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在網路上更容易出現爭吵謾罵行為
一個健康、綠色的網路環境是需要的,尤其是現在上網年齡逐步年輕化,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孩子一上網首先接觸的就是罵戰,凈化網路環境還需要政府的監督,網路實名也需要盡快普及。
Ⅱ 為什麼現在社會上群體性事件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如題 謝謝了
此類事件往往是因為群眾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及時有效維護或合理訴求不能滿足造成,與權力的過分干預有關,要從根本上解決首先是行政和司法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帶頭嚴格依法辦事,其次要在整個社會人群中提高法律意識,這需要時間,畢竟我國的法律制度比較而言處於幼兒期,權力與法律的博弈在短時間內將沖突不斷。
Ⅲ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網路噴子和無良媒體出現
網路媒體的發達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正是指網路噴子和無良媒體使得網路環境越來越差。據研究表明大多網路噴子的學歷不足本科,他們純粹是為了噴而噴,無良媒體更而是為了自身的熱度而不擇手段,斷章取義,違背倫理道德。而究其原因分別有以下幾點。
自媒體的出現,令太多的個人媒體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在網路上發表,其中不乏有惡俗的聲音出現,不查明事實的真相便爭相發表,轉播虛假消息。
人生百態,世間萬物,有正義之士必然有邪惡之人,有人發表正能量的文章,大多數人會表示贊同欣賞,也總會有人跳出來反對。辯論沒有壞處,真理越辯越明,遇到杠精無所謂,不於理睬,你若與他較勁,正好中了他的圈套。遇到無良媒體,我們要維護真相,檢舉違法行為,共同建設健康文明的網路環境。
Ⅳ 網路暴力產生的原因和危害
所謂「網路暴力」,是指網民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的網路事件,發表具有攻擊性、煽動性和侮辱性的失實言論,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公開當事人現實生活中的個人隱私,侵犯其隱私權;以及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正常生活進行行為或言論侵擾,致使其權利受損的行為。
01
網路的匿名性與網民道德規范的缺失——匿名性是網路媒體特有的特徵,網民可以在網路上根據自己的喜好扮演任何一種角色,而道德規范卻無法以一種強制性的角色出現,匿名性這是網路受眾表達自己觀點的合理且重要的渠道,同時也是檢驗人性弱點的重要法寶,因為有時候人無法用道德規范來約束自己
02
從眾心理與網民理性的缺失——從眾行為是由於在群體一致性的壓力下,個體尋求的一種試圖解除自身與群體之間的沖突、增強安全感的手段。而長期的社會群體的壓力會導致網民的從眾行為成為一種潛意識的慣性行為,在現在網路環境中,網民往往會依據自己的主觀情緒來判斷是非,缺少了基本的理性思考
03
狂歡心理與網民惡搞——迅速發展的網路文化與社會的發展相互碰撞,在碰撞的過程中,必然會導致人的價值觀念和利益訴求不同,而在此環境下,人的慾望在不斷地攀升,一部分人開始逃避現實或者是窺探別人的隱私,並從中獲得快感,這些因素會進一步激發網路暴力
04
媒體的作用——網路文化的不斷發展,也使一些影視作品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暴力傾向,這些帶有暴力傾向的因素將會蔓延到受眾心理並且永久地紮根,長此以往,也就產生了網路暴力
Ⅳ 為什麼發生網路暴力的從眾事件
大學生從眾行為對網路暴力的影響
摘要
近些年來,網路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影響互聯網的迅速傳播,互聯網信息湧入城市、鄉村、進入千家萬戶。網路上匿名、虛擬等特點,以及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和道德教育的缺失、社會矛盾的積累、商業利益的誘導,使網路暴力成為真實的暴力行為。大學生是網民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對事情的處理能力還夠成熟。網路暴力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信仰和日常行為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本文通過研究大學生對網路暴力的態度,分析從眾行為對網路暴力的影響,並根據研究結論得到減少大學生從眾行為消極影響的對策,為我國完善網路環境提供幫助。
關鍵字:網路暴力;從眾行為;大學生群體;心理分析;從眾心理
一、緒論
1.1研究課題的目的
現階段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很短的時間內飛速發展、崛起。在快速發展的局勢下,諸如管理、構築、制度等不合理部位的問題會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同時,在對網路環境的凈化和構築中,作為網路用戶的主體,社會特殊的集體的大學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們在網路世界中的行為,思想觀念的產生和變化也成為了重中之重。學生人數眾多,網路活躍度高,作為網民的中堅力量,在對社會熱點等問題進行發言時,對網路環境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從眾行為是人類行為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群體環境對大學生造成或多或少的心理壓力,也對大學生的從眾行為有所影響,在缺乏權威標准時,與大多數人的選擇和看法保持一致能夠給自身帶來安全感。在互聯網時代的從眾行為對網路環境的影響更為重要。研究大學生從眾行為對網路暴力的影響,並提出相應對策有著重要意義。明確網路暴力對於大學生的消極影響的重大課題,這是我們必須面對,必須解決的。
1.2研究課題的意義
隨著近些年科技水平的提高,互聯網的發展滲入每個人的生活。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在2018年1月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現有網民7.72億,其中學歷在本科以上的網民人數大概有8547萬人,佔比約11.2% 。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與高校信息化的深度結合,只有極少數的一部分大學生很少接觸網路。因此,作為網民主要群體之一的大學生對網路環境的影響彌足輕重。網路輿論是網民在網路上對社會熱點發表的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呼聲。但網路言論良莠不齊,網路環境也比較惡劣。因此,研究大學生從眾行為對網路暴力的影響對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避免大學生成為網路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有著重要意義。
1.3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對象來自XX大學在校大學生,發放問卷200份,為了達到更好的調查後果,本次參與調查的具體對象在年級、消費水平、性別、所屬專業、愛好等方面均有涉及。
2大學生從眾行為分析
大學生從眾行為有盲目從眾和主動從眾兩個特點。現在很多大學生由於與社會事物接觸較少,年齡小,三觀還未確立,思想也不夠成熟,甚至對自己的人生十分迷茫。由於對自身缺乏足夠的認識,群體環境中大多數同學的行為成了這些迷茫同學效仿的對象。模仿大多數同學的行為能夠給迷茫的自己帶來信心和安全感。對於主動從眾的大學生來說,這些大學生可能對自己已經有了分的認識,但是為了融入群體,常常放棄自己一些與別人有沖突的想法,選擇採取與多數人一致的行為。
2.1大學生從眾的成因
從眾心理是由於社會中的個體對外界群體的目標形象進行模仿的行為。由於人們不願意承擔犯錯誤被懲罰的風險,於是採用大多數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發現自己的意見與其他多數人不一致時,第一想法不是去判斷別人的意見是否正確,而是先去檢查自己是不是犯了錯誤。同樣,當我們與大多數人看法一致時,會覺得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確的。
表1-大學生從眾的原因
原因
輿論
群體壓力
言語暗示
人數
76
90
34
比例
38%
45%
17%
調查結果顯示,將近45%的大學生從眾的壓力來自群體的生活環境,其次是38%同學認為的輿論壓力,只有極少數同學認為從眾的原因為身邊同學的言語暗示帶來的壓力。從眾行為反映了人們自我意識不夠強,獨立能力比較差的特點,大學生的從眾行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群體環境和群體氛圍下生活,會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從眾行為在大學生中是必然發生的。首先是我國傳統教育的影響,「群體歸屬」的理念深入人心,自小學以來,集中的教育制度里個人大於集體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其次是由大學生特殊的生活環境決定的,很多同學都會選擇自己所處環境中的一些目標作為自己模仿的對象這個學生相對比較穩定,人們要進行群體性質生活和學習,所以要和別人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共同的活動,有時不自覺地發現別人的意見和自己的不一致,特別是別人的評價會使自己非常在意,這種無形的給予大學生群體很大的壓力。在面對這種壓力時,自覺或不自覺地考慮集體里他人意見,其中一部分人自卑、缺乏勇氣,不敢表明自己的態度,就選擇從眾行為,與其他人一起分擔責任,以此來避免尷尬。除此之外,大學生進入成年的早期階段有著特殊的心理特點,脫離少年但尚未形成健全獨立人格的大學生缺乏主見,在自己的認知和別人的做法上矛盾重重,在這個時候,少數服從多數就成了最合適的選擇,也給人歸屬感和安全感。
2.2大學生從眾行為
2.2.1 學習
表2-大學生在學習上的從眾行為
行為
從未有過
有過
經常有
人數
18
89
93
概率
9%
44.5%
46.5%
調查結果顯示學習上的從眾行為十分嚴重,有過從眾經歷的同學達到91%,僅有9%的同學未進行過從眾行為。在學習上的從眾表現分為積極和消極。積極表現是同一個班級的同學集體學習,互相勉勵。消極的學習從眾行為體現在平常上課睡覺、玩手機等不良風氣上。有的同學在上課面對老師的提問時,由於沒有人主動回答問題,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會舉手。但是當大家都積極的回答時,也會跟著大家一起舉手回答問題。同樣,跟風逃課的現象也十分常見。正確的模範會帶來積極的影響,錯誤的跟風則會導致更加消極的影響,這對於大學生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
2.2.2擇業
表3-大學生在擇業上的從眾行為
行為
聽信同學意見
選擇熱門職業
理智擇業
人數
62
101
37
概率
31%
50.5%
18.5%
選擇工作不僅是與大學生相關的個人問題,也是社會整體的問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生們面臨著嚴峻的就業情況,調查結果顯示,近80%的同學在擇業上或多或少的受到周圍同學或社會輿論的影響,跟隨輿論進行職業選擇的畢業生達到了50%,這就表明畢業生們選擇職業在這一過程中,很難做出正確的抉擇,更容易產生的是「隨大流」行為。在進行就業選擇時,很多同學選擇聽信別人的判斷,找最熱門的職業,而不是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樣就有很大的盲目性。擇業上的從眾行為對未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認清自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擇業時進行的正確選擇。
2.2.3消費
表4-大學生在消費上的從眾行為
行為
與同學攀比
怕丟面子
理性消費
人數
53
77
70
概率
26.5%
38.5%
35%
消費上的從眾現象是大學生從眾最顯著的表現。攀比心理是消費者基於自身所處階層進行選擇目標群體,並以目標群體為參照進行的消費模仿行為。由於大學生自尊心強,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十分看重,所以這種從眾現象在大學里比較普遍。其實很多同學並沒有花錢出手闊綽的消費習慣,但是在身邊同學和攀比風氣的影響下,只好隨波逐流。很多大學生也並沒有經濟獨立的能力,但是為了效仿一些不好的社會形象進行盲目消費。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大學生不正確的消費現象層出不窮,近40%的同學害怕「丟了面子」發生從眾行為,26%的同學出於攀比心理,剩下35%的同學能夠保持理性消費。
2.2.4道德
大學生群體屬於容易親近的群體,成員親和力強。由於年齡的相似性,觀念、知識結構、生活習慣的相似度也很高,這有利於形成群體成員對價值觀念的相互認識,從而增強了許多人的認同感。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空間相對狹窄,封閉的住宿、餐廳、教室等環境構成的「三點一線」生活模式,使得大學生與外界幾乎沒有聯系。因此,周圍許多學生的價值觀和行動方式被周邊同學都默默內化形成的。比如在公益活動上。如果個別大學生喜歡參加公益活動,那麼他的同學也會受到影響,就會影響著更多的人參加公益。
3網路暴力
網路暴力是指以虛擬網路為載體,微博、貼吧、朋友圈等多個平台為媒介,以語言、音像、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對一主體就行辱罵以及在任意公眾平台上隨意公布當事人的個人隱私,對當事人進行惡意攻擊,甚至編造事實,導致事件向現實世界延伸,最終給當事人造成現實、心理、行為上的壓力甚至威脅的事件。主要有道德綁架、語言暴力、傳播謠言、侵犯隱私等情況。
3.1大學生網路暴力的行為
表5-大學生參與網路暴力行為調查
行為
傳播謠言
侵犯他人隱私
語言暴力
道德綁架
人數
53
25
73
49
概率
26.5%
12.5%
36.5%
24.5%
通過調查報告得知,在大學生日常接觸到的網路暴力行為主要有傳播謠言、侵犯他人隱私、語言暴力、道德綁架幾種,其中網路上常發生的道德綁架和謠言的傳播、語言暴力等行為是大學生參與數量最多的,語言暴力更是達到了36%,其次為傳播謠言、道德綁架、侵犯他人隱私。
3.1.1傳謠造謠
製造謠言是指出於報復或者某些利益相關的原因,一些大學生在上網時,對一些事件對別人進行扭曲並將其公布在網路平台上的不良行為。傳播謠言是說一些大學生網民在進行上網行為時。由於缺乏對某種事物的詳細認識,將自己不能辨明真假卻信以為真的事件進行傳播,最後造成恐慌的網路現象。
3.1.2侵犯隱私
網民對於某件事或者某個人物進行關注和評價的行為叫做圍觀。圍觀本身並不帶有定性,甚至在一些事件里有積極效果,比如「微博問政」中,網民通過自己的轉發、評論將事件推上「微博熱搜」以博取更多網民的關注,最終吸引執法部門的關注。然後在更多的網路暴力行為里,很多網民化身為冷漠的觀眾進行批判甚至是暴力行動的推手,對當事人進行「人肉搜索」,將受害者的隱私公布與眾,導致事態朝更加嚴重的方向發展。
3.1.3語言暴力
網路暴力中的語言暴力是指一些網民在上網時使用一些粗俗、惡毒的臟話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的行為。現實生活中由於面對面的交往,或多或少都會受到道德倫理的束縛,但是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人與人的交流隔著屏幕,更容易發生「爆粗」行為。
3.1.4道德綁架
當網民在上網時,以道德的名義,利用較高的道德標准去脅迫事件當事人進行道歉的現象叫做道德綁架。比如,年輕人在使用公共交通時沒有及時給老弱病殘讓座;富有的人在做慈善事業時沒有拿出比普通人更多的金錢;軍人在碰到危險情況時沒有捨己救人等等類似的情況都是道德綁架。
3.2網路暴力的誘因
網路環境的特殊性是網路暴力的根本原因,虛擬的特點使網民在上網時淡化了道德、責任、法律意識。一些網路熱點事件,由於法律未能實現道德規范的社會,在施暴網民的心中,網路暴力就會轉化為網路正義,進而在實際情況下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在遭受事件刺激和言論誤導的情況下,很多網民往往處於十分沖動的狀態,然後忽視了去判斷事件的正確性,而是使用惡毒的語言實行個人攻擊,參與網路暴力。在相當多的網路暴力事件中,網民通過網路匿名的性質所引起的言行令人放縱,我們可以看到明顯的心理傾向,而許多的人性就在此刻暴露出來。因此,在網路世界,網民們粗暴地攻擊別人,由此產生的網路暴力,帶來了嚴重的、無法恢復的不良影響。比如微博上的「網紅Saya毆打孕婦事件」,網友們並沒有明確孕婦的一面之詞是否屬實,就在Saya的新浪微博下面進行語言暴力,在孕婦發布自己被下達的病危通知書後,此次事件的網路暴力達到巔峰。網友們發動人肉搜索,將Saya及其家人的信息公之於眾,甚至有人向Saya家裡寄去了花圈,一時Saya站在風口浪尖,昔日網紅店主遭到了幾千萬人的謾罵。但是在事情過去一個月後,有網友爆出視頻,Saya並未攻擊孕婦,反而是孕婦毆打Saya後裝作暈倒。後來又有網友稱Saya一直患有心臟病的爺爺因不堪網路暴力的打擊去世。在這件事情里,網友先是「一面倒」的支持孕婦批判網紅,後來接劇情反轉網友又站位Saya批判孕婦。對於網民來說,自己是看客,即使在無形中形成了網路暴力也絲毫感受不到,但是作為被施暴的對象,心理壓力和外界壓力是不可恢復的影響。
一些網站為了擴大影響,提高名氣獲得商業利益,對於網路暴力的現象刻意擴散,甚至是刻意形成網路暴力事件,最後導致了嚴重的後果。有的人為了自己的險惡目的,不擇手段的利用網路暴力,特別是在網路暴力成為習慣、成為網路輿情的運作模式後。在女醫生因網路暴力自殺事件中,為了操縱輿論,挑撥網友的情緒,當時男孩的家人不顧事實,根據自己的立場隨意剪輯視頻,將事情變為「成人打孩子」甚至「水務局官員打孩子」,而只接受了片面的事實後,為了匡扶「正義」的網民,便成為了他們的棋子。
我國的互聯網在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是因為互聯網興起的時間較短。在暴力網路的過程中,受害者必須承擔責任。他們是攻擊性的,還是侮辱偽造的言論。別人的生活由於「人肉、檢索」而失去意義,而不是黨的正常生活、言論、行動。顯然,責任意味著很多復雜的因素:例如,一些內部網路可參與整個過程或某些階段。因為不能確定所有人的責任,最終形成了網路暴力,所以與網路團體的交流是相互作用的。參加藝術、網球演講的人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互聯網的匿名不能要求朋友在網路上的真實身份。國家很難對此進行明確的法律制裁。
4從眾行為對網路暴力的影響
法國社會學家勒龐在其著作《烏合之眾》里對群體做出如下論述,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便被湮沒了,群體的思想占據統治地位,而群體的行為有時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在現實生活中,存在於或想像中的壓力,而健身,是緩解壓力的一個好辦法。為了滿足社會或群體對個人的要求,健身的作用和態度能很好的解決。因為在社會心理學當中,健身是一種行為和態度的改變。尤其是當一個人缺乏自信或冷靜判斷時,就創造了「服從多數」的精神,改變了對潛在信仰的最初看法,放棄了最初的觀點,最終產生了一致的行動。
在互聯網上的信息發布中,很多網民都在「隨大流」和「隨大流」的控制下,在群體干預的壓力下,個體在群體斗爭中尋求更好的解脫,是增強自身安全感的更好選擇。「人人都這么認為」、「我這么認為」、「人人都這么做,我這么做」都在尋求集體身份的安全感。
與傳統媒體實體的交流不同,網路將地球變為互聯網載體上的一個全球性村莊,並且為網路用戶提供了接受和傳輸信息的安全保障。在現實生活中,每個網路用戶都不是真實的人,而是通過自己的ID在虛擬世界裡運轉的。人往往在現實中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因為在現實的一舉一動都關乎責任和榮譽。然而,在虛擬社會中,由於網路用戶的角色是虛擬的,它面對的各種話題都可以不受現實底線、血緣關系和社會道德的限制,在互聯網里,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因為即使做錯也不會帶來現實里的懲罰。
大學生群體進行網路暴力的行為主要有受從眾心理影響、自我意識與社會認知的失調、極端思想的引導等因素。首先,從眾心理是非常常見的心理現象,當大學生在關注一些熱點話題時,如果網友們的看法和觀點都是對當事人進行謾罵的語言暴力,那麼大學生就會失去理智,跟著眾多網友一起發言謾罵。所以,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的網路暴力通常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網民年輕化導致一些發言帶有強烈的情緒化,由於大學生心理還不足夠成熟,極容易被一些不好的言論煽動。
德國傳播學教授伊麗莎白·諾爾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論,她認為,大眾傳播媒介在影響公眾意見方面有強大的效果,並把輿論生成中其重要作用的因素稱為「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的主要觀點有: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個社會心理過程。意見的表明和「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媒介通過營造「意見環境」來制約影響輿論。在復雜的網路世界裡,傳播的結構已然發生了很大變化,網路信息的傳播像放大鏡一樣被更多范圍的人們接受。當人們處於日常活動比較小的范圍里時,對孤獨的恐懼促使人們的從眾行為。在網路世界裡,受眾無需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同時受眾對網路上言行的認識會與現實中形成巨大反差。當網民使用賬號進行發言時,如果自己的想法違背了主流意識,總是會因為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遭到網友們的批評和辱罵。其次,人肉搜索被一些網路暴民作為武器來對付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這樣使一些人就打消了發表自己意見的念頭或者是讓自己接受別人的觀點避免被網路暴力傷害。
5減少大學生從眾行為消極影響的對策
5.1社會環境
目前我國已經出台了一些網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例如:《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等法規。然而,因為網路的飛速發展,網路暴力事件頻繁增加,相關責任人受害人越來越多,網路暴力的立法及相關責任人、處罰均不顯著。立法難度大大增加。在我國,因為網民群體的擴大,網路社會的監管難度大,在網路上的重心應該放到監管工作上,網路的立法,應該是被重視的、及時的、有效的、全面的和系統的。同時,拓展民意的思想渠道是可以提供公平正義、社會保障和為社會沖突提供壓力的有效方式。這樣才可以讓大學生生活在一個綠色健康的網路環境里。
加強網路信息監督。首先,網民要嚴格遵循文明操作的規則。對一些違規信息做到不擴散、不轉發。第二,公安機關將嚴懲網路犯罪行為。嚴格管制和嚴厲打擊不正當利用學校網路資源的行為。最後,學校應進行嚴格的互聯網使用和管理條例,對大學生的網路活動進行監管。
5.2學校重視教育
在大學里學習到的課程,是為了培訓大學生在網路上的知識素養和水平。培訓學生在網上使用的能力。網路輿論是擺在公眾面前的一個新問題。現代大學生生活在網路環境的影響下,比以前更為方便,同時也得到了更多信息,但是網路是發展中的技術,有很多誘惑和挑戰為了提高大學生群體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抵禦信息污染的能力,對於互聯網的信息,科學的、全面的了解。這樣做不僅能提高自身能力,還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和技能。
學生對網路信息採取正確的態度。必須服從黨的路線和政策。因為道德教育的課程都是根據黨發展的方向。例如教授學生電腦知識時,網路道德追加了一些有關和網路的法律法規的內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屬於意識形態的范疇,從本質上說是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福利,我們黨是發揮領導能力的重要方向和有力的工具。因此在這個基本的范圍里要合理設定課程。除此之外,作為傳道授業的學校,應該特別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可以開設心理健康課程,提高學生重視心理健康的認識和程度。開展多姿多彩的校園活動,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里也充滿活力。
5.3理性上網
自我意識是一種積極的、高水平的反思意識並且個人對自己和目標之間的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自我識別、評估和監管。反省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情感、能力和行為的意識不僅促使自己實現目標,而且還實現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總結,可以提高自身正義感和道德責任感。因此,合理使用網際網路是所有大學生都應該學會的知識。大學生在實踐中有意識地採用先進的理念和正確的理論指導,依靠自己的思想,通過自我反思,自我識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他人批評和反思自己的網路行為的正確與否。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加強自律與法律意識,在法律的限度里行使自己的言論自由權力並且還要確保不傷害他人利益。當我們面對網路暴力時,確保自己不參與,不傷害他人,這是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做到的。
結語
網路上的從眾心理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大學生們因為生活在現代社會,受到網路環境的影響,能比之前更能夠更方便快捷的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同時
也面臨更多誘惑和挑戰。我們應該看到在網路不斷發展的情況下而產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大學生使用網路的不斷發展,面對網路的心態和從眾心理也應該不斷朝正確理性的方面改進,同時我們應該提升學生對網路信息的辨別能力,使其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產生的矛盾。因為現今電子技術和信息高速化發展,信息更加普及,在此情況下,我們更應該抵制團體行動的網路暴力,並以大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對大學生群體開展有效的網路輿論引導。在面對網路上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時,做有責任感的反對者,並尊重反對者的存在,杜絕一味從眾的不良行為,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網路環境。
Ⅵ 疑有教師要求學生發動態支持肖戰,肖戰的粉絲為何紛爭不斷
還不是因為肖戰的粉絲自己作死嗎?肖戰的粉絲擅長什麼?擅長舉報。所以她們在職粉的引導下,直接舉報了ao3,導致ao3無法登錄,這不僅惹怒了ao3 的小眾文化圈,他的粉絲還在不斷作死,不僅碰瓷歐美圈,甚至還在電競圈搞了一波事情,所以現在肖戰人人喊打,而網友們萬眾一心,覺得肖戰一邊吃紅利一邊立牌坊,實在是不要臉。
03、肖戰本人,至今沒有發聲
這件事情已經持續發酵了好多天了,肖戰本人不可能完全不知道,但是他卻一直沒有公開發過聲,沒有對粉絲做正確並且合理的引導,導致他的粉絲無腦舉報ao3,他今天的結果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他在這種時候還想不得罪粉絲,又能避免口碑下滑,是不可能的。不發聲只會讓人看不起啊。
我不覺得追星有錯,但是你在這個過程中做的事情真的是你自己想做的嗎?粉圈更多的是被無腦引導的人,這就很畸形了。
Ⅶ 為什麼近幾年中國的群體性事件越來越多
2005年的《社會藍皮書》指出,從1993到2003年我國「群體性事件」數量已由每年1萬起增加到6萬起,參與人數也由每年約73萬人增加到約307萬人。
個人認為原因:
1、中國正處於社會加速轉型期,基層社會控制弱化。由於公共權力的缺失、濫用和變質,社會矛盾和社會利益沖突加劇,造成群體事件、突發事件比較多。
2、老百姓維權意識不斷增強;
3、社會的多元化發展;
4、民眾利益訴求渠道不暢;
5、政府追逐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6、政府法治理念淡薄。
Ⅷ 網路暴力的危害與應對方法
網路暴力的危害
1、網路暴力混淆真假
真真假假的世界,尤其是網路這樣一個虛擬的社會,真假原本就難以辨識,而在網路暴力事件的不斷沖擊下,原本難以辨識的真善美和假丑惡變得更加難以區分。通常,對真理的曲解並不在於信息源本身,而在於真理在傳播的過程中被歪曲混淆,網路暴力事件,往往是真理被曲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混淆了對與錯,真假難辨。網民進入網路世界,應該具備對與錯的基本辨識能力,可實際情況是,在網路這樣一個虛擬世界,對與錯的界限變得很模糊,當然,如果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是絕對值得推崇的。但是這里的混淆並不是辯證的用理性的態度去理解事情,而是將錯的東西說成對的,而對的事情又變成錯誤的,歪曲事實真相。眾多網民參與網路暴力事件時,會帶有個人情感的去看待事物,換而言之,就是對待一個事件往往會有「第一印象」,這個「第一印象」就是個體對網路事件的第一態度,而在接下來的過程中,進行搜索或者獲得資料試圖去辨明事件真相也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進入網路世界的人們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在利用搜索網站進行搜索時,所搜尋到的資料和觀點基本都是和自己原本持有觀念相一致的觀點,這個過程中不但無法將其從錯誤引向正確的觀點,反而會更加強化其原有的觀點。一件事情在網路上引起爭論,引來各方關注和討論,原本是件好事,經過討論和辨別的事情能夠更加趨近真理,可是網路暴力的發生也是網路事件引起爭論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不是討論結果的價值多元化,而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極端觀點佔主流地位,網民不自覺的站隊,無形中充當了網路暴力事件的推動者。縱觀多數能夠引起極大爭議的網路暴力事件,不難發現這樣的事件大多即使未違反法律也多半違背普遍道德倫理價值觀。
2、網路暴力侵犯當事人權益
網路暴力中,參與者非理性的群體攻擊侵犯了網路暴力事件當事人,對當事人的身心造成了傷害,並直接侵擾了當事人的現實生活。尤其人肉搜索風靡開始,網民已不再局限於在網路上通過語言文字或圖像的方式對當事人進行攻擊討伐,通過人肉搜索手段直接從網路虛擬社會滲透到現實社會,對當事人的現實生活進行騷擾。網路暴力事件中,受害人有名有姓,卻找不到具體的實施傷害的人,正因為如此,參與的網民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肆意而為。網路集體暴力中,網民很少考慮到當事人的心理。而當事人因網路暴力事件,所受的懲罰完全非等量懲罰。當事人需要道德譴責,需要法律制裁,但絕對不需要披著道德外衣打著正義旗幟的暴力去解決。
3、網路暴力影響網民的道德價值觀
除了直接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外,網路暴力行為的頻繁發生,會影響網民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念是人類社會秩序正常運行、美好和諧社會得以構建的保障。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他們的行為和處事方式。就學校食堂旳例子來說,每到吃飯時會很擁擠,樓梯中總是人頭攢動,但是卻亂中又井然有序,就是價值觀念在發生作用。交通規則的道理相同,在交通規則還未制定、紅綠燈都還不存在的世界,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車輛也會互相相讓,以使每一個通行的人能快點到達目的地。社會的普遍價值觀影響了個體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網路暴力沖擊人自身的防衛系統,原本符合社會倫理、符合道德意識的價值觀在網路暴力的沖擊下會被扭曲。原本提倡的辯證法在網路暴力事件中完全被忽略,事情變得只有兩個極端,非A即B。在網路暴力事件中,參與事件的網民盲目的支持某一方過於絕對化的觀點,披著道德的外衣,做著違反道德的事,而且並不認為自己有錯。這里網路暴力的表現就是扭曲的價值觀,把錯誤的觀點當成是真理,堅決不承認錯誤。人在思維上有一種慣性,就是有時會過於堅信某一方面的觀點,並通過其他信息的搜尋不斷的強化自己的觀點。正因為個體已經偏向於某一方面的觀點,一旦與自己已有觀念不同的觀點侵入,則會存在不安全感,盡其所能的去維護自己的觀點,進而自我欺騙,在搜集與自己持相同觀點的同時加上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騙,原先的觀點被強化,不再接受其他觀點,價值觀被扭曲。
4、網路暴力阻礙和諧社會構建
網路暴力事件加速個人信息的泄漏,引發社會恐慌,阻礙和諧社會的進程。2012年4月對公民如何保護個人信息權進行了網路調查,參與人數4142人。其中對於個人信息是否泄漏的調查數據顯示:30%的人多次遭遇信息泄漏狀況,40%的人偶爾有信息泄漏的狀況,僅15%的人極少遭遇此情況,且15%的人對自己信息是否泄漏尚不清楚。由此可見,至少70%以上的人遭遇過不同程度的個人信息泄漏狀況,個人信息安全關繫到個體的切身利益,個人信息遭到侵犯,使得當事人缺乏安全感,容易引發不安情緒。而對於個人信息存在哪些安全隱患方面,52%的人認為機構或網站擅自將個人信息泄漏或販賣給其他機構或個人,23%的人認為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用於詐騙等犯罪行為,18%的人認為機構或網站的個人信息保管機制不健全,5%的人認為個人在上網時遭遇「釣魚網站」,而僅有2%的人認為是其他原因。很明顯98%以上的人所認為的安全隱患都與網路有關。網路暴力事件侵犯了當事人的名譽權、隱私權,泄漏了網民的個人信息,更加增強了個人信息的安全風險,引發了社會的恐慌情緒。網路空間和現實社會是有共通之處的,有的學者則直接認為,「網路空間」也是「現實社會」,只不過它是一種通過虛擬技術進行信息交流和傳播的新型媒介而已。按照這樣的說法,網路空間,是人們生活的空間,是一個以虛擬為形式的「現實社會」。那麼,在這樣一個社會所受到的一切影響也必然會作用到現實社會。網路暴力是「輿論」場域的群體性紛爭,以道德的名義對當事人進行討伐,可以說是網路自由的異化,這無疑阻礙了和諧網路社會的構建。與現實社會的暴力行為相比,網路暴力參與的群體更廣,傳播速度更快,因此某些意義上說,可能比現實社會的暴力產生的危害更大。網路暴力的產生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危害大、影響范圍廣,而且蔓延趨勢嚴重。網路暴力作為網路表達自由的異化現象,有的學者認為不僅是對人類公共道德和傳統價值觀念的挑戰,更為嚴重的是,網路上的一些過激言論或行為已經觸及到法律的紅線。也有的學者認為,網路上的發泄情緒所引發的網路暴力,不僅使得社會倫理大廈根基動搖,道德與誠信逐漸淪喪,而且古老的文明傳統即將逝去,與現代文明風氣也漸行漸遠。國外學者也注意到網路暴力的嚴重性,並一致認為網路暴力以及給受害者的騷擾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他們提出,與傳統暴力相比,網路暴力以及網路犯罪來得更加頻繁。而且有人甚至認為互聯網潛在的巨大危害能徹底摧毀一個人的生活,這里摧毀的力量指的就是網路暴力。隨著博客、貼吧、論壇以及視頻網站的運營,人們的行為、話語、姿態,可能通過這些媒介,登上網路平台,遭受公眾審判,而公眾在審判的過程中帶有過多的個人情感和情緒的發泄,往往過於偏激,引發網路暴力。加之人肉搜索的興起,私人信息被曝,網民跟風炒作,擴大事情影響,引發網路暴力,給當事人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針對性的教育引導整治「網路暴力」的關鍵是教育引導。教育者不能「談網色變」,要正視網路的「雙刃劍」性質,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網路氛圍,用積極的信息豐富青少年生活,讓青少年認識到虛擬不是生活的全部,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會使人生更美好。
教育中要引入網路道德教育。青少年涉足「網路暴力」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的缺失,因此教育要對症下葯,培養學生正確認識網路道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倫理知識引入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網路的責任感。
要引導青少年正確看待網路,讓年輕的網民以辯證的眼光審視網路中的各種現象。對網路中的信息真偽性加以理性的認識,杜絕盲從;充分結合未成年人的興趣、愛好,加強網上正面宣傳,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網路文化氛圍,不斷增強網路安全與道德意識,培養良好的網路道德素質,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
另外要教育青少年辨別網上信息的能力,通過引導青少年對網上信息內容的辨別,反思網路中信息良莠不齊的現狀,讓青少年養成在虛擬環境下能思考、會節制、有辨別的能力。
規范互聯網行業,在制度和技術上加大對不良信息的監管力度涉及互聯網的行業很多,互聯網行業就是網上信息的所在之處。很多網站服務商為了博取更多的關注而不負責任地發布或鼓勵網民發布諸如名人花邊新聞等不良信息。這類消息往往缺乏依據,或根據細碎的片段,利用網民好奇心理,斷章取義得出一些「轟動效應」強烈的結論,從而得到點擊率和經濟利益。
國家相關職能部門要在規范互聯網方面有所作為,政府有義務監管和整治互聯網行業。對散布不法信息的網站要制訂明確的執法依據,下大力整治,在技術上提高監管效率,長期整治,逐步凈化網路環境。
探索和建立實名制上網機制長期以來的匿名網路弊端凸顯,網民可以輕易地對事件進行不實的報道或評論,各種和網路沾邊的犯罪案件往往就是由於匿名網路的虛擬性和無制約性所致。在虛擬的環境下,網民可以以匿名方式從事「網路暴力」活動。韓國明星崔真實自殺案就是由於匿名消息超出當事人心理承受能力造成的。
過分的自由如同斷線的風箏勢必會撞得粉碎。沒有必要的管制,倫理道德的底線往往會被無情地埋葬。網路文明不能只寄希望於網民的誠信,網路中必須有能讓網民對自己在網上的言行舉止負起責任的制度。
實名制上網可以大幅度減少網上不負責任的言論,實名網民在發帖前會考慮所發信息內容的真實性,至少在發貼前進行必要的調查。
Ⅸ 為什麼在網路上更容易出現爭吵謾罵行為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各種網路平台的自由崛起,在讓廣大網民多出一份言論自由的同時,也揭開了網路罵戰。網路罵戰各式各樣,內容更是層出不窮。小到身邊的芝麻綠豆的小事兒,大到某政治領導或者某娛樂明星出軌的開撕調侃。直教吃瓜觀眾樂得開懷,偶爾參雜幾句也樂此不彼。
為什麼網路會成為罵戰的主要戰場?一個是網路言論自由,並不會受到太大的法律約束,無論你的觀點多麼反三觀,不要惹惱國家就行了,一般不會有人真的會把發言的人揪出來。這無形中其實助長了網路的罵戰,甚至將一場罵戰發展到白熱化。
另外一個原因,我覺得可以朝著網民的心理去思考,其實網路為什麼那麼受到追捧,是因為網路的特殊性給每一個人製造了一個隱蔽的心理環境,在網路上,你可以是任何不同於自身的性格和表現,我們可以藉助網路宣洩內心的不滿和憤懣。所以說,網路的世界,其實大部分充斥的是這樣的一些人群,敏感、心理不平衡、易被激怒又或者無知跟風的吃瓜觀眾,當有一個實例刺到他們內心的敏感點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群起而攻之。像之前說醫生外套炫富還有某明星批評醫生的微博,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心理。
說完了原因,我們就要思考了,這樣的罵戰不休不止,任其胡鬧真的可以嗎?不可以!看過一期《金星秀》,講的就是網路暴力,其中指出有一位台灣女模特因為網路暴力最後自殺的案例。這足以說明,網路暴力有時候是致命的,有的人在網上被人罵被人撕,之所以還是堅強地活著,可能是因為強大的心理素質,又或者還沒有戳到痛點。
所以,網路罵戰應該有要個度,適可而止,大家給彼此一個空間和一份包涵,人家也不是鐵打的心,一直死揪著罵,一方面體現罵者的心理素質低,另一方面也會給網路環境增添一股烏煙瘴氣。
Ⅹ 如何看待個體在網路環境中極易形成的群體極端化現象
互聯網中群體極端化現象更容易發生。
產生群體極化現象,即在最初偏好的方向上,群體傾向於比個體作出更極端的決定。集群後的網民更容易走極端,形成偏激的態度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