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成癮的人有哪些人際交往特點

網路成癮的人有哪些人際交往特點

發布時間:2022-08-01 01:02:08

A. 網路成癮 有沒有具體的行為表現

每天如果不上網總感覺少點什麼,心裡不自在,上網了就要上一天,不間斷的上,一旦離開網路就會很不舒服。網路成癮綜合征的主要表現:(1)耐受性增強:需要不斷增加上網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滿足程度,也就是網癮越來越大。(2)戒斷症狀:如果有一段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不上網,病人就會變得明顯坐立不安、焦慮、無所適從,上網的願望特別強烈,時刻擔心自己錯過了什麼,甚至做夢都與網路有關。(3)上網頻率總是比事先計劃的要高,上網時間總是比事先計劃的要長。(4)企圖縮短上網時間的努力,總是以失敗告終。(5)在有關互聯網的活動上花費大量時間,比如參與網路游戲、網上聊天、安裝新軟體、整理和下載大量文件等。(6)因為上網,嚴重影響了患者在現實世界中的工作、學習、社交和家庭生活。(7)雖然能夠意識到上網帶來的嚴重危害,患者仍然繼續花大量時間上網。

B. 大學生網路人際關系的特點

人際關系是指我們人和人之間通過簡單而直接的交往形成的相互之間的心理關系。人際關系是我們在社交過程中無形中發展起來的,是人與人交往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心理關系的親密性、融洽性、協調性是人與人的相互交往過程中的特徵。人際關系在20世紀由梅奧提出。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在社會和校園面對的問題更加復雜多樣化,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要求也更加嚴苛和約束。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在交往的基礎上得以完成,大學生精力充沛,充滿青春活力,對人際交往的需求更加強烈。這就需要大學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交往技能。面對形形色色的人,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於促進精神文明社會的發展,有助於增強團體的凝結力,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好的人際關系同時可以增加人們內心的幸福感指數[。在心理學上,人際關系的研究不僅僅是歷史選擇的必然,更是現實生活的基本需要。那麼,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現狀如何?
我國教育部在1989年對13萬名在校大學生實施了心理健康調查,調查發現超過20%的大學生有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馮正直,2004)。黃希庭,鄭涌等人(1999)對528名大學生用SCL-90量表進行心理測量,結果表明,在校大學生普遍心理健康因子高於正常水平[4]。過去的研究表明,當代大學生的心智正在處於成長期,還沒有形成正確穩定的三觀,缺乏社會經驗和正確處理事務的能力,遇到緊急情況時情緒也不是很穩定,但是由於社會對其的要求過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比較大、以及大學生本身的成才願望大,想要突破更好的自己,所以常常出現心理失衡的現象,因而導致人際關系受到困擾。人往往是在交往的過程中,獲取精神和物質上的需求,以及心理上的滿足[5]。當然,在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如果處理不好人與人的關系,就會感覺身心俱疲,產生心理問題。在當代大學生中,交際煩惱越來越普遍,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了解與探索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現狀,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重要課題。
當代大學生大部分集中在90後,這一代的學生經歷初中高中大學的學習過程,在與人交談和人際交往方面都會有進步和發展,在性別方面沒有顯著的差異。從「過分地羨慕和妒忌別人」、「時常傷害別人」等題目的結果表明,女生在待人接物方面比男生要擅長,因為女生比較感性,容易用情緒去感染他人,進而更好的與人進行交往。男生是比較理性的,善於用邏輯思維來分析事物,對待處理的問題嚴肅刻板,這在人際待人接物的過程中無疑會讓對方有意的遠離。一般認為,女生在情感上更加細膩,在人與人之間的待人接物方面更加懂得如何相處。從「與異性交往太少」、「與異性來往感覺不自然」等題目的結果研究表明,女生在與異性的交往過程中,關系處理的更加圓潤,從男女心理結構上來看,女生的先天優勢是擅長情感傾訴,以及情緒的宣洩,但是男生恰恰相反,男生在苦悶煩躁的時候,通常自己消化,任由情緒在心裡積攢,不願與人傾訴。而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傳統觀念認為,女生偏向於矜持與被動,但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高速發展,傳統觀念逐漸被摒棄,女性在異性關系中更加善於支配主動權。這就造成了男女大學生在待人接物與異性交往困擾上差異明顯。
當代大學生在優越的環境下成長,身心方面的發展導致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挫折較少。這與鄭雪等人已有的研究結果不同,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城市大學生的人際困擾程度要明顯低於農村大學生。這可能與調查選取學校的地理位置有關,以及其他因素。他們的試驗中,選取的是發達城市的學校,且來源地為城鎮的大學生佔大多數,所以在學習和生活中適應性更強,因此在人際交往困擾程度上較低。

C. 網路對人際交往有利也有弊,談談如正確使用網路

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對人際交往有利有弊,其優缺點如下。

優點:

  1. 擴大人際交往的范圍。互聯網能夠擴大人際交往的范圍,拓寬溝通的渠道,促進人際的新方式的產生。以前一些由於地域阻隔難以相識,或是由於性格原因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成為朋友的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在虛擬外衣的保護和支持下找到新朋友,極大的滿足了人對社會交往的需求。

    由於網路交友的目的比較單純,我們能夠更加迅速的獲得友誼。互聯網的特性給人一種相對安全、隱秘的感覺,使人在擁擠、無法保障隱私的現代城市的個人空間得到較好的保護。

2. 張揚人的個性。《中國社會心理分析》指出,網上社會群體既是現實社會群體的延伸,又不 同於現實社會群體。其社會角色不確定、社會關系鬆散且群體意識和歸屬感較為淡薄。在虛 擬世界,性別、種族、年齡都是流動性的,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被賦予一種身份;而在網路 世界裡,你的身份就是你自己賦予和表現的身份。

在網路社交中,人可以通過虛擬身份和開放式平台暢所欲言,不受身份和權威的限制,使人 的個性得到張揚。另外,「小團體」式的網路*的分眾化特點,特別是由於興趣和觀點的相似 性而組織起來的公共交流平台也通過群體內部的社會支持功能使自己的團體所支持的觀點得 到自我強化。

缺點:

  1. 人際疏離的作用。毫無疑問,互聯網掙脫了時間、地點的局限,拉近了遠方的朋友之間的距離;但是有趣的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又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與人的孤獨和隔 離,人長期沉迷於虛擬世界對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的障礙。

  2. 網路社交成癮。人們對於青少年網癮的憂慮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但是最近,互聯網上又出現了「成人網癮」的新現象。前者主要痴迷的是網路游戲和色情網站,而後者則是典型的網路社交的受害者。一些在社交網站上開發出來的小游戲,比如QQ農場,還有一些內容豐富的論壇,以及新近興起的微博,都讓不少人樂此不疲。

D. 嚴重的網癮有哪些表現及特點

E. 屬於網路成癮的表現有哪些

1、 強烈的依戀性
網路成癮者的心理和行為為上網這一活動所支配,上網也演變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網時間和精力所佔比例逐漸加大,進而導致了個體生物鍾的紊亂。

2、 情感冷漠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成癮者往往對網友如膠似漆,關系密切,相比之下對有血肉聯系的親人則顯得更為冷漠。

3、 人際交往圈變窄
網路成癮者都有尋求較高的社會贊許性的願望,但在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卻遇到了相對較多的困難,從而產生嚴重的社交焦慮。

4、 意志力薄弱
網路成癮者雖能意識到過度上網所帶來的危害,企圖縮短上網時間,但總以失敗告終。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制戒除之後,就會變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網,最後成癮行為反復發作,並且表現出更為強烈的傾向。

F. 網癮一般有哪些表現

強烈依賴網路。上網成為一種心理需要,支配著網癮者的心理活動以及日常行為的一切。一旦無法上網時,就會產生煩躁。不安的情緒,處於焦躁狀態。生活的重心即是上網,生活質量非常差,對工作、學習毫無興趣。只有接觸網路,才能變得生龍活虎起來。

冷酷對待親人。網癮者對待自己的親人不聞不問,偽裝自己的情緒,不與家人進行溝通交流,也沒有朋友。相反,卻願意在網路上對著陌生的人傾吐自己的心聲。因為家人限制其上網,網癮者也很容易與家人產生沖突關系,甚至導致悲劇發生。

人際交往失常。同病者語言表達能力隨著日益沉迷於網路而急速下降,人際交往很容易出現障礙。網癮者往往在日常人際交往中遭受挫折轉而更加地封閉自己,將自己的一腔熱情都付諸網路。日復一日,形成惡性循環,生活中的正常交往都已無法完成,自信心更加消退。

G. 網路人際交往的特點有什麼

網路交友, 最大的特點就是虛幻, 也就是不真實。 在另一個虛擬的空間里, 你完全摸不透電腦那邊是男是女, 是好是壞。

閱讀全文

與網路成癮的人有哪些人際交往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6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9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6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8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4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7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4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7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0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3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8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