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綜合布線系統有哪些主子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簡稱PDS)是一種集成化通用傳輸系統,在樓宇和園區范圍內,利用雙絞線或光纜來傳輸信息,可以連接電話、計算機、會議電視和監視電視等設備的結構化信息傳輸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使用標準的雙絞線和光纖,支持高速率的數據傳輸。這種系統使用物理分層星型拓撲結構,積木式、模塊化設計,遵循統一標准,使系統的集中管理成為可能,也使每個信息點的故障、改動或增刪不影響其它的信息點,使安裝、維護、升級和擴展都非常方便,並節省了費用。
綜合布線系統可分為6個獨立的系統
1.工作區子系統----也叫服務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之間的設備組成。包括:信息插座、插座盒、連接跳線和適配器組成。
2.水平區子系統-----也叫配線子系統
水平區子系統應由工作區用的信息插座,樓層分配線設備至信息插座的水平電纜、樓層配線設備和跳線等組成。一般情況,水平電纜應採用4對雙絞線電纜。在水平子系統有高速率應用的場合,應採用光纜,即光纖到桌面。
水平子系統根據整個綜合布線系統的要求,應在二級交接間、交接間或設備間的配線設備上進行連接,以構成電話、數據、電視系統和監視系統,並方便地進行管理。
3.管理子系統-----也叫電信間
管理子系統設置在樓層分配線設備的房間內。管理間子系統應由交接間的配線設備,輸入/輸出設備等組成,也可應用於設備間子系統中。管理子系統應採用單點管理雙交接。交接場的結構取決於工作區、綜合布線系統規模和選用的硬體。在管理規模大、復雜、有二級交接間時,才設置雙點管理雙交接。在管理點,應根據應用環境用標記插入條來標出各個端接場。
4.垂直干線子系統-----也叫主幹子系統
通常是由主設備間(如計算機房、程式控制交換機房)提供建築中最重要的銅線或光纖線主幹線路,是整個大樓的信息交通樞紐。一般它提供位於不同樓層的設備間和布線框間的多條聯接路徑,也可連接單層樓的大片地區。
5.設備間子系統 ----也叫中心機房
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進線設備,進行網路管理以及管理人員值班的場所。設備間子系統應由綜合布線系統的建築物進線設備、電話、數據、計算機等各種主機設備及其保安配線設備等組成。
6.建築群子系統
建築群子系統將一棟建築的線纜延伸到建築群內的其它建築的通信設備和設施。它包括銅線、光纖、以及防止其它建築的電纜的浪涌電壓進入本建築的保護設備
。
7.進線間子系統
進線間子系統是GB50311近期才列入子系統中的。
2. 綜合布線七個子系統的關系
綜合布線系統(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簡稱pds)是一種集成化通用傳輸系統,在樓宇和園區范圍內,利用雙絞線或光纜來傳輸信息,可以連接電話、計算機、會議電視和監視電視等設備的結構化信息傳輸系統。pds使用標準的雙絞線和光纖,支持高速率的數據傳輸。pds使用物理分層星型拓撲結構,積木式、模塊化設計,遵循統一標准,使系統的集中管理成為可能,也使每個信息點的故障、改動或增刪不影響其它的信息點,使安裝、維護、升級和擴展都非常方便,並節省了費用。 目前綜合布線領域廣泛遵循的標準是eia/tia-568、iso/iec 11801、eia/tia tsb-67。綜合布線系統分為六個子系統: 一、建築群連接子系統; 二、設備間子系統; 三、干線(垂直)子系統; 四、管理子系統; 五、水平子系統; 六、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提供從水平子系統的信息插座到用戶終端設備之間的連接。它包括裝配軟線、連接器和連接所需的擴展軟線,並在終端設備和輸入/輸出(i/o)之間搭接。 水平子系統是由配線間至信息插座的配線電纜和工作區用的信息插座等組成。包括雙絞線電纜、信息插座等。 干線(垂直)子系統是由設備間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和水平子系統的引入口設備之間的相互連接電纜組成。它是建築物內的主幹電纜、用於樓層之間垂直干線電纜的統稱。 設備間子系統是在大樓的適當地方安裝進出線設備和主配線架,並進行布線系統管理和維護的場所。設備間子系統應由語音、圖像、數據等各種設備及其配線設備和主配線架等組成。 管理子系統由配線間的配線硬體、輸入/輸出設備等組成,每個配線間及配線間都有管理子系統。 建築群主幹子系統是通過各建築物之間的纜線連接各建築物之間的傳輸介質和各種支持設備組成的一個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 pds是一套標準的配線系統,綜合了所有的語音、數據、圖像與監控等設備,並將多種設備終端插頭插入標準的信息插座。即任一插座能夠連接不同類型的設備,非常靈活、實用。pds採用模塊化設計,布線系統中固定於建築物內的水平線纜外,其餘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積木式標准件,易於擴充及重新配置。當因發展而需要增加配線時,不會因此影響整個布線系統,可以保證用戶先前在布線方面的投資。pds為所有的語音、數據和圖像設備提供了一套實用、靈活的、可擴展的模塊化的介質通道。pds系統採用的介面和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的介面是相同的八針模塊插座和四對內部引線,且pds支持的數據傳輸高於isdn的基群速率。因此,可直接利用pds和當前的電話網發展成isdn,而不必另外布線。 pds較好地解決了傳統的布線方法存在的問題,因此,綜合布線系統取代單一、昂貴、繁雜的傳統布線系統,是「信息時代」的要求和歷史發展的必然。 另外,最新推出的綜合布線標准,可以在5類雙絞線上走千兆,相應的交換設備也逐漸成熟起來,可見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綜合布線系統可以充分地保護初期投資,滿足系統擴展的需求。 綜合布線設計標准 一級標准能滿足高質量的高 頻寬頻,綜合業務數字通信的要求。 (1)每個工作區(5-10m2)至少有一個雙孔或多孔8芯的信息插座。 特殊工作區可採用多插孔的雙介質混合型信息插孔。 (2)採用壓接式跳線或插接式快速跳線的交叉連接硬體。 (3)配線子系統採用5類非屏蔽雙絞線、5類屏蔽雙絞線、超5類雙絞線、光纖或混合組網。 (4)干線採用銅纜和光纜混合組網或全部採用光纜組網。 (5)每個工作區對應信息插孔均有獨立的水平布線電纜引至樓層配線架。 綜合布線設計要素 適配地安裝在電信出口的外面 配線子系統線纜及相應插孔 1)4對100ω非屏蔽雙絞線(utp)接入8芯信息插孔; 2)2對150ω屏蔽雙絞線(stp)接入屏蔽信息插孔; 3)62.5/125μm光纖線纜接入光纖標准介面; 4)雙介質混合型線纜接入雙介質混合型信息插座。 干線子系統線纜及長度 62.5/125μm 0.5線徑100ω utp 150ω stp (1)主交叉連接至中間交接 1500m 300m 700m (2)中間交接至管理區 500m500m 500m 500m (3)主交叉連接至管理區 2000m2000m 800m 700m 綜合布線系統的計算機管理系統應能隨時記錄各種硬體設施的工作狀態信息。 能顯示:樓層平面圖、所有硬體、設備間的位置、配線子系統和干線子系統的元件位置。 在出現同頻干擾的情況下宜採用屏蔽布線系統。非屏蔽布線與電視電纜靠近會產生同頻干擾。 綜合布線應用范圍要點 數據處理 ibm(3270 type a,system 36/38,as/400);ncr;hewlett packard;honeywell;prime;ericsson;olivetti;wang;unisys;dec;gandal 數據通信 eia-232-d,rs-422,rs-423;ethernet;starlan;token ring;fddi;tpddi 話音應用 at&t;matra communications;rolm;northerntelecom;mitel;dec;icl;isdn 圖 像 baseband video;transmission基帶圖象傳輸 綜合布線的品牌很多,我認為比較好的有:安普,avaya,tcl,綠色矽谷,西蒙,3com,d-link等.
3. 綜合布線七大子系統
七大子系統分別為:
1、工作區子系統
2、水平子系統
3、管理區子系統
4、干線子系統
5、設備間子系統
6、建築群子系統
7、出入口子系統
原來是六個,出入口子系統是國標新加入的!
4. 綜合布線系統的7個子系統包括哪些
1、工作區子系統
一個獨立的需要設置終端的區域,即一個工作區,工作區子系統應由配線(水平)布線系統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終端設備處的連接電纜及適配器組成。
2、配線(水平)子系統
配線子系統由工作區用的信息插座,每層配線設備至信息插座的配線電纜、樓層配線設備和跳線等組成。
3、干線(垂直)子系統
干線子系統應由設備間的配線設備和跳線以及設備間至各樓層配線間的連接電纜組成。
4、設備間子系統
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進線設備、進行網路管理以及管理人員值班的場所。設備間子系統由綜合布線系統的建築物進線設備、電話、數據、計算機等各種主機設備及其保安配線設備等組成。
5、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設置在每層配線設備的房間內。管理子系統應由交接間的配線設備,輸入/輸出設備等組成,管理子系統也可應用於設備間子系統。
6、建築群子系統
建築群子系統由兩個及兩個以上建築物的電話、數據、電視系統組成一個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包括連接各建築物之間的纜線和配線設備(CD),組成建築群子系統。
7、光纜傳輸系統
當綜合布線系統需要在一個建築群之間敷設較長距離的線路,或者在建築物內信息系統要求組成高速率網路,或者與外界其它網路特別與電力電纜網路一起敷設有抗電磁干擾要求時,應採用光纜作為傳輸媒體。光纜傳輸系統應能滿足建築與建築群環境對電話、數據、計算機、電視等綜合傳輸要求,當用於計算機區域網絡時,宜採用多模光纜;作為遠距離電信網的一部分時應採用單模光纜
5. 麻煩用最直白的語言解釋下綜合布線七個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又稱服務區子系統,它是由跳線與信息插座所連接的設備組成。
水平子系統:由工作區信息插座模塊、模塊到樓層管理間連接纜線、配線架、跳線等組成。
管理間子系統:主要安裝建築物配線設備,使專門安裝樓層機櫃、配線架、交換機的樓層管理間。
垂直子系統:提供建築物的干線電纜,負責連接管理間子系統到設備間子系統,實現主配線架與中間配線架,計算機、PBX、控制中心與各管理子系統間的連接。
設備間子系統:也稱網路中心或者機房。
建築物子系統:主要實現樓與樓之間的通信連接。
進線間子系統:建築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線的入口。
6. 網路體系結構的七層分別是
(1物理層,2數據鏈路層,3網路層,4傳輸層,5會話層,6表示層,7應用層)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縮寫,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國際標准組織(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了OSI模型。這個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1至4層被認為是低層,這些層與數據移動密切相關。5至7層是高層,包含應用程序級的數據。每一層負責一項具體的工作,然後把數據傳送到下一層。
第一層是物理層(也即OSI模型中的第一層)在課堂上經常是被忽略的。它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這一層的某些方面有時需要特別留意。物理層實際上就是布線、光纖、網卡和其它用來把兩台網路通信設備連接在一起的東西。甚至一個信鴿也可以被認為是一個1層設備。網路故障的排除經常涉及到1層問題。我們不能忘記用五類線在整個一層樓進行連接的傳奇故事。由於辦公室的椅子經常從電纜線上壓過,導致網路連接出現斷斷續續的情況。遺憾的是,這種故障是很常見的,而且排除這種故障需要耗費很長時間。
第2層是數據鏈路層
運行乙太網等協議。請記住,我們要使這個問題簡單一些。第2層中最重要的是你應該理解網橋是什麼。交換機可以看成網橋,人們現在都這樣稱呼它。網橋都在2層工作,僅關注乙太網上的MAC地址。如果你在談論有關MAC地址、交換機或者網卡和驅動程序,你就是在第2層的范疇。集線器屬於第1層的領域,因為它們只是電子設備,沒有2層的知識。第2層的相關問題在本網路講座中有自己的一部分,因此現在先不詳細討論這個問題的細節。現在只需要知道第2層把數據幀轉換成二進制位供1層處理就可以了。
第3層是網路層
在計算機網路中進行通信的兩個計算機之間可能會經過很多個數據鏈路,也可能還要經過很多通信子網。網路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網間路由和交換結點, 確保數據及時傳送。網路層將數據鏈路層提供的幀組成數據包,包中封裝有網路層包頭,其中含有邏輯地址信息- -源站點和目的站點地址的網路地址。
如果你在談論一個IP地址,那麼你是在處理第3層的問題,這是「數據包」問題,而不是第2層的「幀」。IP是第3層問題的一部分,此外還有一些路由協議和地址解析協議(ARP)。有關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層處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層的重要目的。
第4層是處理信息的傳輸層。第4層的數據單元也稱作數據包(packets)。但是,當你談論TCP等具體的協議時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數據單元稱為段(segments)而UDP協議的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報(datagrams)」。這個層負責獲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須跟蹤數據單元碎片、亂序到達的數據包和其它在傳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理解第4層的另一種方法是,第4層提供端對端的通信管理。像TCP等一些協議非常善於保證通信的可靠性。有些協議並不在乎一些數據包是否丟失,UDP協議就是一個主要例子。
第5層是會話層
這一層也可以稱為會晤層或對話層,在會話層及以上的高層次中,數據傳送的單位不再另外命名,統稱為報文。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信的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第6層是表示層
這一層主要解決擁護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欲交換的數據從適合於某一用戶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於OSI系統內部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
第7層是「一切」。第7層也稱作「應用層」,是專門用於應用程序的。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需要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應用軟體之間的介面服務如果你的程序需要一種具體格式的數據,你可以發明一些你希望能夠把數據發送到目的地的格式,並且創建一個第7層協議。SMTP、DNS和FTP都是7層協議。
學習OSI模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它實際代表什麼意思。
假如你是一個網路上的操作系統。在1層和2層工作的網卡將通知你什麼時候有數據到達。驅動程序處理2層幀的出口,通過它你可以得到一個發亮和閃光的3層數據包(希望是如此)。作為操作系統,你將調用一些常用的應用程序處理3層數據。如果這個數據是從下面發上來的,你知道那是發給你的數據包,或者那是一個廣播數據包(除非你同時也是一個路由器,不過,暫時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如果你決定保留這個數據包,你將打開它,並且取出4層數據包。如果它是TCP協議,這個TCP子系統將被調用並打開這個數據包,然後把這個7層數據發送給在目標埠等待的應用程序。這個過程就結束了。
當要對網路上的其它計算機做出回應的時候,每一件事情都以相反的順序發生。7層應用程序將把數據發送給TCP協議的執行者。然後,TCP協議在這些數據中加入額外的文件頭。在這個方向上,數據每前進一步體積都要大一些。TCP協議在IP協議中加入一個合法的TCP欄位。然後,IP協議把這個數據包交給乙太網。乙太網再把這個數據作為一個乙太網幀發送給驅動程序。然後,這個數據通過了這個網路。這條線路中的路由器將部分地分解這個數據包以獲得3層文件頭,以便確定這個數據包應該發送到哪裡。如果這個數據包的目的地是本地乙太網子網,這個操作系統將代替路由器為計算機進行地址解析,並且把數據直接發送給主機。
7. 綜合布線系統一般可分為哪些主要的子系統
綜合布線劃為七個子系統:
1:建築群子zd系統
2:進線間子系統
3:設備間子版系統
4:垂直干線子系統
5:管理間子系統
6:水平子系統
7:工作區子系統
其中進線間子系統是後面加的權,其實也可以說是六大子系統.
8. 我國綜合布線系統劃分成幾個子系統各子系統由哪些具體組成各自又怎麼解釋
根據國際電子工業協會(EIA)和國際電信工業協會(TIA) 2002年制定的結構化布線系統標准(EIA/TIA568B),及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制定的標准《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結構化布線系統由工作區子系統、配線(水平)子系統、干線(垂直)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建築群子系統六個子系統組成。
1. 建築群子系統 (CAMPUS SUBSYSTEM)
2. 設備子系統 (EQUIPMENT SUBSYSTEM)
3. 垂直干線子系統 (RISER BACKBONE SUBSYSTEM)
4. 管理子系統 (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5. 水平布線子系統 (HORIZONTAL SUBSYSTEM)
6. 工作區子系統 (WORK AREA SUBSYSTEM)
各子系統所實現的功能如下:
1. 工作區子系統由配線(水平)布線系統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終端設備處的連接電纜及適配器組成,每個工作區根據用戶要求,設置一個電話機介面和1至2個計算機終端介面。
2. 配線(水平)子系統由工作區用的信息插座,每層配線設備至信息插座的配線電纜、樓層配線設備和跳線等組成。
3. 干線(垂直)子系統由設備間的配線設備和跳線,以及設備間至各樓層配線間的連接電纜組成。
4. 設備間子系統由綜合布線系統的建築物進線設備,電話、數據、計算機等各種主機設備及其保安配線設備等組成。
5. 管理子系統設置在每層配線設備的房間內,是由交接間的 配線設備,輸入/輸出設備等組成。
6. 建築群子系統由二個及以上建築物的電話、數據、電視系統組成一 個建築群子系統,它是室外設備與室內網路設備的介面,它終結進入建 築物的銅纜和/ 或光纜,提供避雷及電源超荷保護等。
9. 綜合布線七大子系統在布線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中國國家標准《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規范》(GB50311-2007)中所闡述的7大組成部分,這7大組成部分與以前普遍了解的6大子系統有些區別,其中包括:工作區、配線區子系統、干線子系統、進線間、設備間、管理。 區別以前常說的6大子系統,可以這樣歸納便於記憶: 1.三個傳輸新到:配線子系統、干線子系統、建築群干線子系統 2.三個場地:工作區、進線間、設備間 3.管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o(∩_∩)o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