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雙代號網路圖計算口訣是什麼
雙代號網路圖計算口訣如下:
1、順著箭線,取大值工作(工作最早時間的計算);
2、逆著箭線,取小值(最遲時間的計算);
3、最遲減最早(總時差);
4、後早始減本早完(自由時差)。
雙代號網路圖計算的目的在於確定網路圖中各項工作的時間參數,為網路計劃的執行、調整和優化提供必要的時間依據。
雙代號網路圖的計算介紹:
網路圖時間參數的計算內容包括:各項工作的最早時間參數、最遲時間參數、各項工作的各類時差以及工期等。
網路圖時間參數的計算方法有:圖上計演算法、表上計演算法和電演算法等。
圖上計演算法計算時間參數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工作計演算法和節點計演算法。
工作計演算法是指在雙代號網路計劃中直接計算各項工作的時間參數的方法。
節點計演算法則是指在雙代號網路計劃中先計算節點時間參數,再據以計算各項工作的時間參數的方法。
『貳』 雙代號網路圖是怎麼回事
是工程方面的唄。就是一種施工工序的標注方式。比如說1-2。我可以說成是A。2-3.我可以說成是B。兩種表達方式在一張進度圖上同時表示。用雙代號網路圖,可以計算最早開始、結束,最晚開始、結束的時間。工程專用。
『叄』 雙代號網路圖計算口訣是什麼
雙代號網路圖計算口訣是
工作最早時間的計算:順著箭線,取大值。
工作最遲時間的計算:逆著箭線,取小值。
總時差:最遲減最早。
自由時差:後早始減本早完。
雙代號網路圖計算口訣說明:
總結:雙代號網路圖中某項工作的總時差=工期—經過本工作所有線路持續時間的最長值。
利用:在工期索賠中運用。
(1)拖延時間>總時差時。
索賠時間=拖延時間-總時差。
(2)拖延時間≤總時差。
索賠不成立。
『肆』 雙代號網路圖的表示方法
雙代號網路圖中,每一條箭線應表示一項工作。箭線的箭尾節點表示該工作的開始,箭線的箭頭節點表示該工作的結束。1、箭線:在雙代號網路中,工作一般使用箭線表示,任意一條箭線都需要佔用時間,消耗資源,工作名稱寫在箭線的上方,而消耗的時間則寫在箭線的下方。
2、虛箭線:是實際工作中不存在的一項虛設工作,因此一般不佔用資源,消耗時間,虛箭線一般用於正確表達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
3、節點:反映的是前後工作的交接點,接點中的編號可以任意編寫,但應保證後續工作的結點比前面結點的編號大,即圖中的i<j。且不得有重復
4、起始節點:即第一個節點,它只有外向箭線(即箭頭離向接點)。
5、終點節點:即最後一個節點,它只有內向箭線(即箭頭指向接點)。
6、中間節點:即,既有內向箭線又有外向箭線的節點
7、線路:即網路圖中從起始節點開始,沿箭頭方向通過一系列箭線與節點,最後達到終點節點的通路,稱為線路。一個網路圖中一般有多條線路,線路可以用節點的代號來表示,比如①-②-③-⑤-⑥線路的長度就是線路上各工作的持續時間之和。
8、關鍵線路:即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一般用雙線或粗線標注,網路圖中至少有一條關鍵線路,關鍵線路上的節點叫關鍵節點,關鍵線路上的工作叫關鍵工作。
『伍』 雙代號網路圖與單代號網路圖怎麼看二級建造師考試的我都看不懂。
本文會以題帶點的形式,將雙代號網路圖進行360°無死角剖析。
1.概念題
涉及概念的考查是送分題,在雙代號網路圖中老師講過「三要素」,即箭線、節點及線路,那麼在這里箭線是需要大家重點區分的,箭線有實箭線和虛箭線之分,虛箭線代表的是虛工作,不佔用時間也不佔用資源,其作用是「聯系、區分、斷路」,三個小作用,大家別忽略,2015年一建就曾以多選形式進行考查。
2.繪圖規則識圖題(挑錯題)
遇到這種題,映入眼簾的就是9條繪圖規則,9條規則大家不用條條銘記於心,理解記憶就好,最常考的是(3)、(4)、(7)、(9)條,這幾條涉及箭線的應用問題,嚴禁出現帶雙向箭頭或無箭頭、沒有箭頭或沒有箭尾節點的箭線;起點節點和終點節點只有一個;節點編號順序從小到大、可不連續、但是不允許重復,大家將關鍵的幾條掌握啦,那麼分數也就到手啦。
3.識圖計算題
這種類型的題,涉及的就是時間參數的相關計算即最早開始、最早完成、最遲開始、最遲完成、總時差、自由時差。
①最早開始和最早完成
涉及這兩個參數的相關計算是非常簡單的,大家一般不會在這里出什麼差錯,但在這里需要提醒一下新上路的小夥伴,由於最早開始時間是受緊前工作制約的,所以緊前工作有多個的話,那麼取其最大值。順著箭線求到最後一項工作,其工期也可以計算出來啦。
②最遲開始和最遲完成
這兩個參數的計算比早開始和早完成難度加大了,這兩個參數是在前兩個時間參數的基礎上得來的,而且逆著箭線來求,許多小夥伴開始范迷糊了。由於這兩個時間參數是受緊後工作的制約的,因此緊後工作有多個的話,取其最小值。
③總時差和自由時差
這兩個時差其實是對於上面兩組時間參數的運用,總時差和自由時差的相關計算要結合相關定義來理解。
總時差是不影響總工期,因此其計算方式便是「最遲開始-最早開始」或「最遲完成-最早完成」,即早的不能再早的時間與晚的不能再晚的時間差就是總時差;
自由時差是不影響緊後工作的最早開始,其實是一種相對自由,即在完成了自身工作的同時,也不能影響其緊後工作的開始,因此計算方式便是「緊後工作最早開始-本工作最早完成」,簡記為「後早開-本早完」。
4.文字描述計算題
近幾年文字描述類型的題也是一大趨勢,大家看到這類題,不要覺得一團亂線,無從下手。遇到這類題,要根據題意把已知條件以簡圖的形式,將時間參數對號入座,一條清晰的脈絡立刻呈現,剩下的就是簡單的加減了。其實文字描述比識圖題就多了捋順參數這一步,骨子裡還是一家人。
考查題型及陷阱已為大家講解到位,希望大家將這個福利收入囊中,福傳萬家,祝您有個幸福年。
『陸』 什麼是雙代號網路圖法
就是項目管理過程中的一種進度管理辦法。
雙代號網路圖中,每一條箭線應表示一項工作。箭線的箭尾節點表示該工作的開始,箭線的箭頭節點表示該工作的結束。
1、箭線:在雙代號網路中,工作一般使用箭線表示,任意一條箭線都需要佔用時間,消耗資源,工作名稱寫在箭線的上方,而消耗的時間則寫在箭線的下方。
2、虛箭線:是實際工作中不存在的一項虛設工作,因此一般不佔用資源,消耗時間,虛箭線一般用於正確表達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
3、節點:反映的是前後工作的交接點,接點中的編號可以任意編寫,但應保證後續工作的結點比前面結點的編號大,即圖中的i<j。且不得有重復
4、起始節點:即第一個節點,它只有外向箭線(即箭頭離向接點)。
5、終點節點:即最後一個節點,它只有內向箭線(即箭頭指向接點)。
6、中間節點:即,既有內向箭線又有外向箭線的節點
7、線路:即網路圖中從起始節點開始,沿箭頭方向通過一系列箭線與節點,最後達到終點節點的通路,稱為線路。一個網路圖中一般有多條線路,線路可以用節點的代號來表示,比如①-②-③-⑤-⑥線路的長度就是線路上各工作的持續時間之和。
8、關鍵線路:即總時差最小的線路,一般用雙線或粗線標注,網路圖中至少有一條關鍵線路,關鍵線路上的節點叫關鍵節點,關鍵線路上的工作叫關鍵工作。
『柒』 請教雙代號網路計劃圖的學習及掌握技巧(馬上要考試了,急死我了。)
網路圖中節點編號自左向右,由小到大,應確保工作的起點節點的編號小於工作終點節點的編號,並且所有的節點的編號不得重復。
編號可採用水平編號法,每行自左向右,然後自上而下逐行進行編號;也可採用垂直編號法,由上而下然後自左向右進行編號。編號可以用非連續的編號,以便於以後的修改。
編號沒有固定答案,一個題可能有很多種編發,但是上面的規則要堅守,達到了上面的規則,你想怎麼編就怎麼編。
『捌』 在時標網路圖中,如何確定關鍵線路
總時差(TF)為零的線路即關健線路,關健線路上的各工作段即為關健工作。下面介紹確定關鍵路線的方法:
一、雙代號網路圖6個時間參數的計算方法(圖上計演算法)
1、從左向右累加,多個緊前取大,計算最早開始結束;
2、從右到左累減,多個緊後取小,計算最遲結束開始。
3、緊後左上-自己右下=自由時差。
4、上方之差或下方之差是總時差。
5、計算某工作總時差的簡單方法:
①找出關鍵線路,計算總工期;
②找出經過該工作的所有線路,求出最長的時間;
③該工作總時差=總工期-②。
二、重要的記憶口訣:
1、計算口訣:工作最早時間的計算 順著箭線,取大值;工作最遲時間的計算 逆著箭線,取小值;總時差,最遲減最早;自由時差,後早始減本早完;
2、工作最早時間的計算(包括工作最早開始時間和工作最早完成時間):「順著箭線計算,依次取大」( 最早開始時間--取緊前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起始結點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為0;用最早開始時間加持續時間就是該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
3、網路計劃工期的計算:終點節點的最早完成時間最大值就是該網路計劃的計算工期,一般以這個計劃工期為要求工期。
4、小( 最遲完成時間--取緊後工作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與終點節點相連的最後一個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計算工期)就是最後一個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用最遲完成時間減去工作的持續時間就是該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
5、總時差:「最遲減最早」(最遲開始時間減最早開始時間或者最遲完成時間減最早完成時間)。注意這里都是「最遲減最早」;每個工作都有總時差,最小的總時差是零,我們經常說總時差為零的工作是「沒有總時差」;
6、自由時差:「後早始減本早完」(緊後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減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自由時差總是小於、最多等於總時差,不會大於總時差。
三、雙代號時標網路圖。
雙代號時標網路計劃是以時間坐標為尺度編制的網路計劃,以實箭線表示工作,以虛箭線
表示虛工作,以波形線表示工作的自由時差。
『玖』 雙代號網路圖的學習有什麼快速理解的口訣
先去現場了解施工工序,再回來排網路圖,這樣有針對性,能准確排出關鍵工序
『拾』 誰有關於雙代號網路圖的詳細做法求~~~
(純手打)LZ你好,雙號網路圖這個問題之前我也研究過一段時間。說實話,我個人覺得比較難。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首先,你要清楚了解雙代號網路圖的六個時間參數分別代表什麼?和工期(T),還有最基本的識圖。(比如說要了解橫線上的是工作名稱,橫線下的數字是持續時間。)這些LZ自己看書。
接下來就是求這個六個時間參數。
步驟1:你可以根據「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等於各緊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的原則把一個雙代號網路圖里包括的所有工作的(ES、EF)全部求出來。(EF=ES+持續時間。)
步驟2:「工期等於各個工作的EF中的最大值」,根據這句話,你可以得出工期(T)了。
步驟3:「工期等於雙代號網路圖中最後一個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LF)」,你可以求得最後一個工作的LF了,這也是你計算得到的第一個LF。
步驟4:「總時差等於工作最遲開始時間減去最早開始時間(LS-ES)或最遲完成時間減去最早完成時間(LF-EF)」,這樣你可以求得最後一個工作的TF,LS了。
步驟5:「最遲完成時間等於各緊後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你可以根據已經計算出來的最後一個工作的時間參數開始反推,結合步驟4的原則,可以把之前工作的LS,LF,TF都求出來了。
步驟6:「自由時差FF=其緊後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ES)-減去正在求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EF)」,根據這句話,我們就把所有工作的最後一個時間參數FF也求出來了。
我個人認為雙代號網路圖確實困難,真的是一句話說不清楚。我按照我的理解盡量直白地寫出來了,(也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需要指正。但是至少我根據上述的方法把題給解出來了。)但是我認為LZ如果沒有仔細看書了解,也很難理解。所以我建議LZ把書上關於雙代號網路的知識熟讀再熟讀才是最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