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通信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按照通信方式:1、廣播式傳輸網路、
2、點對點傳輸網路.
⑴按地理范圍分類
①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
區域網地理范圍一般幾百米到10km之內,屬於小范圍內的連網.如一個建築物內、一個學校內、一個工廠的廠區內等.區域網的組建簡單、靈活,使用方便.
②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網地理范圍可從幾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可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是一種中等形式的網路.
③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
廣域網地理范圍一般在幾千公里左右,屬於大范圍連網.如幾個城市,一個或幾個國家,是網路系統中的最大型的網路,能實現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如國際性的Internet網路.
⑵按傳輸速率分類
網路的傳輸速率有快有慢,傳輸速率快的稱高速網,傳輸速率慢的稱低速網.傳輸速率的單位是b/s(每秒比特數,英文縮寫為bps).一般將傳輸速率在Kb/s—Mb/s范圍的網路稱低速網,在Mb/s—Gb/s范圍的網稱高速網.也可以將Kb/s網稱低速網,將Mb/s網稱中速網,將Gb/s網稱高速網.
網路的傳輸速率與網路的帶寬有直接關系.帶寬是指傳輸信道的寬度,帶寬的單位是Hz(赫茲).按照傳輸信道的寬度可分為窄帶網和寬頻網.一般將KHz—MHz帶寬的網稱為窄帶網,將MHz—GHz的網稱為寬頻網,也可以將kHz帶寬的網稱窄帶網,將MHz帶寬的網稱中帶網,將GHz帶寬的網稱寬頻網.通常情況下,高速網就是寬頻網,低速網就是窄帶網.
⑶按傳輸介質分類
傳輸介質是指數據傳輸系統中發送裝置和接受裝置間的物理媒體,按其物理形態可以劃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
①有線網
傳輸介質採用有線介質連接的網路稱為有線網,常用的有線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導纖維.
●雙絞線是由兩根絕緣金屬線互相纏繞而成,這樣的一對線作為一條通信線路,由四對雙絞線構成雙絞線電纜.雙絞線點到點的通信距離一般不能超過100m.目前,計算機網路上使用的雙絞線按其傳輸速率分為三類線、五類線、六類線、七類線,傳輸速率在10Mbps到600Mbps之間,雙絞線電纜的連接器一般為RJ-45.
●同軸電纜由內、外兩個導體組成,內導體可以由單股或多股線組成,外導體一般由金屬編織網組成.內、外導體之間有絕緣材料,其阻抗為50Ω.同軸電纜分為粗纜和細纜,粗纜用DB-15連接器,細纜用BNC和T連接器.
●光纜由兩層折射率不同的材料組成.內層是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單根纖維體組成,外層包一層折射率較低的材料.光纜的傳輸形式分為單模傳輸和多模傳輸,單模傳輸性能優於多模傳輸.所以,光纜分為單模光纜和多模光纜,單模光纜傳送距離為幾十公里,多模光纜為幾公里.光纜的傳輸速率可達到每秒幾百兆位.光纜用ST或SC連接器.光纜的優點是不會受到電磁的干擾,傳輸的距離也比電纜遠,傳輸速率高.光纜的安裝和維護比較困難,需要專用的設備.
②無線網
採用無線介質連接的網路稱為無線網.目前無線網主要採用三種技術:微波通信,紅外線通信和激光通信.這三種技術都是以大氣為介質的.其中微波通信用途最廣,目前的衛星網就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微波通信,它利用地球同步衛星作中繼站來轉發微波信號,一個同步衛星可以覆蓋地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三個同步衛星就可以覆蓋地球上全部通信區域.
⑷按拓撲結構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物理連接形式叫做網路的物理拓撲結構.連接在網路上的計算機、大容量的外存、高速列印機等設備均可看作是網路上的一個節點,也稱為工作站.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拓撲結構有匯流排型、星型、環型等.
①匯流排拓撲結構
匯流排拓撲結構是一種共享通路的物理結構.這種結構中匯流排具有信息的雙向傳輸功能,普遍用於區域網的連接,匯流排一般採用同軸電纜或雙絞線.
匯流排拓撲結構的優點是:安裝容易,擴充或刪除一個節點很容易,不需停止網路的正常工作,節點的故障不會殃及系統.由於各個節點共用一個匯流排作為數據通路,信道的利用率高.但匯流排結構也有其缺點:由於信道共享,連接的節點不宜過多,並且匯流排自身的故障可以導致系統的崩潰.
②星型拓撲結構
星型拓撲結構是一種以中央節點為中心,把若干外圍節點連接起來的輻射式互聯結構.這種結構適用於區域網,特別是近年來連接的區域網大都採用這種連接方式.這種連接方式以雙絞線或同軸電纜作連接線路.
星型拓撲結構的特點是:安裝容易,結構簡單,費用低,通常以集線器(Hub)作為中央節點,便於維護和管理.中央節點的正常運行對網路系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③環型拓撲結構
環型拓撲結構是將網路節點連接成閉合結構.信號順著一個方向從一台設備傳到另一台設備,每一台設備都配有一個收發器,信息在每台設備上的延時時間是固定的.
這種結構特別適用於實時控制的區域網系統.
環型拓撲結構的特點是:安裝容易,費用較低,電纜故障容易查找和排除.有些網路系統為了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採用了雙環結構,即在原有的單環上再套一個環,使每個節點都具有兩個接收通道.環型網路的弱點是,當節點發生故障時,整個網路就不能正常工作.
④樹型拓撲結構
樹型拓撲結構就像一棵「根」朝上的樹,與匯流排拓撲結構相比,主要區別在於匯流排拓撲結構中沒有「根」.這種拓撲結構的網路一般採用同軸電纜,用於軍事單位、政府部門等上、下界限相當嚴格和層次分明的部門.
樹型拓撲結構的特點:優點是容易擴展、故障也容易分離處理,缺點是整個網路對根的依賴性很大,一旦網路的根發生故障,整個系統就不能正常工作
② 常見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常見的通信方式是郵遞、電話、傳真、衛星電話、電報、數據通信等。
理論上,全雙工傳輸可以提高網路效率,但是實際上仍是配合其他相關設備才有用。例如必須選用雙絞線的網路纜線才可以全雙工傳輸,而且中間所接的集線器(HUB),也要能全雙工傳輸;最後,所採用的網路操作系統也得支持全雙工作業,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全雙工傳輸的威力。
電網通信優缺點:
電網所採用的通信方式分為幾種,分別為:光纖通信,普通微波通信,電力線載波通信,有線音頻電纜通信,特高頻無線電台通信,無線擴頻通信方式。
1、光纖通信其最大的特點是通信容量大,速率高,在一根光纖中能傳播幾百甚至上千路電話,可傳實時圖像,而且抗電磁干擾性好,通信質量高,使用持續時間長。但成本高,尤其遠距離架設施工價格昂貴而且受地形限制。
2、普通微波通信是一種無線通訊方式,傳輸容量大,質量高,配置靈活,電力系統220kv以上變電站普遍採用,這種通信方式對環境要求較高,另外,一個普通微波通信網的建設需要現場勘測和設計,故總的建設費用也很高。
3、電力線載波通信方式比較普遍,最大的優點是不用專門架設通信線路,電力延伸到哪裡,通信就可以到那裡,投資不算大,但它的缺點,首先可靠性差,第二,通信容量小,這就造成了語音通話質量差,數據傳輸率低,而且從變電所到調度的通信還需架設音頻電纜解決。
4、有線音頻電纜通信被廣泛採用,在距離較近時是一種較好的通信方式,它的通信通道是一種模擬信道,因此在進行數據通信時,需增加數據機,它抗干擾性差,且易遭雷擊,長距離通信時,需要的線徑較粗,造價較高。一般不用來組成較大的通信網而只在局部使用。
③ 兩台計算機之間通過網路進行通信的方式是什麼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簡而言之就是將模擬聲音訊號(Voice)數字化,以數據封包(Data Packet)的型式在 IP 數據網路 (IP Network)上做實時傳遞。 VoIP最大的優勢是能廣泛地採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連的環境,提供比傳統業務更多、更好的服務。 VoIP可以在IP網路上便宜的傳送語音、傳真、視頻、和數據等業務,如統一消息、虛擬電話、虛擬語音/傳真郵箱、查號業務、Internet呼叫中心、Internet呼叫管理、電視會議、電子商務、傳真存儲轉發和各種信息的存儲轉發等。
④ 廣域網中使用的三種通信方式是什麼
廣域網的通信方式有三種:點到點連接、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
1.點到點連接
點到點(PPP)連接也稱為線路租用,它是電信運營商為兩個用戶點提供專用的連接通信通道,是一種永久式的專用物理通道,比如DDN(Digital
Data
Network)。
2.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也是一種廣域網交換方式,網路通過介質鏈路上的載波為每個通信會話臨時建立一條專有物理電路,並維持電路直到通信結束後終止這一連接,比如ISDN和PSTN。
3.分組交換
分組交換網採用虛電路和數據報文兩種服務方式實現網路通信。所謂虛電路方式,就是採用了多路復用技術在一條物理鏈路上建立若干條邏輯上的虛電路,從而實現一對多同時通信。所謂數據報文服務,是指通過分組交換機進行存儲,然後根據不同的路徑將分組轉發出去,這樣可以動態利用線路的帶寬。比如幀中繼、X.25和ATM等即為分組交換通信方式。
⑤ 什麼是網路通信技術
網路通訊技術(NCT: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指通過計算機和網路通訊設備對圖形和文字等形式的資料進行採集、存儲、處理和傳輸等,使信息資源達到充分共享的技術。通信網路技術通信網是一種由通信端點、節(結)點和傳輸鏈路相互有機地連接起來,以實現在兩個或更多的規定通信端點之間提供連接或非連接傳輸的通信體系。通信網按功能與用途不同,一般可分為物理網、業務網和支撐管理網等三種。 物理網是由用戶終端、交換系統、傳輸系統等通信設備所組成的實體結構,是通信網的物質基礎,也稱裝備網。用戶終端是通信網的外圍設備,它將用戶發送的各種形式的信息轉變為電磁信號送入通信網路傳送,或將從通信網路中接收到的電磁信號等轉變為用戶可識別的信息。用戶終端按其功能不同,可分為電話終端、非話終端及多媒體通信終端。電話終端指普通電話機、行動電話機等;非話終端指電報終端,傳真終端、計算機終端、數據終端等;多媒體通信終端指可提供至少包含兩種類型信息媒體或功能的終端設備,如可視電話、電視會議系統等。交換系統是各種信息的集散中心,是實現信息交換的關鍵環節。傳輸系統是信息傳遞的通道,它將用戶終端與交換系統之間以及交換系統相互之間聯接起來,形成網路。傳輸系統按傳輸媒介的不同,可分為有線傳輸系統和無線傳輸系統兩類。有線傳輸系統以電磁波沿某種有形媒質的傳播來實現信號的傳遞。無線傳輸系統則是以電磁波在空中的傳播來實現信號的傳遞。 業務網是疏通電話、電報、傳真、數據、圖像等各類通信業務的網路,是指通信網的服務功能。按其業務種類,可分為電話網、電報網,數據網等。電話網是各種業務的基礎,電報網是通過在電話電路加裝電報復用設備而形成的,數據網可由傳輸數據信號的電話電路或專用電路構成。業務網具有等級結構,即在業務中設立不同層次的交換中心,並根據業務流量、流向、技術及經濟分析,在交換機之間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聯接。 支撐管理網是為保證業務網正常運行,增強網路功能,提高全網服務質量而形成的網路。在支撐管理網中傳遞的是相應的控制、監測及信令等信號。按其功能不同,可分為信令網、同步網和管理網。信令網由信令點、信令轉接點、信令鏈路等組成,旨在為公共信道信令系統的使用者傳送信令。同步網為通信網內所有通信設備的時鍾(或載波)提供同步控制信號,使它們工作在同一速率(或頻率)上。管理網是為保持通信網正常運行和服務所建立的軟、硬系統,通常可分為話務管理網和傳輸監控網兩部分。
⑥ 網路通信的方式有那些
1、NETBEUI
NETBEUI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用於攜帶NETBIOS通信。
2、IPX/SPX
IPX為NOVELL用於NETWARE客戶端/伺服器的協議群組,避免了NETBEUI的弱點。但是,帶來了新的不同弱點。
I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於大型企業網。它包括32位網路地址,在單個環境中允許有許多路由網路。
3、TCP/IP
每種網路協議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是只有TCP/IP允許與Internet完全的連接。TCP/IP為在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學院和一些商業組織為美國國防部開發的,即便遭到核攻擊而破壞了大部分網路,TCP/IP仍然能夠維持有效的通信。
4、RS-232-C
RS-232-C為OSI基本參考模型物理層部分的規格,它決定了連接器形狀等物理特性、以0和1表示的電氣特性及表示信號意義的邏輯特性。
5、RS-449
RS-449為1977年由EIA發表的標准,它規定了DTE和DCE之間的機械特性和電氣特性。RS-449是想取代RS-232-C而開發的標准,但是幾乎所有的數據通信設備廠家仍然採用原來的標准,所以RS-232-C仍然是最受歡迎的介面而被廣泛採用。
6、HDLC(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
HDLC為可靠性高,高速傳輸的控制規程。
7、SDLC(同步數據鏈路控制)
IBM公司制定的協議,並成為SNA的數據鏈路控制層協議。實際上也包含於HDLC中。
8、FDDI(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
FDDI的傳輸速度為100Mbps,傳輸媒體為光纖,是令牌控制的LAN。
9、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TCP/IP協議集中的網路管理協議。
(6)什麼叫網路通訊形式擴展閱讀
根據網路條件選擇:如網路存在多個網段或要通過路由器相連時,就不能使用不具備路由和跨網段操作功能的NetBEUI協議,而必須選擇IPX/SPX或TCP/IP等協議。
盡量減少協議種類:一個網路中盡量只選擇一種通信協議,協議越多,佔用計算機的內存資源就越多,影響了計算機的運行速度,不利於網路的管理。
注意協議的版本:每個協議都有其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因而出現了不同的版本,每個版本的協議都有它最為合適的網路環境。在滿足網路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選擇高版本的通信協議。
協議的一致性:如果要讓兩台實現互聯的計算機間進行對話,它們使用的通信協議必須相同。否則,中間需要一個「翻譯」進行不同協議的轉換,不僅影響了網路通信速率,同時也不利於網路的安全、穩定運行。
⑦ 網路按通信方式分類到底是哪一種
按照每次傳送的數據位數,通信方式可分為:並行通信和串列通信。 按照數據在線路上的傳輸方向,通信方式可分為:單工通信、半雙工通信與全雙工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