都是新鮮的事物,而且在不斷地增加著。因此對易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學生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中學生對網路的極度迷戀。男性中學生是網迷的主要人群,由於他們心理素質不強,自製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成為網路性心理障礙的多發群體。患者因為將網路世界當作現實生活,脫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表現為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有自殺意念和行為。醫學上把這種症狀叫作「互聯網成癮綜合征」,簡稱IAD。
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一、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原因
中學生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個體從小學進入初中、高中階段,其身心發展起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出現了對其心理與行為有重要影響的兩方面需要,第一是性的成熱,使中學生性意識與性沖動出現,即出現了性的需要;第二是由於身體的全面發展,使中學生產生了成人感,出現了強烈的獨立性需要。這些身心發展特點就勢必導致了他們容易受網上信息的干擾。
二、互聯網本身原因
互聯網具有全球性、互動性、信息資源及表現形式豐富和使用方便等特點,這為以盈利為目的色情服務業提供了難得的營業場所。這些網站為吸引顧客,往往在主頁上張貼色情圖片,使任何在網上沖浪的人有意無意地就能看到,中學生當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學生一旦接觸這些內容,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
三、家長和學校原因
我們的調查數據中有79.4%的中學生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上網引導。當今社會,中學生家長將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中學生便用上網來消磨時間。學校作為中學生最為集中並接受教育的場所,是中學生受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環。但是有的學校忽視對學生的網路道德教育,忽視我們的傳統教育往往迴避的青春期教育問題,導致中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網路道德意識。
四、社會原因
目前網吧經營競爭激烈,致使一些業戶出於營利目的,不顧法律和道德,投中學生好奇心,專搞不正當競爭。同時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對網吧的管理上,還不夠和諧一致,「三證」不全的網吧還大量存在。防範措施和監管制度仍滯後於網路技術的發展。
電腦網路對中學生心理發展及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雙重的,有消極影響更有積極影響,關鍵在於廣大心理衛生工作者、學校、家庭、社會如何進一步發揮電腦網路積極的心理效應,控制和減少其消極作用,這是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

㈩ 近半中國青少年常遇網路不良信息該如何呵護呢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高速發展與全面普及,青少年接觸網路更加便利,觸網年齡呈現出低齡化趨勢。適度地使用網路可以豐富生活、緩解壓力,但青少年群體社會經歷不足,網路素養和上網習慣正處於形成階段,如何幫助青少年健康、有效地使用網路,引導其積極適應網路時代,是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面對網路這一新生事物,家長不再能像傳統家庭中那樣依賴自身的經驗來引導孩子,而是首先應當主動學習相關的網路安全知識,並嚴於律己,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不瀏覽、不傳播不良信息等,以身作則。

家長還應當從幾個方面對孩子上網進行積極引導、教育:在時間上,嚴格控制孩子上網的總時長,並且設置上網設備的賬戶密碼或安裝限制上網時間的軟體;在內容上,幫助孩子找到有益身心的、適合的網站,如定期查看孩子平時瀏覽的網站,評估網站內容,或是在與孩子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安裝家長監控工具;在網路社交方面,鼓勵孩子利用網路探索新世界,但堅決反對孩子在線下與網友見面,並告知這一行為的嚴重危險性,掌握目前孩子社交賬戶好友的真實情況,並經常與孩子溝通他們的上網體驗。

閱讀全文

與中學生網路安全的媒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1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69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60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72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43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17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18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0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680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19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0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976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26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08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52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03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78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60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5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