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繪制自己的「人脈圖」
在職場上,你想讓自己擁有什麼樣的定位?成為什麼樣類型的人,取得什麼樣的成績?應該早一些開始進行開拓人脈的布局,早一點規劃自己的人脈網路,累積你的「人脈存摺」,認真地經營自己的人脈資源。幾年後,將會發現身邊到處是可隨時協助你的專業人士,一通電話、一個郵件即可解決你煩惱的棘手問題,這時,你在完成自己夢想的途中也就更順暢了。
一個身在職場之人,你的通訊錄是什麼樣的?是否僅是一個普通的電話號碼本那麼簡單?時下,一些職場有心人十分善於管理自己的通訊錄,有些人甚至把它繪製成一張可以一目瞭然的「人脈圖」,並定期地進行一定的整理和保持聯絡。這種「人脈圖」,往往為其職場上的成功增添了很大的力量。
一家市場部經理林先生說:「以前,我哪有什麼通訊錄啊,也就是一堆沒有整理過的名片。後來業務聯系越來越廣,我發現散亂的人脈信息給我的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不方便,才想到要做相應的整理。」林先生有一張「地圖式」的通訊錄:這張大型的區域人脈覆蓋表,其實就是在一張標准大小的中國地圖上,凡是有朋友的地方他都畫個圈;而在另一張附表上,先以省做大劃分,然後再按城市進行編輯,在每個朋友的人名後,寫上他們的聯系方式。如此一來,便能一眼看清自己的人脈關系在全國各地的分布狀況,聯系起來也方便很多。
李曉娥是公關部經理,她的通訊錄則是一張「行業人脈覆蓋圖」。她在每個行業下面的欄目內,標明所有的人脈關系情況,「沒有的就先空著,還能隨時提醒自己去挖掘和逐步完善。」李曉娥說,她每個月都會對這張人脈圖做一次整理,不斷豐富圖中的內容,就等於她的工作已經不斷深入到了各行各業。當然,她還會根據各個朋友的綜合資料分析,制定出不同等級的聯系頻率,對提醒她與所有的朋友保持定期聯系很有幫助。
對職場中的人來說,不定時地想想自己身邊的「朋友」,精心繪制出一張「人脈圖」,其實是對自己有用的人脈資源的有效整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職場人士想獲得成功並不是只憑自己一個人悶頭苦幹就行了,更需要有一張自己的「人脈圖」。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成功在很大一部分都是靠人脈得來的,相反,如果你的「人脈圖」資源不豐富,就不容易獲得成功。
職場中,對於個人來說,專業是利刃,人脈是秘密武器,如果一個人只有專業,而沒有人脈,個人競爭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倘若加上人脈,個人競爭力將是一分耕耘,可以獲得數倍的收獲。
人脈資源是一個人通往成功、財富的有效門票。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在於你都認識哪些人。
弗萊明是英國的一個農夫,一天,他正在田地里幹活。忽然,附近沼澤里傳來了呼救聲,農夫趕忙放下手中的農具,向沼澤地奔去。只見一個小孩正在泥潭中掙扎,淤泥已沒到了他的腰部。農夫奮不顧身地把泥潭裡的小孩救了出來。
第二天,一輛豪華小汽車停在了這個農夫勞作的田邊,一位風度優雅的英國貴族人士走下車後,自我介紹說是被救小孩的父親,他是專門趕來向農夫致謝的。農夫說,這只是一件不足掛齒的事。
而貴族人士卻說:「我想用一筆酬金來報答你,你救了我孩子的命。」農夫回答說:「我不要報答,我不能因為做了一點事情就接受酬金。我不應該這樣做的。」
這時,農夫的兒子剛好從家裡走出來。「這是你的兒子嗎?」貴族人士說,「我給你提一個建議,讓我把你兒子帶走,我要給他提供最好的教育。如果他像他的父母,也就是你,他一定能成為令你驕傲的男子漢。」農夫同意了他的做法。
時間飛快地過去了,農夫的兒子從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了享譽世界的醫生。數年以後,貴族人士的兒子因肺炎病倒了,經過注射青黴素,他的身體又重新獲得了健康。
那個英國貴族人士名叫倫道夫·丘吉爾,他的兒子在二戰期間擔任英國首相,領導英國人民戰勝了納粹德國的溫斯頓·丘吉爾。而農夫的兒子就是青黴素的發明者亞歷山大·弗萊明。
人脈與血脈很像,四通八達、錯綜復雜的血脈網路,是人的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血脈即經脈,簡稱脈。在人們追求事業成功和幸福快樂的生活過程中,同樣也有一個類似血脈的東西存在,它就是人脈。如果說血脈是人的生理生命支持系統的話,那麼人脈則是人的社會生命支持系統。
一棵小樹苗要想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棟梁之材,必須要有粗壯厚實的根脈供給大地營養,必須要有充足豐富的枝脈和纖細縱橫的葉脈供給自然的空氣、陽光和雨露。
經營人際關系是面,經營人脈資源是點;人際關系是花,人脈資源是果人際關系是目標,人脈資源是目的;人際關系是過程,人脈資源是結果。可以這樣說,沒有人脈資源落地生根的人際關系是毫無任何意義的、空泛的,而人脈資源的開花結果則依賴於良好的人際關系基礎。
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擁有很發達的信息,就會擁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信息來自你的情報站,情報站就是你的人脈網,人脈有多廣,情報就有多廣,這也是一個人事業發展很好的平台。
留意觀察生活的人會發現:許多人的跳槽都是通過熟人推薦、引見或「挖」過去的,許多人事業的轉機得益於「貴人相助」……
現在這個時代,人脈競爭力與知本競爭力同樣重要,傳統的人才市場、媒體、網路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對高級人才的招聘需要。每個渴望更大事業發展機會的職場中人也都在不斷尋求新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通過人脈的力量把自己更好地推銷出去。由於人才需求信息不對稱,一方面,人才企業之間缺乏溝通,很難找到合適的職位,使自己的事業理想得以實現。另一方面,企業在進行中高層人才招聘時,經常會發現可供選擇的招聘渠道不理想,企業在招聘的工作上付出的時間成本過大,雖然找到了滿意的人才,卻不能很好地保留住,投入較大的招聘成本但效果很不明顯,特別是需求急、要求較高的職位人才一時更是難以尋覓……對於那些在職場上奮斗的人來說,特別是職業經理人來說,專業能力仍然是職場競爭的主要砝碼,如何將專業砝碼運用得當,就需要運用自己的人脈資源了。
根據其形成過程,人脈資源可分為:血緣人脈、地緣人脈、學緣人脈、事緣人脈、客緣人脈、隨緣人脈等。根據所起作用的不同,人脈資源還可分為:政府人脈資源、金融人脈資源、行業人脈資源、技術人脈資源、思想智慧人脈資源、媒體人脈資源、客戶人脈資源、高層人脈資源(比如老闆、上司)、低層人脈資源(比如同事、下屬)等。你所有的信息都來自於自己的情報站。人脈是事業成功的助推器。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命中能不時出現一個「貴人」,在關鍵時刻或危難之際幫我們一把。貴人相助確實是我們成功路上寶貴的資源,他可以一下子把我們機遇的天窗打開,讓我們撥雲見日,豁然開朗,直接進入成功的序列和境界,使你與成功相遇的時間大大縮短。
如果按照傳統的人脈建制,需要認識的時間夠長久,並且要從生活、工作、家庭等各方面慢慢累積,才能建立穩固的人脈。想一想,你現在多大了?在你的人生旅途中,除了金錢、專業知識,你有多少人脈?你的人脈競爭力有多少?未來,你打算如何讓人脈成為蘊藏豐富的資料庫呢?
做任何事都要有所規劃,人脈也是一樣。人脈,也許被很多人忽視了,自認為是個很勤於規劃的人,就連人脈都是可以利用規劃循序漸進的模式來經營的,交情需要時間醞釀,朋友靠互相協助來奠定穩固的基礎,進而完成生活上的分享、生意上的往來、工作上的協調。
做任何事情都要為以後的發展考慮一下,人脈的架構也是如此。想五年後成為什麼樣類型的人,現在就應該開始布局,從現在開始開拓人脈,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如果沒有為五年後的人脈開始訂立目標,盲從地拓展人脈只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繁忙與麻煩。早一點開始規劃自己的人脈網路,五年後,將會發現自己的「人脈存摺」很豐富,到真正需要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人脈將會在不知不覺中助你一臂之力。
「專業是刀柄,人脈是利刃」,在現今變化多端的社會局勢中,光靠本身的專業職能是不夠的,唯有配合互動互利的方式去經營人脈,才是職場中勝負的關鍵。
職場中的人們,必須有一張自己的「人脈圖」,理清自己的人脈頭緒,以便更好地幫助自己。一個人脈競爭力強的人,他擁有的人脈資源相較別人更廣且深。在平時,這個人脈資源可以讓他比別人快速地獲取有用的信息,進而轉換成工作升遷的機會,或者財富;而在危急或關鍵時刻,也往往可以發揮轉危為安,或起到臨門一腳的作用。
在當前一些快速成長的高科技產業中,機會很多,如果工程師們永遠不打開另一扇門,不聽聽別的聲音,不但自己可能面臨技術落後、被時間淘汰的風險,也無法晉身管理階層,更無從探知將技術、市場與行銷各領域整合的樂趣,格局也會因此而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據說,哈佛大學為了解人際能力對一個人的成就所扮演的角色,曾經針對貝爾實驗室頂尖研究員做調查,他們發現:那些被人們普遍認為的傑出人才,專業能力往往不是重點,關鍵在於頂尖人才會採用不同的人際策略,這些人會多花時間與那些在關鍵時刻可能有幫助的人,培養良好的關系,在面臨問題或危機時便容易化險為夷。他們還分析,當一位表現平平的員工遇到棘手的問題時,會努力去請教專家,之後卻往往苦候沒有迴音,這往往是浪費時間。頂尖人才則很少碰到這種問題,這是因為他們在平時還用不到的時候,就已經建立豐富的資源網,一旦有事請教立刻便能得到答案。通過這份研究報告,我們可以看出,人脈資源網路深具彈性,每一次的溝通都為這個復雜的資源網多織一條線,漸漸地形成牢不可破的網路。
為自己製作出一張「人脈圖」,每一次與人溝通,就為你的人脈網路多織一條線。身在職場,就要為自己築建一張「人脈圖」,當然,並不是說一定要拿張紙,把自己的圈子裡所有的朋友都寫下來。並不是僅僅這一種方法,不想這樣做,起碼也要在自己的腦子里有這張「人脈圖」。努力構建出自己更大的人脈圈,認識更多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縱觀各界成功人士,我們會發現,他們也並不完全是憑自己的能力而成功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靠人脈,靠自己的好人緣。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懂得藉助人脈的力量成就自己,這樣就可省很多力。努力豐富自己的「人脈存摺」的目的也就在此,到關鍵時刻能為己所用,幫自己一把。因此說,職場人生,為自己繪張「人脈圖」。
2. 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人際關系網
無論任何東西,只有屬於你自己的時候,它才能更充分、有效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人際關系也一樣。雖然你可以通過別人那七拐八拐的人際關系,找到那個可以幫助你的人,但是這其中需要耗費你許多精力、時間和金錢,要幾經周折,所以最好、最快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建立屬於你自己的人際關系網。
所以,當凱文看到卡特運用自己的人際關系,賣出一台又一台電腦,而別的同事雖然也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卻不能迅速見效,原因竟然是關系不夠鐵的時候;當卡特把自己的客戶資源送給凱文,令凱文的銷售業績大大提升的時候,凱文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必須把這些關系網發展成自己的。只有他們真正有了與自己密切的關系之後,只有他們的利益與自己緊密聯系時,這些人際關系才是令自己迅速前進的階梯,否則自己只能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於是,在通過自己的客戶認識了一部分人後,凱文開始自己與這些人交往,並且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把他們變成自己的朋友,變成了真正能迅速幫助自己的合作夥伴。
在公司員工大會上,凱文對那些新人職的人說:「你的業績怎樣獲得?關鍵就是看你手中有多少客戶,而這些客戶的多少,又取決於你人際關系的多少,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像我們搞銷售的,人際關系就是我們的業績。」
建立自己的關系網路,在現在這個社會至關重要,很多事情的解決都能因為人際關系的存在迎刃而解。比如你所經營的公司需要資金支持,如果你有在金融領域的關系,很快就能解決;作為娛樂新聞記者,如果你想獲得最新的娛樂八卦,如果你在娛樂圈內有熟人,那麼就能很容易地得到許多新聞。
一切疑難問題,在關系面前都會變得那麼不堪一擊。因為有關系,說明解決這個問題的,不是你單個人,而是「集體」的力量。所以,你應該記住德國社會學家皮特·卡魯的話:「想方設法地與別人搞好關系,就是在為你未來的發展做積極准備。也許你的實際操作能力不強,但是你一定要確保自己的交際能力是一流的。」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關系決定成就》
3. 怎麼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網
朋友 首先放正你的心態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1.不用講別人的是非,因為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之人.
2.可以適當說別人的好話,不用擔心沒有人聽到.
3.不要吹牛,當朋友有事情來求你的時候,那你該怎麼樣呢.
4.如果不是很漂亮,也沒有什麼氣質,那麼微笑是你最好的朋友.
5.尊重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門衛和掃地大媽等等.
6.有時候不用高談闊論,多些聆聽,少說話.
7.要有禮貌,禮讓,這是表現你的良好修養基本條件之一.
8.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每一個問題.
9.做什麼事情都好,抱著學習的心態,這樣會使你事半功倍.
10.不用什麼時候以"我"來做主語.
11.不要埋怨,多請教,不用太過張揚自己的個性,不狂妄.
12.可以相信,但是不可以依賴
13.用心去對待 用心去珍惜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14.不用太過於斤斤計較,有時候吃虧就是佔便宜.
15.做人有原則是對的,但是原則是給你靈活運用的.
4. 社會關系網路網怎麼繪制
最近需要繪制一些網路演示圖,沒找到合適的繪圖工具,找了半天感覺學習成本都挺高的,感覺還是用Python搞效率高一些。之前用igraph的時候湊巧看過networkx,覺得和igraph-python相比,這個庫至少是給人類用的,而且這個包好像是內置Graphviz的,不如我也用這個加matplotlib去繪圖試試。
今天試著畫一個二分網路無向圖,並且用圈圈表現出其社團關系,顏色表示節點種類。
1. 創建網路
G = nx.Graph()
G.add_node('1')
G.add_nodes_from(['2', '3'])
#注意如果加進去臨邊有未出現的節點,會自動創建節點
G.add_edge(1, 2)
G.add_edge('1', '2')
#實際上edges是個hash的key,還可以對應一個value
G.add_edge(n1, n2, object=x)
G.add_edges_from([('1', '2'), ('1', '3')])
list(G.adj['1'])
G.degree['1']
G.remove_node('2')
G.remove_edge('1', '3')
2. 為節點添加屬性
G[1][3]['color'] = "blue"
G.edges[1, 2]['color'] = "red"
3. 快速遍歷所有臨邊
FG = nx.Graph()
FG.add_weighted_edges_from([(1, 2, 0.125), (1, 3, 0.75), (2, 4, 1.2), (3, 4, 0.375)])
for n, nbrs in FG.adj.items():
for nbr, eattr in nbrs.items():
wt = eattr['weight']
if wt < 0.5: print('(%d, %d, %.3f)' % (n, nbr, wt))
4. 為圖,節點,邊添加屬性
G = nx.Graph(day="Friday")
G.graph
5. 為節點添加屬性
G.add_node(1, time='5pm')
G.add_nodes_from([3], time='2pm')
G.nodes[1]
G.nodes[1]['room'] = 714
G.nodes.data()
6. 為臨邊添加屬性
G.add_edge(1, 2, weight=4.7 )
G.add_edges_from([(3, 4), (4, 5)], color='red')
G.add_edges_from([(1, 2, {'color': 'blue'}), (2, 3, {'weight': 8})])
G[1][2]['weight'] = 4.7
G.edges[3, 4]['weight'] = 4.2
#注意的是weight這個屬性不能胡亂用,這個是演算法庫裡面處理時看做臨邊權重的屬性,必須是數值型的。
7. 創建有向圖
DG = nx.DiGraph()
DG.add_weighted_edges_from([(1, 2, 0.5), (3, 1, 0.75)])
#這個方向是按照第一個元素->第二個元素的
DG.out_degree(1, weight='weight') #0.5
DG.degree(1, weight='weight') #1.25
H = nx.Graph(DG)#有向圖轉為無向圖
8. 創建multigraph
>>> MG = nx.MultiGraph()
>>> MG.add_weighted_edges_from([(1, 2, 0.5), (1, 2, 0.75), (2, 3, 0.5)])
>>> dict(MG.degree(weight='weight'))
{1: 1.25, 2: 1.75, 3: 0.5}
>>> GG = nx.Graph()
>>> for n, nbrs in MG.adjacency():
... for nbr, edict in nbrs.items():
... minvalue = min([d['weight'] for d in edict.values()])
... GG.add_edge(n, nbr, weight = minvalue)
...
>>> nx.shortest_path(GG, 1, 3)
[1, 2, 3]
9. 基礎做圖
G = nx.petersen_graph()
plt.subplot(121)
nx.draw(G, with_labels=True, font_weight='bold')
plt.subplot(122)
#這個draw_shell好像是按照某種叫shell的布局繪制
nx.draw_shell(G, nlist=[range(5, 10), range(5)], with_labels=True, font_weight='bold')
#傳入選項
options = {undefined
'node_color': 'black',
'node_size': 100,
'width': 3,
}
# 四種布局
plt.subplot(221)
nx.draw_random(G, **options)
plt.subplot(222)
nx.draw_circular(G, **options)
plt.subplot(223)
nx.draw_spectral(G, **options)
plt.subplot(224)
nx.draw_shell(G, nlist=[range(5,10), range(5)], **options)
1. 實戰
1.1 畫一個二分網路圖,兩類節點不同顏色,每個節點上有id,臨邊的顏色代表值,然後畫兩個區域。
B = nx.Graph()
B.add_nodes_from(['u1','u2','u3','u4'], bipartite='user')
B.add_nodes_from(['i1','i2','i3'], bipartite='item')
B.add_edge('u1','i1',weight=3)
B.add_edge('u1','i2',weight=4)
B.add_edge('u2','i1',weight=5)
B.add_edge('u2','i3',weight=1)
B.add_edge('u3','i3',weight=3)
B.add_edge('u4','i3',weight=4)
from networkx.algorithms import bipartite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區域就算了 搞了一下午還是沒搗鼓出來怎麼畫
X = ['u1','u2','u3','u4']
Y = ['i1','i2','i3']
Edges = []
pos = dict()
pos.update( (n, (1, i)) for i, n in enumerate(X) )
pos.update( (n, (2, i+0.5)) for i, n in enumerate(Y) )
nx.draw_networkx_nodes(B, pos, nodelist=X, node_color='slategray',alpha=0.95, node_size = 350, with_labels=False)
nx.draw_networkx_nodes(B, pos, nodelist=Y, node_color='steelblue',alpha=0.95, node_size = 350, with_labels=False)
nx.draw_networkx_labels(B,pos)
colors = [ B.edges[u,i]['weight'] for u,i in B.edges]
edges = nx.draw_networkx_edges(B, pos = pos, edge_color = colors,
width=3, edge_cmap=plt.cm.Blues, with_labels=False, edge_vmin = 0, alpha=0.9)
pc = mpl.collections.PatchCollection(Edges, cmap=plt.cm.Blues)
pc.set_array(colors)
plt.colorbar(pc)
ax = plt.gca()
ax.set_axis_off()
5. 繪制自己的人際關系圖並說明如何應用它
人際關系網路的分類對於人際關系網路,國內外研究比較多的是社交網路,社交網路分雙向和單項,比如臉書,微信就是雙向(add),微博,Twitter就是單向(flower)。
6. 繪制一張以「我」為中心的人際關系「網路圖」,怎麼畫
以你為中心,向四周擴散,你的家人,你的同學,你的親人,你的好友,你的網友什麼的,然後列出你對他們的認識資料,再做出一張網路圖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