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幀中繼網路能實現哪些功能

幀中繼網路能實現哪些功能

發布時間:2022-08-18 06:47:46

『壹』 請問什麼是幀中繼(FR)

(一)幀中繼簡介 隨著專用通信網的傳輸速率明顯提高,接入廣域網的區域網(LAN)之間的數據通信量增長迅猛。這就要求有一種高速率、高可靠、適應性強及低成本的傳輸方式。X.25分組交換網雖然成本較低,但其業務速率、網路時延、響應時間和吞吐量等方面均不能適應LAN遠程互連的需要,因此幀中繼技術應運而生。 幀中繼是在數字光纖傳輸線路逐漸代替原有的模擬線路,且用戶終端智能化的情況下,由X.25分組交換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傳輸技術。幀中繼技術以簡化的方式傳送數據,它把流量控制、糾錯、重發等第三層(網路層)及更高層的功能轉移到智能終端中,從而大大簡化了節點機之間的網路資源。因此,幀中繼也被看作是簡化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捨去了X.25協議的分組層,採用物理層和鏈路層二級結構,在網路中它們與數據通信的特點有許多共同之處。它以尺寸更大的幀(Frame)為單位而不是以分組(Packet)為單位進行數據傳輸;而且,它在網路上的中間節點對數據不進行誤碼糾錯。幀中繼技術在保持了分組交換技術的靈活及較低的費用的同時,縮短了傳輸時延,提高了傳輸速度。 幀中繼可支持多種數據業務,如LAN遠程互連、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和計算機輔助製造(CAM)等大型文件的遠程傳送、圖像傳送(如X光和CT掃描圖像)、會議電視等。幀中繼技術可以有效地利用網路資源,快速傳送數據信息,是提供數據通信業務的最佳途徑。幀中繼已成為當今實現區域網(LAN)互連、區域網與廣域網(WAN)連接等應用的理想解決方案。世界各國也都認為,發展幀中繼是實現高速寬頻遠程通信的方向。其優點是: l 按需分配帶寬,網路資源利用率高,提供高吞吐量,低時延,費用低廉。 l 採用虛電路技術,適用於突發性業務的使用。在業務量較小時,通過帶寬動態分配技術,允許某些用戶利用其他用戶的空閑帶寬傳送自己的突發數據。 l 不採用存儲轉發技術,時延小,傳輸速率高,數據吞吐量大。 l 兼容X.25、SNA、DECNET、TCP/IP等多種網路協議,可為各種網路提供快速、穩定的連接。 l 長遠性。幀中繼不僅是今天網路的解決方案,將來ATM成為主要網路技術後,幀中繼仍能與ATM相輔相成,成為ATM的用戶接人層。 缺點: l 潛在的擁塞(丟幀); l 傳輸性能會受其他用戶影響; l 不能保證傳輸質量。 (二)幀中繼的基本業務類型 l PVC(永久虛電路):在發送和接受用戶之間建立固定的虛電路連接。 l SVC(交換虛電路):根據用戶的網路請求在發送和接受用戶之間通過虛呼叫建立臨時的交換虛電路。步驟是:虛電路建立-數據傳輸-虛電路拆除三個階段。 (三)提供幀中繼業務的方式 l 利用分組交換網提供幀中繼數據傳輸業務。 l 在數字數據網(DDN)上提供幀中繼數據傳輸業務。 l 組建幀中繼網:目前,幀中繼業務主要應用於DDN,通過在DDN節點機上配置幀中繼模塊來實現,可以認為DDN上存在一個虛擬的幀中繼網路。 (四)用戶網路介面及接入規程 幀中繼業務是通過用戶設備和網路之間的標准介面來提供的,該介面稱為用戶網路介面(UNI)。在用戶網路介面的用戶一側是幀中繼接入設備,用於將本地用戶設備接入幀中繼網。幀中繼接入設備可以是LAN設備前端處理機、集中器及傳統的PAD等。在用戶網路介面的網路一側是幀中繼網路設備,用於幀中繼介面與骨幹網之間的連接。幀中繼網路設備可以是電路交換,也可以是幀交換或信元交換。 (五)用戶接人電路及速率 目前,大部分用戶採用直通用戶電路接入幀中繼網,也有些用戶通過電話交換電路或ISDN交換電路接入,其方式有: l 二線(或四線)調制解調傳輸方式,支持的用戶速率由線路長度、數據機型號決定。 l 基帶傳輸方式,用戶速率通常為16Kbps、32Kbps或64Kbps。這種基帶傳輸設備中具有TDM復用功能,可為多個用戶入網提供連接。 l 為節約用戶接入線路,可採用基帶傳輸加 TDM復接傳輸方式。這是在基帶傳輸的基礎上加上TDM復接為多個用戶入網的傳輸方式。 l 2B+D速率線路終接(LT)單元傳輸方式,可為多個用戶提供入網。 l PCM與其他業務合用數字線路傳輸方式。該方式可連到用戶的光纜,接入幀中繼網。 (六)用戶接人方式 用戶接入幀中繼網的主要形式有如下幾種: 1.區域網(LAN)接入 LAN用戶一般通過路由器或網橋接入幀中繼網,其路由器或網橋有標準的UNI介面規程。當LAN的伺服器具有UNI介面規程時,LAN用戶也可通過其他幀中繼接入設備(如集線器、PAD和規程轉換器等)接入。 2.計算機接入 大部分計算機是通過幀中繼接入設備,將非標準的介面規程轉換為標準的介面規程後,接入幀中繼網的。例如,若乾颱PC機通過一個PAD接入。如果計算機自身具有標準的UNI規程,也可作為幀中繼終端直接接入幀中繼網。 3.用戶幀中繼交換機接入公用幀中繼網 用戶專用的幀中繼網接入公用幀中繼網時,將專網中的一台交換機作為公用幀中繼網的用戶,以標準的UNI規程接入

麻煩採納,謝謝!

『貳』 幀中繼的特點

1. 使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因此誤碼率極低,能實現近似無差錯傳輸,減少了進行差錯校驗的開銷,提高了網路的吞吐量,它的數據傳輸速率和傳輸時延比X.25網路要分別高或低至少一個數量級。
2. 因為採用了基於變長幀的非同步多路復用技術,幀中繼主要用於數據傳輸,而不適合語音、視頻或其他對時延時間敏感的信息傳輸。
3. 僅提供面向連接的虛電路服務。
4. 僅能檢測到傳輸錯誤,而不試圖糾正錯誤,而只是簡單地將錯誤幀丟棄。
5. 幀長度可變,允許最大幀長度在1600B以上。
6. 幀中繼是一種寬頻分組交換,使用復用技術時,其傳輸速率可高達44.6Mbps。
復用與定址幀中繼在數據鏈路層採用統計復用方式,採用虛電路機制為每一個幀提供地址信息。通過不同編號的DLCI(DataLineConnectionIdentifier數據鏈路連接識別符)建立邏輯電路。一般來講,同一條物理鏈路層可以承載多條邏輯虛電路,而且網路可以根據實際流量動態調配虛電路的可用帶寬,幀中繼的每一個幀沿著各自的虛電路在網路內傳送。 幀中繼的帶寬控制技術既是幀中繼技術的特點,更是幀中繼技術的優點。幀中繼的帶寬控制通過CIR(承諾的信息速率)、Bc(承諾的突發大小)和Be(超過的突發大小)3個參數設定完成。Tc(承諾時間間隔)和EIR(超過的信息速率)與此3個參數的關系是:Tc=Bc/CIR;EIR=Be/Tc。
在傳統的數據通信業務中,用戶申請了一條64K的電路,那麼他只能以64kbit/s的速率來傳送數據;而在幀中繼技術中,用戶向幀中繼業務運營商申請的是承諾的信息速率(CIR),而實際使用過程中用戶可以以高於CIR的速率發送數據,卻不必承擔額外的費用。
舉例來說,某用戶申請了CIR為64kbit/s的幀中繼電路,並且與電信運營商簽定了另外兩個指標,Bc(承諾突發量)、Be(超過的突發量),當用戶以等於或低於64kbit/s的速率發送數據時,網路將確保此速率傳送,當用戶以大於64kbit/s的速率發送數據時,只要網路不擁塞,且用戶在承諾時間間隔(Tc)內發送的突發量小於Bc+Be時,網路還會傳送,當突發量大於Bc+Be時,網路將丟棄幀。所以幀中繼用戶雖然支付了64kbit/s的信息速率費(收費依CIR來定),卻可以傳送高於64kbit/s的數據,這是幀中繼吸引用戶的主要原因之一。
隨著幀中繼技術、信元中繼和ATM技術的發展,幀中繼交換機的內部結構也在逐步改變,業務性能進一步完善,並向ATM過渡。
市場上的幀中繼交換產品大致有三類:
a)改裝型X25分組交換機。
b)以全新的幀中繼結構設計為基礎的新型交換機。
c)採用信元中繼、ATM技術、支持幀中繼介面的ATM交換機。a)型交換機在幀中繼發展初期比較普遍。主要是通過改裝X25交換機、增加軟體使交換機具有接收和發送幀中繼的能力,但仍然保留分組層的一些功能,時延較大。b)型是專門設計的設備,具備幀中繼的全部必備功能。c)型是最新型的交換機,採用信元中繼或ATM交換、具有幀中繼介面和ATM介面,內部完成FR和ATM之間的互通。在以ATM為骨乾的網路中,起著用戶接入的作用。中國幀中繼網所採用的幀中繼交換機一般都採用了ATM技術,即用戶終端設備採用幀中繼介面來接入幀中繼節點機,幀中繼節點機的中繼口為ATM介面,交換機將以幀為單位的用戶數據轉換為ATM信元在網上傳送,在終端側再將信元變換為幀中繼的幀格式傳送給用戶。 幀中繼業務是在用戶與網路介面(UNI)之間提供用戶信息流的雙向傳送,並保持原順序不變的一種承載業務。用戶信息流以幀為單位在網路內傳送,用戶與網路介面之間以虛電路進行連接,對用戶信息流進行統計復用。幀中繼還可以靈活地提供帶寬,即按需要分配帶寬。因為幀中繼的主要應用是區域網互連,而區域網中業務流的大小是很難預測的,如果你預定了固定的帶寬,那麼不管你是否在傳送數據都要付費,這是很不合算的。
幀中繼提供了用超過你預定的帶寬傳送突發性數據的能力。幀中繼在多協議環境下也很有用。盡管IP協議似乎一統天下,但它不是唯一在使用的協議,這是一個多協議共存的世界。例如,還有SNA網路,它使用IBM公司的同步數據鏈路控制協議(SDLC),全世界有60000多家企業使用幀中繼,還有一些主要以多媒體業務為主的企業使用ATM。極少有客戶僅使用一種協議。他們的網路中有多種協議,而幀中繼可以處理所有這些協議,因為它只需要簡單地將其他協議封裝進幀中繼的幀當中,然後在網路中傳送,它並不關心所封裝的內容。
幀中繼網路還提供封閉型用戶群的功能,通過它你可以知道進網和出網的用戶,而不像在公共的網際網路中,在任一節點你都沒有辦法知道此刻有哪些人在網路上。使用幀中繼還能夠預測網路的性能組別,因為你可以設定服務參數。如果你所在的國家有很好的電信基礎設施的話,這將是一個特別有吸引力的網路解狀方案。
幀中繼技術首先在美國和歐洲得到應用。1991年末,美國第一個幀中繼網-Wilpac網投入運行,它覆蓋全美91個城市。在北歐,芬蘭、丹麥、瑞典、挪威等在90年代初聯合建立了北歐幀中繼網WORDFRAME,以後英國等許多歐洲國家也開始了幀中繼網的建設和運行。在中國,中國國家幀中繼骨幹網於九七年初初步建成,能覆蓋大部分省會城市。至98年各省幀中繼網也相繼建成。上海已能提供國內、國際的幀中繼業務。
原郵電部在1997年12月頒布了國家幀中繼骨幹網試運行期間的指導性的收費標准。建議的收費標準是按CIR值收取費用。例如如果用戶原來租用一條64Kbit/s的DDN電路,每月需付3000元,如果租用一條CIR=64Kbit/s的幀中繼電路,只要付1200元,而且還能以高於64Kbit/s的速率發送信息,真是獲得了高質廉價的服務。許多公司已經或正在考慮申請幀中繼電路,其市場前景是廣闊的。中國電信為了推廣幀中繼業務,在1997年12月專門贊助主辦了中國北京、上海、日本、東京、名古屋四城市間的網路圍棋賽,通過幀中繼來傳送四地棋手的活動畫面(速率384Kbit/s),&127;四方棋手雖然各處一方,但各位棋手的英容笑貌彼此卻能相見,這是用幀中繼技術實現活動圖象時實傳送的很好的應用例子。路由器都支持幀中繼協議,幀中繼上可承載流行的IP業務,IP加幀中繼已經成了廣域網應用的絕佳選擇。幀中繼上的話音傳輸技術(VOFR)也不斷發展,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幀中繼電話」將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採用。隨著多媒體業務的發展,隨著IP技術的發展,作為數據通信基礎網路技術的幀中繼技術將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其發展前景無限。

『叄』 幀中繼是什麼樣的

幀中繼是於1992年興起的一種新的公用數據網通訊協議,是一種有效的數據傳輸技術,它可以在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應用中快速而低廉的傳輸數字信息。

它可以使用於語音、數據通信,既可用於區域網(LAN)也可用於廣域網(WAN)的通信。

幀中繼被設計為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現有的物理資源,由於絕大多數的客戶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利用數據服務,因此允許可以給電信營運商的客戶提供超過供應的數據服務。

正由於電信營運商過多的預定了帶寬,所以導致了幀中繼在某些市場中獲得了壞的名聲。目前正逐漸被ATM、IP等協議(包括IP虛擬專用網)替代。

(3)幀中繼網路能實現哪些功能擴展閱讀:

幀中繼特點:

1.使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因此誤碼率極低,能實現近似無差錯傳輸,減少了進行差錯校驗的開銷,提高了網路的吞吐量,它的數據傳輸速率和傳輸時延比X.25網路要分別高或低至少一個數量級。

2.因為採用了基於變長幀的非同步多路復用技術,幀中繼主要用於數據傳輸,而不適合語音、視頻或其他對時延時間敏感的信息傳輸。

3.僅提供面向連接的虛電路服務。

4.僅能檢測到傳輸錯誤,而不試圖糾正錯誤,而只是簡單地將錯誤幀丟棄。

5.幀長度可變,允許最大幀長度在1600B以上。

6.幀中繼是一種寬頻分組交換,使用復用技術時,其傳輸速率可高達44.6Mbps。

『肆』 幀中繼的作用是什麼

幀中繼是八十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數據通信技術,其英文名為Frame Relay,簡稱FR。它是從X.25分組通信技術演變而來的。&127;什麼是幀中繼? 它有什麼優點? 用幀中繼來干什麼?&127;本文將就這些問題作簡單的介紹。

一、數據通信技術發展演變的過程

數據通信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計算機之間、計算機與各種數據終端之間的信息傳遞。為了實現數據通信,必須進行數據傳輸,即將位於一地的數據源發出的數據信息通過數據通信網路送到另一地的數據接收設備。被傳遞的數據信息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其典型的應用有文件傳送、電子信箱、可視圖文、文件檢索、遠程醫療診斷等。數據通信網交換技術歷經了電路方式、分組方式、幀方式、信元方式等階段。

電路方式是從一點到另一點傳送信息且固定佔用電路帶寬資源的方式,例如專線DDN數據通信。由於預先的固定資源分配,&127;不管在這條電路上實際有無數據傳輸,電路一直被占著。分組方式是將傳送的信息劃分為一定長度的包,稱為分組,以分組為單位進行存儲轉發。在分組交換網中,一條實際的電路上能夠傳輸許多對用戶終端間的數據而不互相混淆,因為每個分組中含有區分不同起點、終點的編號,稱為邏輯信道號。分組方式對電路帶寬採用了動態復用技術,效率明顯提高。為了保證分組的可靠傳輸,防止分組在傳輸和交換過程中的丟失、錯發、漏發、出錯,分組通信制定了一套嚴密的,較為繁瑣的通信協議,例如:在分組網與用戶設備間的X.25規程就起到了上述作用,因此人們又稱分組網為「X.25網」。幀方式實質上也是分組通信的一種形式,只不過它將X.25分組網中分組交換機之間的恢復差錯,防止擁塞的處理過程進行了簡化。幀方式的典型技術就是幀中繼。由於傳輸技術的發展,數據傳輸誤碼率大大降低,分組通信的差錯恢復機制顯得過於繁瑣,幀中繼將分組通信的三層協議簡化為兩層,大大縮短了處理時間,提高了效率。幀中繼網內部的糾錯功能很大一部分都交由用戶終端設備來完成。

二、幀中繼技術簡介

我們可以將幀中繼技術歸納為以下幾點:

1) 幀中繼技術主要用於傳遞數據業務,它使用一組規程將數據信息以幀的形式(簡稱幀中繼協議)有效地進行傳送。它是廣域網通信的一種方式。

2) 幀中繼所使用的是邏輯連接,而不是物理連接,在一個物理連接上可復用多個邏輯連接(即可建立多條邏輯信道),可實現帶寬的復用和動態分配。

3) 幀中繼協議是對X.25協議的簡化,因此處理效率很高,網路吞吐量高,通信時延低,幀中繼用戶的接入速率在64kbit/s至2Mbit/s,甚至可達到34Mbit/s。

4) 幀中繼的幀信息長度遠比X.25分組長度要長,最大幀長度可達1600位元組/幀,適合於封裝區域網的數據單元,&127;適合傳送突發業務(如壓縮視頻業務、WWW業務等)。

LAN1和LAN2&127;代表兩個要通過幀中繼網路互聯的區域網。路由器或FRAD(幀中繼拆裝設備)的作用是將區域網 1的幀(如乙太網幀、令牌環幀等)封裝打包成FR的幀,送入FR網路進行傳送。FR路由器2或FRAD2將從FR網路接收到的幀中繼幀解包,並轉換為乙太網幀送給區域網2。FR路由器/FRAD與FR&127;網路間的介面稱為幀中繼用戶-網路介面,即FR-UNI介面(User-Network Interface)。FR&127;網路內部交換機與交換機之間、或一個FR網路與另外一個FR網路之間的介面稱為FR-NNI(Network-Network Interface),即網路-網路介面。&127;以上兩個介面的標准協議由ITU-T(國際電信聯盟)、FR Forum(幀中繼論壇)、ANSI(美國國家標准委員會)等組織確定。

幀中繼網路是由許多幀中繼交換機通過中繼電路連接組成。目前,加拿大北電、新橋,美國朗訊、FORE等公司都能提供各種容量的幀中繼交換機。

一般來說,FR路由器(或FRAD)是放在離區域網相近的地方,路由器可以通過專線電路接到電信局的交換機。用戶只要購買一個帶幀中繼封裝功能的路由器(一般的路由器都支持),再申請一條接到電信局幀中繼交換機的DDN專線電路或HDSL專線電路,就具備開通長途幀中繼電路的條件。

需要特別介紹的是幀中繼的帶寬控制技術,這是幀中繼技術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在傳統的數據通信業務中,特別象DDN,用戶預定了一條64K的電路,那麼它只能以64Kbit/s的速率來傳送數據。而在幀中繼技術中,用戶向幀中繼業務供應商預定的是約定信息速率(簡稱CIR),而實際使用過程中用戶可以以高於CIR的速率發送數據,&127;卻不必承擔額外的費用。舉例來說,一個用戶預定了CIR=64Kbit/s的幀中繼電路,並且與供應商鑒定了另外兩個指標,Bc(承諾突發量)、Be (超過的突發量),當用戶以等於或低於64Kbit/s的速率發送數據時,&127;網路定將負責地傳送,當用戶以大於64Kbit/s的速率發送數據時,只要網路有空(不擁塞),且用戶在一定時間(Tc)內的發送的量(突發量)小於Bc+Be時,網路還會傳送,當突發量大於Bc+Be時,網路將丟棄幀。&127;所以幀中繼用戶雖然付了64Kbit/s的信息速率費(收費依CIR來定),卻可以傳送高於64Kbit/s的數據,這是幀中繼吸引用戶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幀中繼的應用

幀中繼技術首先在美國和歐洲得到應用。1991年末,美國第一個幀中繼網-Wilpac網投入運行,它覆蓋全美91個城市。在北歐,芬蘭、丹麥、瑞典、挪威等在90年代初聯合建立了北歐幀中繼網WORDFRAME,&127;以後英國等許多歐洲國家也開始了幀中繼網的建設和運行。在我國,中國國家幀中繼骨幹網於九七年初初步建成,目前能覆蓋大部分省會城市。至98年各省幀中繼網也相繼建成。上海目前已能提供國內、國際的幀中繼業務。

原郵電部在1997年12月頒布了國家幀中繼骨幹網試運行期間的指導性的收費標准。建議的收費標準是按CIR值收取費用,&127;其費用是相同DDN專線帶寬收費的40%。例如如果用戶原來租用一條64Kbit/s的DDN電路,每月需付3000元,現在如果租用一條CIR=64Kbit/s的幀中繼電路,只要付1200元,而且還能以高於64Kbit/s的速率發送信息,真是獲得了高質廉價的服務。目前許多公司已經或正在考慮申請幀中繼電路,其市場前景是廣闊的。

中國電信為了推廣幀中繼業務,在97年12月專門贊助主辦了中國北京、上海、日本、東京、名古屋四城市間的網路圍棋賽,通過幀中繼來傳送四地棋手的活動畫面(速率384Kbit/s),&127;四方棋手雖然各處一方,但各位棋手的英容笑貌彼此卻能相見,這是用幀中繼技術實現活動圖象時實傳送的很好的應用例子。

目前的路由器都支持幀中繼協議,幀中繼上可承載流行的IP業務,IP加幀中繼已經成了廣域網應用的絕佳選擇。近年來,幀中繼上的話音傳輸技術(VOFR)也不斷發展,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幀中繼電話」將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採用。

隨著多媒體業務的發展,隨著IP技術的發展,作為數據通信基礎網路技術的幀中繼技術將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其發展前景無限。

參考資料:http://www.sta.net.cn/article/frame/frame.htm

『伍』 幀中繼用在哪具體作用是什麼

幀中繼是一種區域網互聯的 WAN 協議,它工作在 OSI 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它為跨越多個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用戶設備間的信息傳輸提供了快速和有效的方法。幀中繼是一種數據包交換技術,與 X.25 類似。它可以使終端站動態共享網路介質和可用帶寬。幀中繼採用以下兩種數據包技術:1)可變長數據包;2)統計多元技術。它不能確保數據完整性,所以當出現網路擁塞現象時就會丟棄數據包。但在實際應用中,它仍然具有可靠的數據傳輸性能。

『陸』 幀中繼FR有哪些功能

幀中繼FR,即幀中繼(FRAME RELAY),是在用戶--網路介面之間提供用戶信息流的雙向傳送,並保持順序不變的一種承載業務。
幀中繼FR是以幀為單位,在網路上傳輸,並將流量控制、糾錯等功能,全部交由智能終端設備處理的一種新型高速網路介面技術。 幀中繼是綜合業務數字網標准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重要技術,它是在數字光纖傳輸線路逐漸代替原有的模擬線路,用戶終端日益智能化的情況下,由X25分組交換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傳輸技術。 幀中繼和分組交換類似,但卻以比分組容量大的幀為單位而不是以分組為單位進行數據傳輸,它在網路上的中間節點對數據不進行誤碼糾錯。幀中繼技術在保持了分組交換技術的靈活及較低的費用的同時,縮短了傳輸時延,提高了傳輸速度。

『柒』 幀中繼的特點(簡單點)

1、幀中繼協議是面向連接的交換技術
2、幀中繼可以在一條物理鏈路上提供多條虛電路
3、幀中繼協議以幀的形式傳遞數據信息
4、幀中繼提供一套合理的帶寬管理和防止擁塞的機制
5、幀中繼鏈路層完成統計復用、幀透明傳輸和錯誤檢測等功能

『捌』 什麼是幀中繼

幀中繼
Frame
Relay
幀中繼是一種區域網互聯的
WAN
協議,它工作在
OSI
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它為跨越多個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用戶設備間的信息傳輸提供了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幀中繼是一種數據包交換技術,與
X.25
類似。它可以使終端站動態共享網路介質和可用帶寬。幀中繼採用以下兩種數據包技術:1)可變長數據包;2)統計多元技術。它不能確保數據完整性,所以當出現網路擁塞現象時就會丟棄數據包。但在實際應用中,它仍然具有可靠的數據傳輸性能。
幀中繼幀通過「虛電路」傳輸到其目的地,
幀中繼的虛電路是源點到目的點的邏輯鏈路,它提供終端設備之間的雙向通信路徑,並由數據鏈路連接標識符(DLCI)唯一標識。
幀中繼採用
復用技術,將大量虛電路復用為單一物理電路以實現跨網路傳輸。這種能力可以降低連接終端的設備和網路的復雜性。虛電路能夠通過任意數量的位於幀中繼數據包轉換網路上的中間交換機。
幀中繼網路提供的業務有兩種:永久虛電路(PVC)和交換虛電路(SVC)。永久虛電路由網路管理器建立用來提供專用點對點連接;交換虛電路建立在呼叫到呼叫(call-by-call)的基礎上,它採用與建立
ISDN
相同的信令。
由於其高帶寬和高可靠性,在區域網互連中,幀中繼可以作為專線和
X.25
網路的一個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閱讀全文

與幀中繼網路能實現哪些功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6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5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0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7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4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7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3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7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2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7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0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3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6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