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聯網+教研1.做法舉措2.存在問題3.意見建議
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在「互聯網+」背景下,教研的模式及發展路徑發生了重要變化。在梳理同類研究基礎上,該文從「互聯網+教研」模式的角色、內容、資源、環境及評價等關鍵要素出發,闡述了教研形態在互聯網進程中的轉型特徵;基於路徑依賴視角分析了影響「互聯網+教研」模式選擇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益者認知能力、政策制度、經費投入、技術支撐、評價機制等,旨在探究教研模式呈現多樣化的原因,從而為教研模式的選擇提供參考。該文提出了樹立協同發展願景、政策頂層設計保障、優化技術支撐環境、經費投入結合實際、教研服務供給改革、基於數據驅動開展教研評價的發展策略,以期為教研實踐提供指引。
關鍵詞:「互聯網+」;教研模式;發展路徑;路徑依賴理論
四、開展「互聯網+教研」實踐的策略性建議
(一)運用互聯思維,樹立協同發展的教研願景
面臨新時代的挑戰,需要用互聯思維考慮教研問題,多方協同參與。(1)樹立共同願景,營造在線協同發展的教研氛圍。通過互通聯結,聚集具有專業發展需求的教研參與者成為教研共同體,在志趣相投的文化氛圍中共同探討和嘗試解決教學中的典型問題。如今,依託網路平台,形成了網路名師工作室、在線教研社區等形式多樣的共同體教研路徑[20]。以「浙江省網路名師工作室」為例,一線教師通過網路結交名師,在共同的價值觀和願景感召下進行持續的專業學習和實踐成果共享[21];(2)發揮社會協同力量,助力協作教研[22]。如浙江省和安徽省的教育廳教研室聯合教育信息科技類企業,在多所城鎮、鄉村中小學實施AI教育公益計劃,讓一線教師掌握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減輕教師重復性工作量,實現「人與人工智慧」協同發展;同時,教育信息化企業人員開始參與課堂教學設計和教研活動,深入了解教師教研所需,為教研提供更多服務。
(二)堅持頂層設計,完善「互聯網+教研」政策保障
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能夠營造高效有序的「互聯網+教研」全局觀,為帶動教師成長提供有利的政策環境保障:(1)發揮國家政策戰略導向作用。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高度重視信息化帶動教師專業化發展工作,作出了「全面振興教師教育」戰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支持教師專業發展,呼籲教師要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2)政策扶持保障「互聯網+教研」的行動實施。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青島宣言》中指出:「為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提供廣泛的系統支持,激勵教師創新,協助研發教研網路和平台的建設」[23]。
(三)兼顧區域特點,逐步優化「互聯網+教研」的技術環境
在「互聯網+教研」實踐中,技術支撐的作用最為顯性化。例如,從視頻技術輔助教學實景還原,到移動技術提供優質攜帶型資源共享;從虛擬技術支持情境式教研體驗,到智能技術精準教研分析。然而,我國各區域發展差異明顯,在開展「互聯網+教研」實踐時要考慮到區域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技術環境的實際,逐步優化。要進一步彌合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數字鴻溝,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按照「四代同堂」[24](開發一代、試用一代、推廣一代、普及一代)的模式與思路整體推進。對於「互聯網+教研」實踐,可以先做小規模的技術變革嘗試,然後再逐步大規模優化:(1)先允許「互聯網+教研」小規模進行應用;(2)根據實踐成效施加改進;(3)大規模推廣應用;(4)普遍適應進而實現迭代的良性循環。
(四)經費投入結合實際,強化優質教研資源的示範效應
優化「互聯網+教研」的建設方式,結合實際選擇投入的側重點[25]。首先,以解決教研難點問題為核心,按科學流程將經費投入到教研平台軟硬體建設、教研師資培訓、教研模式選擇、教研成果應用推廣上。如福建等一些省份匯聚多方經費成立基礎教育研究院,投入基礎設施、吸納人才,既有利於匯聚基礎教育信息數據進行監測,為教育決策提供學術支持,也為一線教師提供信息咨詢服務[26]。其次,要結合省、市(州)、縣(區)、學校地方情況調整教研經費投入機制。在落實基本教研服務投入標准基礎上,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根據學校自籌經費情況適當增加教研服務類別,如購買虛擬服務,引入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等新技術,實現讓教研團隊感同身受的強情景感知環境創設。而對於欠發達地區,則需要專項補助資金保障基礎信息化經費投入,或與優勢區域結對進行網路合作教研。如詹家鎮中心小學利用衢州教育結合自身特色開展「名師資源網上共享」活動,當地老師感言到:「以前一年才去城裡聽幾堂優質課,而且名額有限,大家要輪著去,網上名師課堂開通以後,我們不用出校門就可以聽城裡的名師上示範課,只要想聽隨時都可以」[27]。
(五)創新基於網路的教研眾籌機制,變革教研服務的供給方式
探索教研眾籌機制創新,增強教研服務供給側對接需求側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28]。眾籌本是一種大眾商業融資方式,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社會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在教研領域中,眾籌思路指引下的教研眾籌意味著活動可以由「草根」教師發起,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展示其教育創意,爭取校內外教師、同行、專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教育資源或技術支持。例如浙江省溫州鹿城區「面向未來的教師」研修項目[29],圍繞教學研究、教學技藝、教學手段、學科信息技術整合等方面,集合參與教師的力量快速匯集許多種實用教學科研工具,教師在參與教研眾籌中獲益,實現優質教研資源的共建共享。此外,教研供給服務形式還可由教師結合自身經驗和需求自下而上提出[30]。依據對教師授課行為、課程教學實施過程追蹤及教師發展情況的數據分析診斷,教研服務供給方提供定製的「菜單式教研」綜合服務,實現教研資源的自主選擇。
(六)基於數據驅動手段,推行彈性和多維的教研評價
教研評價是「以評促研」的重要動力之一[31]。數據驅動的教研評價為教師的能力發展提供精準的依據指引,教研評價從經驗模糊評判、反饋調節欠缺,轉向為利用數據挖掘工具開展伴隨式的教研行為分析。基於數據驅動推行彈性評價和多維評價,有助於激發教師的教研活力:(1)從評價范圍角度來看,集約化評價方式更適合於工業時代的標准化批量生產方式,而彈性評價更加提倡教師參與互動和進行教育創新,可藉助網路評課工具、網路問卷、教研社交網站、教師檔案袋系統等多種網路工具進行豐富數據採集和評估。由此,鼓勵教師藉助互聯網開展「切口小、范圍廣、方式多、周期短、見效快」的教研活動[32],適當淡化競爭,促進教師發自內心合作;(2)從評價內容來看,以網路教研活動為載體,包括對不同學科、學段的教師知識能力、教師學習軌跡、教研行為、教研風格等內容進行診斷和評測,可以獲得大量靜態或動態數據,輔助進行更加細微、多維層面的解讀和評價,教研評價更加清晰、顯性和有效。
五、結語
「互聯網+」是助力教研新發展、提升師資水平的重要機遇。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中小學教師教研的全過程,並發揮著日漸重要的影響。如何迎接「互聯網+」背景下教師教研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正確探索「互聯網+教研」的組織模式和發展路徑,這既不能簡單「唯技術」,也不能孤立「談教研」,而是要把技術和教研相融合,秉持創新性的思維方式來加以推動。本文探討了「互聯網+教研」模式的結構要素及其路徑依賴視角下的發展影響因素,並針對推動實踐提出了相關的策略性建議。在未來,如何將「互聯網+教研」模式有效落地、持續優化其發展路徑,仍需進行更多深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㈡ 如何有效開展網路教研活動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得快速發展,很多學校建設了校園網路,有部分學校的網路還比較先進。校園網路為教師上網提供了平台,有些學校即使沒有校園網路,也有很多教師家裡通過ADSL等方式上網。教師除了使用聊天、游戲、查找資料、收發電子郵件等一般性的功能,如何有效的利用網路與專家進行點對點的零距離交流以及和全國各地教育同仁就教育教學問題進行深入切磋已經成為教師群體共同的需求。筆者是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接觸網路有好幾年的時間了,現就教師如何開展網路教研與大家一起探討,相互學習。
一、 網路教研的特點
1、教學資源豐富
網站擁有大量的教學資源,主要是教師平時設計的教案和課例,是教師們經驗的匯聚,是教師們在長期教學過程中辛勤勞動的結晶。教學資源主要以文檔的形式掛到網站上,方便其他老師下載,大大地提高教師們的備課效率。利用這些資源能夠讓教師在教學上舉重若輕,在分享同行經驗的同時,提高自我,形成良性循環。
2、時效性強
網站上的內容,包括教案、課例、論文以及國內外的教研動態,都是在最短的時間里上傳上去的。只要打開教研網站,點擊相應的文章,就可以得到最新的消息。這樣,有利於教師跟上時代步伐,走在前列。例如,今天有老師上示範課,前一天就已經把整理好的教案上傳到網站上,其他教師可以根據教案里的設計思路對上課教師的教學加以評價,大大提高了教研的效率。
3、能突破空間的限制
網路的最大優勢就在於能讓處於不同地方的人能夠互相協作,取長補短,高效完成任務。網路教研正是利用這種優勢,使區內、市內、國內甚至國外都能夠在同一個網站上交流學習,學習別人的優點,改進自己的教學。在這個方面,我們的教研網站已經在區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們隨時隨地都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參與區內的教研活動,突破空間的限制,只要擁有一台上網的電腦,就能夠擁有大量的教學資源。這樣可以加大教研力度,增強教研效率,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
二、 學科教研網路的構建
1、制定詳細的教研計劃,按年級組劃分為不同的教研小組,各小組負責自己級組的教研工作。
我們把一到六年級分成低年級組、中年級組和高年級組,每個年級組都有負責教師。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任務有計劃地分到每個年級組的手上。再由負責教師按照具體的工作計劃,確定教研專題,制定本學期的工作目標。
2、網路資源的收集,主要根據本年級組的實際情況進行資源的收集工作。
我們收集的資源大部分是本小組教師設計的優秀課例和教案。在本學期當中分階段收集,包括開學初教材分析,期中的公開課教案設計,期末復習指導等,提供給其他教師參考;也可以是其他的教學資源,例如原創性的論文、教案、課件;也可以是網路中的優秀教學資源。此項工作有專人負責,有詳細的資源收集記錄。
3、對收集的資源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形成各教研小組的資源庫。
如上所述,很多不同種類的信息,不進行整理是雜亂無章的。我們需要按照網站上的不同欄目,放到其適當的位置上,方便教師查閱。要是內容越來越多,我們還設計網站自帶的搜索引擎,大大地提高效率。此外,我們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資源庫進行更新和刪除,盡量做到資源的最優化整理。
4、定期對資源進行上傳。
根據教研計劃,及時對資源庫內的資源進行上傳,形成區內資源庫,對所有的資源進行共享,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體現網路教研的優勢———開放、交互動態的網路教研平台。可以說,只要有新的資源,我們都會以最快的速度上傳到網站上去。教師如果在同一天不同時刻瀏覽我們的網站,都會發現有資料的增加。很高的瀏覽率點擊率證明教研氣氛非常活躍。
5、期末對網站進行總結交流,定期進行網路教研的總結和經驗交流,不斷提高網路教研的實效性和實用性,對出現的問題積極探求解決方法,同時也可以通過校園網站對出現問題進行及時反饋。
三、 教研網路的完善與利用
1、 更新教研觀念
教育科研必須以教師發展為本,必須確立教師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為科研的主人。通過科研來培養教師、提高教師素質,為教師的自我發展服務。教育科研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要研究學生,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尤其要解決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講求實效。正是因為當前教育具有多元性,傳統的教育理念已經難以滿足教師和學生的學習要求,要高效、高質地完成教育任務,就要依靠現代化先進的信息技術,具備現代化的教育工具,學習網路知識,掌握有效的途徑進行教研學習,讓新的教研理念深入人心。
2、 全面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
必要的信息素養是貫徹新觀念的重要條件。我們向英語教師提出開展網路教研要求,要求教師具備打字和上網的能力,懂得怎樣使用計算機以及在網路上與他人交流。開展網路教研,整體提高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研究的水平,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和效益。
網路教研在我區實施已經一年,取得了較大的成績。我們在假期里把教師們優秀的課例設計好,並在開學前把教案放到網站上。在每個學期的教材分析會上給教師們提供網站的地址及信息存放的位置。掌握了網路知識以後,教師們就能夠參考優秀課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們遇到的問題可以及時在網站上專門的話題區提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3、 充分收集教學資源,豐富教研網站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需要教學資源,特別是教學課件。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從視聽覺上捕捉新鮮事物,活潑生動的畫面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學習前人優秀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也是達到成功的一條有效捷徑。我們可以通過網路看到他人優秀的經驗和論文,學習別人課例的設計方法,從而使自己的自身發展得到快速的提高。所有這些資源,我們都可以通過網路得到,可以說網路是有效吸收別人的經驗和方法的有效途徑,它必然成為教師學習的有力工具。因此,收集教學資源,豐富教研網站,應該成為每一位教育科研老師的能力和需要。
4、創設濃厚的教研氛圍
創設濃厚的教科研學術氛圍,鼓勵教師進行網路教研。定期在教研網站上發表自己的教研心得體會,提供好的課例教案以及優秀的課件等。表揚做得好的教師,利用有效的獎懲措施幫助教師們增強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採用新老教師結對子的方式,利用新教師的活力結合老教師的經驗形成優勢互補,就會將網路教研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
㈢ 如何創新和有效開展教研活動
首先,我們要明確教研活動的特點和目的。教研活動最主要的特點和目的,就是要解決當前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實際問題。也就是說,教研活動的課題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實,應想教育教學之所想,急教育教學之所急。否則,教研活動就是瞎研究、空研究。 其次,要做教研活動的有心人。學校豐富的研究機會、獨特的研究情景、鮮活的研究問題、最佳的研究位置,為教師開展教研活動提供了優越的研究條件。這就要求我們要時時留心周圍的一切,要自覺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本著「教什麼、研究什麼」的原則,緊密結合本職教學工作去開展教研活動,使教學工作和教研工作能融為一體,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教研相長」的效果。 再次,要找准教研活動的「突破口」。 當前,在中學中有一種見怪不怪的普遍現象,即大家都嚷著搞教研,大家也好像都在搞教研(如聽課),但實際上相當一部分的教師不知道怎樣去搞教研,特別是對一些教改實驗、專題研究更感到無從下手。因此,找准教研活動的「突破口」就顯得至關重要。教研活動的「突破口」,就是以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作為課題開展研究。這就要求教師要樹立起「問題就是課題」的意識,善於把一個又一個教育教學中有意義的實際問題,經過「設計」轉化為一個又一個富有個性特色的教研活動課題,再通過攻克一個又一個研究課題,來解決一個又一個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這種研究,最易達到同步推進教育教學教研工作、穩步提高教育教學教研質量的目的。 第二,要使教研活動為提升教師自身素質服務。首先,我們要正視教研活動對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意義。如今已不是一個只要有知識或文憑就能當教師,靠經驗和「汗水」就能當好教師的時代,而是一個要求教師必須盡快從「教書匠」向「教育家」轉變的時代。這就要求廣大教師無可選擇地要具備與時俱進的能力。這種能力,除了終身學習的能力、教書育人的能力,還有一個重要的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的能力,也就是教研活動的能力。一個教師如果缺乏教研活動能力,那就意味著缺少創新精神和工作潛能,就意味著很難適應新課程的需要。 其次,我們要懂得一些進行教研活動的形式和方法。有些教師片面地把教研活動理解為聽課、評課和寫文章,這是一種很狹義的看法。教研活動的形式和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反思是教研活動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教師在當前的課程改革中就應學會如何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進行自我反思。又比如,教研活動很強調集體研究,教師就要學會如何參加集體研究,如何在集體研究的氛圍中學會將大家的智慧集於自己一身。再比如,要進行課題研究,教師就必須學會如何選題、如何控制實驗過程、如何結題等等。一句話,就是教師絕不能只憑個人意志、只憑自我感覺、只憑工作習慣或只憑幾分熱情去搞教研活動,一定要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搞教研活動。 再次,我們要學會通過教研活動來提升自己的工作品位和職業形象。由於教研活動是在本校展開的,是針對本校甚至是本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的,這種實用性的研究,很容易顯性形成教師實用性的教學教研素質和後發優勢,以幫助教師實現可持續發展。很多名師就是通過教研活動造就出來的。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經驗啟示我們:教師必須要學會通過教研活動來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教師完全可以通過教研活動來重塑自己的職業形象,教師有機會通過教研活動來形成一種新的工作與生活方式,教師應善於在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中完善自我、成就事業。 第三,要上好每節課,著眼小問題。教學實踐是開展教學研究的平台和土壤。許多科研課題往往來自教學中的一得,許多卓有科研成效的老師也多得益於教學實際的鍛煉。事實上,對於一個普通老師來說,上好一節課,就是一次教研。通過教學積累經驗是最好的教研途徑。同時,教師在選擇課題上,宜著眼小問題。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很多,有大有小,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恰當選擇。在選題上應該著眼於小問題。以小見大,鑽深研透,而不要大題小做,泛泛而談、浮光掠影。要選擇實實在在的具體問題,如如何導入新課?學生與自己對著干怎麼辦?怎樣讓不交作業的學生交作業?不要選擇抽象空泛的問題,要隨著課改的發展靈活選題。要知道,能服務教學的研究,是最有現實意義的研究。 第四,要勤學教學理論,博覽課外書,注重平時的反思和積累。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雖然都學過不少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但那往往是為了應付考試。課程一結業,這些書籍就被束之高閣,再也未曾翻閱,突擊搶記的一點「理論」早已成了塵封的記憶。工作後,遇到太多太多的問題,即使有所感悟,也往往只是「經驗式總結」,這種建構往往是片面的、局部的。而且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內容也越來越開放,需要教師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博覽課外書籍,廣泛吸收養分,補充最新知識,是教師增加和更新知識積累,提高教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途徑。「腹中有書氣自華」,教師博學多才,學生耳濡目染,也為學生刻苦攻讀,起到了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
㈣ 如何藉助網路平台開展教研
今晚聽了竇老師的分享,讓我受益匪淺,在國內現代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網路技術已經成熟,並在教育事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為促進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教師應正視該技術的意義,並將其合理應用於教學過程中。
一、網路教研依託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和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建立開放,交互動態的網路教研平台,實現資源的交流與共享,以教育消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
二、網路教研專家在線討論,都能真正做到有什麼說什麼,這更有利於引起對教學思想的和教育方法的思考,無論是教師、還是專家,教研員,都有更大的收貨,真正起到民主研討的作用。
三、網路教研延續研究,空間無線。網路教研,可以把活動的內容或活動中所需提現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通過網路傳遞給每一位所需的教師,教師可以不受時間限制,隨時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學習,分析,研究,發表評論,甚至還可以把繼續學習的心得體會通過網路得以交流。
四、網路教研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和發展,改變教師的學習狀態,極大增強了教師參加與教研的自主性,創生出嶄新的學校教研文化。
網路教研是教育教學在新形勢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種嘗試,有利有弊。伴隨著基礎教研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教學業績,教學教研水平會不斷提高。
㈤ 如何用教研網路平台開展教研活動
傳統教研活動有其局限性,依託教研博客開展集體備課、同伴互助、課題研討、專家引領、自我反思 等網路教研活動,拓展了教師合作教研的空間與時間,豐富了教學研究的內容,轉變了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方式與行為。
傳統的教學研究活動有時間與地點的局限性,還必須有專人組織。由於小學教師日常工作都很繁忙,除了學校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動時間外,教師很少有時間集中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盡管學校倡導教師間的團結互助,但由於缺少交流互動的平台,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往往無法及時溝通,時間一久,教師間進行合作教研的氛圍就受到影響,真正合作的也就少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路越來越多地走入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基於網路的學習、交流方式也正在被更多的人熟悉、接受並利用。在學校常規教研活動的基礎上,有效地利用教研博客開展網路學習與各類教研活動,將成為彌補傳統教研缺陷的有效形式。
一、網上「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學校常規教研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平時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時間短,許多問題無法深入研討,因此,我們在平時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藉助「教研博客」這個平台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網上集體備課採用「一人主備、多人研討、反復研磨、最終定稿」的方式。各年級組備 課組教師根據學科備課組長安排的內容,精心備課,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初稿發布到備課組的「博客圈子」上。其他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在線研讀,參與網上研討活動,發帖回復修改意見。具體負責人根據大家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再上傳到「博客圈子」上供大家參考。這樣的網路集體備課,較傳統集體備課拓展了教師研究的時間與空間、實現了交流對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機會的充分均衡。同時,教師經過多次這樣的「學習、反思、研究、合作、創造」過程,將日常教 學工作和教學研究、教師的專業成長真正融為了一體,形成 了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教師也由單純的教學 者逐漸成長為研究型教師。
二、網上「同伴互助」 平時聽課往往有這樣的情況:聽完某教師的課後,本想及時與被聽課教師交流,但遇到有課錯失這個機會,下次碰到往往沒有了再交流的慾望,久而久之,同伴之間的交流也就流於形式。藉助「教研博客」能有效彌補這種不足。平時教師之間的互相聽課,我們要求聽課教師把聽課中發現的問題寫成博客,上傳到網上與被聽課教師共同研討,分享教學智慧及經驗、研討教學方法,以達到互相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學校利用視頻、音頻、文本等多媒體手段也可向教師 呈現教學研究的內容,組織的公開課、示範課。我們把上課的錄像上傳到網上,充分利用網路合作教研平台開展教師上網觀課、網上評課議課活動,從而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
三、網上「課題研討」課題引領是合作教研的另一種有效形式。針對不同科 組與不同課題,在網上建立各課題組的「博客圈子」。各課題組每學期都制訂課題研究計劃、解決的問題與研究主題,課題組成員按照計劃開展研究,及時把平時的研究體會寫成博客上傳到網上;課題負責人也可以通過網上發布邀請,開展如課例研討、問題探究等專項論壇。教師通過博客談所思、所想,大家暢所欲言,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也不受權威的影響,真正實現了平等對話與互動交流,同時,也為課題結題准備了第一手研究資料。
四、網上「專家引領」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每位教師都會有許多困惑,如果這些問題或困惑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教師教 學水平與教學質量的提高。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教學能力強的教師組成專家組。每位專家組成員都建立自己的個人博客。教學實踐中,教師針對不同的問題可以向專家請教,及時解決教師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引領教學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層次與水平。
五、網上「自我反思」 教學過程中,教師肯定有許多想法與困惑。一般情況下,由於習慣或其它原因,教師沒有把這些東西記下來,時間久了也就忘記了,就算有寫教學反思的習慣,沒有交流平台也無法實現資源共享,不利於教師間的合作交流。通過創設「教研博客」這一個平台,教師就可以通過「教研博客」 及時記錄所思所想。教師在撰寫博客的過程中,不但自己的教研能力與水平提高了,也能給同伴提供可借鑒的案例,加強教師間的互動交流。 在網路環境下,信息資源是永遠開放的,傳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傳遞系統是多媒體的,知識是跨越時空限制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樣化的。這決定了網路環境下的教師合作教研具有開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多媒體化等特點。學校開展網路教研以來,教師參與的積極性較高,80%以上的教師有了自己的博客,大部分教師參與了討論與交流,教師能及時上網關注教育教學的信息及討論交流的情況。
㈥ 如何有效開展線上教研
有效開展線上教研的方法如下:
(一)相關方面的大力支持
在構建學科教研網路的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相關方面的大力支持直接影響到學科教研網路的構建。尤其是學校領導,應該對學科教研網路的構建基於大力支持,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支持,使學科教研網路的構建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
(三)科學劃分教研小組
在開展網路教研活動的過程中,科學有效地劃分教研小組,對提高網路教研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幫助。在劃分小組的過程中,由於各年級在教學內容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可以以年級為標准劃分小組,可以分為低年級小組、中年級小組、高年級小組。每個年級的小組都應該有一個負責教師,教師根據定好的計劃,將教研專題有序呈現出來,使網路教研活動有效開展。
(四)以各小組的具體情況收集論文、教案等信息
網路教研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更好地實現資源的共享,使教師都有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能否打造這一目的,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信息的收集。因此,最新原創論文研究的年級不同,關注的重點也不同,只有做出有效的劃分,不僅能夠使教師更好地獲取有效信心,同時也能夠使教師更好地把握本階段教學的前沿,切實達到網路教研的目的。
(五)提高信息上傳的規律性
網路教研是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師的水平,使教師更好地跟上現代教學的步驟,因此信息能否及時、有效地進行上傳,直接影響到網路教研的有效性。各小組要能夠有規律地進行信息的上傳,並要求小組范圍內的教師能夠把握該規律,以便有了新的信息,教師能夠及時打開網站進行有效學習。
㈦ 使用信息技術參與網路教研怎麼寫
信息技術環境下網路教研的嘗試
【關鍵詞】信息技術 網路教研 網路電子備課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076-01
一 網路電子備課,構建多主體教研
在網路電子備課中,教師作為教研主體參與教研。首先由網路研究小組首席確定備課主題,並進行備課分工,制訂好備課計劃,然後進行主題學習。每位老師在主題自我內化的基礎上,和小組成員交流探討,探究內涵,為研究教材和備課作準備。然後開始各主體的網路備課,緊接著請大家提交平台,探討互促,進行交流,並共同豐富主題內容的資料,形成教師課堂設計的共識要點。再由教師代表表述設計意圖,交流統一意見,修改形成定稿,存儲備用。基於學生和情境的不同,教師可以在共享的備課稿的基礎上,針對班情和學生情況再作潤色,使它更符合自己班級的需要。
聯合備課的整個過程是基於網路進行的,而學校對於教師聯合備課的管理也是通過網路化實現的。網路使得結合點最大化,過程深層次介入,成果最大限度地網狀共享,討論與研究最大限度地高頻率。教學過程的管理隨時處在「展開」「透明」的狀態下,為促進學校教學管理質量的不斷深入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打破了教師的個體備課方式,使教師的備課行為不再是單一的、個體的,而是集體的、共同的。實現了全員參與的制度化管理。
二 主題論壇交流,搭建跨時空教研
老師們在主題貼吧上根據教學實況,以教學感悟和教學疑點的形式在網上發帖、跟帖交流。以「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課堂教學究竟該教些什麼?學些什麼?怎麼教?怎麼學?」為論壇主題。語文學科諸如「如何讓學生有興趣地積累」「學生該怎樣培養語感」,數學學科中的「走進數學課堂的對話教學」,信息技術的「如何應對千奇百怪的網路語言對傳統文化的沖擊?」等問題引起大家的思考,而在線專家——區市各教研員的紛紛加盟讓討論更有了專家的引領,活動氣氛熱烈。在自由民主的平台上,讓老師們找回了話語權,就教學工作中真實的、感興趣的、需要解決的、有能力研究的問題,進行了真正意義上的討論和交流,而這種交流不受校際空間的阻隔,不受時間的牽絆,這種合作研究和平等對話,使得學科觀點得到了碰撞、整理和升華。其次,教師還可以將說課、評課、磨課置於論壇中,讓網路教研激活課堂縱深。具體做法為:
第一,確定研究主題,通過如導入、過渡與小結的教學藝術,教學情境的創設,重點、難點的把握等。然後在校園網上公布消息,並把教學設計上傳到論壇中。
第二,圍繞主題進行聽評課。評課時不是交流各自的聽課筆記,而是由聽課的老師在論壇帖子間寫自己的聽課體會,進行「病理」診斷與分析和上課的對話、切磋。
第三,對本次主題聽課評課活動進行小結,提出整改意見。現場聽課,網路論壇說課、評課、磨課,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面對權威的拘謹和水平差異過大的壓抑,減少了面對面的窘迫,彼此就教學中的問題暢所欲言、針鋒相對。有效地激發了教師參與學習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地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提高了教師的主體能力,促使授課教師在研究自身教學方式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從而在網路參與的潛移默化下,重新認識教學,重新認識課堂,教學的認識在討論中更澄清了,教學的思想在碰撞中更明晰了。
三 開放教育博客,實現大眾化教研
為了給教師有更為廣闊的研究平台,可以充分運用校園網,把網路作為教師獲取信息、提煉信息、交流信息、升華信息、內化信息的工具。教師可以根據學習所得在「好課大家談」中轉載、上傳專家或自己對各種課例的評課意見;也可以圍繞一個教學問題或研究主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使網路成為實現互幫互助的有效途徑。近幾年,部分教師利用博客個性表達、更新簡單、鏈接便捷的特點,認真記錄教學日記,拓展教研的時空界限。通過整合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三者的力量,形成了研究合力,使教師專業化發展利用網路伸展了新的觸角。它為不同層次的教師提供了幫助與支持,使網路成為從「精英研究」走向「大眾研究」的重要載體。
看著激情綻放的網路家園,聆聽著網路紮根日常教研清脆靈動的聲音,相信,只要教師合理有效地運用好網路,教研將會振翅飛翔。
參考文獻
[1]於海濤.面向教師專業發展的網路教研的有效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1)
〔責任編輯:高照〕
㈧ 如何通過網路教研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其實現了資源的交流與共享。
依託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和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建立開放、動態、交互的網路教研平台,對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評價、教學管理等方面,實現資源的交流與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
網路教研在教研過程中運用了網路技術的教研活動,從學習方式與教學研究實踐方式的視角來看,網路教研則是指將網路技術作為構成新型學習研究生態環境的有機因素,以探究學習交流研討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研究活動。
(8)如何利用網路創新教研活動形式擴展閱讀:
網路教研的相關要求:
1、加強學習,轉變教研觀念:各學科教研員必須加強學習,轉變傳統的教研理念,樹立新的資源觀、教研觀和共建合作觀,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素養,做到會使用計算機和網路,能在網上收集、整合、發布各種教育信息和教學資源,不斷提高網路教研的能力和實效。
2、加強培訓,提高技術水平:要加強對教研員和廣大教師的網路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基本網路知識、電腦處理文字、學會在網上收集各種教育信息和教育資源、學會建立博客、學會應用電子郵箱傳遞電子文檔等。
3、中心校為核心,以研修茶座為平台,進行集體備課:各位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組織課堂教學,根據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寫出自己的教後反思,在相應教案後以評論的形式上傳。
㈨ 如何有效開展網路教研
如何開展網路教研
第一、要解放思想,感受網路教研的時代性、便捷性。
開展網路教研是一種新興事物,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的要求,我們必須從內心深處理解它,接納它,並積極開展活動。網路教研,無「走出去」之奔波辛苦,無「請進來」之耗資費神,既節省了時間、節省了資金、減少了勞頓之苦,還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不會耽誤工作,何樂不為呢?同時討論的內容在網上,不會丟失,想用的時候打開看看,很方便。不再用尋找我們的筆記本,費了很多時間,氣力,可能筆記本早已經不知去向。
我們必須認可網路研修,並積極行動起來,中國教師研修網會給我們更多的期待,會消除在教育教學中許多的困惑。聽聽師德報告,覺得自己的渺小,激發了做優秀老師的願望,聽聽專家們的班級工作,覺得自己學習的地方還很多;第一次進行網路研修時,有些同事不理解,開玩笑說:「有什麼意思,還是來點實際的吧。」我會一笑了之,不僅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然後動員他們積極參與,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業務。
思想的花很美,行動之果更甜。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在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思想是行動前的思考和規劃,行動就是「實踐」,是思想的嘗試、體驗、創新和升華的外顯過程。思想只有在行動中才能得到檢驗、修正、豐富和完善;思想再美,如果沒有行動,也只能是空想、幻想,永遠不會成功。作為教師,承擔著孕育和引領人精神發展的使命,思想絕對不可以貧窮,但行動更不能缺少,只有思想而不去付出行動的人,永遠都只能沉浸在夢里。其實,許多看似困難重重的事情,往往是我們敢於去做了,就會發現它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樣復雜。做,才可能成功,如果不做,什麼都不會有。
隨著學習的深入,研修網成了我工作中所依賴的朋友,每一天如果不進入研修網,就會覺得是一項事情沒有完成,由此形成了一種依賴,一種精神的寄託。帶動同事積極學習,而且很多同事也認識到了網路學習的實效性,積極學習起來。我欣慰,我高興。
第二、自己做網路教研的帶頭人。
自己先認真學習評價標准,「常見問題」,「培訓動態」,裡面有自己需要的知識,自己先學會,先弄懂,利用好自己的閑暇時間,即使只有幾分鍾,也上網學習一下,不懂得的地方及時和編輯聯系,編輯會給你熱心、耐心、細致的答復,實際上編輯們的敬業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自己學會了,然後想法設法帶動老師積極學習。老師們有問題時,積極回答,千萬別譏笑他人。可以手把手的教會老師如何利用網路平台開展活動。
第三、開展網路教研的幾種常見方式。
依託中國教師研修網,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方法一:最簡單的是利用班組里的「班級沙龍」,是非同步的,也可以是同步的。方法二: 利用TQ,這是同步的教研,猶如面對面,和老師距離近了,談話親切了,不再是冰冷的感覺,天涯咫尺。方法三:利用QQ群,只是不能視頻,只能文本的。第四種方法:利用學習論壇。方法五:PK台。
第四、網路教研需要做的幾個工作。
主題的選取:
組織活動選取的話題,應該精心選擇那些有深度、眾所關注的、與教學實踐密切聯系的熱門問題,這樣大家才能有討論的興趣,才有和別人深層交流的可能,才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體驗到別人的長處。要挑選那些你認為有推廣價值的資料,來自自己教學實踐的師生原創作品更能夠有實效性。材料質量高了,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這樣老師之間可以互相訪問,互相學習,發揮良好的帶動作用,就會很好的促進個人的進步。
先在網下組織討論話題,多聯系一些老師,最好一個學校選取一個責任心強、積極要求進步、喜歡學習的老師做小組長,積極督促老師參加教研活動,(有了第一次的經驗,老師們會積極行動起來的)。活動主題的選取:(1)選取一些老師急需解決或者難以解決的問題,先寫出活動的主要內容,大體想法,或者求助的主要方面等(2)或者選取自己的心得,供大家共享。(3)可以是教育疑點,或者是熱點。(4)可以是班主任方面的,也可以是學科方面的。(5)可以是輔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相關案例、舉措、評述等 。
如果是同步教研,要大體確定好時間,最好是約計同科老師有時間的時候,確定好後,選取網上活動方式:TQ,學習論壇,PK台,QQ群、我的協作組(我的班組里的班級沙龍)等都可以。
一般格式:一、時間、最好劃分到具體時間,如2008年11月13號下午4:00——5:30;非同步的也要說明期限,二、地點,如編輯部會議室,學習論壇,班級沙龍等等,三是:主持人四是:自己的答題思路和想法。
舉個例子吧:如果利用教師聊聊TQ,必須先和編輯聯系,必須提前和編輯聯系,看看時間是否合適,(避免和專家答疑時間重復或者編輯很忙)他們及時開放伺服器,同時便於編輯部確定他們的計劃,時間沖突時便於調整。班主任或者指導老師在自己的班組 「班級動態」或者「培訓公告」里及時發出公告,然後把公告地址(也就是網址)發給編輯,編輯會在培訓活動中展示是最新的培訓動態,給老師提示。利用TQ的學員必須寫好稿子,准備好耳麥,提前申請TQ號碼,先進入一次,自學TQ使用手冊。因為第一次容易出現問題,而且比較慢,以後再進入時快多了。因為有時網路出現問題,聲音會出現問題,可以把寫好的文本文字輸入文字對話框中,注意一次不能輸入的太多,(例如一篇文章)輸入太多了,TQ會出現問題,可能會自動掉線,你只能再重新進入了,浪費時間。同時要在開展活動的前一天或前半天,班主任或指導老師在教師研修群里發出公告,引起老師注意。到時間時一定提前組織老師參與活動,要求主持活動的老師(學員)事先准備好草稿,打有準備之戰。最後別忘了保存文字資料和音頻資料,最好把文本資料整理一下,然後發在班級簡報里。
只要是同步的網路教研都和TQ差不多,如QQ群,學習論壇,班級沙龍等。
最簡單好用的是利用學習論壇(學習交流區),可以同步也可以非同步,只是要注意最好先把內容記在記事本上,因為你填完內容點擊「發表」是,會讓你重新登入,你需要重新輸入賬號和密碼,避免丟失所寫材料。(也可寫完後,先復制,再重新登入後粘貼也可)班主任、指導老師要及時組織學員參與,很多學員不會,班主任或者指導老師必須事先利用自己的QQ或者郵件教給他們,必要時可以打電話。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看看研修留言板,裡面有很多聯系方式,及時和編輯聯系,編輯會給你認真實用及時的答復。
再一個比較簡單方法是利用「我的協作組」(我的班組里的班級沙龍),這個一般是自己班組的老師,有針對性,也不用重新登入,只是范圍小一點,如果是學術性比較強的本學科問題,還是比較實際好用的。
協作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人人可以平等、迅速享用各種信息資源的機會和平台。協作組是互相共享,相互討論,共同進步,不能有任何的功利色彩,最好還是不要期望有任何回報。 人人都把協作組當作自己的「家」, 隨時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心得體會、困惑以及自己的喜怒哀樂與大家分享交流,時時來維護,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好,會成為我們成長的基石。
協作組可以提升和強化你的興趣。有了興趣作為保障,你就可以先忘掉各種功利的期望,各種目光短淺的目標。當你把自己的優秀資源上傳時,是一種幸福,當發現別人的優秀資源時,是一種快樂,當你和學員交流時是一種快樂,真誠是一種樂趣,真誠也可以創造資本,協作組使用你自己「真實的名字」而不是「匿名或者筆名」,可以讓別人更信任,讓自己更負責任,何樂而不為?總有一天,驀然回首,你會發現自己的已經有一筆不菲的「網上資產」,成功和機會可能因此會不期而遇。作為學科討論,利用協作組組織活動是最實際、最好用的方法之一。
老師們不管是採取何種方式,班主任或指導老師一定要參加活動,給老師信心,同時要積極發動其他老師參與。班主任或者指導老師要及時批改作業,激發老師的積極性。及時上網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會覺得你尊重他,他的熱情就高。
及時提醒老師們撰寫自己的日誌,把自己的得與失、成功與失敗、喜怒哀樂寫出來,就可以放鬆自己,也可得到幫助,及時盡可能的瀏覽老師的日誌,給他們以鼓勵。
用你的真心去對待網路學習,你會發現,原來網路研修也充滿了快樂與幸福! 當自己的疑惑得到解決時,我激動;當自己的經驗被交流時,我興奮;當老師們積極參與網路教研時,我欣慰!我堅信:只要以敬業精神點燃執著的火把,平凡的人生就能閃爍出童話般美麗的靈光。
只要我們用心,中國教師研修網會成為我們前進的基石,網路教研會助我們乘風破浪,飛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