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威脅他人構成什麼罪
網路威脅他人構成什麼罪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在網路上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威脅他人的,構成敲詐勒索罪。如果僅是為了擾亂社會秩序威脅他人會構成尋釁滋事罪。
敲詐勒索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實施恐嚇、威脅或要挾的方法,非法佔用被害人公私財物,從而構成犯罪。尋釁滋事罪是指行為人實施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等行為,或者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了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損害結果,從而構成的犯罪。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秩序。所謂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場所秩序和生活中人們應當遵守的共同准則。尋釁滋事犯罪多發生在公共場所(也有一些發生在偏僻隱蔽的地方),常常給公民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財產造成損害,但是尋釁滋事罪一般侵犯的並不是特定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財產,而主要是指向公共秩序,向整個社會挑戰,蔑視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制;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無事生非,起鬨搗亂,無理取鬧,毆打傷害無辜,肆意挑釁,橫行霸道,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上只能由故意構成。即公然藐視國家法紀和社會公德。其動機是通過尋釁滋事活動,追求精神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
2. 網路恐嚇威脅犯法嗎
法律分析:網路恐嚇威脅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是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3. 在網上威脅要打人,要弄別人算不算構成恐嚇罪
通過微信對他人進行口頭威脅一般情況下不構成恐嚇罪,恐嚇這種行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必須是情節已經非常惡劣。不過,在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這種行為也是違法的。在被他人威脅的情況下,可以憑借相關證據材料直接到公安機關去報案。
法律分析
恐嚇威脅是以加害他人權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項威脅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恐嚇威脅後果比較嚴重的話,可以考慮報警處理,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對對方採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節嚴重者會按照尋釁滋事罪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收到威脅恐嚇根據程度不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若收到的威脅恐嚇以求簽訂合同的,被威脅恐嚇人可以以受脅迫為由向法院請求撤銷該合同,這是屬於民事脅迫領域的處理,若威脅恐嚇達到了刑事犯罪的程度,可以構成敲詐勒索罪,如果威脅恐嚇的程度達到了完全剝奪被害人的意志自由的,有可能構成搶劫罪,此時可以向公安報案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訴,遭受到威脅恐嚇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內報警,不可容忍放縱此類違法行為的發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4. 網上威脅恐嚇他人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網上威脅恐嚇會被拘留。根據規定,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5. 在網路中 威脅他人觸犯哪條法律 要
網路威脅別人,情節惡劣的,構成尋釁滋事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是一般的恐嚇威脅他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6. 網路上威脅人是違法的嗎
法律分析:一般屬於違法行為,可能會受到治安處罰。但單憑語言威脅,通常不構成犯罪。
但是受害人可以就其侵權行為,到法院起訴,要求停止侵權、道歉、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7. 網上威脅別人犯法嗎
法律分析:犯法的,網路並非法外之地。因該舉動影響了正常生活的,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的。首先騷擾是不構成犯罪的,但是如果太過分,是會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公安機關有可能拘留或者罰款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8. 通過微信發威脅別人的消息是否屬於犯罪
通過微信發送威脅消息也屬於發送恐嚇信息的一種,涉嫌違法犯罪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8)網路上威脅別人屬於什麼擴展閱讀
恐嚇時索要財物,有可能構成敲詐勒索罪.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條規定「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這就是說這樣的恐嚇這是構成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