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都說游戲害了一代青少年,游戲即是精神鴉片,真的是這樣嗎
這樣的說法不絕對。
在我從小的時候,不管是老師,家長都說游戲對於學生來說危害非常大。一旦沾染上了游戲,就會導致學習的下降。但我們都知道,不管哪一行,都是有精英的。特別是在游戲這個行業上,很多人都靠著游戲在社會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反而有很多學習成績好的在畢業後在找不到自己合適的工作,碌碌無為。
游戲真的害了一代青年嗎?
作為一個90後來說,我身邊也有很多好學生在接觸到游戲之後開始放棄學習,整日通宵打游戲,從一個三好學生變為一個網癮少年。不得不說,從這一點上來說,確實他們是被游戲給害了。但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是否是他對於學習還不夠上心呢?我們都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游戲適度就好,只要他的自控力足夠強,那麼他也並不會為游戲而淪陷。但我身邊也不乏有這樣的朋友。雖然每天吊兒郎當,把游戲掛在嘴邊,但每次考試的時候都能拿到很不錯的成績。他告訴我游戲可以活躍他的智商,讓他的思維更為活躍。
玩游戲並不是玩物喪志。
在如今這個年代,游戲早已經成為一種傍身的技能,只要游戲玩的好,往往可以給你帶來很不錯的收益。在中國有非常多的游戲職業玩選手,游戲的比賽也很多。而且比賽的獎金非常豐厚,一場比賽下來往往可以達到普通人干好幾年的收入。在這個以收入看成功或者失敗的年代,從收入這一點出發,你還覺得是游戲坑害了一代青年少嗎?當然有一說一確實有很多人因為游戲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但事情總有兩面性,也不乏很多知識分子做出違背社會理念的事情。綠色的游戲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就好比人之初,性本善一樣的道理,只要用健康的心理去對待游戲,就會收獲很多有益的身心的東西。
⑵ 中國報紙刪除稱電子游戲為「精神鴉片」的文章,你如何看待此事
我認為把電子游戲描述成精神鴉片並沒有問題,畢竟有很多青少年都因為電子游戲而導致學習成績變差,視力變差等等。但問題是這篇文章不應該發表在中國報紙,畢竟這屬於比較權威的網站,無論什麼情況都應該更嚴謹一些。
但是這篇發表在《經濟參考報》上面的文章,所說的一些問題卻不夠嚴謹。而他們之所以會刪除這篇報道,主要還是因為這篇文章對這個行業的攻擊性,並不代表官方立場。尤其是這篇文章當中,還特別指出了某個游戲對於孩子有非常重大的影響。所以這篇文章上面所說的話並沒有錯,因為有絕大部分都是事實,只不過並不適合發表在這樣的地方,而且他們所說的話也確實沒有辦法代表官方。
⑶ 網路游戲真的是「精神鴉片」嗎
一篇名為《「精神鴉片」竟長成數千億產業》的文章竟讓中國游戲板塊市值一天縮水達到4000億。然而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股市離我們太遙遠了,我們更關心的是,網路游戲難道真的像文章所說是「精神鴉片」嗎。
對於這個說法我不敢苟同。
網路游戲並沒有毒品那樣有精神成癮性和生理成癮性。
眾所周知,吸毒難以戒除,吸毒人員大概率復吸主要是因為毒品具有生理成癮性,破壞人體內部的激素調節。因為內部激素調節被破壞,所以吸毒人員常常會出現戒斷反應,具體表現為全身疼痛難忍,而毒品的精神成癮性更是銷毀人的意志改變人的「愉悅賄賂」,吸毒人員最後會把吸毒當成是和睡覺吃飯一樣正常。
網路游戲減少了社會惡性事件的發生。
網路世界的虛擬性與自由度可以讓人們隨意發泄自己的慾望和不滿。在20年前網路游戲還不是那麼普及的情況下,社會中的無業遊民,地痞流氓,學校中部分游手好閑的學生等時常因為矛盾發生斗毆等惡性事件。當網路游戲慢慢普及,治安慢慢好轉。你會發現現在的小混混更多的是蹲在街邊來一把王者榮耀,亦或是在網吧一邊吃雞一邊抽煙大罵。有游戲玩誰還去打架發泄過剩的活力呢。
沉迷網路游戲更多的是家長的責任。
家長只看見了孩子玩網路游戲,但有沒有反思一下自己用了多少時間陪陪孩子呢?有沒有問過孩子的需求呢?有多少家長回到家只想休息,然後把手機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玩呢?家長在孩子生命中缺失的位置要什麼來填充呢?不是游戲,也會是小說、漫畫、電視等等。孩子想要的娛樂想要的交流家長無法提供那孩子也只有尋求代替物。
將網路游戲比作「精神鴉片」是拉低國人對毒品的閾值。
如果我們不斷宣傳游戲=鴉片,那麼我們對毒品的心理閾值會越來越低。或許有一天,人們會覺得毒品不過如此,也就是和游戲一個級別的東西,我碰碰應該沒有問題。這讓人不寒而慄。
誠然,網路游戲會讓人迷失,會讓人分心。但我認為,網路游戲遠遠算不算鴉片,它只是一把雙刃劍,劍柄在我們手中,用的好她就是神兵利器,用不好只會是傷人害己。
⑷ 大家覺得,網路游戲對青少年來說,是不是精神鴉片該不該制止
網游之禍罄竹難書、影響深遠。治理網路 游戲 的呼聲是民眾對全面改善 社會 環境的訴求,是一場資本與民意的較量。重症須下猛葯,國家應該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切實加強管理和整治力度,不能讓網游公司陽奉陰違、虛與委蛇,應該清醒認識到一點:寄希望於網游公司自律無異於指望餓狼在肥羊面前改變其嗜血的本性。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更難,資本對金錢的追逐就如同網癮少年對網游的痴迷一樣深入骨髓、欲罷不能。
網游之所以被大眾稱為「精神鴉片",是因為 游戲 製造的很有引誘力,陷入便是沉迷,不由自主,不能自拔。
吸鴉片會成癮,難以戒毒!網游也會成癮,難以解脫,鴉片與網游,性質就是成癮廢了身體廢了精神 健康 ,所以大眾把二者聯系,不是牽強,從 社會 上青少年沉迷 游戲 成癮,一心 游戲 ,荒廢學業,萬眾家長操碎了心,說網游是精神鴉片也名符其實。
游戲 比鴉片比新型病毒比特郎普更壞更毒,鴉片和病毒害的人少, 游戲 害的青少年多都是上億人,國家如果不禁止 游戲 ,是沒有希望了。
一面是網游整體營收達2189.6億元,相當於全球電影票房總和的喜訊,一面是12歲少年沉迷網游猝死的悲劇。網路 游戲 飛速發展繁榮的背後,是否以損傷青少年的身心 健康 為代價?全國兩會期間,青少年沉迷網路 游戲 問題,引發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甚至有委員激動地怒斥:「網路 游戲 就應該一棒子打死!」
「網路 游戲 是精神毒品。」全國政協委員、唐山市人民醫院院長胡萬寧表示,要像控制毒品一樣控制網路 游戲 。
因為看見一些孩子沉迷網路 游戲 差點大學沒有畢業,胡萬寧對網路 游戲 問題「深有感觸」。
他認為,青少年從 游戲 本身獲益本不多,還很有可能把青春最好的時光在 游戲 中消磨,意志消沉。胡萬寧擔憂網路 游戲 成癮性很強,「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的話 我們年輕的一代將真的不堪設想」。危害不止於青年個體,胡萬寧還指出,「甚至有些網路 游戲 也可能是某些國家滲入中國,帶有反華目的行為。」
在全國政協委員王美華看來,青少年很難抵制網游的誘惑,因為網路 游戲 設計的亮點就在於讓人沉迷於其中,有吸引力是它的目標。
但全國人大代表、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觀點不同,他指出,不應該一味地妖魔化網路 游戲 ,可以進一步發揮 游戲 的正向價值。以近來流行的『跳一跳』為例,他表示很多老年人反饋說覺得很好,防止大腦痴呆,認為 游戲 「挺好玩的,又簡單」。
同樣從事網路 科技 ,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磊則進一步分析指出,兒童玩網游是孤獨的表現,他們缺少更好的,適合兒童的電視劇、有聲讀物等。同時,也缺少其他社交活動的選擇。他並不排斥青少年玩網游,還表示會親自為女兒試玩挑選好網游。
就在不久前,網易公司公布了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數據顯示,網易2017年全年凈收入541.02億元人民幣,其中,在線 游戲 服務凈收入為362.82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29.7%。
無論網易還是騰訊都是 游戲 產業的獲利者,強調網路 游戲 積極的一面,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導演王建國認為,他們的表述顯得「偽善」。「他們強調(網路 游戲 )積極的一面。對商家來講,你只強調積極的一面就顯得有點偽善了。」王建國表示。
生活中,王建國看到了網游危害活生生的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夫妻倆是學霸,一個是清華的,一個北大的,但是他們的孩子居然進不了重點中學,學習成績一直不好。」王建國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孩子沉迷一款時下最流行的手機網路 游戲 。
雖然馬化騰在采訪中提到騰訊 游戲 推出的青少年成長守護平台運行已經一年,目前已有很多家長在使用,效果比較明顯。此外,在去年大熱的 游戲 《王者榮耀》上,騰訊也推出了 健康 系統,讓12歲以下的孩子每天只能玩一個小時,晚上9點以後不玩 游戲 。
全國政協委員、網路創始人李彥宏也表示,需要通過軟體程序控制青少年玩網路 游戲 的時長,但王建國認為除了對 游戲 的時間要有嚴格的限制以外,對網路 游戲 的內容,包括讓青少年沉迷、著迷的興奮點也要逐一加以研究。
李彥宏表示,同時立法跟進,在相關方面的法律條文,特別是在保護青少年身心 健康 這方面,需要有更多立法行動,對於網路 游戲 需要專門的專家委員會來進行界定其中的益害。
一方高呼嚴控,一方為網游正名。網路 游戲 究竟是不是妖魔,該不該「一棒子打死」?堵和疏哪種方式更好?
「靠堵,還不如適當地引導。」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胡衛認為,網路 游戲 也不見得對孩子全部都不好。要讓孩子不沉迷,不完全被網游牽著鼻子走,家長的責任還是最大的。
家長需要重視家庭教育,要給孩子很多的陪伴,跟孩子有比較多的交流,知道孩子缺什麼,需要補什麼,通過溝通、互動,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自己有一個辨別,什麼時候該玩,什麼時候不該玩,什麼時候是學習的時間,什麼時候是作業的時間。
全國政協委員、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歐彥伶也認為「把 游戲 一棒子打死」並不妥當。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文化或者 娛樂 的方式也有更多的需求。
「我們也不可否認, 游戲 讓你打發閑暇時間,或者在其它的一些方面獲得一些滿足,但是 游戲 生產商也應該增強自己的 社會 責任感,提高文化傳播,道德傳播方面的認知。以一種非常負責任的態度多生產一些有益於大家身心 健康 的 游戲 。」她指出,有些網路 游戲 中充斥著暴力,以及青少年不宜接觸的負能量信息,出現把我國的一些民族英雄、傳統名人拿來作為一種笑料充斥在 游戲 當中的情況,這都是應該從網路 游戲 中被剔除,禁止的。
網路 游戲 就是精神鴉片,害了多少青少年,毀了多少家庭!應該關閉網路 游戲 !
網游是精神鴉片,坑害了中國的青少年,坑害了無數家庭,禍國殃民,馬化騰團隊是人渣的人渣。網路 游戲 必須關閉,沒收馬化騰的一切財產,追究其刑責。馬化騰及其團隊就是毒販
網路 游戲 不控制將毀了一代人,這種精神鴉片大多數青少很難自拔。有人考進大學沉迷於網路 游戲 ,學習下降被學校退學。有網路 游戲 有色情、賭博危害更大,該立法控制網路 游戲 發展。
我覺得抗日神劇,宮斗劇,愛情瑪麗蘇都是精神垃圾,要不要把電視劇禁了?網路電影80%都是精神垃圾要不要也禁了。路上老出車禍要不要把 汽車 禁了,吸煙有害 健康 為什麼國家不禁?很難嗎?
四十年前,他們說武俠小說會毀掉中國一代人;
三十年前,他們說流行音樂會毀掉中國一代人;
二十年前,他們說電子 游戲 會毀掉中國一代人;
十年前,他們又說追星會毀掉中國一代人;
現在,他們又說網路 游戲 毀掉一代人。
也許將來他們還會說。
然而事實證明,沒有哪一代人被毀掉了,網路 游戲 本質上和武俠小說,追星都是同樣的,都是為些人失敗的教育的替罪羊。
教育失敗,網路 游戲 並不是罪魁禍首,即使網路 游戲 從古至今從未誕生,依然會有別的什麼東西成為失敗教育的遮羞布,對於那些被「網路 游戲 」毀掉的孩子來說,你就算給他一張白紙也會毀了他。
不管網路 游戲 如何泛濫,依然有青少年學業有成,事業有成,而即使沒有網路 游戲 ,誰又能保證那些「被網路 游戲 毀掉的孩子」能夠回歸正途呢?那些叫囂著網路 游戲 毀掉自己孩子的家長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原因,而不是所有的責任都歸結於外物,歸根結底,我認為,沉迷 游戲 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所以認為他是青少年墮落的根本原因是不正確的。
我這樣說並不是試圖為 游戲 開脫,而是認為這個東西本來沒有什麼過錯,就如同鋒利的刀子,它並不是凶器,而是一件工具,它是否傷人歸根結底取決於使用者。
游戲 或許不是好東西,也未必是壞東西,我也見過許多優秀的人也會接觸 游戲 ,關鍵在於教育,在於克制,在於如何去使用。如果合理利用,那他就是有益處的。
而那些將自己或者是自己孩子的失敗歸結於 游戲 的人,我覺得即使沒有 游戲 ,你們或許也會沉迷於其他的什麼「精神鴉片。」預期歸咎於一個沒有主觀意識的事物,不如從自己的身上多找找原因。
這就是我的觀點,那麼小夥伴們你們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呢?歡迎留言討論,原創手打不易,您的點贊與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我覺得中國的氪金網游是精神鴉片,因為我在 游戲 公司呆過,裡面的 游戲 策劃天天不研究怎麼讓 游戲 好玩,而是研究如何掏空玩家的錢包, 游戲 都是一步步精心設計的消費陷阱,中國的 游戲 策劃張口閉口,留存率 付費率,把 游戲 當成產品,為了讓你持續在線,會設計一系列肝不完的任務,你不想肝的時候 ,就會彈出禮包讓你氪金,這樣的 游戲 別說未成年人,大人有時候都會栽進去。 而國外的3A大作都是藝術品,例如 最後生還者 巫師3 上古卷軸5天際 塞爾達傳說 因為他們的 游戲 不是氪金的,所以沒有逼你持續遊玩,隨時隨地可以存個檔放下。如果我有孩子 我會給他買個switch 讓他玩玩 馬里奧 動森 口袋妖怪什麼的 絕對不玩國產氪金網游。
⑸ 網路游戲能不能算是精神鴉片你怎麼看
我覺得不能算吧,並且現在也沒有人會這樣認為了吧。其實網路游戲本身是沒有任何錯的,只是每個人的自製力有強有弱,再加上老一輩人的偏見所以才會這樣認為。但就目前來看,游戲也慢慢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尤其是電競,更是被社會所容納。
其實說了那麼多,最重要的觀點就是現在的網路游戲已經不能算是精神鴉片了,再怎麼看來,它出現的本身並沒有錯,不要將它的存在給妖魔化。
好了,關於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給我點個贊唄。
⑹ 網路游戲不等於精神鴉片,家長不能將自己的錯歸咎於游戲
最近有關於網路 游戲 就是精神鴉片的話題火了,很多家長在網上口誅筆伐,紛紛指責是網路 游戲 帶壞了孩子,將孩子的一切問題都歸結於 游戲 的出現,其實這種觀點過於片面,甚至直接點,這種觀點完完全全就是錯誤的。
首先我們得明確一點,網路 游戲 是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產物,它的出現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並且,將網路 游戲 歸等於鴉片,這是 歷史 素養的缺失。
鴉片有非常強烈的生理成癮性,以及嚴重的戒斷反應,這些都是電子 游戲 不能比的。
鴉片就是一個徹徹底底危害品,沒有任何可取之處,你可以用各種惡毒的語言去咒罵它,別人甚至還誇你罵得好。
但 游戲 不同,它是一個經濟商品,國家允許它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價值, 游戲 不僅可以創造經濟收益,提供就業。在個人領域, 游戲 能讓你釋放心裡的壓抑,給自己心靈一個港灣,大幅度降低違法犯罪事情的產生。
當孩子沉迷 游戲 無法自拔時,作為家長,需要幫孩子建立手機網路界限,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成作業,正常作息的前提下有界限的使用手機網路,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責 游戲 公司。
在以後的以後,電子 游戲 將一直存在於人類 社會 ,甚至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它的趨勢的無法改變,家長要做的不是指責這個,歸責那個,真正要做的是與孩子交流。
對於沉迷 游戲 的孩子,家長不能一邊嘴上天天罵著 游戲 怎麼怎麼帶壞孩子,一邊手裡卻拿著手機刷著抖音,絲毫不關心孩子身心 健康 。
糾正孩子要有實實在在的措施:
家長要幫孩子建立手機網路界限,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手機使用協議,什麼時候該玩,玩多久,考多少分能玩,做好事幫父母做家務加玩時長,犯錯了減少時長……
家長一定要幫孩子鞏固手機界限,引導孩子規劃時間,建立合理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成績,找回學習的成就感。另外,家長還要引導孩子多運動,比如打球、跑步、爬山等,讓孩子多接觸外面,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⑺ 有消息稱網游是「精神鴉片」引發熱議,你如何看待此事
我覺得網路游戲做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娛樂大家,讓大家平時能夠通過玩游戲收獲更多的快樂,所以一部網游受到更多人的喜歡應該是說明他製作的非常成功,至於網游是精神鴉片,我覺得是因人而異的,我不認同這種說法。畢竟這么多人玩游戲,為什麼就偏偏對你產生了如此厲害的影響呢?只能說是你控制不住自己無法分清娛樂和生活,所以才造成了這樣的慘劇發生。這不應該怪在網游上,而是怪在個人身上。
一個網路游戲受到這么多人的喜歡和歡迎,甚至經常引起大家的熱議,說明這個游戲製作的非常成功,而不是因為它的成功讓我們覺得它成為了精神鴉片。 畢竟沉迷於網路的人還在少數,而這部分人他自己的思想就很有問題,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讓自己墮落在網路世界當中,盡管這個游戲不在了,他也會因為其他的事情而造成不好的結果。
⑻ 網路游戲是雙重鴉片,精神和身體都深受其害
網路游戲是雙重鴉片 ,精神和身體都深受其害
文/余長城
最近,網路上出現對騰訊游戲的一片叫罵之聲,一位孩子家長寫給騰訊老闆的血淚控訴引發廣泛社會同情:游戲毀了無數青年包括學生的未來,被稱為「精神鴉片」。其實,網路游戲不僅僅是精神鴉片,同時還是身體鴉片。長期玩網路游戲的人,從精神到身體包括智力都深受毒害。
一、精神深受其害。
這是廣大社會群眾尤其是青年家長的認同。沉迷網路游戲的人,比沉迷賭博還可怕。青少年自製力差,一旦沉迷網路游戲就難以自拔。游戲開發的目標人群本就是針對青少年,這種定位註定了其受眾就是受害者而非受惠者。有誰能從網路游戲中受益?精神上一時的快感和滿足,之後必然是漫長的空虛。在這個層面上講,游戲與鴉片真的高度類似。
沉迷游戲,必然荒廢學業。在這里我舉兩個例子,親見親歷。一個湖南省的孩子初中時便愛上游戲,家裡管的嚴,竟然輟學逃到河南省信陽市,在我朋友的家裡打工,當然算是童工,連身份證都沒有。他一個人住在我朋友的另一套空房子里,具體做什麼我不太敢問,總之是從事電腦行業。其實這孩子非常之聰明,朋友說他是電腦奇才,也許這個孩子想成為IT精英,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荒廢了學業。在我看來,這個孩子還是個詩人苗子,可能也被廢了。我讀過並記住他的一句詩——「武漢一直在長高」,很靈性的詩句。我懷疑他曾在武漢「逃亡」過一段時間。
故事之二受害者便是我自己的兒子。初二升初三的暑假期間我給他買了一部手機,從此就毀了他。初三時學習成績直線下滑,老師反映說上課時經常會打瞌睡。兒子一個人住個房間,晚上總是將房門關的緊緊的玩手機,課外試卷從來不做。後來我和他媽堅持不讓他玩,他就在我們睡覺後再玩,甚至睡覺後躲在被窩里偷偷地玩。我把他手機卡扔了,他就偷我的身份證去補辦手機卡。我搶他手機,他居然敢跟我干仗,儼然要拚命的樣子——手機和網路就是他的命根子。後來就沒有考上市裡三所教育條件好的國立高中,初三復讀一年仍然沒考上,只能上市裡民營高中。
有人幫網路游戲辯解,竟然拿網路游戲與菜刀相比。菜刀是拿來做菜用的,並不是拿來傷人的,而網路游戲能用來「做菜」嗎?看來只能用於「傷人」。
二、身體深受其害。
據統計,我國小學生的近視率高達50%以上,中學畢業時高達70%以上且近視程度更高。你若以為這是因為刻苦學習造成的,你就錯了,其實大部分都是玩手機造成的。玩手機損傷眼睛,網吧玩電腦更傷眼睛。
中學生沉迷網路後,自然是極少參加體育鍛煉。有些網吧甚至不禁止未成年人上網,這種網吧簡直是黑網吧。而一些中學生畢業後,拿到成年人身份證了,更是通宵上網,在網吧里只吃泡麵。網吧為招徠顧客,每家網吧都推出「包夜上網」優惠。如此熬夜上網玩游戲,身體能好得了嗎?能不受摧殘嗎?在現實社會中,甚至有青年持續多天上網玩游戲猝亡的極端案例!
三、耗費大量錢財。
現實生活中,青少年上網玩游戲花費數萬甚至數十萬元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些甚至花光了父母一輩子攢下的辛苦錢。
有些青年高中畢業後走入社會,掙的錢都不夠自己上網花費。許多工廠都要求加班,而一旦迷上網路游戲的青年總是挑選不加班的工作,即使給個體戶打工也是如此。這些一貧如洗、好逸惡勞的青年,不知道如何能夠結婚、養育孩子。如此,許多青年就成為「啃老族」和光棍一群。
前年,被稱為「竊·格瓦拉」的廣西男子周某齊成為網路熱炒紅人,他的著名言論「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雖然可笑,但卻代表了一部分沉迷網路游戲的中國青年之現狀:因為沉迷網路,學習不好考不上大學;因為沉迷網路,不肯受工作(單位)約束走向犯罪道路。
而且,經常玩網路游戲的人都是近視眼,一些要求視力要好的工作不能就業,甚至當兵都選不上。
四、智力嚴重受損。
智力來得受損的最大表現就是青年人神經衰弱,未老先衰。在我們周周,總是會看到某些青年萎靡不振、形容枯槁,工作中經常出錯,記憶力極差,注意力不能集中,生活和工作中經常丟三拉四。這種表現,通常都是玩網路游戲造成的。
總之,網路游戲不僅僅是精神鴉片,同時也是殘害身體的鴉片。救救孩子!
20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