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揭示大學生的網路文化有哪些突出特點

揭示大學生的網路文化有哪些突出特點

發布時間:2022-10-20 22:39:12

1. 網路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

正面影響
1.網路對大學生智力素質的影響
網路的開放性和方便性、內容的多樣性和廣泛性,為大學生提供了1個廣闊的學習空間,大大拓寬了大學生的求知途徑,有助於大學生開闊視野、促進學業,學生可以在這個廣闊的空間里自由翱翔;網路可以為大學生提供1種自由、輕松、沒有壓力的學習環境,網路可以讓你忘記1天的疲憊,網路可以讓你忘記1天的煩惱,網路可以讓你緩解遇到的壓力,另外網路游戲可以開發你的智力,有助於發揮創新能力;既然剛才談到網路是1個廣闊無比的空間,它的裡面1定存在著太多新鮮和1些對於你來說是未知的東西,這就有助於鍛煉大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2.網路對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影響
網路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大學生訪問這些網站,參加網站開展的各項教育活動,有助於增強愛國、愛黨意識,有助於強化道德主體意識與地位。同時通過互聯網,大學生可以學到在實際生活中難以見到的東西,畢竟網路的速度很快,大學生能盡早的接納新東西。
3.網路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
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信息的快速傳遞,以及1些通過電話聯系建立的新的人際關系,有助於引導啟發大學生培養和形成學習、效率、開放等現代觀念;網路通信縮短了人與人彼此之間的空間距離,這也就是讓大學生有了更大交往的范圍;新的人際交往方式的建立為大學生在現實社會中能更多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更方便的尋找自己的空間;網路還為大學生即將走向社會化提供了1個很好的「操練場」,有助於大學生能更好的表現自己。
負面影響
世間的事物都有雙刃性,「禍福相隨,利弊相生」就是事物的本質特點,網路當然也不例外。網路就像1條巨龍,它既帶來雨水的滋潤,又帶來了狂風的肆虐,既撒下了文明又席捲來了文化垃圾。對於大學生而言,資源的豐富和資源的共享導致了大學生的懶惰,懶得思考,懶得動手。比如課後習題,網上有答案,很多同學是藉助答案完成作業,根本就沒有思考問題的所以然。另外,網路本身有1定的不完善,網路里的東西很多,難免不好的東西也包含其中。由於大學生的心理發育還不夠10分成熟,缺乏對網路的甄別能力,再則,大學生的自治能力也不強,很容易陷入泥潭。此外還有少數學生沉溺於網上聊天和游戲而忽略了學習,網路產生這樣的結果未免太離譜了。還有的學生上網造成道德水平下降,網路用語是那麼的低俗,甚至是不堪入耳。更厲害的是****文化的傳播,腐蝕了無數大學生的心靈,由此引發的犯罪現象也是歷歷在目。

2. 網路文化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論文(2)

網路文化相關的形勢與政策論文篇二

《論和諧高校校園網路文化建設》

摘 要:校園文化環境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環境微觀結構中的重要一環,在網路環境下建設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已勢在必行。本文從校園文化的特徵入手,分析網路對校園文化的正、負兩方面的影響,進而探究和諧校園網路文化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和諧;高校;校園網路文化;建設

如今,網路已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高校中的教師和學生更是每天與網路有著零距離的接觸。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並以此作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校園文化是大學精神的體現,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和塑造著高校學生。互聯網的發展沖擊著高校校園,影響了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網路環境的出現要求高等學校必須在繼承校園文化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適應網路時代的發展,研究校園文化的新情況、新特點,全力建構網路環境下的和諧校園文化。

一、高校校園文化的特徵

(一)穩定的繼承性

校園文化尤其核心部分,具有非常穩定的繼承性,這就類似於人們常說的校園的文化傳統。每個高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歷史比較久遠的大學,歷經代代相傳、積淀,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校園文化。

(二)觸角的敏感性和時間的超前性

高校由於學生多為青年,敢想敢為,對新思想、新觀念比較敏感,接受得快;校園文化主體有較高的文化層次,思想活躍,敢於改革開拓,能走在時代前列;高校學科教育能夠迅速反映學術研究、社會思潮的新動態、新發展和新成果。這些因素決定了校園文化觸角的敏感性。

超前性不僅應注意傳統文化對於校園文化建設所具有的積極作用,而且更要注意現代以至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對於校園文化建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例如,網路時代的到來對校園文化的沖擊。

(三)形式的多樣性和參與的自主性

校園文化形式多彩紛呈,生動活潑,十分適合高校師生的需要。廣大師生,尤其大學生應以極大的主動性、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投入到校園文化活動中來。

(四)教育的滲透性

校園文化對師生尤其大學生具有很強的教育滲透性,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形成於無形之中又作用於無形之中,自然而然,易於接受,是一個日常性的、漸進性的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校園文化得到很好的建設,那麼各種積極的文化因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對人的基本修養需求和育人目標滲透於大學生文化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有利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網路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

網路自進入高校校園之後,其對校園文化的影響就被受關注。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在對校園文化建設產生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了大學生的學習內容。傳統的教學是師生面對面的進行“填鴨式”的灌輸,學生被動地接受。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網路拓寬了學生學習的渠道和途徑,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使得教學雙方有了更大的空間。使得參與式、啟發式教學真正成為可能,其形態從平面走向立體,從靜態走向動態。

2.拓展了大學生的交往空間,增強了大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個性的張揚,同時為大學生情緒宣洩提供了良好的途徑。網路交往使得人們的交往空間擴大,人際溝通的時效性、便利性和准確性提高,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大學生通過網路參與管理、發表作品、與教師同學交朋友,展示自身的價值。通過設計和維護網站、擔任網管等方式發揮特長,既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又可以極大地增強其自信心。同時,網路的匿名性為廣大學生不良情緒的及時釋放和網友之間的情感幫助、心理支持提供了新渠道。目前,我國大學生面臨巨大的就業、考研等壓力,上網消遣成為大學生目前排解壓力的重要渠道之一,這無疑對大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在網上跟帖,發表一些意見和建議,可以很好地釋放壓力,與網友進行交流,讓大學生受到一定的啟發與教育。

3.提升了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力。網路與高校校園文化構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殊關系。網路不斷地豐富了高校校園文化,並越來越成為高校校園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極大地提升了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力。高校校園文化原有的獨立性、相對封閉性,在網路環境下完全被打破了。高校校園文化的視野拓寬了,張力也增加了。基於網路的高校校園文化不再囿於校內,也同步輻射到校外,使之越來越成為社會大眾共享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促進了高校校園文化自身的發展。網路的無限包容性、無限拓展性使它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更新。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它幾乎可以呈現一切人類文明的成果,其豐富性使之具有無限的吸引力。也正因如此,網路已成為高校校園文化自身發展的一種強大的驅動力。

(二)消極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網路沖擊高校大學生固有的價值觀,弱化了其道德意識。網路是國際化的、開放的、自由的、民主的,網上信息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各種信息趨於無圍牆、無國界化,不同價值觀的文化可以在網路上進行傳播,因而網路信息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垃圾”。各樣的思想觀念、文化熱點、行為方式出現,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時期文化在高校校園內相互激盪,可以說網路催生了多元價值觀。網路文化的異質性、多元性,改變了大學生固有的價值觀念,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更趨於個性化、多樣化,以至於在社會道德生活中呈現出雙重或多元價值標准並存的局面,由此而來造成的道德判斷力削弱、道德評價失范,最終必然導致大學生道德選擇迷惘和價值取向紊亂。

2.網路使部分學生脫離現實生活,沉迷於虛擬世界不可自拔。網路是開放的,而身處網路世界中的人在人機對話中卻是相對獨立和封閉的。對於少數缺乏自製力的大學生來說,網路讓他們體驗到了虛擬世界的快感,使他們沉迷於其中而脫離了現實的社會生活。現實人際關系的淡化,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出現了特有的網路問題,如網路成癮症、網戀、人格自閉、人格分裂、網路犯罪等。同時,這些問題也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很大的傷害。

三、和諧高校校園網路文化建設的策略

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是指校園文化系統中,各個層次、各個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始終貫穿“和諧”這一主線,以網路時代新的理念、新的思維來認識和諧校園文化。同網路帶來的積極影響相比較,其消極影響是次要的,也是可以控制的。網路與高校校園文化共生共存,網路與高校校園文化的和諧,正是高校發展追求的目標之一。網路與高校校園文化完全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實現共同發展,也完全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實現和諧發展。

(一)加強物質建設,打牢網路時代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

大學校園文化的網路化不是簡單地將傳統的大學校園文化形態在網路上呈現和展示,而是大學校園文化形態的創新,是在網路文化背景下,實現兩者結合的產物。網路化校園文化建設,前提是建立網路。學校主要是建立校園網路,包括校園網的硬體環境和校園網的應用系統。要量力而行,不斷推進,加大對網路物質設施的建設,努力建設數字化校園。首先,要加大網路硬體建設力度,為數字化校園構建提供優質的硬體環境。其次,網站建設要貼近實際,一方面,要加強“紅色網站”建設,弘揚主旋律,用主流的意識形態佔領陣地,強化網站的引導功能;另一方面,要創新網站內容,豐富互動形式,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二)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全面、可行的網路行為管理系統

首先,網路管理應從制度入手,規范網路運行規則,嚴肅網路行為規范,同時強化對各種信息的適時監控、分析、加工、處理等,從源頭上減少、杜絕有害信息,強化正面引導,凈化網路環境。建立一支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精通思想政治工作,並且掌握網路宣傳技術的專兼職網路工作隊伍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這支隊伍,進行有效的監管,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網路文化中的指導地位,唱好網路文化的主旋律,杜絕網路中的反動、黃色、腐朽和暴力等文化內容。

其次,網路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管理在努力實現“自律”和“他律”結合的過程中,也在倡導“自助”和“他助”相結合的理念。在網路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管理機制中也涵蓋了大學師生在應對各種問題時的“自助”和“他助”相結合的矯正機制和干預機制,強調師生共同參與建設,以消解網路文化對大學師生的負面影響。同時,注重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路觀。加強網路道德的宣傳力度,使學生將網路道德和網路技術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倡導道德自律,強化網路道德責任意識,提高大學生對網路信息的識別警覺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能力。引導大學生培養網路公德意識,做到不看、不聽、不傳黃色信息,不拋垃圾信息,不在網上進行惡作劇,使用文明的上網語言。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網路化校園文化活動

學生、教師是網路化的校園文化的參與者、建設者。學生與教師是網路化校園文化建設的關鍵。同時,豐富多彩、清新健康的網路校園文化能培養高素質的學生與教師。學校應當組織內容健康、格調高尚、豐富多彩的網路化校園文化活動,讓校園逐步形成濃厚的學習氣氛。高校要運用有效杠桿,盡力規避浮躁、虛假、急功近利等風氣,保持大學寬松、活躍、執著的學術環境,充分發揮人文和藝術學科的優勢,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加強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

總之,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它在開拓人們視野、加快人類溝通交往、帶給人類文明的同時,也會給大學生的成長帶來嚴重的威脅。因此,高等學校必須認真研究網路環境下校園文化呈現出的新特點,針對新問題,提出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舉措,構建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以適應網路化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耀燦等.思想政治教育學前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邦虎.校園文化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徐書業.學校文化建設研究[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趙均.校園網路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現代傳播,2007,(5).

[5]韓冰清.網路環境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略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2).

3. 網路文化特徵的主要特徵

就目前其主要特徵有:網路文化的衍生性決定了網路文化必須具有很強的繼承性特徵;網路文化的人際傳播性決定了網路文化的非中心性特徵;網路文化技術基礎的網路化決定了網路文化的開放性特徵;網路文化的集群化決定了網路文化的多變性特徵;網路文化的信息化決定了網路文化的及時性特徵;網路文化的民俗性決定了網路文化的反理性特徵。
網路已經成為普通大眾的另一個活動空間,成為重要的信息來源之一,其作用和滲透力還將不斷擴大。目前,對網路文化褒貶不一。從網路文化的基本特徵入手進行研究,有助於我們全面、深刻地認識網路文化,促進網路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概括地說,網路文化具有補償性、極端性和大眾性等三大特徵。

4. 當代大學生流行文化現象有哪些

一、目前大學生流行文化表現方式
1、流行語
流行的時尚文化給語言帶來了無窮的活力,新詞語不斷的涌現出來形成了一種流行語。流行語就成了現今大學生當中相互交流時必不可少的方式,成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高校流行的的流行語大體上可分為網路流行語和影視流行語。比如在大學生當中比較流行的網路語言有:「有木有」、「神馬」、「給力」、「御姐」、「蘿莉」、「正太」、「hold住」、「神馬都是浮雲」、「我爸是李剛」、「高富帥、矮窮矬」、「白富美」等等。電視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體,在人們生活中成了重要的信息傳遞載體。每當春節的時候春晚節目中的形形色色的台詞也將成為人們當中新一代的流行語。例如:「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麼聊齋」、「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智商余額不足」等等。這些影視語言剛出現不久就出現在大學生的日常語言當中。
2、消費的流行時尚
社會不斷地在發展,社會的目光也突然地轉向關注個性、時尚的時候,思想活躍、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當然不會落後緊跟時尚的潮流,成為流行時尚的風向標。大學生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意外,注重別致的發型、換新款手機、泡吧、進健身房、旅遊熱、網購等等,總之一切顯得自己「更時尚」的事情,都會沖擊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對於新型手機的追求,各種智能手機、音樂手機等等都是大學生追逐的對象。Iphone、三星、HTC、SONY等等都是大學生當中最流行的品牌。大學生們為了這些流行的東西不惜花重金買這些電子產品,更有甚者不惜省吃儉用不吃不喝來攢錢來買這些所謂的「時尚品」。
當代大學生的節約意識的淡薄,突出的表現在社會交際方面。社會交際包括大學生談戀愛,已被大學生看做是大學中必修的一門「課程」。現在大學校園中比較流行「人際投資」,無論是過生日、考試得高分、入選學生幹部、比賽得獎都要請客。
3、文化的流行時尚
音樂是最擅長於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心弦的藝術形式。流行音樂的產生也無疑是另一種流行的時尚。流行音樂的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並被廣大群眾所喜愛,被廣泛傳唱或欣賞。對新事物很敏銳的大學生也已然成為流行音樂的最佳追隨者。從最初的「港台風」直至後來流行的「歐美風」、「拉丁風」、「日風」、「韓流風」,流行音樂在校園中的每一個角落流動。
游戲文化已成為時尚大學生流行的休閑娛樂方式。那些時尚、前衛大學生當然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時尚的機會。更有些游戲出品公司也專門找一些各大著名高等學府來選拔時尚、前衛、了解游戲的學生來為他們的游戲產品做代言,這樣更使得大學門湧入這個風潮。游戲的吸引力是非常強大的,玩它的隊伍越來越壯觀不僅是男生現下女生當中玩游戲的也非常多。
大學生們還喜歡從影視劇當中可以提取信息,從而讓他們「走在時尚的尖端」。大學生們對於時尚元素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可以很很容易的從影視文化當中現下流行的服飾飾品,也有些大學生可以隨口就能說出影視劇當中的經典台詞,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4、 服飾的流行時尚
服飾流行時尚對於現代大學生的穿著打扮及行為舉止構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流行時尚信息鋪天蓋地,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大學生可以從網路、雜志報紙、電影電視中,可以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時尚信息。電視模仿秀、明星訪談、歐美大片以及韓劇等都對大學生的穿著打扮及舉止行為都構成了巨大影響。不論是「歐美風」還是「韓流」,新的文化概念或是新的信息所帶來的新的時尚觀念,都可能得到大學生隨時隨地的模仿和表達。這種模仿與表達的狀態對大學生來說,他們既是時尚的文化受眾,同時又是對時尚文化起到推動的作用。
二、大學生追求流行文化的心理特點
1、求新的慾望
作為時代的驕子,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之前,都是對大學校園有著美好的憧憬和嶄新的期待的。可是正當他們踏入校園時,那些暫時的新鮮感和憧憬會逐漸退去,迎面而來的是繁重的學業與未來就業帶來的壓力。而這時,外面的花花世界與校園三點一線的乏味節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落差心理必定使大學生產生挫敗感。原本美好的願望在現實面前必須低頭,現實的壓力是他們心生失落、厭煩的情緒。這時流行時尚元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他們通過對服飾、話語的了解、模仿與創新,一定程度上求新慾望得到了滿足。所以,多姿多彩的校園流行文化就應運而生了。
2、自我防禦和自我顯示意識
普遍的大學生可以透過這種補償方式得到一些自信和暫時的精神滿足感。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特殊心理狀態:既希望追隨大潮,求同,和周圍的人群環境相融合,不想被人看成很「另類」,通過對共性的順從獲得心理的安全感;又想要「存異」顯示與眾不同,而後獲得精神上的優越感。
3、 時尚的個別差異
當時尚在大學生中開始發展之時,當代大學生群體間因為物質基礎、家庭條件、個人文化素質、現有知識水平和對新鮮事物敏感度的高低等因素差異,在追求流行時尚的方式上會表現出多樣化的差別特徵。差異性是讓大學生內部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與動態化的基本原因。個體間的差異性性與群體內的多元性都與時尚的個別差異特徵相適應,其次現實這些特徵的同時也會受到社會轉型這一大背景的影響。

5. 網路文化的特徵包括哪些

網路文化就目前而言,主要特徵有網路文化的衍生性,決定了網路文化必須具有很強的繼承性特徵,網路文化的人氣傳播性,決定了網路文化的非中心性特徵,網路文化技術基礎的網路化,決定了網路文化的開放性特徵,網路文化的集群化,決定了網路文化的多樣性特徵,網路文化的信息化,決定了網路文化的及時性特徵,網路文化的民俗性,決定了網路文化的繁理性特徵還包括三大特徵補償性極短性大眾型

6. 網路文化特徵的三大特徵

互聯網是有著巨大吸引力的虛擬空間。在這里,人們可以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展現自己的閃光點,並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獲得尊重、友情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對於很多人來說,現實生活中難有這樣的機會。因此,網路文化具有「補償性」特徵。
既然是補償性文化,就必然夾帶著很多牢騷和不滿。網路上出現的很多問題,其根源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通過在網上發泄,以補償難以實現的願望。正是由於這種原因,網路成為一種社會安全閥,為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訴求和情緒宣洩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客觀上起到化解情緒、緩和矛盾的作用。社會上的不公平、工作中的重壓、懷才不遇的感慨,都可以通過網路進行發泄,並得到呼應,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滿足感。
由於人們樂於在網上反映自己的喜怒哀樂,傾瀉積累的不平和怨氣,對社會、文化、經濟等方面的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網路成了反映民情的最好渠道,成了社會的晴雨表。政府部門不但可以從網上看到民眾的基本心態和社會的主要問題之所在,還可以有意識地利用網路,對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大事件,廣泛徵求民眾的意見,使決策更具科學性,有著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通過群體討論,無論最初的意見是哪一種傾向,其觀點都會被強化,稱之為群體極化效應。人們普遍有著從眾傾向,並希望自己表現得更加突出,於不知不覺中把原有的觀點推向極端化。網路具有實時性、互動性和開放性,使得在極短時間內,數量巨大的人群捲入到討論之中。人們相互攀比、逐步強化,產生了極其強大的群體極化效應。
互聯網放大了個體行為影響,聚合了個體行為能量。原本一些分散在各處、被社會忽略的少數人聚集起來,形成了小的群體,並有著不斷增大的趨勢。善的力量是如此,惡的力量也是如此。在現實生活中分散的、不受人注意的丑惡現象,往往能通過網路集中地反映出來。這是有的人對網路文化大加抨擊的主要原因之一。實際上,在網路文化中,這些丑惡現象及其散布者只佔有很小的比重。
網路文化的極端性特徵,可以迅速把「善」放到最大,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德、推動制度完善。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丑惡和不公平現象,都會在網上被曝光,迅速被正義的洪流所淹沒。2005年,湖北佘祥林「殺妻」冤案曝光,網路輿論大嘩,促使死刑核准權收歸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山西黑磚窯事件在網上披露後,迅速引起媒體關注,帶來整治非法用工專項行動。網路形成的「群體極化」現象,有助於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科學精神。網上關於華南虎照片真偽的熱議,反映了人們對真理的追求,對社會浮躁現象的反思,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質疑。 網路文化是「草根文化」,有著很強的大眾性。從互聯網上可以及時搜集到大量信息,使得少數人對信息和知識的壟斷難以為繼。人們不再仰視專家和學者,而是將他們的觀點與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比較、進行分析,從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傳統媒介上,普通民眾缺少話語權。只有在網路上,他們才能暢敘胸懷、指點江山,表現出對傳統的顛覆和對權威的挑戰。
去年,一批受到廣大群眾喜愛的網路歌手及其成名歌曲,成為很多著名音樂家的批評對象,甚至有人稱,「網路歌曲的泛濫成災讓內地流行音樂倒退15年」。專家的評價和普通大眾的評價有著很大分歧。網路歌曲《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等沒有經過任何宣傳,迅速唱遍大江南北,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它們曲調歡快、語言詼諧,比喻奇妙,符合當前普通大眾的審美標准。不可否認,大眾文化中確實存在著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但是,它們只佔很小比例,而且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
對於網路文化的另一個指責是「娛樂化」。有人說,「現在的網路被嚴重地娛樂化、游戲化、低俗化,網路從高科技的工具退化為使人們玩物喪志並進而危害社會的玩具。」這句話很讓人費解。人的本性之一就是追求快樂。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壓力巨大的社會中,人們通過網路去尋找快樂、緩解緊張的情緒,又何錯之有?數學大師陳省身認為數學是快樂的,對數學有著濃厚而執著的興趣,把數學看成生活的一部分。被人們視為從事「嚴肅事業」的科學家,如果在研究中沒有感受到快樂,是無法支撐下去的,更何況普通的民眾呢?在緊張的工作之餘,來一點忙中偷閑、忙中取樂,又有何不可?
網路文化的大眾性,使之成為提升人類智慧的重要途徑。通過網路構築整個社會的神經系統,將低智商轉化為高智商,將相互分離的個別人的智慧,轉化為更高層次的組織智慧、國家智慧和人類智慧。維基網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讓每個人都成為網路全書的編撰者,貢獻出自己在某一領域的專門知識。維基網路收錄的詞條數,是大英網路全書的15倍。與後者相比較,維基網路容量更大,更具時效性,而且在許多主題上更加深刻。
當今世界,文化已成為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十七大報告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由於民眾的廣泛參與,由於脫離了地域的限制,網路文化在樹立國家形象、發揚光大中華文明、培育網路文化產業等方面,都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扮演著傳統媒體無法替代的重要角色。

7. 網路文化受大家歡迎,它有哪些特點

對我們自身來說,也看到了現在網路文化已經非常的受大家的歡迎了,畢竟我們自己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也是受益於這樣的一些網路文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文化,所以我們自己的一些生活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而這樣的一些影響也是可正面性可負面性的。如果我們自己運用不好這樣的一些網路文化,很有可能就會深受這樣的一些網路文化的攻擊。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也會發現網路互聯網的存在的確是讓一些人他們自己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幫助,因為現在自媒體的時代已經是日新月異了。

而且對於這樣的一些網友來說,也會感覺到我們自己說的這樣的一件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話,他們就會感覺到十分的不能夠忍受。而且這個時候我們很有可能會遭受到網路暴力的攻擊,對我們財產稅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威脅。

8. 為什麼要研究大學生網路文學的影響

一、網路文化的內涵

網路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路文化是指傳播在網路上的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是基於互聯網而產生的,具有傳播的迅速性、時效性、廣泛性等特點。狹義的網路文化是指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路技術以及網路經濟基礎上的精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們在互聯網這個特殊世界中,進行工作、學習、交往、溝通、休閑、娛樂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等方面的總稱。

二、網路文化的特點

網路已經成為廣大民眾不可或缺的精神世界,網路的作用已不能量化。網路文化具有以下特點:

(一)補償性 。網路相對於顯示世界來說,是一種虛擬的世界。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相互不認識的人可以隨意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相互支持和幫助,尋求自己的價值實現。然而,現實中很難有這樣的機會。因為網路文化這一補償性特徵,必然帶來很多的牢騷和不滿,這無形中使網路世界成為發泄情緒的工具,更受到年輕人,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的青睞,這樣就能緩解現實生活中帶來的壓力和不滿。

(二)極端性 。網路輿論,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的威力。由於網路自身特點,使得某種觀點被放大,流傳迅速,造成群體從眾效應,這也潛移默化中影響民眾的社會心理狀態。一件在現實中很小的事情,放在網路上,經過傳播,就會造成強大的輿論壓力,最近網路上的人肉搜索,艷照門事件,貪腐腐敗官員家底被爆,等等。這些事情的發展是否對現實世界的發展有利,對民眾以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心態發展有益,是目前亟待調查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三)大眾性 。網路已成為全民依賴的「第二世界」。無論是學者還是普通民眾,都可以隨意從網路中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資源,這得益於網路的快速發展,政府信息網路的公開,以及一些便民服務越來越傾向於網路一體化。大到現實中的學習、生活、工作,小到聊天交友,暢談自己的觀點,未來,都可以從網路中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但是,一些網路惡俗文化又同樣充斥著人們的視野,特別是祖國的未來花朵,如何才能保護當代大學生分離危害,獲得健康的養分茁壯成長呢?

三、網路文化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

(一)網路文化對高校大學生的積極影響 。第一,有利於開闊視野,促進交流。較之之前信息的閉塞,自從網路時代的發展,當本文由畢業論文網http://www.lw54.com收集整理代大學生不僅可以獲得書本上的知識,更是能夠獲得網路上的信息資源,不僅可以了解國內時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動態,也能實時了解國際發達國家科技發展,人文觀念等。不僅開闊了大學生的視野,無形中促進大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懂得拼搏努力,而不是家長和老師的督促。另外,網路促使大學生人際關系更和諧,交友廣泛,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可以得到網路朋友的理解和支持,這緩解了大學生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和抱怨,增加了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第二,有利於豐富大學生的課外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加速了現實世界的更新,人們將工作之於轉移到網路上來,信息網路中的多媒體更是發展的美輪美奐,吸引人們自由玩樂,緩解現實世界的煩躁與喧囂。而當代大學生接受新生物反應快,模仿學習新的網路科技技術也是得心應手,不僅增加了課余活動,帶來了身心的愉悅,同時也會促進網路的健康發展。使得現實世界和網路世界交織在一起,共同推動社會的發展。

第三,促進新的思維模式的形成。網路文化的虛擬性和平等 性,讓大學生可以輕松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又可以幫助大學生懂得為人處世和換位思考問題,慢慢的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次都會促進大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社交能力,以及以後進入社會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大學生慢慢形成哲學辯證的對待問題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從而促進當代大學生的思維發生量的變化,最終沖破質的飛躍。

(二)網路文化對高校大學生的消極影響 。第一,網路文化多元性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當代大學生很多都是未成年人,心智發展還未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還很欠缺,網路文化雖然可以給大學生帶來很所積極的影響,但是,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兩面性的,特別是新的事物。部分大學生因為自身以及成長環境等因素,在網路多元化的紛繁復雜的網路世界裡沉迷游戲,無法自拔,這些消極影響侵害祖國鮮嫩的花朵,讓我們痛心疾首,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要依靠大學生自覺抵制不良文化的侵擾。

第二,網路阻礙大學生的正常人際交往。網路世界吸引了無數大眾特別是青年一代的大學生,通過網路調查,部分大學生表示自己願意和 網友聊天而不是現實中的同學和朋友。這不僅影響了現實中同學之間的正常人際關系,也影響大學生自身的發展,造成大學生沉溺網路聊天,游戲,甚至發展成為網戀,最近媒體頻繁報道,女大學生因和網友見面失蹤和被害的案例,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網路文化的發展給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的利弊,如何規避這些風險,也應是專家和廣大學者研究和關心的課題。

四、 正確引導大學生對待網路文化

網路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不僅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不僅要通過高校的教育引導,也需要政府加強立法,同時需要大學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第一,加強高校的教育引導。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是社會的進步,但是新生物的發展總是曲折的,高校應掌握輿論的控制權,引導網路文化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在內容選擇上,應將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放在第一位,同時在課外實踐上,應積極引導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中去。在處理問題上,較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照顧學生的自尊和自信,給予更多的關愛,而不是一味的處罰和打擊。另外,大力宣傳和諧文化的構建,促進多方共同搭建健康的網路平台。

第二,加強立法。要組織學生認真學習有關網路的相關法規,增強網路法律意識;要結合相關實際,制定網路規章制度對校園網路資源進行規范管理;要完善網路信息管理監控機制,黨辦、宣傳部、保衛處、網路信息中心等部門共同協作,做到反應迅速,防控有力;要迅速堅決查封反動的、低級趣味的東西,凈化校園網路資源。

9. 網路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活動、文化方式、文化產品、文化觀念。

網路文化是現實社會文化的延伸和多樣化的展現,同時也形成了其自身獨特的文化行為特徵、文化產品特色和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特點。網路文化是一種只在互聯網上流通,而較少為非網民所知的獨有文化。

由於網路於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網路予人認識之外,也同時在網上被同化、融合、產生,甚至衍生成現實世界的文化,有些網上文化又會因著本身已經存在的同類演變出來,故此變化和傳送的速度很快。

網路文化分類

1、廣義文化

廣義的網路文化是指網路時代的人類文化,它是人類傳統文化、傳統道德的延伸和多樣化的展現。

2、狹義文化

狹義的網路文化是指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路技術以及網路經濟基礎上的精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們在互聯網這個特殊世界中,進行工作、學習、交往、溝通、休閑、娛樂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和社會心態等方面的總稱,包含人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知識結構、道德修養、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行為方式等方面。

10. 網路文化很有特點,你有哪些認識與了解

我個人理解網路文化具有:虛擬,大眾化和個性化,共享,開放多元,時效性等特點。

以上即是我對互聯網文化特點的幾點認識和理解,互聯網文化已經成為網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尤其在手機互聯網的推動下,我們享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便捷,也無形之中在推動著互聯網文化的發展,未來我們應當以行動讓互聯網文化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揭示大學生的網路文化有哪些突出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1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4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75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76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58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24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33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2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695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32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2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990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0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13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59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0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86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73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5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