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校園貸的危害有哪些
目前校園貸產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這些:
1、高出本金眾多的的利息。目前網貸平台多數產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謂的「低利息」並不可信。0.99%月利率是營銷把戲,學生容易「上當受騙」。
2、連累身邊同學家人。有的貸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可以,有的同學礙於人情關系等原因,用身份證替別人辦貸款。這種行為風險很高,因為一旦對方無力還款,剩餘的債務就由「被」辦理人獨自承擔。
3、一旦逾期,催款就是「全方位」的。有些案例中,一旦學生貸款還不上,網貸平台並不會通過正當途徑追款,而是採用給父母、親友、老師群發簡訊、在校園里貼大字報,甚至安排人員上門堵截等威脅恐嚇的手段向學生催款逼債。
4、易滋生借款惡習,有的學生愛攀比,又有惡習,父母提供的費用不能滿足其需求。這些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 博、酗酒等惡習,甚至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5、易誘發其他犯 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信息搞電話詐 騙、騙領信用卡等。
❷ 校園貸款的危害是
校園貸款的危害:
1.校園貸款具有高利貸性質;2.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3.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四、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
【拓展資料】
一、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據調查,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台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製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二、校園貸雖然有申請便利、手續簡單、放款迅速等優點,但也存在信息審核不嚴、高利率、高違約金等特點,學生在不斷膨脹的消費慾望和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連環貸」的陷阱,亟待加強監管。
三、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台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製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四、隨著學生網貸的平台增多,僅靠降低貸款利率和提高貸款額度博眼球,只會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借款人掉入分期陷阱,抹黑自己的信譽,使平台盈利能力下降,造成損失。
五、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抵制盲目消費、跟風攀比的誘惑。學生應根據自身經濟狀況合理消費,務必量力而行,杜絕超出自身承擔能力的高消費和超前消費。如有正當資金需求的,應當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學習生活面臨經濟困難,學生應主動向學校提出幫助訴求,學校會積極採取措施給予資助。
六、如因前期疏於防範已陷入非法校園貸的因擾中,自身權益正在或者即將遭受傷害,應及時向學校報告有關情況,尋求金融、監管部門、公安部門的介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❸ 大學生網貸的利弊有哪些
個人看法沒有好處,只有弊端:
提前透支購買一些東西無可厚非,但如果這超出了自己的還款能力,甚至以犧牲生活質量為代價,這是得不償失的。其實,有些網貸平台都是看上了學生父母的隱性擔保。如果是自己孩子借的錢又無力償還,而且還有可能影響他們的徵信或者學籍等,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為他們償還。
大學生網貸的主要危害
嚴重影響學生的學業網上貸款分期消費門檻低,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超前消費、奢侈消費的平台,但不少人消費欠理性,造成學生負債累累,大學生的精力濟來源於父母,大部分學生為了償還而選擇兼職,有的經常逃課。
有的甚至迫於償還壓力選擇直接不上課,任意掛科,嚴重影響學生的學業。網貸平台進入校園的途徑目前難以杜絕,學生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一旦學生還不上貸款,貸款公司威逼還款方法則是去學校鬧事,打電話騷擾輔導員,導致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學生選擇逃避,甚至直接選擇退學。
❹ 大學校園網路貸款都有些什麼危害
1、刺激大學生的不良消費;
2、影響大學生的信用情況,毀害大學生前程;
3、嚴重時會危害大學聲譽、生命;
4、影響了家庭。
❺ 校園網貸的危害有哪些
校園貸款的危害:
一、校園貸款具有高利貸性質;
二、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
三、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
四、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