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作文《網路與成長》500字左右
我與網路共成長
網路,已成為21世紀人們皆知的「交通工具」,既方便,又實用。我們可以用它來交易、製作、農業、科技等。
我家買了台電腦,我用它來練習打字、查閱資料、了解國內外信息、看動畫片、聊天、玩游戲等等。
有一天,我在「第一範文網」上了解到:只要注冊會員,然後再發表作文,就可以積分。我注冊了一個,然後又試著寫幾篇,沒過一會兒,就有回應了,「您的作文已發表成功,謝謝您的投稿!」我高興極了,又如飢似渴地連續寫了五篇,只有一篇被退稿了。我反思了一會,退稿的原因是寫的錯別字太多了。我不敢再粗心了,每次寫完後,總要多檢查幾遍,直到無錯別字才投稿。
最近,我一直在找一個叫「xx時空港」的游戲,可在網路、谷歌上都找不到。一次,我在玩7k7k游戲中突然發現「xx時空港」的網址,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xx時空港」中都是考玩家智力的游戲,有邏輯思維力、判斷推理力、音樂天賦……可最近,我心愛的電腦已被放進爸媽房間里關禁閉,原因是為了不耽誤我的學習。我只好望梅止渴,透過房門的玻璃「痴情」地望著房間桌子上的電腦。
網路在發展,我們在進步,我與網路共成長!
❷ 現在90後,00後的消費觀是怎樣的
未來的消費主力軍一定是90後,00後,你知道他們的消費獨特性是什麼嗎?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在現在社會中90後和00後的消費觀是什麼樣的。
對於90後和00後這些快速膨脹起來的消費群體,如果還用老一輩的營銷方式對待這群人就相當於放棄了這部分的消費群體,所以為了應付90後和00後的消費者,需要商家迎接他們的喜好,用心做商品。
❸ 屬於00後時代的互聯網分口,我們應該怎麼適應
我們應該努力去適應新時代的網路,去學習有關現代青年的網路生活方式,未來屬於00後,但是我們也不能落後。
❹ 在網路時代孩子們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已經日益深入普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 孩子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人群,80%多的城市青少年從1999年就開始在家中或網吧使用互聯網。上網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同現實社會一樣,網路也不是一片凈土,由於年齡和社會經驗限制,孩子們很難抵禦網路垃圾帶來的侵擾。 如今,很多家長對孩子上網問題採取了比較極端的措施:多數家長要求孩子在上網時必須有人監督,有的家長更是嚴令禁止孩子上網,同時還有部分家長由於各方面的條件限制,對孩子上網則採取放任態度。 成年人尤其是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上網,趨利避害,讓廣闊而純凈的網路世界給孩子們帶來更加豐富的知識和能力,帶來更多成的收獲與快樂,是現代家庭和社會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網路時代的到來,使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無時無刻都離不開網路,網路給我們帶來的便捷、及時和高效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最近幾年,「社會網吧」對未成年人的傷害有目共睹,如瀏覽黃/色網站,「網聊」引發刑事案件,沉迷於玩網路游戲而荒廢學業,甚至過度緊張而猝死等事件頻頻發生。網路對於未成年人來說猶如洪水猛獸、糖衣炮彈、精神鴉片,孩子們的家長真是「談網/色變」,社會各界對此也議論紛紛,有的喊「堵」,有的叫「停」,還有說「疏」……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到底應該怎樣做? 1.上網,不可迴避的現實 讓未成年人「遠離網吧」、「遠離網路」也許只是權宜之計,解燃眉之急,長此以往,若幾代人都要18歲後才接觸網路,網上信息資源的浪費是其次的,遠離信息時代最重要工具的青少年素質及心理健康會大受影響。有個故事說,一位哲人在指導年輕人如何走路時,一會兒說不能朝左,一會兒說不能朝右,唯獨沒有告訴年輕人到底該怎麼走,結果年輕人還是寸步難行。由此看來,我們理應避免「社會網吧」烏煙瘴氣的空氣,遠離「社會網吧」里的社會閑雜人員對未成年人的侵蝕。然而,孩子們選擇一些內容健康、知識性和趣味性強的網站、電子游戲,在規定時間內,讓其學習網路知識、上網查資料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與同齡人之間互相交流、溝通,玩一玩游戲以調劑緊張的學習也未嘗不可。 家長對孩子的監督是有限的,特別是上班一族的家長,早出晚歸,也許只有周末才能與孩子說上幾句話,孩子活動的空間,交流的對象更多的還是學校、同齡人。這樣,既使能防止一個「鹽罐不生蛆」,也不能保證天下的「鹽罐」都潔凈呀!因此,上網是趨勢,引導是關鍵。 2.學習,同孩子一起沖浪 許多家長只是通過新聞媒體了解到諸如某某孩子上網成癮,幾天幾夜不回家,過度興奮、緊張猝死於網吧;某某女孩約見網友被騙等消息,而很少靜下來思考、研究網路是什麼?有什麼?能為做什麼?孩子上網需要什麼?其實,以上不良表現主要是家長不喑現代信息技術,沒有真正引導孩子充分應用網路的優勢,使用其孩子誤入歧途。 我們經常見一些家長為自己的娛樂 快活、順暢,把孩子單獨留在一邊看動畫片,玩游戲。這樣,孩子顯得非常孤獨,同時也被動畫或游戲中的暴力、色@情所吸引,從而也扮演其中角色「小試一把」,久而久之,孩子也走上迷網、迷動畫,甚至走上犯罪的不歸路。歸其原因:主要是家長引導不力所致。 我們家長應該從以下三點努力引導孩子上網:一是要主動引導孩子了解網路,不要視網路為洪水猛獸,生怕孩子學會上網會陷進去。二是要引導孩子運用網路這個工具解一些生活中有實際意義的問題,盡量為孩子創造有展示才能的機會,增強深入學習、掌握網路知識的信心。三是以身作則,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一定不能做,網上網下都一樣。 3.交流,讓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們雖然未成年,但是,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思索,他們需要信任,也需要尊重,更需要引導,與孩子真誠的交流是遏制他們一些不良奢望,矯正不良行為的有效途徑。孩子們均是未成年人,好奇心強,自製力、鑒別力都比較弱。若是進入了珠渣混進、良萎不齊的網路世界裡,很可能會迷失方向,混入網路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從而影響學習、影響身心健康,影響個人的前途。因此,與孩子多交流,正確上網的一些觀念形成共識十分必要。 網路只是豐富孩子知識,增長見識,促進學習的工具之一。家長可與孩子討論網路對生活、學習有哪些功能,比如上網可以交到朋友,找到學習資源,可以看新聞、可以豐富自己的娛樂生活,同時也要引導孩子不能忽視其他媒介的作用。家長可與孩子共同擬定上網的計劃,規定上網所瀏覽的內容等。同時,為了克服孩子的意志薄弱、自製力、鑒別力比較差的特點,可以在電腦上安裝如「親子鎖」的軟體來凈化網路信息通道。 許多家長怕孩子長時間的操作電腦孩子影響身體健康,以家長的威嚴、命令式的口吻,強迫孩子關掉電源,離開電腦。其實,家長可以從電腦的輻射有損長時間坐在電腦的前對未成年人的發育,電腦顯示屏對視力有較大損害等多方面與孩子交流,使其認識的電腦的利弊。由此可以與孩子來一個「君子之約」,即約定上網的時間,上網的地點,比如每周有幾天可以上網,每次上網多少時間,有效引導孩子上網。 孩子若是長時間的上網,任何事問題的解決都要依靠網就會削弱其社會交往的能力,容易形成性格孤僻、內向,不願與人交往的不良趨向。因此,家長可以帶孩子出去鍛煉、走親訪友,還可以培養孩子看書、畫畫、寫日記等興趣,或鼓勵孩子參加一些適宜的社會活動或公益勞動。與孩子一起參加一些富有意義的活動,能使孩子的心情得到調節,視野也會更加開闊。 總之,上網是大勢所趨,引導孩子正確上網,充分發揮網路這把「雙忍劍」的作用,孩子與網路才會共成長!
❺ 如何引導中小學生正確使用網路
一、積極進取,提高班主任的「網路素質」
網路作為新生事物往往讓老班主任望而卻步,因此大多數班主任對學生上網問題避而不談,怕講錯會引起學生笑話;或缺乏對網路的認識,堅決反對學生上網,稱上網和玩電子游戲機一樣只會消磨時光。這是兩個極端的做法,都不可取。班主任應該具備以下「網路素質」。
1.了解、掌握一些簡單的網路知識。首先要學會電腦的基本操作,特別是青年教師,打字、windows操作、利用電腦備課是必修之課。其次,要了解一些網路術語,如域名、虛擬社區、搜索引擎、防火牆等等。積極參加電腦等級考試,也是促使自己掌握電腦知識的一種途徑。
2.學會上網獲取信息、收發郵件、下載軟體,對教育、藝術、游戲、聊天等網路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將自己或學生有關的網站點收入收藏夾。
3. 學會利用網路搜集教育資料,如教育新聞、教育論文、心理咨詢資料等等,這些都有助於我們班主任的工作。
只有自身具備了上網知識和上網經驗,才會與學生在網路方面有共同的話題,才有發言權,才能與學生交流。
二、社會、家庭、學校齊配合,還給青少年網路上的一片「凈土」。
順德市政府在整頓電子游戲機室方面已經加大力度,目前,順德市的電子游戲機室已由幾百家減少到50多家,而且,都在電子游戲機室里,張貼「非節假日不接待中小學生」的字樣。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網吧,象雨後春荀,紛紛開業。我個人認為,政府、工商管理部門應規范網吧的經營行為,安裝能夠過濾網路色情與暴力的防火牆軟體等。其次,學校與家長密切配合,特別是讓家長也了解網路的基本知識,一般家長都有一種「望子成龍」的心理,為了讓孩子學好電腦,幾千塊錢掏出來買台電腦,都是毫無怨言。但許多家長由於文化程度不高,對網路知識缺乏了解,或是由於工作繁忙的關系,對孩子在家電腦的使用,缺乏監控。班主任應該利用家長會等機會,向家長們介紹一些簡單的網路知識,學校或者安排一部分家長回校,聽一下電腦課,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學校學習電腦的情況,提高家長的網路認識,才能有效地引導他們的子女正確對待上網。
三、用「愛」去喚醒沉淪網海的「羔羊」。
《中國教育報》2001年5月10日的《中小學生觸網的美麗與哀愁》中寫道:當網路來到我們身邊並融入我們的生活時,孩子們首當其沖大步邁進了虛擬世界。網路在把豐富的知識和信息奉獻給了他們的同時,也把「垃圾」和「黃毒」塞到了他們手中。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擺在我們的面前,網路色情和網路游戲吸引著大量的學生網民,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五光十色的網路世界提供的信息集文、圖、聲、像於一體,形成一個具有高度動感而逼真的模擬世界,使精力充沛、涉世未深、傾向於獵奇冒險的青少年學生如痴如醉,樂此不疲。小黃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學生,初一入學時,他的成績是全班第9名,但他已經是有兩年「網齡」的網民了,小黃在小學一至五年級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就在他念五年級的時候,父母鬧離婚,他受不了這個打擊,開始跟著同學去游戲機室、泡網吧,而且,一玩就沉迷下去,難以自拔,後來甚至逃學上網,為了網路游戲流連忘返、徹夜不歸。是他的父親把他痛打一頓後,送他去考升學考試。到了初一,曾有一段時間,他都極力剋制自己不上網吧,但不久,許多科任老師就告訴我,小黃上課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甚至有時不來上課。我知道小黃又去網吧了,我多次找他談心,了解他的思想動向,關心他的生活,原來,他的父母已經分居了,而且,他的父親是保安員,上班時間不定,他又偷偷到網吧去了,我沒有直接去批評他,而是讓他思考,上網與自己將來的前途,哪一樣重要呢?小黃好象是明白了,以後一段時間,上課打瞌睡減少了,但他畢竟是玩了兩年,上網的誘惑戰勝了他的意志,我反復找他談心,多次家訪,有一次甚至和梁主任爬上他家的小閣樓,勸他上學,而且還請來了街
道青教小組的領導與他座談,老師、學校、社會對小黃無微不至的關懷,令小黃的家長也非常感動,小黃在後段時間再也沒有缺課,而且,還認真復習去迎接期末考試。
四、引導學生正確上網。
許多學生上網都沒有明確的目的,上網後隨意瀏覽,花在游戲類的網站占上網時間比例較大,我們應將一些優秀的教育網站介紹給學生,鼓勵他們利用教育網站進行學習,各個學科可根據各自科目的特點,到網上尋找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如地理課,在學習中國地理時,可以「祖國山河知多少」為題,讓學生分組在網上收集資料。數學課,可以讓學生到網上收集「我國古代數學家」資料,下載一些名題,大家討論。班主任可通過班會,以「上網的利與弊」,讓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辯論中的出結論。
學生上網決不是「洪水猛獸」,我們不應只看到它的負面影響而忽視它的積極意義。只要對學生認真加以引導,端正學生的上網的態度,共同利用網路的優勢,有計劃地上網,對學生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網路成癮指個體反復過度使用網路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表現為對使用網路產生強烈慾望,突然停止或減少使用時出現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按照《網路成癮診斷標准》,網路成癮分為網路游戲成癮、網路色情成癮、網路關系成癮、網路信息成癮、網路交易成癮5類。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已經日益深入普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孩子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人群,上網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同現實社會一樣,網路也不是一片凈土,由於年齡和社會經驗限制,孩子們很難抵禦網路垃圾帶來的侵擾。
成年人尤其是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上網,趨利避害,讓廣闊而純凈的網路世界給孩子們帶來更加豐富的知識和能力,帶來更多成的收獲與快樂,是現代家庭和社會必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網路時代的到來,使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無時無刻都離不開網路,網路給我們帶來的便捷、及時和高效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最近幾年,「社會網吧」對未成年人的傷害有目共睹,如瀏覽黃色網站,「網聊」引發刑事案件,沉迷於玩網路游戲而荒廢學業,甚至過度緊張而猝死等事件頻頻發生。網路對於未成年人來說猶如洪水猛獸、糖衣炮彈、精神鴉片,孩子們的家長真是「談網色變」,社會各界對此也議論紛紛.
那麼,作為班主任應如何避免學生依賴網路,做好預防工作呢?
1.要宣傳網路成癮可能造成的危害
讓學生「遠離網吧」、「遠離網路」也許只是權宜之計,解燃眉之急。長此以往,網上信息資源的浪費是其次的,遠離信息時代最重要工具的青少年素質及心理健康會大受影響。我們理應避免「社會網吧」烏煙瘴氣的空氣,遠離「社會網吧」里的社會閑雜人員對學生的侵蝕。然而,孩子們選擇一些內容健康、知識性和趣味性強的網站、電子游戲,在規定時間內,讓其學習網路知識、上網查資料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與同齡人之間互相交流、溝通,玩一玩游戲以調劑緊張的學習也未嘗不可。但是如果孩子沒有節制的上網成癮,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所以班主任應經常宣傳網路成癮造成的危害。比如播放一些專家的相關報告,推薦一些介紹網癮危害的書籍,與孩子一起分析網路成癮的實例。讓孩子充分了解網癮的危害,自覺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科學上網。上網是趨勢,引導是關鍵。
2.進行正面教育。
許多家長只是通過新聞媒體了解到諸如某某孩子上網成癮,幾天幾夜不回家,過度興奮、緊張猝死於網吧;某某女孩約見網友被騙等消息,而很少靜下來思考、研究網路是什麼?有什麼?能為做什麼?孩子上網需要什麼?其實,以上不良表現主要是家長不喑現代信息技術,沒有真正引導孩子充分應用網路的優勢,使用其孩子誤入歧途。
作為班主任應該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可以召開這方面的主題班會,以文明上網、正確使用網路為主題舉行一些演講比賽、徵文比賽、辯論賽等活動,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網路。
3.給學生提供合理使用網路,運用所學技能的機會。
孩子們雖然未成年,但是,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思索,他們需要信任,也需要尊重,更需要引導。因此我們可以 舉行一些flash製作比賽、網頁製作比賽,還有ppt製作比賽。班主任和老師也可以通過email布置作業、收發作業。還可以建班級的網頁,建立班級QQ聯絡群等。要讓學生感到網路有很多用處,把興趣從網游、網聊等方面轉移到正確的道路上來,這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上網是大勢所趨,引導孩子正確上網,充分發揮網路這把「雙忍劍」的作用,孩子與網路才會共成長!
❻ 「00後」的就業觀真的跟我們不同了么
說到這個我想起了2015年的一封辭職信,當時非常火,辭職信的內容非常短,」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網友們都說最具情懷的辭職理由。就是這樣的任性辭職信,領導還真的批准了,哈哈。
當然了,工作和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密不可分,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點毋容置疑,追隨內向想法的前提,是需要自己有實實在在的能力,足夠優秀,才有更多話語權。加油,所有人!
❼ 00後們正經歷著什麼
對一個人,對一個國家,成長都不會風平浪靜,而註定要風雨兼程,但它也告訴我們,只有始終保持朝氣蓬勃的勁頭,才能一路向前
「00後來了。」最近,當一批批200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走進大學校門,人們不禁感嘆時間之快,新鮮而富有活力的一代正「撲面而來」。關於00後的討論早已不新鮮,甚至很多人用代際差異和標簽視角來打量他們。其實,要發現00後們的特點,不如聚焦成長。
孩子的成長,也是時代的切片。片中的十年,孩子的十年,也是發展的十年。孩子的變化,家長的糾結,也是發展的側面。如果說它透過孩子的成長,探討了諸如個性與制度、應試與素質、留守與留學、青春期與親子關系、獨生子女與二孩政策等話題,那麼它在時間的維度上,也給一個國家的發展變遷畫了剖面圖。每個孩子、每個家庭、每個話題的相連,繪制出了中國教育乃至中國發展的畫卷。對一個人,對一個國家,成長都不會風平浪靜,而註定要風雨兼程,但它也告訴我們,只有始終保持朝氣蓬勃的勁頭,才能一路向前。
「假如把人生視為一幅全景,十年也就是一幅中景。」00後們正經歷著成長,把時間的維度拉開,下一個十年、再下一個十年,成長終究向陽、向上。畢竟,他們是屬於未來的。
光陰似箭啊。
❽ 為什麼有人說「00後是被毀掉的一代」
每一代都是「被毀掉的一代」,但從來沒有被毀掉的一代。
看了最高贊以及其他零零散散的幾個答案,筆者也想分享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筆者深知老一輩打壓年輕一輩是普遍現象,屬於高概率事件,在長輩面前,「00後」基本無法掌握話語權。而如今又被冠以「被毀掉的一代」,筆者只能表示
該來的總會來的........
這其實也算是一種傳承,如所謂「80後」,「90後」總喜歡說「00後」是被毀掉的一代一般,他們何曾不也是被貼上過這樣的標簽。
其實這背後的本質是老一輩對年輕一輩的不理解。
其實寫到這里筆者甚至可以把題主的題目改了,改為「為什麼有人說80後(90後)是被毀掉的一代」
為什麼?
因為每代人都是被這么「毀」過來的
人們總說「00後」被毀掉,其實不外乎就那幾點原因: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頻繁使用,改革開放後遠高於舊社會的生活水平所繁衍的一系列問題「拖延症」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但是,老一輩的「90後」「80後」就沒有這種標簽嗎?肯定有。
舉幾個例子:非主流,非理智追星者等等......是「90後」的;張揚,離經叛道等等很多,這些是「80後」的。還有更多專屬且廣泛應用的各代標簽,筆者不想使文章篇幅過大,自己感興趣就去問前輩或上網查找吧。
而有趣的是,他們兩代人也曾被人說是「被毀掉的一代」「無能的一代」。
但待我們冷靜思考後,盤問起這盛世繁華,堪比朝陽的如今是誰起的重要作用,毫不猶豫,那群「80後」「90後」。這么看來,曾被預言「被毀掉的一代」被毀了嗎?
結實著呢!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00後」為何不能像「80後」「90後」一般成長,逐漸成為社會骨幹,摘掉身上的標簽,(然後再貼到「10後」的身上去,嘿嘿)
「00後」這代人其實也只是普通的一代人,有天資卓越的,也有愚不可及的;有含金湯勺出生的,也有吃苦打拚的;有楊時,也有仲永。而每一代人皆是如此。
老一輩人眼中的「00後」並不具有代表性。可能存在刻板印象的所帶來的片面性。
就如同他們看到自己不成器的兒孫天天抱著個手機玩,就怒目圓睜,手指蒼天憤憤道:「你們『00後』被毀掉了!」卻不想並非所有「00後」都如此,一棍子打死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但上面的例子存在的現象,也是不容我們忽視的,這也同時是「00後」在擁有優質社會條件同時,所要面對的重大難題。
對此筆者只能表示: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快樂與煩惱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機遇與厄運
而作為「00後」的這群後起之秀,他們能否抓住機遇,合理利用社會資源才是「00後」是否會被毀掉的主要標准。
而如今的「00後」,他們在互聯網時代的熏陶下,大部分人都思想開放,想法新奇,甚至思想早熟。在合理利用電子產品的情況下,可以做到足不出門的同時開闊眼界,增長閱歷,從不同渠道汲取著優秀者的思想精華(就像「00後」在看筆者的小文一樣,嘿嘿不要臉一下)。
有的「00後」抬手間便能掌握包羅萬象的信息數據,投資自己,發展自身。有的「00後」則是沉迷網路,無法自拔,這群人也是每代人必不可少的痛點。二八定律,奶嘴戰略肆意橫行的今天,「00後」需要思考的只有一個:
比賽永遠有第一,但憑什麼是你。
我們無法抹殺那些沉浸娛樂享受的懶惰之人,那就用頂尖傲人的成績來奪人眼球。歷代沒有差勁之人嗎?有,只是被光芒遮住罷了。
筆者有理由堅信,「00後」沒有且不會被毀掉,而且他們會成長為未來社會的主幹力量,精英群體。
總會有一些聲音
除了操心豬肉價格外,還操心下一代的命運,有趣的是,這兩者都不是他們所能控制的。
筆者希望的是「00後」這一代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擺脫標簽,大步向前,不必在乎外界的流言蜚語。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罷了。
只因為從來沒有被毀掉的一代。
(以上皆是個人觀點,碼字不易,不喜勿噴)
最後希望對題主或其他人有所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