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青少年沉迷網路,無法自拔,或荒廢學業,或自閉不出。應採取什麼措施
學校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將注意力從網路虛擬世界轉向真實世界。對青少年自身而言,要正確認識網路,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加強體育鍛煉,積極參加自己感興趣的社團活動。出現沉迷網路的想法時,要反復告誡自己網癮的危害並積極尋求幫助,以抵制網路對自身的影響。
多多關注親子關系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 李玫瑾
成癮是一種逃避和替代行為,但發生的源點不在外界,而在自身,包括興趣狹窄;性格不良,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培養;逃避壓力等。
建議家長們多多關注親子關系;小學階段要關注行為習慣的改變;加強自控力的培養;評估孩子的心理類型;擴展學習類型;重視體力之苦的訓練。
幫孩子培養一兩種愛好或特長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兒研究所所長 孫宏艷
易沉迷網路游戲的孩子,多數是缺乏溫情教養方式的孩子;不會應對壓力的孩子;缺乏社交能力的孩子和自我認同度低的孩子。
建議家長把電腦放在客廳;讓孩子有3-5個好朋友;給孩子一個具體的目標,把大目標化成小目標;給孩子的手機功能越簡單越好;盡可能陪孩子一起上網;找出孩子的優點,哪怕只有一條也要大力弘揚;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不能缺席;每天花點兒時間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業余時間;了解孩子的朋友;教孩子幾招和大人交往的技巧;培養一兩項家庭的共同運動;和孩子一起做家務;理智地支持孩子上網;幫孩子培養一兩種愛好或特長。
家長要做孩子的好榜樣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研究中心主任 張海波
建議家長們成為「三好家長」,「好關系、好方法、好榜樣」。和孩子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用傾聽的方法解決爭端,首先從自己做起,有節制地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做孩子的好榜樣。讓小朋友們自己反思與網路的關系,自己合理安排時間。
孩子們提出,玩游戲一定會影響學習、生活嗎?我們要學會的是合理控制時間,而不是徹底放棄網路。有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打某個網游的級別非常高,還是游戲主播,他在成為我們的小小調研員之後發現,游戲主播這個行業,並不是只會打游戲就可以的,同樣需要合理安排時間,更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識做儲備,於是這個孩子不僅現在自己不沉迷游戲,還帶動了身邊的小夥伴一起,大家要做游戲的主人。
鍛煉孩子的自主性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 儲朝暉
沉迷網路從而產生一些不良後果的,多是小學高年級到青春期階段的孩子。鍛煉孩子的自主性,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該積極補上這一課。
比如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從小選擇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錯了自己承擔後果,做對了自己承擔喜悅。如果家長和教師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他們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更容易偏向網路,因為在那裡,他們是可以完全做主的。同時對於家長來說,要給予孩子規范使用網路的節奏感,比如每天賦予他們固定的時間去瀏覽網路,對於他們瀏覽的內容給予引導等,讓他們早日形成自己規劃生活的能力。
『貳』 青少年沉迷網路怎麼辦
1.始終把維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未成年人安全放在首位
全社會都應具有維護少年兒童權益的意識,遵循兒童優先、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從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當代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與網路安全問題。更加重視新時期青少年的網路游戲沉迷問題。學校應大力推進核心素養教育,促進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全面發展,不把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家庭應改善教育方式,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把孩子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企業不為經濟指標、經濟效益而忽略甚至損害未成年人的權利;媒體應加強預防未成年人網路游戲成癮的輿論引導與監督。
2.加強政府管理,健全監管機制
國家各相關部門應各司其職、各盡所能、相互配合,制定保障未成年人網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應不斷完善網路游戲的監管機制,嚴格網路游戲的審批制度,從源頭上、機制上設置關口,將一切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路游戲「拒之網外」,從機制上抵禦網路游戲沉迷;應大力推進網路游戲分級制度,落實游戲注冊實名制,禁止未成年人注冊不適合其年齡的網路游戲;應敦促互聯網企業和游戲廠商加強網上內容建設,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幫助未成年人擺脫游戲沉迷負面性。
3.積極教育引導,幫助未成年人抵禦網路沉迷
廣大教育工作者要警惕未成年人網路沉迷現象,提升未成年人的網路辨識能力,自覺抵禦成癮性網路游戲等危害健康與安全的不良網路內容;應通過校內外的網路體驗和實踐,多形式、多渠道引導未成年人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路;應與家庭加強互動,攜手聯動,對未成年人做好教育引導工作,提升未成年人辨別不良游戲、抵抗不良信息、科學合理使用網路的能力,有效維護未成年人身心和諧,健康成長。
4.提升媒介素養,與未成年人共同成長
互聯網時代,成年人尤其是家長需要與未成年人共同成長。因此,家長應積極履行教育與監護責任,用開放的心態對待網路,與孩子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家長應主動提高對沉迷網路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導能力,用媒介素養能力為未成年人的安全用網保駕護航;應重視家庭建設,自覺做健康生活的典範,給孩子積極的生活引領。
5.規范企業行為,承擔社會責任
游戲生產商或服務提供者應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堅持社會良知與商業效益的統一,根據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特點,設計研發內容多樣化、層次化的適合少年兒童成長規律的綠色游戲;應提高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自覺以社會道德、網路道德規范企業行為,主動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應自覺遏制低俗、色情、暴力的網路游戲在未成年人中傳播,自覺抵禦不當的網路游戲推廣手段及網路游戲營銷行為;相關企業應多研發更健康有趣、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的綠色網上產品。
6.養成良好習慣,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未成年人應樹立「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走下網路,走出房間,走上運動場,不因玩網路游戲、看網路小說等娛樂活動晚睡熬夜、減少運動,做健康生活的新時代少年兒童。
『叄』 青少年網路成癮有加劇趨勢,如何防沉迷
隨著科技的發展,青少年越來越多的接觸到網路,以至於很多青少年形成了網癮,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都有很大影響,我認為有以下方法來防止孩子沉迷網路。
最後,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引導,其次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給他們有希望,讓他們有自己的理想,抱負。從平常做起,經常告知孩子哪些不良行為不應該做,哪些值得做,或者培養孩子有意義的愛好,使其轉移注意力。我認為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讓孩子徹底遠離網路,只有狠心,才能從根源上杜絕!游戲只是一種癮,而且是短暫的癮,也是可以完全戒除的,只要孩子1個月左右不玩網路游戲,就慢慢淡忘游戲的癮,再加上教育游戲對孩子人生發展的危害,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孩子才可以健康成長!
『肆』 未成年防沉迷新政策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應採取以下措施:
1、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游戲服務的時間。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所有網路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路游戲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游戲服務;
2、嚴格落實網路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所有網路游戲必須接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路游戲防沉迷實名驗證系統,所有網路游戲用戶必須使用真實有效身份信息進行游戲賬號注冊並登錄網路游戲,網路游戲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含遊客體驗模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3、各級出版管理部門加強對網路游戲企業落實提供網路游戲服務時段時長、實名注冊和登錄、規范付費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大檢查頻次和力度,對未嚴格落實的網路游戲企業,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4、積極引導家庭、學校等社會各方面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監護職責,加強未成年人網路素養教育,在未成年人使用網路游戲時督促其以真實身份驗證,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使用網路游戲時段時長規定,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網路使用習慣,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
5、本通知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所稱網路游戲企業含提供網路游戲服務的平台。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五條 國家建立統一的未成年人網路游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網路游戲服務提供者應當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實身份信息注冊並登錄網路游戲。
網路游戲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准,對游戲產品進行分類,作出適齡提示,並採取技術措施,不得讓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的游戲或者游戲功能。
網路游戲服務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時至次日八時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游戲服務。
『伍』 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
未保法第68條:
新聞出版、教育、衛生健康、文化和旅遊、網信等部門應當定期開展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宣傳教育,監督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履行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義務,指導家庭、學校、社會組織互相配合,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進行預防和干預。
『陸』 未成年人沉迷網游,家長該如何怎麼辦
網游現在對於很多成年人或者是未成年來說,都是很沉迷的一個東西。因為網游確實是特別有意思的,很多人玩了這個之後,就會覺得特別入迷和上癮。一直在玩兒,會耗費自己大量的時間,金錢以及精力去玩這個游戲,但是這樣的後果其實是非常嚴重的,尤其是對於未成年人來說,這樣會耽誤他們大把學習的時間,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發展和他們個人性格的養成,所以對於網游來說,應該是要學會合理安排的,不能夠讓打網游成為上癮的一個東西。
然後父母可以選擇多去帶孩子去旅遊,或者參加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孩子把重心不在放到玩兒網游身上,勸導他玩網游上癮的危害。
『柒』 怎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
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措施如下:學校、社區、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宮等場所為未成年人提供的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應當安裝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或者採取其他安全保護技術措施。智能終端產品的製造者、銷售者應當在產品上安裝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或者以顯著方式告知用戶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的安裝渠道和方法。
【法律依據】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六十九條
學校、社區、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宮等場所為未成年人提供的互聯網上網服務設施,應當安裝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或者採取其他安全保護技術措施。智能終端產品的製造者、銷售者應當在產品上安裝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或者以顯著方式告知用戶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軟體的安裝渠道和方法。
第七十條
學校應當合理使用網路開展教學活動。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
『捌』 到底該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多數家庭都配有電子設備,比如電腦、平板或是手機。隨著科技和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開始接觸到網路,了解到網路世界。由於未成年人還處在成長期,再加上孩子自製力弱,如果家長疏於管理和引導孩子,就會導致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由此也會影響未成年人的成長。那麼如何才能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游呢?
3.通過運動轉移注意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和網路日漸普及。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大多數孩子普遍都能接觸到網路,也會接觸到網路游戲。如果家中的孩子沉迷於網游時,家長可以組織孩子外出旅遊,或是通過室外運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感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或是感到精神愉悅時,就不會沉迷網路游戲中,由此,也能夠起到防止孩子沉迷網游的作用。
『玖』 青少年整天沉迷於網路游戲該怎麼辦
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可以嘗試以下辦法:
1、認知治療
青少年出現網路成癮的情況後,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網路的益處和缺點,讓他們能夠分辨哪些對自己有益,而哪些可能會對自身的成長發育造成影響。之後應該與青少年一起制定自己的人生規劃,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可以偶爾利用網路來放鬆身心,但是一定要適可而止。
2、限定時間
想要戒除網癮並不代表讓他們從此遠離網路,而是要正確應用網路來給自己提供幫助,並且還應該限制上網時間和上網內容。每次上網之前一定要明確具體的任務和目標,不要迷戀各種網路游戲。同時家長還應該規定每次的上網時間,比如每次上網不能超過兩個小時或者每周上網的次數,不能超過三次,尤其睡覺前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
3、培養興趣
想要徹底戒除青少年的網癮,就應該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在徵得同意的情況下,讓他們適當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運動項目,比如游泳、打球、跑步等,這樣能夠讓業餘生活變得更加充實。不僅能夠轉移他們對網路的興趣,還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要關注網路成癮,也要看到背後原因: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咨詢師裴濤表示,從理論上來講,沉迷於網路難以自控無非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使用網路可以帶來放鬆、娛樂等積極後果,二是使用網路可以逃離壓力、痛苦等消極後果。「如果孩子的快樂只能通過網路獲得,這就提示孩子生活中的其他快樂來源出了問題,家長需關註解決。」
但第二點,則相對難以察覺。家長常以為孩子是愛上了游戲才討厭學習,其實原因可能恰恰相反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的學習、人際、家庭等方面壓力得不到及時支持和化解,才會扎進網路虛擬世界這一「世外桃源」。「此時,家長要重視對孩子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識別與解決,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等專業幫助。」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防青少年沉迷網路,專家為家長支了這些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