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linux網路設置和網路服務管理1
終端中執行system-config-network(非root用戶登錄需要輸入root用戶密碼),設置eth0IP地址即可
② 起點Linux系統,怎麼設置網路,有線網
你好:
linux系統下,靜態IP:root管理員許可權打開終端--setup--網路設置--配網(eth0,dns)
use
dhcp
行用空格鍵變成空白,下面就可以手動填寫了!
如果是自動獲取的話,直接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即可!
③ linux怎麼配置網路連接
1、首先我們打開XShell工具,點擊頂部的打開選項,
④ Linux 應用 網路配置
網路信息查看
設置網路地址: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你將會看到: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s
HWADDR=00:0C:29:13:D1:6F
ONBOOT=yes
TYPE=Ethernet
IPADDR=192.168.0.212
NETMASK=255.255.255.0
BOOTPROTO=statics :表示使用靜太IP地址。
ONBOOT=yes:表示開機時,啟動這個網卡。
取動態IP地址地址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dhcp
設置好IP地址,現在還不能生效哦,要重新啟動網卡才可以。
Ifconfig <網路介面名稱> network <子網掩碼>
例:# ifconfig eth0 192.168.1.222 netmask 255.255.255.0
註:手工配置linux網路只限於臨時使用,配置不保存。
擴展:# ifconfig eth0:1 10.0.0.1 netmask 255.0.0.0 一塊網卡配置多個子ip地址。
# ifconfig eth0 hw ether MAC地址 修改網卡的mac地址,
# /etc/rc.d/init.d/network start 啟動network
# /etc/rc.d/init.d/network stop 停止network
# /etc/rc.d/init.d/network restart 重啟network
主機名稱配置文件,修改主機名
/etc/sysconfig/network
例:#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使用vi編輯器打開主機名配置文件。
# vi /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網路是否可用。
HOSTNAME=xxxx xxxx為新設置的主機名。
本地主機名稱解析文件
/etc/hosts
Hosts 和 DNS具有類似的主機名稱解析功能
域名伺服器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最多可以設置3行,前面的生效
查看網路介面信息
1.了解linux中的網路介面設備
$/sbin/ifconfig 查看所有活動網路介面信息,其中包括一個lo環回埠。
2.查看指定網路介面的信息
$/sbin/ifconfig <網路介面名稱> 查看指定介面信息。
3.查看系統中所有網路介面的信息
$/sbin/ifconfig –a 查看所有介面信息,包括非活動狀態介面。
註:普通用戶查看網路介面信息時,需要在命令前加「/sbin」,而管理員卻不用。這是由於命令搜索路徑的原因,可以通過「$echo $PATH」查看。
查看網關地址和路由信息
1、查看主機路由信息
#/route
顯示當前linux主機中的路由表信息。
#/route |grep default
在route命令的顯示結果中以「default」開始的行顯示了,主機的默認網關地址,將route命令和grep命令組合,使用過濾route命令的顯示結果只顯示默認網關地址。
2.測試與其它主機的網路鏈接
$ping 目的主機地址
使用ping命令測試與其它主機的網路鏈接。ctrl+C終止。
$ping –c <測試數據包數量> <目的主機地址>
使用ping命令發送指定數量的數據包進行網路鏈接測試。
$使用ping命令進行網路鏈接測試的技巧。
註:當ping命令測試不成功時並不能判斷當前主機到目標主機的連接是斷開的,因為有很多因素,(如網路防火牆等)可以導致網路連接正常時主機之間無法ping通。
3、測試與其它主機的網路鏈接路徑
$traceroute <目的主機地址>
traceroute命令顯示當前主機與目的主機之間經過的所,有網路節點的地址,以及當前主機到每個中間結點的連接狀態。
查看主機名稱信息
1、查看當前主機名稱
$Hostname 查看當前的主機名。
2、使用dns伺服器查詢域名
$Nslookup
交互模式:通常用於對DNS伺服器進行測試
直接模式:用於查詢某個域名對應的ip地址
使用網路命令進行網路設置
網路設置的方法
1、DHCP網路配置
$Dhclient 使用dhclient命令可以從DHCP伺服器中申請新的網路配置應用到當前主機。
註:DHCP伺服器通常提供給DHCP客戶端最基本的網路配置信息,包括:介面ip地址,默認網關,DNS
伺服器地址。
2、手工網路配置
網路介面ip地址和子網掩碼
默認網關地址
當前主機名稱
DNS伺服器地址
Ip地址配置命令
Ifconfig <網路介面名稱> network <子網掩碼>
例:# ifconfig eth0 192.168.1.222 netmask 255.255.255.0
註:手工配置linux網路只限於臨時使用,配置不保存。
擴展:# ifconfig eth0:1 10.0.0.1 netmask 255.0.0.0 一塊網卡配置多個子ip地址。
# ifconfig eth0 hw ether MAC地址 修改網卡的mac地址,
路由配置命令
1、刪除默認網關路由
$Route del default gw <默認網關地址>
2、添加默認網關路由
$Route add default gw <默認網關地址>
例:#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
主機名稱配置命令
# hostname 123
將主機暫時名稱改為123。
DNS域名解析
Nslookup
>server
顯示linux系統中使用的DNS伺服器地址,也可臨時設置生效。
修改配置文件進行網路設置
使用工具進行網路設置
# Netconfig 圖形界面設置網路,重啟network後生效。
界面中需要填寫的內容:
主機網路介面的ip地址。
網路介面的子網掩碼。
默認網關地址。
主DNS伺服器的ip地址。
網路服務啟動腳本
/etc/init.d/network 從新啟動才能生效
擴展:# /etc/rc.d/init.d/network start 啟動network
# /etc/rc.d/init.d/network stop 停止network
# /etc/rc.d/init.d/network restart 重啟network
網路介面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onfg-*
DEVICE=eth0 網卡編號
ONBOOT=yes 開機時是否啟動網卡。
BOOTPROTO=static 靜態ip或者DHCP動態獲取。
IPADDR=192.168.1.163 ip
NETMASK=255.255.255.0 掩碼
GATEWAY=192.168.1.1 網關
以下為動態獲取方式: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dhcp
停止和啟動指定的網路介面
單個網路介面的配置進行修改後
Ifdown 網路介面名稱 停止某個網路介面。
Ifup 網路介面名稱 開啟某個網路介面。
註:單個網路介面的配置文件進行修改後,不必每次都從新啟動network服務使配置文件生效,可用以上命令。
擴展:對網路介面操作:
# ifconfig eth0 down 停止eth0介面
# ifconfig eth0 up 開啟eth0介面
可以連續使用
Ifdown eth0 ; ifup eth0
主機名稱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
例:#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使用vi編輯器打開主機名配置文件。
NETWORKING=yes 網路是否可用。
HOSTNAME=xxxx xxxx為新設置的主機名。
本地主機名稱解析文件
/etc/hosts
Hosts 和 DNS具有類似的主機名稱解析功能
域名伺服器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最多可以設置3行,前面的生效。
⑤ vmware中linux怎麼設置網路
建議虛擬機的網路設置為橋接上網,但是需要配置linux系統的IP,具體步驟如下:
1,在命令行模式下或者桌面上進入終端模式,找到/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ifcfg-eth0文件;
2,使用vi打開文件
vi
ifcfg-eth0,注意,有的linux系統這個文件可能不帶ifcfg前綴。
3,需要改動的:
BOOTPROTO=static
#默認是dhcp,自動獲取,自動獲取需要將網路模式改橋接模式
需要增加的:
IPADDR=192.168.1.10
#地址是自己設置的
NETMASK=255.255.255.0
修改好之後保存退出。
這樣linux可以上網了。
4,如果想要使電腦和linux在同一區域網下,方面2台機器之間互連的話。還需要配置電腦的ip,
打開網路和共享中心->打開適配器設置->可以看到有1個vmware的網路(有的可能是2個),右鍵第一個屬性,打開TCP/IPv4的屬性設置,將ip地址設置成192.168.1.20。
⑥ 虛擬機 Linux 網路下面網路如何配置
可以通過橋接網路:在這種模式下,VMWare虛擬出來的操作系統就像是區域網中的一台獨立的主機,它可以訪問網內任何一台機器。
步驟如下:
1、首先看一下虛擬機的網路狀態,顯示網線斷開。
⑦ 如何配置linux遠程管理
配置Linux系統的遠程管理,最常用的軟體就是VNC,一款遠程桌面管理軟體,下面是安裝和使用方法:
被控端(以CentOS
5.4版本的Linux系統為例)
1、下載VNC
Server
VNCServer下載地址:Centos光碟的鏡像中自帶
2、
安裝vnc-server軟體包
#rpm-ivhvnc-server-4.1.2-14.el5_3.1.i386.rpm
3、
設置用戶密碼
#vncpasswd
#這是遠程登錄時需要的密碼
#設置用戶密碼之後會在/root/目錄下新建一個.vnc的隱藏目錄
4、
編輯服務配置文件,去掉下面兩行前面的注釋,並修改埠為7,遠程登錄用戶為root,遠程桌面的屏幕解析度為1024x768,總是共享
#vi/etc/sysconfig/vncservers
VNCSERVERS="7:root"
VNCSERVERARGS[7]="-geometry1024x768-alwaysshared"
5、
創建xstartup腳本
#servicevncserverstart
#servicevncserverstop
#ls/root/.vnc/
CentOS:7.pidxstartupCentOS:7.logpasswd
6、
編輯xstartup文件
#只需要把以下紅色字部份的注釋去掉即可
#vi/root/.vnc/xstartup
#!/bin/sh
unsetSESSION_MANAGER
exec/etc/X11/xinit/xinitrc
xterm-geometry80x24+10+10-ls-title"$VNCDESKTOPDesktop"&
servicevncserverstart
7、
啟動VNC服務
#servicevncserverrestart
主控端(winXP遠程桌面連接Linux)
1、在windows
XP中安裝vnc-viewer,選擇VNC客戶端即可
2、遠程登錄測試:使用ip:port的方式登錄,密碼是vncpasswd設置的密碼
⑧ Linux 怎麼設置網路
現在基本上也是圖形界面了 都能找到對應的選項然後修改
或者使用ifconfig命令,不過這是臨時的
或者直接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ifcfg- we文件
⑨ Kali Linux該怎麼進行網路配置
kali安裝完成之後,首先確定你是DHCP還是靜態IP。DHCP是用來給大型網路動態分配IP的協議,而大部分中小型網路(如校園網、家庭網路)都是採用網路管理員手工分配靜態IP的方法來確定IP地址的。接下來就以校園網的靜態IP為例說明配置過程。
一、 在文件系統里找到/etc/network下的interfaces文件,打開後可以看到eth0為dhcp,將其修改為如下形式:
# This file describes the network interfaces available on your system
# and how to activate them.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interfaces(5).
# The loopback network interface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配置eth0使用默認的靜態地址
address 192.168.77.133 //設置eth0的IP地址
netmask 255.255.255.0 //配置eth0的子網掩碼
gateway 192.168.77.254 //配置當前主機的默認網關
「interfaces」文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設置項,如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使用man命令查詢「interfaces」文件的手冊頁。
#man interfaces
其中eth0指本機乙太網卡一,類似的,eth1指本機的乙太網卡2。一般一台電腦只有一個eth0。網卡的設備名/dev/eth0 和硬體的MAC 地址52:54:AB:DD:6F:61對應,MAC 地址是生產廠家定的,每個網卡擁有的唯一地址。
linux下,用ifconfig後,能看到eth0,可能還會看到eth0:1。其中eth0:1是指eth0的分ip存儲文件,分ip存儲文件格式為ifcfg-eth0:X, X為任意正整數(包括0)
具體作用是實現單網卡多ip,類似與windows的多ip。
二、配置DNS
Kali Linux的DNS伺服器地址使用文件「/etc/resovl.conf」進行配置,用戶可以通過「nameserver」配置項設置DNS伺服器的 IP地址;「resolv.conf」文件中最多可以使用
「nameserver」指定3個DNS伺服器,按照先後的順序,一旦前面的DNS伺服器失效,系統將自動使用後面的DNS伺服器。
對於「resolv.conf」文件設置「nameserver」的修改是即時生效的,即只要對「resolv.conf」文件的修改進行了保存,在系統下一次需要進行域名的解析時就會按照該文件中指定
的DNS伺服器IP地址進行域名的解析。
在resolv.conf中的格式如下:
domain
nameserver 10.10.10.10
nameserver 102.54.16.2
三、重啟網路
在之前的步驟完成後保存,然後在終端里邊重啟網路,命令如下:/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完了之後打開瀏覽器就可以在校內網下載登錄客戶端上網了!希望能幫到大家!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本篇文章來源於 Linux公社網站(www.linuxidc.com) 原文鏈接: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5/102206.htm
⑩ 如何搭建Linux系統中的網路管理系統,只需要搭建一個最簡單的就好
進入新安裝好的Linux虛擬主機管理系統的X窗口界面,你已經能夠在滑鼠的幫助下遍歷Linux桌面豐富的應用軟體了。不過,如果你想更改當前的配置,或者為了可以讓Linux更符合自己的使用習慣,花一點時間作一些適當的調整,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桌面上右擊滑鼠,選擇「新的終端」,就可以在桌面打開一個新的終端窗口(界面和功能類似於Windows中的DOS窗口),在其中執行終端命令是一種非常實用快捷的方式。
鍵入setup命令啟動文本模式的設置工具,可以對包括用戶帳號的驗證方式、防火牆、鍵盤、滑鼠、網卡、列印機、系統服務進程、音效卡、時區、顯示器等進行重新配置。進入X Window後,點按「開始/系統設置」或者「開始/首選項」菜單,也可以對包括多種網路伺服器、安全級別、語言以及顯示器的解析度、刷新率、顏色等系統屬性進行設置。
下面是一些對於新手來說較為常見的問題,大家可以據此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系統作進一步的調整。
(一)進入Linux的初始帳號和密碼以及忘記根密碼的解決方案
如果在安裝的時候沒有添加其它用戶,就只能使用根用戶登錄,帳號為root,密碼使用系統安裝時用戶設置的密碼。如果忘記了root用戶的密碼,可以採用單用戶模式進入系統,再使用passwd命令更改根用戶的密碼。要在LILO啟動模式下進入單用戶模式,可在出現lilo:提示符時鍵入「linux 1」或「linux single」(圖形LILO可按Ctrl+x組合鍵切換到文本方式);在GRUB啟動模式下,選擇相應的Linux啟動選項,按e鍵,然後再選擇通常的啟動系統核心位置(如「kernel /vmlinuz-2.4.18-3 ro root=/dev/hda2」),再按e鍵,進入命令行狀態,在後面加上single參數(如「kernel /vmlinuz-2.4.18-3 ro root=/dev/hda2 single」),回車後,按b鍵啟動系統。以單用戶模式進入Linux虛擬主機操作系統時,無需輸入以前的密碼,並且可以使用passwd命令重新設定新的root用戶密碼。
(二)獲取Linux虛擬主機操作系統幫助命令
幾乎所有的Linux虛擬主機操作系統命令都帶有man page(幫助頁面),例如使用「man ls」命令就可以查看列目錄命令ls的詳細文檔。Red Hat 9.0也提供了部分命令的中文幫助文檔,你可以使用「ls --help」來獲得命令的幫助信息。來自GNU項目的工具軟體的在線幫助手冊多以info文件的形式存在,用戶可以使用info命令調用GNU的超文本幫助系統。此外,用戶也可以直接打開系統菜單/幫助電子文檔手冊(圖help)。另外,用戶還可以在http ://www.linuxforum.net/網站維護的一個「中文man page計劃」中,下載安裝經由眾多的Linux愛好者翻譯過來的Linux虛擬主機操作系統命令的中文幫助文檔。
(三)改變LILO、GRUB的默認啟動順序
編輯LILO的配置文件/etc/lilo.conf,更改「default=dos」值後存檔退出,或者使用命令「lilo -D dos」(以上兩種方式都是將標識為dos的操作系統設置為默認啟動系統)。
GRUB是一個免費的多功能啟動系統控制器,其配置文件為/boot/grup/menu.lst,其中的default值以0、1、2…表示默認啟動隨後的第1、2或第3個操作系統,修改default的值就可以更改系統的默認啟動順序了。
(四)圖形界面和文字界面啟動系統方式的切換
編輯/etc/inittab文件,將其中「id:5:initdefault:」一行中的5改為3,重啟系統即可。反之,將3改成5則表示選用圖形界面啟動方式。
(五)在Red Hat Linux中使用五筆輸入法
可能是因為版權的原因,Ret Hat 9.0自帶的miniChinput中文輸入法中沒有收入五筆輸入法,不過我們可以手工升級程序的最新版本。首先用「rpm -e miniChinput」命令刪除當前的miniChinput,然後到miniChinput軟體的網站http ://minichinput.sourceforge.net/下載最新的軟體版本,使用「rpm ivh <文件名>」完成安裝,重啟進程後,就可以使用集成在其中的念青五筆輸入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