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網路性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應用程序確保安全,可靠。
2、網路應用程序和網路響應以及傳遞的時間,顯示應用程序某方面大量的處理、文件爭用或磁碟或網路訪問過度延遲是否達到要求。
3、收集全面的分析數據並將其結合用於應用程序進程的端對端視圖和數據涉及的所有設備是否合格。
(1)新裝網路如何分析性能擴展閱讀:
網路性能指標分析:
1、表現網元的負荷,如中繼鏈路平均話務量、信令鏈路平均話務量、忙時VLR用戶數、話音擁塞率、信令擁塞率,這類指標超標一般表示系統資源不足,對系統擴容將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2、性能指標,如語音信道掉話率、信令信道掉話率、交換機來話接通率、交換機去話接通率等,這類指標反映了網路某一方面的性能。對性能指標不僅僅是對指標本身的分析同時應包括對構成指標的各個計數器的分析以及對相關計數器的分析。
3、綜合指標,如呼叫成功率、長途來話接通率等。這是一些全局的綜合指標,它反映了網路的整體運行質量。特別是長途來話接通率,與交換機接通率、語音信道掉話率都有密切的關系。對這類指標分析是根據呼叫流程將綜合指標分解為小項,逐項統計分析,確定影響整體指標。
Ⅱ 如何評估以及優化無線網路
網路優化評估,大概就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評估網路性能
1)無線信號覆蓋(包括,信號強度,RSSI鏈路狀態,SNR信噪比)
2)AP的接入端負載均衡
3)吞吐量性能測試
4)QoS,質量與服務保障測試
5)無線網路按群性能測試
6)等。。。不同客戶和不同廠商的需求不同。。
Ⅲ 我新裝的寬頻,為什麼網速特別的卡
您可能載入了太多的運用程序在後台運行,請合理的載入軟體或刪除無用的程序及文件,將資源空出,以達到提高網速的目的。
優化你的寬頻,讓上網的速度成倍增長
在優化之前,可以使用「ping」來了解相關的網路參數,也可以通過使用相關的軟體來檢測網路速度,比如「TCP Optimizer」等。
優化注冊表(最好事先備份以防萬一):可修改的鍵值如下:MaxMT:修改最大傳輸單位;DefaultRcvWindow和DefaultTTL:設置傳輸單元緩沖區的大小值和TCP/IP分組壽命;設置DNS查詢優先:提高網頁的瀏覽速度;提高TCP/IP使用的RAM:增加TCP/IP所使用的緩沖來提高數據速率。
釋放保留的帶寬:先以管理員身份登錄,運行命令「gpedit.msc」即可進入到「組策略」窗口。依次點擊「計算機設置」、「管理模塊」、「網路」、「QoS數據包調度程序」,然後在右邊選中「限制可保留帶寬」,右擊選擇「屬性」,即可打開它的屬性窗口,將「限制帶寬」相對應的值修改為「0」,即可釋放被保留的帶寬。
優化軟體:以TCP Optimizer為例,先點擊「MaxMTU」來檢查用戶所用網路的相關參數,不過,我們在輸入網站的地址時,最好選用當地ISP的地址,而不要使用它的預設網址;對於「Latency PING 」也是這樣。在「Settings」選項卡中,我們選擇自己所使用的上網數據機的類型,然後在以上界面最下方選擇「Optimal Setting」,再點擊「Apply changes」按鈕,重新啟動電腦即可生效。 十分鍾電腦大提速
其實電腦提速的方法有很多,但總是帶有一些危險性,這也是很多人不感動手的原因。在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一種既快捷又安全的方法,以下介紹的方法只是對機器的合理設置,對機器無需任何的物理改造和復雜的第三方優化軟體的使用,大家可以放心看下去。機子的設置可真多,剛開機等到內存檢測完後,按下「DEL」鍵,此時屏幕一閃就進入了電腦的心臟:「BIOS」的設置畫面。可別小看他阿,他完全控制著你的電腦,那麼我們一起摘下這顆「心」吧! 在BIOS設置的首頁我們進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這選項將游標移到「Frist Boot Devicd」選項,按「PageUP」和「PageDOWN」進行選擇,這默認值為「Floppy」這表示啟動時系統會先從軟碟機里讀取啟動信息,這在我們正常機子是很不適用的,因為現在都是Windows9x的時代了正常時已經不需要啟動盤了,這樣每次啟動都讀一下軟碟機是徒勞無功的,而且這樣做會加長機器的啟動時間,減短軟碟機的壽命。所以我們要選「HDD-0」直接從硬碟啟動,這樣啟動就快了好機秒了。 返回首頁選「Adranced Chipset Features」項,這選項中的設置對機子的加速影響非常大,請大家多加留意。將「Bank 0/1 DRAM Timing」從「8ns/10ns」改為「Fast」或「Turbo」。「Turbo」比「Fast」快,但不太穩定,建議選「Fast」如果內存質量好可以選「Turbo」試試,不穩定可以改回「Fast」。在往下看就到了「SDRAM CAS Latency」選項,內存品質好的最好選「2」但基於穩定性還是建議選「3」。在下一向就是「DRAM Clock」了,這項允許你將內存運行在給高的時鍾頻率下,「66改100」或「100改133」現在內存多數是PC133的,所以可以放心改動。都是這一句,「如果不穩定可以改會原狀嘛。」(註:有的版本使用+33來表示,其實意思是一樣的。)較新的主板都支持AGP4X,如果你的顯卡也支持AGP4X那麼就在「AGP-4XMode」處將這項激活即「Enabled」,這才會更好的發揮顯卡的能力,記住如果兩者都支持就不要浪費啊!(註:4X的激活不是單一的問題,而這里只不過是打開4X的先要條件,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詳細分析)再下一項就是「AGP Aperture Size」這是系統調用內存作顯存的數量,隨著大顯存的顯卡的逐漸普及,這一選項已經沒太大的意義了,經測試16M,32M,64M,128M四者幾乎沒有差別,即使16M與128M相比也不到2%的差別,所以別讓太多的內存等待著那無用的任務了,盡管把他們解放出來吧,選16M或32M就足夠了。其實「BIOS」里的設置還有很多,但效果已經不太明顯了,所以我們先將他們放下,在此宣布「摘心行動」完滿結束,選中「Save & Exit Setup」按下「Y」重啟。 經過「摘心行動」後機子順利登陸Windows,這時是否已經感到機器的啟動和程序的運行都比以前快多了,但這還是滿足不了我們的。因為Windows似乎不太聽話,Windows的設置本身並不是最優化,我們還是自己動手將他征服吧。 剛進入Windows就見到機器一味地打開常駐程序(註:常駐程序是指開機後在開始菜單工具欄中時間顯示旁的小圖標,這表明只要你一開機哪些程序就會在後台全部打開)如此看來,平時不多用地的軟體每次都隨電腦的啟動而打開,大大地佔用系統資源,令電腦的性能隨之而降。這時,我們只需按下「開始/ 運行/鍵入「msconfig」 確定/進入程序後按」啟動」」在這里就可以看到所有和系統一起啟動的程序,只要將不想啟動的程序前面的方格清空就可以了。建議將所有不用的都去掉,如「解霸,WINAMP,ICQ,OICQ」等等。為安全著想,防火牆請不要去掉。重啟後,你會發現質的飛躍,再也看不到重啟後硬碟燈狂閃的慘況了。真開心,哈哈! 完全進入Windows後我們就可以做以下的幾項設置了: 一、啟動DMA方式,提高硬碟速度 採用UDMA/33、66、100技術的硬碟最高傳輸速率是33MB/s、66MB/s、100MB/s,是IDE硬碟(這里是指PIO MODE4 模式,其傳輸率是16.6MB/s)的3~6倍,實際測試中我的UDMA/66硬碟的卻比PIO MODE4 快足有3~4倍。但是在Windows裡面預設設置中,DMA卻是被禁用的,所以我們必須將它打開。 啟用DMA:打開「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器」窗口,展開「磁碟驅動器」分支,雙擊UDMA硬碟的圖標,進入「屬性/設置/選項」,在「DMA」項前面打勾,然後按確定,關閉所有對話框,重啟電腦。 二、增加高速緩存,提高CD-ROM性能 先選中「我的電腦」圖標,點擊滑鼠右鍵,打開「系統屬性/性能/文件系統/CD-ROM」窗口,再拖動「追加的高速緩存大小」游標至最大(最右邊),將「追加的訪問方式」設為「四倍數或更高速」,然後單擊「確定」,重啟電腦。 三、整理硬碟碎片 使用日子一長硬碟里的一個個文件就會形成碎片,如果不將這碎片整理系統的性能就會降低。整理方法:「開始/附件/系統工具」中,打開碎片整理程序,這樣就能使系統的性能得到提高。(註:這項工作須時很久。) 四、提高MODEM的速度 右擊「我的電腦」,打開「系統屬性/設備管理器」,展開「數據機」分支,然後再雙擊你正在使用的數據機圖標,彈出「屬性」對話框,從中選擇「數據機」項,將「最快速度」設置為115200。 在「屬性」對話框中切換到「連接」項,單擊「高級」按鈕,在「使用流控制」復選框中選中「硬體」,再單擊「確定」按鈕,退出「高級」對話框。最後單擊「埠設置」按鈕,選中「使用FIFO緩沖區」復選框,拖動「接收緩沖區」和「傳輸緩沖區」游標至「高」端,單擊「確定」即可。 五、使用32位文件分配表(FAT32) 如果你是WIN98的用戶,要使性能發揮到最佳狀態,最好使用FAT32(32位分區)。因為FAT32比FAT16快而且節省空間,兼容性也得到肯定。 使用方法:打開「資源管理器」,單擊每一個驅動器的圖標,選擇「文件」下拉菜單,點擊「屬性」如果「文件系統」為FAT16模式,單擊「磁碟清理程序」/「其他選項」/「轉換」,就可以將FAT16模式轉為FAT32了。 六、減小顯卡的工作量 如果發現電腦屏幕刷新速度緩慢或有其他視頻干擾,有可能是顯卡的工作負荷過大造成的。事實上如果你對圖片和游戲的質量並不是太執著使用32位色的話,建議使用16位色,因為這樣可以減輕顯卡的工作量,而且對效果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再有就是對解析度的調整,因為過高的解析度也會增加顯卡的工作量,而且對眼睛不好。 設置方法:在屏幕窗口中,單擊滑鼠右鍵,點擊「屬性」選項,打開「設置」對話框,在其中進行解析度和顏色位數的調整,直到滿意為止。 七、使用圖形「全部硬體加速」 如果你的顯卡沒有壞的話,建議你使用圖形「全部硬體加速」 使用方法:右擊「我的電腦」,打開「屬性/性能/圖形」對話框,拖動「硬體加速」游標至「全部」即可。 八、設置網路伺服器 將電腦設置為「網路伺服器」可使電腦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設置方法:右擊「我的電腦」,打開「屬性/性能/文件系統」對話框,選擇「此計算機的主要用途」,將下拉菜單中的「台式機」改為「網路伺服器」,並拖動「預讀式優化」游標至「全部」,然後單擊「確定」,重啟電腦。 經過以上的「摘心行動」和「征服行動」電腦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這一切並不復雜,甚至不需要十分鍾,所以值得眾多新手發揮自己的能力,動手試試。好了,慢慢享受加速的成果吧。
Ⅳ 網路性能有哪些測量方法
網路性能主要有主動測試,被動式測試以及主動被動相結合測試三種方法
1.主動測量是在選定的測量點上利用測量工具有目的地主動產生測量流量注入網路,並根據測量數據流的傳送情況來分析網路的性能。
主動測量在性能參數的測量中應用十分廣泛,因為它可以以任何希望的數據類型在所選定的網路端點間進行端到端性能參數的測量。最為常見的主動測量工具就是「Ping」,它可以測量雙向時延,IP 包丟失率以及提供其它一些信息,如主機的可達性等。主動測量可以測量端到端的IP 網路可用性、延遲和吞吐量等。因為一次主動測量只是查驗了瞬時的網路質量,因此有必要重復多次,用統計的方法獲得更准確的數據。
要對一個網路進行主動測量,則需要一個面向網路的測量系統,這種主動測量系統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 測量節點:它們分布在網路的不同端點上,進行測量數據包的發送和接收,若要進行單向性能的測量,則它們之間應進行嚴格的時鍾同步;
- 中心伺服器:它與各個測量節點通信,進行整個測量的控制以及測量節點的配置工作;
- 中心資料庫:存儲各個節點所收集的測量數據;
- 分析伺服器:對中心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網路整體的或具體節點間的性能狀況
在實際中,中心伺服器,中心資料庫和分析伺服器可能位於同一台主機中。
主動測量法依賴於向網路注入測量包,利用這些包測量網路的性能,因此這種方法肯定會產生額外的流量。另一方面,測量中所使用的流量大小以及其他參數都是可調的。主動測量法能夠明確地控制測量中所產生的流量的特徵,如流量的大小、抽樣方法、發包頻率、測量包大小和類型(以模擬各種應用)等,並且實際上利用很小的流量就可以獲得很有意義的測量結果。主動測量意味著測量可以按測量者的意圖進行,容易進行場景的模擬,檢驗網路是否滿足QoS 或SLA 非常簡單明了。
總之,主動測量的優點在於可以主動發送測量數據,對測量過程的可控制性比較高,比較靈活機動,並易於對端到端的性能進行直觀的統計;其缺點是注入測量流量本身就改變了網路的運行情況,即改變了被測對象本身,使得測量的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注入網路的測量流量還可能會增加網路的負擔。
2.被動測量是指在鏈路或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等)上對網路進行監測,而不需要產生流量的測量方法。
被動測量利用測量設備監視經過它的流量。這些設備可以是專用的,如Sniffer,也可以是嵌入在其它設備(如路由器、防火牆、交換機和主機)之中的,如RMON, SNMP 和netflow 使能設備等。控制者周期性地輪詢被動監測設備並採集信息(在SNMP 方式時,從MIB 中採集),以判斷網路性能和狀態。被動測量主要有三種方式:
- 通過SNMP 協議採集網路上的數據信息,並提交至伺服器進行處理。
- 在一條指定的鏈路上進行數據監測,此時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是兩個獨立的處理過程。這種方法的問題是OC48(2.5Gbit/s)以上的鏈路速度超過了 PCI 匯流排(64bit,33MHz)的能力,因此對這些高速鏈路的數據採集只能採用數據壓縮,聚合等方式,這樣會損失一定的准確性。
- 在一台主機上有選擇性的進行數據的採集和分析。這種工具只是用來採集分析網路上數據包的內容特性,並不能進行性能參數的測量,如Ethereal 等工具。
被動測量非常適合用來測量和統計鏈路或設備上的流量,但它並不是一個真正的 QoS 參數,因為流量只是當前網路(設備)上負載情況的一個反映,通過它並不能得到網路實際的性能情況,如果要通過被動測量的方法得到終端用戶所關心的時延,丟包,時延抖動等性能參數,只能採用在被測路徑的兩個端點上同時進行被動測量,並進行數據分析,但這種分析將是十分復雜的,並且由於網路上數據流量特徵的不確定性,這種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夠准確的。只有鏈路帶寬這個流量參數可以通過被動測量估算出來。
被動測量法在測量時並不增加網路上的流量,測量的是網路上的實際業務流量,理論上說不會增加網路的負擔。但是被動測量設備需要用輪詢的方法採集數據、陷阱(trap)和告警(利用SNMP 時),所有這些都會產生網路流量,因此實際測量中產生的流量開銷可能並不小。
另外,在做流分析或試圖對所有包捕捉信息時,所採集的數據可能會非常大。被動測量的方法在網路排錯時特別有價值,但在模擬網路故障或隔離確切的故障位置時其作用會受到限制。
總之,被動測量的優點在於理論上它不產生流量,不會增加網路的負擔;其缺點在於被動測量基本上是基於對單個設備的監測,很難對網路端到端的性能進行分析,並且可能實時採集的數據量過大,且存在用戶數據泄漏等安全性問題。
3.主動、被動相結合測試
主動測量與被動測量各有其有缺點,而且對於不同的參數來說,主動測量和被動測量也都有其各自的用途。對端到端的時延,丟包,時延變化等參數比較適於進行主動測量;而對於路徑吞吐量等流量參數來說,被動測量則更適用。因此,對網路性能進行全面的測量需要主動測量與被動測量相結合,並對兩種測量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以獲得更為全面科學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