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草根寫手生存艱難,為什麼還有人願意投入網路文學創作
大半夜本來正忙碌於開新文的我,看到這個題,必須果斷來一發。恩,如果惹得一些玻璃心不爽了,您適當看看,就假裝不是說您好了(不真誠臉&文末有大段彩蛋)。
仔細看了前幾個答案,其實,很大一部分程度還是局外人看這件事,雖然說得各自有些道理,但並沒有真正理解網路寫手的內心。
如果用職業來比喻,寫網文跟其他職業並沒那麼大的區別,出賣勞動力賺取報酬,任何一個職業都是呈金字塔狀分布,網文也不例外。
你看到的三少、三叔、葉非夜,只是金字塔尖上的一個點,而已。
離職前我的收入加起來算是全國的TOP3%,但那又如何,我知道在我之上還有無數的有錢人,即便不是王健林那種,他們過的生活也是我不可企及的,就好比我現在所住的社區,同一物業下別人是住湖島開船進出的好嘛!甚至還有幾座上億的城堡好嘛!
說句不中聽的,你只看到頂端的若干個網文作者名字,殊不知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甚至壓根兒沒看到你,因為跟巴菲特、比爾·蓋茨、王健林等等富人比起來,你所在的階層更為渺小。
哈哈哈哈!我貌似又不厚道了,對嘛?
『貳』 一般網路小說作家大概的收入是怎樣的,簽約作者裡面做
最多的是1000字180塊(這只是網站給的錢,不包括出版和賣成劇本的錢。)少的一分錢沒有。一般的一個月不超過500塊。上榜的也分,大多一個月也就1000~3000塊。(這是指起點上榜的,在起點的收入已經是最高了。)
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工作可以為生活提供保障,更好生活則是工作的目的。人如果不工作的話,生活不僅沒有保障,還會碌碌無為,失去價值和樂趣。但如果只工作的話,就沒有時間享受生活,這樣的經歷是不快樂的。
"工作狂",這個詞彙大家不陌生,印象中這是當代產生的一個極新的詞彙。它指的是對工作極度投入、近乎痴狂的一種人,這種人大概是不會"生活"或顧不得談"生活"的。
其實這樣的人很早就有,當然也遍及各地,只是未曾使用這個詞罷了。似乎每一個堪稱偉大的人無不是忘我工作的人。我們暫時把這種人說成是:工作第一、生活第二的人。甚至是人生中只有工作的人。
再就是所謂追求極致生活的,他們不一定非常富有,對工作也有熱情。只是他們認為工作是簡單又簡單的,在他們的世界絕不容許將生活說成是"日子"。應該說這樣的人過的是極度瀟灑和愜意的,他們的生命的意義在於此。這種人算是:生活第一、工作第二的人。
還有一種人最最理想、數量很多。那就是將工作和生活嚴格分開,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公私分明"是他們的原則和願望,從不混為一談。他們認為工作和生活是同樣重要的,工作是他們的需要,生活是他們的追求。
我還想說起這樣一種人,生活無疑是他們人生的最高目的,其實他們內心也沒有關於生活的概念,他們只是有這樣的邏輯:工作是為了生活,或者說,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工作就不能生活。
這時候的生活的概念好像只是"活著"或"生存"。其實不然,它是一種意識。我覺得在我國傳統里有這樣的意識,所有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的思路是受到這種邏輯的限制的。
我們當然不能忘記這樣一群人,他們是一群快樂的人。在他們的世界裡,工作和生活都是藝術化了的。他們從不思考活著是為了工作還是工作是為了活著的問題。在他們的每一天里,都是享受的。
還有多種多樣的人,有的是我們無法形象地形容的。
生活是一個人一生的全部過程,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同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一樣,沒有了工作,就是一點殘缺,便不完滿。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為了工作而暫時放棄生活另一部分,生活不只是活著,但是活著是生活的基礎,只有生活起來,才算是真正地活著。
掌握好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是有利於我們的身心愉悅和成長的。
『叄』 電子版權都不要的小說平台,(作家避風港)靠什麼生存呢
它的運行模式是先不要版權,讓讀者免費看小說,養成在這個網站看小說的習慣,當大家養成了習慣以後,再逐步收費。同時,因為他是免費的小說網站,看的讀者量就會大,它會以讀者量大的數據最為向商家銷售廣告的依據,賺取廣告費。
『肆』 為什麼要當網路作家有人為理想有人為生活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為了一張張紙幣在活著,究其根本是為了生存,其次才能追求其他精神層面的東西,所以當網路作家有的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揚名四海,自己的作品廣為人知,有的人則是為了生活,為了生存,各自看各自的際遇與生存的環境決定。
『伍』 網路寫手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
如果是想有點成績的網路寫手,除了吃睡拉,那就是沒日沒夜的坐在電腦面前瘋狂的敲鍵盤,如果是當一種興趣愛好的話,就會克制下自己坐在電腦面前的時間
『陸』 成為一個職業作家有多難這個時代,網路小說和實體書哪個發展更好
網路作家不同於從前那些往往有工作的傳統作家,他們並沒有太大的創作壓力,而網路作家有。如果要將此作為長期的職業,那麼必須至少有十年八年寫下去的准備。如何不斷豐富自己的視野,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如何使得自己始終肚子里有貨,保持旺盛的創作力,如何讓自己成為常青樹,而不是曇花一現的流星,每一個網路作家都必須面對這一點。
好的創意會有很多人模仿,這也是現在商業化小說創作的一個弊端,也希望未來的作者能夠突出自己的手法,真正得成為一代名家。
生活的壓力。這是網路作家最大的生存壓力所在,要成功,你先得保證自己不餓死。
現實中壓力太大,寫小說可以把你自己壓抑的情感發泄出來,可以把你理想的生活寫進小說,可以把自己對社會的不滿寫出來,可以在你孤獨的時候有個精神寄託,可以給那些心靈空虛的人帶來安慰。
最後,除了專業寫手,一般的作者都是滿足自己的寫作慾望,從這個方面說,寫小說其實也是一種娛樂!或許這也是有那麼多人想著向寫作方面發展的原因之一吧。
『柒』 我是個高中生,成績不好,考不上大學,喜歡看網路小說,所以想一畢業就當網路作家,但我不知道前途怎樣
網路作者我個人不看好,因為一千個一般寫手 六百個沒有收入
二百個收入在幾百左右
五十個收入一到兩千
四十個收入三到五千
九個收入上五千
一個收入上萬是大神,而且寫作很拼,會經常熬夜,每天基本上就坐在電腦旁邊了,很容易患上各種疾病。
最後希望樓主你還是好好學,你可以發展文學方面的愛好,當個作家比較好。
望採納。
『捌』 關於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
什麼是「網路文學」?按照陳村先生的話,它是自由的,隨意的,不功利的,
而且並不以紙媒的發表為最終目的。而所謂它最好的時期已經「過去」的標志是
「到網下去出版傳統的書籍」。
我的看法,所謂網路文學,應以在網路上創作、發布(首發)和流傳的作品
為主流,傳統媒體發表過再上網的應屬於網路資訊內容。那麼這種創作按其目的
來講無非如下幾種:
(1)以在網上傳播為目的,從中得到自我滿足,並以網友的欣賞來達成這
種成就感,此類作者最終不免汲汲於追求網路上的名氣。
(2)雖首發於網路,卻以網路平台作為進入傳統媒體的跳板,此類寫手一
開始就有很明確的目的性。比如連載一部小說到最後便停止連載,以靜候傳統媒
體之青睞。當然,此類寫手還需要先達到第一種境界,因為傳統媒體在審視作品
的同時也會照顧到寫手在網路上的名氣。
(3)雖沒有考慮到作品的最終命運,但也不會傻到拒絕傳統媒體的青睞,
這種寫手的創作目的首先是順其自然的,他只是在網路的自由發表中得到滿足。
但我懷疑這種狀態是不穩定的,隨著名氣、作品、網友等因素的影響,要麼一直
這么寫下去,要麼做起成名成就的夢想來。
(4)拒絕傳統媒體,自始至終以壯大網路文學為目的,不求聞達於網路,
不求受賞識於傳統媒體,他只是在網路上寫著,貼著,完全一副自足的心態。這
類人有嗎?也許有,但我還沒見過。
上述的第(1)、(3)種狀態並不是穩定的,只要有了慾望,便最終會變質,
投靠到傳統媒體的旗下。第(4)種狀態的寫手大概可以歸入「稀有珍貴動物」,
要麼與傳統媒體有仇,要麼是偏執狂。因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網路文學可以
不以紙媒的發表為最終目的,但它無法拒絕也不會拒絕傳統媒體,甚至可以說最
終都將以傳統媒體為指向。所謂的自由的、隨意的、不功利的網路文學只能是網
絡文學一種形式,且不是網路文學的主要狀態,甚至可以說這樣的形式只是網路
文學發展中的「初級階段」。
上述分類方式是從網路寫手的角度出發的,而從載體的角度還可以這么分類:
(1)網站(論壇)純粹以發表和交流寫手的作品為目的,或者還會辦一份
電子刊物什麼的,但也僅僅在網上傳播,並不和傳統媒體接觸。
(2)網站(論壇)大量吸收寫手作品,並主動向傳統媒體靠攏,以自己出
版(與傳統媒體合作)寫手的作品或以向傳統媒體推薦作品為目的。
(3)傳統媒體在網路上尋找適合紙媒的作品並購買(付費)然後出版(刊
發),當然,也有大量不付費的。
還有一種網站購買傳統媒體作品的版權在網上進行付費下載(閱讀),此種
做法實際是傳統媒體在網路的延伸,不能歸入網路文學。
從網站的生存角度,除非有專門機構支持,否則第(1)種類型將難免苦苦
維持以至陷入困境,這樣的網站(論壇)只能是不獨立的,依託其他網站而生存
的。養不起自己的網站(論壇)談何養起「文學」這樣的奢侈品。其他類型的網
站(論壇)如何與傳統媒體接觸還是一個可以探討的范疇,但至少有了一線生機,
而傳統媒體從網路上尋找稿源將極大激發地網路文學的活力。由此可見,如果從
載體的角度來定義網路文學的話,僅以是否在網路平台上首先刊發為界定,而與
是否延伸到傳統媒體或者徑直以紙媒為目的並無直接聯系。這里還應該提到有些
網路作品是不適合傳統媒體的,比如多媒體創作(在詩歌中加聯結,在文字中附
以圖片、flash),這類作品倒真的算得上純粹的「網路文學」了。
我們還可以從歷來知名的「網路寫手」的命運來談談網路文學的前瞻。那幫
出名的寫手現在都怎麼樣了呢?首先是都出書了,比如寧財神啦王小山啦;而且
有的甚至不「網路」啦,比如尚愛蘭等人就專力於專欄寫作了;還有的流入到報
社等各類傳統媒體部門(當然其中有些原本就是傳統媒體的人員)。總而言之,
都奔傳統媒體或正走在傳統媒體的路上。那麼他們的身份怎麼界定?你可以稱他
為作家,他也可以自稱為網路寫手,是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到網下去
出版傳統的書籍」好象才是很多人眼裡的網路文學的最好的下場!
綜上所述,我認為「網路文學」只是一種不明確的說法,它也是文學之一種,
和「文學」一樣,它追求更自由的表達和合乎個性的作品,它以首發在網路平台
為界定方式,在網路這種新的創作平台上它獲得了更為廣闊的傳播空間;雖然它
可以不以紙媒為最終目的,但紙媒應是最具誘惑力的指向,而與紙媒的親密接觸,
更能激發網路文學的活力,在這種狀態下同樣能產生經典作品並將造就大量的自
由撰稿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