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網路暴力
絡暴力害人匪淺啊
首先,網路暴力產生的原因。一是網民的匿名性,網路上缺乏制度和道德約束,二是一些網民的素質底下,三是社會的確實有不公平的一面,四是法治的約束與精神文明建設滯後等等。
造成影響
1、混淆真假。網路世界真真假假,琢磨不透。
2、侵犯他人權益
網路暴力中,參與者非理性的群體攻擊網路暴力事件當事人,對當事人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影響了當事人的現實生活。尤其是肆無忌憚的人肉搜索更是害人不淺,古語雲千夫所指不亞於剝皮砍頭。今天是人肉搜索堪比逼人跳樓。
3、會影響不明真相的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與社會和諧背道而馳。
如何看待
作為有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人一定要遠離網路暴力,
個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提升自己的的分辨能力、選擇能力和對低俗文化的免疫力。
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快立法研究,給素質惡劣的網民一個警示。以杜絕惡劣網路暴力時間的發生。
2. 網路暴力怎麼辦
網路暴力的解決方式:
(1)收集網路暴力的證據。
(2)向相關部門報案。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3)委託律師維權。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法律依據:《民法總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3. 解決網路暴力需要哪些部門解決
需要國家工信部門公安部門。多動打擊。但還需要。光大亡命。幾雞?舉報。投訴。不發網路暴利暴力犯罪。只有給上級部門提供。證據。線索。公安部門才能有效地打擊。把他們繩之以法。
4. 遇到網路暴力,要如何處理
此處說說法律上的解決方法。遇到網路暴力後,可以採取以下方法處理:
第一,保存網路暴力的證據。遇到網路暴力後,應該第一時間收集保存證據,有利於後續的舉報和訴訟行為,可以委託律師協助收集和保全證據。必要的時候進行公證證據保全,更容易得到認可。
第二,對行為人的賬號拉黑,對於可以自行刪除的評論先刪除,如果不可以刪除的,向平台舉報。減少對自己的不良影響。
第三,如果網路暴力行為已經構成侮辱、誹謗、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其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
第四,除了向公安機關報案外,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向互聯網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消費者協會等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第五,根據收集的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遇到網路暴力後,可以及時委託律師幫助維權,律師會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合理的措施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
壞人之所以猖狂,是因為好人的沉默。面對網路暴力行為,要及時採取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 網路暴力問題盛行,涉及違法犯罪,如何正當維權
在網路世界的隱秘角落潛藏著一群施暴者,他們在互聯網中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以言語嘲諷他人,甚至進行人身攻擊,施加網路暴力,其中以散布謠言為甚。
6. 網暴怎麼法律處理
網路暴力是違法行為,針對網路暴力的發生,我國在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報《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劃定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明確利用自媒體等轉載網路信息行為的過錯認定,以及如何對網路水軍進行規制。
《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
人民法院認定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轉載網路信息行為的過錯及其程度,應當綜合以下因素:
(一)轉載主體所承擔的與其性質、影響范圍相適應的注意義務;(二)所轉載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權益的明顯程度;
(三)對所轉載信息是否作出實質性修改,是否添加或者修改文章標題,導致其與內容嚴重不符以及誤導公眾的可能性。
7. 被網暴侮辱怎麼辦協調無用
網路暴力的解決方式:
(1)收集網路暴力的證據。
(2)向相關部門報案。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3)委託律師維權。
【法律依據】
《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條,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民法總則》將於2020年12月31號失效)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條民事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民法典》生效時間為2021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