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時代如何處理數字

網路時代如何處理數字

發布時間:2022-07-31 16:32:46

A. 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該怎麼融入數字化時代

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該怎麼融入數字化時代?

在當下網路時代,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能夠幫助我們從各個層次更好的生活,不管是處理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問題,還是用手機學習娛樂,都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但對於很多老人來說,智能手機裡面的世界如同海市蜃樓一番,可望而不可即,多數老人都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不能夠很好的融入在現代生活的大環境當中。針對此情況,有人提出了疑問,到底該如何幫助這些不會使用只能手機的老人來更好的融入現代社會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分析了解一下。

從目前來看,智能化,數字化必將成為以後社會發展的一個大趨勢,因此不管是誰都應該積極融入,、學習,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B. 如何實現治理數字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隨著網路技術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數字化成為城市化發展的主要方向。對於超大城市治理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認為,當前中國正在推進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及數字政府三位一體的「數字中國」建設,而超大城市治理的數字化轉型,正是「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超大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治理與數字化的全面融合,重點是促進城市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和公共問題解決,目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魏加寧認為,數字化轉型需要把握好三大平衡。一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平衡,二是公域信息公開和私域信息保護的平衡,三是社會標准一體化和人類行為多樣化的平衡。
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李文釗表示,超大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最核心的部分是界面理論,即通過數字化建構新界面,帶動政府和民眾產生新的互動,推動城市治理變革。新界面應包含五個要素,一是面向公民的界面,二是面向決策者的界面,三是治理界面對現有政府部門和層級體系的整合,四是為數字化提供支撐,五是供給和需求一體化,總體呈現服務化、情感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特點。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孫柏瑛從基層城市治理網格化的角度出發,提出人們當前應加強數據共享,跳出網格,通過一網通辦、多網合並、網網整合和網間溝通的方式,形成一個開放的信息系統,依託數字技術融合各種平台,通過網路化方式聚焦問題,推進城市治理的全社會有機參與。
關注技術賦能作用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何哲表示,採用數字化方式提高大城市管理能力時,通常也會導致更多人口湧入大城市,影響其公共服務水平和居民幸福感。因此,數字化治理要以全面提高城市的感知能力、數據能力為基本導向,全面均衡地提高數字化水平,做好分級應對。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孟天廣認為,數字技術作為治理技術可以賦能政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改造城市除了可以使用技術外,還需要廣大居民的積極參與。在數字驅動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除了強調技術賦能的邏輯外,還必須強化行政邏輯和社群邏輯的技術賦權,增強社會的行動參與能力,並對社會進行賦權。要將技術賦能於社會賦權結合起來,構建數字生態,激活數據資源和數據技術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
在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鄭磊看來,人是社會的主體,建設數據中心一定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實現治理創新與技術賦能之間的平衡。
加強技術應用實踐
應急管理是城市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樊博以應急管理中的大數據應用為主題,闡釋了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來科學制定應急預案的重要性。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高翔認為,在超大城市治理中,數字技術可以把自然語言、人的行動及發生的事件轉變成為機器可讀的內容。城市「大腦」在獲取海量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合理分配並處理這些信息,實現對城市的更好治理。在數字技術賦能政府治理時,不能只從微觀層面看待數字時代治理工具的創新,還要從中觀、宏觀層面關注組織結構的變遷和政府職能的轉變。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鵬表示,智慧監管已構成市場經濟監管體系3.0版本中非常核心的內容。智慧監管不是簡單的傳統監管+互聯網技術,而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實施更加精細化、更具回應性、基於監管對象自身激勵機制基礎之上的新型監管模式。與傳統命令控制式監管不同,智慧監管體現引導性和激勵性,更加強調由第三方監管市場企業、政府監管第三方的間接方式。因此,應在頂層設計上打造「四通型」智慧市場監管工作體系,制定統一工作流程,實現數據互通和執行層面的聯通。

C. 如何將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成熟的組織不會浪費時間抵制數字化轉型,而是擁抱並適應商業環境中的關鍵轉變。從接觸與咨詢的企業來看哪些能夠駕馭復雜不確定環境下往往有以下6個特徵:

D. 什麼是網路·網

計算機問世後,先是以大型機為中心的集中計算階段。第二階段是以個人機、工作站為主的個人計算階段,也就是分散處理階段。現在進入了以網路為中心的網路時代,這是計算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

微型計算機使用起來很方便,但畢竟資源少,高性能微機價格較高,普及有困難。聯網技術使計算機用戶可以共享資源。在一定地區內,把眾多微機用戶聯系在一起,這種聯系就稱為網路。提供網路服務的計算機稱為伺服器,各個不同的用戶就是具體的工作場所,又稱為網路工作站。這種區域網還可以相互之間聯成更大的區域網。但由於線路關系,要想在更大范圍內享有資源,就需要通過通信話線。隨著通信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非同步傳輸模式的出現,解決了高速大容量的傳輸問題。從1995起,Internet熱一浪高過一浪,世界已經進入了網路時代。

網路時代的特點是將硬體、軟體資源都集中於網路由大家共享,處理也盡可能由網路上的伺服器來做。而用戶面前的個人機變成了連接於網路的「水龍頭」。功能變得非常簡單。於是出現了「空殼(指功能少)個人機」的提法。這種功能簡單的網路個人機和隨著多媒體技術發展,功能更強的嶄新個人機,都會得到較大發展。

國際互聯網現在已連接了全世界4800個以上的網路,350萬台計算機已連接在之中。通過該網互通電子郵件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156個。

互聯網主要有以下用途:

1.發送電子郵件。

2.發行電子出版物,中國的用戶當天便可看到美國報紙的網路版,也可以交流學術論文。

3.檢索信息。互聯網是個巨大的信息寶庫,人們幾乎可以從這里獲得無所不包的信息。比如你想查一下瑪雅人文化,它馬上就會給你詳細地列出來。

4.遠地登錄,用戶可使用連接在互聯網上的遠處資源。

5.開拓多種商業用途,比如購買鮮花,訂購各種物品,航空訂票。

互聯網還可以求醫問葯,我國清華大學學生朱令鉈中毒,山東姑娘楊曉霞得的怪病,都得到了網友的援助。

互聯網的電子郵政在美國幾乎已取代了普通郵政,甚至小學生都通過電子郵政向老師交作業。美國許多公司已經把網路作為成交的場所。電子出版物可以部分取代紙的信息載體功能,電子貨幣可以取代紙幣。英國1995年在倫敦近郊搞了一種「蒙德克斯」系統實驗,用一種類似信用卡的卡取代錢幣。當然電子貨幣在發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防偽技術,比紙幣防偽還要困難得多,所以目前進展緩慢。

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的國際信息交流中政治、經濟、文化、語言上的差異和隔閡,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但由於網上沒有信息審查和核實系統,所以虛假的信息和偽造的信息也有可能在傳播中,客戶應對此有一定的警惕性。

互聯網的公開性使它的保密性差,一些商業秘密都不宜通過它傳播。雖然可以採取信息加密和保密措施,比如表面上傳遞的是一張美女圖片,而裡面卻是預定新飛機的圖樣。但還是較容易泄密,因為它允許任何人公開訪問,而這些人中難免有居心叵測的小人。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加密和解密技術將是未來電子技術的一個焦點。網路時代信息共享,給公眾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計算機犯罪的數字也扶搖直上。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形成了一對尖銳的矛盾。美國一個竊賊利用一部電腦和一部無線電話,屢次破譯了美國許多大公司和政府國防部門的電腦密碼,自由出入他們的電腦網路,輕而易舉地獲得了2萬多個信用卡號碼。幾個學生破譯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網路的密碼,並向網路中輸入許多臨時編造的資料。結果北約組織內部一陣混亂,以為要發生新的戰爭。至於到電腦竊賊,更是防不勝防。美國每年都因計算機犯罪,失竊幾十億美元。在我國也發生了潛入銀行電腦網路,竊取人民幣幾百萬的案例。高技術伴隨著高風險,在計算機網路時代表現得更為明顯。信息戰爭取代了傳統的戰爭,全世界近年來因計算機犯罪造成的損失每年已達150億美元。

網路時代要歸功於通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路以使用光通信技術作為前提。這里指的是利用光導纖維傳導光波進行通信,又稱為光纖通信或光纜通信。

光通信始於1970年,那年制出了可在高溫下連續工作的半導體激光管。並以超純石英為材料,製成了光導纖維。光通信按其水平已經走過了3代。第一代始於70年代,當時使用多模光纖,利用850納米左右波長的光波,無中繼距離約為10公里。第二代從80年代至今,利用1300~1500納米波長的光波,無中繼距離提高到100~300公里,第三代計劃使用3000~3500納米的波長,將使無中繼距離提高到10000公里。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中繼放大加壓的供電站。

近10年來,網路通信中有兩個重大的改革。

第一,實現了數字化。通信網路最初是模擬網路,電話網傳輸的是模擬的話音信號。後來人們發現將模擬信號變換成「0」或「1」的數字信號能夠抗干擾,而且可以加快信息流量。隨著人們對通信服務多樣化和高級化的追求,電視會議、汽車電話、可視電話都得到了較快發展。但這些網路自成體系,人們迫切希望網路的綜合化,以便只要入網,就能得到豐富多彩的服務。而綜合業務數字網路就成了信息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網路與計算機只能處理數字信號的功能不謀而合,為計算機入網提供了環境。

第二,非同步傳輸模式,也稱非同步傳輸模式,簡稱為ATM。這是通信網路傳輸信息的一項重大技術改革,是推動計算機進入網路時代的關鍵技術。以往用網路傳送信息,通常用兩種方式。一種像打電話一樣,直接發過去信息。這樣有效信息大,但由於別人不能利用這條線路,所以傳輸線路的利用率低。還有一種是分組交換,所有發送信息的人,把信息一組一組交給交換機。交換機再把信息割開,按順序每次發送每組的一個位元組。接收方按照同步信號時間的長短,可以知道該位元組是屬於誰的。這樣傳輸信息量大,但發送信息的位速率必須是一定的。也就是說每秒發送多少比特是一定的,否則就無法確定每一位元組屬於誰。

非同步傳輸模式兼有線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功能。既有分組的柔性,又有線路交換的高速性,大大提高了傳輸速度。使多媒體通信變為了現實,也為計算機網路化打開了入口。

E. 數字遺產如何處理

對於逝者社交賬戶的所屬問題一直被社會廣泛熱議。12月24日,B站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自今日起,對於不幸離開人世的B站用戶,將其賬號列為「紀念賬號」並加以保護。此舉被網友大呼「暖心」。

B站在微博公告中表示,根據客服接收到的情況,近些年有一些B站UP主不幸去世,而此舉是為了「紀念他們和我們曾經存在於同一個世界,曾經看過同樣的風景,為同樣的事物欣喜或悲傷。」


在互聯網時代,逝者的社交網路賬號其實已經成為一種「數字遺產」。但根據我國《物權法》《繼承法》以及相關說明,都只對有體物作了規定,數字遺產可能涉及的無體物的繼承均無法從中找到依據。由於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目前,數字遺產的處理方式,基本以各家互聯網平台運營商自定為主。

9月17日,微博曾發布《關於保護「逝者賬號」的公告》稱,為了保護逝者隱私,防止逝者賬號被盜,微博將對逝者賬號設置保護狀態。設置為保護狀態的賬號不能登錄、不能新發內容、不能刪除內容、不能更改狀態。

國際社交平台Facebook也推出了「悼念帳戶」功能,可讓用戶在生前進行相關設置,即可選擇委託一位聯系人繼續更新使用你的賬戶,也可選擇永久刪除賬戶。

不同的處理方式來源於針對個人隱私保護的討論。近年來,在傳播學領域,與數字遺產相對應的討論是如何保護人們在信息時代的「被遺忘權」(也稱「數字遺忘權」)。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王四新教授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被遺忘權」是一個獨立的法律概念,互聯網搜集處理個人信息的能力越來越強,同時個人的活動開始大規模地移向網路空間,產生大量與個人私生活有關的數據,這是產生被遺忘權的背景。

根據第《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9.4億,相當於全球網民的1/5;互聯網普及率達67%,約高於全球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2%。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處理逝者的數字遺產亟待相關法案的完善。

F. 什麼是數字化

數字化,即是將許多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以這些數字、數據建立起適當的數字化模型,把它們轉變為一系列二進制代碼,引入計算機內部,進行統一處理,這就是數字化的基本過程。

數字化的優點:1、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相比,前者是加工信號。加工信號對於有雜波和易產生失真的外部環境和電路條件來說,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可以說,數字信號適用於易產生雜波和波形失真的錄像機及遠距離傳送使用。數字信號傳送具有穩定性好、可靠性高的優點。

2、數字信號需要使用集成電路(IC)和大規模集成電路(ISI)[1],而且計算機易於處理數字

G. 各類數字賬戶已深度嵌入人們日常生活,數字遺產該如何安放

數字化時代的來臨讓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數字賬戶,而這些數字賬戶的功能屬性也隨著社會的進步在不斷的改變和超越,而當人離世後,這些在虛擬世界中的數字遺產則成為了“無處安放”的熱點問題,在將來,我們的數字遺產到底該怎樣安放呢?我想在法律范圍繼承應當尊重用戶的權益。

三、繼承需要尊重用戶權益

對於逝者的數字賬戶如何繼承的問題,以及數字賬戶中符合財產的價值性和稀缺性的資源定義,未來都應該以尊重用戶的自治為基礎,優先考慮遺囑的繼承權。同時對於帳號中不同的內容和所蘊含的利益性質,法律上應該明確不同的繼承方法來逐步的落實。在數字賬戶的繼承上,本質上應該是保護和尊重用戶的權益,效仿現實建立網路數字公墓,用專門的資料庫來管理逝者的數字賬號,方便親友祭奠。這或不失為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

H.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如何應對「數字時代」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

面對數字化對人們生活的沖擊,首先,我們應該肯定數字化對現代社會的帶來的積極影響,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要不加篩選、不加選擇地應用這些網路信息。也就是說,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影響,就可以「興其利,去其弊」。對於中學生而言,教師要適時加以引導,強化學生的網路意識,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去甄別、判斷網路信息的優劣,幫助學生認清楚數字化對他們產生的負面影響。

閱讀全文

與網路時代如何處理數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7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9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6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8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4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7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4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7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0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3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8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