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子網號怎麼計算
IP地址的網路地址是通過32位的IP和32位的掩碼進行與運算得到的。
首先要把IP地址和子網掩碼都換算為32位的二進制。與運算的特點是有0就為0,全1才為1.
具體計算如下:
11000000 192 (IP地址第一段)
11111111 255 (子網掩碼的第一段)
11000000 192 (與運算的結果)
------
10101000 168 (IP地址第二段)
11111111 255 (子網掩碼的第二段)
10101000 168 (與運算的結果)
----------
00001010 10 (IP地址第三段)
11111111 255 (子網掩碼的第三段)
00001010 10 (與運算的結果)
--------
00000000 0 (IP地址第四段)
11000000 192 (子網掩碼的第四段)
00000000 0 (與運算的結果)
-----------------------------------------------
將四段中的與運算結果列出為192.168.10.0即為第一個子網的網路地址。
因為C類地址默認的掩碼是255.255.255.0。但現在的掩碼是255.255.255.192。比原來的的掩碼中為1的位多了兩位,所以劃分了2^2=4個子網。題中的是第一個子網。該子網的有效主機號為192.168.10.1----192.168.10.62
原因如下:子網掩碼為1對應的IP地址位為網路位,子網掩碼為0對應的IP地址為為主機位。
在第四段的子網掩碼為0的位有6位,那麼該子網的總主機數量為2^6=64個。即192.168.10.0---192.168.10.63,但每個子網中主機位全為0和全為1的兩個IP不能用,所以要減掉2個IP,所以該子網有效主機個數為2^6-2=62個。即192.168.10.1---192.168.10.62
(1)在子網劃分中網路號怎麼求擴展閱讀:
IP和子網掩碼
我們都知道,IP是由四段數字組成,在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3類常用的IP
A類IP段1.0.0.0 到126.255.255.255 (0段和127段不使用)
B類IP段128.0.0.0 到191.255.255.255
C類IP段192.0.0.0 到223.255.255.255
XP默認分配的子網掩碼每段只有255或0
A類的默認子網掩碼255.0.0.0一個子網最多可以容納1658萬多台電腦
B類的默認子網掩碼255.255.0.0一個子網最多可以容納6萬台電腦
C類的默認子網掩碼255.255.255.0一個子網最多可以容納254台電腦
我們必須有一個子網掩碼,因為:
1)當配置IP時,所有計算機都必須填寫子網掩碼
2)我們必須在我們的網路中設置一些邏輯邊界
3)我們必須至少輸入所使用IP類的默認子網掩碼
子網的劃分,實際上就是設計子網掩碼的過程。子網掩碼主要是用來區分IP地址中的網路ID和主機ID,它用來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從IP地址中分離出網路ID和主機ID.子網掩碼是由4個十進制數組成的數值"中間用"."分隔,如255.255.255.0。
若將它寫成二進制的形式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其中為"1"的位分離出網路ID,為"0"的位分離出主機ID,也就是通過將IP地址與子網掩碼進行"與"邏輯操作,得出網路號。
例如,假設IP地址為192.160.4.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則網路ID為192.160.4.0,主機ID為0.0.0.1。計算機網路ID的不同,則說明他們不在同一個物理子網內,需通過路由器轉發才能進行數據交換。
每類地址具有默認的子網掩碼:對於A類為255.0.0.0,對於B類為255.255.0.0,對於C類為255.255.255.0。
除了使用上述的表示方法之外,還有使用子網掩碼中"1"的位數來表示的,在默認情況下,A類地址為8位,B類地址為16位,C類地址為24位。例如,A類的某個地址為 12.10.10.3/8,這里的最後一個"8"說明該地址的子網掩碼為8位,而199.42.26.0/28表示網路199.42.26.0的子網掩碼位數有28位。
如果希望在一個網路中建立子網,就要在這個默認的子網掩碼中加入一些位,它減少了用於主機地址的位數。加入到掩碼中的位數決定了可以配置的子網。因而,在一個劃分了子網的網路中,每個地址包含一個網路地址、一個子網位數和一個主機地址。
② 子網劃分的 子網號怎麼算的
一般不會這么考的。你計算的網路號沒錯,兩種情況下的確網路號都是一樣,但是因為掩碼不同,所以范圍就不同啊,一般不會這么考的。192.168.2.161/25,網路號是192.168.2.128,范圍是128-255;192.168.2.161/26,網路號也是192.168.2.128,范圍是128-191.同理,27位的是160-191,28位的是160-175.你看ip范圍就可以看出, 雖然網路號一樣,但是網路范圍不一樣啊,子網掩碼小的包括了子網掩碼大的那個。
③ 網路號怎麼計算
1、標準的網路號是,
A類是前8位
B類是前16位
C類是前24位
舉一個例子
如172.16.10.2,因為172.16.10.2是B類地址,所以172.16所代表的位就是網路號的位,後面10.2代表的位是主機位,A類C類和例子結構相同,就是位數不同。
2、如果不是標準的,就是要劃子網的,就不一樣了。要看後面的位數來確定
如192.168.15.2/26,後面的26代表網路號位數是26位,剩下的6位是主機號;前24位是標準的網路號,後倆位是為劃分子網從主機號分出來的,也劃分到網路號里。
這個是別人的例子:
將子網掩碼化為2進數得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那麼可看出主機編號部分轉化為子網掩碼部分的位數m=5 (這個5就是248轉化為2進數所得的11111000中1的個數)。。。。m=5就可算出這個LAN里可化的每個子網的主機數:就是2的5次方。。。。算得32台(主機)。。。。
繼續:一號子網是192.168.5.1~192.168.5.31 / 二號子網是192.168.5.33~192.168.5.62 / 三號子網是192.168.5.65~192.168.5.94 / 四號子網是192.168.5.97~192.168.5.126 / 五號子網是192.168.5.129~192.168.5.158 / 六號子網是192.168.5.161~192.168.5.190 / 七號子網是192.168.5.193~192.168.5.222 / 八號子網是192.168.5.225~192.168.5.254
這下你看,你的主機192.168.5.121 在哪個子網號里? 答案得出:4號!!!
④ 子網掩碼 子網號怎麼算
將網路地址和子網掩碼均換算成2進制格式,那麼32位的地址,從左往右數均是全1的部分,就是子網不變的部分,也就是子網號。
舉個例子,假設網路中某個IP地址為192.168.174.86,子網掩碼255.255.240.0。
換成二進制
IP地址為11000000.10101000.10101100.01010110
子網掩碼為
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
掩碼全1部分為21位,那麼網路號就是21,對應IP地址,前21位是不變的,那麼子網號就為32-21=11。11位的子網。該網路就為192.168.168.0
⑤ 怎樣根據ip地址計算每個子網的網路號
IP地址和子網掩碼都轉換為二進製做邏輯與運算的結果為本網段的網路號。
例:192.168.1.1(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1)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兩個做與運算:
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0(192.168.1.0)
即192.168.1.0為本網段的網路號
⑥ 知道ip地址與子網 怎樣算網路號與主機號 詳細點
根據子網掩碼,如255.255.255.0的子網掩碼,三個255對應的就是網路號,0對應的就是主機號,202.119.32.8就是
202.119.32是網路號,8是主機號
子網掩碼
(1)子網TCP/IP網間網技術產生於大型主流機環境中,它能發展
到今天的規模是當初的設計者們始料未及的。網間網規模的迅速擴展
對IP地址模式的威脅並不是它不能保證主機地址的唯一性,而是會帶
來兩方面的負擔:第一,巨大的網路地址管理開銷;第二,網關尋徑
急劇膨脹。其中第二點尤為突出,尋徑表的膨脹不僅會降低網關尋徑
效率(甚至可能使尋徑表溢出,從而造成尋徑故障),更重要的是將
增加內外部路徑刷新時的開銷,從而加重網路負擔。
因此,迫切需要尋求新的技術,以應付網間網規模增長帶來的問
題。仔細分析發現,網間網規模的增長在內部主要表現為網路地址的
增減,因此解決問題的思路集中在:如何減少網路地址。於是IP網路
地址的多重復用技術應運而生。
通過復用技術,使若干物理網路共享同一IP網路地址,無疑將減
少網路地址數。
子網編址(subnet
addressing)技術,又叫子網尋徑(subnet
routing),英文簡稱subnetting,是最廣泛使用的IP網路地址復用
方式,目前已經標准化,並成為IP地址模式的一部分。
一般的,32位的IP地址分為兩部分,即網路號和主機號,我們分
別把他們叫做IP地址的「網間網部分」和「本地部分」。子網編址技
術將本地部分進一步劃分為「物理網路」部分和「主機」部分,如圖:
網間網部分物理網路主機
|←網間網部分→|←————本地部分—————→|
其中「物理網路」用於標識同一IP網路地址下的不同物理網路,
既是「子網」。
(2)子網掩碼IP協議標准規定:每一個使用子網的網點都選擇一
個32位的位模式,若位模式中的某恢?,則對應IP地址中的某位為
網路地址(包括網間網部分和物理網路號)中的一位;若位模式中的
某位置0,則對應IP地址中的某位為主機地址中的一位。例如位模式: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中,前三個位元組全1,代
表對應IP地址中最高的三個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後一個位元組全0,代表
對應IP地址中最後的一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這種位模式叫做子網模
(subnet
mask)或「子網掩碼」。
為了使用的方便,常常使用「點分整數表示法」來表示一個IP地
址和子網掩碼,例如B類地址子網掩碼(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為:
255.255.25.0
IP協議關於子網掩碼的定義提供一種有趣的靈活
性,允許子網掩碼中的「0」和「1」位不連續。但是,這樣的子網掩
碼給分配主機地址和理解尋徑表都帶來一定困難,並且,極少的路由
器支持在子網中使用低序或無序的位,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各網點
採用連續方式的子網掩碼。像255.255.255.64和255.255.255.160等
一類的子網掩碼不推薦使用。
(3)子網掩碼與IP地址子網掩碼與IP地址結合使用,可以區分出
一個網路地址的網路號和主機號。
例如:有一個C類地址為:
192.9.200.13其預設的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0則它的網路號和主機號可按如下方法得到:
①將IP地址192.9.200.13轉換為二進制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1101
②將子網掩碼255.255.255.0轉換為二進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③將兩個二進制數邏輯與(AND)運算後得出的結果即為網路部分
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1101
AND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0000結果為192.9.200.0,即
網路號為192.9.200.0。
④將子網掩碼取反再與IP地址邏輯與(AND)後得到的結果即為主
機部分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1101
AND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101結果為0.0.0.13,
即主機號為13。
(4)子網掩碼與IP地址子網掩碼與IP地址結合使用,可以區分出
一個網路地址的網路號和主機號。
例如:有一個C類地址為:
192.9.200.13
其預設的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0
則它的網路號和主機號可按如下方法得到:
①將IP地址192.9.200.13轉換為二進制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1101
②將子網掩碼255.255.255.0轉換為二進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③將兩個二進制數邏輯與(AND)運算後得出的結果即為網路部分
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1101
AND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0000結果為192.9.200.0,
即網路號為192.9.200.0。
④將子網掩碼取反再與IP地址邏輯與(AND)後得到的結果即為主機
部分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1101
AND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101
結果為0.0.0.13,即主機號為
13。
三、子網劃分與實例根據以上分析,建議按以下步驟和實例定義
子網掩碼。
1、將要劃分的子網數目轉換為2的m次方。如要分8個子網,8=23。
2、取上述要劃分子網數的2的m次方的冪。如23,即m=3。
3、將上一步確定的冪m按高序佔用主機地址m位後轉換為十進制。
如m為3
則是11100000,轉換為十進制為224,即為最終確定的子網
掩碼。如果是C類網,則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24;如果是B類網,
則子網掩碼為255.255.224.0;如果是C類網,則子網掩碼為255.224.0.0。
在這里,子網個數與佔用主機地址位數有如下等式成立:2m=n。
其中,m表示佔用主機地址的位數;n表示劃分的子網個數。根據這些
原則,將一個C類網路分成4個子網。若我們用的網路號為192.9.200,
則該C類網內的主機IP地址就是192.9.200.1~192.9.200.254
(因為全「0」和全「1」的主機地址有特殊含義,不作為有效的IP地
址),現將網路劃分為4個部分,按照以上步驟:
4=22,取22的冪,即2,則二進制為11,佔用主機地址的高序位
即為11000000
⑦ ip子網劃分 從主機位借位得出子網掩碼是多少懂了 但是這個所得出的子網網路號怎麼算的
1、這樣,我們不運算元網劃分
192.168.10.100,這是個C類地址,默認網路位基數為24,即192.168.10.100/24,他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這個能理解吧!
然後和192.168.10.100同網段的地址范圍是192.168.10.0-192.168.10.255,而在實際使用中,我們沒有見過誰使用的IP是192.168.10.0或者192.168.10.255 是不是,因為這兩個地址如果分解成二進制你就會發現
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00000000 192.168.10.0
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11111111 192.168.10.255
你會發現這兩個IP地址除了24位網路位之外,剩餘的8位主機位要麼全0,要麼全1
而這里我們把主機位全0的叫做網路地址,把主機位全1的叫做廣播地址
2、最後我們回過頭來再想一想如果子網劃分過後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情況
192.168.10.100/26,本來默認網路位基數為24,現在變成26了,網路位向主機位借了2個,那麼它的子網掩碼就變成255.255.255.192,這個沒問題是吧!
劃分多少個子網呢,這里有學過兩個公式吧,一個2^m、2^n,M代表借走的主機位個數,N代表主機位剩餘的個數,當然你也可以把M/N反過來表示,或者XY表示都可以。
原主機位=M+N ;子網數=2^m ; 每個子網主機數=2^n
192.168.10.100/26劃分的子網數:2^2=4個,每個子網主機數:2^(8-2)=64個
第一個子網
IP范圍:192.168.10.0-192.168.10.63
實際可用:192.168.10.1-192.168.10.62
第二個子網
IP范圍:192.168.10.64-192.168.10.127
實際可用:192.168.10.65-192.168.10.126
其他子網依次類推。。。
192.168.10.100/26在第二個子網中,IP范圍:192.168.10.64-192.168.10.127,然後我們把第一個和最後一個用二進製表示
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01000000 192.168.10.64
11000000 10101000 00001010 01111111 192.168.10.127
我們把主機位單拿出來看,01(網路位借的兩位)000000(主機位) 代表64
01(網路位借的兩位)111111(主機位) 代表127
是不是發現主機位全為0和全為1,這就是第二個子網的網路地址和廣播地址
你再聯系下上面是不是清晰點!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幫助!
⑧ 如何計運算元網號
假如網路號為172.16.0.0,要劃分3個(按具體要求)子網。
例如已知要劃分3個子網,則很容易知道需要向主機號部分借三位充當子網號。則子網號部分可形成001、010、100、110、101、011六種排列。則可得出以下IP范圍。
子網號(二進製表示)
IP地址范圍(點分十進製表示)
001 172.16.32.1~172.16.63.254
010 172.16.64.1~172.16.95.254
011 172.16.96.1~172.16.127.254
100 172.16.1282.1~172.16.159.254
101 172.16.160.1~172.16.191.254
110 172.16.192.1~172.16.223.254
其中:對於
172.16.32.1~172.16.63.254子網號的確定方法如下:
172.16.001 00000.00000001~172.16.001 11111.11111110
這是子網號為001的主機數量的范圍。所以得到主機數范圍為:172.16.32.1~172.16.63.254.
注意點:
1、子網號不能全0、全1 。所以必須是0、1的排列組合。
2、主機位不能全1或全0,這就是為什麼取 63和254 , 而不是64和255的原因。
3、注意被借用作為的子網號的是主機位的前三位。
同理可得其他5種。(歡迎指正,謝謝)
⑨ 子網掩碼的網路號、主機號怎麼計算
為了確切地標識Internet中的主機和路由器,TCP/IP建立了一套編址方案,為每台主機和路由器分配一個全網唯一的地址。這個地址的名字就是IP地址。
值得注意的是,一台主機至少擁有一個IP地址,允許一台主機擁有多個IP地址。(計算機可以有幾個身份證但是人只能有一個),類似於居民身份證號,主機的身份證號也有一定的規律。
在人少的時候,身份證號的位數就要求少一些;當居民變多,以前的位數號碼所能表示的最大人口數量超過這個國家的人口數量時,身份證就要升級,將身份證號碼增長一點點,IP地址也是,因此機器數量少的時候用的是IPv4;
目前仍在使用的IP地址是IPv4版本的,由四個位元組組成,每個位元組8位二進制數,就是說目前的IP地址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32個000011111等,用點分十進製法,將這32位二進制數字每八位劃分一次,每8位數對應一個十進制數,這樣32位地址就變成了四個用點隔開的十進制數字了;
IP地址由幾個信息一起組成的,由網路號和主機號四個欄位組成,如果把網路號比作小區,主機號就相當於小區裡面的各個房子的門牌號。有些網路擁有很多主機,而有些網路上的主機很少,類似於小區一樣,IP地址分為五類,A類到E類,大量使用的是A,B,C類。
A類地址:8位網路號(0開頭)+24位主機號、B類地址:16位網路號(10開頭)+16位主機號、C類地址:24位網路號(110開頭)+8位主機/號、D類:組播地址、E類:保留以後再用。(注意,網路號不能全部為0或者全部為1.IP地址也不能全部為0或者全部為1);
由此得到A類網路地址范圍為00000001~01111111.用點分十進制記法,把他們分別換算成十進制,就是1~127;
同理,B類網路地址的范圍為10000000 00000001-10111111 11111111為128.1~191.255,C類:11000000 00000000~11011111 11111111.即192.0~223.255;
子網掩碼:當一個小區越修越大,可能就會將本小區劃分為幾個分區或者幾期工程。當一個單位的主機很多而且分布在較大地理位置時,可以將本單位所屬主機劃分為若干個子網,然後各個子網之間用路由器互聯。
由於網路號已經分好了,內部再劃分的子網號的欄位就不能加到網路號中了。我們將子網號的欄位加到主機號欄位中,規定用一個32位的子網掩碼來表示子網號欄位的長度。
子網掩碼由一連串的1和一連串的0構成,1對應於網路號和子網號欄位,0對應於主機號。比如:某單位要分配一個C類IP地址為202.114.16.0.加入這個單位的主機要劃分5個子網,5轉換為二進制為101,所以要用3個二進製表示子網欄位。
若這個主機要劃分為2個子網,2轉換為二進制為10,所以要用2個二進製表示子網欄位。若要劃分為9個,9轉化為二進制是1001,就需要4個二進製表示子網欄位了,這里以劃分為5個子網,用3個二進制子網欄位為例:
C類的網路號為3個位元組,24個二進制長度,主機號為1個位元組,8個二進制長度,C類IP地址為110XXXXX XXXXXXXX XXXXXXXX+子網號(這里為101)+主機號,網路號對應到子網掩碼是1;
因此110XXXXX XXXXXXXX XXXXXXXX→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子網號對應到子網掩碼也是1,這里子網號為101,對應過去就是111;主機號對應到0,因此,這個C類地址對應的完整的子網掩碼就是: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
當外界訪問這個單位的主機時,路由器用子網掩碼和目的地址相「與」(1+1=1,0+1=0,1+0=0,0+0=0),得到的結果中最後一個位元組由子網號和主機號構成。
(9)在子網劃分中網路號怎麼求擴展閱讀:
當然,單位也可以不劃分子網,此時子網掩碼為默認值,此時1的長度就是網路號的長度;A類地址默認的子網掩碼是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255.0.0.0);
B類地址的是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255.255.0.0),C類的是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255.255.255.0)。
子網劃分與實例根據以上分析,建議按以下步驟和實例定義子網掩碼。
1、將要劃分的子網數目轉換為2的m次方。如要分8個子網,8=2³。
2、取上述要劃分子網數的2的m次方的冪。如2³,即m=3。
3、將上一步確定的冪m按高序佔用主機地址m位後轉換為十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