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互助模式是什麼

網路互助模式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1 13:11:59

『壹』 網路互助是什麼

互助是一種抱團取暖的方式,若有成員遇到困難或者特定風險時,群體其他成員為其籌款或者提供不同形式資助。在群體中人人為對等的地位,每個人為他人付出幫助的同時,可以享受到來自群體的幫助和保護。比如提供大病互助的比鄰互助平台,就是這樣一種互助形式。

『貳』 網路互助是一種保險模式嗎

網路互助是一種原始保險形態與互聯網結合,利用互聯網的信息撮合功能,會員之間通過協議承諾承擔彼此的風險損失,為了避免了個體負擔過重,約定單次互助金不超過若干元,並規避了償付能力問題。這種模式在保險的發展歷史上,並不特殊,其實就是保險的原始形態。其收費方式,相當於教課書上的「課賦制」,通俗的講叫「即收即付」。
優勢
1. 進入門檻低,理想狀態下可以實現零預收,繳費方式靈活,降低加入者的財務負擔,比較商業保險有更大的「普惠」特徵;
2. 中間成本低,沒有保險公司高昂的設立成本、運營成本和再保險成本,自覺選取了低風險概率的保障品類,從而可以實現去中介化,到目前為止是0附加費用;
3. 具有自傳播性,由於其本身不是公司與客戶的單向關系,強調會員之間的權利義務對等,加上其所提供的價值被廣泛認可,具有自傳播的口碑效應,而傳統保險一般需要強力的營銷支撐。

缺點
1. 賠付預期不穩定,由於不是客戶向保險公司購買風險保障服務,按照目前的操作模式,其是否可以得到預期的互助金上限,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的有效人數;
2. 定價模式相對粗放,按照目前的互助模式,對於重大疾病類的年齡區別定價相對粗放,一般是以五年或十年作為一個區間段。這並不是由於互助平台缺乏精算能力,而是由於互聯網對產品體驗的簡化需求,傳統保險公司在電子商務渠道也經常按照年齡區間進行定價。
3. 平台的公信力問題,由於網路互助平台一般載體為科技公司,缺乏監管和公信背書,因此容易遭到質疑。
4. 可持續性問題,一般會員加入互助計劃後,當小額預存耗盡或無預存模式下課賦徵集互助金,都存在徵集效率、信息到達等問題,其可持續性相當於保險的繼續率,目前模式下並不完善。
目前網路互助平台排名前十的是:輕松籌、眾托幫、同心互助、17互助、水滴互助、壁虎互助、e互助、抗癌公社、斑馬社、誇克聯盟。

『叄』 什麼是網路互助該如何選擇靠譜的平台

網路互助,是互助保險在中國特殊的國情和當前特殊的監管環境下的一個變體,是一個階段性的產物。雖然保監會在去年已經發布了《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各種規定基本是按照國外的相互保險模式來定的。但牌照遲遲沒有發。而國內的一些先行者又擔心錯過機會,所以經過改良,以網路互助的名義開始探索。對於中國的保險用戶來說,不妨選擇一兩家網路互助平台,作為自己保險方案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選擇的時候主要考慮一下幾個點:
1. 運營公司的初衷和實力,是由有意願和有能力持續經營下去?
2. 產品的設計,保障是否充足,會員權益是否公平
3. 風險把控的能力,是否存在明顯的騙保或者帶病入保而無法甄別?
4. 運營的透明度,是否能及時、真實的公示資金、互助事件等信息?

同心社平台採用最新的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架構目前還說還是靠譜的。

『肆』 網路互助平台是怎麼回事

2011年,首個網路互助平台「互保公社」(後改名康愛公社)成立,它利用針對癌症的小額互助,幫助患者籌集醫療費。

到2016年,康愛公社的社員達到了43萬,這讓互助行業在國內真正受到了關注。

同年,第三方眾籌平台「水滴籌」入局,旗下水滴互助」獲千萬級天使輪融資,展現了互助行業的巨大潛力。

關於網路互助是否還能加入,我們要清楚兩點。

1、網路互助跟保險的區別

很多人認為,參與了互助平台就等於買了保險。

但實際上它們差異很大,我們以重疾險為例,跟相互寶做個綜合對比。

可以看到,重疾險的安全性與穩定性比相互寶高很多,且在保障范圍更全面。

所以要明確的是,網路互助的作用,不是代替保險,而是在保險之外作為一個保障補充。

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看這里:《網路互助、眾籌,到底能不能替代保險?》

2、到底有沒有必要加入網路互助

對「網路互助」,我們客觀看待就好,不要將其當成保險,但也無需一味排斥。

一個完善的保障計劃,社保是基礎,其次是商業保險,例如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和壽險。

在已經配置好前面兩種保險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需求加入網路互助計劃。

或者是你暫時預算非常緊張,無力購買保險,可以用網路互助來過渡,總比什麼保障都沒有要好。

等有了預算,再及時補充保險。

『伍』 網路互助保險是否是互聯網保險的新模式

是的,網路互助,其實是國外的互助保險(或者叫相互保險)在國內的一個變體。它繼承了互助保險的一些模式的特點,比如組織形式、管理辦法,也根據中國保險市場的特點和當前的監管環境做了一些變更。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是互助保險,第二是網路互助。
互助保險,是一群有共同要求和面臨同樣風險的的人自願組織起來,定義好風險補償的規則,預交風險補償分攤資金,從而保障每一個參與者的風險損失。這是現代保險的最初形式,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面臨巨大勞動風險卻無法得到補償的工人們自發組織起來形成了互助社,進而逐步演變成相互保險公司的形式。
相比於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像平安保險、中國人壽、安邦保險這樣的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互助保險有兩個顯著特點:
第一是投保人即股東,對公司擁有所有權、管理權和監督權,所支付的保費要全部用於風險保障,保費資金所產生的收益也貴全體投保人所有。
第二是同類人群的同質風險保障,因為有共同點,所以投保人相互之間更容易信任,對於互助保險組織或者公司的忠誠度也更高,願意長期參與。另一方面,對於商業保險因為不賺錢或風險難以預測的風險,像高風險人群(比如大廈清潔工,俗稱蜘蛛人),或者不固定的風險(比如突發性的自然災害)。而在互助保險模式下,只要全體會員認可,定好規則,就可以運轉了。
所以說,互助保險不僅是一種靠譜的保障模式,而且對於股份制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障體系)還能形成有益的補充,覆蓋一些特殊的的保障需求。
目前,國內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網路互助保險平台同心互助出現了,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創新實現全面透明化運作,為大眾搭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安全高效的開放性互助信息服務平台。

『陸』 什麼是網路互助

網路互助,其實是國外的互助保險(或者叫相互保險)在國內的一個變體。它繼承了互助保險的一些模式的特點,比如組織形式、管理辦法,也根據中國保險市場的特點和當前的監管環境做了一些變更。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是互助保險,第二是網路互助。

互助保險,是一群有共同要求和面臨同樣風險的的人自願組織起來,定義好風險補償的規則,預交風險補償分攤資金,從而保障每一個參與者的風險損失。這是現代保險的最初形式,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面臨巨大勞動風險卻無法得到補償的工人們自發組織起來形成了互助社,進而逐步演變成相互保險公司的形式。

相比於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像平安保險、中國人壽、安邦保險這樣的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互助保險有兩個顯著特點:

第一是投保人即股東,對公司擁有所有權、管理權和監督權,所支付的保費要全部用於風險保障,保費資金所產生的收益也貴全體投保人所有。

第二是同類人群的同質風險保障,因為有共同點,所以投保人相互之間更加認同,對於互助保險組織或者公司的忠誠度也更高,願意長期參與。另一方面,對於商業保險因為不賺錢或風險難以預測的風險,像高風險人群(比如大廈清潔工,俗稱蜘蛛人),或者不固定的風險(比如突發性的自然災害)。而在互助保險模式下,只要全體會員認可,定好規則,就可以運轉了。

所以說,互助保險不僅是一種靠譜的保障模式,而且對於股份制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障體系)還能形成有益的補充,覆蓋一些特殊的的保障需求。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互助保險歷經400多年的變遷,依然在全球保險市場佔有27%的份額,能覆蓋將近10億用戶的原因。而其中的佼佼者,像日本最大的壽險公司「日本生命相互保險株式會社」,長期穩居日本壽險公司的第一位,其資金規模是日本最大的商業壽險公司「三井生命」的三倍之多,同時還掌管日本的養老金發放。可見相互保險在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重要性。

而網路互助,是互助保險在中國特殊的國情和當前特殊的監管環境下的一個變體,是一個階段性的產物。雖然保監會在去年已經發布了《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各種規定基本是按照國外的相互保險模式來定的。但牌照遲遲沒有發。而國內的一些先行者又擔心錯過機會,所以經過改良,以網路互助的名義開始探索。除了沒有牌照,沒有注冊保險公司之外,他們的模式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面向大眾,而不是同類人群。這樣擴大了用戶群體,有利於快速積攢用戶,但失去了同類人群的特點;

第二:不預收費,或者小額預收費,而不是按照精算模型按年繳費。這樣降低了獲客門檻,但拉來的用戶的後續付費意願和留存率會降低;

第三:保障標的以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為主,這兩個是相對比較標准化的,有利於互助平台做風控。但還沒有發揮出互助保險保障靈活的特點。

『柒』 什麼是網路互助平台

簡單來說,網路互助就是有共同需求的人,投入少量資金或符合相關要求的情況下加入互助計劃中,享受計劃中的保障體系,然後每次發生理賠事件需要其餘用戶共同分攤理賠金,網路互助並不是保險。那能不能替代保險呢?看這里你就知道:《網路互助、眾籌,到底能不能替代保險?》

加入的人,如果達到互助平台的賠付要求,就可以獲得一筆互助金,其他的用戶平攤這筆費用,平台一般只收取一點管理費。還有的平台需要設立賬戶,存入賬戶的錢有最低額度有要求。

發生風險事故後,用戶的理賠申請原因也會公示出來,可以讓其他用戶了解自己到底幫助了誰,自己所分攤的保費到了哪裡。

一般每月會有兩次公示,公示也代表著要開始分攤費用了,其他沒有理賠需求的用戶需要在互助余額中扣除分攤費用,不夠的用戶就需要充值。

總的來說,諸如美團互助之類的網路互助計劃,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但它沒有合同效力,缺乏法律約束,註定給不了消費者安全和穩定的保障。而商業保險同時兼具了保障性、安全性和合法性,才是我們配置保障的首選。

『捌』 網路互助平台是一種怎樣的運營模式

網路互助平台是一種一人生病,眾人均攤的模式運營的。一般很多平台,都可以在後台設定,你可以選擇讓自己的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或者子女加入,而且一般每個月扣費也不多。

如果在生病之後,只要在申報的范圍內,就可以申請賠款,這樣就可以拿到錢治病了

閱讀全文

與網路互助模式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7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9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7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9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5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5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8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2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9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