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網路技術
網路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並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資料庫、網路、感測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於信息共享,網路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網路可以構造地區性的網路、企事業內部網路、區域網網路,甚至家庭網路和個人網路。網路的根本特徵並不一定是它的規模。
中文名
網路技術
外文名
network technique
興起時間
1990年代中期發
功能
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
快速
導航
專業課程實訓項目應用集錦關鍵技術研究現狀應用領域主要功能分類組成面臨問題發展技術定義意義
發展歷程
Internet的應用范圍由最早的軍事、國防,擴展到美國國內的學術機構,進而迅速覆蓋了全球的各個領域,運營性質也由科研、教育為主逐漸轉向商業化。
在科學研究中,經常碰到「種瓜得豆」的事情,Internet的出現也正是如此:它的原型是1969年美國國防部遠景研究規劃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為軍事實驗用而建立的網路,名為ARPANET,初期只有四台主機,其設計目標是當網路中的一部分因戰爭原因遭到破 壞時,其餘部分仍能正常運行;80年代初期ARPA和美國國防部通信局研製成功用於異構網路的TCP/IP協議並投入使用;1986年在美國國會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支持下,用高速通信線路把 分布在各地的一些超級計算機連接起來,以NFSNET接替ARPANET;進而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形成Internet。
90年代初,中國作為第71個國家級網加入Internet,我國已經開放了Internet,通過中國公用互連網路(CHINANET)或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CERNET)都可與Internet聯通。只要有一台微機,一部數據機和一部國內直撥電話就能夠很方便地享受到Internet的資源;這是Internet逐步"爬"入普通人家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友好的用戶界面、豐富的信息資源、貼近生活的人情化感受使非專業的家庭用戶既做到應用自如,又能大飽眼福,甚至利用它為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錦上添花,真正做到"足不出戶,可成就天下事,瀟灑作當代人"。
網路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路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體上、軟體上、所用標准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路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到了今天,Internet能夠負擔如此眾多用戶的參與,說明我們的網路技術已經成長到了相當成熟的地步,用戶自己也能耳聞目睹不斷涌現的新名詞、新概念。但這還不是終結,僅僅是歷史長河的一段新紀元的開始而已。
專業課程
第一階段
課程內容
1.計算機操作
2.office辦公自動化
3.計算機英語
4.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階段培養目標
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日常辦公軟體、列印機、掃描儀等日常辦公設備的使用,計算機組裝與常見故障排除及設計基礎知識。
第二階段
課程內容
1.企業網數據通信基礎
2.中小型企業網構建與維護
3.window server操作系統初級應用
4.window server高級應用(活動目錄管理,域控制管理)
5.AutoCAD工程圖繪制
階段培養目標
1.熟練掌握企業網網路組建和維護,掌握網路綜合布線基本方法。
2.安裝並維護windows伺服器的架構與管理。
就業方向
從事中小型企業網路管理及windows伺服器搭建、網路搭建、網路運行、網路應用等工作。
第三階段
項目實戰一:典型網路結構方案設計及優化
1.linux系統管理
2.linux網路服務
3.網路攻防基礎
4.網路設備高級應用
項目實戰二:企業級伺服器及網路設備高端應用
1.計算機編程與網站建設
2.資料庫應用基礎(SQL Server)
3.企業網安全與管理
4.企業網路安全綜合實踐
5.企業郵件系統組建與維護(選修)
6.企業級伺服器高級應用(選修)
項目實戰三:智能應用系統拓展深化及綜合實踐
階段培養目標
1.安裝並管理linux環境下的各種應用服務;獨立完成企業網路的日常運行維護。 2.能夠熟練運用、調試網路設備組建園區網路,快速排除網路運行的故障
1.掌握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
2.掌握企業網安全管理
3.組建與維護企業郵件系統
就業方向
從事網路結構設計、網路系統管理、資料庫管理、網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崗位
權威認證:職業資格證書 新華-微軟IT助理工程師 CIW信息網路安全CEAC網路工程師
實訓項目
家庭網路項目
辦公網路項目
醫院網路項目
超市網路項目
校園網組建項目
應用集錦
Internet如此美妙,初入門者不免好奇:它究竟可以為我們做哪些事?總的說來,Internet是一套通過網路來完成有用的通訊任務的應用程序,下面的篇幅將從應用入手,展示Internet的幾項最廣為流行的功能,它包括:電子郵件、WWW、文件傳輸、遠程登錄、新聞組、信息查詢等。
電子郵件
有了通達全球的Internet後,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可以利用它來提供個人之間的通信,而且這種通信應能兼具電話的速度和郵政的可靠性等優點。這種思路生根發芽成長起來,最終得到的果實便是Email。通過它,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私有信箱,用以儲存已收到但還未來得及閱讀的信件,Email地址包括用戶名加上主機名,並在中間用@符號隔開,如從最初的兩人之間的通信,如今的電子郵件軟體能夠實現更為復雜、多樣的服務,包括:一對多的發信,信件的轉發和回復,在信件中包含聲音、圖像等多媒體信息等;甚至可以做到只要有你的郵件到達,掛在你身上的BP機就嘀嘀作響發出提示;人們還可以象訂購報刊雜志一樣在網上訂購所需的信息,通過電子郵件定期送到自己面前。
WWW
World Wide Web(通常被稱為WWW)在中文裡常被譯作「萬維網」,除發音相近外,也體現了其變化萬千的內涵。用戶藉助於一個瀏覽器軟體,在地址欄里輸入所要查看的頁面地址(或域名),就可以連接到該地址所指向的WWW伺服器,從中查找所需的圖文信息。WWW訪問的感覺有些象逛大商場,既可以漫無邊際地徜徉,也可以奔著一個目標前進;但不論如何,當用戶最終獲得想要的內容時,也許已經跨越了千山萬水,故有時我們也稱之為「Web沖浪」。WWW伺服器所存貯的頁面內容是用HTML語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書寫的,它通過HTTP協議(Hyper Text Transfering Protocol)傳送到用戶處。
文件傳輸
盡管電子郵件也能傳送文件,但它一般用於簡訊息傳遞。Internet提供了稱作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文件傳輸應用程序,使用戶能發送或接收非常大的數據文件:當用戶發出FTP命令,連接到FTP伺服器後,可以輸入命令顯示伺服器存貯的文件目錄,或從某個目錄拷貝文件,通過網路傳遞到自己的計算機中。FTP伺服器提供了一種驗證用戶許可權的方法(用到用戶名、密碼),限制非授權用戶的訪問。不過,很多系統管理員為了擴大影響,打開了匿名ftp服務設置――匿名ftp允許沒有注冊名或口令的用戶在機器上存取指定的文件,它用到的特殊用戶名為「anonymous」。
遠程登錄
遠程登錄允許用戶從一台機器連接到遠程的另一台機器上,並建立一個交互的登錄連接。登錄後,用戶的每次擊鍵都傳遞到遠程主機,由遠程主機處理後將字元回送到本地的機器中, 看起來彷彿用戶直接在對這台遠程主機操作一樣。遠程登錄通常也要有效的登錄帳號來接受對方主機的認證。常用的登錄程序有TELNET、RLOGIN等。
Usenet新聞組
Usenet新聞是Internet上的討論小組。Usenet在一套名為"新聞組"的標題下組織討論,用戶可以閱讀別人發送的新聞或發表自己的文章。新聞組包括數十大類、數千組"新聞",平均每一組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條"新聞"公布出來。新聞組的介入方式也非常隨便,你可以在上面高談闊論、問問題,或者只看別人的談論。上面所列舉的僅是Internet文化長廊中的主要內容,但絕不是全部。Internet永遠是在不斷發展、推陳出新的,這將是我們下一篇的內容――Internet的發展趨勢。網路研究起源於過去十年美國政府資助的高性能計算科研項目。這項研究的目標是將跨地域的多台高性能計算機、大型資料庫、大型的科研設備、通信設備、可視化設備和各種感測器等整合成一個巨大的超級計算機系統,以支持科學計算和科學研究。
微軟公司把開發力量集中在數據網路上,關注使用網路共享信息,而不是網路的計算能力,這反映了學術和研究領域內的分歧。事實上,很多用於學術領域的網路技術都能夠成為商業應用。
Globus是美國阿貢(Argonne)國家實驗室的網路技術研發項目,全美12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參與了該項目。Globus對資源管理、安全、信息服務及數據管理等網路計算的關鍵理論進行研究,開發能在各種平台上運行的網路計算工具軟體,幫助規劃和組建大型的網路試驗平台,開發適合大型網路系統運行的大型應用程序。Globus技術已在美國航天局網路、歐洲數據網路、美國國家技術網路等8個項目中得到應用。2005年8月,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宣布投入數十億美元研發網路計算,與Globus合作開發開放的網路計算標准,並宣稱網路的價值不僅僅限於科學計算,商業應用也有很好的前景。網路計算和Globus從開始幕後走到前台,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中國非常重視發展網路技術,由863計劃「高性能計算機及其核心軟體」重大專項支持建設的中國國家網路項目在高性能計算機、網路軟體、網路環境和應用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成果。具有18萬億次聚合計算能力、支持網路研究和網路應用的網路試驗床——中國國家網路,已於2005年12月21日正式開通運行。這意味著通過網路技術,中國已能有效整合全國范圍內大型計算機的計算資源,形成一個強大的計算平台,幫助科研單位和科技工作者等實現計算資源共享、數據共享和協同合作。
關鍵技術
網路的關鍵技術有網路結點、寬頻網路系統、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工具、應用層的可視化工具。網路結點是網路計算資源的提供者,包括高端伺服器、集群系統、MPP系統大型存儲設備、資料庫等。寬頻網路系統是在網路計算環境中,提供高性能通信的必要手段。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工具用來解決資源的描述、組織和管理等關鍵問題。任務調度工具根據當前系統的負載情況,對系統內的任務進行動態調度,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網路計算主要是科學計算,它往往伴隨著海量數據。如果把計算結果轉換成直觀的圖形信息,就能幫助研究人員擺脫理解數據的困難。這需要開發能在網路計算中傳輸和讀取,並提供友好用戶界面的可視化工具。
研究現狀
網路計算通常著眼於大型應用項目,按照Globus技術,大型應用項目應由許多組織協同完成,它們形成一個「虛擬組織」,各組織擁有的計算資源在虛擬組織里共享,協同完成項目。對於共享而言,有價值的不是設備本身而是實體的介面或界面。
從技術角度看,共享是資源或實體間的互操作。Globus技術設定,網路環境下的互操作意味著需要開發一套通用協議,用於描述消息的格式和消息交換的規則。在協議之上則需要開發一系列服務,這與建立在TCP/IP(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上的萬維網服務原理相同。在服務中先定義應用編程介面,基於這些介面再構建軟體開發工具。
Globus網路計算協議建立在網際協議之上,以網際協議中的通信、路由、名字解析等功能為基礎。Globus協議分為構造層、連接層、資源層、匯集層和應用層五層。每層都有各自的服務、應用編程介面和軟體開發工具、上層協議調用下層協議的服務。網路內的全局應用都需通過協議提供的服務調用操作系統。
構造層功能是向上提供網路中可供共享的資源,是物理或邏輯實體。常用的共享資源包括處理能力、存儲系統、目錄、網路資源、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計算機池、計算機集群
㈡ 如何辨別自己的計算機處於內網中還是外網中
開始-運行-輸入cmd -輸入ipconfig /all
在顯示的 IP Address.
後面就是你的本機ip地址
一、什麼是內網?
通俗的講就是區域網,網吧、校園網、單位辦公網都屬於此類。另外光纖到樓、小區寬頻、教育網、有線電視Cable Modem上網雖然地域范圍比較大但本質上還是基於乙太網技術,所以任然屬於內網。
二、怎麼判斷我是不是內網呢?
你可以詢問 ISP 看看你是不是前述幾種用戶之一。如果你每次上網都要撥號,那麼你不是內網用戶。但情況也不絕對!比較可靠的方法是依據IP地址來判斷。
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開始→運行 WIN9X輸入COMMAND.COM WIN2K、XP輸入CMD.EXE),在DOS提示符下輸入ipconfig
在 IP Address 項顯示的就是本機的 IP 地址。
當IP地址為以下三種形式之一時你即處於內網:
10.0.0.0 - 10.255.255.255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如果你有多個網路連接,只要有一個IP不符和上述的三種形式之一,那麼你也不是內網!
三、我是內網,怎樣提高BT下載的速度?
首先建議你把系統升級到XP,這是因為內網的總出口帶寬有限,當帶寬緊張的時候,使用WIN2K、XP的用戶比WIN9X的用戶有優勢。其次BT軟體大都是非常消耗系統資源的。在WIN9X下極其容易引起系統變慢、失去響應甚至藍屏,而基於NT內核的XP在資源管理和穩定性上都比WIN9X強得多。
客戶端軟體我強烈推薦BitComet。
BitComet是基於BitTorrent協議的p2p免費軟體;高效的網路內核,多任務同時下載依然保持很少的CPU內存佔用;支持對一個Torrent中的文件有選擇的下載;磁碟緩存技術,有效減小高速隨機讀寫對硬碟的損傷;只需一個監聽埠即可滿足所有下載需要;自動保存下載狀態,續傳無需再次掃描文件,作種子也無需掃描文件;支持多Tracker協議;綠色軟體,不需安裝,僅運行時關聯.torrent文件;多語言界面。原名SimpleBT。還支持UPNP自動埠映射、自動打開WINDOWS網路共享和防火牆埠!
安裝後運行BitComet,打開選項對話框。在高級設置項確保選中「支持Tracker的內網報告擴展」、在網路連接項把所有可選項選中、在磁碟緩存項把緩存的數值根據你的內存多少適當調大一點(免得你的硬碟過早的翹掉)。
四、我已經照前面說的做了,為什麼還不行?(我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升級為XP)
那你就要做埠映射了,如果你通過代理伺服器上網,可以在伺服器上用PortMap做埠映射。請點 這里下載PortMap。
如果你使用路由器的話,每一種路由器的設置方法都可能不同。所以請你詳細閱讀路由器說明書或咨詢經銷商。
該操作可以讓區域網上的各種服務也能被Internet訪問。
軟體映射
WinRote Pro是一個集路由器、DHCP伺服器、DNS伺服器、NAT、防火牆於一身的代理伺服器軟體,同時它還是一個可以應用於區域網內部的郵件伺服器軟體,所以它不但可以實現區域網內的所有微機共享一個Internet連接(連接方式包括Modem、ISDN、xDSL、DDN、DirectPC等),而且可以實現區域網內部的郵件管理,實現區域網與Internet之間的郵件交換。
WinRoute軟體安裝使用非常簡單,僅需在伺服器安裝即可,是應用於區域網共享Internet連接絕佳代理伺服器軟體,它可以埠映射實現反向代理功能,讓外部訪問受NAT保護的內部網路所提供的一些服務。
PortTunnel的中文意思就是「埠通道」,它的作用就是在伺服器上為客戶機的計算機指定一條通道,使得客戶機直接與Internet建立連接。它必須運行在伺服器端,這樣才能夠實現埠映射的目的。
㈢ 請問一下,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有什麼區別呢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
網路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並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資料庫、網路、感測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於信息共享,網路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網路可以構造地區性的網路、企事業內部網路、區域網網路,甚至家庭網路和個人網路。網路的根本特徵並不一定是它的規模,而是資源共享,消除資源孤島。
網路技術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能同時調動數百萬台計算機完成某一個計算任務,能匯集數千科學家之力共同完成同一項科學試驗,還可以讓分布在各地的人們在虛擬環境中實現面對面交流。
㈣ 互聯網技術和網路技術的區別是什麼
一個是軟體領域 一個是硬體領域
㈤ 互聯網技術和網路技術的區別在哪裡
網路技術一般是網路的基礎,比如聯網,路由之類的,互聯網技術一般是指類如人工智慧,物聯網之類的。互聯網技術的范疇更大一些。
㈥ 消費者應如何提升網路環境的辨別能力
【答案】(1)網路技術發展——生產決定消費方式;市場潛力巨大——價格調節生產與投資;交易方便快捷——消費是生產的動力;居民收入增長——收入是消費的前提。(12分) (2)①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誠信經營是生產者無形的財富。②正確的價值判斷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維護消費者的權益能夠將社會效益轉變成經濟效益。③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全面提高經營素質,不怕困難和挫折。(9分)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1)原因一,網際網路技術的成熟,依據生產決定消費方式;原因二中國有13億人口,市場潛力巨大,依據價格調節生產與投資;原因三網路購物省時便捷,依據消費是生產的動力;原因四,改革開放使居民收入增長,依據收入是消費的前提。 (2)材料中「價值觀的相關知識」是解題的關鍵。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要求經營者樹立誠信經營的觀念。正確的價值判斷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要求維護消費者的權益能夠將社會效益轉變成經濟效益。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求經營者全面提高經營素質,不怕困難和挫折。 考點: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價值觀 點評:此類試題要求學生掌握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價值觀的相關知識。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生產決定消費,①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④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消費對生產起著重要的反作用,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①消費是生產的目的。②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著導向作用。③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甚至幾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④消費為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 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②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①客觀條件: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②主觀條件: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a.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b.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c.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本題難度較高,考查學生根據書本知識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的能力。
㈦ 對網路技術的認識
隨著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它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由於網路技術實現了文字、聲音、圖像等多種傳播方式的交互性和實時性傳播,使得網路技術日益成為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網路技術既能為善,也能為惡;既具有積極的價值,也可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造成危害,著實是一把高懸在人類頭頂上的"雙刃劍".對此,我們理性的選擇是:揚長棄短,去糟取精.
㈧ 如何正確認識和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計算機技術,起源於上個世紀中葉,到上個世紀末有了快速發展.而今,網路技術已經應用於各個領域,對人類社會產生著越來越深刻的影響.近幾年,我國網路技術迅猛發展,已成為人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開發潛能、休閑娛樂、網上購物等重要平台.據統計,目前我國上網人數已經達到了9000萬,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而在校學生上網人數,又是其中的大多數.學校網路,在給青少年學生成長帶來深遠的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負面作用.因此,學生上網成了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其「利弊」 「得失」則是人們討論和爭議的焦點.為此,在青少年學生中,讓學生自己親歷實際、現身說法,共同討論得失,趨利抑弊,則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我決定在七年級學生中,開展《正確認識:計算機網路》的活動,是很有必要的.在活動時注重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探索、去實踐、去體驗,以此激發他們珍惜校園網路學習,正確對待和使用信息技術,以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實踐能力,是我開展這次活動的初衷.二、活動背景現實生活中,一些不法之徒唯利是圖,有的利用網路傳播暴力、黃色信息,有的利用內容不健康的互聯網游戲吸引青少年,使得有些青少年學生沉迷於網路而不能自拔,甚至患上「網路成癮症」,不僅影響學業,而且也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時也給他們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青少年學生正處在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辨別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弱,容易受到互聯網的不良影響.七年級學生相對於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對網路接觸的不是很多,他們對網路充滿了好奇,也很迷惘,有很多學生以為上網就是玩游戲或聊天,他們對網路也沒有一個較為正確的認識.因此,在七年級學生中,開展這樣的活動,我認為是及時的而且是必要的.我校有計算機室、多媒體室、遠程接收室,學生有廣闊的網路學習空間,針對學生上網聊天和游戲,我們很有必要加以誘導,使之利用好這些工具,為自己的學習服務,進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美好情感,使之熱愛電腦,熟悉網路,正確使用,為自身發展服務.三、活動的具體目標1、知識目標: (1)了解、掌握一些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常識.(2)初步學會制訂計算網路的活動方案,撰寫調查報告和活動總結.2、能力目標:(1)學會正確認識和使用網路,遠離不良侵害,健康成長.(2)學會正確操作計算機網路,增強技能,培養信息技術的駕馭能力.(3)提高查找、收集和整理計算機網路資料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實踐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2)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3)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和使用信息技術,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四、活動准備1、知識技能准備.(1)了解、掌握有關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利用信息技術課進行相關培訓)(2)掌握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會寫調查報告和活動總結.(制定方案專門培訓) 2、活動計劃的制定.(1)調查學生對計算機網路的問題,並做好收集和歸類.(2)按問題類別作為研究課題,將學生按興趣自由結成活動小組.(3)安排好各小組負責人,並以組長為核心組織安排本小組的活動方案.3、相關技術和科室准備. 如攝影、錄音等採用個別培訓,計算機教室、多媒體室、遠程接收室提前協調安排.五、活動步驟與過程(一)活動方法:1、利用課余信息技術課和課余時間進行,信息技術課上講解相關基礎知識,課余時間進行專項活動.2、通過小組合作查閱、搜集、探究,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對計算機網路問題進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把握第一手材料,從而對網路有清晰認識.3、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處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協作探究精神和學習交流能力,認識計算機網路的利弊得失,並進行相當的總結.(二)活動步驟第一階段:感知啟動.1、向學生介紹本次活動的宗旨和目的及實現目標.(1)專項發動和活動動員(要求七年級全體學生和班主任、計算機教師參與)(2)確立活動小組和小組實踐項目.(3)跟蹤指導和會統,調整不合適的內容.(4)確立活動目標和實施方案,存檔備查.2、有步驟有計劃地逐步了解上述內容,激發學生探究實踐的興趣.3、提出活動的具體要求.(1)聽從指揮,注意安全(2)自由協作,交流探究(3)愛護成果,保護環境第二階段:實地考察,搜集資料.1、帶領學生到定點網吧實地考察,結合理論知識,切身實踐.2、自由解組,合作實踐,由學校統一安排.3、重點研究網路的使用和利弊得失,親身實踐,感觸生活的真實.4、認真填寫活動記錄表,實事求是,及時記錄下自己活動的體會.5、保證安全,認真實施.第三階段:實踐活動1、積極參加活動,竭盡所能,自己的任務力求做到最好.2、虛心向老師或專業人士求教,真正參加到實踐活動中去,積極動腦思考.3、及時評價,並填寫在活動記錄中.4、寫實踐日記.第四階段:成果匯報1、展示活動成果:各小組按預定活動內容,出一期板報:活動成果展.(請專業教師和同學互相評一評,做得怎麼樣?)2、匯報交流:上交一份活動報告.(重點報告活動收獲——對計算機網路的認識和利弊得失的分析,必須有自己的真實觀點.)3、談一談:搞一次演講.(談活動中,你的見聞和想法,重點是網路認識和自己的感觸,要談出今後的做法.)第五階段:總結總結並得出結論:通過學生親歷實踐,對計算機網路」應該有一個正確認識,在學生熟悉並認識的基礎上,加以導引網路是使用和服務的工具,而不是我們的玩具,以此提高學生對網路的正確認識,增強學習動力和使用效率,更好的為自己、為社會服務.六、活動評價: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增強了對網路的正確認識;通過調查問卷、走訪等形式真正體驗網路的利弊,並能權衡得失;通過辯論,使學生更進一步明確了對網路的態度;在活動的過程中,還讓學生學會了如何思考、發現問題,繼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學生的自身素質也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和鍛煉.七、注意事項1、活動過程要有詳細記錄,並能將原始資料存檔;2、參與的學生和教師要有反饋信息記載;3、對計算機網路知識要有理論基礎和實踐過程;4、活動過程要善於總結和不斷修正.八、活動反思1、參與面過廣,不能很好的進行跟蹤調查;2、活動過程稍短,有些細節不能及時處理;3、有些材料不能來源於實踐;4、實踐場所較小,也限制了活動過程的開展.
㈨ 五類, 超五類,六類線,的網線,怎麼區分
區分方法如下:
1、六類網線和五類網線的內部結構不同,六類網線內部結構增加了十字骨架,將雙絞線的四對線纜分別置於十字骨架的四個凹槽內,電纜中央的十字骨架隨長度的變化而旋轉角度;
2、六類網線和五類網線的銅芯大小不同,五類網線銅芯為0.45mm以下,超五類網線為0.45mm-0.51mm,六類網線標準的為0.56mm-0.58mm。
3、五類網線:外皮會標注「CAT5」字樣,傳輸帶寬為100MHz,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為100Mbps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百兆網路和十兆網路,已被超五類線替代。
4、超五類網線:外皮標注「CAT5e」字樣,傳輸帶寬可高達1000Mb/s,但一般只應用在100Mb/s的網路中,只實現桌面交換機到計算機的連接,因為超五類非屏蔽網線要藉助價格高昂的特殊設備的支持。
5、六類網線:外皮標注「CAT6」字樣,一般指的都是非屏蔽網線,主要應用在千兆網路中,在傳輸性能上遠遠高於超五類網線標准。
(9)如何辨別網路技術擴展閱讀:
網線的種類
雙絞線可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
屏蔽雙絞線電纜的外層由鋁鉑包裹,以減小輻射,但並不能完全消除輻射,屏蔽雙絞線價格相對較高,安裝時要比非屏蔽雙絞線電纜困難。
非屏蔽雙絞線電纜具有以下優點:無屏蔽外套,直徑小,節省所佔用的空間;重量輕,易彎曲,易安裝;將近端串擾減至最小或加以消除;具有阻燃性;具有獨立性和靈活性,適用於結構化綜合布線。
雙絞線常見的型號如下:
一類線(CAT1):主要用於傳輸語音(一類標准主要用於八十年代初之前的電話線纜),不同於數據傳輸。
二類線(CAT2):傳輸頻率為1MHZ,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4Mbps的數據傳輸,常見於使用4MBPS規范令牌傳遞協議的舊的令牌網。
三類線(CAT3):傳輸頻率16MHz,用於語音傳輸及最高傳輸速率為10Mbps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10BASE--T,在ANSI和EIA/TIA568標准中指定的電纜。
四類線(CAT4):傳輸頻率為20MHz,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16Mbps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基於令牌的區域網和10BASE-T/100BASE-T。
五類線(CAT5):傳輸頻率為100MHz,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為100Mbps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100BASE-T和10BASE-T網路,這是最常用的乙太網電纜,該類電纜增加了繞線密度,外套一種高質量的絕緣材料。
超五類線(CAT5e):傳輸頻率為100MHz,主要用於千兆位乙太網(1000Mbps)。
具有衰減小,串擾少,並且具有更高的衰減與串擾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Return Loss)、更小的時延誤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六類線(CAT6):傳輸頻率為250MHz,最適用於傳輸速率高於1Gbps的應用,主要用於千兆位乙太網(1000Mbps)。
六類雙絞線在外形上和結構上與五類或超五類雙絞線都有一定的差別,不僅增加了絕緣的十字骨架,將雙絞線的四對線分別置於十字骨架的四個凹槽內,而且電纜的直徑也更粗。
超六類或6A(CAT6A):傳輸頻率是200~250 MHz,最大傳輸速度也可達到1000 Mbps,主要應用於千兆位網路中。
超六類線是六類線的改進版,同樣是ANSI/EIA/TIA-568B.2和ISO 6類/E級標准中規定的一種非屏蔽雙絞線電纜,在串擾、衰減和信噪比等方面有較大改善。
七類線(CAT7):傳輸頻率至少可達500 MHz,傳輸速率可達10 Gbps,它主要為了適應萬兆位乙太網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該線是ISO 7類/F級標准中最新的一種屏蔽雙絞線。
㈩ 網路技術包括哪些技術
網路的關鍵技術有網路結點、寬頻網路系統、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工具、應用層的可視化工具。
網路結點是網路計算資源的提供者,包括高端伺服器、集群系統、MPP系統大型存儲設備、資料庫等。寬頻網路系統是在網路計算環境中,提供高性能通信的必要手段。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工具用來解決資源的描述、組織和管理等關鍵問題。任務調度工具根據當前系統的負載情況,對系統內的任務進行動態調度,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網路計算主要是科學計算,它往往伴隨著海量數據。如果把計算結果轉換成直觀的圖形信息,就能幫助研究人員擺脫理解數據的困難。這需要開發能在網路計算中傳輸和讀取,並提供友好用戶界面的可視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