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如何解決網路匿名性的問題

如何解決網路匿名性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2-10-29 08:20:39

1. 網路環境中的「匿名性」影響網民責任意識

所有的智能手機都有密碼,都有鎖屏,不少人的密碼連最親近的人也不告訴,手機是最為私密的領域和空間。似乎在這樣一種物理的「保護」下,加上網路的「匿名性」可以讓自己在網路空間自由探索。

所有的社交賬號、各類軟體的賬號只有極少數人使用真名,都使用了昵稱。這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1.構建理想自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缺點,但在網路環境中,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和理想化構建自我,昵稱、頭像、介紹都可以自由的選擇,同一個社交產品可以更換,不同的軟體賬號也是可以更換的。這和現實世界的相對「唯一性」有很大的區別。

2.外部約束變小。因為匿名性的存在,無論是網路信息探索,是與網友交流、內容評論,都顯得自由自在、隨心所欲,信息探索更大膽,觀點更激進,情緒更高昂。認為匿名性帶來的是「無人知曉」,導致外部約束力的下降,就如同沒有監控探頭的十字路口,闖紅燈的人會增加。匿名性導致淡化他人評價,從而網路行為更加「自由」,導致責任意識的下降。

特別是小朋友,對於社會規則的建立還不成熟,道德感的建立也還不成熟,所以在網路環境中更容易表現出「誇張」「激進」的行為。而網路並非法外之地,也並非自由空間,對於一般網民來說,任何的行為、任何的網路痕跡均可獲取。如果自己的偶然「激進」行為並未受到懲罰,那不是說明無人知曉、沒有管理,僅僅是因為管理的成本問題,目前造成傷害和影響還不足以引起「網路警察」的注意和調查。

「3,2,1,停!」 你想一想,曾經在網路做過哪些事情是不願意給人透露的,這樣的行為是否對他人造成傷害呢?

2. 網路匿名性是否有利於公眾議題的討論

不利於。

(1)網路匿名成本低,承擔責任風險小,不利於網友理智討論,影響網路討論環境。

(2)網路匿名會導致謠言滋生影響大眾對信息的判斷。

(3)網路匿名具有隱藏性帶來的不確定性,不真實性以及無階級性等影響下,公眾議題討論勢必會受到影響。

匿名效應產生原因

一是匿名減少了對個體的心理壓力。

在正式渠道的面對面的反映意見中,人們往往會有各種各樣的顧慮和壓力,一怕自己反映的意見有偏差。二怕日後報復。

「與己無關、高高掛起」思想作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去管人家的事。被人視為「長舌女」、「多事佬」;五則所屬群體規范所產生的壓力,「家醜不可外揚」,等等。

因此,就不敢面對面進行反映真實意見,特別是一些不良意見。而匿名有一個好處,真實反映了自己的意見,不會被人知道,因此無群體壓力顧忌,也無其他諸如報復等後遺症可言,因此,真話不斷來,即產生了匿名效應。

二是匿名創造了暢所欲言的氣氛。反映意見者不必存在戒心,反映意見不會留有餘地,不會受群體的意見所左右,不會出現從眾現象,也不要怕有人報復威脅,獨立性、自主性得到充分保障。可見,匿名可以保障個人自由表達自己的意願與真實想法,使匿名效應得以充分發揮。

三是匿名的責任不需負責。匿名反映意見本身就不予以反映者以責任,也就是說,只重視反映意見的信息,而不予追查是誰反映的。這樣,原來怕反映意見錯要負責任的這些人,都有可能積極反映意見了。

如果加上一句,你是哪個單位的,叫什麼名字,那麼,反映意見的人要少去一大半。有人在網上進行過調查,匿名與署名,其反映人數要相差一半,特別在涉及到一些要負責任的意見時,其反差更大,人們更喜歡選擇匿名反映的方式。這也是匿名效應產生的重要因素。

3. 如何看待網路的匿名性

我認為網路實名制不失為國家對網路市場化下的一劑急葯。網路實名可以充分促進中國互聯網的健康發展,加強網路管理,凈化網路環境,減少攻擊性言語,從而減輕社會戾氣,穩定公眾的整體情緒,何樂而不為呢。

4. 網路匿名特性的危害有什麼

降低了對個體的約束無疑增加了反動言論、謠言、廣告等。在互聯網上,匿名是互聯網獨特的一種特性。1993年《紐約客》雜志上彼得·斯坦納的一幅漫畫被網民們所信奉。這幅漫畫的標題是「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雖然在網路上匿名給予了人們更大的自由(閱讀與發布信息的自由),但是其代價則是喪失了信息來源的確定性,而且也會引發許多不良的和違法的行為。例如網路色情、誹謗性的言論,欺詐行為,侵犯版權等等。



相關信息

當某些提問屬於您的個人隱私,您可以設定匿名提問,這樣,您的用戶名便不會出問題頁面上,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匿名」二字。最後,點擊頁面底端的「提交問題」按鈕,ok,您的問題便提交成功。

匿名和網路匿名對社會的重要貢獻包括有利於從根本上保護信息安全,維護公民和社會合法權益。匿名有利於社會安全,還能防止報復侵害,有利於社會穩定。世界上許多國家法律允許匿名制。



5. 網路匿名性的利弊

開篇明義,網路匿名特性是指在網路的虛擬環境中不表明真實姓名的性質。而公共話題的討論則是群眾就某件涉及群體、具有普遍性的問題相互發表見解與看法的過程。

在此之前,我希望我們雙方能達成一種共識,即公共話題的討論是要產生交換意見,形成思想上的交流,其目的不在於形成一個正確統一的結果。我們評判利弊的標准應為網路匿名這一特性對公共話題的討論需達成的參考價值有利還是有害。

而我方認為網路匿名特性對公共話題討論的利大於弊。理由有以下三點:

首先,網路匿名特性能夠保障大眾的隱私,擴大人們對公共話題討論的參與度。隨著時代的發展,具有虛擬特性的網路給公眾提供了一個開放自由且仍受法律制約的討論平台。網路討論其出發點在於要讓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因此更加註重過程的多元性和民主性。而網路匿名特性對礙於現實因素影響,無法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人提供了一次拋開自己社會身份枷鎖的機會。藉助匿名的保護,能夠激發更多的的交流與辯駁,擴大人們對公眾話題討論的參與度,使公眾話題討論能收集到更廣泛的信息,傳達出社會各方的利益訴求。

其次,網路匿名特性能為公眾的人身安全帶來更多保障,避免出現觀點沖突上升到現實矛盾的情況。讓知情人敢於曝光黑幕,受害人敢於發聲,公眾敢於揭露社會的黑暗,大膽舉報某些官員的不良作風而不用擔心受到打擊報復。近些年來網路輿論監督、網路反腐、網路掃黑除惡、揭露社會丑態等現象方興未艾。這些對敏感問題討論所取得的成就與網路匿名息息相關。

第三,網路匿名特性將個人言論與身份相剝離,對進行討論的每位參與者給予平等地位,就公共話題進行討論交流的雙方可以更好地去除因現實身份地位所帶來的歧視與偏見,間接地保證了接收信息的客觀性,而不會因為社會身份的不同使某一方的發言被忽視。我們能夠更客觀地去思考問題本身給我們所帶來的個人影響,能夠反向促進我們對問題和多元角度的思考,為社會樹立一種客觀看待問題的價值導向。

如今,表達自由是我們應有的基本權利。我們需要網路匿名特性來卸下我們的負擔與羈絆,短暫地摘下所謂的社會標簽,自由地表達內心想法,客觀地看待問題本身。我們強調的自由,並不是匿名下的隨心所欲,而是在短暫脫離枷鎖環境時真實的心理表達。

綜上所述,我方堅決認為網路匿名特性對公共話題討論的利大於弊。

6. 網路匿名帶來的危害

帶來的危害就是很多人在背後盡情的發泄自己的喜好,變成了鍵盤俠,因為沒有人對他們做出有力的督導。

7. 網路上被人匿名性騷擾怎麼辦

這樣的事肯定要報警,避免他對你進一步的傷害,有些人心裡變態,挺嚇人的,所以要引起重視。這個人有可能是認識你的,但是心裡很陰暗,又不想別人發現自己,所以匿名。對不熟悉的人不要告訴對方自己太多的信息。

8. 網路匿名性是否有利於公眾議題的討論

匿名,一個方面是保護了當事人,免得利益受損群體的打壓,規避了不必要的風險,能聽到更為公正客觀、激烈的言論。但匿名仍然帶來了相當惡劣的影響,讓發言平台成為個別發言人時肆無忌憚地潑臟水的最佳途徑,而且政府還要花費不可估量的人力物力來甄別。要進行像樣的公眾議題討論,討論者的基本素質必須達到一個相當的水平。

9. 其他的計算機可以通過網路,以匿名的方式進入的我的計算機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平時使用防火牆可以阻擋木馬程序……(防止別人惡意連接你的電腦,阻止內部木馬與外界通訊
下載文件後首先使用殺毒軟體對下載的文件進行殺毒……
不要在一些小的下載網站上下載不明軟體

惡性程序碼的類別中,電腦病毒和蠕蟲是較具破壞力,因為它們有復制的能力,從而能夠感染遠方的系統。電腦病毒一般可以分成下列各類:

引導區電腦病毒
文件型電腦病毒
復合型電腦病毒
宏病毒
特洛伊/特洛伊木馬
蠕蟲
其他電腦病毒/惡性程序碼的種類和製作技巧
引導區電腦病毒

90年代中期,最為流行的電腦病毒是引導區病毒,主要通過軟盤在16位元磁碟操作系統(DOS)環境下傳播。引導區病毒會感染軟盤內的引導區及硬碟,而且也能夠感染用戶硬碟內的主引導區(MBR)。一但電腦中毒,每一個經受感染電腦讀取過的軟盤都會受到感染。

引導區電腦病毒是如此傳播:隱藏在磁碟內,在系統文件啟動以前電腦病毒已駐留在內存內。這樣一來,電腦病毒就可完全控制DOS中斷功能,以便進行病毒傳播和破壞活動。那些設計在DOS或Windows3.1上執行的引導區病毒是不能夠在新的電腦操作系統上傳播,所以這類的電腦病毒已經比較罕見了。

典型例子:
Michelangelo是一種引導區病毒。它會感染引導區內的磁碟及硬碟內的MBR。當此電腦病毒常駐內存時,便會感染所有讀取中及沒有寫入保護的磁碟。除此以外,Michelangelo會於3月6日當天刪除受感染電腦內的所有文件。

文件型電腦病毒

文件型電腦病毒,又稱寄生病毒,通常感染執行文件(.EXE),但是也有些會感染其它可執行文件,如DLL,SCR等等...每次執行受感染的文件時,電腦病毒便會發作:電腦病毒會將自己復制到其他可執行文件,並且繼續執行原有的程序,以免被用戶所察覺。

典型例子:
CIH會感染Windows95/98的.EXE文件,並在每月的26號發作日進行嚴重破壞。於每月的26號當日,此電腦病毒會試圖把一些隨機資料覆寫在系統的硬碟,令該硬碟無法讀取原有資料。此外,這病毒又會試圖破壞FlashBIOS內的資料。

復合型電腦病毒

復合型電腦病毒具有引導區病毒和文件型病毒的雙重特點。

宏病毒

與其他電腦病毒類型的分別是宏病毒是攻擊數據文件而不是程序文件。

宏病毒專門針對特定的應用軟體,可感染依附於某些應用軟體內的宏指令,它可以很容易透過電子郵件附件、軟盤、文件下載和群組軟體等多種方式進行傳播如MicrosoftWord和Excel。宏病毒採用程序語言撰寫,例如VisualBasic或CorelDraw,而這些又是易於掌握的程序語言。宏病毒最先在1995年被發現,在不久後已成為最普遍的電腦病毒。

典型例子:
JulyKiller這個電腦病毒通過VB宏在MSWord97文件中傳播。一但打開染毒文件,這病毒首先感染共用範本(normal.dot),從而導致其它被打開的文件一一遭到感染。此電腦病毒的破壞力嚴重。如果當月份是7月時,這病毒就會刪除c:\的所有文件。

特洛伊/特洛伊木馬

特洛伊或特洛伊木馬是一個看似正當的程序,但事實上當執行時會進行一些惡性及不正當的活動。特洛伊可用作黑客工具去竊取用戶的密碼資料或破壞硬碟內的程序或數據。與電腦病毒的分別是特洛伊不會復制自己。它的傳播技倆通常是誘騙電腦用戶把特洛伊木馬植入電腦內,例如通過電子郵件上的游戲附件等。

典型例子:
BackOrifice特洛伊木馬於1998年發現,是一個Windows遠程管理工具,讓用戶利用簡單控制台或視窗應用程序,透過TCP/IP去遠程遙控電腦。

蠕蟲

蠕蟲是另一種能自行復制和經由網路擴散的程序。它跟電腦病毒有些不同,電腦病毒通常會專注感染其它程序,但蠕蟲是專注於利用網路去擴散。從定義上,電腦病毒和蠕蟲是非不可並存的。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蠕蟲利用電子郵件系統去復制,例如把自己隱藏於附件並於短時間內電子郵件予多個用戶。有些蠕蟲(如CodeRed),更會利用軟體上的漏洞去擴散和進行破壞。

典型例子:
於1999年6月發現的Worm.ExploreZip是一個可復制自己的蠕蟲。當執行時,它會把自己隱藏在附件,經電子郵件傳送予通訊錄內的收件人。在Windows環境下,若用戶開啟附件,就會自動執行蠕蟲。在Windows95/98環境下,此蠕蟲以Explore.exe為名,把自己復制到C:\windows\system目錄,以及更改WIN.INI文件,以便系統每次啟動時便會自動執行蠕蟲。

管理工具,讓用戶利用簡單控制台或視窗應用程序,透過TCP/IP去遠程遙控電腦。

其他病毒/惡性程序碼的種類和製作技巧

電腦病毒及防毒科技不斷變更。因應用戶轉移至新的平台或新的科技,電腦病毒編寫者會試圖研製及傳播新的電腦病毒。例如,在Java及LotusNotes平台上的電腦病毒已在近幾年出現,其中首隻Java病毒(Java.StrangeBrew)是在一九九八年九月上被發現的。所以,我們不應對於有關電腦病毒將會侵佔新的電腦平台的報導,例如Macromedia、個人PDA、流動儀器或.NET等等而感到驚訝。

以下是現今電腦病毒普遍所採用的技巧:

ActiveContent
VBScript病毒
對於電腦病毒的發展,以下有一於趨勢預計:

與軟體上的保安漏洞更多結合
採用多種途徑去散播
可感染多種不同的電腦平台
其實,以上所提出的預測己經發現在現今一些先進的電腦病毒中。例如在Nimda中,它會使用IIS和IE的保安漏洞去感染伺服器和工作站。Nimda這種復雜的電腦病毒還採用多種途徑去散播,其中包括電子郵件、網路上的共用資源、由CodeRedII所留下的後門、和通過瀏覽已感染了Nimda的伺服器上的網頁。此外,可以同時感染Windows和Linux的電腦病毒,已經在2001年被首次發現。

電腦病毒是凡與電腦打交道的人都不能避免的問題,以往的電腦病毒只是通過驅盤,光碟或區域網傳播的,隨著互聯網(廣域網)的日益廣泛使用,通過互聯網的下載程序、收發電子郵件等環節感染電腦病毒機會大幅增加,如何進行防範就成了上網用戶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電腦病毒的危害主要是:一是刪除主板的BIOS晶元內容,這會造成硬體的損壞,甚至是永久性損壞(如無法找到相同型號的BIOS晶元);二是將硬碟的分區刪去或將硬碟所有內容全部刪去;三是刪去或篡改硬碟中的可執行文件(如COM和EXE類型文件)使大部分系統不能正常運作;四是刪去操作系統的引導必要文件,導致電腦無法正常起動;五是堵塞某些埠(如列印機介面)使外部設備無法正常工作。下面就進行防範的常用方法:
▲在電腦主板CMOS設置中設置防止對硬碟的分區和格式化的保護,通常的設法是:進入CMOS(一般開機或重置或熱啟動後按Del鍵進入)→選擇「BIOS FEATURES SETUP」→選擇「Virus Warning」→ 設置為「Enabled」→按「ESC「鍵→選擇「SAVE & EXIT SETUP」後按回車鍵→選擇「Y」後按回車→重啟動後即可。以後該電腦硬碟的重新分區和格式化將受到保護。

▲購買或在網上下載有關在線檢測病毒的軟體或防火牆,將其設置成在線檢測狀態,這就會在遇到一般的病毒感染都會即時報警並將其拒絕安裝。但必須注意,安裝了這種軟體並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原因有:一是電腦病毒與人體病毒類似,是不斷地被發現的,已有的防電腦病毒軟體是不一定能對新的電腦病毒有檢測和防範作用的;二是防電腦病毒軟體也會被電腦病毒感染的,正如人類醫學中的消毒葯品也會被病毒感染一樣;因此要經常對所使用的防電腦病毒軟體進行升級換代處理。

▲對一些要長時間保留的資料必須要有永久保留備份的處理,如用只讀光碟或可讀寫光碟、磁碟或磁帶、列印出來保留等多種資料備份方式保存,不要因為現時所用的硬碟足夠大容量存放就掉以輕心,否則就會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

▲對電腦的各種板卡及外部設備的驅動程序(一般用軟盤和光碟存貯)要全部保留,不能因為硬碟上有存檔就以為丟棄,要有當硬碟隨時受損時能夠重新安裝的打算。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將電腦應用的層次分開,如財務應用、業務資料處理等所用電腦與上網查資料、學生學習、多媒體電腦應用等分開,使之在物理層面上分隔開來,從而降低重要電腦數據資料被電腦病毒入侵受損的可能性。

▲加強電腦技術和技能的學習,掌握各種基礎軟體的使用技巧,電腦病毒雖然發作起來破壞力大,但仍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只要對其有充分的認識,就能築起心理上和技術防範措施上的防線,區別出是病毒危害還是誤操作所引起的後果,將其的影響降至最低消除。

閱讀全文

與如何解決網路匿名性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1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4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75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76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58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24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33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2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695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31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2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990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0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13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59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0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86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73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5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