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信息探測怎麼做

網路信息探測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7-22 15:15:00

⑴ 網路輿論熱點信息怎麼監測有什麼方法嗎

若要想把握輿論熱點導向,及時做好引導工作,就需做好網路輿論熱點信息監測工作。通過前期監測建立海量信息輿情輿論監測平台,後期測算提煉當前輿論熱點,導向分析推導未來輿論走勢,並在實踐中進行校正,准確掌握當前輿論熱點及未來輿論走向。
如可藉助蟻坊軟體這類基於互聯網信息監測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實時動態監測新聞門戶、論壇、博客、互動社區、新興媒體等互聯網站點,實現對網路海量信息的全方位實時掃描和監測。並對監測到的數據進行聚類、分類、關聯關系分析等處理,及時掌握網路上的輿論熱點,並對熱點信息進行持續跟蹤。及時發現網路突發性事件和敏感輿情,實現對互聯網輿情的全面把控。並對輿論信息進行及時預警的輿情輿論監測系統平台進行輿論監督。

⑵ 互聯網輿情監測應該怎麼做

企業做好輿情監測方法如下:
1、制定預案企業需要結合實際,根據不同類型的輿情事件制定可行且詳細的判斷標准和預警預案,防範於未然,做到出現輿情危機時,能夠有條不紊且有理有據的進行應對。
2、及時溝通輿情監測期間和發生輿情危機時,要保持與政府相關部門、權威機構、專家學者的緊密溝通。同時企業可以藉助媒體,最大程度地爭取媒體的支持,利用社交媒體、公眾號等平台,適時轉移目標,發布最及時權威的信息,左右網路輿情的走向,把噪音雜音壓下來,使該網路輿情信息關注度逐漸轉冷。
3、輿情危機應對培訓了解新媒體環境下輿情危機處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掌握處置輿情危機的基本原則和方式方法,提升了輿情應對與危機管理能力,為今後提升組織系統網路輿情宣傳與管理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⑶ 網路有害信息檢測技術手段有哪些

1.寬頻高速實時的檢測技術如何實現千兆乙太網等高速網路下的實時入侵檢測已經成為現實問題。目前的千兆IDS產品性能指標與實際要求相差很遠,提高性能應主要考慮兩個方面:IDS的軟體結構和演算法需要重新設計,以提高運行速度和效率,適應高速網的環境;隨著高速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IDS如何適應IPV6等新一代網路協議將成為一個全新的問題。2.大規模分布式的檢測技術傳統的集中式IDS是在不同網段放置多個探測器來收集當前網路狀態信息,並傳送到中央控制台進行處理分析。這種方式存在明顯的缺陷:第一,對了大規模的分布式攻擊,中央控制台的負荷將會超過處理極限,導致漏報率增高;第二,多個探測器收集到的數據在網路上的傳輸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網路負擔,導致網路系統性能降低;第三,由於網路傳輸的延時問題,中央控制台處理的數據包不能實時反映當前網路狀態。3.數據挖掘技術操作系統的日益復雜和網路流量的急劇增加,導致了審計數據以驚人的速度劇增。

⑷ 請問,網監部門對互聯網信息進行監測是怎麼做到的

是的.在北京有個網路入口.和美國、歐盟連接海底隧道的光遷電纜,要通過北京的網路伺服器 進行解析.解析的時候設置關鍵字,過濾掉不"和_諧"的信息.然後我們在能上網.

⑸ 怎樣才能做好網路信息輿情監測,它分為那些過程呀

具體到不同的企業的網路輿情監測的流程可能不一樣,但是大致都是三個部分,如下
1.制定危機預警方案。針對各種類型的危機事件,制定比較詳盡的判斷標准和預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備,一旦危機出現便有章可循、對症下葯。此步驟主要是確定好監測的目標網站和過濾關鍵詞。
2.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持對事態的第一時間獲知權,加強監測力度。這個可以通過例如樂思輿情監控系統之類的技術,在第一時間大量來採集、匯總各種互聯網上的信息。
3.及時傳遞和溝通信息。即與輿論危機涉及的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建立和運用這種信息溝通機制,已經成為網路輿情管理部門的重要經驗。以上海為例,無論在涉日輿情、地鐵調價,還是普陀城管打人等「網路熱點輿情」處理上,各部門協同作戰、相互配合、共同商議,判斷危機走向,對預案進行適當修正和調整,以符合實際所需是危機應對的重要措施。

⑹ 怎麼做好網路信息輿情監測,關鍵是從哪入手啊

具體到不同的企業的網路輿情監測的流程可能不一樣,但是大致都是三個部分,如下(以樂思網路輿情監測系統為例):
1.制定危機預警方案。針對各種類型的危機事件,制定比較詳盡的判斷標准和預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備,一旦危機出現便有章可循、對症下葯。此步驟主要是確定好監測的目標網站和過濾關鍵詞。
2.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持對事態的第一時間獲知權,加強監測力度。這個可以通過例如樂思輿情監控系統之類的技術,在第一時間大量來採集、匯總各種互聯網上的信息。
3.及時傳遞和溝通信息。即與輿論危機涉及的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建立和運用這種信息溝通機制,已經成為網路輿情管理部門的重要經驗。以上海為例,無論在涉日輿情、地鐵調價,還是普陀城管打人等「網路熱點輿情」處理上,各部門協同作戰、相互配合、共同商議,判斷危機走向,對預案進行適當修正和調整,以符合實際所需是危機應對的重要措施。

⑺ 什麼是網路探測

針對目前IP網路管理系統中管理信息的收集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文中設計了一種基於RMON的網路探測器並給出了具體的實現方案;該探測器充分利用一些現有的免費開發工具包,並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關鍵詞 網路探測器 網路管理 遠程監視

1 引言

在一個網路管理系統中,網管信息的收集是一項最基本的任務,它是實現各種復雜的網路管理功能的基礎。在本網管系統的基本實現中,是依賴於管理站來採集網路中的各種信息,並對採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這種方式基本上能夠滿足多數網路的管理需求,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所有網管信息的採集全部依賴於中心的管理站,對管理站的處理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同時,由於各種原始的網管信息都需要匯集到管理站,就會帶來管理站四周較大的網路流量,容易造成網路的阻塞;

(2)對於一些帶有防火牆的虛擬網,位於其外部的管理站無法訪問到其內部的網路,因而也就無法對其進行監視與管理;

(3)管理站在信息採集的時候,主要是利用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和各個網路設備進行通信,獲得各設備的網管信息。然而,這些信息主要是關於設備自身的,而關於整個網路的總體信息則比較缺乏。

「網路探測器」正是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

在本網管系統中,網路探測器是放置在一個區域網內部的硬體裝置,它可以按照預定的配置信息,對該區域網內部的網路信息進行收集和統計,並對區域網的工作狀況進行監視;同時,提供一定的介面,供管理站與之進行通信,獲得它的網管信息,並對它進行配置與管理。 2 網路探測器原理

2.1 網路數據包的偵聽

在乙太網上,任何一個主機發出的數據包都是在共享的乙太網傳輸介質上進行傳輸的,每個數據包的包頭部分都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一般情況下,區域網上各台主機的網卡負責檢查每一個數據包,如果發現其目的地址是本機,則接收該數據包並向上層傳遞,以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如果目的地址不是本機,則忽略它。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需要讓一台主機能夠接收所有的數據包,即進行網路數據包的「偵聽」,這時,通過對網卡進行設置,可以讓該主機的網卡工作在「混雜模式」下,則不論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是否是本機,都能夠截獲並傳遞給上層進行處理。

對於截獲的數據包,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就能夠得到數據包的一些基本屬性,如包類型、包大小、目的地址、源地址等,這樣,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統計。

2.2 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SNMP是TCP/IP網路上的一個重要的網路管理協議,能夠用於監控和管理網路設備,SNMP規范定義了管理站與網路設備之間交換管理信息的協議、管理信息的結構框架、通用的管理信息庫MIB等。

SNMP是網路管理系統的基礎,本網管系統主要基於SNMP來從各個網路設備獲得各種網路管理信息,並在對它們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後,提供各種網路管理功能。

在網路探測器的實現中,我們將使用SNMP規范來實現它和管理站的通信,即在網路探測器上實現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SNMP Agent,通過SNMP來向管理站提供各種網管信息。網路探測器支持RMON MIB,主要提供整個區域網有關的統計信息。

2.3 RMON——遠程監視

RMON(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規范是SNMP的一個重要增強,它定義了一種遠程監視MIB來作為MIB-II的補充,為網路管理站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網路信息。RMON可以把子網當作一個整體來監視,提供關於整個子網的一些統計信息。

RMON本質上是定義了一套MIB規范,其作用是定義標準的網路監視功能和介面,使基於SNMP的管理站和RMON探測器之間能夠通信。一般說來,RMON提供了一種有效且高效的方法來監視子網行為。

RMON規范主要包括在兩個重要RFC文檔中:RFC 1757定義了RMON1, RFC 2021定義了RMO- N2。

RMON1主要工作在MAC層,能夠監視和它相連的LAN內的所有流量,捕獲所有MAC層的幀,從這些幀中讀取MAC層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並進行有關的各種分析和統計。

RMON2是RMON1的擴充,RMON2工作在MAC層之上,能夠從OSI模型的第3層到第7層對數據包進行解析,監視協議流量,例如,探測器能夠基於網路層協議和地址(包括IP)來監視流量。

RMON規范定義的MIB庫結合在MIB-II中,其子樹標識為16。RMON1定義了10個組,RMON2在RMON1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擴充,添加了9個新的組。

3 系統總體設計

3.1 基本設計思想

從本質上講,網路探測器是一個支持RMON規范的SNMP Agent,其主要任務包括:

(1)採集、分析和統計區域網的各種有用信息,按照RMON規范對這些信息進行組織;

(2)實現SNMP Agent,提供標準的SNMP介面,供管理站從它獲得網路管理信息。

網路探測器底層的平台是嵌入式Linux系統,該系統具有網路模塊,可以接入以太區域網。具體的平台要求是:

硬體系統平台:性能較高,處理速度相對較快,內存容量較大,帶有網路模塊;

操作系統平台:支持網路功能,能夠接入乙太網,提供C++編譯開發工具。

在本網路探測器的實現時,考慮到運行效率、硬體成本、使用方便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做了以下限定:

(1)針對目前最常見的乙太網環境;

(2)有一個介面使其僅能連接到一個子網,這樣可使得系統簡單有效、易於安裝配置;

(3)全部MIB對象存放在內存中,提高運行效率;

(4)有選擇地實現一些重要的MIB組;RMON是一個功能非常強大的MIB庫,能夠為管理站提供詳細的網路管理信息,然而,在一般應用中都不大可能對所有的SNMP MIB組加以實現。

3.2 系統基本體系結構

圖2給出了本網路探測器的基本體系結構。網路探測器包括以下一些基本組成模塊:網路偵聽、數據包分析、分類統計計數、RMON MIB庫、SNMP處理以及Trap發送等。

探測器系統中,各個功能模塊的主要功能如下:

網路偵聽模塊負責從網路上截獲所有的數據包;網路探測器連接在特定區域網上,它能夠對該區域網上傳輸的所有數據包進行截獲,然後提交給上層模塊進行分析處理。

數據包分析模塊對截獲的數據包根據數據包的類型、源地址、目的地址、包大小等基本信息逐個進行分析。

數據包分析模塊在對數據包進行分析後,根據數據包的特性,調用特定的分類統計計數模塊對該包進行統計計數,分類統計計數模塊按照MIB庫的規范要求,將統計結果更新到有關的一些MIB對象中。

RMON MIB庫用來保存各種RMON MIB對象(實際上還包括MIB-II的System組和Interface組),這些對象按照RMON MIB規范進行組織,這里的MIB庫是一個概念上的資料庫,實際上各種信息都組織在內存中,以提高訪問效率。

SNMP處理模塊負責實現SNMP訪問介面,接收SNMP請求(包括Get、GetRequest、Set等操作),對它進行分析處理,並按照要求訪問RMON MIB庫,從中取得需要的MIB對象值並返回給請求者(對Get、GetRequest而言),或者設置有關的MIB對象值(對Set操作而言)。

Trap發送模塊負責在發生特定事件時,主動發送Trap信息給預定的管理站;在分類統計計數模塊對MIB對象的值進行計數時,如果發現特定值超過了預定的范圍,則啟動Trap發送模塊,按照預定策略發送Trap信息給管理站。

4 實現技術

4.1 SNMP Agent的實現

目前,已經有一些可用的SNMP Agent開發工具包,它們提供一些基本的框架平台,實現了Agent的通用功能,在其基礎上,開發者可以集中精力進行具體邏輯功能的實現,如MIB對象的數據採集等。這樣有利於簡化開發工作,加快開發進程。常見的SNMP Agent開發工具包有:Agent++、net-snmp、WinSnmp API(適用於Windows平台)等。

為了方便探測器Agent的實現,我們選擇了Agent++平台,它是免費的且源代碼公開。

Agent++是一套用於開發SNMP Agent的C++庫,它建立在SNMP++的基礎之上。Agent++提供了完整的協議處理框架,提供了標量對象和表對象等MIB對象的基類,通過繼承用戶可以方便地定義MIB對象。Agent++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1)功能強大,能夠實現各種復雜的MIB對象;

(2)簡單易用,開發人員無需深入了解底層的SNMP處理,僅使用一些簡單的類和介面,即可快速實現帶有各種MIB對象的Agent;

(3)擴展性強,方便定義和實現新的功能;

(4)可移植性好,代碼可以方便地移植到Windows、UNIX、Linux等平台上;

(5)支持SNMPv1和SNMPv2c;

(6)支持多線程處理,在線程中處理SNMP請求,可以進行並發的處理;

(7)支持MIB對象的持久保存,可將MIB對象保存到硬碟上,並可以從硬碟裝載;

(8)具有詳細的日誌功能。

4.2 網路數據包偵聽的實現

網路數據包的偵聽也可以使用一些現成的開發包來實現,winpcap和libpcap是比較著名的開發包,提供了較強的網路數據包截獲功能,其中,winpcap運行在Windows平台上,libpcap運行在UNIX和Linux平台上。

本項目使用libpcap作為數據包偵聽部分的開發包。

libpcap(Packet Capture Library),即數據包捕獲函數庫。在網路包抓取中libpcap是非常常用的一個庫,著名的tcpmp就是用它來實現的。libpcap是一個與實現無關的訪問操作系統所提供的分組捕獲函數庫,用於訪問數據鏈路層。這個庫為不同的平台提供了一致的C函數編程介面,在安裝了 libpcap 的平台上,以 libpcap 為介面寫的程序、應用,能夠自由地跨平台使用。它支持多種操作系統。

libpcap 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它提供了20多個API封裝函數,我們利用這些API函數即可完成本網路探測器所需的網路數據包監聽功能。

5 結束語

針對網路管理系統的管理信息收集所存在的一些特殊問題,本文設計並實現一種網路探測器。在一個網路管理應用系統中,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為一些區域網設置網路探測器。所以網路探測器是對本網路管理系統基本實現的補充,它可以使得本網管系統功能更加完善。實踐證明本實現方案簡單實用,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參 考 文 獻

[1] Stallings W,胡成松, 汪凱譯 . SNMP網路管理,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

[2] RFC 1213-199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for Network Management of TCP/IP-based internets: MIB-II

[3] RFC 1757-1995, 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4] RFC 2021-1997, 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II

----《中國數據通信》

閱讀全文

與網路信息探測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7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80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7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9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5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5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8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2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9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