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面對上網成癮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去應對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要沉溺於網路?比如網路中的游戲吧。游戲有獎勵機制。為什麼孩子每天玩1-2小時游戲,久而久之,就會被游戲所吸引?就在於游戲的獎勵機制。游戲的獎勵機制是即刻的、馬上的。而學習、健身等,獲得獎勵機制卻沒有那麼容易,學習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可能今天認真學習,明天就可以考出一個高分數的。
『貳』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面對網路
王靖南 家長 網路給現代人的生活、工作帶來了無與倫比的便捷,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互聯網對孩子來說,更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網上有許多適合孩子的學習資源,可以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沖浪中學到有用的知識。網路和計算機技術又是一種工具,是孩子學習和了解社會、參與社會的必備技能。然而,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網路更是一把雙刃劍,會利用網路的人,如虎添翼,不會利用網路的人,深陷泥沼。有的孩子通過正確使用網路,提高了學習成績,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增強了自身綜合素質;有的孩子卻沉迷於網路游戲、網路交友,荒廢了學業,耽誤了美好人生。那麼,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網路和使用網路,讓網路成為孩子學習成長的有益助手呢?一些調查資料顯示,容易沉迷於網路游戲和網路交友的孩子普遍存在以下幾種現象:一是情感較孤獨,缺乏親情交流和游戲娛樂。心理孤獨是當下獨生子女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家長們在一味滿足孩子各種各樣的物質需求的同時卻沒有認真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情感需求,缺乏與孩子間的感情交流和心靈上溝通,養成孩子任性、無理取鬧等壞習慣;生活在城市的人們缺乏鄰里之間的走動和交流,生活圍不斷縮小,除了上班購物,大部分時間就關在家裡渡過,孩子同樣被禁錮在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失去了接觸社會、感知社會的機會,容易造成性格內向,情感狹隘的弱點,對家以外的事物感到陌生和不安全;最重要的是孩子天生的好奇、玩耍的天性無法得到滿足,和同齡孩子間的玩耍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缺乏與小夥伴之間的交流和娛樂,孩子的情感世界將會留下難以彌補的空白。二是思想負擔重,想擺脫壓力,逃避現實。如今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烈,總會自做主張給孩子很多學習壓力,還規定了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學校教育體制也使孩子們承受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各種學習考試測驗要排名次,各類素質教育要達標,各類競賽要出成績,升學擇校要有證書等等,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過多地負擔,使他們無法承受。於是很多孩子會逃避現實,選擇與家長對抗,甚至離家出走、自殺等極端做法。三是缺乏成功感,總受到學校或家長批評。由於孩子面臨的期望過高,競爭激烈,很多孩子難以脫穎而出,出人頭地,難得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沒有成功的喜悅,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受到挫折和打擊。孩子為了尋找情感寄託、釋放壓力和尋求自我表現,他們就會尋找一些脫離於學校和家長之外的空間來宣洩自己的不滿。而網路恰恰就是這樣一個虛擬社會的自由空間。通過網路交友,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說出心裡話;通過網路游戲角色扮演,他們可以成為叱吒風雲的強者;通過上網,他們可以擺脫家長和老師無休止的嘮叨。在網路空間里孩子找到了能夠滿足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的情感寄託和自由。因此他們會沉迷於網路,也會被別有用心的壞人利用和誘惑。而這些恰恰就是與家長和學校的意願背道而馳的。難道網路真是洪水猛獸,孩子一上網就會學壞嗎?其實不然。網路本身就是一個客觀存在,它是一個虛擬空間,也是由現實社會中的人來營造的,它本身無所謂好還是壞,它跟現實社會中一樣,關鍵就看你怎樣來選擇。在對待孩子上網問題上同樣是如何認識網路和選擇網路內容的問題。一是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網路觀。計算機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是孩子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家長和學校應該教育和鼓勵孩子學好相關的知識,讓他接近網路,使用網路。首先,要正確引導孩子認識網路。讓孩子知道網路只是一個工具,網路象一本網路全書,通過網路我們可以查找自己不知道的知識;網路是一個游樂場,小朋友們可以在裡面玩很多有意思的游戲......網路是一個虛擬現實的社會,除了能完成學習、交朋友、娛樂外,還能完成現實社會中的一些事情,如網上購物、電子郵件、網上工作、網上繳費等等,網路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其次,要幫助孩子選擇正確的網路信息。孩子在初步接觸網路時好奇心很重,而且對網上內容沒有是非標準的判斷力,因此家長和學校要幫助孩子正確選擇網路信息源。明確孩子上網的范圍,收藏一些適於孩子學習瀏覽的網站,讓孩子在這些健康網站上找到學習和娛樂的興趣。通過網路安全程序禁止不適宜孩子瀏覽的網址,防止孩子不小心掉進漩渦。第三,要加強孩子信息技術知識的教育和培養,使孩子通過科學知識的教育學習明白網路的本來面目,剝離網路的神秘面紗,讓孩子對網路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一個理性的理解。二是要與孩子充分交流,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對於網路的態度和網路行為同樣會影響孩子對網路的價值取向。因此,家長也要正確對待網路,加強網路相關知識的學習和了解,對孩子的網路行為要心知肚明,這樣才有利於監督和引導孩子正確上網。同時,父母要與孩子充分交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給孩子適當的期望值,讓孩子既有學習進步的動力,同時擁有一個歡樂舒心的家庭環境,讓他心靈和情感感到充實和滿足。三是要鼓勵孩子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家長要創造條件帶孩子主動融入現實社會,敢於到陌生的環境中去體驗人情事故。經常去鄰居或者小朋友、同學家去玩,去小區與陌生小朋友玩耍交流,去公園和游樂場放鬆心情,讓他們脫離相對封閉的家庭環境,減少性格孤僻和自閉心理發生的可能性。這樣既滿足了孩子貪玩的天性,釋放了各種壓力,心情和精神面貌會煥然一新,同時又遠離了網路的誘惑,減少了沉迷於網路的機會。此外,學校方面利用學生在校期間孩子多,校園環境比較單純的情況,注重學生的心理建康和情商教育實踐活動,以科學興趣班、文藝沙龍等方式增進不同年級、不同班級同學之間的各種交流活動,把孩子的興趣引到促進學生學習和身心健康的軌道上來,從而全面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網路並不可怕,只要家長和老師在孩子面對網路時多一些細心和耐心引導,網路就會成為孩子學習上的有利助手,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可怕的是在孩子面對網路時家長不正確的態度和缺乏監管與引導,讓孩子放任自流。
『叄』 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網癮問題
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網癮問題?第一首先讓孩子及早認識到電腦除游戲之外還有很多功能,要把這些功能用上。比如有文字編輯、圖片處理、動畫等,還有下棋等開發智力的游戲,所以平時要給孩子使用有用的應用軟體。
第二孩子玩游戲長時間不肯停下來的時候,提前5到10分鍾與孩子商量,任務結束了就不要再玩。游戲任務沒有結束,如果強行終止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家長告訴醫生到了時間不下網,父母直接把電腦關閉了,孩子會大發雷霆,不能控制憤怒,甚至把電腦或手機砸掉或者動手打架都有可能,所以要提前打招呼。
第三在孩子玩游戲的時候,如果有可能盡量陪孩子一起玩,玩開心,大呼小叫,這也是非常快樂的親子時光,而且孩子也會很樂意。家長介入游戲,不再需要偷偷偵查孩子在玩什麼游戲,也不需要去問孩子在玩什麼。這時候家長自然成為孩子游戲中的一個角色,可以發表意見,引導孩子游戲的方向,這也是一種好方法。
第四父母還要盡量跟孩子多做深度的陪伴,帶著孩子做別的事情,比如戶外活動。如果戶外活動很有趣,孩子很喜歡,這時候孩子就不會總對游戲念念不忘。有的時候玩得開心,如果說回家,今天還沒有玩游戲,可能孩子會說,今天不想玩游戲了,在這里還沒有玩好。可見父母深度陪伴孩子,激發孩子其他的興趣後,游戲的魅力也不會那麼大。
『肆』 孩子沉迷於網路,與家人感情淡泊,家長該如何教育
現在網路上的電子游戲越來越多,孩子在接觸了之後難免會心嚮往之,尤其是有的家長給孩子配備了手機然後,孩子會一直沉迷於網路游戲,每天抱著手機不撒手,和家人也逐漸疏遠。沒有手機的孩子甚至會經常逃課或者在休息時間去網吧打游戲,對學習不管不問,對家人也是毫不在意。
孩子沉迷於網路,一方面是因為網路世界中的一些東西會吸引到孩子,另一方面是孩子可能不願意和家人過多的相處或者溝通,所以家長在這個時候也需要多去反思自己,了解孩子變成這樣的原因,然後進行正確的疏導。
『伍』 怎樣對待孩子上網的問題
電視上不是有幾個很 成功的 例子
我記得其中一個 那個老爸夠厲害 兒子上網,還給他錢去上, 不過每次給錢都問他玩多久,玩2小時就給2小時的錢,3小時就給3小時的錢(呵 那小子一般有了3小時的錢還是玩了5.6個小時才回來)
然後就是經常跟兒子溝通(多聊些他感興趣的,這是為了建立良好的關系)
讓後 就是一劑狠招: 兒子上網上的忘吃飯了,送飯到網吧給他吃(這招夠毒,弄的他當時就感覺不好意思再上,這招不推薦再用了,已經曝光的招再用的話不僅沒效果還會更招反感)
自己也想個類似的試試。
大概就是這樣了 , 反正 那個老爸是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