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反網路暴力有哪些

反網路暴力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23 05:58:53

⑴ 中央網信辦稱加強被網暴重點群體救助保護,哪些行為屬於網路暴力

最主要的三個網路暴力行為包括人肉搜索,對其他人進行非常惡劣的人身攻擊以及集體審判的行為。

我國之所以提出加強對網路暴力重點群體的保護方案,主要目的是保護眾多普通人和公眾人物的合法權益,減少網路暴力影響社會秩序和他人正常生活。伴隨而來的是清朗運動,最初,許多人都不認為相關部門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集中管理網路信息和網路暴力。現如今,我國已經逐步確定出良好的網路發展方案,各大平台響應政策號召,減少人肉搜索和人身攻擊。

第一種表現形式:人肉搜索

當我們上網搜索資料時,網路信息又多又雜,根本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到最准確的答案。可是部分人群卻利用各大平台注冊賬號的信息,不斷地通過各大平台搜索公眾人物的個人信息或新聞當事人的全部信息。不合理的搜索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力,尤其是人肉搜索影響巨大。

總的來說,不要人雲亦雲,拒絕充當鍵盤俠。不要進行人身攻擊和人肉搜索,為塑造良好的網路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⑵ 如何應對網路暴力

1

控制情緒

遇到不和諧的言論時,要保持冷靜,因為情緒激動時容易亂說話,反而會成為對方繼續攻擊你的把柄。

⑶ 網路暴力的危害和應對的方法

1、網路暴力侵犯了當事人的權益。

網路暴力中,參與者非理性的群體攻擊侵犯了網路暴力事件當事人,對當事人的身心造成了傷害,並直接侵擾了當事人的現實生活。

網路暴力混淆真假,在網路暴力事件的不斷沖擊下,原本難以辨識的真善美和假丑惡變得更加難以區分。

2、網路暴力影響網民的道德價值觀。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他們的行為和處事方式。

那麼,面對如此的網路暴力,我們有哪些解決方式呢?網路暴力的解決方式如下:

(1)收集網路暴力的證據。

在信息泄露之後,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

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2)向相關部門報案。

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機關可以介入調查。

(3)委託律師維權。

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4)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

個人信息泄漏後,不僅可以用這些信息盜用你的賬號,甚至還可能騙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聯系工具賬號丟失,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你的親朋好友,要他們倍加防範,以免上當受騙。

⑷ 網路暴力的危害與應對方法

網路暴力的危害
1、網路暴力混淆真假

真真假假的世界,尤其是網路這樣一個虛擬的社會,真假原本就難以辨識,而在網路暴力事件的不斷沖擊下,原本難以辨識的真善美和假丑惡變得更加難以區分。通常,對真理的曲解並不在於信息源本身,而在於真理在傳播的過程中被歪曲混淆,網路暴力事件,往往是真理被曲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混淆了對與錯,真假難辨。網民進入網路世界,應該具備對與錯的基本辨識能力,可實際情況是,在網路這樣一個虛擬世界,對與錯的界限變得很模糊,當然,如果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是絕對值得推崇的。但是這里的混淆並不是辯證的用理性的態度去理解事情,而是將錯的東西說成對的,而對的事情又變成錯誤的,歪曲事實真相。眾多網民參與網路暴力事件時,會帶有個人情感的去看待事物,換而言之,就是對待一個事件往往會有「第一印象」,這個「第一印象」就是個體對網路事件的第一態度,而在接下來的過程中,進行搜索或者獲得資料試圖去辨明事件真相也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進入網路世界的人們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在利用搜索網站進行搜索時,所搜尋到的資料和觀點基本都是和自己原本持有觀念相一致的觀點,這個過程中不但無法將其從錯誤引向正確的觀點,反而會更加強化其原有的觀點。一件事情在網路上引起爭論,引來各方關注和討論,原本是件好事,經過討論和辨別的事情能夠更加趨近真理,可是網路暴力的發生也是網路事件引起爭論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不是討論結果的價值多元化,而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極端觀點佔主流地位,網民不自覺的站隊,無形中充當了網路暴力事件的推動者。縱觀多數能夠引起極大爭議的網路暴力事件,不難發現這樣的事件大多即使未違反法律也多半違背普遍道德倫理價值觀。

2、網路暴力侵犯當事人權益

網路暴力中,參與者非理性的群體攻擊侵犯了網路暴力事件當事人,對當事人的身心造成了傷害,並直接侵擾了當事人的現實生活。尤其人肉搜索風靡開始,網民已不再局限於在網路上通過語言文字或圖像的方式對當事人進行攻擊討伐,通過人肉搜索手段直接從網路虛擬社會滲透到現實社會,對當事人的現實生活進行騷擾。網路暴力事件中,受害人有名有姓,卻找不到具體的實施傷害的人,正因為如此,參與的網民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肆意而為。網路集體暴力中,網民很少考慮到當事人的心理。而當事人因網路暴力事件,所受的懲罰完全非等量懲罰。當事人需要道德譴責,需要法律制裁,但絕對不需要披著道德外衣打著正義旗幟的暴力去解決。

3、網路暴力影響網民的道德價值觀

除了直接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外,網路暴力行為的頻繁發生,會影響網民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念是人類社會秩序正常運行、美好和諧社會得以構建的保障。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他們的行為和處事方式。就學校食堂旳例子來說,每到吃飯時會很擁擠,樓梯中總是人頭攢動,但是卻亂中又井然有序,就是價值觀念在發生作用。交通規則的道理相同,在交通規則還未制定、紅綠燈都還不存在的世界,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車輛也會互相相讓,以使每一個通行的人能快點到達目的地。社會的普遍價值觀影響了個體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網路暴力沖擊人自身的防衛系統,原本符合社會倫理、符合道德意識的價值觀在網路暴力的沖擊下會被扭曲。原本提倡的辯證法在網路暴力事件中完全被忽略,事情變得只有兩個極端,非A即B。在網路暴力事件中,參與事件的網民盲目的支持某一方過於絕對化的觀點,披著道德的外衣,做著違反道德的事,而且並不認為自己有錯。這里網路暴力的表現就是扭曲的價值觀,把錯誤的觀點當成是真理,堅決不承認錯誤。人在思維上有一種慣性,就是有時會過於堅信某一方面的觀點,並通過其他信息的搜尋不斷的強化自己的觀點。正因為個體已經偏向於某一方面的觀點,一旦與自己已有觀念不同的觀點侵入,則會存在不安全感,盡其所能的去維護自己的觀點,進而自我欺騙,在搜集與自己持相同觀點的同時加上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騙,原先的觀點被強化,不再接受其他觀點,價值觀被扭曲。

4、網路暴力阻礙和諧社會構建

網路暴力事件加速個人信息的泄漏,引發社會恐慌,阻礙和諧社會的進程。2012年4月對公民如何保護個人信息權進行了網路調查,參與人數4142人。其中對於個人信息是否泄漏的調查數據顯示:30%的人多次遭遇信息泄漏狀況,40%的人偶爾有信息泄漏的狀況,僅15%的人極少遭遇此情況,且15%的人對自己信息是否泄漏尚不清楚。由此可見,至少70%以上的人遭遇過不同程度的個人信息泄漏狀況,個人信息安全關繫到個體的切身利益,個人信息遭到侵犯,使得當事人缺乏安全感,容易引發不安情緒。而對於個人信息存在哪些安全隱患方面,52%的人認為機構或網站擅自將個人信息泄漏或販賣給其他機構或個人,23%的人認為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用於詐騙等犯罪行為,18%的人認為機構或網站的個人信息保管機制不健全,5%的人認為個人在上網時遭遇「釣魚網站」,而僅有2%的人認為是其他原因。很明顯98%以上的人所認為的安全隱患都與網路有關。網路暴力事件侵犯了當事人的名譽權、隱私權,泄漏了網民的個人信息,更加增強了個人信息的安全風險,引發了社會的恐慌情緒。網路空間和現實社會是有共通之處的,有的學者則直接認為,「網路空間」也是「現實社會」,只不過它是一種通過虛擬技術進行信息交流和傳播的新型媒介而已。按照這樣的說法,網路空間,是人們生活的空間,是一個以虛擬為形式的「現實社會」。那麼,在這樣一個社會所受到的一切影響也必然會作用到現實社會。網路暴力是「輿論」場域的群體性紛爭,以道德的名義對當事人進行討伐,可以說是網路自由的異化,這無疑阻礙了和諧網路社會的構建。與現實社會的暴力行為相比,網路暴力參與的群體更廣,傳播速度更快,因此某些意義上說,可能比現實社會的暴力產生的危害更大。網路暴力的產生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危害大、影響范圍廣,而且蔓延趨勢嚴重。網路暴力作為網路表達自由的異化現象,有的學者認為不僅是對人類公共道德和傳統價值觀念的挑戰,更為嚴重的是,網路上的一些過激言論或行為已經觸及到法律的紅線。也有的學者認為,網路上的發泄情緒所引發的網路暴力,不僅使得社會倫理大廈根基動搖,道德與誠信逐漸淪喪,而且古老的文明傳統即將逝去,與現代文明風氣也漸行漸遠。國外學者也注意到網路暴力的嚴重性,並一致認為網路暴力以及給受害者的騷擾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他們提出,與傳統暴力相比,網路暴力以及網路犯罪來得更加頻繁。而且有人甚至認為互聯網潛在的巨大危害能徹底摧毀一個人的生活,這里摧毀的力量指的就是網路暴力。隨著博客、貼吧、論壇以及視頻網站的運營,人們的行為、話語、姿態,可能通過這些媒介,登上網路平台,遭受公眾審判,而公眾在審判的過程中帶有過多的個人情感和情緒的發泄,往往過於偏激,引發網路暴力。加之人肉搜索的興起,私人信息被曝,網民跟風炒作,擴大事情影響,引發網路暴力,給當事人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針對性的教育引導整治「網路暴力」的關鍵是教育引導。教育者不能「談網色變」,要正視網路的「雙刃劍」性質,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網路氛圍,用積極的信息豐富青少年生活,讓青少年認識到虛擬不是生活的全部,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會使人生更美好。
教育中要引入網路道德教育。青少年涉足「網路暴力」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的缺失,因此教育要對症下葯,培養學生正確認識網路道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倫理知識引入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網路的責任感。
要引導青少年正確看待網路,讓年輕的網民以辯證的眼光審視網路中的各種現象。對網路中的信息真偽性加以理性的認識,杜絕盲從;充分結合未成年人的興趣、愛好,加強網上正面宣傳,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網路文化氛圍,不斷增強網路安全與道德意識,培養良好的網路道德素質,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
另外要教育青少年辨別網上信息的能力,通過引導青少年對網上信息內容的辨別,反思網路中信息良莠不齊的現狀,讓青少年養成在虛擬環境下能思考、會節制、有辨別的能力。
規范互聯網行業,在制度和技術上加大對不良信息的監管力度涉及互聯網的行業很多,互聯網行業就是網上信息的所在之處。很多網站服務商為了博取更多的關注而不負責任地發布或鼓勵網民發布諸如名人花邊新聞等不良信息。這類消息往往缺乏依據,或根據細碎的片段,利用網民好奇心理,斷章取義得出一些「轟動效應」強烈的結論,從而得到點擊率和經濟利益。
國家相關職能部門要在規范互聯網方面有所作為,政府有義務監管和整治互聯網行業。對散布不法信息的網站要制訂明確的執法依據,下大力整治,在技術上提高監管效率,長期整治,逐步凈化網路環境。
探索和建立實名制上網機制長期以來的匿名網路弊端凸顯,網民可以輕易地對事件進行不實的報道或評論,各種和網路沾邊的犯罪案件往往就是由於匿名網路的虛擬性和無制約性所致。在虛擬的環境下,網民可以以匿名方式從事「網路暴力」活動。韓國明星崔真實自殺案就是由於匿名消息超出當事人心理承受能力造成的。
過分的自由如同斷線的風箏勢必會撞得粉碎。沒有必要的管制,倫理道德的底線往往會被無情地埋葬。網路文明不能只寄希望於網民的誠信,網路中必須有能讓網民對自己在網上的言行舉止負起責任的制度。
實名制上網可以大幅度減少網上不負責任的言論,實名網民在發帖前會考慮所發信息內容的真實性,至少在發貼前進行必要的調查。

⑸ 對抗網路暴力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對於你說的這個情況對抗網路暴力的話,如果構成嚴重侵權的話,那麼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拿取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追究相關,嗯,當事人的造謠誹謗或者是侮辱,等刑事責任,如果是因為公眾人物一般的評論,禁止道德方面怎樣的評論,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網路,把電腦一關,手機一關不看,評論不看,相關的新聞,這是最好的辦法,眼不見心靜。

⑹ 網路暴力都包括什麼

網路暴力包括的表現形式如下:
1、網民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的網路事件,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失實言論,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
2、在網上公開當事人現實生活中的個人隱私,侵犯其隱私權;
3、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正常生活進行行動和言論侵擾,致使其人身權利受損等等。網路暴力主要是指:一種網路形式的言語暴力,它是一類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言論、圖片、視頻的行為現象。
法律依據
《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製作、復制、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
(一)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
(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
(三)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八)損害國家機關信譽的;
(九)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的。

⑺ 當今社會,如何更好的制止網路暴力

目前來說,抵制網路暴力只能是盡力而為,不可能全面鏟除。大方向,加強法律懲治力度和網路審查,以法律武器壓制惡的瘋狂滋生。當然 這是有些難度的,畢竟網路信息爆炸時代,很多東西都是掩藏在巨大的網路世界裡的。小方向,也就是我們自己去正確對待。面對不了解的人事,不去評價,不助長氣焰。學會自己判斷,學會理性對待。最應該注意,不能因為一件事網路暴力他人,這樣的自己與網路暴力施暴者毫無區別。最後,只要有網路,一定有暴力。網路暴力不可能完全消失,就像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永遠有差距一樣。

⑻ 網路暴力有哪些

網路暴力的方式

(一)在形式上

(1)以文字語言為形式的網路暴力

(2)以圖畫信息為形式的網路暴力

(二)在性質上

(1)非理性人肉搜索

網路暴力事件的另一主要類型是非理性人肉搜索。非理性的人肉搜索最易侵犯受害者的隱私權,而參與者往往認為是一件刺激而有趣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滿足於自身「fbi」能力的竊竊自喜。關於非理性人肉搜索的網路暴力事件比比皆是,電影《搜索》中很好的反應了這點。電影講的是關於公交車上「讓座」事件所引發的網路暴力。電影中,女主角因為在醫院被檢查出癌症晚期而受到打擊,沒有給身邊的老大爺讓座,這件事被人拍下視頻傳上網路,最終引起群體的口誅筆伐,在網路上通過文字言語、圖像的方式進行攻擊,最終人肉搜索和網路暴力將女主提前推入死亡。很多情況下,網民習慣性的站隊到自認為正義的一方,以道德的力量審判他人,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充當了劊子手,卻沒能加以自身的判斷,去辨清事實的真相。但是通過人肉搜索的方式引發網路暴力,最終傷害當事人的方式非常不足取,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權利用道德的力量去審判他人。

(2)充斥謠言的網路暴力

謠言的危害性是非常明顯的,而且一旦發生會有愈演愈烈之勢。謠言,顧名思義,是虛假的言論,是由不法者惡意編造,網民成為被利用者,謠言傷害了網民群體的相互信任感。民眾一再被造謠者愚弄,很容易變得草木皆兵,使得網路社會的信任感變得愈發的低。網路暴力的發生有的源於遙言,有的並非。源於謠言的網路暴力最開始是由利益人發布不法的謠言,再煽動不知情的網民推波助瀾,而利益人則等待事件擴散,坐收其中利益。有的網路暴力雖最開始並非因遙言而起,卻在整個過程中會以訛傳訛,最終遙言四起,真相變得更加撲朔迷離。當矛盾變得更加尖銳時,網民已經不考慮事件的真相,享受的是破壞和指責的快感。網路本身也包含諸多暴力信息,如網路上的暴力游戲,暴力影視等等。但是無論哪種網路暴力類型,都不是單一存在於網路暴力事件中,往往是結合幾種類型一起,作用於整個網路暴力事件之中。

(三)作用方式

(1)直接攻擊

直接攻擊是指網路暴力事件中通過直接的方式進行攻擊,也就是說在言語上直接用侮辱性和攻擊性的惡毒語言對當事人進行討伐。就網路暴力而言,直接性的攻擊危害比較大,給當事人造成的傷害也比較明顯。

(2)間接攻擊

間接攻擊則是通過諷刺等方式跟風發表意見,即俗稱的罵人不帶臟字,有的也選擇轉播他人的直接攻擊進行二次攻擊。無論是哪種形式的網路暴力,無外乎都會從虛擬世界進而影響到現實世界,也因此,在應對網路暴力的過程中,任何一種形式的網路暴力都不能忽視。

(四)一般表現

(1)網民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的網路事件,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失實言論,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

(2)在網上公開當事人現實生活中的個人隱私,侵犯其隱私權;

(3)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正常生活進行行動和言論侵擾,致使其人身權利受損等等。

我們在進行使用網路暴力之前,一定要注意理性、冷靜。網路暴力的方式,在進行分類的時候,是可以根據形式、性質以及作用方式來進行分類的,我們在進行使用網路暴力進行攻擊別人的時候,可能出現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大家在進行解決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採取合理的方式。

⑼ 抵制網路暴力和網路謠言,我們應該提倡哪些原則

網路的發展,成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配合上一個小小的手機,可以讓我們輕松搞定所謂的網路購物,處理文檔等,這些都是跨時代的意義,而網路的世界也有很多的問題,比如網路暴力和網路謠言,人們會疑惑抵制網路暴力和網路謠言,我們應該提倡哪些原則?首先就是不辱罵,還有文明用語等,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還有自己不要去造謠,這一點也是原則,自己壓根就不知道這些事情的真相,結果就因為獲得流量就說出來,這是對於自己還有別人的不尊重,人都是有人格的,這樣傷害別人,幫助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做,也是一個原則,保持理性看待也是一方面的原則。

閱讀全文

與反網路暴力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1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4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75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76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58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24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33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2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695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32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2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990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0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13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59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0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86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73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5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