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設計評審可以在哪個階段進行
設計評審可以在初期評審階段進行。
設計評審可以在初期評審階段,其它評審應該在設計策劃里作出安排,比如方案完成以後是否要評審,整體設計完成後是否要評審等等。這些評審不是必須的,但是必要的。
設計評審的必要性:
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是「通過控制過程質量,來保證結果質量」,而對於關鍵交付件的「技術評審」,正是有效保證過程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從咨詢的過往情況來看,絕大多數企業在意識層面對技術評審的必要性還是認可的,但在實施層面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貳』 網路方案設計過程主要分哪幾個步驟
步驟如下:
1,需求調研
2,需求分析
3,概要設計
4,詳細設計
設計方案內容包括:網路拓撲、IP地址規劃、網路設備選型等等。
(2)網路技術評審在項目哪個階段擴展閱讀:
網路工程設計原則
網路信息工程建設目標關繫到現在和今後的幾年內用戶方網路信息化水平和網上應用系統的成敗。在工程設計前對主要設計原則進行選擇和平衡,並排定其在方案設計中的優先順序,對網路工程設計和實施將具有指導意義。
1,實用、好用與夠用性原則
計算機與外設、伺服器和網路通信等設備在技術性能逐步提升的同時,其價格卻在逐年或逐季下降,不可能也沒必要實現所謂「一步到位」。所以,網路方案設計中應採用成熟可靠的技術和設備,充分體現「夠用」、「好用」、「實用」建網原則,切不可用「今天」的錢,買「明、後天」才可用得上的設備。
2,開放性原則
網路系統應採用開放的標准和技術,資源系統建設要採用國家標准,有些還要遵循國際標准(如:財務管理系統、電子商務系統)。其目的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有利於網路工程系統的後期擴充;第二,有利於與外部網路互連互通,切不可「閉門造車」形成信息化孤島。
3,可靠性原則
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也無論網路規模大小,網路系統的可靠性是一個工程的生命線。比如,一個網路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和應用系統,偶爾出現的死鎖,對於政府、教育、企業、稅務、證券、金融、鐵路、民航等行業產生的將是災難性的事故。因此,應確保網路系統很高的平均無故障時間和盡可能低的平均無故障率。
4, 安全性原則
網路的安全主要是指網路系統防病毒、防黑客等破壞系統、數據可用性、一致性、高效性、可信賴性及可靠性等安全問題。為了網路系統安全,在方案設計時,應考慮用戶方在網路安全方面可投入的資金,建議用戶方選用網路防火牆、網路防殺毒系統等網路安全設施;網路信息中心對外的伺服器要與對內的伺服器隔離。
5, 先進性原則
網路系統應採用國際先進、主流、成熟的技術。比如,區域網可採用千兆乙太網和全交換乙太網技術。視網路規模的大小(比如網路中連接機器的台數在250台以上時),選用多層交換技術,支持多層幹道傳輸、生成樹等協議。
6,易用性原則
網路系統的硬體設備和軟體程序應易於安裝、管理和維護。各種主要網路設備,比如核心交換機、匯聚交換機、接入交換機、伺服器、大功率長延時UPS等設備均要支持流行的網管系統,以方便用戶管理、配置網路系統。
7,可擴展性原則
網路總體設計不僅要考慮到近期目標,也要為網路的進一步發展留有擴展的餘地,因此要選用主流產品和技術。若有可能,最好選用同一品牌的產品,或兼容性好的產品。在一個系統中切不可選用技術和性能不兼容的產品。
『叄』 網路工程按生命周期可以劃分為哪些階段
生命周期又稱為生存周期或系統開發生命周期,是的產生直到報廢的生命周期,周期內有問題定義、可行性分析、總體描述、系統設計、編碼、調試和
測試、驗收與運行、維護升級到廢棄等階段,這種按時間分程的思想方法是工程中的一種思想原則,即按部就班、逐步推進,每個階段都要有定義、工作、審
查、形成文檔以供交流或備查,以提高的質量。
一,問題定義。要求系統分析員與用戶進行交流,弄清「用戶需要計算機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提出關於「系統目標與范圍的說明」,提交用戶審查和確認。
二,可行性研究。一方面在於把待開發的系統的目標以明確的語言描述出來,另一方面從經濟、技術、法律等多方面進行可行性分析。
三,需求分析。弄清用戶對系統的全部需求,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和初步的用戶手冊,提交評審。
四,開發階段。開發階段由三個階段組成:1,設計;2,實現:根據選定的程序設計語言完成源程序的編碼;3,測試
五,維護:維護包括四個方面
1,改正性維護:在交付使用後,由於開發測試時的不徹底、不完全、必然會有一部分隱藏的錯誤被帶到運行階段,這些隱藏的錯誤在某些特定的使用環境下就會暴露。
2,適應性維護:是為適應環境的變化而修改的活動。
3,完善性維護[1] :是根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提出的一些建設性意見而進行的維護活動。
4,預防性維護:是為了進一步改善系統的可維護性和可靠性,並為以後的改進奠定基礎。
『肆』 網路工程招投標一般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含義
6個階段。
招標階段:
1、招標公告的刊登,在進行招標前,應發布招標公告。內容應包括:項目名稱、項目地點、項目內容概況、工程范圍、索取招標文件的日期、地址及截止日期、招標條件、價格以及有關事項的咨詢單位等。
2、資格預審,資格預審是指對願意承擔招標項目的投標人進行的財務狀況、技術能力、資信等方面的預先審查。目的是選擇確有承包能力的投標人。以免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廠家也前來投標,造成不必要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
3、制定標底,招標委員會刊登招標廣告後,即應准備合同價格,通過項目概算,確定合同的價格水平,亦稱為"標底",是招標委員會掌握的底牌,是絕對保密的。
4、公開招標,公開招標是指招標委員會通知取得投標資格的投標人或刊登廣告知悉投標人索取或購買招標文件,邀請其前來投標的招標環節。
5、開標,開標是指招標委員會在規定的日期、時間和地點,將截止日期前收到的全部投標文件,在所有投標人或其代表在場的情況下,當場拆封投標文件,並公開宣讀各投標人的投標條件,以使全體投標人了解各家的標價,這種程序即為開標。開標環節做到「三開」、「三不開」,即准備工作好了開,做不好不開;招標人員到齊了開,到不齊不開;監督人員在場開,不在場不開。
6.評標與決標,開標以後即轉入評標階段。招標委員會將投標文件的標價,及其它條件一一匯集列表,選取其中報價最低的四、五份投標文件,進行審查、鑒別、比較,直至決定中標單位,這一階段,是在秘密條件下進行的。在評標環節做到「四多」、「一少」,即多看、多聽、多問、多記,少議。多看,就是對招投標文件、資料認真看,更加深入地了解投標單位的情況;多聽,就是多聽其他成員的發言和詢問,做到心中有數;多問,就是對不清楚的地方多詢問,以掌握更多的信息;多記,就是將關鍵的內容記錄,以便投票時有根有據;少議,就是少發表議論,以免影響其他人的意見。在開標評標時要做到詢問問題的一致性,打分時做到公正、合理。評標時,要按照評標標准逐項進行,填寫選擇或不選擇的理由要充分。另外,招標人員在評標時要進行必要的表格匯總,具體人員的意見要有相關記錄並存檔。
決標是根據評標報告及其推薦意見為依據,由招標委員會決定中標人,同時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的環節,對未中標的人一般可不通知,或只簡單通知××承包人中標即可。
『伍』 項目施工網路計劃共幾個階段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該問題。
『陸』 項目評審的評審步驟是什麼
項目評審的步驟是:
預立階段
調研階段
規劃階段
重大方面評估階段
『柒』 信息化項目管理分為幾個階段
一
項目啟動階段
(1)項目識別。開發部門接到業務部門提出的客戶需求後,對客戶需求內容進行確認,對客戶需求做可行性研究分析,通過與客戶進行交流溝通、分析評估後,對需求的可實現內容和不能實現的內容達成一致意見,開發部門對於確認的需求內容納人公司整體項目管理體系中管理。並配合與業務部門撰寫出詳細的項目需求說明書。
(2)項目立項。軟體項目通過評審後就可以進行立項,編制需求開發任務書。軟體公司接到項目任務後,首先由公司項目管理辦公室按照公司IT項日管理流程,為新項目建立信息檔案,編制項目代碼,啟動項目開發工作。
二
項目規劃階段
(1)項目范圍規劃。包括給出項目背景描述、項目目標描述,對項目工作結構進行分解(WBS)。制訂里程碑計劃和工作責任分配矩陣。
(2)編制項目工作計劃。項目工作計劃編制要依據合同對工期的約定和要求、里程碑計劃、WBS,參照公司類似項目的歷史信息和項目內外部條件,各種資源狀況等內容,編制項目工作計劃,常用的技術方法是PERT網路技術、甘特圖法。具體包括項目進度計劃、項目人力資源計劃、項目費用預算、風險控制計劃、質m控制計劃、項目采購計劃、培訓計劃和方案評估計劃。
(3)設計項目實現方案。包括項目技術實現方案、項目開發方案和項月測試方案。
(4)確定信息溝通與披露渠道。確認項目溝通的渠道和方式,建立項目信息披露機制。
(5)項目信息管理。通過專用的項目管理軟體為項目編號建立信息檔案,詳細記載項目生命周期中每一個階段產生的項目信息資料,要求項目組隨時提交項目信息,逐步建成一個項目信息管理知識庫。
三
項目執行階段
(1)建立項目開發團隊,明確團隊組成形式。依據業務需求開發任務書中對項目完成時間、費用的要求,確認項目開發團隊人員數量,明確項目經理,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項目負責人的開發團隊。團隊組建完成後,項目經理組織團隊人員進行交流學習和互相熟悉,說明項目任務、目標、規模、人員組成、規章制度和行為准則,個人崗位和責任,建立團隊與外界的初步聯系及相互關系,確立團隊的許可權,建立團隊的績效管理機制,爭取公司各方面支持,根據團員特點分配職責,收集有關項目信息。
(2)實施項目開發測試。依據軟體項目設計開發制度要求和軟體項目管理規范,按照需求實現方案為項目具體開發做好准備。
(3)實施項目采購。項目經理及項目成員按照公
『捌』 簡述軟體項目進度計劃在哪個階段制定及背景
軟體項目的生命周期包括項目啟動階段、項目規劃階段、項目執行階段、項目控制階段和項目收尾階段。項目啟動階段的任務是識別客戶需求內容,對客戶提出的需求內容進行可行性分析、評估和立項。項目規劃階段的任務是為擬研發的軟體項目制訂一個詳細的解決方案。為各種可交付成果准備工作計劃。項目執行階段就是具體實施項目規劃中制訂的各項工作內容。項目控制階段任務是定期監測與度量項目執行情況階段各項工作進展情況,識別是否有偏離計劃之處,對於項目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並採取糾正措施,以確保項目目標實現。項目收尾階段是交付產品以及總結經驗教訓。
一、項目啟動階段
(1)項目識別。開發部門接到業務部門提出的客戶需求後,對客戶需求內容進行確認,對客戶需求做可行性研究分析,通過與客戶進行交流溝通、分析評估後,對需求的可實現內容和不能實現的內容達成一致意見,開發部門對於確認的需求內容納入公司整體項目管理體系中管理。並配合與業務部門撰寫出詳細的項目需求說明書。
(2)項目立項。軟體項目通過評審後就可以進行立項,編制需求開發任務書。軟體公司接到項目任務後,首先由公司項目管理辦公室按照公司IT項日管理流程,為新項目建立信息檔案,編制項目代碼,啟動項目開發工作。
二、項目規劃階段
(1)項目范圍規劃。包括給出項目背景描述、項目目標描述,對項目工作結構進行分解(WBS)。制訂里程碑計劃和工作責任分配矩陣。
(2)編制項目工作計劃。項目工作計劃編制要依據合同對工期的約定和要求、里程碑計劃、WBS,參照公司類似項目的歷史信息和項目內外部條件,各種資源狀況等內容,編制項目工作計劃,常用的技術方法是PERT網路技術、甘特圖法。具體包括項目進度計劃、項目人力資源計劃、項目費用預算、風險控制計劃、質m控制計劃、項目采購計劃、培訓計劃和方案評估計劃。
(3)設計項目實現方案。包括項目技術實現方案、項目開發方案和項月測試方案。
(4)確定信息溝通與披露渠道。確認項目溝通的渠道和方式,建立項目信息披露機制。
(5)項目信息管理。通過專用的項目管理軟體為項目編號建立信息檔案,詳細記載項目生命周期中每一個階段產生的項目信息資料,要求項目組隨時提交項目信息,逐步建成一個項目信息管理知識庫。
三、項目執行階段
(1)建立項目開發團隊,明確團隊組成形式。依據業務需求開發任務書中對項目完成時間、費用的要求,確認項目開發團隊人員數量,明確項目經理,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項目負責人的開發團隊。團隊組建完成後,項目經理組織團隊人員進行交流學習和互相熟悉,說明項目任務、目標、規模、人員組成、規章制度和行為准則,個人崗位和責任,建立團隊與外界的初步聯系及相互關系,確立團隊的許可權,建立團隊的績效管理機制,爭取公司各方面支持,根據團員特點分配職責,收集有關項目信息。
(2)實施項目開發測試。依據軟體項目設計開發制度要求和軟體項目管理規范,按照需求實現方案為項目具體開發做好准備。
(3)實施項目采購。項目經理及項目成員按照公司采購制度和流程式控制制要求,了解軟體產品供應商市場,咨詢市場詢價,采購招投標及與中標供應商簽訂合同。
(4)項目信息人檔管理。在項目的研發過程中,會產生很多來自不同層次和客戶的項目管理所需信息和文檔資料,及時、正確地搜集好這些項目信息並納人項目信息管理檔案中統一管理,為跟蹤項目進程、提高項目控制能力及項目後評價、項目績效考核打好基礎。
四、項目控制階段
(1)項目進度與費用控制。做好項目進度和費用分析。撰寫項目進度報告。每周定期召開項目工作例會,並與項目外包商溝通會議,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根據里程碑計劃中制訂的需求分析完成時間、系統設計完成時間、編碼完成時問、測試完成時間和投產完成時間,在每一個階段完成時召開會議,確認該時間段是否按計劃完成工作。
(2)項目資源的控制。項目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開發環境資源、測試環境資源、設備資源等,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項月經理要根據項目開發進度情況,優化資源分配,合理安排項目使用的開發和測試環境,調整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數量和工作內容,通過項目資源優化,確保項目開發進度和質量。
(3)采購過程及合同控制。監督和控制軟體項目采購過程,要確保供應商招投標及中標是否按流程工作。供應商的資質是否符合要求,要求提供的文檔資料是否齊全。對於中標的供應商要做好合同管理,確保賣方符合要求,買方要根據項目進度情況,做好項目階段付款、合同內容變更管理。
(4)需求變更管理。在軟體項目的研發過程中,對於需求內容變化請求都要求做出快速的響應,這需要制訂相應的變更什理工作流程,控制來自各方面的變更,同時更新項目計劃內容,並及時把更新項目信息資料存人項目信息管理檔案。
(5)項目風險控制。根據項目規劃階段對項目開發過程中不問風險的識別及應對策略,實行項目「實時監控、實時詢問、及時披露」制度。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對於出現的風險要及時向上級領導、客戶反映,同時要採取措施把風險減小到低程度。對於外包商,項目經理需要密切監控項目的實施情況。
(6)項目質量控制。按照質量確保計劃,由質量控制員全程跟蹤項口研發過程中質量控制點,提醒項目經理提交項目管理需要的質量信息資料,對於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通知項目經理改正。
五、項日收尾階段
(1)項目驗收。由客戶進行驗收測試,驗證軟體項目實現的功能是否實現了需求的要求。
(2)項目後評價。項目開發結束,需要項目開發團隊撰寫項目報告,總結分析整個項目研發工作,分析項目開發期間出現的問題原因及解決的方法,撰寫出項目總結分析報告。為以後項目研發提供借鑒經驗。
根據具體項目活動,對項目進行分解和活動的接點界定,明確項目組織和工作任務的分配,採用關鍵路徑法制定詳細的進度計劃表,主要包括任務工作量、開始時間、持續時間、結束時間、版本號以及人員和資源分配。使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工作任務的時間表及其工作任務的排序。管理主管總體掌握其業務時間在項目的地位,建立互動機制。操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寫出樂觀、悲觀、可能完成時間、問題等情況。運用關鍵路線圖的方法將工作分解結構和活動,按照邏輯關系加以整合,計算出某項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和最遲結束時間等,並且安排各子系統負責人,用統一格式編寫小組情況報告。
項目進度控制
在項目中採取定期檢查和定點檢查的方式控制項目進度。其中定期檢查的主要形式是周項目例會。規定在每周三下午定時召開任務進度情況匯報會,了解項目的實際進度。根據負責人匯報的工作情況,對完成情況與計劃進行比較,如果出現偏差,及時調整,給出解決措施,糾正偏差。定點檢查主要是事先設定的檢查點如:里程碑,基線,對其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如果有偏差,需分析原因,判斷偏差影響,並制定出解決方案。對願意主動承擔項目任務的員工多發獎金和公開表揚進行激勵,或者不必要的功能和過度修飾。在項目進度動態監測後,形成項目進展報告有概要級進度控制報告,主要是針對整個項目對干係人進行匯報;管理級進度控制報告,主要是以分項目為對象由分項目主管進行匯報;業務管理及進度控制報告,主要是以某重點部位或重點問題為對象由普通研發工作人員進行匯報。這些報告除了日常報告,還有例外報告和特別分析報告的形式。項目進度報告的有效管理和制度的健全,可以幫助本項目的進度有效控制,便於項目干係人能夠及時理解項目的情況。為以後項目經驗教訓的總結提供了有效的依據。
『玖』 互聯網軟體開發過程包括哪幾個階段
Boehm: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來設計並構造計算機程序及為開發、運行和維護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關文件資料。
IEEE:軟體工程是開發、運行、維護和修復軟體的系統方法。
Fritz Bauer:建立並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則,以較經濟的手段獲得能在實際機器上有效運行的可靠軟體的一系列方法。
軟體工程學的內容
軟體工程學的主要內容是軟體開發技術和軟體工程管理.
軟體開發技術包含軟體工程方法學、軟體工具和軟體開發環境;軟體工程管理學包含軟體工程經濟學和軟體管理學。
軟體工程基本原理
著名軟體工程專家B.Boehm綜合有關專家和學者的意見並總結了多年來開發軟體的經驗,於1983年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軟體工程的七條基本原理。
(1)用分階段的生存周期計劃進行嚴格的管理。
(2)堅持進行階段評審。
(3)實行嚴格的產品控制。
(4)採用現代程序設計技術。
(5)軟體工程結果應能清楚地審查。
(6)開發小組的人員應該少而精。
(7)承認不斷改進軟體工程實踐的必要性。
B.Boehm指出,遵循前六條基本原理,能夠實現軟體的工程化生產;按照第七條原理,不僅要積極主動地採納新的軟體技術,而且要注意不斷總結經驗。
軟體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的框架可概括為:目標、過程和原則。
(1)軟體工程目標:生產具有正確性、可用性以及開銷合宜的產品。正確性指軟體產品達到預期功能的程度。可用性指軟體基本結構、實現及文檔為用戶可用的程度。開銷合宜是指軟體開發、運行的整個開銷滿足用戶要求的程度。這些目標的實現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均存在很多待解決的問題,它們形成了對過程、過程模型及工程方法選取的約束。
(2)軟體工程過程:生產一個最終能滿足需求且達到工程目標的軟體產品所需要的步驟。軟體工程過程主要包括開發過程、運作過程、維護過程。它們覆蓋了需求、設計、實現、確認以及維護等活動。需求活動包括問題分析和需求分析。問題分析獲取需求定義,又稱軟體需求規約。需求分析生成功能規約。設計活動一般包括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概要設計建立整個軟體系統結構,包括子系統、模塊以及相關層次的說明、每一模塊的介面定義。詳細設計產生程序員可用的模塊說明,包括每一模塊中數據結構說明及加工描述。實現活動把設計結果轉換為可執行的程序代碼。確認活動貫穿於整個開發過程,實現完成後的確認,保證最終產品滿足用戶的要求。維護活動包括使用過程中的擴充、修改與完善。伴隨以上過程,還有管理過程、支持過程、培訓過程等。
(3)軟體工程的原則是指圍繞工程設計、工程支持以及工程管理在軟體開發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軟體工程必須遵循什麼原則
圍繞工程設計、工程支持以及工程管理已提出了以下四條基本原則:
(1)選取適宜的開發模型
該原則與系統設計有關。在系統設計中,軟體需求、硬體需求以及其它因素間是相互制約和影響的,經常需要權衡。因此,必需認識需求定義的易變性,採用適當的開發模型,保證軟體產品滿足用戶的要求。
(2)採用合適的設計方法
在軟體設計中,通常需要考慮軟體的模塊化、抽象與信息隱蔽、局部化、一致性以及適應性等特徵。合適的設計方法有助於這些特徵的實現,以達到軟體工程的目標。
(3)提供高質量的工程支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軟體工程中,軟體工具與環境對軟體過程的支持頗為重要。軟體工程項目的質量與開銷直接取決於對軟體工程所提供的支撐質量和效用。
(4)重視軟體工程的管理
軟體工程的管理直接影響可用資源的有效利用,生產滿足目標的軟體產品以及提高軟體組織的生產能力等問題。因此,僅當軟體過程予以有效管理時,才能實現有效的軟體工程。
軟體工程是指導計算機軟體開發和維護的工程學科。
採用工程的概念、原理、 技術和方法來開發與維護軟體,把經過時間考驗而證明正確的管理技術和當前能夠 得到的最好的技術方法結合起來,這就是軟體工程。
軟體工程強調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學和各種結構分析及結構設計技術。它們是在七十年代為了對付應用軟體日益增長的復雜程度、漫長的開發周期以及用戶對軟體產品經常不滿意的狀況而發展起來的。人類解決復雜問題時普遍採用的一個策略就是「各個擊破」,也就是對問題進行分解然後再分別解決各個子問題的策略。軟體工程採用的生存周期方法學就是從時間角度對軟體開發和維護的復雜問題進行分解,把軟體生存的漫長周期依次劃分為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有相對獨立的任務,然後逐步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採用軟體工程方法論開發軟體的時候,從對任務的抽象邏輯分析開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進行開發。前一個階段任務的完成是開始進行後一個階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而後一階段任務的完成通常是使前一階段提出的解法更進一步具體化,加進了更多的物理細節。每一個階段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嚴格標准,對於任何兩個相鄰的階段而言,前一階段的結束標准就是後一階段的開始標准。在每一個階段結束之前都必須進行正式嚴格的技術審查和管理復審,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對這個階段的開發成果進行檢查,通過之後這個階段才算結束;如果檢查通不過,則必須進行必要的返工,並且返工後還要再經過審查。審查的一條主要標准就是每個階段都應該交出「最新式的」(即和所開發的軟體完全一致的)高質量的文檔資料,從而保證在軟體開發工程結束時有一個完整准確的軟體配置交付使用。文檔是通信的工具,它們清楚准確地說明了到這個時候為止,關於該項工程已經知道了什麼,同時確立了下一步工作的基礎。此外,文檔也起備忘錄的作用,如果文檔不完整,那麼一定是某些工作忘記做了,在進入生存周期的下一階段之前,必須補足這些遺漏的細節。在完成生存周期每個階段的任務時,應該採用適合該階段任務特點的系統化的技術方法——結構分析或結構設計技術。
把軟體生存周期劃分成若干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任務相對獨立,而且比較簡單,便於不同人員分工協作,從而降低了整個軟體開發工程的困難程度;在軟體生存周期的每個階段都採用科學的管理技術和良好的技術方法,而且在每個階段結束之前都從技術和管理兩個角度進行嚴格的審查,合格之後才開始下一階段的工作,這就使軟體開發工程的全過程以一種有條不紊的方式進行,保證了軟體的質量,特別是提高了軟體的可維護性。總之,採用軟體工程方法論可以大大提高軟體開發的成功率,軟體開發的生產率也能明顯提高。
目前劃分軟體生存周期階段的方法有許多種,軟體規模、種類、開發方式、開發環境以及開發時使用的方法論都影響軟體生存周期階段的劃分。在劃分軟體生存周期的階段時應該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就是使各階段的任務彼此間盡可能相對獨立,同一階段各項任務的性質盡可能相同,從而降低每個階段任務的復雜程度,簡化不同階段之間的聯系,有利於軟體開發工程的組織管理。一般說來,軟體生存周期由軟體定義、軟體開發和軟體維護三個時期組成,每個時期又進一步劃分成若干個階段。下面的論述主要針對應用軟體,對系統軟體也基本適用。
軟體定義時期的任務是確定軟體開發工程必須完成的總目標;確定工程的可行性,導出實現工程目標應該採用的策略及系統必須完成的功能;估計完成該項工程需要的資源和成本,並且制定工程進度表。這個時期的工作通常又稱為系統分析,由系統分析員負責完成。軟體定義時期通常進一步劃分成三個階段,即問題定義、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開發時期具體設計和實現在前一個時期定義的軟體,它通常由下述四個階段組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編碼和單元測試,綜合測試。
維護時期的主要任務是使軟體持久地滿足用戶的需要。具體地說,當軟體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錯誤時應該加以改正;當環境改變時應該修改軟體以適應新的環境;當用戶有新要求時應該及時改進軟體滿足用戶的新需要。通常對維護時期不再進一步劃分階段,但是每一次維護活動本質上都是一次壓縮和簡化了的定義和開發過程。
下面扼要介紹軟體生存周期每個階段的基本任務和結束標准。
1問題定義
問題定義階段必須回答的關鍵問題:「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如果不知道問題是什麼就試圖解決這個問題,顯然是盲目的,只會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最終得出的結果很可能是毫無意義的。盡管確切地定義問題的必要性是十分明顯的,但是在實踐中它卻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步驟。
通過問題定義階段的工作,系統分析員應該提出關於問題性質、工程目標和規模的書面報告。通過對系統的實際用戶和使用部門負責人的訪問調查,分析員扼要地寫出他對問題的理解,並在用戶和使用部門負責人的會議上認真討論這份書面報告,澄清含糊不精的地方,改正理解不正確的地方,最後得出一份雙方都滿意的文檔。
問題定義階段是軟體生存周期中最簡短的階段,一般只需要一天甚至更少的時間。
2可行性研究
這個階段要回答的關鍵問題:「對於上一個階段所確定的問題有行得通的解決辦法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系統分析員需要進行一次大大壓縮和簡化了的系統分析和設計的過程,也就是在較抽象的高層次上進行的分析和設計的過程。
可行性研究應該比較簡短,這個階段的任務不是具體解決問題,而是研究問題的范圍,探索這個問題是否值得去解,是否有可行的解決辦法。
在問題定義階段提出的對工程目標和規模的報告通常比較含糊。可行性研究階段應該導出系統的高層邏輯模型(通常用數據流圖表示),並且在此基礎上更准確、更具體地確定工程規模和目標。然後分析員更准確地估計系統的成本和效益,對建議的系統進行仔細的成本/效益分析是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
可行性研究的結果是使用部門負責人做出是否繼續進行這項工程的決定的重要依據,一般說來,只有投資可能取得較大效益的那些工程項目才值得繼續進行下去。可行性研究以後的那些階段將需要投入要多的人力物力。及時中止不值得投資的工程項目,可以避免更大的浪費。
3需求分析
這個階段的任務仍然不是具體地解決問題,而是准確地確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標系統必須做什麼」,主要是確定目標系統必須具備哪些功能。
用戶了解他們所面對的問題,知道必須做什麼,但是通常不能完整准確地表達出他們的要求,更不知道怎樣利用計算機解決他們的問題;軟體開發人員知道怎樣使用軟體實現人們的要求,但是對特定用戶的具體要求並不完全清楚。因此系統分析員在需求分析階段必須和用戶密切配合,充分交流信息,以得出經過用戶確認的系統邏輯模型。通常用數據流圖、數據字典和簡要的演算法描述表示系統的邏輯模型。
在需求分析階段確定的系統邏輯模型是以後設計和實現目標系統的基礎,因此必須准確完整地體現用戶的要求。系統分析員通常都是計算機軟體專家,技術專家一般都喜歡很快著手進行具體設計,然而,一旦分析員開始談論程序設計的細節,就會脫離用戶,使他們不能繼續提出他們的要求和建議。較件工程使用的結構分析設計的方法為每個階段都規定了特定的結束標准,需求分析階段必須提供完整准確的系統邏輯模型,經過用戶確認之後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這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克服急於著手進行具體設計的傾向。
4總體設計
這個階段必須回答的關鍵問題是:「概括地說,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應該考慮幾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列如,目標系統的一些主要功能是用計算機自動完成還是用人工完成;如果使用計算機,那麼是使用批處理方式還是人機交互方式;信息存儲使用傳統的文件系統還是資料庫……。通常至少應該考慮下述幾類可能的方案:
低成本的解決方案。系統只能完成最必要的工作,不能多做一點額處的工作。
中等成本的解決方案。這樣的系統不僅能夠很好地完成預定的任務,使用起來很方便,而且可能還具有用戶沒有具體指定的某些功能和特點。雖然用戶沒有提出這些具體要求,但是系統分析員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斷定,這些附加的能力在實踐中將證明是很有價值的。
高成本的「十全十美」的系統。這樣的系統具有用戶可能希望有的所有功能和特點。
系統分析員應該使用系統流程圖或其他工具描述每種可能的系統,估計每種方案的成本和效益,還應該在充分權衡各種方案的利弊的基礎上,推薦一個較好的系統 (最佳方案),並且制定實現所推薦的系統的詳細計劃。如果用戶接受分析員推薦的系統,則可以著手完成本階段的另一項主要工作。
上面的工作確定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目標系統需要哪些程序,但是,怎樣設計這些程序呢?結構設計的一條基本原理就是程序應該模塊化,也就是一個大程序應該由許多規模適中的模塊按合理的層次結構組織而成。總體設計階段的第二項主要任務就是設計軟體的結構,也就是確定程序由哪些模塊組成以及模塊間的關系。通常用層次圖或結構圖描繪軟體的結構。
5詳細設計
總體設計階段以比較抽象概括的方式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詳細設計階段的任務就是把解法具體化,也就是回答下面這個關鍵問題:「應該怎樣具體地實現這個系統呢?」
這個階段的任務還不是編寫程序,而是設計出程序的詳細規格說明。這種規格說明的作用很類似於其他工程領域中工程師經常使用的工程藍圖,它們應該包含必要的細節,程序員可以根據它們寫出實際的程序代碼。
通常用HIPO圖(層次圖加輸入/處理/輸出圖)或PDL語言(過程設計語言)描述詳細設計的結果。
6編碼和單元測試
這個階段的關鍵任務是寫出正確的容易理解、容易維護的程序模塊。
程序員應該根據目標系統的性質和實際環境,選取一種適當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必要時用匯編語言),把說細設計的結果翻譯成用選定的語言書寫的程序,並且仔細測試編寫出的每一個模塊。
7綜合測試
這個階段的關鍵任務是通過各種類型的測試(及相應的調試)使軟體達到預定的要求。
最基本的測試是集成測試和驗收測試。所謂集成測試是根據設計的軟體結構,把經過單元測試檢驗的模塊按某種選定的策略裝配起來,在裝配過程中對程序進行必要的測試。所謂驗收測試則是按照規格說明書的規定(通常在需求分析階段確定),由用戶(或在用戶積極參加下)對目標系統進行驗收。
必要時還可以再通過現場測試或平行運行等方法對目標系統進一步測試檢驗。
為了使用戶能夠積極參加驗收測試,並且在系統投入生產性運行以後能夠正確有效地使用這個系統,通常需要以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方式對用戶進行培訓。
通過對軟體測試結果的分析可以預測軟體的可靠性;反之,根據對軟體可靠性的要求也可以決定測試和調試過程什麼時候可以結束。
應該用正式的文檔資料把測試計劃、詳細測試方案以及實際測試結果保存下來,做為軟體配置的一個組成成分。
8軟體維護
維護階段的關鍵任務是,通過各種必要的維護活動使系統持久地滿足用戶的需要。
通常有四類維護活動:改正性維護,也就是診斷和改正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軟體錯誤;適應性維護,即修改軟體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完善性維護,即根據用戶的要求改進或擴充軟體使它更完善;預防性維護,即修改軟體為將來的維護活動預先做准備。
雖然沒有把維護階段進一步劃分成更小的階段,但是實際上每一項維護活動都應該經過提出維護要求(或報告問題),分析維護要求,提出維護要求,提出維護方案,審批維護方案,確定維護計劃,修改軟體設計,修改程序,測試程序,復查驗收等一系列步驟,因此實質上是經歷了一次壓縮和簡化了的軟體定義和開發的全過程。
都應該經過提出維護要求(或報告問題),分析維護要求,提出維護要求,提出維護方案,審批維護方案,確定維護計劃,修改軟體設計,修改程序,測試程序,復查驗收等一系列步驟,因此實質上是經歷了一次壓縮和簡化了的軟體定義和開發的全過程。
『拾』 與網路工程相關的工作可分為哪些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網路工程相關的工作可分為兩個階段:
1、現場實施的前期准備
工程師出發去用戶現場前需要做以下准備工作:
與技術負責人交流,了解具體實施內容、技術特點以及注意事項;
檢查工程技術文檔,如有問題應及時提出修正意見;按照工程技術文檔中的配置要求,准備好伺服器、路由器、接入伺服器等設備的配置文件。
編寫「節點實施方案」或「節點割接方案」;並交技術負責人審核。
同相應的項目文檔負責人溝通,帶齊節點的相應施工、測試、驗收等簽字文檔以及設備、線纜標簽等;具體文檔種類、數量,由文檔負責人決定;
根據節點的實施內容,帶齊施工相應需要的線纜、工具等;
同項目經理溝通協商工作路線、進度等,確定行程;
與局方溝通,讓局方了解到你的行程、進度計劃,同時確認節點是否具有可實施的條件;如果不具備條件的話,需要及時反饋給項目經理;
2、工程現場實施
工程師到達節點用戶現場後需要進行以下工作:
到達施工場地後,首先應同當地局方工程負責人聯系, 同局方節點負責人交流,了解局方的具體情況,明確工程具體的聯系人,各項工作的配合人員,以及相關文檔的簽字人員等;
給局方人員講解節點施工或割接的具體內容、實施方案以及時間安排等;
勘查機房條件,同局方共同確定具體實施方案、時間、步驟等;如果與同項目經理安排的進度有差別,務必及時通知項目經理;如發現條件不具備等情況,必須及時通知項目經理;
如有新設備需要驗貨,開箱後必須馬上驗貨,同時簽署驗貨報告;
按工程實施文檔內容,進行網路連接,需要固定的設備應固定在機架上;按照局方布線規范要求進行布線;
每天施工後,需要將施工產生的廢料、垃圾等清除;
設備加電前需要征的局方的同意,同時由局方負責機架的電源供電;
操作任何在網設備前,需要徵得局方的同意;
實施完成後,進行測試、驗收,同時簽署相應的文檔;
離開節點前必須通知項目經理、局方相應的負責人以及機房的配合人員,同時給局方相關人員留下通訊方式,包括:本人、項目經理、TSC的聯系方式;
當工程師在現場遇到無法解決和決定的問題時,應向客戶方作出說明,表明可以向公司轉達意見,但不要對自己職責范圍以外的要求做出承諾;同時,應及時向公司相關負責人匯報,以免延誤工程;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對當地技術人員進行必要的現場技術培訓;當對方遇到問題請教時,應耐心解釋。
注意事項
現場實施過程中,工程師應按照要求完成工作任務,在工程技術和工程質量上對客戶負責,並注意保護公司利益,及時向項目經理和局方相關人員報告施工進展及施工狀態。
在施工過程中若涉及雙方簽字/蓋章的工作,應給予充分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