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交通基礎設施網路體系如何完成

交通基礎設施網路體系如何完成

發布時間:2022-08-03 00:02:38

㈠ 交通基礎設施網路是什麼

交通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產品的運輸和居民的出行提供交通服務的基礎設施,包括公路、鐵路、橋梁、隧道、機場、港口和運輸管道等。交通基礎設施是社會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交通工具、交通管理制度和交通從業人員組成了服務社會經濟的完整交通系統。交通基礎設施有其不同一般的經濟特性,社會發展的承載作用。社會的生產和生活都依賴於交通基礎設施,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在整體社會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謂交通基礎設施網路也就是所有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構成的一個綜合的網路系統。

㈡ 如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優化配套、適度超前的原則,提前謀劃、抓緊建成一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為推進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節約優先、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強化管理的原則,加強重點河流控制性骨幹工程及農田水利、防洪減災工程建設,加快水資源開發利用,科學調度,合理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加快重點流域水資源開發,全面完成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建設一批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和山區水庫,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加強以渠道防滲為主的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抓好土地整理、中低產田改造,實施南疆鹽鹼化耕地改良治理。加強重點河流和重點城市應急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加快完成病險水庫(閘)除險加固工程,啟動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點易發區山洪災害得到基本治理。加強重點河流水文資源檢測與站點建設。 強化水資源統一管理,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完善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合理調整用水結構。

加快構建新疆與內地和周邊國家緊密聯系的鐵路、公路、民航、管道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提升新疆在全國乃至中西亞地區交通運輸格局中的國際大通道和交通樞紐作用,為鞏固新疆在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安全大通道地位打下堅實基礎。

堅持統一規劃,適度超前布局,不斷調整電力結構,大力發展火電,科學開發水電,全面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步伐。推進堅強電網建設,盡快建成750千伏主幹網架,促進電源電網協調發展。加快實施「疆電東送」工程。

第一節 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進一步加強通信設施建設,發展多種形式的寬頻接入,提高寬頻接入率,實現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加快數字廣播、電視的建設與改造,促進數字廣播、電視的普及覆蓋。加快光纖寬頻網路、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建設,促進「三網」融合。 以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為重點,加強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基本完成自治區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全面提高網路與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創建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 第二節 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 積極推進電子政務信息化,加快建設和完善全區統一的電子政務網路平台,初步建立形成以應用服務為目的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加快自治區重點業務系統和應急指揮系統信息工程建設。 支持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推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扎實推進農村信息化,構建統一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台。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提高科研設備網路化應用水平,大力推進社會事務管理和城市社區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加快少數民族信息技術應用。

㈢ 如何建設國際化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保障體系

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對於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城市運行效率、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仍存在總量不足、標准不高、運行管理粗放等問題。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拉動投資和消費增長,擴大就業,促進節能減排。為加強和改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現提出以下意見:

當前,要圍繞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投資拉動效應明顯的重點領域,加快城市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
(一)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城市按照「量力而行、有序發展」的原則,推進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發揮地鐵等作為公共交通的骨幹作用,帶動城市公共交通和相關產業發展。到2015年,全國軌道交通新增運營里程1000公里。積極發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加快調度中心、停車場、保養場、首末站以及停靠站的建設;推進換乘樞紐及充電樁、充電站、公共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將其納入城市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規劃同步實施。
城市道路、橋梁建設改造。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網路系統,提升道路網路密度,提高城市道路網路連通性和可達性。加強城市橋梁安全檢測和加固改造,限期整改安全隱患。加快推進城市橋梁信息系統建設,嚴格落實橋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城市路橋的運行安全。各城市應盡快完成城市橋梁的安全檢測並及時公布檢測結果,到2015年,力爭完成對全國城市危橋加固改造,地級以上城市建成橋梁信息管理系統。
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城市交通要樹立行人優先的理念,改善居民出行環境,保障出行安全,倡導綠色出行。設市城市應建設城市步行、自行車「綠道」,加強行人過街設施、自行車停車設施、道路林蔭綠化、照明等設施建設,切實轉變過度依賴小汽車出行的交通發展模式。
(二)加大城市管網建設和改造力度。
市政地下管網建設改造。加強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氣、供熱、通信等各類地下管網的建設、改造和檢查,優先改造材質落後、漏損嚴重、影響安全的老舊管網,確保管網漏損率控制在國家標准以內。到2015年,完成全國城鎮燃氣8萬公里、北方採暖地區城鎮集中供熱9.28萬公里老舊管網改造任務,管網事故率顯著降低;實現城市燃氣普及率94%、縣城及小城鎮燃氣普及率65%的目標。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全面啟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綜合管廊項目。新建道路、城市新區和各類園區地下管網應按照綜合管廊模式進行開發建設。
城市供水、排水防澇和防洪設施建設。加快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區域供水,力爭到2015年實現全國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95%和水質達標雙目標;加強飲用水水源建設與保護,合理利用水資源,限期關閉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自備水井,切實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在全面普查、摸清現狀基礎上,編制城市排水防澇設施規劃。加快雨污分流管網改造與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解決城市積水內澇問題。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將建築、小區雨水收集利用、可滲透面積、藍線劃定與保護等要求作為城市規劃許可和項目建設的前置條件,因地制宜配套建設雨水滯滲、收集利用等削峰調蓄設施。加強城市河湖水系保護和管理,強化城市藍線保護,堅決制止因城市建設非法侵佔河湖水系的行為,維護其生態、排水防澇和防洪功能。完善城市防洪設施,健全預報預警、指揮調度、應急搶險等措施,到2015年,重要防洪城市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全面提高城市排水防澇、防洪減災能力,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工程體系。
城市電網建設。將配電網發展納入城鄉整體規劃,進一步加強城市配電網建設,實現各電壓等級協調發展。到2015年,全國中心城市基本形成500(或330)千伏環網網架,大部分城市建成220(或110)千伏環網網架。推進城市電網智能化,以滿足新能源電力、分布式發電系統並網需求,優化需求側管理,逐步實現電力系統與用戶雙向互動。以提高電力系統利用率、安全可靠水平和電能質量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城市智能配電網關鍵技術研究與試點示範。
(三)加快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以設施建設和運行保障為主線,加快形成「廠網並舉、泥水並重、再生利用」的建設格局。優先升級改造落後設施,確保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國家新的環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類標准。到2015年,36個重點城市城區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建設完成污水管網7.3萬公里。按照「無害化、資源化」要求,加強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70%左右;加快推進節水城市建設,在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質量差的地區,加快推動建築中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保障城市水安全、修復城市水生態,消除劣Ⅴ類水體,改善城市水環境。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以大中城市為重點,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區)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範項目。加大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提升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到2015年,3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左右;到2017年,設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確保垃圾處理設施規范運行,防止二次污染,擺脫「垃圾圍城」困境。
(四)加強生態園林建設。
城市公園建設。結合城鄉環境整治、城中村改造、棄置地生態修復等,加大社區公園、街頭游園、郊野公園、綠道綠廊等規劃建設力度,完善生態園林指標體系,推動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到2015年,確保老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5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60%。加強運營管理,強化公園公共服務屬性,嚴格綠線管制。
提升城市綠地功能。到2015年,設市城市至少建成一個具有一定規模,水、氣、電等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的防災避險公園。結合城市污水管網、排水防澇設施改造建設,通過透水性鋪裝,選用耐水濕、吸附凈化能力強的植物等,建設下沉式綠地及城市濕地公園,提升城市綠地匯聚雨水、蓄洪排澇、補充地下水、凈化生態等功能。
三、科學編制規劃,發揮調控引領作用
(一)科學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牢固樹立規劃先行理念,遵循城鎮化和城鄉發展客觀規律,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科學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做好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統籌安排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民生為本,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嚴格禁止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和滋生腐敗的「豆腐渣工程」。強化城市總體規劃對空間布局的統籌協調。嚴格按照規劃進行建設,防止各類開發活動無序蔓延。開展地下空間資源調查與評估,制定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統籌地下各類設施、管線布局,實現合理開發利用。
(二)完善和落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著力提高科學性和前瞻性,避免盲目和無序建設。盡快編制完成城市綜合交通、電力、排水防澇和北方採暖地區集中供熱老舊管網改造規劃。抓緊落實已明確的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城鎮供水、城鎮燃氣等「十二五」規劃。所有建設行為應嚴格執行建築節能標准,落實《綠色建築行動方案》。
(三)加強公共服務配套基礎設施規劃統籌。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過程中,要統籌考慮城鄉醫療、教育、治安、文化、體育、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合理布局和建設專業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物流配送場站等,完善城市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加強公共消防設施、人防設施以及防災避險場所等設施建設。
四、抓好項目落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一)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各地要統籌組織協調在建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施工建設進度。通過建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信息系統,全面掌握在建項目進展情況。對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設施建設、市政地下管網建設、城市供水設施建設和改造、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消防設施建設等在建項目,要確保工程建設在規定工期內完成。各地要列出在建項目的竣工時間表,倒排工期,分項、分段落實;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建設資金、材料、人工、裝備設施等及時或提前到位;要優化工程組織設計,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推進在建項目實施。
(二)積極推進新項目開工。根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落實具體項目,科學論證,加快項目立項、規劃、環保、用地等前期工作。進一步優化簡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減少和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干預,逐步轉向備案、核准與審批相結合的專業化管理模式。要強化部門間的分工合作,做好環境、技術、安全等領域審查論證,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探索建立審批「綠色通道」,提高效率。在完善規劃的基礎上,對經審核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要抓緊落實招投標、施工圖設計審查、確定施工及監理單位等配套工作,盡快開工建設。
(三)做好後續項目儲備。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和基礎設施專項規劃要求,超前謀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各級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規劃和國土資源等部門要解放思想,轉變職能和工作作風,通過統籌研究、做好用地規劃安排、提前下撥項目前期可研經費、加快項目可行性研究等措施,實現儲備項目與年度建設計劃有效對接。對2016年、2017年擬安排建設的項目,要抓緊做好前期准備工作,建立健全統一、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儲備庫。

㈣ 交通運輸各領域如何深化改革

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交通運輸穩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但發展條件和環境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交通運輸轉方式調結構的任務十分緊迫,推進轉型升級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交通運輸深化改革的難度前所未有,面臨體制機制障礙等突出問題;交通運輸惠民生的要求日益提高,改進和提升服務質量是一項重要而長期的任務。綜合分析形勢任務,立足於交通運輸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更好地實現交通運輸科學發展,服務好「兩個百年目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全面深化改革,集中力量加快推進「四個交通」發展。
加快發展綜合交通是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發展智慧交通是推進交通運輸管理創新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推動交通運輸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加快發展綠色交通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要求,是轉變交通運輸方式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交通運輸與資源環境和諧發展的應有之義。加快發展平安交通是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是服務民生的最大前提,也是實現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基礎條件。綜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關鍵,綠色交通是引領,平安交通是基礎,「四個交通」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發展的有機體系。
加快推進「四個交通」發展,根本還是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實現。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抓緊研究制定分類推進改革的實施方案,不斷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間,要以五個方面的重點改革為牽引,帶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順利推進。一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二是深化交通投融資體制改革。三是深化公路水路管理體制改革。四是深化交通公共服務改革。五是深化市場監管體制改革。
2014年的改革任務繁重而艱巨,要圍繞推進五項改革,深化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管理和內河管理、事業單位等重點領域改革,深化交通運輸行政審批制度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同時,明年的工作要圍繞8個方面展開。一是繼續穩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完善綜合交通網路體系。二是保持交通運輸運行平穩有序,著力提升運輸服務質量和水平。三是推進科技創新,加快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四是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增強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能力。五是深化平安交通建設,提高交通運輸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水平。六是加快推進法治政府部門建設,提高交通運輸依法行政能力和治理水平。七是加快推進互聯互通和「走出去」戰略,推動交通運輸開放發展。八是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建設,加強行業文明和反腐倡廉建設。

㈤ 交通基礎設施網路體系如何完善

報道稱,近年來交通運輸行業取得了重大成就,站在了交通大國的歷史起點上,目標,交通運輸系統將在新時代奮力開啟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征程,明確了基本內涵、總體思路、戰略目標等。

通過把握自動駕駛等新需要,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加快建設和形成裝備與設施協同的數字化交通基礎設施。適應養護高峰期需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養護管理,提高基礎設施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通行能力。

希望中國可以早日成為交通強國!

㈥ 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網路該如何進一步完善

隨著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的逐步推進,長江經濟帶交通網路規模不斷擴大,運輸組織和運輸結構不斷優化,多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不斷強化,綜合運輸能力和品質不斷提升,有力支撐了長江經濟帶的發展。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在規劃綱要明確的「十三五」目標中,高等級航道1.2萬公里目標已達標8600公里;鐵路營業里程4萬公里目標已完成3.66萬公里;公路通車里程200萬公里目標已通車204萬公里,其中,上游地區普通國道二級以上比重70%的目標已達67.3%,下游地區90%的目標已達93%;區域民用機場數已達83座。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41741億元。

㈦ 如何正確把握目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及更新原則

2015年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城市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2016年年底前,所有大城市、特大城市應完成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其他城市應於2017年年底前完成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這被認為是加強通信設施建設規劃要求最細、約束性最強的文件。《通知》的出台明確了我國信息基礎設施規劃的目標和要求。然而,在具體的實施中,如何在現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實現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和其他交通規劃、管線綜合規劃的銜接仍然是不小的挑戰。不容忽視的銜接《通知》明確了有關目標、原則和工作任務,要以加快構建「寬頻、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為目標,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遠近結合、共建共享」的原則,結合城市規劃改革創新,統籌各類通信基礎設施規劃,推進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升級,提升通信網路覆蓋范圍和服務質量,促進通信基礎設施又快又好發展。《通知》提出了完善城市總體規劃、開展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編制、做好相關規劃的銜接和協調、嚴格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相關要求、嚴格通信基礎設施相關規劃審批、加強通信基礎設施的公示宣傳6項工作要求。《通知》還要求各地城鄉規劃和通信行業主管部門、有關單位、相關企業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協調,全力做好通信基礎設施的規劃工作。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相關規劃的公開公示和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全力解決當前通信基礎設施規劃存在的問題,依法保障通信基礎設施的規范建設和安全運行,營造良好的通信基礎設施環境。在《通知》下發之前的數年間,國內已經有很多城市編制了自己的城市通信基礎設施規劃,並在城市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信息基礎設施規劃的主管部門絕大多數是當地政府的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而城市規劃的主管機構則是規劃局,在實施過程中,這種分工容易造成規劃和建設的脫節,比如在通信基礎設施規劃中預留的機房用地沒有在土地利用規劃中得以體現,導致通信機房的建設無法進行;同時,基站的建設也因為規劃的銜接問題而導致選址難、落地難。因此,《通知》中指出,應做好通信基礎設施規劃和其他交通規劃、管線綜合規劃的銜接和協調。通信基礎設施規劃要素銜接的關鍵點不容忽視。認識我國城鄉規劃體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城鄉規劃體系中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通信基礎設施規劃作為專項規劃,在《國務院關於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若干意見》中進行了規定,其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因專業性突出,而特定編制的專項規劃。企業規劃是企業根據國家政策和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編制的3年滾動發展規劃或5年滾動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是綜合性規劃,應包含各個專項規劃的成果,其中專項規劃包含:環保、水利、交通、電力、電信等諸多規劃。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的銜接,就是要將通信基礎設施的規劃成果,充分體現到城鄉規劃體系的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中。而且相關的通信企業在編制自身的企業發展規劃時,也應該吸納通信基礎設施的規劃成果,以上兩條規劃路徑的銜接和協調,才能充分保障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的落地和實施。城市規劃體系和專項規劃、企業規劃的聯系

㈧ 如何實現交通信息化

(一)省級交通部門、高速公路、主要港口。大型交通企事業單位信息基礎設施力爭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信息網路實現寬頻化,網路間實現高速互聯互通。

(二)信息化軟環境大大改善,基本形成與交通信息化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政策、法規、標准體系。

(三)整合、開發信息資源,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資料庫建設,建成公路、港口及航道、營運車輛、船舶、船員、交通科技等資料庫。

(四)電子政務全方位推廣,部、省之間政務實現網路化。東部地區地市以上交通部門基本實現內部辦公自動化。電子化、網路化,中西部地區地市以上交通部門50%以上實現內部辦公自動化、電子化、網路化。

(五)信息技術在公路。水路運輸生產與安全保障中得到廣泛應用.建成城市間旅客快速運輸、集裝箱運輸、特種貨物運輸等信息系統,全行業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

(六)以信息化,網路化為基礎,大力推進智能型交通的發展,力爭在高速公路聯網收費和綜合管理系統的開發及推廣方面有較大的突破。

(七)利用信息技術,加速交通企業實現生產、管理、營銷方式的優化。電子商務在大型交通企業中普遍應用。

(八)信息化知識全面普及,交通行業從業人員信息化整體素質有顯著提高。交通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是一是抓好電子政務建設。

閱讀全文

與交通基礎設施網路體系如何完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6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8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5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8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4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7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4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7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0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3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8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