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計算一個網路需要多少帶寬
一種是Bit比特位,一種是Byte位元組。通常在1個Byte里有8個Bits。網路帶寬通常以bps(標稱bit/s)作為計量單位,即「Bits-Per-Second(每秒的比特位數量,通常又被譯為波特率)」,而許多下載工具軟體的計量單位是Byte/s,所以,兩者之間相差8倍。
註:現在大多數IDC機房提供的帶寬計量方法是:MBPS,實際就是交換機的埠流量,並不是每個伺服器的實際帶寬,通常一個機櫃的帶寬總值大約為:10~30mbps,所謂百兆共享其實是共享百兆埠,而不是共享100兆帶寬。
在通信領域和計算機領域
應特別注意數量單位「千」、「兆」、「吉」等的英文縮寫所代表的數值。計算機中的數量單位用位元組作為度量單位,「千位元組」的「千」用大寫K表示,它等於210,即1024,而不是1000。
在實際上網應用中,下載軟體時常常看到諸如下載速度顯示為176KB/s,103KB/s等寬頻速率大小字樣,因為ISP提供的線路帶寬使用的單位是比特(bit),而一般下載軟體顯示的是位元組(Byte)(1Byte=8bit),所以要通過換算,才能得實際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網路帶寬
⑵ 帶寬,是怎麼算出來的
很多朋友說上網或是下載有時候很慢。說自己拉的帶寬是多少多少M的,應該不會這么慢吧。現在給大家介紹下你拉的帶寬是怎麼計算折換成下載速度是多少的。
總的來說是你家拉的帶寬除以8就是你大概的下載速度了。如拉2M的寬頻除以8下載速度大概就是250KB/每秒。這個是理想值,有時候網速不好可能還沒這個速度。
下面是一些具體情況:
比特(bit):內存中最小的單位,二進制數序列中的一個0或一個1就是一比比特,
②1 Byte=8bit(位)。
③1KB=1024Byte(位元組)
④1 MB=1024KB。
⑤1GB=1024MB。
⑥TB、Tera byte:1TB=1024GB。
1比特 = 一個二進制位,只有0和1兩種狀態
1位元組 = 8 比特
1k位元組 = 1024位元組(位元組英文為byte,注意與bit區分)
1M位元組= 1024k位元組
bps:位/每秒,通常對於串列匯流排設備使用bps為單位,如串口,USB口,乙太網匯流排等。
Bps:位元組/每秒,通常對於並行匯流排設備使用Bps為單位,如並口,IDE硬碟等。
網路技術中的 10M 帶寬指的是以位計算, 就是 10M bit /秒 ,而下載時的速度看到的是 以 位元組(Byte)計算的,所以 10M 帶寬換算成位元組 理論上最快下載速度為: 1.25 M Byte/秒!
在計算機/通訊行業中,計算數據傳送速度也使用十進制來衡量。
在數據存儲容量計算中,一般採用二進制來衡量。1MB=1024K=1024*1024B。
根據進制規定,傳送速度可以有兩種表示方法 bps 和 Bps,但是他們是有嚴格區別。Bps中的B使用的是二進制系統中的Byte位元組 ,bps中的b是十進制系統中的位元。在我們常說的56K撥號,100M區域網都是bps計量,當用於軟體下載時,下載工具一般又以Bps計算,所以它們之間有8bit=1Byte的換算關系。那麼56Kbps撥號極限下載速度是56Kbps/8=7KBps,即每秒下載7K位元組。
在操作系統中,硬碟容量的單位GB、MB和KB之間進制是1024。而硬碟生產商,通常按照1GB=1000MB,1MB=1000KB來計算硬碟的容量 .
⑶ 網路帶寬怎麼算的
在計算機網路、IDC機房中,其寬頻速率的單位用bps(或b/s)表示;換算關系為:1Byte=8bit
1B=8b ---------- 1B/s=8b/s(或1Bps=8bps)
1KB=1024B ---------- 1KB/s=1024B/s
1MB=1024KB ---------- 1MB/s=1024KB/s
在實際上網應用中,下載軟體時常常看到諸如下載速度顯示為128KB(KB/s),103KB/s等等寬頻速率大小字樣,因為ISP提供的線路帶寬使用的單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載軟體顯示的是位元組(1位元組=8比特),所以要通過換算,才能得實際值。然而我們可以按照換算公式換算一下:
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理論上:2M(即2Mb/s)寬頻理論速率是:256KB/s(即2048Kb/s),實際速率大約為80--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戶計算機性能、網路設備質量、資源使用情況、網路高峰期、網站服務能力、線路衰耗,信號衰減等多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4M(即4Mb/s)的寬頻理論速率是:512KB/s,實際速率大約為200---440kB/s
上行速率是指用戶電腦向網路發送信息時的數據傳輸速率,下行速率是指網路向用戶電腦發送信息時的傳輸速率。比如用FTP上傳文件到網上去,影響上傳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而從網上下載文件,影響下載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當然,在實際上傳下載過程中,線路、設備(含計算機及其他設備)等的質量也會對速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寬頻網速計算方法.
基礎知識:
在計算機科學中,bit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單位,叫做二進制位;一般用0和1表示。Byte叫做位元組,由8個位(8bit)組成一個位元組(1Byte),用於表示計算機中的一個字元。bit與Byte之間可以進行換算,其換算關系為:1Byte=8bit(或簡寫為:1B=8b);在實際應用中一般用簡稱,即1bit簡寫為1b(注意是小寫英文字母b),1Byte簡寫為1B(注意是大寫英文字母B)。
在計算機網路或者是網路運營商中,一般,寬頻速率的單位用bps(或b/s)表示;bps表示比特每秒即表示每秒鍾傳輸多少位信息,是bit per second的縮寫。在實際所說的1M帶寬的意思是1Mbps(是兆比特每秒Mbps不是兆位元組每秒MBps)。
建議用戶記住以下換算公式:
1B=8b 1B/s=8b/s(或1Bps=8bps)
1KB=1024B 1KB/s=1024B/s
1MB=1024KB 1MB/s=1024KB/s 後面的以此類推
⑷ 通信帶寬怎麼算
不給出調制信號,只有調制以後的信號是無法區分fm還是pm。本身調頻調相沒有本質區別。窄帶調頻,帶寬為2倍的fm,寬頻調頻按照卡森公式計算帶寬。
⑸ 帶寬計算公式是什麼
匯流排帶寬的計算公式為:匯流排帶寬=匯流排數據傳輸頻率 X 數據匯流排位數
匯流排主要參數有匯流排位寬、匯流排時鍾頻率和匯流排傳輸速率。/傳統的PCI並行匯流排和最新的PCI-E串列匯流排帶寬。
匯流排位寬決定輸入/輸出設備之間一次數據傳輸的信息量,用位(bit)表示,如匯流排寬度為8位、16位、32位和64位。
(5)通信網路規劃中帶寬容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對於電子電路中的帶寬,決定因素在於電路設計。它主要是由高頻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決定,而高頻電路的設計是比較困難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電路要高很多。
而對於匯流排、內存中的帶寬,決定其數值的主要因素在於工作頻率和位寬,在這兩個領域,帶寬等於工作頻率與位寬的乘積,因此帶寬和工作頻率、位寬兩個指標成正比。不過工作頻率或位寬並不能無限制提高,它們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
⑹ 通信原理上面的帶寬是如何定義和計算的
通信原理上面的帶寬定義和計算的:帶寬是「頻帶寬度」的簡稱,原是通訊和電子技術中的一個術語,指通訊線路或設備所能傳送信號的范圍。而網路中的帶寬是指在規定時間內從一端流到另一端的信息量,即數據傳輸率。帶寬對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有兩種基本的應用。
通俗地講,寬頻是相對傳統撥號上網而言,盡管目前沒有統一標准規定寬頻的帶寬應達到多少,但依據大眾習慣和網路多媒體數據流量考慮,網路的數據傳輸速率至少應達到256Kbps才能稱之為寬頻,其最大優勢是帶寬遠遠超過56Kbps撥號上網方式。
原理
傳統的電話線系統使用的是銅線的低頻部分(4kHz以下頻段)。而ADSL採用DMT(離散多音頻)技術,將原來電話線路okHz到1.1MHz頻段劃分成256個頻寬為4.3khz的子頻帶。其中,4khz以下頻段人用於傳POTS(傳統電話業務),20KhZ到138KhZ的頻段用來傳送上行信號,138KhZ到1.1MHZ的頻段用來傳送下行信號。
DMT技術可以根據線路的情況調整在每個信道上所調制的比特數,以便充分的地利用線路。一般來說,子信道的信噪比越大,在該信道上調制的比特數越多,如果某個子信道的信噪比很差,則棄之不用。ADSL可達到上行640kbps、下行8Mbps的數據傳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