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定義:
指新近產生的,以互聯網為展示平台和傳播媒介的,藉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路藝術品。
特點:
首先,是文學創作的平民化。
傳統的文學創作,其創作主體是那些具有明顯專業特長的作家,他們的作品通過報刊書籍得以和讀者見面,作品在發表之前必須經過文學編輯或出版商的選擇。因為報刊書籍的質量與其訂戶和銷量密切相關,所以出版商、編輯對作家的專業水平和作品的質量會相應提出較高的要求。然而當互聯網的BBS出現之後,在各種網站的文學論壇上,苛嚴的專業編輯消失了,滿腦子利潤的出版商消失了,訂戶、銷量和利潤等概念幾乎也消失了,發表作品沒有了「門檻」,作者可以將自己的作品自由上傳發表。即使像「榕樹下」這樣著名的文學網站,發表作品雖然需要經過社團編輯的審核,但因為要考慮到照顧網友的創作熱情和社團人氣,加上網站容量空間似海,所以審核的標准也還是比較寬松,只要過得去,文從字順,不反黨反人民,一般都會獲得通過。網路這種新興的媒體為所有人提供了自由表達自我、自由發表自己作品的機會。過去那種環繞在專業作家頭頂的神聖光環被電子網路技術的暴風驟雨吹打得煙消雲散。
其次,是作品發表和信息反饋的快捷化。
傳統文學作品的問世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且不說審稿、改稿、錄入、校對、印刷、發行等一連串繁瑣的環節,僅僅是作品由作者寄到編輯手中就需要大約一周的時間,而網路文學作品的問世就大大簡化了,假定網路選手和專業作家同時完成了創作,當專業作家還在按傳統做法將稿件裝入信封的時候,網路選手只需用滑鼠輕輕一點「確認」,其文本就已經和讀者見面了!網路文學的快捷化還體現在讀者對文本的迅速反饋、作者和讀者之間、讀者和讀者之間的及時交流上。一個文本剛在網上發表,有時也許只要幾分鍾就會見到讀者的評論,讀者怎麼想就怎樣說,毫無顧慮,也無需顧慮。系統上總是准確地顯示出點擊人次,哪些人什麼時候發表了什麼評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台灣成功大學的BBS網站上連載時,這種及時交流的特點得到很充分的體現:當時數百上千的讀者紛紛發表看法,甚至不少人給痞子蔡建議,要求他「別讓女主角死」、「不要讓她服葯變丑」等等。這種自由寫作、自由發表、自由交流最大程度地激發了寫手的創作熱情,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是以每天兩節的速度產生的。在泉B論壇,我目睹了哭泣的鍵盤《明天去見面》誕生的全過程,每一節一發表,總是有眾多的網友第一時間去閱讀評論,交互性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熱情。
再次,是創作意圖的自由化。傳統理念中崇高的創作目的,迅速被網路文學的自我宣洩和自娛自樂所刷新,在傳統的文學創作理念中,總是強調要體現文學的認識價值、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甚至在特定時期還強調過文學要為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但網路文學恰恰是有意無意地漠視了這些戒律,絕大部分網路選手創作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宣洩和自娛,文學的認識價值、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都成了次要因素,更別說什麼宏大主題了。當然這些只是就大多網路文本而言,那些專業作家參與進來所發表的文本,或有較高文學素養的業余作者所發表的文本,還是與傳統文學作品比較接近的。
創作目的的變化,使網路文學作品表現個人經驗的內容居多,傳統文學中那種表現時代、社會精神的題材往往被擱置了。文學深度淡化了,網路文學呈現出非常鮮明的廣度化傾向。有些網路作者,他們往往隨著自己的興致,隨寫隨貼,不太注重作品的藝術性和嚴密性,使網路文學在形式上呈現出十分濃厚的拼盤化色彩。
最後,是新詞彙不斷涌現,語言風格鮮明。
網路文學文字版本迅速更新,在快速互動的要求下,用符號代替表情,使語言變得幽默,簡潔,更意味深長,例用:)代表微笑,用:(代表沮喪;用縮寫代替正常拼音,例如用MM代表妹妹,用GG代表哥哥;用數字諧音表示意思,例如用88表示拜拜,用55表示嗚嗚地哭,用314表示我愛你一生一世等等。大量新詞彙不但涌現,例青蛙、恐龍、大蝦、菜鳥、斑竹、當機、下線、東東等。網路語言風格主要是口語化和幽默風趣。《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讓語言產生幽默感、詼諧感的方法多種多樣,仿擬就是其中的一種。
以上四個特點只是一種不完整歸納,深入探討,還可以列舉一些。網路文學雖然發展很快,但還只是一個新生兒,它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弱點。題材過窄是當前大家公認的網路文學流行病。在網路誕生然後回歸到傳統書刊熱銷的作品,題材多以言情為主。網路文學雖然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展現自己的作品,但如果作者不加強自己的文學素養,難免會流於卡拉OK的水準。
不管怎麼說,網路文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存在樣式,給文壇帶來了一陣清新之風。就文學發展的歷史規律來看,一切文學門類都是由最初的大眾創作、民間創作走向文人創作,從而走向成熟的,雖然網路文學目前尚處在大眾寫作的階段,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傳統作家會進一步融人網路,網路也會產生自己的作家,在新的規范產生之後,網路文學必將進一步走向成熟。
2. 什麼是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就是以網路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其本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網路文學所具有的特徵並不是局限於所傳播的一個媒介,更重要的則是這樣的一個文學載體在網路傳播之中所形成的一種寫作特徵和行文方式,符合現今網路文學作品所應當具有的商業化價值。如果屬於網路文學所包括的寫作范疇而沒有在網路傳播而是通過實體渠道出售,也是有著網路文學的本質特徵。如果強求網路文學的客觀底線,那就是對網路沒有了解和接觸的人所寫出的作品以及沒有官方人士在網上發表過(或者說網友流傳上來的文字信息)這類的作品在傳播形式之上大致不屬於網路文學,僅此而已。
3. 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
一、主題不同。傳統文學的目的很強,批判現實(或人文關懷)。傳統文學的目標很清晰。網文就是純講故事,雖然個別地方也有什麼人文情懷,但主題以故事精彩為主,其他的只是附帶。有情懷也是兒女情長。
當然,因為某些傳統小說寫得很深奧,創作技巧高超(創作意圖不明顯,不知道要表達什麼),從而讓我們覺得,都是講故事,為啥有的就是網文,有的就是傳統小說。
創作意圖很明顯的(就是批評對象很明顯的)作品,比如《漂亮朋友》,《人民文學》近期的《耳光》,等等,一看就是在批判現實。有的意圖就不那麼特別明顯,比如《邊城》,《圍城》等。
二、語言深度。網路小說的語言也的確很棒,知乎上有列舉網路小說精彩片段的。比如寫某個朝代,一般寫什麼嘉靖年間等等,而某網文寫,對方給了自己一枚制錢,制錢上寫著嘉靖。這樣一來,不用刻意寫朝代,在故事敘述的情節中,就介紹了背景。
三、傳統小說,派別很多,什麼魔幻現實主義,反諷,荒誕派,意識流等等。
網路文學的社會性特徵:
1、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對時空認知的全新探索和解放。周志雄提出:「與傳統武俠小說、神魔小說相比,網路仙俠小說、玄幻小說的世界版圖要大得多。」他分別列舉了玄幻、仙俠、架空、穿越、科幻、靈異、二次元等類型小說對故事空間和時間的開拓。
這打開了人物行為更大的可能性和豐富性。簡單來說,就是人物可以投入到更大的、更新奇的世界模態中去生活,這些世界模態的新奇性,有些是通過對過去小說中所展現的世界模態的疊加或聯結,有些則是完全新創的。
2、互聯網時代的虛擬技術塑造了大眾對這些虛擬世界的代入感、體驗感。所謂虛擬真實,就是「它不再像現代科學經由公理演繹來推出真理,而是用模型的方法來創造真實。」
在互聯網時代,視頻類作品要做到代入感、沉浸感是很容易的,從2D到3D再到VR、AR、MR,這些技術不斷地突破沉浸體驗的新高度。
4. 什麼才是網路文學
所謂網路文學,就是以網路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本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如果說網路文學有什麼底線,就是對網路沒有了解的人所寫出的東西,沒有官方人士在網上發表過(或者說網友流傳上來的不算)的東西不是網路文學,僅此而已。
5. 什麼叫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定義:
指新近產生的,以互聯網為展示平台和傳播媒介的,藉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路藝術品。
6. 網文是什麼文,同其他小說有什麼區別
網文是網路小說,包括所有在網路上寫的小說。
而除了網路小說還有一些實體小說,實體小說簡單的說就是出版的立體小說。
當然實體小說有些也出自網路小說。
說句實話,網文與其他小說並沒有本質不同,同樣都是寫小說的。
7. 網文是什麼意思
網文也就是『網路文學』的簡稱。網文就是指通過網路平台流傳、銷售的文學作品。
網文並不包含由網友在論壇或類似論壇的虛擬平台中發布的以文字為載體的信息作品。
8. 網文的概念
網文也就是『網路文學』的簡稱。網文就是指通過網路平台流傳、銷售的小說等文學作品。
網文並不包含由網友在論壇或類似論壇的虛擬平台中發布的以文字為載體的信息作品。
作為依託網路為載體的新型文學形式,網文有著風格自由、題材寬泛、閱讀簡單、受眾基數龐大等特點。題材上以男性向的玄幻,和女性向的言情為主。
網路文學,指新近產生的,以互聯網為展示平台和傳播媒介的,藉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路藝術品。
由於藉助強大的網路媒介,網路文學具有多樣性、互動性和知識產權保護困難的特點。其形式可以類似傳統文學,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傳統文體。實時回復、實時評論和投票是網路文學的重要特徵。由於網路文學傳播的便捷,導致知識產權不易受到保護。
需要注意的是: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不是對立的兩極,而是互相滲透的有機體系。不少傳統文學通過電子化成為了網路文學的一部分;網路文學的作者也都接受過傳統文學的熏陶。同時,網路文學通過出版進入了傳統文學領域;並依靠網路巨大的影響力,成為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影響到傳統文學。
9. 網路文學盛行,網路文學是什麼意思有哪些代表作
網路文學定義:是以網路為載體發表的文學作品,創作主體一般是網路作家,網路寫手。總而言之,網路文學是公平的,每一個人能夠是創作者,還可以是閱讀者,大部分閱讀者也都平視創作者,反映網路公平的主旨。依照陳村先生的話,它是自由的,隨意的,不功利的,並且不因傳統媒體的發表為最後目地。
網路文學代表作品:滄月《聽雪樓》,南派三叔《盜墓筆記》系列,蔡駿《病毒》《地獄的第19層》《荒村公寓》等,江南《此間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