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網路輿情監管工作
1、增強輿情預警意識。一是客觀認識網路輿論,認識輿情預警作用。要認識到網路既是社會危機的放大器也是社會情緒的減壓閥,不必把網路輿情視為洪水猛獸而反應過度,但也不能對潛在的負面輿情信息置之不理,釀成輿情危機。因此政府要認識到輿情預警的作用,通過利用一些輿情監測工具,比如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輿情監測系統,提高輿情預警能力,爭取輿情負面信息早發現早處理,防危機於未然;二是指導思想上從"堵"向"疏"轉變。當前,突發事件出現的機率較高,信息的傳播渠道很廣,把封鎖消息作為處理危機的基本方法,很容易把危機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唯有把這類事件視為一種常態和中性事件來疏導和處理,把處理危機看作政府正常職能的一部分,才能更有利於應對網路輿情。五是提高正確引導輿論的能力。通過學習、研究和培訓,不斷提高幹部運用網路與群眾溝通交流、科學把握輿論導向、正確引導社會熱點、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網路輿論引導機制。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機制。豐富信息公開形式,把傳統媒體與網路相結合,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信息公開渠道,加快政府信息公開進程,讓謠言止於公開。二是建立網上新聞發言人和網評員機制。以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公開正面客觀地說明事實,同時,又站在黨和政府的立場上對民眾情緒進行疏導,智慧地講真話,不說套話、假話,主動向社會提供新聞信息服務。
3、完善管理體制。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信息化建設和電子政務的指導和管理,互聯網和網站的統一規劃和建設管理,網路輿情的監測、研判和應對。二是明確職責。建立一套靈活有效的工作機制,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盡量避免職能交叉、多頭管理問題的發生,搞好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形成合力。三是建立虛假信息懲處機制,利用法律對製造謠言和擾亂網路秩序的惡意行為予以打擊。
4、正確引導網路輿情。一是充分發揮政府公權力、傳媒和知情方面的優勢,理性引導輿論。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優勢和宣傳部門媒體優勢,正確地引導輿論,營造網上主流輿論話語權。二是建立"網上統一戰線"。求同存異,在論壇、社區、博客、QQ群等載體中廣泛爭取支持者,使輿論向理性、可控的方向發展。三是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在政策、人力、財力上扶持政府網站,擴大主流網站在網民中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使其真正成為能對本地網路輿論起主導作用的權威網站;同時,加強縣長信箱、在線訪談、留言板等政府和公眾溝通交流的互動欄目和政府信息公開欄目建設,將網上溝通作為了解民情、採集民意、匯聚民智的重要平台,真誠客觀及時回應網民訴求,使政府網站成為政府和民眾之間真情交流、溝通的橋梁。
5、尊重網民權力,打造誠信政府。一是尊重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允許和鼓勵網民對地方政府的施政缺失提出批評,進行輿論監督,同時通過積極溝通對話,幫助他們理解現代社會公共治理的復雜性,引導他們在最根本的問題上幫助地方政府,緩釋民間某些不滿情緒。二是及時發布真相,坦誠回應質疑。第一時間發布最新、最權威的信息,把事件真相、政府的措施和事情解決的進展等情況公布於眾,滿足網民對相關事件的知情權。三是快速及時地對事件做出調查處理。把著眼點放在事後的處理、原因的調查以及責任追究上,甚至可以邀請網民或人大代表參與事件的調查和處理,充分尊重公眾的參與權與監督權。
『貳』 公安機關如何應對網路輿情
事實證明,突發事件一旦發生,多半會受到媒體報道和網民關注,相關部門的輿情應對及其處置行動都處在輿論聚光燈下。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普及應用,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發言人,媒體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信息傳播和輿論生成的渠道之多、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更是為突發事件輿情應對及其處置行動帶來了嚴峻挑戰。面對這種現狀,政企部門做好輿論危機管理都有哪些關鍵點呢?
一:輿情信息收集
如今,網路成為輿論危機事件爆發的主陣地(輿情本身並不是負面的,是個中性詞;可以說負面輿情,或者輿論危機事件)。據第41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站數量為533萬個(7月初應該發布最新統計了,更新一下)。面對如此紛繁的網路信息,要想從中收集與自身相關的輿情信息,就必須要使用到網路輿情監測軟體。目前,國內許多公司開發出多種網路輿情監測軟體,都可以對傳統媒體網路版、新聞網站、論壇、博客、微博等實時監測。不過,在軟體的選擇過程中,要注意信息抓取的全面性。以新浪輿情通為例,其除了對全網信息進行採集,還獨家擁有新浪微博全量政務輿情數據。
『叄』 輿情如何監測和處理
一、輿情如何監測?
1、全網輿情實時監測:
藉助輿情監測系統的實時監測功能,企業可以對全網輿情進行7*24小時監測,覆蓋新聞媒體、社交媒體、主流門戶網站、論壇、博客、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多個平台。當發現與企業相關輿情時,系統會在第一時間採集,並及時地推送給企業,快速瀏覽當前和過去在互聯網上發生了什麼。
2、重點輿情自動識別:
藉助輿情監測系統的重點輿情自動識別功能,可自動過濾重復輿情信息,並通過語義自動識別出負面、敏感等信息,企業可選擇微信、簡訊、郵件或者手機客戶端的方式來接收輿情信息,以便可及時對這些信息進行引導和處理。
3、輿論輿情動態及時分析:
藉助輿情監測系統的輿情動態及時分析功能,可對各平台上企業輿情信息的傳播媒體、傳播地域、傳播趨勢、傳播情感、傳播來源等進行及時跟蹤分析,並同步生成分析圖表和簡報,為輿情應急處置提供決策參考。
二、輿情如何處理?
1、做好輿情預警監測,健全應急管理機制:
網路輿情危機的爆發具有突發性,健全應急管理預案對輿情危機的形成與發酵影響明顯。遲緩的危機應急管理容易引發輿論的質疑和批判,導致不良後果。因此應對負面輿情,要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做好輿情預警監測,建立輿情研判機制,及時發現負面苗頭及時處置。同時完善事件本身的重建、補償、調查、追究機制和信息流通的報告、指揮、發布、溝通等機制。
2、發揮媒介宣傳作用,做到信息公開透明:
突發事件演變為輿情危機,多數時候是由於真實信息傳播出現真空引起。而信息公開透明既可以滿足公眾知情權,同時還可以杜絕謠言傳播維護企業公信。在「人人麥克風」的多元開放性網路輿情環境中,疏導輿情危機,要善於利用微博、公眾號等新興媒介,發揮其強大的輿論宣傳力,及時發布真實權威信息,引導輿論的正確走向。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輿情動態收集分析和梳理,提煉輿論關切點,從而在信息公開過程中有針對性解答公眾輿論質疑。
3、謹慎處置公眾監督,積極應對負面輿情:
突發事件在演變過程中,因社會性,會在傳播過程中遭到各種質疑、批評、追問、謠傳甚至謾罵。此時,如何面對這些質疑批評並作出合理的引導對於化解輿情危機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基於事件事實和公眾訴求的前提下及時作出回應,言語要警惕官腔官調,應充分考慮公眾訴求來處置問題。與媒體和大眾交流時應降低姿態,保證平等溝通。對於部門失責行為要敢於認錯,避免因逃責嫌疑誘發新的輿情危機。
4、勇於直面輿論爭議,尋求輿論良性互動:
在輿情應對過程中,相關部門不應局限在事件發生時官方的各種權威信息發布,對於輿論中帶有明顯失實、非理性、發泄式的言論,當事部門要以普通網民的身份,到輿論場域中和群眾展開「正面辯論」,通過真切地交流互動以正視聽。在網路引導過程中,要善於用公眾易接受的形式解讀法律條文和政策方針,需要與公眾保持良性的輿論互動,在真誠溝通中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5、提升危機防範意識,真切關懷民眾權益:
當下,網路輿論監督、網路問政走熱促進了社會管理的更加規范化,但無形中也給企業帶來了壓力。因此,應對輿論監督,企業不能僅靠事後被動應對,而應提升自身的輿情危機防範意識,從現實根源入手,加強自身管理和監督,這樣企業公信力自然會得到提升,輿情環境也會風平浪靜。
原文章摘自:識微商情
『肆』 網路輿情歸哪公安管嗎
歸公安管。
公安機關擁有對網路輿情的監控、導控和處置權,這就決定了公安機關在網路輿情監管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微信、微博等網路平台已經成為各種輿論的集散地,熱點事件層出不窮。公安機關肩負著網路輿情導控、網路輿情處置,網路犯罪偵查的任務,對不實報道、惡意炒作事件進行打擊處理,以維護網路秩序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