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育心理學常用的資源管理策略有哪些
資源管理策略
資源管理策略就是幫助學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資源,以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的策略。
1.時間管理策略
(1)統籌安排學習時間
(2)高效利用時間
(3)靈活利用零碎時間
2.環境管理策略
學習環境可影響學生學習時的心境,從而影響到學習的效率,因此,為學習創設適宜的環境很重要。首先,要注意調節自然條件,如流通的空氣、適宜的溫度、明亮的光線以及和諧的色彩等;其次,要設計好學習的空間,如空間范圍、室內布置、用具擺放等因素。
3.努力管理策略
為了使學生維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的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激勵。這包括激發內在動機;樹立為了掌握而學習的信念;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調節成敗的標准;正確認識成敗的原因;自我獎勵。
4.資源利用策略
資源利用策略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學習工具的利用,指善於利用參考資料、工具書、圖書館、廣播電視以及電腦與網路等。二是社會性人力資源的利用,指善於利用老師的幫助以及通過同學間的合作與討論來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貳』 大學有哪些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如何利用這些資源維護身心健康
大學有心理咨詢室,圖書館,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心理健康雜志等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利用這些資源維護身心健康的方法:
(一)學校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
1、作為承擔為社會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的高等學校,採取積極措施,創造良好條件,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導與幫助,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徑。
優化校園文化環境校園文化環境是大學生成長的外部條件,它集中體現在校風、學風和班風上。一個學校的校風、學風與這所學校的歷史、傳統和特色是分不開的,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環境和心理氛圍。
良好的校風、學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於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幫助。班風相對校風而言,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更直接、更具體。
一般來講,處在積極向上、寬松友好的班風中,會使人感到心情舒暢、精神振奮;相反,就會使人感到寂寞孤獨、緊張壓抑,從而對學習和其他活動產生不良影響。可見,保持和發揚優良的校風、學風和班風對於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樹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觀念在我國大學教育中,德、智、體諸方面的教育觀念不斷得到強調和重視,但心理健康教育卻長期被忽視,甚至存在著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於思想政治工作的錯誤觀念。
其實,德、智、體等教育的進行都離不開學生的心理活動,在德、智、體諸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必要而且可行。
因此,學校上下應統一認識,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諸教育之中,並使不同崗位的人都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從而形成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叄』 我想在網上自學心理學,有沒有免費的教學資源
有,但有些資料不太正規,而且自學有點難度
『肆』 心理學這方面的東西在網上有相關的書籍嘛
《登天的感覺》
作者岳曉東,生於北京,童年和少年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度過。1997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85年赴美國塔夫茲大學攻讀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1987年入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心理學博士學位。目前在香港某大學教授心理學
這是一本頗具特色的書。不但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充滿神秘色彩的熱門科學--咨詢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而且文筆生動。本書篇幅不長,內容卻很豐富。10個案例不但涵蓋了心理問題的許多方面,而且對人本療法、分析療法、行為療法、認知療法、現實療法、格式塔療法、交叉分析療法等心理咨詢與治療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均有所涉及。行文中還不時流露出作者對美國社會及文化的一些看法,有敘有議,不乏真知灼見。
可貴的是,本書還能較好地將心理學、美學、哲學、文學等方面的知識,以既深造又通俗的語言表述出來,見解獨到而又意味雋永,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卻又不說教人生,這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隨著社會的變遷,經濟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價值觀的多元化,人們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對心理咨詢的需要也越來越大。然而心理咨詢在中國起步較晚,眼下,國內的心理咨詢從業人員大多未受過專業訓練,很容易陷入種種誤區。讀了這本《登天的感覺-一我在哈佛大學做心理咨詢》,使人茅塞頓開,撩開神秘面紗,看清什麼是真正的心理咨詢。以及如何做咨詢。
「通俗的」心理專業讀物《現代心理學》
初學心理學,總讓人感到有些失望。原本神秘的面紗下面,似乎是一張干癟的臉。手裡捧著的是晦澀難懂的所謂心理學專業書籍,索然無味;而書店貨架上的通俗讀物又顯得內容粗糙,科學性不強。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苦惱,我推薦你讀一讀台灣學者張春興編著的《現代心理學》,由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定價30元。。
這本書既面對專業讀者又兼顧大眾需要,他在正確傳播心理學知識的基礎上,文字力求深入淺出,舉例盡量生活化,而且學術性與實用性並重。全書共分十六章,包括現代心理學的新面貌、心理的生理基礎、感覺歷程、知覺歷程、意識與意識狀態、學習原理及其應用、訊息處理中的記憶與遺忘、言語思考與問題索解、人生全程中的身心發展、能力與能力的測量、人格與人格的測量、動機與行為、情緒與生活、社會行為、心理異常及其成因、心理治療與心理健康。比較適合有意系統學習心理學的讀者。
走近心理學——《三種心理學》的啟示
喜歡心理學嗎?想了解心理學大師和他們的思想精髓嗎?讀讀這本書吧—《三種心理學—弗洛伊德、斯金納和羅傑斯的心理學理論》,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這本書是美國人Robert D.Nye所著,英文版首次印刷便風靡一時,後來經過數次再版,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傾睞。2000年由中國輕工出版社翻譯成中文,收錄於心理學導讀中,譯者是石林和袁坤。主要介紹了在心理學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三位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斯金納和羅傑斯。本書首先分別對三位大師的心理學理論進行了扼要的概述,隨後詳細的介紹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斯金納的激進的行為主義以及羅傑斯的人本主義現象學。其中插入了許多生動的貼近生活的例子,幫助理解。在全書的結尾,還補充了較為流行的認知心理學和理智—情感行為治療法,並將它們與以上三種理論進行比較。
本書共190頁,共138千字,定價為13元,很適合心理學愛好者購買閱讀。
豐盛的心理學大餐——讀《心理學故事》
有位心理學教授告訴我,他當初考大學時選擇心理系,是以為學了心理學就能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
心理學究竟研究一些什麼,它的領域有多寬,它對人類行為的探索到達了怎樣的深度,它在多大程度上是有用的,它能幫助人類改善自己的境遇,生活得更好嗎?這樣一些問題,對於普通的中國人來說,實在是了解得太少了——這不奇怪,當人的尊嚴與權利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時,有關人的學問也會被拒之門外。不過現在不同了,不管是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生活、經濟發展中,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心理學是很有用的。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妨花點工夫來讀讀墨頓·亨特的《心理學的故事》,因為這位先生居然能把紛繁復雜的心理學,講得極為生動有趣,使我們不僅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心理學的發展歷史,也能對它諸多領域中的一些重要研究有所認識,從而使我們眼界大開。
『伍』 《教育心理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教育心理學》(邊玉芳)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gNwLGxnJOQNKP-UwldX8Bw
書名:教育心理學
作者:邊玉芳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2-1
頁數:287
內容簡介:《教育心理學》講述為什麼學習時常有茅塞頓開的體驗?為何睡前醒後是記憶的黃金時間?如何避免學習中的刻舟求劍?為何求勝心切往往適得其反?為什麼要誇獎孩子「努力」而非「聰明」?對待孩子,是該超前教育還是靜待花開?翻開《教育心理學》,透過教育心理學的經典理論,讓你輕松掌握學習的秘密,成為教育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