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東北話 「滾刀肉」 是什麼意思
「滾刀肉」指那種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哈拉皮帶板筋或劣質肉。這是北方的方言,意思是形容那種死皮賴臉、糾纏不清的人,怎麼說都不聽的人。稱之為「滾刀肉」。有一種肉比較特殊,是根據下刀時的困難來命名的,它叫「滾刀肉」。
例句:否則「問題肉」會成為一直困擾中國食品安全的「滾刀肉」,隔三差五就出來惡心老百姓一下,更加會成為國外問題肉的「首選之地」。
(1)網路滾刀肉是什麼意思啊擴展閱讀:
相近詞語
1、滾刀皮
原義指刀切起來很費勁、很難切好的肉皮子。如「囊肉」皮,「囊膪」皮。現在用來挖苦那寫不講道理、胡攪麻纏、難以對付的人。
例句:碰上這個滾刀皮,算我倒霉。
2、囊膪
天津稱「滾刀肉」的俗語,高郵方言謂之「拋囊子肉」。豬身上的一種肉,在豬胸腹部肥而松的肉,既不是肥肉,也不是脂肪,確切的說法是「囊肉」。常用來形容沒用的或者技能低下的人。
例句:他們一起看著這頭成年豬的囊膪,不知道如何是好。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滾刀肉
網路-滾刀皮
網路-囊膪
『貳』 YY上面的滾刀是啥意思
「滾刀」指某人蠻橫不講理,不遵守規則等行為。
YY中的「滾刀」常用於聊吧接待和連麥手之間,不過遊客也常常會說某個接待或者某個連麥手滾刀了。比如說:接待和連麥手玩游戲,其中一個人耍賴或者蠻不講理,那麼我們就說他滾刀。所以經常游戲之前,大家會聲明,不許滾刀。如果有接待玩游戲輸了,不認賬或者不接受懲罰,那麼遊客就會在公屏刷她滾刀。
「滾刀肉」是東北人的一句俚語,指那種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哈拉皮帶板筋和劣質肉。引申義則是指社會上、單位里那種極端自私、蠻不講理、胡攪蠻纏、不要臉皮的人。
yy常用術語
1、plmm:漂亮美眉
2、xdjm:兄弟姐妹
3、pfpf:佩服佩服
4、bc:白痴
5、bd:笨蛋
『叄』 滾刀肉是什麼罵人的嗎
滾刀肉是說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肉,一般指人胡攪蠻纏,蠻不講理,是典型的一句東北罵。
『肆』 滾刀肉形容人是什麼意思
滾刀肉形容死皮賴臉、糾纏不清的人,怎麼說都不聽的人。
肉根據實際的肥瘦,可以分為大白肉、五花肉和裡脊肉,對各自好壞的,則由口味不同,因人而異。此外有一種肉比較特殊,是根據下刀時的困難來命名的,它叫「滾刀肉」。這是北方的方言,也被用於形容那種死皮賴臉、糾纏不清的人,怎麼說都不聽的人。
豬身上的滾刀肉,既不是肥肉,也不是脂肪,正確的說法是「囊肉」,天津俗語說是「囊膪」,是品位最下等的一種肉,市間狗食館,多用這種肉做餡賣,狼吞虎咽的大老爺們兒,吃不出來,還覺著挺香。
「滾刀肉」還有另一種說法,滾刀筋,按道理說,「滾刀筋」比「滾刀肉」更確切,但「滾刀筋」說起來不上口,日久天長,人們就說是「滾刀肉」了。
『伍』 說這個人是滾刀肉,什麼意思請幫忙
「滾刀肉」是東北人的一句俚語,指那種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哈拉皮帶板筋和劣質肉。引申義則是指社會上、單位里那種極端自私、蠻不講理、胡攪蠻纏、不要臉皮的人。也是豬身上有一種肉,是品位最下等的一種肉。網上可以搜到答案的。
『陸』 滾刀肉是什麼
滾刀肉原指豬身上的一種肉,既不是肥肉,也不是脂肪,正確的說法是「囊肉」,天津俗語說是「囊膪」,是品位最下等的一種肉,市間狗食館,多用這種肉做餡賣餃子,狼吞虎咽的大老爺們兒,吃不出來,還覺著挺香.「滾刀肉」還有另一種說法,滾刀筋,一部俗語辭典在「滾刀筋」條目下注釋道:「滾刀筋,指那種難以應付的人。這樣的人,軟硬不吃,糾纏不清,以滾刀筋比喻。『碰上這個滾刀筋,說破了嘴皮也沒用,算我倒霉。』」按道理說,「滾刀筋」應該比「滾刀肉」更確切,但「滾刀筋」說起來不上口,日久天長,人們就說是「滾刀肉」了。滾刀肉最直接的效果是,用刀切起來很費勁,刀落到肉上,很容易咕嚕到菜板上,切不下來。「滾刀肉」多用來形容橫豎無所謂,有點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意思
『柒』 罵人滾刀肉是什麼意思
罵人滾刀肉是說這個人死豬不怕開水燙,引申義則是指社會上、單位里那種極端自私、蠻不講理、胡攪蠻纏、不要臉皮的人。
滾刀肉,英文是Hobmeat,指那種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哈拉皮帶板筋或劣質肉。
這是北方的方言,意思是形容那種死皮賴臉、糾纏不清的人,怎麼說都不聽的人。稱之為「滾刀肉」。肉根據實際的肥瘦,可以分為大白肉、五花肉和裡脊肉,對各自好壞的,則由口味不同,因人而異。此外有一種肉比較特殊,是根據下刀時的困難來命名的,它叫「滾刀肉」。
『捌』 「滾刀肉」是什麼意思
「滾刀肉」指那種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哈拉皮帶板筋或劣質肉。這是北方的方言,意思是形容那種死皮賴臉、糾纏不清的人,怎麼說都不聽的人。稱之為「滾刀肉」。肉根據實際的肥瘦,可以分為大白肉、五花肉和裡脊肉,對各自好壞的,則由口味不同,因人而異。此外有一種肉比較特殊,是根據下刀時的困難來命名的,它叫「滾刀肉」。
『玖』 把一個人形容成「滾刀肉」,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滾刀肉,英文是Hob meat,指那種切不動、煮不熟、嚼不爛的哈拉皮帶板筋或劣質肉。這是北方的方言,意思是形容那種死皮賴臉、糾纏不清的人,怎麼說都不聽的人。稱之為「滾刀肉」。肉根據實際的肥瘦,可以分為大白肉、五花肉和裡脊肉,對各自好壞的,則由口味不同,因人而異。此外有一種肉比較特殊,是根據下刀時的困難來命名的,它叫「滾刀肉」。
引申義則是指社會上、單位里那種極端自私、蠻不講理、胡攪蠻纏、糾纏不清的人。在天津方言中是指滑頭、不在乎、胡攪一類的人。
『拾』 滾刀肉是什麼意思
這是東北的方言,意思是形容那種死皮賴臉的人,怎麼說都不聽的人。稱之為「滾刀肉」。「滾刀肉」:
肉根據實際的肥瘦,可以分為大白肉、五花肉和裡脊肉,對各自好壞的判斷,則由口味不同,因人而異。此外有一種肉比較特殊,是根據下刀時的困難來命名的,它叫「滾刀肉」。
「滾刀肉」,就是在刀下能滾來滾去的肉。老百姓創造語言的能力真是特別強,三個字,便展現出一幅形象的生活場景來。
其實,「滾刀肉」也並不比刀硬,只是因為在肉體的肌理之間,存在著一層光滑的韌性黏膜,依賴這么一種「關系」,整塊肉便油滑非常起來,使操刀者難以用力割下去;倘若一不小心,操刀者還會自己切破自己的手指頭。
「滾刀肉」還有另一種說法,滾刀筋,一部俗語辭典在「滾刀筋」條目下注釋道:「滾刀筋,指那種難以應付的人。這樣的人,軟硬不吃,糾纏不清,以滾刀筋比喻。『碰上這個滾刀筋,說破了嘴皮也沒用,算我倒霉。』」按道理說,「滾刀筋」應該比「滾刀肉」更確切,但「滾刀筋」說浮來不上口,日久天長,人們就說是「滾刀肉」了.
滾刀肉就是別人愛咋著咋著,橫豎是什麼都不在乎了?往案板上一躺,刀一切一滾 刀一切一滾 你還沒法下刀! 代做一種人來講,就是比喻好歹不分,沒緊沒慢、沒心沒肺、只認死理,軟硬不吃;說理他/她不聽(聽不懂也是不聽的),威逼不服軟(真要他/她命的時候也是會老老實實的),這樣一種讓人頭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