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原住民如何提高數字素養

網路原住民如何提高數字素養

發布時間:2022-06-19 16:54:06

A. 網路素養如何培養和提高

網路素養的概念包含了5個層級:

層級Ⅰ:工具層級。即是對基礎互聯網工具的使用,包括了搜索引擎(了解搜索引擎功能、搜索技巧等)、信息管理工具(管理信息來源、選擇合適信息源等)和個人管理工具(信息導圖、知識管理等)三個方面。
層級Ⅱ:識別層級。即在能夠使用基礎工具的基礎上,對信息有分辨和識別的能力,且具備互聯網責任。
層級Ⅲ:參與層級。即能夠在互聯網世界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同時,學會分享和連接更多人。這一層級分為個人與社會兩個方面。個人方面:具有互聯網分享精神,並且學會在互聯網世界中保護自己的信息。社會層面:鏈接他人。
層級Ⅳ:協作層級。即在與更多人發生聯系與交互之後,產生更進一步的行動和創造。如參與一次互聯網社區的共建。
層級Ⅴ:智慧網路人。已經能夠熟練使用互聯網、且能在虛擬和現實的交互中利用互聯網來解決一個復雜的現實問題。這也是未來信息時代每一個人的競爭力所在。

這要看看樓主所說的培養和提高從哪個層級和環節入手。

第一個層級:學會基本工具的使用即可。
第二個層級:面對大量的信息,應該通過不斷的對比驗證,建立自己的可信信息源。
第三個層級:參與到網路社區的良性共建中。
第四個層級:可以嘗試加入一些開源社區,如github。
第五個層級:綜合運用前面的技能,稱為智慧網路人。

希望可以幫到你。

B. 如何提升網民網路素養

基礎教育做好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公民素質也會提高的吧

C. 如何提高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素養

多看,多聽,多練。沒有別的技巧,這個就是一個累計,aaa數字推薦
多看:學會標准,學會分解
多聽:多聽大師的分享
多練習:驗證、掌握和熟練

D. 家長怎樣提高自身網路素養

網路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應培養五種能力。

01

價值判斷能力

價值判斷力是一種個人立場,主要包括個人的道德水平和對網路安全信息的價值判斷。每個網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三觀」越正確,網路安全立場越清晰明確,越能更正確去判斷網路信息屬性,更好地掌握網路安全信息的獲取和使用過程。網路素養高的人能夠更正確更有效地運用和調動自己的立場。



02

自我保護能力

過度的網路信息可能會對人們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 應該通過主動的干預,使網民免受網路信息泛濫的負面影響。在當前網路水軍泛濫、商業炒作無處不在的背景之下,這種自我保護性的網路素養教育,可以有效避免網民對不良網路信息的侵害。



03

內容辨識能力

網路信息有好有壞,強調培養公眾的分辨力,培養公眾注意分辨網路信息文化所呈現出的優與劣,進行網路信息的選擇和應用能力。 網路素養教育的目的,是要幫助網民練就一副火眼金睛,識別網路文化的優劣,具有較好地選擇和應用網路信息的能力。

04

批判解讀能力

在意識形態偏見和商業利益競爭、國際政治經濟利益博弈的復雜多元格局之下,網路信息的生產方式乃是迎合與滿足控制輿論、說服公眾之需要,因此網民要對各種網路信息訴求具有批判性解讀能力,網路素養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在於增加人們對網路安全使用的理解力——網路信息傳播是如何運作、如何組織、如何生產意義、如何說服公眾和引導輿論的。網路安全素養不僅體現為對網路上傳達信息的有效理解,更體現為對網路信息安全背後的說服意圖的更好理解。



05

參與創造能力

網路技術是一種賦權和釋放的技術,每個人的私權利被侵犯的同時,也得到極大的提升,因此需要教育網民在穿透網路信息的迷障,不被網路信息所左右的情境下,創造性地參與到公共事物的討論和革新之中,提高他們對公共領域的積極參與和對公共事務的對話能力。網路素養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幫助他們成為具有民主意識的公民。

E. 網路時代信息發達,該如何加強未成年人網路素養教育

據調查,我國未成年網民人數已達1.69億,未成年人上網普及率甚至達到93.7%,農村未成年人上網比例也同樣高達89.7%。然而,未成年人的網路技能主要被應用於各種娛樂游戲、聊天軟體和購物APP,對於硬體知識和網路學習等基本素養相對欠缺。加強未成年人網路素養教育的問題迫在眉睫。

這個虛擬空間作為每個家庭、各個學校和社會等現實世界的延伸,網路空間已經成為未成年人成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將未成年人與互聯網分開既不可取也不可能。根據研究表明,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拓展技能,為將來進入社會提前做准備。因此,有必要引導全社會了解網路社會的特點,構建和推進符合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特點、符合未成年個人發展和社會化所需要的網路素養教育體系。

通過詳細而具體的階段劃分,網路素養教育的不同內容逐步落實到完整的未成年人教育體系中。此外,應在教師培訓和繼續教育課程中增加網路素養模塊,並且編寫教師網路素養教育指導手冊,從而使中小學教師能夠掌握網路素養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方法。

F. 論如何提高網路素質

首先,網民在發表言論時,需理性表達,其意義不僅在於可以凈化網路環境使網路更加文明,更在於能提升網民自身素質,讓世界通過網路這個窗口看到一個成熟、文明的中國網民群體,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也讓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

要治理網路暴力,除了加強網路管理、規范和完善法律、進行道德教育等措施之外,還應該盡快普及網路素養教育。只有與這樣的長效機制相結合,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網路素養教育的對象分為兩類。一是受眾,也就是網民;二是網站的經營管理人員。網路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就是職業素養、業務能力。他們的媒介素養教育,應該通過專業的學習、培訓來實現。

受眾的媒介素養包括:受眾對媒介信息的獲取、甄別、管理、使用、製作、發布的能力,以及對媒體的了解程度,對信息傳播特點的認識水平,對於傳媒環境的評價能力等。在信息社會,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以及對日常事務的判斷、日常行為的選擇等無不受到信息的影響,甚至左右。信息的重要,無異於軍事活動中的情報。受眾處理信息的能力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在網路中,青少年是網民的主體,如何在網路這個信息的海洋中獲益而不是被誤導,如何通過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增強對「低層次滿足」的免疫力,利用互聯網獲得知識、塑造人格、提高心智、鍛煉能力,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通過媒介素養教育所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

普及媒介素養教育,提高所有網民的媒介素養,不僅是從根本上遏制網路暴力、凈化網路環境的治本之策,更是將來讓所有人都分享互聯網這個現代文明成果的基礎教育內容之一。

G. 網民如何提高自身修養來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

首先,網民在發表言論時,需理性表達,其意義不僅在於可以凈化網路環境,使網路更加文明,更在於能提升網民自身素質,讓世界通過網路這個窗口看到一個成熟、文明的中國網民群體,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也讓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

要治理網路暴力,除了加強網路管理、規范和完善法律、進行道德教育等措施之外,還應該盡快普及網路素養教育。只有與這樣的長效機制相結合,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網路素養教育的對象分為兩類。一是受眾,也就是網民;二是網站的經營管理人員。網路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就是職業素養、業務能力。他們的媒介素養教育,應該通過專業的學習、培訓來實現。

受眾的媒介素養包括:受眾對媒介信息的獲取、甄別、管理、使用、製作、發布的能力,以及對媒體的了解程度,對信息傳播特點的認識水平,對於傳媒環境的評價能力等。在信息社會,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以及對日常事務的判斷、日常行為的選擇等無不受到信息的影響,甚至左右。信息的重要,無異於軍事活動中的情報。受眾處理信息的能力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在網路中,青少年是網民的主體,如何在網路這個信息的海洋中獲益而不是被誤導,如何通過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增強對「低層次滿足」的免疫力,利用互聯網獲得知識、塑造人格、提高心智、鍛煉能力,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通過媒介素養教育所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

普及媒介素養教育,提高所有網民的媒介素養,不僅是從根本上遏制網路暴力、凈化網路環境的治本之策,更是將來讓所有人都分享互聯網這個現代文明成果的基礎教育內容之一。

H. 網路時代如何提高公民媒體文化素養

新文盲 丁聰 受到各國重視的公民媒體文化建設,對於建設一個擁有高素質社會公民的、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是一個值得我國有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關注的問 題。
媒體文化素養的戰略意義 什麼是媒體文化?目前沒有意見一致的簡單定義。與媒體文化平行的概念是傳統文化,即讀和寫的能力;媒體文化還涵蓋了音像視頻的內容,而不只是文字。英國電信與媒體監管機構將其定義為:在多種環境背景下訪問(使用)、理解並進行通信的能力。更高的要求是,從認識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上升為批判思維能力,包括問詢中肯的問題,分析、評價所得到的信息。例如,一個有媒體文化素養的人應該能使用電子節目指南找到自己需要看的節目,他可能對節目持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只是欣賞;他可以認識到,節目製作者是打算對他施加某種影響;他可以利用節目的互動功能,或者給製作人打電話;他也可以用電子郵件與節目製作者交換意見;他還應該能使用現代傳播技術製作自己的視頻、音頻內容。 媒體文化素養是一個國際研究熱點,許多發達國家早已將媒體文化素養看作是建設先進信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給予高度重視。歐洲國家非常重視這個問題,認為必須使自己的人民具有使用及參與新媒體環境的能力,成為積極行動的有批判能力的公民,而其關鍵在於媒體文化在歐洲的普及。為了能抓住信息與通信技術提供的社會機遇,歐盟將推進媒體文化建設、提高人民媒體文化素養提到信息時代國際競爭力的高度,將其當作整個歐洲的一個戰略性、綜合性目標。 媒體文化素養的要素 在網路時代,只是能讀會寫,而不能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的機遇,不足以成為有競爭力的社會公民。 網路時代的公民文化素養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要有使用現代媒體工具的知識和技能。就像你擁有一部很好的照相機後,能不能及時拍到好照片並把這些照片盡快發到想要的地方去。再比如微博客,傳播速度非常快,一秒鍾之內達到六七千人。現在有些國家很重視微博客,每天都要寫上幾條介紹政府的主導性意見從微博客平台發出去。以上是說,網路時代的公民首先要學會使用這些現代工具。其次是對信息的內容進行理解、分析和批判、評價的辯證思維能力。我們在網上看到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的,你應該有能力去分析鑒別。第三是人際溝通、社會交往中的法理與倫理道德修養。如果你在網上隨便公布人家的私生活,不僅不道德,還違反了法律。 媒體文化素養的形成 網路傳播時代使每一個網路用戶都獲得了從未有過的話語權,擁有了通過網路直接影響社會甚至國家形象的巨大能量;同時,網路也為傳播低俗文化、違法違規和侵犯公民權利的信息提供了空前的方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同步提高每一個公民的社會責任感,使公民意識在全社會范圍大幅度提升,那麼在法律不能完全覆蓋的角落,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危害社會、有損公民利益的惡行。 公民社會的成熟,不僅只限於參與,還需要有教育。參與,將有助於提高社會公德觀念,從而加快社會的進步;然而,沒有強大的社會教育環境,僅僅有參與的機會,並不足以使個體轉變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網路時代要求公民具有相對成熟的辯證思維能力,能在積極參與、分享時代機遇的同時,正確理解和接受媒體信息,善於保護自己和身邊的兒童。目前的狀況是,我國在學校教育中對於信息與通信技術注入資源較多,但對於信息爆炸時代公眾的辯證思維能力建設以及社會交往溝通中法理和倫理道德的教育和引導,還需要大力加強。公民媒體文化素養的薄弱,對我國信息化新媒體發展的制約和不利影響,將日益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努力 未來的網路是雲計算,即把更多的計算能力提到雲端。比如我們在汽車上裝了一個全球定位系統,以後就可以直接與雲端溝通,想要到哪裡去,顯示屏就會收到來自雲端的信息,告訴你哪條路暢通、哪條路堵塞,建議走哪條路最好。總之,未來網路無所不在,信息與通信技術將把更加多樣化的信息服務引進我們的生活,我們將生活在包含嵌入晶元、感測器和智能系統的各種設備包圍之中。由於網路在提供信息、服務、關懷和方便的同時,也帶來更多風險,因此人類社會上升到信息社會階段以後,社會觀念和倫理道德水平也必須相應提高――這需要政府主導下全社會共同努力。 中國的對外文化傳播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飛躍發展和進步。在我國強大的傳統(平面)媒體團隊身旁,正涌現出一支新力量――網路媒體,他們的聲音正和諧地交融於我國文化傳播的主旋律中,合奏出美妙的樂章。網路信息社會必將給我國文化傳播事業加蓋上鮮明的時代標記,而網路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將長期比翼雙飛,互相補充,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I. 如何提高信息素養

如何提高小學生信息素養
站前路小學 鍾瑩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指出:通過教學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要善於發揮網路教學的優勢,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嘗試。
一、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素養。
如果說希望學生能在信息的海洋乘風破浪,首先教師要讓他成為一名優秀的舵手,掌握駕馭輪船的本領。這本領就是獲取信息的能力,這是學生學習的前提。要想培養學生信息獲取的能力首先要教給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學生必須學會上網,通過在搜狐、google、網路等網站鍵入關鍵詞進行網上沖浪,從而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其次,要使「舵手」不偏離航道,就應幫助學生「信息定向」。網路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是學生提取信息的資源庫。但是,網路資源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可為「形形色色、魚龍混雜」。所以學生提取什麼樣的材料是教師首先考慮的問題。教學中應該注重結合課堂教學提出一些相應的「拓展性問題」,引導學生利用課後時間上網查閱資料。例如:我校王小飛老師執教《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時,就很好的整合了相關資源。王老師帶領學生在課上直接登陸為教學設計好的主題網站,學生通過點擊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可以迅速地了解到諸如:最先登上月球的是誰?宇航員在太空艙里是怎麼生活的?等問題。最讓孩子們興奮的是他們甚至還點開了視頻,親眼目睹了宇航員在太空艙里生活的影片。整堂課學生興趣盎然,學習效果大大提高。
二、提高學生分析加工信息的素養。
所謂「信息分析」就是指對獲取的原始信息進行篩選、鑒別、整理、分類。這種能力的培養對於小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學生只有養成了這種「信息分析」的習慣,才會使自己積累的資料具有更強的實用性和可信度,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中,經常指導學生對獲取的資料進行分類,引導學生掌握各種分類的方法,定期對學習資料進行交流、評比、展覽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各種途徑獲得某一類所需要的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只是一些「食物」,並非自身成長所需要的「養料」。把「食物」轉化為「養料」的過程就是信息加工的過程。學生只有把獲取的信息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重新組織整理、內化存儲才能使信息真正的服務於自己的學習。
三、提高學生創造性利用信息的素養。
信息創新是信息加工的高級階段。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就會大大降低信息的價值。信息創新就是在信息加工過程中通過歸納、綜合、抽象、聯想等思維活動,找出相關性、規律性的線索,或者從表面現象中分析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得創新的信息。教學中要十分注重這種能力的培養,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發揮的空間,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大膽發表不同的觀點,尤其是對於學生「標新立異」的看法更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只有在這樣寬松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才能爆發出創新的火花。信息利用的能力就是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使知識「外化」的過程,也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標。
例如,我校杜科春老師在教「面積的計算」時,先安排學生上網找一找我們周圍的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有關面積的知識,然後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讓學生設計一個裝飾自家房間的方案(如:要購買什麼規格的方磚、需要購買多少、需要多少塗料、大約需要准備多少錢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有關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這種需要的驅動下主動探究,然後再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數學真正為自身生活服務。就是在這種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信息利用的能力。
四、提高學生信息交流的能力。
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和自然界對話」的過程。尤其是在「高級認知」場合要求多個學生對同一問題發表不同的觀點,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合作完成任務。而網路教學正好為這種協作學習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交流環境。首先,網路教學能夠使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內部交流和組際交流更充分。由於受教學時間的限制一堂課中往往只有幾個小組發言,交流不夠充分,參與度低。而網路教學則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在小組內部進行小規模討論,然後再在小組之間展開大規模討論。這樣可以使每位學生(即使性格孤僻的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網路教學還可以拓寬交流的范圍,它不僅可以提高班內師生交流的效率,改變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的結構關系,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的教學,而且還可以實現班級、學校甚至不同國家之間師生的交流,使學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通過「貢獻智慧、分享成果」進而學會合作。又如,我校「回首五千年,再敘中華情」大型宣講活動,正是將信息收集與交流分享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全校以班級為單位選擇不同的歷史朝代,大量的收集資料,各個班又分小組以不同的形式來展示一個朝代的諸如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方面。整個活動開展的轟轟烈烈,收效顯著,影響空前。所以網路教學還可以成為學校、家庭、社會之間信息交流的一條寬頻,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和全方位生活方式。
網路化教學是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大方向,是培養學生「大智慧」的沃土。我們相信,廣大教師們最大限度的融入自己的個性、思想和智慧,傾力奉獻,一定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為新世紀造就一流的人才。

J. 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成為有信息素養的公民 不要很長,要一些重點就好。

信息素養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概念。它不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的能力,還包括選擇獲取識別信息、加工、處理、傳遞信息並創造信息的能力。師范生的信息素養是師范院校的學生根據社會信息環境和信息發展的要求,在接受學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過程中形成的對信息活動的態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既應該包括師范生對信息基本知識的了解,對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來的教學中所具備的信息知識的學習,還應該包括對信息道德倫理的了解與遵守。
具體來說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信息意識。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各種現象、行為、理論觀點等,從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評價。通俗地講,面對不懂的東西,能積極主動地去尋找答案,並知道到哪裡、用什麼方法去尋求答案,這
就是信息意識。信息時代處處蘊藏著各種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現有信息資料,是人們信息意識強不強的重要體現。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工作和生活問題的意識,這是信息技術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
2.信息知識。既是信息科學技術的理論基礎,又是學習信息技術的基本要求。通過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與應用它。它不僅體現著師范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識的豐富程度,而且還制約著他們對信息知識的進一步掌握。
3.f言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統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採集、傳輸、加工處理和應用的能力,以及對信息系統與信息進行評價的能力等。這也是信息時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處信息時代,如果只是具有強烈的信息意識和豐富的信息常識,而不具備較高的信息能力,還是無法有效地利用各種信息工具去搜集、獲取、傳遞、加工、處理有價值的信息不能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無法適應信息時代對未來教師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質諸要素中的核心,師范生必須具備較強的信息能力,不然難以在信息社會中生存和發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信息倫理道德修養,要讓學生學會對媒體信息進行判斷和選擇,自覺地選
擇對學習、生活有用的內容,自覺抵制不健康的內容,不組織和參與非法活動,不利用計算機網路從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統和網路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這也是師范生信息素質的一個重要體現。
信息素養的四個要素共同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信息意識是先導,信息知識是基礎,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證。師范生作為信息時代的教師,提高 他們的信息素養,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參考資料:師范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閱讀全文

與網路原住民如何提高數字素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8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82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9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22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7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8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8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2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01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