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可以向我簡單介紹一下網路日誌是什麼
網路日誌也叫blog.
說白了迅備州就是在網上寫畝蔽日記,發表看法。
大家共同來解決你所遇到的問題,
共同發表對某件事情的看法等。
可以看到
每個日誌有自己的滾賀網址
輸入王志就可以了。
Ⅱ 什麼是網路日誌
網路日誌
「網路日誌」,後來縮寫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寫Blog的人。從理解上講,博客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網路鏈接、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並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簡單的說博客是一類人,這類人習慣於在網上寫日記。
Blog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路日記,是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具體說來,博客(Blogger)這個概念解釋為使用特定的軟體,在網路上出版、發表和張貼個人文章的人。
一個Blog其實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
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的瀏覽網頁心得已相去甚遠。目前網路上數以千計的 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於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中。
博客的歷史
最早,是由Jorn Barger在1997年12月提出博客這個名稱。但是在1998年,互聯網上的博客網站卻屈指可數。那時,Infosift的編輯Jesse J.Garrett想列舉一個博客類似站點的名單,便在互聯網上開始了艱難的搜索。
終於在1998年的12月,他的搜集好了部分網站的名單。他把這份名單發給了Cameron Barrett,Cameron覺得這份名單非常有用,就將它在Camworld網站上公布於眾。其它的博客站點維護者發現此舉後,也紛紛把自己的網址和網站名稱、主要特色都發了過來,這個名單也就日漸豐富。到了1999年初,Jesse的「完全博客站點」名單所列的站點已達23個。
由於Cameron與Jesse共同維護的博客站點列表既有趣又易於閱讀,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在這種情況下,Peter Merholz宣稱:「這個新鮮事物必將引起大多數人的注意。作為未來的一個常用詞語,web-blog將不可避免地被簡稱為blog,而那些編寫網路日誌的人,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blogger——博客」。這代表著博客被正式命名。
隨著博客數量的增多,每個博客網站上編寫的網路日誌的內容也混雜起來,以至把每一個新出的站點主要內容和特色都不可能搞清楚。Cameron後來就只在網站上登載熟悉的博客站點了。時隔不久,Brigitte Eaton也搜集出了一個名叫「Eaton網路門戶」的博客站點名單,並且提出應該以日期為基礎組織內容。這也建立了blog分類排列的一大標准。
1999年7月,一個專門製作博客站點的「Pitas」免費工具軟體發布了,這對於博客站點的快速搭建起著很關鍵的作用。隨後,上百個同類工具也如雨後春筍般製作出來。這種工具對於加速建立博客站點的數量,是意義重大的。同年的8月份,Pyra發布了Blogger網站,Groksoup也投入運營,使用這些企業所提供的簡單的基於互聯網的工具,博客站點的數量終於出現了一種爆炸性增長。1999年末,軟體研發商Dave Winer向大家推薦Edit This Page網站,Jeff A. Campbell發布了Velocinews網站。所有的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他們的目的也很明確:讓更多的人成為博客,來網上發表意見和見解。
博客帶來了什麼
現在,全世界每天傳播的媒體內容,有一半是由6大媒體巨頭所控制。其利益驅動、意識形態以及傳統的審查制度,使得這些經過嚴重加工處理的內容已經越來越不適應人們的需求。媒體的工業化,內容出口的工廠化,都在嚴重影響其發展。
比如,以美聯社為例,有近4000人專業記者,每天「製造並出廠」2000萬字的內容,每天發布在8500多種報紙、雜志和廣播中,把讀者當作「信息動物」一樣。這種大教堂式的模式主導了整個媒體世界。這時,以個人為中心的博客潮流卻開始有力沖擊傳統媒體,尤其是對新聞界多年形成的傳統觀念和道德規范。
博客是一種滿足「五零」條件(零編輯、零技術、零體制、零成本、零形式)而實現的「零進入壁壘」的網上個人出版方式,從媒體價值鏈最重要的三個環節:作者、內容和讀者三大層次,實現了「源代碼的開放」。並同時在道德規范、運作機制和經濟規律等層次,將逐步完成體制層面的真正開放,使未來媒體世界完成從大教堂模式到集市模式的根本轉變。
博客的出現集中體現了互聯網時代媒體界所體現的商業化壟斷與非商業化自由,大眾化傳播與個性化(分眾化,小眾化)表達,單向傳播與雙向傳播3個基本矛盾、方向和互動。這幾個矛盾因為博客引發的開放源代碼運動,至少在技術層面上得到了根本的解決。
Ⅲ 網盤賬戶網路日誌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網路日誌是企業網盤具有的特定功能,可以全程監控網歷毀盤賬戶,和各個子隱察賬戶的灶爛茄全部操作行為。可以為日常管理和分析解決問題提供數據支持。
Ⅳ 誰能告訴我網路日誌是什麼
網路日誌就是Blog,也就是記載你每天發生的事或者是一些個人日誌,就等於是一本網路日記本。但網路日誌功能比較多,比如:可添加視頻,音頻等。
Ⅳ 什麼是網路運行日誌
就是監控日誌和運行情況日誌,都會以文檔形式記錄下來,一般出故障了都是先查看日誌排錯
Ⅵ 什麼叫網路日誌
網路日記在網上寫的日記,你有權把它公開讓人看,有權不公開不讓人看僅僅是自己看。就是在鍵盤上敲字發到網上,和「博客」,MSN博客是一個意思。就是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個人空間寫日記。
載體不是日記本了,而變成了網路,寫日記的不再是筆,而是鍵盤。
Ⅶ 什麼是網路日誌
網路日誌」(blog,姿伍是weblog的簡寫)早世,跡睜或也可稱為博客。從理解上講,博客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網路鏈接、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並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簡單的說博客是一類人,這類人習慣於在網上寫日記。
Ⅷ 「網路日誌」是什麼東西呀
博客,英文名是Blog,是Weblog(網路日誌)的簡稱。用戶可以以網路日誌的形式簡易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加上豐富多彩的個性展示,這就是Blog
參考資料:http://www.blogcn.com/
網路日誌,現在更火爆的說法是blog,博客,是個人在網路上的一個發布平台,採用交互形式,是原BBS系統或論壇系統的升級產品。
博客,英文名是Blog,是Weblog(網路日誌)的簡稱。用戶可以以網路日誌的形式簡易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加上豐富多彩的個性展示,這就是Blog
屬於網路上的日記本,你用它來寫日記代替寫在日記本上。但是不同的是,由於是寫在網上的,別人也可以看到。所以寫在日記本上的可以是隱私,寫在網路日誌上的如果怕被別人看到的話就不要寫太隱私的東西,或者寫了隱私但是不要讓別人知道是你本人就好了!
Ⅸ 在計算機中,什麼叫日誌是干什麼的
日誌是日記中的一種,多指非個人的,一般是記載每天所做的工作.如教學日誌』班組日誌』工作日誌等.日記是對每天所遇到的事和所做的事的記錄,有的兼記對這些事情的感受,有時也可不做記錄,直接抒發感情。是個人性質的.
電腦里的日誌是指日誌數據可以是有價值的信息寶庫,也可以是毫無價值的數據泥潭。要保護和提高你的網路安全,由各種操作系統、應用程序、設備和安全產品的日誌數據能夠幫助你提前發現和避開災難,並且找到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
當然,日誌數據對於實現網路安全的價值有多大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你的系統和設備必須進行合適的設置以便記錄你需卜和舉要的數據。第二,你必須有合適的工具、培訓和可用的資源來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你不能分析你沒有的東西
在你能夠分析日誌數據之前,你顯然要收集數據。更重要的是,記錄數據的程序或者設備要設置為收集你需要的數據。例如,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在「Event Viewer Security」(安全事件觀察器)中能夠檢查到各種活動和日誌信息。然而,在Windows 2000和XP中,安全檢查功能並不是預設啟用的,Windows Server 2003預設的安全檢查設置也許不能滿足你的需求。
對於Windows中的安全檢查事件,你可以選擇記錄成功的嘗試,或者記錄失敗的嘗試。如果你僅選擇記錄失敗的訪問文件和文件夾的數據,記錄的數據就不會顯示這個文件是什麼時候被成功破解的。如果你僅記錄成功地訪問一個用戶賬號的嘗試,記錄的數據就不會向你型碧顯示一個黑客50次沒有猜對那個賬號的用戶名和密碼。
無論你是在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還是任何其它的設備和程序,你必須花費一些時間和努力事先了解你擁有的安全日誌功能,並且為你的需要恰當地設置好日誌選項。雖然簡單地把一切都記錄下來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但是,監測和記錄安全事件會給處理器增加工作負擔並且要使用內存和硬碟的空間。你需要了解可用的日誌選項,在記錄一切和全不記錄之間選擇最佳的平衡點,以便記錄對你有價值的數據。
信息過載
一旦你收集完日誌數據,這個挑戰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數據。位於新澤西州Edison的netForensics公司安全戰略家Anton Chuvakin指出:「一旦技術合適和收集完日誌,就需要實施一個監測程序並且評估行動中的陷阱和可能的升級。
網路和安全管理員經常花費時間建立日誌數據收集,但是,他們沒有處理這些數據或者沒有現成的資源來監測和分析那些數據。因為沒有人監測這些日誌數據,有關網路偵察或者潛在的攻擊的信息也許會被忽略而失去時效。
當安全事件發生時,查看日誌數據也許可以確定事件發生的時間。但是,在很多情況下,需要查看的數據量太大,人們沒有經過技術培訓或者不會查看這些數據,有日誌數據也沒有意義了。
現在,有安全事件管理(SEM)應用軟體等一些工具專門用於監測安全事件並且使用某些棚銀邏輯或者過濾器幫助管理員獲取有意義的數據。然而,這些工具仍需要設置和恰當地使用才能有效率。人們要對過濾的數據有所了解並且採取措施。
收集堆積如山的事件日誌數據,如果沒有經過培訓的人員和資源對這些日誌數據進行監測和分析,就如同沒有收集任何數據一樣毫無用處。在本系列講座的下一講,我將提供一些技巧,幫助你了解這些日誌數據的意義,並且使用這些數據保護你的網路和增強網路的安全。
Ⅹ 什麼是網路日誌
就是你在網上寫下你自己想寫的事,那你就有屬於你的網路日誌了腔散,有些人也會把自己的網路伍蔽氏日誌在網路上公開,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公開並銷,這就是網路日誌,起碼這是我認為的,DO YOU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