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芯國際發布聲明都說了哪些重要信息
說明了華為將面臨無芯可用的局面,中芯國際也可能將被打入“限制名單”,這些都將嚴重影響國產晶元的發展進度。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截至9月7日收盤,A股市場中芯國際(688981.SH)大跌,開盤一度跌超10%以上。截至收盤,下跌11.29%,收盤價58.8元/股,市值蒸發約140億元。港股中芯國際(00981.HK)跳水更為猛烈,跌超20%,市值蒸發超300億港元(約合264億元人民幣)。中芯國際AH股市值蒸發合計逾400億元。
“芯事”何時了
中芯國際被美國加入“實體清單”的消息之所以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源於國內“芯事”一直未了。
事實上,國內並不缺乏晶元的設計者,以華為海思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具備7納米甚至5納米晶元的設計能力。製造者的缺乏才是國內“芯事”的症結所在。
目前,全球先進製程工藝均掌握在頭部企業手中。比如蘋果的A12、華為麒麟980、高通驍龍855等都是由台積電或三星代工,其中,台積電的能力尤為突出,例如蘋果目前最暢銷的iPhone11系列、iPhone SE2系列產品,均採用了蘋果A13晶元,製程已達到7納米,且這一能力在多年前已經成熟,同時蘋果A14系列晶元也將會採用最新5納米晶元工藝。而內地最好的晶元製造公司中芯國際,也只是剛剛完成14納米的量產。
實際上,國內對於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支持從未間斷過。2014年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以下簡稱“大基金”)一期總規模1387 億元人民幣已基本投資完畢,著重關注集成電路製造領域,兼顧晶元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根據集微網統計,大基金一期的投資方向以IC製造為主,在各環節投資的比例分別為:集成電路製造67%,設計17%,封測10%,裝備材料類6%。
值得注意的是,“大基金”第二期募集完成,注冊資本超2000億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019年10月22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2041.5億元,“大基金”二期將在IC設備與材料領域給予重大支持。
不僅如此,今年8月4日,國務院公開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強調,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其中重點強調,中國晶元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而2019年我國晶元自給率僅為30%左右。產業基礎薄弱,更彰顯出中國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
Ⅱ 美製裁中芯國際會有哪些影響
1、對中芯國際的影響
短期內,中國的晶元生產將受到不利影響,同時中芯國際在一定程度上會被迫停業。
2、對中芯國際客戶的影響
無論中芯國際在多大程度上被迫停業,其客戶的有關成本都將急劇上升。台積電和三星都是價格遠比中芯國際更高的晶元供應商。作為一種次生效應,失去中芯國際的產能或將推高全世界微處理器的價格。
3、對中美雙方的影響
一方面,中國科技產業嚴重依賴中芯國際供應微處理器。而另一方面,新限制措施很可能讓美國科技行業非常頭疼。中芯國際1/4的客戶都在美國,有關企業的成本必然會因此上升。
(2)中芯國際網路安全嗎擴展閱讀
中國外交部回應
9月28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就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晶元製造企業中芯國際施加出口限制一事提問。
「可能你也注意到中芯國際就此作出了回應。」汪文斌回應,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政府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違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的原則,違背國際的經貿規則,濫用出口管制等限制措施,無理打壓中國企業,破壞正常的國際經貿秩序。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的舉措,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Ⅲ 中芯國際 股吧
中芯國際股票的股票代碼為688981。
中芯國際股票是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的a股簡稱。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港交所股份代號:00981,上交所科創板證券代碼:688981)及其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集團,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中芯國際總部位於上海,擁有全球化的製造和服務基地。
拓展資料:
1. 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齊全、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主要為客戶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各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台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在邏輯技術領域,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首家實現14 nm FinFET量產的IC晶圓代工企業,代表了中國大陸IC製造技術自主研發的最先進水平。在特色工藝領域,中芯國際先後在中國大陸推出了24 nm NAND、40 nm高性能圖像感測器等最先進的特色工藝,並與各領域龍頭公司合作,實現了在專用存儲器、高性能圖像感測器等細分市場的持續增長。
2. 除了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中芯國際還致力於構建基於平台的生態服務模式,與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夥伴一起,為客戶提供設計服務和IP支持、光掩模製造、凸點加工測試等一站式配套服務,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集成電路解決方案。中芯國際在中國擁有製造基地和全球服務網路。公司在中國上海、北京、天津和深圳設有多個8英寸和12英寸生產基地,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截至2019年底,上述生產基地的總產能達到每月45萬片晶圓(約8英寸)。除中國大陸外,公司還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台灣省設立了營銷辦事處,並在中國香港設立了代表處,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3. 中芯國際憑借優秀的R&D技術實力、強大的製造能力、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和豐富的市場實踐經驗,形成了明顯的品牌效應,獲得了良好的行業認可度,積累了廣泛的國內外客戶資源。公司在2018年與全球50強知名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和系統廠商中近一半進行了深度合作,不斷贏得客戶的認可和好評。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國際化戰略,加強技術研發,鞏固發展優勢,提升製造能力,努力「成為高品質、創新守信的世界級集成電路製造企業」。
Ⅳ EDA工具外國造:國產CPU安全么
說到CPU、SOC想必很多人不會陌生,但如果提到EDA工具,可能很多人就從未聽說過了。其實,EDA工具在晶元設計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EDA工具,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就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什麼是EDA工具?中國在EDA工具上和國外差距有多大?在EDA工具上完全受制於人會存在安全風險么?
什麼是EDA工具
EDA工具是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Design Automation)的簡稱,是從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計算機輔助測試(CAT)和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的概念發展而來的。利用EDA工具,工程師將晶元的電路設計、性能分析、設計出IC版圖的整個過程交由計算機自動處理完成。
由於上世紀六十七年代,集成電路的復雜程度相對偏低,這使得工程師可以依靠手工完成集成電路的設計、布線等工作。但隨著集成電路越來越復雜,完全依賴手工越來越不切實際,工程師們只好開始嘗試將設計過程自動化,在1980年卡弗爾.米德和琳.康維發表的論文《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系統導論》提出了通過編程語言來進行晶元設計的新思想,加上集成電路邏輯模擬、功能驗證的工具的日益成熟,使得工程師們可以設計出集成度更高且更加復雜的晶元。
1986年,硬體描述語言Verilog問世,Verilog語言是現在最流行的高級抽象設計語言。1987年,VHDL在美國國防部的資助下問世。這些硬體描述語言的問世助推了集成電路設計水平的提升。隨後,根據這些語言規范產生的各種模擬系統迅速被推出,這使得設計人員可對設計的晶元進行直接模擬。隨著技術的進步,設計項目可以在構建實際硬體電路之前進行模擬,晶元布線布局對人工設計的要求和出錯率也不斷降低。
時至今日,盡管所用的語言和工具仍然不斷在發展,但是通過編程語言來設計、驗證電路預期行為,利用工具軟體綜合得到低抽象級物理設計的這種途徑,仍然是數字集成電路設計的基礎。一位從事CPU設計的工程師表示,「在沒有EDA工具之前,搞電路要靠人手工,對於大規模集成電路有上億晶體管的設計用手工簡直是不可為的......可以說有了EDA工具,才有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的可能」。
中國EDA工具完全依賴國外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曾表示,「我們要改變以往那種使用先進工藝就代表是先進水平的錯誤認識,Intel用0.13微米工藝能作出2GHz而我們要用45nm才能實現,這就是差距...... 快速提升我們自己的IC基礎設計能力迫在眉睫,這是改變目前中國IC設計業嚴重依賴EDA工具和製造工藝才能實現晶元性能提升的根本途徑,而依賴並濫用IP則導致了中國SoC設計的同質化」。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提到的「依賴並濫用IP則導致了中國SoC設計的同質化」指的是國內眾多IC設計公司大多依賴於ARM的IP授權開發SOC,由於都是購買ARM的Cortex A53、A72、A73等產品,同質化是必然的。「中國IC設計業嚴重依賴EDA工具和製造工藝才能實現晶元性能提升的根本途徑」指的是很多中國國產SOC/CPU性能的提升嚴重依賴於購買更好的EDA工具和採用更好的製造工藝。對於依賴更好的製造工藝和嚴重依賴國外IP,因不屬於本文范圍不做討論,重點說下中國在EDA工具上完全依賴國外產品。
EDA軟體方面早已形成了三巨頭——Synopsys、Cadence、Mentor。Synopsys是EDA三巨頭之首。國內從事EDA軟體開發的華大九天和這三家現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誠然,華大九天也想在某些點工具上做些突破,但就整體技術實力而言幾乎像蚍蜉撼樹——目前,國內根本沒有深亞微米的EDA成體系的設計平台。正是因為國內從事EDA工具開發的公司在Synopsys、Cadence、Mentor面前實力過於懸殊,國內IC設計公司幾乎100%採用國外EDA工具。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看不到縮小和Synopsys、Cadence、Mentor技術差距的可能性。
為何在EDA工具上追趕這么難
開發出性能優越的EDA工具,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演算法,另一方面需要和工藝相結合。雖然在演算法方面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技術突破,但EDA設計的後端工具要和工藝相結合,但國內自主工藝很少有深亞微米的工藝,大多是180nm和130nm。雖然中芯國際有40nm,而且宣稱有28nm,但可能沒有量產過,或者量產的都是小晶元。目前中芯國際最先進的工藝線都是引進的,還簽署一定限制條款。正如國家要發展必然離不開完善的基礎建設,這是發展的基礎,EDA工具的研發進步就需要國內自主研發的製造工藝做基礎,由於沒有自主研發的先進製造工藝,所以和工藝結合的那部分就根本不可能取得技術突破。
那如果有了自主研發的先進工藝,就能夠開發出良好的EDA工具了么?事情沒這么簡單。即便有了自主研發的先進工藝,撇開工藝結合,光在演算法技術上和國外三巨頭的差距也很遠。而且演算法和工藝相結合很難,需要非常高深的數學理論,這是目前國內很難做到的。另外,技術發展也離不開商業因素,在國外三巨頭佔有統治地位的情況下,全球市場早已被國外產品占據,因此,就國產EDA工具而言,目前還看不到趕超西方的可能性。
依賴國外EDA工具是否存在風險
既然如此,完全依賴於國外EDA工具是否存在商業上風險呢?其實,對於這點,國內沒有必要過於憂慮,由於不能明說的原因,對於國內IC設計公司而言,並不怕國外進行制裁。
也許又有人會問:如果Synopsys、Cadence、Mentor在EDA工具里埋地雷,而國內IC設計公司恰恰用這些被埋雷的EDA工具設計晶元,那麼晶元的安全性還有保障么?對於這個課題,其實有專門針對設計和版圖的安全性的研究,打比方說,如果是DC工具在你的設計里埋個雷,人肉檢查是搞不定的,因此,有專門做硬體木馬檢測技術的研究。不過,這些研究目前還處在低級階段,只能和目前現存木馬匹配,存在很大限制。
總而言之,就產業發展的現狀而言,國產EDA工具和Synopsys、Cadence、Mentor的產品差距過於懸殊,而且看不到趕超西方的希望,國內IC設計公司基本在使用國外EDA工具。雖然在商業化上不存在被卡脖子的可能性,但採用國外EDA工具設計國產晶元而產生的安全風險卻是不可不提防的。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鐵流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Ⅳ 買股票中芯國際可以買嗎
您好,可以啊,中芯國際現在還有炒作的機會,但是是在港股里的中芯國際可以買,現在科創板的中芯國際還沒上市,上周才打的新股。
歡迎查看我的帥氣標簽!
望採納!
Ⅵ SMIC是什麼公司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 中芯國際(紐約證券交易所: SMI,香港聯合交易所:0981)是純商業性集成電路代工廠 ,提供 0.35 微米到 90 納米製程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中芯國際成立於 2000 年,公司總部位於中國上海,擁有三座晶元代工廠,包括一座後段銅製程代工廠。此外,中芯已收購其第四座位於天津的 8 英寸晶元代工廠,稱之為「七廠」。同時中 芯在北京的 12 英寸廠已在 2004 年七月開始投產。中芯國際一廠於 2003 年 5 月榮獲「半導體國際」雜志頒發的「2003 年度最佳半導體廠」獎項。 中芯國際和聯合科技在成都合資成立的封裝測試廠以及和凸版印刷在上海成立的合資企業,專注於生產製造芯載濾光片和微鏡頭均已投產 。 中芯國際的技術能力包括邏輯電路、混合信號 /射頻電路、高壓電路、系統級晶元、嵌入式及其他存儲器, 硅基液晶和影像感測器等。中芯國際快速的技術研發能力以及卓越的工廠運營管理得益於來自北美、歐洲、亞洲的資深工程師以及全球領先的技術及製造夥伴。 中芯國際不僅是一個晶元代工廠,還為客戶提供一整套增值服務,從設計服務、光掩膜製造、晶元製造到測試服務等。 封裝、終測服務則由中芯國際(成都)封裝測試廠或第三方供應商提供。 公司與世界級設計服務、智能模塊、標准單元庫以及 EDA工具提供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為客戶提供廣泛且高靈活度的設計支持。公司裝備了中國最先進的光掩膜生產線,技術能力跨越0.5微米到90納米。我們的測試服務則針對邏輯電路、存儲器、混合信號電路等多種晶元。 為了更好地服務全球客戶,中芯國際在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設立了市場及客戶服務中心,在韓國及以色列則通過銷售代理提供完善的服務。 作為提供高品質服務的一部分,中芯國際在上海的所有工廠在試產 7個月內均以零缺陷率通過ISO9001認證。中芯國際的環保措施也獲得了ISO14001認證,員工安全衛生體系獲得了OHSAS18001認證。
Ⅶ 美國若制裁中芯國際,將有哪些損失
1、對中芯國際的影響
短期內,中國晶元生產將受到不利影響,中芯國際將被迫在一定程度上退出市場。
2、對中芯國際客戶的影響
無論中芯國際被迫停業多少,與客戶相關的成本都將大幅上升。台積電和三星都是成本遠高於中芯國際的晶元供應商。另一個影響是,中芯國際產能的喪失可能推高全球微處理器的價格。
3、對中美的影響
一方面,中國科技行業在微處理器方面嚴重依賴中芯國際。另一方面,新的限制可能會讓美國科技行業頭疼不已。由於中芯國際四分之一的客戶在美國,成本肯定會上升。
(7)中芯國際網路安全嗎擴展閱讀:
中國外交部回應:
28日,外交部發言人王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問及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晶元製造商中芯國際實施出口限制一事。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中芯國際的反應。」王回答說,中國堅決反對美國政府的國家安全概念的泛化,這違反了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的原則,違反了國際經濟和貿易規則,濫用出口管制和其他限制性措施,不合理地壓制中國企業,破壞了正常的國際經濟貿易秩序。中國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Ⅷ 中芯國際是哪個國家的
是中國的。中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於2015年7月28日[1],是中國內地規模大、技術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元製造企業。
中芯國際主要業務是根據客戶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電路設計為客戶製造集成電路晶元。中芯國際是純商業性集成電路代工廠,提供 0.35微米到14納米製程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榮獲《半導體國際》雜志頒發的"2003年度最佳半導體廠"獎項。
2020年7月,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排名第427位。
中芯國際已在上海建有一座300nm晶元廠和三座200nm晶元廠,在北京建有兩座300nm晶元廠,在天津建有一座200nm晶元廠,在深圳有一座200nm晶元廠在興建中,在成都擁有一座封裝測試廠。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提供客戶服務和設立營銷辦事處,同時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此外代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經營管理一座300nm晶元廠。中芯國際自創建以來,已經成長為中國大陸規模最大、技術水準最高,世界排名第四的晶片代工企業。
Ⅸ 被中芯國際軟體騙了錢,有沒有追回的可能
摘要 一般來講的話,你這個國際軟體可能比較難受,回來了,因為它是國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