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著作權保護的途徑是什麼
法律分析:網路著作權侵權的法律保護措施有:
1、刑事救濟,通過刑法來調整和約束侵權行為。
2、訴前禁令,權利人起訴前申請法院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防止權力人的順勢進一步擴大。
3、訴前證據保全,為防止侵權人毀滅、轉移證據,權利人可以在起訴前或起訴後,申請法院對證據採取保全措施。
4、全面賠償原則,即侵權人不應僅賠償權利人因侵權所損失的收益,還應當賠償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費用,包括交通費、公正費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五十一條 為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措施。
② 網路著作權侵權的保護措施有哪些
網路著作權侵權的法律保護措施如下:
措施一:刑事救濟
我國刑法雖已規定了侵犯著作權罪,但在實踐中行政執法人員更多的是「以罰代刑」,即對犯罪行為只追究行政罰款等行政責任,而極少移送司法機關追 究刑事責任。加大網路著作權的刑事保護力度,給予罪犯足夠威懾力的監禁或罰金,是今後著作權刑事審判的方向,也是最強有力的司法保護措施。
③ 網路著作權權怎麼維護
網路著作權、版權的維護方式:若權力尚未被侵犯的,權利人可以採取申請登記的方式保護其作品的網路著作權、版權。若已經被侵犯的,當事人可以及時收集相關證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還可以申請證據保全,以此證明侵權事實,合理維護自身權益。
【法律依據】
《作品自願登記試行辦法》第二條
作品實行自願登記。作品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
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六條
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權利、妨礙其實現權利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責令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作出一定行為等措施。
第五十七條
為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在起訴前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④ 網路小說著作權如何保護
(一)積極利用刑事手段我國為了保護知識產權,不但規定了有關侵犯知識產權的民事責任,並且規定了在一定情況下侵犯知識產權會構成犯罪。現在許多網站為了侵權方便,把網站的的域名和伺服器放在了國外,如果直接追究這些網站的民事責任,比如停止侵權或者賠償損失等責任,啟動民事訴訟程序的時候往往找不到侵權人。但是這些侵權人的的確確在中國境內,並在中國境內控制網站、獲取收入。根據刑訴法等法律的規定,這種犯罪的犯罪地在中國,中國的司法機關有管轄權。而司法機關有比普通人更專業、更強的偵破手段,更容易查清案件事實,並控制侵權人(犯罪嫌疑人)。通過司法機關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後,再追究其民事責任,可以作為權利人首先考慮的方式。(二)把著作權中的網路傳播權授權或者轉讓給文學小說網站,由文學網站進行維權。相比個人,文學網站作為公司會更有實力。侵權行為會直接影響網站的收入,文學網站也有足夠的動力去維權。現在大型文學網站一般都有專門主管知識產權的員工,相比作者更具備專業知識。(三)採用集體委託的方式。集體委託,即若干個權利人共同委託一家律師事務所或者一個律師來進行維權。權利人進行維權主要的障礙是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足、時間有限,本來可以委託律師來維權。但是現在中國網路作家收入並不高,而知識產權律師的律師費一般都不菲,如果單個作家委託律師往往負擔較重。幾個或者十幾個、幾十個網路作家可以聯合起來委託一家律師事務所或者一個律師來進行維權,這種情況下網路作家可以降低成本,律師也可以解決工作費用等問題。(四)及時進行知識產權成果的轉化。一般情況下,小說的名字因為達不到獨創性的程度,一般不享有單獨的著作權。網路小說和網路游戲在用戶群體方面又有非常大程度的互相包容,網路小說所取得的名氣容易被網路游戲所借用。某些情況疊加在一起可能會構成不正當競爭,但是如果作者或者權利人想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利,最好盡快進行知識產權成果的轉化。著作權人應該及時把書名注冊為網游類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標,則可以阻止他人使用這一名稱開發游戲作品,為權利人自己下一步開發同名游戲作品打好基礎。所以,為了防止他人搭便車,及時轉化由網路作品發展而來的涉及到商標、著作權的知識產權成果是非常重要了。在我國相關的網路小說的著作者,在發現自身的小說被侵權的。需要收集相關侵權者的實際證據的收集,合法的保護我國相關網路著作的作者的合法權益。我國的相關管理部門,根據案件的相關證據對這類人進行相應的審判,維護我國的法律公平。
⑤ 網路作品著作權保護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網路作品著作權保護方式:(1) 行政救濟。根據著作權法和其實施條例及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的規定,著作權行政管理機關,負有對著作權法和其他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規定的與著作權有關的違法行為,可以實施行政處罰。(2) 仲裁救濟。我國著作權法第54條規定,著作權合同糾紛,當事人可以根據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3) 司法救濟。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不服的,有兩種救濟途徑,一種是申請行政復議。另一種是提起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進行審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五十四條 著作權合同糾紛,當事人可以根據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⑥ 網路著作權保護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網路著作權保護措施:1、調解。著作權侵權糾紛和合同糾紛都可以通過調解解決。2、仲裁。仲裁機構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對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裁決的糾紛解決方式。3、訴訟。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利用訴訟程序解決著作權糾紛的一種方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四十九條 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⑦ 網路對著作權的保護
我國目前關於網路環境下的著作權法律主要有4個淵源:一是《著作權法》。修正後的《著作權法》規定了信息網路傳播權、技術措施和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等著作權人的權利;二是國務院《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三是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並實施的《關於審理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和《關於審理計算機網路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②;四是wto規則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及兩個「網際網路條約」《wct》和《wppt》。網路著作權由於其自身的特點,被侵犯的可能性較之傳統的著作權要大很多,在信息時代,越來越多的作品通過網路的途徑為大眾知悉,如何對網路作品進行著作權保護,防止其遭受侵權行為的侵害成為重要的課題。傳統的著作權保護手段同樣適用於網路作品的著作權。如加強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完善法律的同時還要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利用行政手段及訴訟、仲裁手段保護著作權人的相關權利。還可以通過有關行政機關的執法活動,加強對網路的日常管理,減少侵權行為活動的空間;加強個人對於著作權的保護方式,在發表、上傳、復制、摘抄作品時注意保存證據等等。
⑧ 網路知識產權權利保護的途徑有哪些
網路知識產權侵權的保護方法:
1、通過版權登記、商標注冊等相關法律手段進行保護;
2、通過文件加密、授權許可等技術手段進行保護;
3、網路知識產權侵權的其他保護方法。
【法律依據】
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竊他人作品的。
⑨ 如何保護網路文學作品著作權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 網路文學在我國迅速興起, 網路文學產業規模也愈來愈龐大, 利用手機或電腦來閱讀網路文學作品的方式日漸普及。但同時, 也存在一些因素制約著網路文學的發展。 因此, 網路文學作品的著作權保護問題必須得到重視。
網路文學作品著作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我們應當不斷尋求保護的方法, 使網路文學作品著作權真正得到尊重, 以推動整個網路文學產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⑩ 如何保護網路版權
網路版權是著作權的一種分類,因此著作權的保護也適用於對網路著作權的保護。網路作品需要向網路著作權相關登記機關進行登記,方便對於網路著作權的保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
自然人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視聽作品,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創作完成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