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把我國從網路大國轉化為網路強國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我國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網路走入千家萬戶,網民數量世界第一,我國已成為網路大國。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後,區域和城鄉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互聯網發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
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要認清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做好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
網路信息是跨國界流動的,信息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程度決定著信息化發展水平,要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信息採集、處理、傳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建設網路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路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路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研究發展戰略,下大氣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問題。要出台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他們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成為信息產業發展主體。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路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建設網路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路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要發揮集中統一領導作用,統籌協調各個領域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制定實施國家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2. 大學生參加護網行動好處
大學生維護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寫回答有獎勵共3個回答
高粉答主
2020-11-02 關注我不會讓你失望
關注
網路安全教育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互聯網路、手機和多媒體軟體
的發展也出現了變動,學生在感受互聯網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受到了不
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如何做好網路安全教育工作至關重要,需要教師從
實際情況入手,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
一、對高校大學生進行網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網路也成為學生之間進行知識獲取以及交流和溝通的重要載體,
但是在消極因素的影響下,會出現很多網路漏洞對學生造成影響。
第一點,大學生對網路信息的盲從性高大學生是網路最廣泛的使
用者。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很多學生對網路信息存在盲從性的特點,部分
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自身辨別意識比較差,直接對學生的核心價值體系造
成影響。
第二點,大學生對網路發展存在誤區網路的不斷發展雖然強化了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是很多大學生對於網路時代的國家安全認識存在
誤差,停留在原有的文化安全和社會安全教育中,導致自身認知存在片
面化的現象。
第三點,大學生自身法律意識差很多學生都熱衷於上網,當前隨
著網路信息的不斷發展和更新,各種客戶端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重要
影響。
二、如何做好高校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教育工作
針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網路安全的現狀,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教師
從實際情況入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
首先,高校的相關網路教育理念也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其次豐富
國家安全教育內容網路素養教育對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有重要的影
響,教師需要對已有教育形式進行創新處理,開展有效的教學途徑。
教師必須對當前網路信息的傳播手段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進行
了解,對學生的網路信息掌握現狀進行詳細的分析,將積極因素和消極
因素納入到統一的規劃范疇里,教育和引導當代大學生承擔應盡的社會
責任,自覺維護國家利益,自覺維護網路公共秩序。
在新媒體時代發展布局下,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要求。
3. 網路強國大學生應該怎麼做
論大學生在網路強國的建設中如何獨當一面 還記得 2015 年 11 月 9 日,教育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共 同舉辦的「網路文明進校園」暨高校網路文化建設推進會在中國人民 大學舉行。 「沒有網路,恐怕我就是漂流在海面的魯濱遜!」這是一位高校大 學生對於網路的感慨之言。網路為這個時代帶來革命性的推動力,這 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失去的「黃金年代」。同時,它特有的多維空 間,也的確存有諸多環節的不可控因素。而對於中國而言,網路絕非 是大數據、雲計算以及 IP 協議所構成的虛擬概念,而是能夠進入到 各層次、各領域的關鍵要素,更是須臾都不能馬虎的安全抓手。在不 久前勝利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公報中,明確提出「網路強國」的 國家戰略。 網路強國戰略的提出,正是基於我國要提升自主創新的權重、突破 網路發展的瓶頸以及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諸多願景。 它吹響了時不我 待的集結號,它需要放大「人」這個最大因素,它更需要風清氣正的 外部環境。就此而言,高校作為科技生產力的橋頭堡,作為年輕科技 人才的入海口,作為引領社會風氣之先者,它對於網路的擁抱是可謂 是高效切入和無縫連接的。 試想, 如果忽略了這塊領域的建設和加強, 中國的網路真的很難有未來。 開展 「網路文明進校園」 主題教育活動, 推進高校網路文化建設, 是加強高校網路工作的重要內容。這種語境之下,一場以「傳遞網路 正能量、爭做校園好網民」為主題的活動在大學校園內如火如荼地開 展。對於正在校園的大學生群體而言,網路應該是這個時代最讓他們 欣喜的「禮物」。從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傳奇故事,到喬布斯的「蘋 果人生」,再到國內馬雲、馬化騰們的光環鼎盛,這些網路舞台上的 精彩演繹,讓大學生群體津津樂道,也引發了高校學子們對理想的最 初印象。而用辯證的角度來看,凡事都有它的兩面性。網路給予大學 生群體揮灑青春,卻不意味著「象牙塔」里的自我陶醉,而是該意識 到自己肩上也有一份不輕的擔子。言簡意賅地地說,就是「正能量」 的永不缺席,「好網民」的自我修行。 如何傳遞正能量, 怎樣成為好網民?在 9 日的 「網路文明進校園」 暨高校網路文化建設推進會上, 就給出了管斑窺豹、 言傳身教的案例。 在這天的活動中, 《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在校園網路文明建設 中的地位與作用》 作為網路文明校園巡禮的第一講, 讓聽眾耳濡目染, 受益匪淺。中國傳統文化的修身養德接力到網路文明的時代擔當,這 種傳遞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這樣的正能量也應當多多益善。而 一場《打擊網路謠言更應從造謠者還是傳謠者入手》的高校辯論賽也 讓大家大呼過癮。在正反雙方的機智辯答中,眾人辨明是非的雙眼和 保持清醒的頭腦得以 「功力大增」 。 而這, 正是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 有文明的網路素養、 有守法的行為習慣、 有必備的防護技能的 「四有」 好網民的基本功。 大學生們憧憬著網路世界的五光十色,但也應清楚地看到,浩瀚 無邊的網路世界作為世界多維空間的一角, 確實存有少量的蠅營狗苟。 安全漏洞、謠言風傳、欺騙誤導……現實生活中的負能量,網路世界 也照樣復制粘貼。大學生們作為未來世界的建設者,作為網路科技的 擁躉者,就當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擔當。樹立網路誠信 理念,養成文明上網好習慣,堅持不懈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這些都是時代青年的應有之義,也不負你「一網情深」的守土之責。 除此之外,「互聯網+」的風口足以吹起大學生活的五彩斑斕。通過 「網上網下齊動手,統籌線上線下校園媒體建設,統籌線上線下文化 活動開展,統籌線上線下學生社群社團建設。」再結合高校網路建設 的循序漸進,這些前沿性的新興模式,將根本性地帶動著千千萬萬大 學生的校園生活。 任何一種革命性突破,都離不開時代土壤。任何一種新興事物的 發展,都離不開年輕人的繼承。網路強國戰略實現的時間表,取決於 後備力量的質量和決心。而這種實現,不能脫離高校網路文化的建設 以及網路工作的加強。否則,就很可能成為無水之源、無土之木。高 校和大學生們當應主動響應時代的呼喚,不缺席網路建設的主戰場, 提供網路強國戰略人才生根發芽的厚實土壤。高校網路建設,也因此 有了時代的擔當。
4. 大學生如何學習網路強國思想
大學生如何學習網路強國思想?我覺得應該多去看一下這個網路視頻是非常不錯的
5. 如何從網路大國變為網路強國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我國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網路走入千家萬戶,網民數量世界第一,我國已成為網路大國。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後,區域和城鄉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互聯網發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
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要認清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做好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路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路空間清朗起來。
網路信息是跨國界流動的,信息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程度決定著信息化發展水平,要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信息採集、處理、傳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建設網路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路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路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研究發展戰略,下大氣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問題。要出台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他們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成為信息產業發展主體。要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路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建設網路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路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6. 談談大學生如何加強網路道德自律
1、堅持系統治理,促進良性互動
政府應該發揮主導作用。我國傳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分散在安全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信辦等部委,存在職能交叉、多頭管理、權責不一、效率低下等弊端。在網路時代,這種管理模式已經嚴重滯後,迫切需要從頂層進行設計和整合,給新的職能業務部門更多的政策手段。
2、堅持依法治國,加強法治保障
網路管理依賴法律支持,更需要法律規范。依法維護網路安全,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網路強國的有力保障。依法治理網路,要用法律思維和法律途徑進行規范,使網路治理有序、正常。
3、堅持綜合治理,加強社會調控
堅持全面治理,加強法治與道德的協調。要用積極、健康、進步的文化引領網路輿論,占據網路地位。同時,要引導網民的情感,營造理性的網路環境。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網路法律文化創造活動,是全面網路治理不可或缺的要素。
4、堅持源頭治理,完善管理平台
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建設首個防控島鏈。控制互聯網源頭的關鍵是對龍頭企業進行控制,確保其開發的各類互聯網產品符合國家有關互聯網信息服務的規定。加強對互聯網許可和備案程序的審查和監督,加強對申請者資格的審查,實施實名認證。加強對注冊網址和域名的監管,加快高新監測技術研發。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手段追根溯源,將網路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保障網路安全。
5、完善基層網路、綜合服務管理平台
完善基層網路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及時反映和協調各階層利益需求。加大計算機硬體、軟體、網路設備的普及程度,消除地區間的數字差距;同時,加大軟硬體、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發投入,生產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軟硬體產品,提高對「黑客」的監控、防範和解決惡意攻擊的能力。
網路監管部門應緊跟網路跨平台服務的要求,積極介入不同的網路服務平台,建立動態聯動的監管機制和嚴格的問責機制,實現無盲點的網路監管。
7. 以少年之名,共築網路強國夢作文 400怎麼寫
要點:一定是要求網路實現綠色化,對於青少年有一定的幫助,首先介紹網路在生活中的作用,講清楚網路的重要性,然後講述網路不良的部分,最後講述應該怎麼做。
正文:
互聯網作為開放式信息傳播和交流工具,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為人們帶來了許多的便利,它可以尋找全世界的旅遊勝地;還能上網聊天,拉近朋友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在網上購物、聽歌等等,使我們的心情舒暢。
這樣可以從網上學到許多東西,而且還可以從網上找到你所需要的知識以及相關資料,吸取許多知識財富,讓你的學習不斷地進步,讓你的成績不斷提升。網路已經成為是文明生活中的好幫手!我們青年人,要爭做中國好網民,做網路文明使者,共築網路強國夢。
由於網路的發達,在這同時網路也有一些不良的方面,所以青少年朋友上網的時候就要多加選擇。互聯網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一個個棘手的問題接踵而來。
在現實社會中,青少年猝死於網吧的案例數不勝數,它引起了人們對網路安全的高度重視。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有責任做一名網路文明的使者!文明上網,從我做起!
爭做中國好網民,做網路道德人。我們要學網路道德規范,懂得基本的對與錯、是與非,增強網路道德意識,分清網上善惡美醜的界限,激發對美好的網路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網路道德行為規范。
爭做中國好網民,做網路文明使者。我們要認識網路文明的內涵,懂得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強網路文明意識,使用網路文明的語言,在無限寬廣的網路天地里倡導文明新風,營造健康的網路道德環境。
爭做中國好網民,做網路安全的衛士。我們要了解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網路的資源,增強網路安全意識,監督和防範不安全的隱患,維護正常的網路運行秩序,促進網路的健康發展。
網路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我們青年人要善於使用網路,要正確使用網路,學會拒絕網路中的種種不良誘惑,做到「文明上網,上文明網」,爭做中國好網民,做網路文明使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尊、自律,創造更美好、更文明的網路世界,共築網路強國夢!
8. 推動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大學生應俱備哪些社會責任
1、堅持主流價值,傳播時代風尚。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道德准則,做胸中有熱血的愛國者,心中有大愛的奉獻者,傳播真善美,摒棄假惡丑,讓網路空間天朗氣清。
2、堅持奮發進取,永葆創新活力。
在披荊斬棘中開拓前進,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績,勇於自主創新,保持奮斗姿態,為網路強國建設注入強勁青春力量。
3、堅持國際視野,傳播中國聲音。
主動投身世界范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強化中華文化對外傳播,講好中國故事,釋放中國力量,推動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更具生機活力。
(8)網路強國大學生怎麼做擴展閱讀:
網路空間共同體理念主要包括
一是網路主權原則。
網路主權是國家主權在網路領域的具體體現,是國家主權的重要內容。網路自由與網路主權並不矛盾,必須堅決反對網路霸權國家借口網路自由損害他國網路主權。實踐證明,只有在網路主權原則基礎上,網路自由才能得到切實保障。
二是權利平等原則。
各主權國家平等參與網路空間國際治理,非國家行為體與國家行為體公平參與全球網路空間的國際秩序和規則建設。各國在利用互聯網發展自身、保障安全方面是平等的,不能憑借技術優勢和資源壟斷剝奪或限制其他國家的網路權利,不能讓互聯網成為霸權爭斗的新舞台、各國角力的新戰場。
9. 大學生面對網路安全應該怎麼做
大學生面對網路安全應該怎麼做
大學生面對網路安全應該怎麼做。現在,國家、集體、團體、企業和個人等等,都與網路聯系越來越緊密了。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一定要高度認識到網路安全的重要性。那麼大學生面對網路安全應該怎麼做,一起看看吧。
科技的飛速發展,網路得到廣泛發展和應用,網路把世界聯系成了一個整體。所以,無論是國家、團體、集體、企業和個人,都要十分注重網路的安全。網路的安全問題,實際上就是信息的安全問題。所以,國家、團體、集體、企業和個人等等,都要切實保護好自己的信息安全。加強網路安全的保護,一定要站在保衛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考慮,防止數據丟失,防止數據被竊取。加強網路安全的保護,關繫到國家的穩定與發展,決不能掉以輕心,要一如既往地守住網路的安全。加強網路安全的保護,關繫到個人信息、隱私的保護。所以,每一個人都要自覺地維護好網路安全。
加強網路安全的保護,一定要依據國家的法律、規章制度來執行,要嚴厲打擊破壞網路安全的行為。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
在網路安全維護中,需要政府,廣大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三管齊下,一起為維護網路安全貢獻力量。
應完善相關的法規法規,推動政策隨產業發展而升級,為產業釋放成長空間。加強引導人民群眾走正確的道路,對於違反法律法規的人要積極的`管理,同時要大力的全方面的宣傳,下放到基層群眾,使人民群眾都能知道有關網路安全知識。
人民群眾通過學習網站閱讀網路道德規范及網路文明公約,或者收看中央十二台法制頻道所播出的相關網路犯罪的節目。警惕周圍不安全的網路環境「擦亮慧眼,分清虛實世界」。
在近幾年,中國成立了一個網路協會,在網路維護中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
(CyberSecurityAssociation of China,CSAC)於2016年3月25日在北京成立 ,是中國首個網路安全領域的全國性社會團體,由國內從事網路空間安全相關產業、教育、科研、應用的機構、企業及個人共同自願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有利性:
不僅有助於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更能有效彌補市場與政府的不足。
順應了我國互聯網行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維護網路安全的願望。
順應了維護網路安全、建設網路強國的時代潮流。
介紹了網路安全,那麼網路安全該如何做呢?俗話說知彼知己,百戰百勝,只有知道危害網路安全的有哪些才可以防範他。
新世紀新時代,新發展新生活,人們對網路的使用極其頻繁,大學生也不例外,而且是邊學習邊使用邊創造,一如格萊銀河金牌專業的學生們。網路技術日新月異的同時,各種信息變得紛繁復雜,你自身的網路安全受到極大威脅。對於剛進大學校門,即將邁進新生活的你們,這些准大學生來說,了解並學習相關網路安全的知識,謹防上當受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密碼安全常識
1、給自己的用戶名設置足夠長度的密碼,最好使用大小寫混合加數字和特殊符號,如:Tj5~d%,不要為了貪圖好記而使用純數字密碼。
2、不要使用與自己相關的資料作為個人密碼,如自己或女(男)友的生日,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門牌號,姓名簡寫等,這樣很容易被熟悉你的人猜出。
3、不要使用有特殊含義的英文單詞做密碼,如software,hello,hongkong等,最好不用單詞做密碼,如果要用,可以在後面加復數s或者符號,這樣可以減小被字典猜出的機會。
4、不要將所有的口令都設置為相同的,可以為每一種加上前綴,如電子郵件可以使用em79-aD,emU%29。
5、不要為了防止忘記而將密碼記下來。將密碼記在大腦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是愚蠢的行為。
6、不要死守一個密碼,要經常更換,特別是遇到可疑情況的時候。
二、大學生網上交友
1、盡量避免使用真實的姓名,不輕易告訴對方自己的電話號碼、學校名稱、住址、好友等有關個人真實的信息。
2、不輕易與網友見面。
3、與網友見面時,要有自己信任的同學或朋友陪伴,盡量不要一個人赴約;約會的地點盡量選擇在公共場所,人員較多的地方;盡量選擇在白天;不要選擇偏僻、隱蔽的場所,否則一旦發生危險情況時,得不到他人的幫助。
4、聊天時,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網址鏈接或來歷不明的文件,往往這些鏈接或文件會攜帶病毒炸彈,或帶有攻擊性質的黑客軟體,造成強行關閉聊天、系統崩潰或被植入木馬程式等。
5、警惕網路色情聊天,反動宣傳等。對談話低俗的網友,不要反駁或回答,以沉默的方式對待。
三、上網安全常識
1、盡量不要下載個人站點的程序,因為這個程序有可能感染了病毒,或者帶有後門。
2、不要運行不熟悉的可執行文件,尤其是一些看似有趣的小游戲。
3、不要隨便將陌生人加入QQ等的好友列表,不要隨便接受他們的聊天請求,避免遭受埠攻擊。
4、不要隨便打開陌生人的郵件附件,因為它可能是一般惡意html或者JavaScript代碼(html代 碼可以格式化你的硬碟),如果是可執行文件,可能是後門工具。
5、不要逛一些可疑或者另類的站點,因為IE的許多漏洞可以使惡意的網頁編輯者讀出你機器上的敏感文件。
四、防止攻擊常識
1、採用更安全的操作系統。
2、安裝防火牆軟體,正版殺毒軟體等。
3、伺服器系統埠進行必要的屏蔽(建議由系統管理員處理)。
4、用戶系統和上網軟體及時下載補丁程序升級。
5、定期對系統進行病毒掃描(一周一次)。
網路是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你們了解世界、與外界聯系的重要媒介。在這方面,高校應該加強大學生的網路使用技能和網路安全意識教育的力度,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網路使用技能,幫助大學生提高網路安全意識。
10. 大學生能為正在推進的數字中國建設做什麼
努力學習本專業知識,為數字中國建設所需要的每一個精細角落做好准備。
縱觀信息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是三條並行不悖的主線。數字化奠定基礎,實現數據資源的獲取和積累;網路化構造平台,促進數據資源的流通和匯聚;智能化展現能力,通過多源數據的融合分析呈現信息應用的類人智能,幫助人類更好認知事物和解決問題。
三個階段的「數字化」又各有特色和重點。信息化的第一階段是從具有廣泛需求且與個人計算機能力最為匹配的辦公起步,如文字處理、人事財務物資管理等,「辦公數字化」是這個階段的重點。
在第二階段,通信帶寬不斷增長、覆蓋范圍日益廣泛的互聯網成為信息化的基礎平台,各種信息系統紛紛接入互聯網並與其他系統交換數據。人們不僅依靠互聯網協同工作,也藉助互聯網開展生活中的各種活動,信息化場景從辦公室拓展到整個人類社會。
人類積累的數據不再僅限於結構化的業務數據,無結構的文本、圖片、音視頻等用戶生成內容佔比日益增加,數據呈現結構化、非結構化並存並通過網路大規模交換、共享和聚集的態勢。這個階段的重點可歸納為「社會數字化」。
信息化進入新階段,數字化的重點將是「萬物數字化」,越來越多物理實體的實時狀態被採集、傳輸和匯聚,從而使數字化的范圍蔓延到整個物理世界,物聯網數據將成為人類掌握的數據集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海量、多樣、時效等大數據特徵也更加突出。
數字中國旨在以遙感衛星圖像為主要的技術分析手段,在可持續發展、農業、資源、環境、全球變化、生態系統、水土循環系統等方面管理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路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1998年,美國副總統戈爾在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提出「數字地球」的概念,認為數字地球是一種能嵌入地理數據、多解析度和三維的地球描述方式。
「數字地球」核心內容是獲取數字地圖(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在這樣的地圖上,地面所有一切都將暴露無遺。
據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先生介紹,到1998年,大家就發現,在地球之外,在網路上有一個數字的地球,有一個數字中國,這是最早叫做數字城市的階段。
由於我們和西方比較有一些後發,起步晚一點,但後發有它的優勢,比如需求很強烈,國家的力量和資本的准備也比西方要充足,我們可以通過抓智慧城市、智慧中國、數字中國的建設,實現低碳的、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