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生沉迷網路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毅力和自控能力下降,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
過度使用網路,使青少年對網路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心理。尤其是網路游戲的冒險和刺激、在網路交友中的方便、以及網路中一些不健康內容中的*等,會使青少年慢慢形成「網癮症」,從而對自已的生活和學習卻失去興趣,容易導致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學業荒廢等問題。
第二,「虛擬性格」的形成和身體素質變差
網路性格的特徵是:「孤獨、緊張、恐懼、冷漠和非社會化」。對虛擬世界的依戀,現實人與計算機為媒介的人機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脫離現實社會而產生異化,有時為出現難以理解的行為,同時青少年又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期,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坐在電腦前容易對脊椎產生危害,同時電腦的輻射也會危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第三,信任感差和人際關系變差
在這個虛擬世界裡,每個人都用虛假的虛擬身份交流,很多時候,大家都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或無所顧忌地說自已想要說的話,但是在網路虛假的身份之下,這種人際關系很少有真實性,時時充斥著不信任感,人際關系不明朗。尤其是「性格內向」的青少年們,雖然網路為大家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間,也使他們更加內向和閉鎖。
第四,價值觀念扭曲和道德觀念差
網路在給青少年帶來豐富知識、信息以及精神上的挑戰與愉悅的同時,同時帶來了大量的「垃圾」信息,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期,好奇心強、自製力弱,極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極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傾斜,模糊不清。網路虛擬世界裡人際關系的隨心所欲,無須承擔責任和免遭懲罰的特點,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特別是網上暴力、*、欺詐等行為,使得迷戀網路的青少年道德素質下降、道德觀念淡化。
第五,網路引發青少年犯罪現象
網路引發了青少年的罪安全焦慮。由於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發育均不成熟、識別是非能力差、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等特點,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識減弱、社會責任感下降;網路交流的隱弊性、無約束性,極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⑵ 學生不良行為體現在哪些地方
學生不良行為體現在哪些地方
學生不良行為體現在哪些地方,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學生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不好行為的引導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導致不良行為的出現。下面就來看看學生不良行為體現在哪些地方,要如何做矯正。
1、品德上的不良習慣
(1)沒有遠大理想,貪圖物質享受 。 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浪潮下 ,部分學生缺乏遠大理想,政治信念不堅定,缺乏學法、懂法的原動力。 在物質生活中盲目攀比,追求物質享受,多以自我為中心。
(2)不良習氣之風蔓延 ,網路成癮問題突出 。 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些中小學生思想腐化,價值觀歪曲,低俗之風有進一步蔓延的傾向。 迷戀網路問題嚴重,網游或網戀現象較為普遍。
(3)心理壓力大 ,自控能力差 。 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 ,面對小挫折小問題難以承受,抗挫能力差,這些不良心理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2、學習上的不良習慣
(1)缺乏專心上課和積極思考的能力 。 新課標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上課開小差,玩手機現象屢見不鮮,面對老師的教育或無動於衷或惡言相向。
(2)缺乏獨立作業和刻苦鑽研的習慣 。 學生做作業依靠電子產品、互相抄襲的現象時有發生。 對作業多以完成為標准,不會額外去鑽研學習,缺乏進取心。
(3)缺乏熱愛學習和尊師重教的習慣 。
盡管我國自古以來素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然而受商品經濟的影響,「讀書無用論」思潮似有抬頭,尊師重教的底線屢被戰。
3、行為上的不良習慣
(1)時間管理觀念不強 。 缺乏時間管理觀念 ,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影響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2)文明禮儀欠缺 。 學生多以自我為中心 ,過分強調自我 ,忽視了對他人的關心和理解。
(3)遵紀守規意識不足 。 《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上牆不上心 ,校內外違紀現象時有發生。
不良行為矯正方法
一、樹立榜樣、以身作則、規范言行
教師在校、在外都要起到表率作用,使學生能夠耳濡目染,在每天每日長期磨合融匯之中受到正能量的潛移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長此以往必有良好的成效。可塑性強、模仿力強是處在兒童期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就是要善於捉住這種特點,用榜樣的力量同化學生,規范行為。榜樣還有矯正作用,它像一面鏡子,可以使學生經常對照檢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另外,同學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孩子們的眼裡,父母是完美無缺的榜樣,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這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同學之間互相影響力也是很強的,表彰典型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同學見賢思齊。
二、精心設計,完善制度,獎懲嚴明
制度的規范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指引作用,評價作用,強製作用,教育作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樹立了規范學生才有法可依,知道怎樣做對怎樣做錯,從而明辨是非令行禁止。《小學生行為規范》就是小學生應該遵循的制度,除此以外,各班還可以根究班級特點、需要適時地制定合適的班規,使要求更細化、更具體、更符合班級文化。
制度確立了,就要嚴格實施,堅持經常性、連續性,行為習慣教育本身就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急不得快不得,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按照發展趨勢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步實施。發現不良行為就要批評懲罰,以警世人教育人,讓學生明白錯誤的結果,通過他律的方式矯正不良行為;對於良好行為習慣要不吝表彰,樹典型揚正氣,讓優者進步劣者知恥,進而培養自律的沖動,形成習慣。
三、深入心靈、潤物無聲
教師施教應該講求方法巧妙智慧,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往往聽慣了訓斥,學會了檢討或其他應付的辦法,所以教師的一般勸說、批評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教師能抓住某些學生趕興趣的事件激起他們的情緒波動,而後給予啟發誘導,幫助他們決機解決存在的問題,這種經歷往往會在他們的心靈上留下深刻印象,成為不良行為習慣變化的轉折點。
思想品德教育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受教育對象雖然是兒童少年,但每個孩子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和外部環境影響都有所不同。為此,做好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以人為本」。要重視個體,對每一個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應該抓住其思想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學生學習和生活發生變化時,要多給其關愛和幫助;在學生學習和其他方面成功或失敗時,要注意對他們的教育和鼓勵,成功時要教育他們不可驕傲自滿並啟迪他們要樹立更高的目標,失敗時要鼓勵他們迎難而上,幫助他們正確看待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總之,教師要重視學生個體的思想情況,把握時間,以適當的方式,和學生多溝通,交流,化解他們思想上的疑慮,從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事半功倍。
四、注重活動鋪設基石
各種活動,不在乎具體形式,關鍵是活動者要貫徹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理念,通過不同類型的活動培養學生不同的良好習慣。脫離了具體活動形式的說教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往往因為枯燥導致學生抵制甚至逆反形成不良行為。一個合格的教育者必須抓住學生活潑天真好動善玩的天性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悟規則的重要,體會合作的力量,經歷錯誤的危害,感受成功的喜悅,逐步形成正確的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強化校園文化建設
不斷加強和優化學生的養成環境,校園文化建設不只是小學生的養成教育中的重要一環,更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學校將現有的文化宣傳陣地(櫥窗,畫廊,黑板報,廣播,電視等)應該充分利用起來,用來大力宣傳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
六、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相結合
建立一套嚴格的檢查制度,要使學生最終達到「養成」目標,就必須堅持長期的檢查、評價與訓練。及時對小學生養成教育進行評價,能促進學生產生強烈的榮譽感,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強,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統一。要充分發揮學生幹部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監督、檢查、記載,建立學生德育分的考評制度。對全校學生日常行為進行檢查評比並定期通報、講評,增加學生參與管理的機會,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通過行為規范教育和行為常規管理,做到行為規范教育制度化、行為習慣自覺化,使行為規范真正融人到學生的思想中,體現在學生的言行舉止中。
⑶ 中學生常見的不良行為
一、心存敵對意識。這些學生的心理極度敏感和自尊,不把學業放在第一位,時時處處都要維護自己的完美形象,所以根本不把老師的好意提問當成是一種檢測,更認識不到站起來回答問題對自己的多方面都有提高,只是片面的從維護自身形象出發,認為老師的提問是一種「挑刺」行為,是故意對自己良好形象的一種損害,並且把老師的連續或多次提問認定為專門找自己的錯,丟自己的丑。
二、缺乏當仁不讓,舍我取誰的勇氣。這類同學比較多,實際上是一種從眾心理在作怪,缺乏那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氣概。這種學生很多時候缺乏自信,一聽見老師提問,馬上左顧右盼,有同道者就舉手,沒有同道者就低頭頷首不言語了,他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他們自己,是他們自己把自己打趴下了。
⑷ 學生網癮的危害有哪些
1、造成青少年視力下降、生物鍾紊亂、神經衰弱等生理特徵。不能維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網時出現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惡心厭食、體重下降。
2、會出現品行障礙,誘發青少年逃學、不與人交往、暴躁,產生攻擊性等反常行為。一些人甚至會滑向犯罪的深淵。
3、過去引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中,主要是學業壓力、人際關系、感情問題等,沉迷網路是近年來出現的新現象,並且迅速上升為主因之一。一些學生終日沉迷網路聊天、網路游戲,不但耽誤學業,考試掛紅燈、留級甚至退學。以致於荒廢了他們的學業。
4、導致青少年出現情緒障礙和社會適應困難。在心理方面,會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記憶力減退,對其他活動缺乏興趣,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情緒低落。
5、網癮綜合症患者由於上網時間過長,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會引起腎上腺素水平異常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此外,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緊張性頭痛等病症。
6、網路作為人類智慧的產物,雖不是洪水猛獸,但卻是一把「雙刃劍」。當代青少年在充分享受著網路時代的快捷與方便的同時,其身心也正承受著網路負面效應的煎熬。
7、一些青少年網民過分迷戀與網上的「人——機」式交往,會忽視真實存在的人際關系,產生現實人際交往萎縮和角色錯位的現象;爆炸般的網路信息的擠壓揉搓,會加大青少年網民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引發「信息污染綜合症」等心理障礙;網路世界的虛擬性也會使青少年網民產生一種「特別自由」的感覺和「為所欲為」的沖動,做一些平時不能做,也明顯是不道德的行為;長時間的上網會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產生對網路的過分依賴心理,成為「電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上網成癮症等心理疾病。
8、網路欺騙、賭博、人身攻擊、反動言論、犯罪行為以及各種網路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傷害。
9、人的心理狀況是在環境與人的相互影響中形成的。由於人腦細胞使用能力特別強,人對自己所在環境很快會形成一種心理狀態,孩子長時間和電腦在一起,他的思維將與電腦的符號式機械思維趨同,常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受到抑制和削弱,弱化了人與人溝通相處的能力和現實生活的反應能力和應對能力,不利於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
10、很多上網成癮的青少年與他人甚至是父母的溝通較差,情緒不穩定、易怒、多變,沒有自控能力、自己做的承諾不能兌現。
⑸ 有哪些行為屬於青少年不良行為
根據新《預防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
第二十八條本法所稱不良行為,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不利於其健康成長的下列行為:
(一)吸煙、飲酒;(二)多次曠課、逃學;(三)無故夜不歸宿、離家出走;(四)沉迷網路;(五)與社會上具有不良習性的人交往,組織或者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六)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七)參與賭博、變相賭博,或者參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動;(八)閱覽、觀看或者收聽宣揚淫穢、色情、暴力、恐怖、極端等內容的讀物、音像製品或者網路信息等;(九)其他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不良行為。
⑹ 大學生不良行為有哪些
大學生的不良行為有在網路或現實中口出臟話,不遵守學校的規定,在學校內吸煙喝酒等情況,在學生宿舍不按時就寢,破壞宿舍環境。
⑺ 網路上不良的模仿行為都有哪些
類似網路盲目模仿讓人受傷的事不在少數:不久前,一女子模仿別人把熟玉米放在電鑽上啃食,結果被電鑽卷掉一大塊頭皮;之前流行的「一字馬」則讓沒有體育基礎的人傷了筋骨。在采訪中,很多市民認為,有些模仿還是小心為好,千萬別受傷。
有些模仿「傷不起」
網友「並蒂蓮」:盲目模仿傷不起啊!我自覺有些基礎,小時候劈過大叉、翻過跟頭的,結果模仿一字馬拍照……沒想到這一腿劈下去,就沒再起來,拉傷了,在床上躺了多半個月啊!
市民方銘:網上總是一陣風似的今天流行這個、明天流行那個,有些人特別是小孩子很容易去模仿、跟風,但有些動作、行為還是少模仿的好,要不然傷人傷己啊。
無關好壞卻關乎安全
中學生謝曉雅:網上很多視頻挺好玩的,我和同學在相互分享的過程中經常模仿一些簡單的動作或行為,相互逗樂唄。
教師張曉林:網路上海量的信息,有些以娛樂為主的小視頻等無關好壞,看後一笑了之。但有人眼高手低,覺得沒什麼難的,不顧自身條件去模仿,很可能會造成安全事故,得不償失。
模仿需量力而行
網友「長河落日」:有些動作、行為不是誰都可以做的,奉勸大家,不管受沒受傷,可長點心吧!
心理咨詢師崔敏: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從眾心理」,網路上這種模仿行為就屬於「從眾心理」的范疇。這主要源於大多數人的固定思維模式,既然大家都這么做了,自然沒事。模仿不是不行,但在實施行動前,一定要量力而行,把自身安全放在首位,對成熟的網民來說,娛樂要有度,模仿須謹慎!
⑻ 上網不良現象或違法行為有哪些
1、在計算機網路上實施的犯罪種類: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表現形式有:襲擊網站;在線傳播計算機病毒。
2、利用計算機網路實施的犯罪種類: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罪;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罪;利用計算機實施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計算機竊取國家秘密罪。
3、利用計算機實施其他犯罪:電子訛詐;網上走私;網上非法交易;電子色情服務、虛假廣告;網上洗錢;網上詐騙;電子盜竊;網上毀損商譽;在線侮辱、毀謗;網上侵犯商業秘密;網上組織邪教組織;在線間諜;網上刺探、提供國家機密的犯罪。
(8)在網路上學生有哪些不良行為擴展閱讀
網路的壞處:
1、在校生成績下降
在校生因迷戀網路游戲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曠課、逃學的現象日益普遍。調查數據顯示:認為容易上癮,很難控制自己的佔65%;玩起來就沒完,自己控制不了的佔18.1%;總想玩游戲,不想上學也不願做作業的佔5%;認為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玩游戲會使學習成績受影響的佔73.4%。
2、社會難題
電子游戲一般以"攻擊、戰斗、競爭"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長期玩飛車、砍殺、爆破、槍戰等游戲,會使他們模糊道德認知,淡化游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因為玩電子游戲而引發的道德失范、行為越軌甚至違法犯罪的問題正逐漸增多。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認為因玩游戲性情變暴躁的佔27%;認為玩游戲與校園暴力相關的達29%。
⑼ 學生上網有哪些弊端
(1)危害身體,首先,長時間上網,對眼睛的損害非常大。另外,由於有些同學對游戲的痴迷,達到了可以不吃飯、不睡覺的瘋狂地步。上網時精神高度集中,人的體力、精力消耗很大,加之網吧內空氣混濁,人口密度大,環境條件極差,嚴重影響著身體健康。我們中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如果不知飢渴、不分晝夜地上網,其危害可想而知。
(2)滋生是非,進出網吧的大多是中小學生,小的幾歲,大的十七八歲,他們大多沒有收入,為了弄到進網吧的錢,有的結伙敲詐,有的偷盜搶劫。還有一類人,專門進網吧敲詐中小學生的錢,經常有打架斗毆的事件在網吧發生。有的網吧經營者唯利是圖,向未成年人提供飲食住宿,造成一些學生夜不歸宿,給家庭、社會帶來了不安定因素。
(3)影響學業,學生一旦對上網痴迷,就容易放棄對人生的追求,導致成績直線下降。重慶有一位大學生,因沉迷於網路游戲,大量缺課,以致多門功課不及格,被學校退學。退學後的他不敢回家,每天跟隨學生進出學校,睡在教室的最後一排,寒冷的冬天裡連一床被子都沒有,有段時間全靠賣畢業生留下的書和物品維持生活,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半年。
這種因迷戀上網影響學業,甚至導致多門功課亮紅燈的學生不在少數,可見學生對網吧痴迷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我們可以想一想,當我們深夜或清晨從網吧里走出來時,通紅的雙眼、疲憊的心理讓我們有多少精力去學習呢。
(4)造成「信息污染」網路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各種信息良莠並存,真假難辨,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網上色情、反動等負面的信息屢見不鮮。同時,網路的互動性與平等性,又使得人們可以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環境下接收和傳播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對於身體、心理都正處於發育期,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個別網吧經營者更是抓住中學生這一特點,包庇、縱容、支持他們登陸色情、暴力網站,使他們沉迷於網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學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盜、搶劫、強奸、殺人的犯罪道路。
(5)弱化道德意識,豐富多彩的互聯網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於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也充斥其間,對於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中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導致喪失道德規范。同時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使中學生在網路上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卻了社會責任。部分中學生並不認為「網上聊天時說謊是不道德的」,認為「在網上做什麼都可以毫無顧忌」等,使得中學生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力大大減弱,網上不良行為逐漸增多。
(6)造成社會化的「不足」,網路可以即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為中學生人際交往提供多媒體化、互動性的立體途徑。網上收發電子郵件方便、快捷,QQ新奇、及時,聊天室輕松愉快,BBS的討論自由、廣泛,中學生通過這些途徑可以與許多互不相識的人交談、來往,互相幫助,互相傾訴。
但是,這種社會化只是一種虛擬的社會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在機器的阻隔,是一種「人-機-符號-符號-機-人」形式的交往。這種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動雙方的諸多社會屬性,帶有「去社會化」的特徵,與真實社會情境中的社會化相去甚遠。而且,網路上的青年交往范圍大多隻限於青年與青年之間的同輩交往,中學生與家長、親戚朋友、老師等之間的社會互動較少。這一點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還是聊天。
(7)心理損害,網路到處都是新鮮的事物,而且在不斷地增加著,因此對易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學生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中學生對網路的極度迷戀。男性中學生是網迷的主要人群,由於他們心理素質不強,自製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成為網路性心理障礙的多發群體。患者因為將網路世界當作現實生活,脫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表現為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有自殺意念和行為。醫學上把這種症狀叫作「互聯網成癮綜合症」。
⑽ 小學生上網的危害有哪些
小學生長時間使用電腦一是將對眼睛有所傷害;二是會耽誤自己的學習時間,一般小學生的自製能力和分辨能力並不強;三是容易被不好的信息影響誤入歧途,因其辨別能力不強;四是社交障礙。
小學生上網的壞處有哪些?
適度的上網,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知識,也能利用網路掌握一些技能,但是如果沉溺其中,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生理心理的問題,如果形成網癮,更可能發生人格的改變。所以家長應該控制孩子上網時間以及上網的內容。
對眼睛有傷害
如果小學生長時間使用電腦將對眼睛有所傷害,眼科專家也提醒說,在長時間上網者中,60%以上的人會感到眼睛疲勞,視線模糊,眼睛乾燥或充血,畏光、酸脹、眼壓升高、頭痛,甚至眼睛喪失聚光力,嚴重者會導致視網膜脫落。
耽誤學習
容易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學沉溺網中,不能自拔,花費大量時間上網,從而影響學習成績。
被不良信息影響
網路良莠並存,容易接觸不良網頁,如色情、暴力等。又因為小學生辨別能力不強,常常容易受人影響、自控能力差,他們可能會因為網上不良內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產生社交障礙
一些長期長時間上網的學生容易產生孤獨症,整天沉溺於幻想中脫離現實,而當他真正面對社會和人群的時候,就會因為想像和距離的問題產生退縮感,不敢正常與人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