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在網上看到好多帖子都是關於免疫網路的,誰能給解釋下是什麼意思!
1、 對終端身份的嚴格管理。終端MAC取自物理網卡而非系統,有效防範了MAC克隆和假冒;將真實MAC與真實IP一一對應;再通過免疫驅動對本機數據進行免疫封裝;真實MAC、真實IP、免疫標記三者合一,這個技術手段其他方案少有做到。所以,巡路免疫方案能解決二級路由下的終端偵測和管理、IP-MAC完全克隆、對終端身份控制從系統到封包等其他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徹底的問題。 2、 終端驅動實現的是雙向的控制。他不僅僅抵禦外部對本機的威脅,更重要的是抑制從本機發起的攻擊。這和個人防火牆桌面系統的理念顯著不同。在受到ARP欺騙、骷髏頭、CAM攻擊、IP欺騙、虛假IP、虛假MAC、IP分片、DDoS攻擊、超大Ping包、格式錯誤數據、發包頻率超標等協議病毒攻擊時,能起到主動干預的作用,使其不能發作。
3、 群防群控是明顯針對內網的功能。每一個免疫驅動都具有感知同一個網段內其他主機非法接入、發生攻擊行為的能力,並告知可能不在同一個廣播域內的免疫運營中心和網關,從而由免疫網路對該行為進行相應處理。
4、 提供的2-7層的全面保護,還能夠對各層協議過程的監控和策略控制。深入到2層協議的控制,是巡路免疫網路解決方案的特有功能。而能夠對各層協議過程的監控和策略控制,更是它的獨到之處。現在普遍的解決方案,基本上是路由器負責 3層轉發,防火牆、UTM等進行3層以上的管理,唯獨缺少對「區域網至關重要的二層管理」,免疫驅動恰恰在這個位置發揮作用。而上網行為管理這類的軟硬體,在應用層進行工作,對2、3層的協議攻擊更是無能為力。
5、 對未知的協議攻擊,能夠有效發揮作用,是真正的主動防禦。
6、 免疫接入網關在NAT過程中,採取了專用演算法,摒棄了其他接入路由器、網關產品需要IP-MAC映射的NAT轉發演算法,將安全技術融於網路處理過程,使ARP對免疫接入網關的欺騙不起作用。這叫做ARP先天免疫,這樣的技術融合還很多。 7、 具有完善的全網監控手段,對內網所有終端的病毒攻擊、異常行為及時告警,對內外網帶寬的流量即時顯示、統計和狀況評估。監控中心可以做到遠程操作。
免疫網路是巡路做的 ~
網路出來的~
B. 免疫網路是什麼
機體中連鎖發生的一系列自我識別的過程。N.K.耶訥(1972)在F.M.伯內特的克隆選擇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學說。後來,里希特、霍夫曼和戶田等人又作了補充。
抗體可變區不僅顯示出抗體活性,而且由於有獨特型的抗原決定簇,又顯示出抗原活性。抗體既能識別抗原,也能被其他細胞克隆識別,從而產生抗獨特型的抗體。無論是游離的抗體分子,還是淋巴細胞膜的免疫球蛋白受體,都表現出具有一定特異性的獨特型。根據克隆選擇學說可以認為在抗原進入體內之前,已經存在識別抗原的細胞克隆,同時也存在識別該細胞獨特型的細胞克隆。抗原進入體內後,識別這一抗原的細胞克隆便被活化,並產生大量抗體分子。其獨特型又可活化第二個細胞克隆,經活化後的第二個細胞克隆再把第三個細胞克隆活化。當機體對外來抗原產生抗體Ab-1時,機體就產生針對Ab-1獨特型的抗體Ab-2,繼而產生針對Ab-2獨特型的抗體Ab-3。這些依次產生的抗獨特型的抗體可與其他抗體的獨特型發生交叉反應,從而在體內形成一個復雜的網路。
免疫網路學說能夠較好地解釋免疫應答和耐受性的產生。例如,低劑量的抗原可刺激機體產生Ab-1,接著又產生Ab-2。由於Ab-2對Ab-1有抑製作用,Ab-1的產生就受到抑制,這就是低劑量的免疫耐受性。如果抗原劑量稍大、又能夠產生Ab-3,則Ab-3對Ab-2的獨特型有抑製作用,結果使Ab-1解脫抑制而能正常產生,即出現體液免疫應答。如果抗原劑量更大,還能夠產生Ab-4,則Ab-3受到抑制,Ab-2得以正常產生;由於Ab-2正常產生,Ab-1就受到抑制,這就出現高劑量的免疫耐受性。抗體與其抗獨特型抗體相互影響,依照抗原刺激的強弱和所產生的抗體量來調節抗體的產生。另外,T細胞表面的抗原受體也有此共同的獨特型抗原決定簇,所以T細胞也參與調節B細胞抗體的產生。反之,B細胞產生的抗獨特型抗體對具有相同獨特型的T細胞也發生作用。
免疫網路學說闡明了抗體的產生是由T細胞、B細胞、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調節所控制的。
C. 免疫網路
免疫網路(immunologic network)是指機體中連鎖發生的一系列自我識別的過程。抗體可變區不僅顯示出抗體活性,而且由於有獨特型的抗原決定簇,又顯示出抗原活性。抗體既能識別抗原,也能被其他細胞克隆識別,從而產生抗獨特型的抗體。無論是游離的抗體分子,還是淋巴細胞膜的免疫球蛋白受體,都表現出具有一定特異性的獨特型。根據克隆選擇學說可以認為在抗原進入體內之前,已經存在識別抗原的細胞克隆,同時也存在識別該細胞獨特型的細胞克隆。抗原進入體內後,識別這一抗原的細胞克隆便被活化,並產生大量抗體分子。其獨特型又可活化第二個細胞克隆,經活化後的第二個細胞克隆再把第三個細胞克隆活化。當機體對外來抗原產生抗體Ab-1時,機體就產生針對Ab-1獨特型的抗體Ab-2,繼而產生針對Ab-2獨特型的抗體Ab-3。這些依次產生的抗獨特型的抗體可與其他抗體的獨特型發生交叉反應,從而在體內形成一個復雜的網路。
免疫網路(Immunity network)——
免疫網路是企業信息網路的一種安全形式。
「免疫」是生物醫學的名詞,它指的是人體所具有的「生理防禦、自身穩定與免疫監視」的特定功能。
就像我們耳熟能詳的電腦病毒一樣,在電腦行業,「病毒」就是對醫學名詞形象的借用。同樣,「免疫」也被借用於說明計算機網路的一種能力和作用。免疫就是讓企業的內部網路也像人體一樣具備「防禦、穩定、監視」的功能。這樣的網路就稱之為免疫網路。
免疫網路的主要理念是自主防禦和管理,它通過源頭抑制、群防群控、全網聯動使網路內每一個節點都具有安全功能,在面臨攻擊時調動各種安全資源進行應對。
它具有安全和網路功能融合、全網設備聯動、可信接入、深度防禦和控制、精細帶寬管理、業務感知、全網監測評估等主要特徵。
它與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防病毒等「老三樣」組成的安全網路相比,突破了被動防禦、邊界防護的局限,著重從內網的角度解決攻擊問題,應對目前網路攻擊復雜性、多樣性、更多從內網發起的趨勢,更有效地解決網路威脅。
同時,安全和管理密不可分。免疫網路對基於可信身份的帶寬管理、業務感知和控制,以及對全網安全問題和工作效能的監測、分析、統計、評估,保證了企業網路的可管可控,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D. asmr免疫是什麼意思
asmr指的是自發性知覺性經絡反應,通俗解釋為顱內高潮,即人體在通過接觸一些聲音、觸覺,或者其它部位的微妙刺激的時候,所引起的愉悅反應。在網路上,也有人專門上傳ASMR視頻,有改善睡眠和安定的作用。asmr免疫指對此類反應沒有感覺了。
自主性感官經絡反應(英語:,縮短簡寫為ASMR)亦稱自發性知覺神經反應,是一種通常從頭皮開始,並向下移動到頸後及脊椎上方的發麻感覺。它是皮膚感覺異常的一種愉快的形式,能夠跟聽覺觸覺聯覺進行比較,並可能與抖顫的感覺重疊。
ASMR最常見的是由特定的聽覺或視覺刺激所觸發,表明了低階欣快感的主觀體驗,其特點是「結合了正面的感覺,與皮膚上有一種獨特類似靜電狀的刺痛感」,但較少見於透過有意的注意力控制。網路上出現了一種旨在刺激ASMR的影片,其中有超過1,300萬個在YouTube上發布。
ASMR的當代歷史始於2007年10月19日的一個與健康主題相關的討論論壇網站上,該網站名為「穩定健康」。
一名21歲的注冊用戶以化名「okaywhatever」提交了一個帖子,描述其從小就經歷一種特殊的感覺,那相當於在皮膚上追蹤手指所刺激的效果,但通常是由看似隨意和不相關的觸覺交流事件所觸發的,例如「觀看木偶戲」或「正在讀故事」。
許多其他人回復此帖子表示都曾經歷過「okaywhatever」所描述的感覺,也就是對目睹世俗事件的回應。這個交匯處促成許多基於網路位置的形成,這些位置旨在促進對大量軼事證據的進一步討論和現象的分析,但沒有一致同意的名稱,也沒有任何科學數據或解釋。
E. 對蛋糕免疫啥意思
對蛋糕不感興趣。
網路用語中,意思是這種東西對自己不起作用,已經無效了。
在生物學中,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同時,可以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狀態。因此人們常用來形容某種東西對自己不起作用。
F. 什麼是免疫網路最近老是聽到這個詞!那位大俠告知下喔
免疫網路是企業信息網路的一種安全形式。
「免疫」是生物醫學的名詞,它指的是人體所具有的「生理防禦、自身穩定與免疫監視」的特定功能。
就像我們耳熟能詳的電腦病毒一樣,在電腦行業,「病毒」就是對醫學名詞形象的借用。同樣,「免疫」也被借用於說明計算機網路的一種能力和作用。免疫就是讓企業的內部網路也像人體一樣具備「防禦、穩定、監視」的功能。這樣的網路就稱之為免疫網路。
免疫網路的主要理念是自主防禦和管理,它通過源頭抑制、群防群控、全網聯動使網路內每一個節點都具有安全功能,在面臨攻擊時調動各種安全資源進行應對。
它具有安全和網路功能融合、全網設備聯動、可信接入、深度防禦和控制、精細帶寬管理、業務感知、全網監測評估等主要特徵。
它與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防病毒等「老三樣」組成的安全網路相比,突破了被動防禦、邊界防護的局限,著重從內網的角度解決攻擊問題,應對目前網路攻擊復雜性、多樣性、更多從內網發起的趨勢,更有效地解決網路威脅。
同時,安全和管理密不可分。免疫網路對基於可信身份的帶寬管理、業務感知和控制,以及對全網安全問題和工作效能的監測、分析、統計、評估,保證了企業網路的可管可控,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G. 免疫網路是什麼啊
免疫網路是企業信息安全的一種形式,讓網路想人或著動物一樣具有免疫力,遇到了網路病毒攻擊,非法數據能產生一種抵抗力。我們可以卡免疫網路看成
1、是一套內網底層防火牆:徹底解決病毒木馬的網路攻擊,掉線、卡滯問題(尤其對2、3層的處理)。解決ARP(先天免疫、ARP探尋)問題無人能及
2、是一套真實身份准入系統:對網路內終端電腦的身份嚴格有效的管理(真實IP、MAC,CPU硬碟主板,基因式)。徹底解決IP欺騙(私拉線、克隆、IP沖突)
3、是一套網路帶寬管理設備:精細的內網帶寬管理、負載均衡、流量統計(內外網、伺服器、應用交付)
4、是一套全面網管軟體:觀察網路內部協議過程,遠程調試管理(監控中心、審計)
H. 什麼是免疫網路
免疫網路(immunologic network)是指機體中連鎖發生的一系列自我識別的過程。抗體可變區不僅顯示出抗體活性,而且由於有獨特型的抗原決定簇,又顯示出抗原活性。抗體既能識別抗原,也能被其他細胞克隆識別,從而產生抗獨特型的抗體。無論是游離的抗體分子,還是淋巴細胞膜的免疫球蛋白受體,都表現出具有一定特異性的獨特型。根據克隆選擇學說可以認為在抗原進入體內之前,已經存在識別抗原的細胞克隆,同時也存在識別該細胞獨特型的細胞克隆。抗原進入體內後,識別這一抗原的細胞克隆便被活化,並產生大量抗體分子。其獨特型又可活化第二個細胞克隆,經活化後的第二個細胞克隆再把第三個細胞克隆活化。當機體對外來抗原產生抗體Ab-1時,機體就產生針對Ab-1獨特型的抗體Ab-2,繼而產生針對Ab-2獨特型的抗體Ab-3。這些依次產生的抗獨特型的抗體可與其他抗體的獨特型發生交叉反應,從而在體內形成一個復雜的網路。
I. 提高免疫力呵呵,別忽悠了
「多吃這些食物可以提高免疫力」、「服用xx丸可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諸如此類的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經常在網路上、廣告中看到這樣的描述,甚至一些「養生書籍」堂而皇之地用它來當標題。但「免疫力」是什麼?「提高免疫力」真的就是好的嗎?
「免疫力」並不是一個科學概念
「免疫力」是什麼?這個問題好像很簡單,免疫力,不就是人體抵禦疾病的能力嗎?
然而這就大錯特錯了,「免疫力」並不是一個科學概念。
隨便翻開幾本《醫學免疫學》教材,可以發現,在它們的名詞概念索引部分,均沒有列出「免疫力」這一詞條。這也就是說,在免疫學的科學體系裡,不存在「免疫力」這一概念。(以下為筆者手頭的三本不同《醫學免疫學》教材的索引拼音M部分及相應的封面)
除此之外,我們都知道,無論是醫學、生物學還是地質學、氣象學,一個真正的自然科學詞條,都是有其對應的英文名稱和正規的教科書解釋的,既然教科書上找不到「免疫力」這個詞條,那我們來網路上找找看。
網路搜索顯示,「免疫力」的英文為「immunity」,很不幸,在幾本免疫學教材中,這個單詞都是「免疫」的意思。而詞條解釋呢,在網路詞條「免疫力」一開始寫著:「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是人體識別和排除「異己」的生理反應。」且不說這個句子里存在兩次「處理細胞」的重復冗餘問題,只提取主幹來看——「免疫力是……的防禦機制,是……的能力,是……的生理反應。」什麼鬼?免疫力到底是機制還是能力還是反應?顯而易見,教科書上不會出現如此荒謬的定義,這一定義並不科學。
免疫系統的功能不只有抵禦疾病
說到免疫系統,我們往往首先想到疫苗接種、白細胞吞噬病原體,很多人認為,免疫系統的功能就是識別入侵的病原體並加以清除,這可就太小看免疫系統了。
免疫系統的功能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免疫防禦,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抵禦、清除入侵病原微生物的防護功能,它有「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兩種類型,固有免疫是與生俱來、沒有特異性的,包括可以吞噬病原體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分泌的溶菌酶、抗菌肽等,適應性免疫是後天的、特異性的,可以識別病原體並加以清除,這也就是「免疫應答」過程;
二是免疫自穩,也就是維持體內環境穩定,主要通過對自身的成分耐受而不攻擊,和及時清除衰老、損傷、變性的細胞這兩招來「維穩」;
三是免疫監視,是及時識別和清除體內的突變細胞,避免腫瘤發生。
生活中常接觸的疫苗,就是通過人為地將病原體的「屍體」或「碎片」送進體內,使人體產生免疫應答,獲得對特定疾病的長期乃至終生的免疫。
「免疫力」可不能隨便提高
如果說,「免疫力」不是一個科學概念,但用在口語中,它可以代表「免疫系統的工作能力」,所以「提高免疫力」就是「提高免疫系統的工作能力」,這樣可以嗎?
抱歉,「免疫系統的工作能力」胡亂提高,人就該生病啦!
「免疫系統的工作能力」應該處於一個適中的水平,過高和過低都屬於異常,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免疫防禦功能過低的後果大家都很清楚,人就會發生免疫缺陷病。大名鼎鼎的艾滋病就是因為HIV病毒攻陷了一系列免疫細胞,導致免疫防禦功能大大減退。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種先天和後天的免疫缺陷病。
免疫防禦功能過高呢?結果可不是「百病不侵」,而是發生「超敏反應」。葯物/食品/花粉過敏、胰島素抗性糖尿病、重症肌無力、血清病、接觸性皮炎等等都屬於超敏反應。通俗地來說,就是免疫系統太敏感了,對刺激產生了太強烈的反應,導致我們患病。
免疫自穩功能也同樣不是越高越好,如果免疫系統干起這份工作來太積極太熱心,就會把不該清除的健康細胞也列入清理范圍,或者不能正常識別「自己人」,產生的後果便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免疫系統不分青紅皂白地瘋狂攻擊自身的正常細胞和組織。電線桿上的常客——「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銀屑病」,就都是由於固有免疫過度激活而導致的。在免疫應答過程中的許多個環節失常均可誘發自身免疫病。
事實上,人體有一系列精細、復雜、多層次的免疫調節機制,使免疫系統發揮各項功能時都被限制在一定的強度、范圍和時間段內,既能有效清除該清除的,又能避免損傷該保護的。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多吃任何蔬菜水果或其他食物,都不能「提高免疫力」。
有時候,「免疫力」還是低一些的好
雖然靠吃什麼養生食物就能「提高免疫力」純屬子虛烏有,但確實有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統的部分功能,這一類葯物被稱為「免疫抑制劑」。不同的免疫抑制劑通過抑制特定免疫細胞活化、降低免疫分子表達或競爭免疫信號通路中的結合位點,來有針對性地抑制免疫系統的特定功能。
在許多自身免疫病的臨床治療中,免疫抑制劑正是卓有療效的葯物。在器官移植手術中,免疫抑制葯是迄今臨床防治移植排斥的最主要策略,極大地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我們常見的治療皮炎濕疹的軟膏,很多都含有皮質激素,它也是通過抑制局部皮膚的免疫炎症反應,來緩解症狀。
更特別的例子,是在一些傳染病中。對於大多數傳染病來說,免疫系統功能強健的青壯年,比免疫系統功能尚未健全的兒童和免疫系統功能衰退的老人更容易死裡逃生,但也有少數疾病例外。這兩年最令人聞風喪膽的病毒「埃博拉」,和我們最常見的病毒之一「流感」,就都具有這樣的特性。1918年~1919年,一次流感大流行,造成數千萬人死亡,而兩年前的埃博拉疫情,至今還讓人心有餘悸,奇怪的是,一場瘟疫橫掃人間後,人們發現,死者反而以青壯年居多。
這是因為,埃博拉病毒和流感病毒,在入侵人體後,都設法抑制了免疫應答,然後大肆復制,隨著大量細胞被病毒侵染後解體,細胞內的物質被釋放到血液中。免疫系統對各種物質都有相應的反應,一旦發現細胞內的物質,就說明有細胞解體,免疫系統就會趕快動員起來,趕來清除死亡崩解的細胞。這下可糟了,因為病毒導致太多的細胞內容物進入血液,隨之產生的免疫效應也就太強,引起了廣泛而劇烈的生理反應,全身各處的血管和器官承受不起這么瘋狂的沖擊,患者最終死於自己免疫系統的過度激活。青壯年的免疫系統功能完善,反應迅速,效應強,於是更容易死於這些疾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