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如何控制網路成癮症

如何控制網路成癮症

發布時間:2022-08-26 12:44:53

Ⅰ 如何戒掉網癮

可以採取以下建議:

1,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找回成功的喜悅,找回失去的信心,找到前進動力和方向;

2,心累了,人煩惱了就歇歇,讓心靈去旅行,可以去爬山,看海,感受壯麗風光,擁抱自然,融入自然。

下面的幾種具體辦法都屬於認知行為療法,也是控制網路過度使用的優選方法。

1、認知療法。家長和網癮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網癮的不良影響,比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等,使網癮患者內心對於成癮行為有較為本質的認識,慢慢戒除。

2、系統脫敏療法。家庭成員與網癮患者協商制定計劃,在一定時期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


(1)如何控制網路成癮症擴展閱讀:

表現:

在表現上,正確的使用網路,是在有需求時使用,或者對自己生活有方便的的情況下使用。網路過度使用者主要表現為一種不自主的長期強迫性使用網路的行為。

當過度的使用網路對身體造成傷害、對工作、學習和社會交往來了痛苦 ,甚至正常的生活交往和社會的都受到了影響 ,就是屬於過度使用,應該進行矯正。

有幾種表現形式: 如網路色情成癮、網路關系成癮、網路購物成癮、網路游戲成癮等。這些表現多跟人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有關,不要忽視網路背後的心理健康的狀態。

Ⅱ 如何克服網癮

網癮是一個心理學問題,網路成癮是一種心理機制。青少年的自控力普遍較差,為什麼有人上網會上癮,而大多數人不會上癮?上癮者是否擁有共同的心理特徵?
趨利避害是人類保護自己的一種心理機制

現實世界是以物流為中心的空間,虛擬世界是以信息流為中心的空間。這種區別,使得虛擬世界具有三大特徵:實時性、模擬性和交互性。

人們具有生理、安全、交友、自尊、自我實現等需要,這些需要由低到高,低一層次的需要滿足後,就會有較高層次的需要有待滿足。絕大多數家長認為,為孩子們提供衣、食、住、行就足夠了,忽視了孩子們還有著強烈的社會需要。患上網癮的孩子,現實生活中難以滿足其社會需要,但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在虛擬世界裡得到滿足。

首先,由於模擬性,虛擬世界可以逼真地模擬現實生活,使人們在心理上獲得同樣的滿足感。而且,這種滿足還有著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種種優點。例如,在匿名的保護下,人們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承擔任何後果,觀點越是新、奇、特,得到的反響就越大、回應就越多,使得孩子們可以充分展現自我、實現自我。又如,網路自由平等的特性,為孩子們創造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新天地。再如,與現實世界相比較,這種滿足是低成本的,僅僅需要付出一筆上網費。

其次,由於交互性,一個人可以同時與很多人,遠隔重洋進行交流。尤其是平時比較內向、缺少關愛的孩子,深感孤獨和無聊,在網上卻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可以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煩惱,充分滿足其交友需要和自尊需要。如果遇到困難,會有很多人獻計獻策,使他們感受到現實生活中體會不到的溫暖。

最後,由於實時性,人們可以在瞬間滿足其社會需要,而在現實世界裡,必須經歷漫長的過程和耐心的等待。在游戲中,孩子們可以扮演各種角色,把握角色的命運,一夜之間就成為「蓋世英雄」或「商界奇才」。很多孩子因為學習成績不好,經常遭到家長的斥責、老師和同學的蔑視。上網打游戲,不斷「練功升級」,成為他們找回自尊、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

綜上所述,網癮問題的症結,在於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的巨大反差。網癮問題表面上來自虛擬世界,其根源卻存在於現實生活之中。互聯網沒有過錯,患上網癮的孩子也沒有過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趨利避害、尋求快樂是人類為了保護自己、更好地適應環境而形成的一種心理機制。在這種意義上,患上網癮的孩子是聰敏的、充滿智慧的,他們知道如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去表達自己的個人意願,實現自己的個人追求。很多個案告訴我們,患上網癮的孩子有著一些共同特點:專注、執著、有主見、接受新事物快、自我意識強。

虛擬世界的基本原則值得仿效

要解決網癮問題,需要全社會通力協作。家長和老師的當務之急,不是簡單地譴責網癮,對孩子採取高壓措施,而是要虛心向虛擬世界求教,徹底改造我們的教育體制,使得孩子們的社會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得到滿足,不必去虛擬世界尋找替代物。虛擬世界的強大吸引力,來自一些值得仿效的基本原則:

(1)獎勵原則。網路游戲可以通過升級和物品,對孩子們極其微小的進步予以獎勵。現實生活中,哪怕是表現再差的學生,都有可能出現點滴進步,我們為什麼不能及時予以肯定,以滿足其自尊需要和成就需要?這些小的、微不足道的進步,將會逐步積累起來,漸漸成為習慣,形成良好的行為模式。

(2)娛樂原則。網路游戲以娛樂貫穿始終。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的學習過程為什麼不能充斥著快樂?我們為什麼不能重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讓求知過程洋溢著樂趣、充滿著懸念?我們為什麼不能在學校開設各種興趣小組,讓所有孩子的好奇心都得到滿足,潛能都得到發揮?我們為什麼不能 讓孩子們有一些主動性,有一些選擇權,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得到更多的發展?我們為什麼不能打破單一的分數標准,「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做到了這些,我們就能讓所有的孩子都充滿自信,充滿成就感,充分滿足其社會需要。

(3)平等原則。網上的交流是平等的、自由的,這是上網聊天最吸引人的地方。家長和老師應該加強與孩子的交流,這種交流必須是平等的,不能進行簡單說教,而且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現實世界,以過來人的身份,訴說青少年時期的艱難、煩惱和快樂之所在。

Ⅲ 網路成癮症太可怕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控制自己,避免上網成癮呢

刪除數據,不去回憶,將精力放在讀書、運動、交往等方面。

刪除數據要有儀式感,要徹底刪除,一刀切。不去回憶,忘記它們,
將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感受生活的樂趣,多嘗試一些新事情、去一些新地方,可以每天記錄戒除網癮的天數。
要充分認識網路的危害,它耽誤學業、事業,浪費時間。

Ⅳ 為了防止患上網路成癮綜合症應該怎麼做

首先必須合理安排時間,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其他活動,多與人交往,注意與親友、領導同事的關系;其次給予相應的現實生活方面的指導,如對人際溝通上有障礙的使用者,給予交流溝通技巧方面的指導,讓其體驗到真實人際交往的成功,從而幫助他們重建自信。總之,要讓網路成癮者融入、適應現實的社會生活。畢竟,人不能只活在電腦和網路的世界中,它們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心理學家對網路使用者及其家屬還提出以下建議以預防「網路成癮綜合症」的發生:

嚴格控制上網的時間,一天不宜超過8小時。

每天應抽出2~3小時與家人和同事進行現實交流。

一旦發現有「網路成癮綜合症」的各種症狀出現,家屬要強行限定患者上網的時間並積極尋求心理咨詢和葯物治療。

Ⅳ 染上網癮怎麼辦

網癮可謂互聯網成癮綜合征。即對現實生活冷漠,而對虛擬的網路游戲、情愛、信息等沉溺、痴迷。它是一種行為過程,也是行為發展的終結。心理學認為「網癮」是一種精神病;而心理老師認為網癮是正常人出現的心理問題(特例除外)。

如何判斷上網成癮呢?主要表現為:因擔心電子郵件是否送達而睡不著覺;一到電腦前就廢寢忘食;常上網發泄痛苦、焦慮等。以上症狀是上網綜合征的初期表現。更有甚者表現為上網時身體會顫抖,手指頭經常出現不由自主敲打鍵盤的動作,再發展下去則會導致舌頭與兩頰僵硬甚至失去自製力,出現幻覺。專家建議,一旦出現網癮,必須立即與電腦階段性隔離。那些上癮的同學,可以參考以下方法戒除網癮:

一、正視危害

沉迷於上網,尤其是沉迷於黃色網站,危害極大。它會使人迷失於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世界產生隔閡,嚴重影響學習,甚至中斷學業。久而久之,還會影響正常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導致人格的偏離,甚至發生意想不到的可怕後果。有的因上網成癮,神情恍惚,人格扭曲,無心讀書,中途輟學;有的無錢上網,攔路搶劫,偷竊財物,導致違法犯罪;還有的連續幾天幾夜泡在「網吧」,不思食寢,過度疲勞,猝死「網吧」。即使沒有網癮的人,如果每天12個小時對著電腦,都可能會讓自己少活10年以上時間。

二、以新代舊

在戒除某種習慣時,這種習慣仍有很大的誘惑力,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有心理學家把這種情況比喻為沖浪者所面對的陣陣波浪。這種誘惑的「波浪」雖然會出現,但在3~10分鍾內就會自行消退。在戒掉「網癮」的一段時間內,個人的情感需要並未結束。此時,需要用一種新行為、新習慣來替代老習慣所產生的滿足感。對於上網成癮或者是正在戒網癮的青少年,要注意培養新的愛好和習慣,要多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多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用自己的新行為和新習慣來代替上網習慣,沖破網癮誘惑。

三、科學安排

預防或戒除網癮,很重要在於自己能科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和內容,尤其要為自己約法三章:一是控制上網時間。每周最多2~3次,每次上網的時間一般不超過2小時,且連續操作1小時後應休息15分鍾。尤其是夜晚上網時間不能過長,應按時睡覺。二是限制上網內容。每次上網前,一定先明確上網的任務和目標,把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和內容列在紙上,按需點擊,不迷戀網上游戲,堅決不上黃色網站。三是准時下網。上網之前,根據任務量限定上網時間,時間一到,馬上下網,不找任何借口,不原諒自己,不寬容自己。

四、請人監督

要戒除網癮,尋求別人的支持和幫助非常必要,最好的辦法是找到一個人幫助你克服這個問題。這種支持可來自同學、老師、朋友和家長,可先向他們講明自己控制上網的計劃,請他們監督;當「網癮」出現時,請他們及時提示,幫助克服。平時的活動,要多與學習好的同學在一起,與他們一起上課,一起自習,一起交流,在他們的帶動和幫助下,有助於你淡化網癮,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當你取得一點小成功時,比如已經按計劃實行一周,不妨對自己進行獎勵或暗示,學會為自己加油。

五、預防為主

對於每個人來說,特別是青少年,一旦患上網路成癮症,要戒除是會很困難。因此,預防是治療上網成癮的最好良方。一是提前打好「預防疫苗」。社會、學校和家長都要通過各種宣傳途徑,使青少年看到上網好處的同時,也要看到可能帶來的危害;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堅決杜絕青少年上黃色網站,控制不玩或少玩網路游戲。二是豐富日常生活。平時積極參加社會、學校等方面舉辦的各種有益活動,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興趣、愛好;多與家長、老師和同學交往溝通,獲得心靈上的慰籍與成長。三是及時遏制上網有癮的苗頭。當你出現上網有癮的苗頭時,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自我,決不寬容自己,以防止上網成癮症發生。

六、尋求幫助

當你自己無法解決上網成癮問題時,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一是可以找心理咨詢師進行個體咨詢,心理咨詢老師會幫助你走出上網成癮的困惑。二是可以參加團體心理訓練,這是戒除網癮的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團體訓練是多種咨詢理論的綜合利用,通過豐富多彩的群體互動活動,對你產生感染、促進和推動作用,幫助你改變認知,改變心態,獲得心理上的提升,同時學會制定自我管理的行為契約,根據目標行為完成與否進行正強化或負強化。這種相互監督的契約是對各自上網態度與行為的承諾,由於這一承諾是在群體中做出的,那麼遵守它的動機與壓力就強多了。因此,參加團體心理訓練對於預防或戒除網癮會有顯著的效果。

Ⅵ 如何干預網路成癮

關注青少年網路成癮症

網路成癮症與煙癮、酒癮、毒癮以及病理性賭博等成癮類病症類似,一旦形成,戒掉比較困難,因此網路成癮症主要在於預防。專家表示,這需要個人、家長、學校以及政府部門的共同參與。

--青少年自身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上網前要計劃,明確上網的目的和上網的時間,避免無節制的上網。如果不是為了工作、學習,而主要為了娛樂,則更需要計劃上網。漫無目的地「沖浪」、沉迷於網路聊天或網路游戲,時間會在不知不覺中流失,尤其把它當成一種緩解精神壓力時更應該節制,一般每天不超過2小時,且中間休息15分鍾。

--青少年要培養其他的興趣愛好、豐富業餘生活。業余時間多參加體育、文化娛樂或交際活動,不僅充實了生活,而且提高自己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從而避免依賴於虛擬的網路世界。

--家長、學校和社會要共同參與。家長和老師要提高對網路的認識,既不能放任孩子上網「開闊視野」,直到成癮才引起重視,也不能因擔心網路危害而過分控制孩子上網,這會迫使他們走到社會上非法的網吧而事與願違。家長和老師要通過正確引導和合理監督,不僅直接控制青少年在家、在學校上網的時間,而且要提高他們合理使用互聯網的能力。學校開展學生上網教育,提高校園上網場所和上網監控,豐富校園生活無疑會減少網路成癮的發生。此外,政府部門要加強商業網吧管理,嚴格控制網路色情等不健康文字、圖片、音像信息傳播、打擊非法網站,為青少年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如果已經網路成癮,專家建議到網路成癮防治中心等專門機構治療。據介紹,目前國內已經出現網路成癮防治中心,在其中可以得到健康的利用網路防止網路成癮的知識,還可以提供一般性心理治療。在專門的心理治療或精神疾病治療機構,可以得到正規的心理治療,同時可以找出並治療合並的心理問題或者精神疾患,如果網路成癮嚴重則需要住院治療。

一個網路成癮症的典型病例

網路成癮症已經成為一種青少年比較常見的精神疾病,在心理咨詢或者精神科門診中,網路成癮病例陸續出現。下面是一個典型病例:

劉某某,17歲,曾經是某城市重點中學高材生,先後多次獲得省級、國家級競賽大獎。2000年9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一所名牌大學,成為令人羨慕的驕子。然而,入大學後因想家感到精神空虛,為了充實課外生活,開始涉足網路游戲。他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網上對手,對游戲級別的追求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沉迷於網路之後,劉某經常在網吧玩通宵,上課沒精神,曠課次數越來越多。他將父母給的零花錢幾乎全部用於上網,零花錢不夠,就挪用生活費,最後還不夠,開始賒帳,撒謊向父母要錢。結果期末考試四門不及格,被學校勸退。劉某被訓斥責備後曾表示堅決糾正錯誤,但是此時他已經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不能上網即坐立不安。幾天後,不辭而別,又回到網吧,連續10天吃住在網吧。被家長找到後,發現他面黃肌瘦、衣著不整,還欠了一屁股債,故被強行送到醫院。劉某被帶到醫院後,精神萎靡,面帶抑鬱,焦慮不安,知道這么做自毀前程,辜負了父母一片期望,卻控制不住上網的沖動,滿腦子是游戲內容,睡眠困難。經1個月的住院隔離脫癮、葯物以及心理干預等綜合治療痊癒出院。

如何判斷已經網路成癮?

如何判斷已經網路成癮?據專家介紹,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診斷標准,其中有兩個診斷標准比較常用:

心理學家楊提出診斷網路成癮的10條標准:

上網時全神貫注,下網後仍念念不忘上網之事;總嫌上網時間太少而不滿足;無法控制上網;一旦減少上網時間就會煩躁不安;一上網,種種不愉快消失,精神亢奮;為了上網而荒廢學業、事業;因上網失去重要的人際交往、工作等;不惜支付巨額上網費用;對親友掩蓋自己頻頻上網的行為;下網後有孤寂失落感。

符合以上標準的4條或4條以上,就可診斷為網路成癮。

心理學家布瑞德提出的診斷網路成癮的標準是:

以下表現必須出現:一心想著上網,包括回想以前的網上活動,或期待下次上網;需增加更多的上網時間以獲得滿足感;多次努力控制、減少或停止上網,但未能成功;在努力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感到煩躁不安、悶悶不樂、憂郁或易發脾氣;上網的時間比計劃的要長。

同時至少有以下表現中的1條:因為上網,妨礙或喪失了重要的人際關系或工作,或失去教育與就業的機會;對家人、好友、治療者或其他人說謊,隱瞞上網的程度;把上網作為逃避問題或緩解無助、嫉妒、內疚、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的方法。

專家表示,網路成癮與精神醫學中的葯物依賴和病理性賭博等成癮性行為比較相似,因此其診斷標准也比較類似,這些診斷標准具體、明確,容易操作,可以作為自測或他人評定工具。

5類精神障礙的人是網路成癮症的高危人群

什麼樣的人容易產生網路成癮?心理學專家表示,具有5類精神障礙的人是網路成癮症的高危人群。

--人格障礙:一些分裂型人格障礙者常常合並網路成癮,人際交往以及控制力的不足使他們容易產生癮性行為。

--心境障礙: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常常同時會引發成癮行為。

--心理應激反應與適應障礙:上網作為一種對心理應激的反應和應付挫折的手段,可以緩解應激帶來的情緒緊張和自我挫敗感,因此會產生網路成癮。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前驅階段和慢性期可能會表現為上網成癮以及其他方面的異常。患者對正常的工作、學習不感興趣,而對成癮性事物過分依賴。

--青少年品行障礙:青少年的心理特點使得他們是網路成癮的主要受害者,上網成癮行為是其突出的行為問題之一。
據專家介紹,在日常生活中,網路成癮者往往表現出一些獨特的人格特點,包括:喜歡獨處、敏感、傾向於抽象思維、警覺、不服從社會規范、傾向於激動、煩惱、憂慮、抑鬱、煩躁不安、易受環境的支配、易失眠、遭遇挫折時容易沮喪悲觀、缺乏與人接近的勇氣等。
此外,一些與抑鬱相關的人格特徵,如低自尊、缺乏動機、尋求外界認可、害怕被拒絕等也可能是網路成癮發生的原因。研究還發現,具有高度的厭倦傾向、孤獨、社會焦慮、自我封閉等性格特點的人均容易發生網路成癮症。(完)

專家認為網路成癮症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殺手

伴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成癮症成為青少年新的精神疾病。福建省精神衛生中心專家認為,網路成癮症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殺手。

據福建省精神衛生中心林涌超醫生介紹,網路成癮症(IAD)也稱病理性網路使用(PIU)。它是一種過度使用網路的精神狀態,網路成癮者難以擺脫上網的沖動,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因而給自己帶來精神或身體方面的痛苦,並妨礙了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是一種與毒品成癮、病理性賭博類似的精神疾病。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網路成癮症發病率高達15%。

專家表示,網路成癮對青少年身心多方面造成不良影響,主要包括以下3大方面:

--軀體方面。長時間的沉迷於網路可導致視力下降、肩背肌肉勞損、生物鍾紊亂、睡眠節奏紊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體重減輕、進食過多而活動過少導致肥胖、體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網則出現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惡心厭食、體重下降。青少年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這些問題均可嚴重妨礙他們身體的健康成長。

--心理方面。患者一旦停止上網便會產生上網的強烈渴望,難以控制對上網的需要或沖動,這種沖動使其不能從事別的活動,工作、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感到記憶力減退;由於長期的視覺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活動遲鈍;沉迷於虛擬世界而對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興趣減少,與現實疏遠,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因不能面對現實,常常處於上網與不敢面對現實的心理沖突之中,情緒低落、悲觀、消極。

--行為方面。患者表現為頻繁尋求上網活動的行為。為了能上網,不惜用掉自己的學費、生活費,借款,欺騙父母,甚至喪失人格和自尊,嚴重者偷竊、搶劫。網路成癮青少年學生最為直接的危害是耽誤了正常的學習,尤其是網路游戲,導致他們不能集中精力聽課,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下滑,甚至逃課、輟學。網路中各種不健康的內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自我過分放縱,法律以及道德觀念淡薄、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甚至導致違法犯罪行為。

Ⅶ 網癮少年如何戒除網癮最佳方法

戒除網癮從限制上網時間開始,上網之前先訂目標限制上網內容,科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

1、限制上網內容

每次上網前,一定先明確上網的任務和目標,把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和內容列在紙上,不迷戀網上游戲。

2、科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

每周最多3~5次,每次上網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且連續操作1小時後應休息15分鍾。尤其是夜晚上網時間不能過長。

3、上網之前先訂目標

每次用兩分鍾時間想一想你要上網干什麼,把具體要完成的任務列在紙上。不要認為這個兩分鍾是多餘的,它可以為你節省的可能不止60分鍾。

(7)如何控制網路成癮症擴展閱讀:

網癮的危害:

1、強烈的依戀性

網路成癮者的心理和行為為上網這一活動所支配,上網也演變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網時間和精力所佔比例逐漸加大,進而導致了個體生物鍾的紊亂。

當無法上網時,會體驗強烈的渴求,甚至產生煩躁和不安的情緒及相應的生理和行為反應,上網後情況好轉。上網在其生活中佔主導地位,注意和興趣單一指向網路,工作、學習動機減弱,生活質量下降。

2、情感淡漠

成癮者對網友如膠似漆,相比之下對有血肉聯系的親人則顯得更為冷漠。網路成癮者情緒低落時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緒隱藏起來,轉而在網上傾吐和宣洩。另外網路成癮者由於家人對其上網的限制而與家人時常發生沖突。

Ⅷ 怎麼才能戒網癮啊

1、網癮是非常現象學的診斷,實質是青少年可能會因為抑鬱、焦慮、強迫,爭奪控制權或者維持自尊而沉溺於網路,此時只要處理相應的問題就能令他們不再過度地、病理性地使用網路。

2、戒除網癮,手段和方式還需慎重思量,不僅需要事後治療,也需前期預防,不僅需要身體治療,更需要心靈關懷。

3、直面網癮戒除,首先要求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切實履行好監護責任,多一些陪伴、溝通和自律。

(8)如何控制網路成癮症擴展閱讀:

網癮的形成原因:

家庭中最主要的是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關系。有的家長喜歡暴力、批評的教育方式,即「控制型」的,造成孩子沒有長成應該長成的「自我」;同時,夫妻關系不和諧,甚至存在夫妻雙方利用孩子向另一半開戰的情況,這些都可能造成孩子網路成癮。

造成網癮的第二個因素是學校。部分網癮患者的老師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情緒暴力,愛發脾氣、愛訓人;學校評價體系過於單一,用成績好壞評價學生。有的孩子可能學習不是特別好,但是其他方面很優秀,這些孩子在學校中得不到肯定,就可能投向網路世界的懷抱。

第三個因素是孩子自身。如果一個孩子有多動症、抑鬱症等,就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網路成癮。

Ⅸ 如何戒除網癮

戒除網癮可以採用認知療法,採用系統脫敏療法,採用代替療法。

一、採用認知療法。家長嘗試和孩子像朋友般交流協商,不要說教式,互相尊重,明確網癮的不良影響,如荒廢學業,損害身心健康等,使其對網路成癮行為有本質的認識,慢慢戒除。

二、採用系統脫敏療法。家長和孩子協商制定計劃,在一定時期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

三、採用代替療法。家長帶孩子一起尋求其他的愛好來取替網路,例如游泳、打球、登山、旅遊等戶外運動,豐富和充實孩子的精神生活。

(9)如何控制網路成癮症擴展閱讀

網癮的成因:

造成網路成癮的原因,一般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即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包括網吧的出現,網路游戲的流行等等;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家長忙於工作沒時間管理孩子導致他們對網路產生依賴等。

但是,這些外因只是被動因素,是形成網癮的誘因。真正的原因是內因,包括網癮患者的滿足感缺失、獨特的生理人格。

舉個例子說明,大部分網癮患者的會出現學業失敗,從而導致心理空虛,缺乏自信,為滿足自己的內心,通常會選擇逃避,最容易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可以滿足的成就感,這就是典型的滿足感缺失。

Ⅹ 如何戒除網癮

網癮可怕,但可防患於未然。專家建議,一旦出現上網綜合征初期表現,必須立即與電腦分開,停止上網。防止網癮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嚴格控制上網時間,每天以不超過兩小時為宜。兒童青少年處於發育時期,更應嚴格節制。

--------------------------------------------------------------------------------------

網癮綜合症的自我療法

上網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方便和歡樂的同時,也給一些人帶來了一種時髦病——網癮綜合症(簡稱IAD)。

據統計,全球兩億多網民中,有114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網癮綜合症,占總人數的6%。進一步調查還發現,病人多集中在學生、無固定職業者(網蟲)及家庭主婦,這些人有充裕的時間痴迷電腦,因而是易感者。

網癮綜合症患者的最主要表現是:上網時精神興奮,心潮澎湃,欲罷不能,時間失控。沉溺於網上聊天或網上互動游戲,並由此而忽視與社會的交往、與家人的溝通,甚至對上網形成越來越強烈的心理依賴,以致不能分離。

專家發現,網癮綜合症患者由於上網時間過長,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會引起腎上腺素水平異常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此外,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緊張性頭痛等病症。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了網癮綜合症呢?比照以下標准,便可自我診斷。

1、每天起床後情緒低落,頭昏眼花,疲乏無力,食慾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網便精神抖擻,百「病」全消。
2、上網時表現得神思敏捷,口若懸河,並感到格外開心,一旦離開網路便語言遲鈍,情緒低落,悵然若失。
3、只有不斷增加上網時間才能感到滿足,從而使得上網時間失控,經常比預定時間長。
4、無法控制去上網的沖動。
5、每看到一個新網址就會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齊。
6、只要長時間不上網操作就手癢難耐。有時剛剛離網就有又想上網的沖動。有時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網這種慾望。甚至夜間趁小便的空也想打開電腦。
7、不能上網時便感到煩躁不安或情緒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擊鍵盤的動作,或身體有顫抖的現象。
9、對家人或親友隱瞞迷戀網際網路的程度。
10、因迷戀網際網路而面臨失學、失業或失去朋友的危險。

如果有以上標准中4項或4項以上表現,且持續時間已經達1年以上,那麼就表明你已經患上了IAD。

網癮絡綜合症完全是人為的,只要加強自我保健,便可防止此病發生。

1、在上網時間上要自我約束,特別在夜間上網時間不宜過長。
2、注意操作姿勢。熒光屏應在與雙眼水平或稍下位置,與眼睛的距離應在60厘米左右。敲擊鍵盤的前臂呈90度。光線柔和不可太暗。手指敲擊鍵盤的頻率不宜過快。
3、平時要豐富業餘生活,比如外出旅遊、和朋友聊天、散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等。
4、在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蘿卜、薺菜、芥菜、苦瓜、動物肝臟、豆芽、瘦肉等含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
5、出現早期症狀,應及時停止操作並休息。
6、一旦出現IAD,不要緊張,要盡早到醫院診治,必要時可安排心理治療。

上網為了玩形成的是網癮,上網為了工作而離不開是上網過度。你沒別的事可做,用上網打發時間而過度,這是越過了網癮傾向,已經是輕度網癮了。改變首先是提高認識。然後才能使你自己產生改變的行動。
1, 為你的願望服務,使你的夢想長大,成為一棵樹。
2,如果你是玩游戲成癮,當知道,游戲是以賞識教育的方法,使你愛上它的。
3,如果你是信息收集成癮,當知,知識是學不完的,信息的收集也是沒有終結的,知識知道沒有用,行動才有價值。
4,如陶洪開教授所說,電腦是工具,不是玩具。用電腦的人是聰明的人,玩電腦的人是沒有大用的人。最終,玩電腦的人,是給用電腦的人打工。
5,對我們來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恐怖的個人,也不是那恐怖的國家,而是那些優秀的人比我們還要更努力的學習工作選擇---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
6,如果你是在家上網,那麼,你就給鬧鍾定時,讓他來提醒你。如果你是在網吧,那麼,就少交錢,給自己定時。
7,在家上網,把你的電腦放到家中的公共區中,如客廳。讓大家來監督自己。
8,每次上網前,都抱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定下自己的時間。完成這個目的,就下線。並想好另一件要辦的事情。
9,戒網癮主要靠的就是自己的意志力。指揮不動自己的身體,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那我們的希望又在那裡?
10,市面上,關於戒網癮的書有七八種了,選一本,看看那些深受其害人的案例,你會自覺遠離網癮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控制網路成癮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6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4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0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6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3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6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2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7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1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7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0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3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5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