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網路輿情治理的幾點建議
事實證明,突發事件一旦發生,多半會受到媒體報道和網民關注,相關部門的輿情應對及其處置行動都處在輿論聚光燈下。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普及應用,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發言人,媒體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信息傳播和輿論生成的渠道之多、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更是為突發事件輿情應對及其處置行動帶來了嚴峻挑戰。面對這種現狀,政企部門做好輿論危機管理都有哪些關鍵點呢?
一:輿情信息收集
如今,網路成為輿論危機事件爆發的主陣地(輿情本身並不是負面的,是個中性詞;可以說負面輿情,或者輿論危機事件)。據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站數量為533萬個(7月初應該發布最新統計了,更新一下)。面對如此紛繁的網路信息,要想從中收集與自身相關的輿情信息,就必須要使用到網路輿情監測軟體。目前,國內許多公司開發出多種網路輿情監測軟體,都可以對傳統媒體網路版、新聞網站、論壇、博客、微博等實時監測。不過,在軟體的選擇過程中,要注意信息抓取的全面性。以新浪輿情通為例,其除了對全網信息進行採集,還獨家擁有新浪微博全量政務輿情數據。
❷ 如何發揮全媒體中心的作用,推進融合發展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從六個方面融合:
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融合發展根基。
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分別介紹:
(一)做強傳統媒體,樹立主流權威,積極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雖然新媒體發展迅猛,但從宣傳的實際情況看,傳統媒體不可能被新媒體取代。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傳統媒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品牌優勢,以達到引領帶動新媒體發展,促使傳統媒體影響力輻射新媒體的目的。
一是變革觀念,強化互聯網思維,學會運用網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媒體,不斷適應新媒體平等交流、互動傳播的特點,樹立用戶觀念,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用戶被動接受的方式,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二是傳統媒體要適應全媒體時代用戶參與熱情高漲的輿情特點,深入掌握重大新聞事件的各種輿論傾向,拓寬視角,擴大自身輿論引導的影響力,做大做強自身品牌,保持良好形象,從而提高新媒體在用戶心中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二)把握時代走向,借鑒先進經驗,進一步更新、深化媒介融合理念
加快觀念轉變,深化媒介融合理念,主動作為,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一環。
首先,宣傳部門要以積極主動、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新媒體。加強對新媒體的正確引導不僅是一項重大的研究課題,也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宣傳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要通過教育培訓引導幹部科學認識和正確對待新媒體,促使幹部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互聯網運行機制,創新工作方式,加強網路輿論引導,凝聚社會共識,不斷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傳統媒體要轉換思維,促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各級報紙、電台和電視台要善於學習和借鑒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經驗,從本地實際出發,制定長期規劃,逐步實現媒介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傳統媒體要善於分析和運用互聯網模式,不斷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通過融合發展創品牌、出精品、促發展。
第一,各級新聞媒體要加快網站建設,整合媒體資源,彌補傳統媒體內容不易保存、檢索不便等缺點,不斷推動媒介內容向網路延伸。
第二,加強內容建設。一是堅持內容為王,發揮專業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以權威報道滿足用戶信息需求,以更好地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適應新媒體傳播特點,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佔先機;三是塑造融合新聞,在「全」「深」「廣」上狠下工夫,以傳統媒體的內容為核心,通過跨媒體聯動推助優勢互補,通過專題策劃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新聞事件的事、理、情,促使主題血肉豐滿,更富感染力和滲透力。
第三,立足大數據運用,創新采編流程。各級新聞媒體應致力於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資源、融合運用多媒體技術、適應多介質新聞生產的新型多功能一體化采編平台,實現新聞一次採集、新聞產品多種生成。加快建立松原市媒體數據中心,形成立足本市、輻射縣區的基礎性海量信息資源池,集數據存儲、整合、備份為一體,實現數據共享。
第四,要重視在服務和互動上出特色。優化信息服務,強化用戶理念,注重分析用戶特點,准確把握用戶個性化需求,以用戶為中心明確網站定位,將政策宣傳與用戶需求有機結合,提高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新媒體的「快」和「准」,在即時視頻播報上求實效。與時俱進,把握媒體發展脈搏,積極主動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有條件時打造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布平台,不斷擴大新媒體影響力。
第五,凸顯個性促發展,打造新媒體品牌效應。各級媒體要在網頁設計、圖文製作、內容安排等方面做足「特色」文章,彰顯媒體氣質,增強競爭力。
最後,增強用戶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進一步加大各級新聞網站宣傳力度,通過開展網上投票和有獎問答等形式,引導用戶積極參與互動、發表評論,不斷提高網站活躍度。只有既滿足用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又提高用戶的參與和貢獻,才能促使網站贏得良好口碑,從而聚集人氣,不斷提高廣大用戶對本地網站的關注度。
(三)完善技術手段,拓展新技術新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需要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不斷加大技術投入。一是積極利用新技術,充分發揮4G等新一代網路的技術優勢,提高信息傳輸效率,發展網路視聽服務,將優質內容推送到互聯網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屏幕多終端,推動社交平台與新聞傳播平台對接,廣泛吸引用戶,不斷提升影響力;二是不斷探索新應用,發展移動客戶端、手機網站和手機報等應用,借力微博、微信等傳播平台,建設公共賬號,搶占輿論高地,進一步擴大覆蓋面;三是加強信息傳播技術應用研發,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和互動化趨勢,努力實現媒體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行業隊伍綜合素質,打牢發展根基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需要一批復合型人才。一是要加強對現有人才的培養,通過業務培訓和參觀學習,提高編采人員綜合素質,盡快建立一支集采、編、攝、播於一體,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傳播科技手段的多媒體記者隊伍;二是要大力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適當提高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為新媒體的發展儲備人才力量;三是重構新聞采編生產流程,升級采編系統,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多媒體采編平台,加大新興媒體內容生產、技術研發、資本運作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優化人才結構、統一調配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探索媒體融合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徑。
(五)增強政策支撐,拓寬資金渠道,助推新媒體良性發展
利用好新技術,推進新媒體產業化發展,不僅需要廣大運營商和主流媒體發揮好主體作用,也需要各有關部門主動跟進、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支持新媒體的健康發展。市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適時出台支持媒體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地方網站,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要不斷拓寬新媒體發展的資金渠道,提高新聞采編人員和技術人員待遇,完善技術設備,吸引人才主動投身新媒體建設。一是加大政府資金扶持,為新媒體平穩有序發展提供充足保障;二是新媒體要通過提高點擊率吸引廣告商,加大新媒體廣告的投放比例。要改變以往集中轟炸式的廣告宣傳與投放模式,轉而建立在實證數據採集分析基礎上的精準投放。與傳統的廣告更注重內容、創意、覆蓋面相比,新媒體廣告更看重效果、渠道、目標用戶到達率。通過廣告贊助等形式籌集資金,是當前維持新媒體運營的主要渠道。
(六)加強有效監管,做好輿情防控,規范新媒體傳播行為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方針,把正確導向貫穿到融合發展的各個環節。要完善媒體管理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法規,認真研究新媒體管理的科學方法,嚴格規范傳播行為,加快實現管理方式上的創新。一是加大網路監管支持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互聯網管理納入各部門年度考核指標,將網路知識作為公務員培訓的必修內容。同時,以政府購買的形式,提高薪酬待遇,吸引專業人才參與互聯網管理,擴大網評員隊伍,營造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二是改進網路輿情監測系統。通過公開監看、數據分析、技術偵察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分析研判,及時掌握網路狀態,獲取網路情報信息。
❸ 多元的網路社會主體主要包括什麼
摘要 一
❹ 如何構建多元創新主體的協同創新機制
「協同創新」是指創新資源和要素有效匯聚,通過突破創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彼此間「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活力而實現深度合作。
協同創新是一項復雜的創新組織方式,其關鍵是形成以大學企業研究機構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機構中介組織創新平台非營利性組織等為輔助要素的多元主體協同互動的網路創新模式,通過知識創造主體和技術創新主體間的深入合作和資源整合,產生系統疊加的非線性效用協同創新的主要特點有兩點: (1) 整體性,創新生態系統是各種要素的有機集合而不是簡單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標功能都表現出統一的整體性;(2) 動態性,創新生態系統是不斷動態變化的因此,協同創新的內涵本質是:企業、政府、知識、 大學、研究機構、 中介機構和用戶等為了實現重大科技創新而開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創新組織模式,協同創新是通過國家意志的引導和機制安排,促進企業大學研究機構發揮各自的能力優勢整合互補性資源,實現各方的優勢互補,加速技術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協作開展產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活動,是當今科技創新的新範式。
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計劃」),自2012年啟動實施,四年為一個周期,旨 在建立一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大力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外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探索適應於不同需求的協同創新模式,營造有利於協同創新的環境和氛圍。
❺ 論網路空間中主體的自由切換及其影響
論網路空間中主體的自由切換及其影響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網路空間中主體自由切換的原因以及由此造成的影響,認為電腦的私媒體性質、受眾的多元需求以及網路的技術特性造成了這種“自由”切換,而這種“自由”切換也帶來了一些積極與消極的影響。
關鍵詞:空間 網路 個人媒體
隨著電腦的普及以及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對當今社會的影響日趨顯現,互聯網成為學界研究的一個重點,網路空間的特性也成為研究的一個熱點,比如曼紐爾·卡斯特在《網路社會的崛起》中,對“流動空間”的探討;又如國內學者對網路空間虛擬性、扁平化特點的論述。但這些研究多集中於網路空間的虛擬性、網路輿論空間的構造及特點以及結合哈貝馬斯“公共領域”命題的網路再造“公共領域”的研究等方面。
本文借鑒“空間理論”的相關理論研究網路空間中主體的自由切換特徵,認為網路空間與傳統的社會空間一樣,是由眾多的子空間構成,是眾多子空間角力的場所。但是在主體的自由度方面,網路主體相較於傳統社會空間的主體擁有了更多的自由,可以在不同的網路空間中“自由”切換,不斷變換角色:文章探討了網路主體實現自由切換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指出了主體的自由轉換給主體以及傳統公共空間帶來的影響。
一、空間、社會空間與網路空間
法國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亨利-列斐伏爾認為“空間不是社會的反映,而是社會的表現”。也就是說,字間不是社會的鏡子式的再現,空間本身就是社會,是社會關系至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每一社會空間都產生於一定的社會生產模式之中,都是某種社會過程的結果。他的學生曼紐爾·卡斯特也認為空間是一個物質產物,相關於其他物質產物——包括人類——而牽涉於“歷史地”決定的社會關系之中,而這些社會關系賦予空間形式、功能和社會意義。由此可見空間是社會的產物,“是一切社會活動、相互矛盾和沖突的一切社會力量糾葛的場所,是社會的‘第二自然’”
列斐伏爾認為我們關注的空間具有物質、精神、社會三種形式。在《在場與缺場》中,他說道:“我們所關注的領域是:第一,物理的——自然,宇宙;第二,精神的,包括邏輯抽象與形式抽象;第三社會的。易言之,我們關心的是邏輯——認識論的空間,社會實踐的空間,感覺現象所佔有的空間,包括想像的產物,如規劃與設計、象徵、烏托邦等。”由此可見,物質空間是指以物質形式存在的空間,強調的是空間的物質屬性;精神空間則指以概念形式存在的空間,強調的是精神屬性;社會空間則是社會實踐的空間,是一種“由社會生產,同時也生產社會的空間”按照列斐伏爾的話說,社會空間不能以自然(氣候與地形式)歷史與“文化”來解釋。它既不是客體也不是主體,既是真實的又是想像的、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實在的又是隱喻的、“這突破了傳統的物質和精神二元空間的認識論,開啟了所謂的“三元辯證法”。
網路空間指的是由組成互聯網的全球計算機網路形成的互動空間。而根據以上對空間、以及利:會空間的相關論述,可以得出網路空間是一種社會空間,網路空間的形構也是由各種社會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現實社會的表現,體現出社會空間的“三元辯證法”特點——網路空間既是真實的又是想像的、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實在的又是隱喻的;但是,網路空間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空間,又表現出不同於傳統的社會空間的特點。網路媒體存在的物理空間、網路媒體的技術特性以及網路社會中新的主體的形成及其多重需求的出現都使得網路空間有別於傳統的社會空間網路李問的主體可以在不同的網路空間中進行切換,傳統的社會空間中主體卻很難實現這樣一種多空間的自由切換。
二、網路空間中主體的“自由切換”及其形成原因
所謂網路空間中主體的自由切換,是指這樣一種狀態——主體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自由切換於不同的網路空間,甚至實現不同空間的共時態存在,主體呈現出一種自由流動狀態。
列氏認為“(社會)空間與自然場所的鮮明差異表現在它們並不是簡單的裝置:它們更可能是互相介入、互相結合、互相疊加——有時甚至互相抵觸與沖撞”。空間的疊加、接人、結合現象是否說明傳統空間的主體可以自由穿行於不同的社會空間呢?筆者認為列氏描述的這種空間狀態更多表述的是社會空間的存在形態,指明不同空間彼此間的運動狀態,是空間的社會生產模式。空間的這種膠著狀態並不能說明主體在傳統的社會空間中能夠自由的切換。自由切換只有在網路空間中才能存在,這是由網路空間的獨特性帶來的。
1、電腦的個人媒介性質為主體自由使用網路提供了安全的物理空間
個人媒體,指媒體主要為個人所使用,強調媒體使用的個體獨占性,存在空間傾向於私人空間的這一類媒體,如電腦、手機等媒體。電視主要為家庭擁有,為家庭所有成員所使用,電視不是個人媒介:相較於電視,電腦則更強調個人的使用性,它的使用具有很強的排他性,電腦是個人媒介。個人媒介總是與私人空間相聯系的,私人空間保證了主體可以自由使用網路,免被他人打攪。
媒體總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間中被使用的,空間狀況反映了主體不同的使用心理,也反映了媒介的不同性質。我們可以以電腦和電視這兩種電子媒介進行分析:在絕大多數家庭中,電視的擺放位置是客廳,而電腦的擺放位置則優先選擇在書房,客廳和書房盡管都屬於家庭空間,但兩者的功能是不一樣的,客廳可以會客,全家人可以齊聚,客廳是公共空間;而書房則要求安靜,是一種私人空間。電視和電腦所處的不同物理空間可以反映出電視在家庭中所處公共空間,鼓勵集體收看;電腦處於私人空間則鼓勵主體個人使用,亦即電腦的使用不是集體化的,而是個人化的,
電腦的這種個人媒介性質保證了主體的媒介使用自由,為主體自由切入不同的網路空間提供了一種不受打擾的安全的物理空間。
2、主體的多種需求推動了主體在不同網路空間的自由切換
使用與滿足理論認為,受眾對媒介產品的消費是有日的,旨在滿足某些個人的、經驗化的需求。其理論前提是媒介使用行為是為了滿足某些需求而發展的,主體接觸使用網路空間也是因為網路空間能夠滿足其需求,而且相較於傳統媒體,網路空間可以足主體更多的需求。
❻ 尊重群眾的網路文化主體地位應做好哪些工作
(一)教育群眾
網路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人民群眾是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當然也是建設決策的擁護者和執行者。因此,要發揮人民群眾在網上陣地建設中的主體作用,首先要深入進行加強網上陣地建設的形勢和意義教育,使他們加深對加強網上陣地建設迫切性的理解,切實打牢廣泛認同的思想基礎。
第一,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實現我國先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迫切需要
要讓廣大人民群眾清楚地看到,當前,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網路時代。但是,我國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的現狀,與我國先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
主要反映在:網上陣地建設在國際所佔份額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對稱,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先進的網路技術,一直占據互聯網傳播的制高點,目前國際互聯網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網頁是英文,中文網頁只佔百分之十二。
網上陣地建設的內容也十分薄弱,網路文化產業的內容製作力量十分薄弱,高水平的原創能力不足,網上淫穢色情、欺詐賭博等問題屢禁不止。
網上陣地建設的技術相對滯後,目前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西方發達國家手中,我國網路硬體和軟體產業發展跟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有較大差距;網上陣地建設的人才力量短缺,無論是網路文化建設人才隊伍,還是網路文化管理人才隊伍,不僅數量上不足,而且構成也不平衡,高端人才十分稀缺。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大力發展健康向上的網路文化,積極搶占網上陣地,大力培育和傳播先進思想文化,是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戰略目標的迫切任務。
第二,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提高黨執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要讓廣大人民群眾清楚認識到,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路文化建設已經成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近些年來,我國網路文化蓬勃發展,網路文化吸引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截至201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到五億,並且每年最低以百分之五的增幅遞進。網路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獲取知識、交流思想、進行娛樂的首選渠道,也已經成為各種思潮競相交鋒角逐的戰場。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加強網上陣地建設,才可以使黨和政府進一步提高執政過程的三種能力:
一是對社會階層的整合能力。通過網上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社會各階層的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增強黨對新社會階層的影響力和凝聚力,不斷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
二是對社會意識的主導能力。通過網上堅持加強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幫助人民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且通過防止和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種錯誤思潮對人們的侵蝕,逐步縮小和鏟除它們賴以滋生的土壤,不斷鞏固黨執政的思想文化基礎。
三是對社會風險的化解能力。通過網上建立多渠道的利益表達機制、信息反饋機制和危機預警機制,及時掌握群眾的急迫困難、願望需求和不滿情緒,有效地預防和化解各種社會矛盾和突發事件,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大力加強網上陣地建設,為在更高起點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發展提供不竭動力,這是加強黨執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第三,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抵禦西方敵對勢力對我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迫切需要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
要讓廣大人民群眾清楚意識到,自19世紀末以來,西方敵對勢力以網路為主要渠道,大肆對我國推行意識形態滲透。主要內容有:在全球范圍內借蘇聯、東歐劇變和冷戰結束,極力宣揚「淡化意識形態」,企圖讓我國放鬆政治意識形態建設,放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放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利用我們少數公務員腐敗墮落、工作失誤,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某些問題,大肄醜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企圖讓我國人民對共產黨失去信任,對社會主義失去信心。利用冷戰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這一事實,大肄鼓吹「馬克思主義過時論」、「馬克思主義無用論」、「社會主義失敗論」等論調,企圖消除社會主義意識地位。惡意散布所謂「我國崩潰論」、「我國威脅論」、「我國黃禍論」等論調,對我國進行「妖魔化」,企圖搞亂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削弱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如果我們放鬆網上陣地建設,西方敵對勢力的陰謀就有可能得逞,我們過去和現在為之奮斗的成果必將付諸東流。我們一定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佔領好網上陣地制高點,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極大提高中華網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對西方敵對意識滲透的抵禦力。
(二)組織群眾
行業網路文化建設是全國整個網路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行業網路文化作為行業的價值觀念和經營服務理念的內化體現,對行業的發展有著無形的巨大推動作用。因此,在充分利用和發揮黨和政府主流網路文化的同時,進一步開發和建設好行業的網上陣地,組織廣大群眾參與到行業網路文化建設中來,用網路文化促進員工道德建設,推動行業全面建設的又快又好發展,這是把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落到實處的重要標志。
第一,增強群眾積極參與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的意識
要讓群眾參與行業網上陣地的建設,要強化他們的意識自覺。
一是強化群眾的主體意識,激發群眾參加網上陣地建設的內動力。要通過不斷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和引導,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群眾是國家的公民,應該以國家事業為己任,積極對黨的重大決策自覺認同、自覺參與、並為之自覺奮斗。
二是強化群眾的參政意識,調動群眾參加網上陣地建設的奮發力。基層黨組織要採取多種有效教育和引導措施,提高群眾對發揮個人作用與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系的認識,實現從「要我參與」向「我要參與」的觀念轉變。
三是強化群眾的責任意識,加大群眾參加網上陣地建設的推動力。基層黨組織通過開展深入學習《憲法》教育,切實使群眾時刻想到加強黨和國家的民主政治建設,是每個公民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並時刻把這種責任和義務轉化為參與的動力,自覺克服「無關」思想,積極為黨抓好網上陣地建設的科學決策獻言獻策。
四是強化群眾的權利意識,築牢群眾參加網上陣地建設的支撐力。通過組織群眾深入學習和貫徹相關政策法律,讓群眾明白參與網上陣地建設是公民的法定民主權利,是為加強國家民主政治建設出力的具體體現。從而使人民群眾參與網上陣地建設的行為更加自覺,覆蓋面更廣。
第二,提高群眾參與行業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的能力
實踐證明,群眾素質和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行業網上陣地建設參與水平的高低。缺乏有深度的參與,只能是一種泛泛的舉動,不但對行業網路文化的開展沒有多大的幫助,反而會影響行業網路文化能動作用的發揮。因此,要從三方面去提高參與者的素質:
一是有針對性地對群眾進行培訓和培養,不斷提高群眾的綜合能力。
二是對群眾進行教育和引導,營造濃厚的網路文化知識和技術學習氛圍,用正確決策引領群眾行為的有效進行。
三是鼓勵那些有特殊專長的群眾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能優勢,為行業網路文化的建設提供好的點子和創意,創造健康向上的高質量的作品,依靠群眾的創造性不斷把行業網路文化建設推向新台階。同時,要努力提高群眾對信息的獲取、處理、利用、交流及分析與選擇的網路信息能力和搜集、鑒別及獲取網路信息的網路信息素養,為他們正確參與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網上活動提供能力保障。
第三,健全和完善群眾參與行業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的約朿機制
網路系統的開放性和隱蔽性,給那些不安分的「網民」有機可乘。有的在網上任意發布和傳播錯誤信息和不健康文化,製造網路文化污染和垃圾;有的惡意捏造虛假信息,隨意侮辱、誹謗他人;有的非法竊取行業秘密信息,造成網上泄密,致使社會或行業利益受到損失等。政府各級部門應該以國家有關網路安全和網路管理的政策為依據,加強對人民群眾進行道德自律教育和約朿。
一是行業網路首先要唱響主旋律,掌握主陣地,佔領制高點,從技術、人才、題材、內容、形式上加大自己的創造,以更大的吸引力將那些噪音、雜音壓下去。
二是始終堅持網路內容的針對性,聯系行業群眾的思想狀況,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引導社會熱點,倡導科學精神,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打牢思想道德基礎。
三是確立網上道德規范,倡導文明行為,引導群眾開展網上「環保」和「掃毒」工作,對不道德行為進行批判等。
四是限制非法信息的發布和傳播。採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實現對不健康網路內容實施有效控制,杜絕反動、有害和色情內容在行業網路傳播。通過行業網路陣地的堅強有力,輔佐黨和政府主流網路陣地作用的充分發揮,推動全社會網上陣地的全面成功建設。
(三)依靠群眾
當前我國的改革發展已進入攻堅時期,利益關系更加復雜,社會矛盾日益突出,這對黨的執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網路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技術和交流工具,快速便捷等特點為新時期黨堅持群眾路線、搞好執政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依靠群眾充分利用網路陣地,協助黨解決在執政中經常遇到的重要問題,這是我們鞏固執政地位、推進事業發展、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
第一,要依靠群眾利用網路收集社情民意。耳聰目明是執政者正確施政的前提
網路為黨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新的窗口。當前,我國社會上存在的很多問題、產生的很多矛盾,大多是由於我們工作跟不上,沒有做好工作引起的。在網路日益普及的今天,通過網路徵求到存在問題的原因更加深刻、更加全面,通過網路徵求到的民眾意見更加廣泛、更加直接,更加具有參考採用價值。
各級黨委、政府應切實加強基層群眾工作網路建設,把利用網路網收集信息、了解社情民意作為必須掌握的一種工作方法,時刻暢通社情民意通道,及時了解民心所向、民願所指,善於運用網路手段轉變作風、改進社會管理方法,做到上網聽民意、察民情、下網舒民心、解民憂,把各種社會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保證我們的各項工作順利向前推進。
第二,要依靠群眾利用網路搞好民主決策
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網路是了解群眾意願,實現民主決策的重要手段,我們各級公務員應該認真學習新華網設置的《網民通過本網吐心聲》、《我向部委建言》、《網評網談》、《網言網語》等專門版塊。
學習人民網設置的《有話網上說》,「可以對中央領導說,可以對國務院各部委領導說、對各地的書記省長說、對代表委員說、對知名企業說、對地方領導說,可以對黨說、對發言人說」的經驗。把依靠群眾作為一切民主決策工作的支撐點,善於運用網路等現代科技手段向群眾公開政務,發揚民主,問計於民,問智於民,群策群力,科學決策。
把各項決策過程都變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的執政常態,變成相信、依靠和放手發動群眾的過程。用群眾意見豐富發展完善黨的方針政策,戒除主觀性,防止片面性,使黨的主張始終切合群眾的實際,成為群眾的自覺要求,實現困難在依靠群眾中得到克服,風險在依靠群眾中得到化解,失誤在依靠群眾中得到糾正,工作在依靠群眾中取得成功的良好循環。
第三,要依靠群眾利用網路加強反腐排「險」
人民是反腐除險斗爭最強大的力量,也是奪取反腐除「險」斗爭勝利的保證。要清除「四大危險」這個頑症,必須暢通群眾參與監督的「聯系渠道」、「舉報渠道」、「話語渠道」、「巡察渠道」和「群眾對查處案件的知曉渠道」,動員民眾拿起民主權利和民主手段,以網路為平台,充分發揮網路舉報的保密性、直達性和便捷性等優勢,讓更多群眾參與到反腐敗斗爭中來,加大對官員的監督廣度和力度,形成對黨內消極腐敗危險實施強力而長期的監督和懲除態勢,讓黨的各級公務員處於群眾廣泛而嚴格的監督之下,以此實現「人人負起責來」,合力消除「消極腐敗危險」給黨執政造成威脅之目的。
第四,要依靠群眾利用網路搞好乾部的選拔任用
按照中央要求,我們要擴大廣大群眾對幹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要切實防止和糾正考察失真、「帶病提拔」和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問題。因此,我們可以在網路陣地上構建起四項機制:
一是公開透明的群眾知情機制。不僅要變「封閉式運行」為「開放式運行」,讓群眾更多更及時地知曉那些與幹部提拔相關的選任原則、標准方法、程序和班子職數配置情況、結構要求,知曉民主推薦、評議、年度考核的過程和結果,知曉提拔、交流、輪崗幹部的資格條件、工作表現和任期審計等情況。
二是廣泛民主的群眾參與機制。從推薦後備幹部這個源頭上就讓群眾參與進去,配合組織部門把好「入口關」,凡多數群眾網上表明不擁護的幹部不能確定為提拔對象。
三是全面公平的群眾選擇機制。應把群眾的推薦情況作為決定考察對象的「敲門磚」,把群眾反映的真實意見作為選任幹部的「解碼器」,把大多數群眾的願望作為最後拍板的「定盤星」,實現「內部操作」向「陽光作業」轉變。
四是多元開放的群眾監督機制。有必要建立健全乾部工作群眾監督員制度,不斷豐富監督的內容,把「面對面」監督與「背靠背」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把程序性監督與實質性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既讓群眾監督八小時之內的「工作圈」,又讓群眾監督八小時之外的「生活圈」和「社交圈」,使幹部處於立體化的監督網路之中。
(四)引導群眾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這既是《決定》加強網路思想文化陣地重要方針的內容,也是加強網路思想文化陣地的目的之一。而引導群眾運用網路文化先進思想武裝自己,增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的育人實效,則是實現這個目的的根本渠道。針對當前基層群眾思想道德建設的狀況,應著重引導他們用網路文化的八種先進思想武裝自己。
第一,用我國特色理論體系武裝頭腦
我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一個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
❼ 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可以為中國大學生的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挑戰和機遇
積極發揮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多元主體的作用。
國際網路空間治理的參與主體主要是國家,同時還應積極發揮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多元主體的作用。把多元主體的力量有效統籌起來,形成合力,需要建立平等協商機制,通過平等協商實現網路空間共同治理。
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必須著眼於讓各國共同受益受惠,實現共享繁榮的目標。共同受益受惠,就是讓各個國家通過互聯互通、平等協作,分享互聯網發展帶來的經濟增長、文化繁榮與社會進步,讓更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機遇。
(7)多元網路主體力量如何發揮擴展閱讀:
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相關內容:
1、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順應信息時代潮流,把握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發展契機,積極應對網路空間風險挑戰,實現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這既是世界互聯網向好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下的必然要求。
2、網路空間安全深刻影響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發展,加強網路空間國際合作已經成為國際共識。發揮聯合國在網路空間國際治理中的主渠道作用,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等各主體作用,建立相互信任、協調有序的合作共贏,在當今顯得尤為必要。
❽ 如何促進多元主體共治的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創新
1、城市管理的內涵?P26?
城市管理是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在不同行政關系影響下,以城市這異空間,經濟社會系統的運行為對象的治理活動。城市管理的根本目標在於根據公眾需求,在不破壞城市生態友好程度的基礎上,採用協調,規劃,控制,建設引導等管理方法,提升或繼續城市在區域中的綜合競爭能力,從而為公眾營造宜居,宜業的發展環境。?
2、現代城市管理的特徵P29(論述重點)?
(1)協調管理目標的前瞻性與持續性。城市發展戰略是對城市發展方向與模式的預想,是城市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統一。發展戰略的選擇與制定是前瞻性與持續性的有機結合。城市管理最終要貫徹城市的發展戰略,因此城市管理也應當具有前瞻性與持續性。所謂前瞻性是指城市管理不僅要解決現存的問題,而且要預想到未來可能產生的問題,做好預警;持續性則強調城市管理的各種措施要有始有終,不能朝令夕改,以免浪費資源。?
(2)注重城市管理主體的多元性與參與性。城市這一龐大的系統工程的正常運作需要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城市各項活動的參與者對於城市經濟社會活動的運行規則的建立以及對於城市未來發展方向的選擇達成共識。城市管理的多元性強調了管理主體不僅包括,還包括非組織、、市民等,多元主體共治才有可能將復雜化、多樣化的現代城市內外部關系理順。然而,眾多治理主體也需要協調,充當協調角色的主要是城市,其他各非政治性主體起到參與治理以及監督、評價、回應的作用。?
(3)注重管理決策的合法性與科學性。合法性指的是社會秩序和權威被自覺認可和服從的性質和狀態,它與法律規范沒有直接的關系。正式的制度框架,如法律、政策、公約(包括城市公約與國際公約)等一般比較容易被認可和服從;非正式的制度,比如地方習俗等,一旦被自覺認可以及遵守,就同樣具有了合法性。城市管理的順利、有序進行依賴其合法性的建立。因此,現代城市管理不僅注重法制,而且也要更加尊重傳統與習俗。在知識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中,城市管理的手段以及工具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正確的決策依賴於科學的思維方式與預測方法,良好的治理也要依靠信息的大量獲取。數字城市、電子政務的運用已經逐步地使城市功能強化,並且加速了城市管理的民主化。?
(4)培養管理方式的系統化與市場化。城市作為一個「人群運動」的綜合社區,其諸系統要素錯綜復雜。因此,現代城市需要被當作一個系統來進行管理,才能做到有針對性並實現優化。對現代城市的大量信息,只有經過系統分析歸納,才能使管理有序化,決策科學化。城市管理的市場化就是在城市管理的過程中引入競爭機制。這一方面是因為自身是一個「經濟人」,要追求自身利益的優化;另一方面對變化的反應可能不夠敏捷。因此,現代城市管理具有市場化導向,許多事情已經交給營利性部門。?
。?
3?、城市管理體制(概念52)是整個國家行政管理體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作用是規范城市中國家之間的關系,以及城市中得政黨組織和國家之間的關系,是城市管理得以實現的制度基礎。?
4、城市職能(概念)是指城市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務中所承擔的職責和具有的作用,從動態來看,它是城市行使職權、發揮作用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
❾ 近年來國家網信辦出台了哪些,就是為了保障網路安全
國家網信辦出台政策如下:
8月25日,國家網信辦重磅發布「論壇社區」「跟貼評論」兩大新規。
9月7日,出台《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❿ 6.網路傳播傳播主體的多元性包括哪些方面
可以參考如下分析。
大眾傳播時代,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大眾媒體作為主流的信息傳播媒介,受眾使用它們的機會和可能較小,通常是以受眾的身份單向地接受信息,大眾傳媒以傳播者的形態自居。然而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局面,用戶不僅可以在社交網路上獲取各種新聞消息,例如,微博用戶可以通過關注社會熱點等了解時下的熱門話題,而且還可以在社交應用上發表自己的觀點、想法,分享自己的所得感悟。
一改過去單一的信息接受角色,成為傳播者和接受者雙重身份,這使得傳播者的形態從傳統大眾傳媒走入尋常百姓家,傳播主體變得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