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少年應當如何自覺抵制包括沉溺網路等不良誘惑
1.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2.聯想後果法。3.主動請人幫助。4.避開誘因法。5.婉言謝絕法。6.專時專用法。7.提高認識。8.用法律手段。
2. 怎樣讓青少年抵制不良網路
首先一定要做到生活充實,每天都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要做。然後還要給青少年講明道理:使用網路本身不是壞事情,包括網路游戲、網路聊天等。關鍵是自己一定要有自製能力,能夠管理好自己。
3. 怎麼避免青少年受到不良網路環境的侵害
4. 中學生應該如何正確對待網路
1.首先作為青少年應該有自己青少年的意識,現在正式學習最好的時候,還是要以學業為重嗎,只有意識正確了才不會被網路的誘惑帶偏。所以青少年在面臨網路是要以學習為重。
2.限制上網時間
對於青少年來講,更多的時間應該用在學習上而不是整天的沉迷與網路世界。也許你會說窩上網只是看資料,所以時間可以自己來安排,但是窩告訴你,現在網路上的各種游戲,各種娛樂廣告那麼多,你可能會抵擋不住它們的誘惑,所以限制一定的上網時間是很有必要的。
3.上網查資料
對與青少年來講肯定會有好多東西自己是不知道的,所以每天上上網查下資料,無窮無盡的網路知識對你的幫助肯定是很大的,網上還會有你需要的題庫,在網上做做題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對眼睛都是有一定的傷害的,所以最好是看15-20分鍾休息一下再看。
4.看新聞
青少年在網上看看時事新聞,了解世界和國家發生的一些事情,能開闊自己的見識,這對你的幫助是很大的,不但是你的學習成績大增,而且你知道的事情其他同學不知道豈不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嗎!有句話說:有文化的人不懂得實時新聞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這就凸顯了看新聞的重要性。
其實青少年上網倒不是不可以干其他的事情了,在學習之餘還是可以上網玩玩游戲,看看視屏之類的來放鬆一下,就當休息,豈不是很好的事情嗎。作為青少年一定到抵制不良網路誘惑,抵制不良網站。
5. 青少年抵制網路謠言的具體做法
青少年抵制網路謠言,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做到科學的分析,自覺抵制就可以了。
6. 治理網路謠言,凈化網路環境,青少年怎麼做
社會生活的不確定性,為謠言的產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
科學知識的欠缺,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
社會信息管理的滯後,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機會;
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公信力的下降,使公眾的不信任感增強;
國內一些媒體及少數黨員幹部紀律觀念淡漠,助長了政治謠言的傳播;
網路推手製造謠言,強化了謠言的擴散,挾持了網民的意見;
商業利益的驅動,是謠言滋生的經濟動因。
媒體評論
人民日報短評:編造傳播謠言須依法懲處
北京市公安機關對在網上編造謠言者依法予以拘留,對在網上傳播相關謠言的其他人員進行了教育訓誡;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一批傳播謠言的互聯網站依法進行了查處。這再次證明編造傳播謠言必將受到法律的懲處,再次顯示了法治對維護互聯網健康環境的重要作用。
網路是虛擬社會,但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密不可分,直接關系現實社會的和諧穩定。網路謠言把謊言包裝成「事實」,將猜測翻轉成「存在」,在網上興風作浪,擾亂人心。如果任其橫行,將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危害社會誠信。
我們的社會是法治社會,現實社會需要法治,快速發展的網路也需要法治。維護網路的法治就是維護基本的社會秩序,維護人民的基本權益。我國有一系列關於互聯網的法律法規,這是維護互聯網健康環境的基本遵循,所有互聯網站和網民都必須遵守。編造傳播謠言者觸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懲處。這也再次警醒我們,無論互聯網站還是網民,都要增強法律意識,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共同維護健康的網路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
人民日報評論:遏制網路活力同樣有違中央精神
面對錯綜復雜的互聯網,黨員幹部的認知和對策,也是千姿百態。從政府網站到政務微博,從網上發布到在線交流,重網、用網者越來越多。網路是個新東西,我們要用好,這已成為很多黨員領導幹部的自覺。但諸如「佔領天涯」的雷語、熱點面前當「鴕鳥」的應對、「反正我是信了」的辯白,說明輕網、厭網、怕網等心態也還相當普遍,對網上思想輿論工作不想抓、不敢抓、不會抓的問題十分突出。
宣傳思想工作的對象是人,人在哪兒重點就應該在哪兒。在中國,網路空間匯集近6億網民,這片像息壤一樣不斷生長的陣地,誰都無法忽視,也根本丟失不起。不日新者必日退,只有正視互聯網,喚起「陣地不能丟」的憂患意識,挺身入局,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才能為宣傳思想工作贏得新的時代起點。
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如何讓它成為治國輔政、凝聚共識的助手,而不是攪亂社會的推手,關鍵在於我們樹立陣地意識,積極介入,因勢利導。從汶川、蘆山地震時凝聚網友熱情形成救災合力,到積極疏導釣魚島風波中的網路情緒、倡導理性行為,都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案例簡介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謠言謊言在網路流傳,引發社會關注。從「女幹部攜巨款潛逃加拿大」,到「艾滋病患者滴血傳播艾滋病」,再到「女大學生求職被割腎」,這些信息聳人聽聞,最後都被證明是不折不扣的謠言。
從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路新聞宣傳局了解到,當前網上流傳的所謂「新疆籍艾滋病人通過滴血食物傳播病毒」等信息,已經有關部門查明均屬謠言,多名捏造事實、編造和傳播謠言者已被公安部門依法予以治安拘留處罰。 當前有人通過微博、QQ群及手機簡訊等形式傳播不少有關「新疆籍艾滋病人通過滴血食物傳播病毒」的信息,挑撥民族矛盾,煽動公眾情緒,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經有關部門查明,此信息是河南省洛陽市一李姓男子故意編造並通過手機簡訊散布傳播的,鄭州市某公司女職員戚某將收到的手機簡訊謠言轉發到QQ群後在互聯網上擴散,李某和戚某及其他編造和傳播謠言者現已被公安部門依法予以治安拘留處罰。公安部門還偵查發現,2012年11月11日至16日,新疆石河子木某、烏魯木齊劉某、伊犁州張某、巴音郭楞州甘某等4人分別通過手機簡訊、微博、QQ群大量轉發該謠言信息,公安部門已分別依法對這4人予以治安處罰。近一段時間網上流傳的所謂「武漢大三女生求職時被割腎」、「玉溪將發生8.6級大地震」、「黔西部分鄉鎮兒童被搶劫盜腎」、「海南支教女學生被灌醉輪奸」等信息,經查證也均屬編造,有關部門正在追查編造謠言者的責任,並將依法予以懲處。
以上是網路謠言產生原因。
努力學習科學知識,收集網路謠言的案例,才能更好的辨別網路謠言
7. 青少年應該怎樣自覺抵制互聯網低俗之風
首先,開展警校共建活動,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生的法制意識,大力度加強對網路監督管理,利用三結合網路建立監督管理組織機構,由司法人員、教師輪流對網吧進行監督,看是否有非法圖片、信息、視頻等,一經發現隨時舉報;看是否有青少年進入非法網吧。
還有次各中小學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更多地意識到網路作為資源寶庫的作用,信息課教師注重現代信息技術和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整合,創設出適合本學期的課程模式,在教學中盡量引導學生利用網路分析與解決問題,通過網路接觸社會,提高學生的辨識和思考的能力。各中小學微機室每周二、五課外時間向學生開放各一小時,由教師監督,引導學生從網路中發現更多積極的因素。
第三,家長與孩子一起上網,家長起到了示範、監督作用。家裡有電腦的學生家長也學會上網,而且是文明上網,上文明的網、綠色的網,通過言傳身教做學生最好的老師。
網路資源是豐富多樣的,它大大充實了教學內容,擴展了學生的知識。堵疏並舉,合力打造網路文明環境,正確利用網路資源,農村青少年學生將會有一個晴朗的網路天空。
並且倡議如下:
一、不上傳、不下載、不觀看網路低俗內容;發現網路低俗內容及時向網路管理部門和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等地方進行舉報。
二、不製造和傳播網路病毒,不參與不支持人肉搜索等網路暴力行為,不通過網路窺探他人**,未經同意不通過網路透露他人**,維護網路安全,不在網上謾罵、攻擊他人,注意文明用語,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
三、積極通過網路傳播文明風尚,積極通過網路學習有用知識;與網友討論、交流時做到友善、坦誠,積極構建和諧健康的互聯網環境。
四、認真踐行《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堅持自我約束,樹立對待網路的正確意識,在學生中營造出文明健康和諧的網路文化氛圍,遏制網上低俗之風蔓延。
讓我們攜起手來,上文明網,文明上網,堅決抵制網路低俗之風,為建設和諧校園和諧網路而努力。
PS: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現實生活中的低俗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抵制,比如一些場所(例如:理發鋪、足浴店 等等等等),堅決不進,遠離它們。
8. 青少年面對網路暴力該怎麼做
據調查顯示,青少年是網路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也是很多「網路欺凌」的實施者。網路暴力讓青少年產生抑鬱、恐懼、自卑、敵對等消極情緒,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所以青少年在上網的過程中,應學會自我保護,使自己遠離網路暴力的危害。那麼,青少年應該如何遠離網路暴力呢?
一、文明上網,不做「施暴者」
網路是一個虛擬世界,很多青少年在網上肆意發泄自己的憤怒和不滿,隨意辱罵他人獲得心理宣瀉。這些不負責任的謾罵和羞辱不僅對他人造成傷害,使自己成為網路暴民;還會招致「被害者」的回擊和報復,使自己也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因此,青少年要做文明網民,給自己和他人營造一個和諧安寧的網路世界。
二、抵制不良網站
青少年在上網的過程中,如果在某網站經常被謾罵、恐嚇,要及時停止瀏覽該網站的網頁。建議當事人不要和施暴者辯論或對罵,因為這樣只會招來更多的羞辱。抵制網路暴力的最好辦法是停止瀏覽該網頁,可以減少網路暴力對自己的影響。
三、不要在網上泄露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和照片可能會暴露自己某方面的缺點,從而使自己成為網路暴民攻擊的對象。青少年上網時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
四、收到恐嚇信息要及時求助
恐嚇郵件或留言大多是網民的惡作劇,旨在嚇唬他人作樂,不會真的付諸實施。青少年收到恐嚇信息,難辨真偽,常常會產生恐懼、焦慮、不安等心理。當事人若受 到恐嚇,應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辨明真偽。必要時請家長、學校提供必要的保護措施,以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緩解心中的不安。
9.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如何應對網路上不良信息帶來的影響
作為青少年,我們一般利用完了就是為了嗯關於學習呀,嗯,放鬆方面的事情。對於那些不良信息的話,我們應該制止。哦,剛才自己去 如果是你不小心刷到他的話,你要明辨是非,這條信息的合理性,正確性,如果他是對你的生活沒有利益的秘密,沒有必要去在意它。如果你發現她對你的生活有利的話,你可以去看看看,如果他是有關於學習方面的話,你也可以去看,但是如果一般的話還是不要去刷月信息要好 網路信息良莠不齊,身為青少年,我們明天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啊,明天事物的陣營卻與錯誤的能力也是遠遠不如大人的。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利用完了。最好是用來學習,用來用來學習或者是說用來購物啊,聽音樂啊,搜索一些有關於興趣愛好的事情,當然這個興趣愛好前提是要健康的 不管如何,作為青少年應對網路上不良信息帶來的影響就是忽視這些不良信息,但還不能忽視一些不良信息對你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