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如何設計卷積初始網路

如何設計卷積初始網路

發布時間:2023-05-07 11:42:32

『壹』 卷積神經網路

1、二維互相關運算

二維互相關(cross-correlation)運算的輸入是一個二維輸入數組和一個二維核(kernel)數組,輸出也是一個二維數組,其中核數組通常稱為卷積核或過濾器(filter)。卷積核的尺寸通常小於輸入數組,卷積核在輸入數組上滑動,在每個位置上,卷積核與該位置處的輸入子數組按元素相乘並求和,得到輸出數組中相應位置的元素。圖1展示了一個互相關運算的例子,陰影部分分別是輸入的第一個計算區域、核數組以及對應的輸出。

2、二維卷積層

卷積層得名於卷積運算,但卷積層中用到的並非卷積運算而是互相關運算。我們將核數組上下翻轉、左右翻轉,再與輸入數組做互相關運算,這一過程就是卷積運算。由於卷積層的核數組是可學習的,所以使用互相關運算與使用卷積運算並無本質區別。

二維卷積層將輸入和卷積核做互相關運算,並加上一個標量偏置來得到輸出。卷積層的模型參數包括卷積核和標量偏置。

3、特徵圖與感受野

二維卷積層輸出的二維數組可以看作是輸入在空間維度(寬和高)上某一級的表徵,也叫特徵圖(feature map)。影響元素x的前向計算的所有可能輸入區域(可能大於輸入的實際尺寸)叫做x的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以圖1為例,輸入中陰影部分的四個元素是輸出中陰影部分元素的感受野。我們將圖中形狀為2×2的輸出記為Y,將Y與另一個形狀為2×2的核數組做互相關運算,輸出單個元素z。那麼,z在Y上的感受野包括Y的全部四個元素,在輸入上的感受野包括其中全部9個元素。可見,我們可以通過更深的卷積神經網路使特徵圖中單個元素的感受野變得更加廣闊,從而捕捉輸入上更大尺寸的特徵。

4、填充和步幅

我們介紹卷積層的兩個超參數,即填充和步幅,它們可以對給定形狀的輸入和卷積核改變輸出形狀。

4.1 填充(padding)

是指在輸入高和寬的兩側填充元素(通常是0元素),圖2里我們在原輸入高和寬的兩側分別添加了值為0的元素。

如果原輸入的高和寬是 和 ,卷積核的高和寬是 和 ,在高的兩側一共填充 行,在寬的兩側一共填充 列,則輸出形狀為:

                                                               )

我們在卷積神經網路中使用奇數高寬的核,比如3×3,5×5的卷積核,對於高度(或寬度)為大小為2k+1的核,令步幅為1,在高(或寬)兩側選擇大小為k的填充,便可保持輸入與輸出尺寸相同。

4.2 步幅(stride)

在互相關運算中,卷積核在輸入數組上滑動,每次滑動的行數與列數即是步幅(stride)。此前我們使用的步幅都是1,圖3展示了在高上步幅為3、在寬上步幅為2的二維互相關運算。

一般來說,當高上步幅為 ,寬上步幅為 時,輸出形狀為:

                                         

如果  ,那麼輸出形狀將簡化為:

                                                          

更進一步,如果輸入的高和寬能分別被高和寬上的步幅整除,那麼輸出形狀將是:(nh/sh)×(nw/sw)

                                                                              

當 時,我們稱填充為p;當 時,我們稱步幅為s。

5、多輸入通道和多輸出通道

之前的輸入和輸出都是二維數組,但真實數據的維度經常更高。例如,彩色圖像在高和寬2個維度外還有RGB(紅、綠、藍)3個顏色通道。假設彩色圖像的高和寬分別是h和w(像素),那麼它可以表示為一個3×h×w的多維數組,我們將大小為3的這一維稱為通道(channel)維。

5.1 多輸入通道

卷積層的輸入可以包含多個通道,圖4展示了一個含2個輸入通道的二維互相關計算的例子。

5.2 多輸出通道

卷積層的輸出也可以包含多個通道,設卷積核輸入通道數和輸出通道數分別為ci和co,高和寬分別為kh和kw。如果希望得到含多個通道的輸出,我們可以為每個輸出通道分別創建形狀為ci×kh×kw的核數組,將它們在輸出通道維上連結,卷積核的形狀即co×ci×kh×kw。

對於輸出通道的卷積核,我們提供這樣一種理解,一個ci×kh×kw的核數組可以提取某種局部特徵,但是輸入可能具有相當豐富的特徵,我們需要有多個這樣的ci×kh×kw的核數組,不同的核數組提取的是不同的特徵。

5.3 1x1卷積層

最後討論形狀為1×1的卷積核,我們通常稱這樣的卷積運算為1×1卷積,稱包含這種卷積核的卷積層為1×1卷積層。圖5展示了使用輸入通道數為3、輸出通道數為2的1×1卷積核的互相關計算。

1×1卷積核可在不改變高寬的情況下,調整通道數。1×1卷積核不識別高和寬維度上相鄰元素構成的模式,其主要計算發生在通道維上。假設我們將通道維當作特徵維,將高和寬維度上的元素當成數據樣本,那麼1×1卷積層的作用與全連接層等價。

6、卷積層與全連接層的對比

二維卷積層經常用於處理圖像,與此前的全連接層相比,它主要有兩個優勢:

一是全連接層把圖像展平成一個向量,在輸入圖像上相鄰的元素可能因為展平操作不再相鄰,網路難以捕捉局部信息。而卷積層的設計,天然地具有提取局部信息的能力。

二是卷積層的參數量更少。不考慮偏置的情況下,一個形狀為(ci,co,h,w)的卷積核的參數量是ci×co×h×w,與輸入圖像的寬高無關。假如一個卷積層的輸入和輸出形狀分別是(c1,h1,w1)和(c2,h2,w2),如果要用全連接層進行連接,參數數量就是c1×c2×h1×w1×h2×w2。使用卷積層可以以較少的參數數量來處理更大的圖像。

X=torch.rand(4,2,3,5)

print(X.shape)

conv2d=nn.Conv2d(in_channels=2,out_channels=3,kernel_size=(3,5),stride=1,padding=(1,2))

Y=conv2d(X)

print('Y.shape: ',Y.shape)

print('weight.shape: ',conv2d.weight.shape)

print('bias.shape: ',conv2d.bias.shape)

輸出:

torch.Size([4, 2, 3, 5])

Y.shape:  torch.Size([4, 3, 3, 5])

weight.shape:  torch.Size([3, 2, 3, 5])

bias.shape:  torch.Size([3])

7、池化

7.1 二維池化層

池化層主要用於緩解卷積層對位置的過度敏感性。同卷積層一樣,池化層每次對輸入數據的一個固定形狀窗口(又稱池化窗口)中的元素計算輸出,池化層直接計算池化窗口內元素的最大值或者平均值,該運算也分別叫做最大池化或平均池化。圖6展示了池化窗口形狀為2×2的最大池化。

二維平均池化的工作原理與二維最大池化類似,但將最大運算符替換成平均運算符。池化窗口形狀為p×q的池化層稱為p×q池化層,其中的池化運算叫作p×q池化。

池化層也可以在輸入的高和寬兩側填充並調整窗口的移動步幅來改變輸出形狀。池化層填充和步幅與卷積層填充和步幅的工作機制一樣。

在處理多通道輸入數據時,池化層對每個輸入通道分別池化,但不會像卷積層那樣將各通道的結果按通道相加。這意味著池化層的輸出通道數與輸入通道數相等。

CNN網路中另外一個不可導的環節就是Pooling池化操作,因為Pooling操作使得feature map的尺寸變化,假如做2×2的池化,假設那麼第l+1層的feature map有16個梯度,那麼第l層就會有64個梯度,這使得梯度無法對位的進行傳播下去。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思想也很簡單,就是把1個像素的梯度傳遞給4個像素,但是需要保證傳遞的loss(或者梯度)總和不變。根據這條原則,mean pooling和max pooling的反向傳播也是不同的。

7.2 mean pooling

mean pooling的前向傳播就是把一個patch中的值求取平均來做pooling,那麼反向傳播的過程也就是把某個元素的梯度等分為n份分配給前一層,這樣就保證池化前後的梯度(殘差)之和保持不變,還是比較理解的,圖示如下:

mean pooling比較容易讓人理解錯的地方就是會簡單的認為直接把梯度復制N遍之後直接反向傳播回去,但是這樣會造成loss之和變為原來的N倍,網路是會產生梯度爆炸的。

7.3 max pooling

max pooling也要滿足梯度之和不變的原則,max pooling的前向傳播是把patch中最大的值傳遞給後一層,而其他像素的值直接被舍棄掉。那麼反向傳播也就是把梯度直接傳給前一層某一個像素,而其他像素不接受梯度,也就是為0。所以max pooling操作和mean pooling操作不同點在於需要記錄下池化操作時到底哪個像素的值是最大,也就是max id。

源碼中有一個max_idx_的變數,這個變數就是記錄最大值所在位置的,因為在反向傳播中要用到,那麼假設前向傳播和反向傳播的過程就如下圖所示。

7.4 Pytorch 實現池化層

我們使用Pytorch中的nn.MaxPool2d實現最大池化層,關注以下構造函數參數:

kernel_size – the size of the window to take a max over

stride – the stride of the window. Default value is kernel_size

padding – implicit zero padding to be added on both sides

forward函數的參數為一個四維張量,形狀為 ,返回值也是一個四維張量,形狀為 ,其中N是批量大小,C,H,W分別表示通道數、高度、寬度。

X=torch.arange(32,dtype=torch.float32).view(1,2,4,4)

pool2d=nn.MaxPool2d(kernel_size=3,padding=1,stride=(2,1))

Y=pool2d(X)

print(X)

print(Y)

練習

1、假如你用全連接層處理一張256 \times 256256×256的彩色(RGB)圖像,輸出包含1000個神經元,在使用偏置的情況下,參數數量是:

     答:圖像展平後長度為3×256×256,權重參數和偏置參數的數量是3× 256× 256 × 1000 + 1000 =196609000。

2、假如你用全連接層處理一張256×256的彩色(RGB)圖像,卷積核的高寬是3×3,輸出包含10個通道,在使用偏置的情況下,這個卷積層共有多少個參數:

    答:輸入通道數是3,輸出通道數是10,所以參數數量是10×3×3×3+10=280。

3、conv2d = nn.Conv2d(in_channels=3, out_channels=4, kernel_size=3, padding=2),輸入一張形狀為3×100×100的圖像,輸出的形狀為:

    答:輸出通道數是4,上下兩側總共填充4行,卷積核高度是3,所以輸出的高度是104 - 3 + 1=102104−3+1=102,寬度同理可得。

4、關於卷積層,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1×1卷積可以看作是通道維上的全連接

B.某個二維卷積層用於處理形狀為3×100×100的輸入,則該卷積層無法處理形狀為3×256×256的輸入

C.卷積層通過填充、步幅、輸入通道數、輸出通道數等調節輸出的形狀

D .兩個連續的3×3卷積核的感受野與一個5×5卷積核的感受野相同

答:選B,對於高寬維度,只要輸入的高寬(填充後的)大於或等於卷積核的高寬即可進行計算。

the first layer is a 3 × 3 convolution, the second is a fully connected layer on top of the 3 × 3 output grid of the first layer (see Figure 1). Sliding this small network over the input activation grid boils down to replacing the 5 × 5 convolution with two layers of 3 × 3 convolution.

我們假設圖片是5*5的

我們使用5*5的卷積核對其卷積,步長為1,得到的結果是:(5-5)/1+1=1

然後我們使用2個卷積核為3*3的,這里的兩個是指2層:

第一層3*3:

得到的結果是(5-3)/1+1=3

第二層3*3:

得到的結果是(3-3)/1+1=1

所以我們的最終得到結果感受野大小和用5*5的卷積核得到的結果大小是一樣的!!!

5、關於池化層,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池化層不參與反向傳播

B.池化層沒有模型參數

C.池化層通常會減小特徵圖的高和寬

D.池化層的輸入和輸出具有相同的通道數

答:A

選項1:錯誤,池化層有參與模型的正向計算,同樣也會參與反向傳播

選項2:正確,池化層直接對窗口內的元素求最大值或平均值,並沒有模型參數參與計算

選項3:正確

選項4:正確

參考文獻:

https://www.boyuai.com/

https://blog.csdn.net/qq_21578849/article/details/94667699

https://www.hu.com/question/265791259/answer/298610437

https://blog.csdn.net/zouxiaolv/article/details/97366681

『貳』 卷積神經網路

<img src="images/pattern_001.jpg">
我們要識別圖片的內容,讀取圖片的信息,我們不但提取出圖片中一些邊緣的信息還需要識別出圖案中紋理,這樣我們才能准確獲取圖片的信息。

紋理是由一些基元按照一定形式組合而成,所謂紋理基元就是在圖片中重復出現的最小單元的圖案。

有關圖片紋理我們還可以引入一些統計學的概念,也就是不但通過基元,而且通過統計學信息描述這些基元如何組合在一起。

<img src="images/kernel_group.png">
我們把這樣 7 卷積核放在一起就是卷積核組,我們現好春在第一個卷積核看起,這個卷積核應該是高斯偏導核,用於檢測水平的邊,前 6 卷積核是用於檢測不同方向的邊,而最後一個用於檢測圖片上是否有圓形圖案。

<img src="images/kernel_detect_circle.png">
<img src="images/kernel_detect_hline.png">

那麼我們是如何用卷積核提取圖案信息來表示圖像呢,首先我們用卷積核組每一個卷積核去掃描圖片得到對應響應圖,卷積核下方對應的圖,然後將這個響應圖用一個向量來表示,也就是將圖片矩陣展平,如 大小的響應圖展平就是 10000 維的向友襪耐量 ,然後在將這些向量組合就得到基於卷積核組的圖像表示。

接下來介紹一種更簡單表示方式,因為基元位置與分類關系不大好轎,也就是對分類沒有什麼影響。所以我們在用紋理表示圖片沒有必要記錄位置信息。

第 個特徵響應圖的均值

每一個卷積核描述一種結構。

『叄』 怎樣用python構建一個卷積神經網路

用keras框架較為方便

首先安裝anaconda,然後通過pip安裝keras

『肆』 CNN(卷積神經網路)演算法

基礎知識講解:
卷積:通過兩個函數f 和g 生成第三個函數的一種數學運算元,表徵函數f 與g經過翻轉和平移的重疊部分函數值乘積對重疊長度的積分。
前饋神經網路:各神經元分層排列,每個神經元只與前一層的神經元相連,接收前一層的輸出,並輸出給下一層.各層間沒有反饋。
卷積神經網路:是一類包含卷積計算且具有深度結構的前饋神經網路
卷積核:就是圖像處理時,給定輸入圖像,輸入圖像中一個小區域中像素加權平均後成為輸出圖像中的每個對應像素,其中權值由一個函數定義,這個函數稱為卷積核。
下采樣:對於一個樣值序列間隔幾個樣值取樣一次,這樣得到新序列就是原序列的下采樣。
結構介紹
輸入層:用於數據輸入
卷積層:利用卷積核進行特徵提取和特徵映射
激勵層:非線性映射,卷積是線性映射,彌補不足
池化層:進行下采樣,對特徵圖稀疏處理,減少數據運算量
全連接層:在CNN的尾部進行重新擬合,減少特徵信息的損失

輸入層:
在CNN的輸入層中,(圖片)數據輸入的格式 與 全連接神經網路的輸入格式(一維向量)不太一樣。CNN的輸入層的輸入格式保留了圖片本身的結構。
對於黑白的 28×28 的圖片,CNN的輸入是一個 28×28 的的二維神經元:
而對於RGB格式的28×28圖片,CNN的輸入則是一個 3×28×28 的三維神經元(RGB中的每一個顏色通道都有一個 28×28 的矩陣)

卷積層:

左邊是輸入,中間部分是兩個不同的濾波器Filter w0、Filter w1,最右邊則是兩個不同的輸出。
ai.j=f(∑m=02∑n=02wm,nxi+m,j+n+wb)
wm,n:filter的第m行第n列的值
xi,j: 表示圖像的第i行第j列元素
wb:用表示filter的偏置項
ai,j:表示Feature Map的第i行第j列元素
f:表示Relu激活函數

激勵層:
使用的激勵函數一般為ReLu函數:
f(x)=max(x,0)
卷積層和激勵層通常合並在一起稱為「卷積層」。

池化層:
當輸入經過卷積層時,若感受視野比較小,布長stride比較小,得到的feature map (特徵圖)還是比較大,可以通過池化層來對每一個 feature map 進行降維操作,輸出的深度還是不變的,依然為 feature map 的個數。
池化層也有一個「池化視野(filter)」來對feature map矩陣進行掃描,對「池化視野」中的矩陣值進行計算,一般有兩種計算方式:
Max pooling:取「池化視野」矩陣中的最大值
Average pooling:取「池化視野」矩陣中的平均值

訓練過程:
1.前向計算每個神經元的輸出值aj( 表示網路的第j個神經元,以下同);
2.反向計算每個神經元的誤差項σj,σj在有的文獻中也叫做敏感度(sensitivity)。它實際上是網路的損失函數Ed對神經元加權輸入的偏導數
3.計算每個神經元連接權重wi,j的梯度( wi,j表示從神經元i連接到神經元j的權重)
1.最後,根據梯度下降法則更新每個權重即可。
參考: https://blog.csdn.net/love__live1/article/details/79481052

『伍』 怎樣用python構建一個卷積神經網路

用keras框架較為方便

首先安裝anaconda,然後通過pip安裝keras


以下轉自wphh的博客。

#coding:utf-8

'''
GPUruncommand:
THEANO_FLAGS=mode=FAST_RUN,device=gpu,floatX=float32pythoncnn.py
CPUruncommand:
pythoncnn.py

2016.06.06更新:
這份代碼是keras開發初期寫的,當時keras還沒有現在這么流行,文檔也還沒那麼豐富,所以我當時寫了一些簡單的教程。
現在keras的API也發生了一些的變化,建議及推薦直接上keras.io看更加詳細的教程。

'''
#導入各種用到的模塊組件
from__future__importabsolute_import
from__future__importprint_function
fromkeras.preprocessing.imageimportImageDataGenerator
fromkeras.modelsimportSequential
fromkeras.layers.coreimportDense,Dropout,Activation,Flatten
fromkeras.layers.advanced_activationsimportPReLU
fromkeras.layers.,MaxPooling2D
fromkeras.optimizersimportSGD,Adadelta,Adagrad
fromkeras.utilsimportnp_utils,generic_utils
fromsix.movesimportrange
fromdataimportload_data
importrandom
importnumpyasnp

np.random.seed(1024)#forreprocibility
#載入數據
data,label=load_data()
#打亂數據
index=[iforiinrange(len(data))]
random.shuffle(index)
data=data[index]
label=label[index]
print(data.shape[0],'samples')

#label為0~9共10個類別,keras要求格式為binaryclassmatrices,轉化一下,直接調用keras提供的這個函數
label=np_utils.to_categorical(label,10)

###############
#開始建立CNN模型
###############

#生成一個model
model=Sequential()

#第一個卷積層,4個卷積核,每個卷積核大小5*5。1表示輸入的圖片的通道,灰度圖為1通道。
#border_mode可以是valid或者full,具體看這里說明:http://deeplearning.net/software/theano/library/tensor/nnet/conv.html#theano.tensor.nnet.conv.conv2d
#激活函數用tanh
#你還可以在model.add(Activation('tanh'))後加上dropout的技巧:model.add(Dropout(0.5))
model.add(Convolution2D(4,5,5,border_mode='valid',input_shape=(1,28,28)))
model.add(Activation('tanh'))


#第二個卷積層,8個卷積核,每個卷積核大小3*3。4表示輸入的特徵圖個數,等於上一層的卷積核個數
#激活函數用tanh
#採用maxpooling,poolsize為(2,2)
model.add(Convolution2D(8,3,3,border_mode='valid'))
model.add(Activation('tanh'))
model.add(MaxPooling2D(pool_size=(2,2)))

#第三個卷積層,16個卷積核,每個卷積核大小3*3
#激活函數用tanh
#採用maxpooling,poolsize為(2,2)
model.add(Convolution2D(16,3,3,border_mode='valid'))
model.add(Activation('relu'))
model.add(MaxPooling2D(pool_size=(2,2)))

#全連接層,先將前一層輸出的二維特徵圖flatten為一維的。
#Dense就是隱藏層。16就是上一層輸出的特徵圖個數。4是根據每個卷積層計算出來的:(28-5+1)得到24,(24-3+1)/2得到11,(11-3+1)/2得到4
#全連接有128個神經元節點,初始化方式為normal
model.add(Flatten())
model.add(Dense(128,init='normal'))
model.add(Activation('tanh'))


#Softmax分類,輸出是10類別
model.add(Dense(10,init='normal'))
model.add(Activation('softmax'))


#############
#開始訓練模型
##############
#使用SGD+momentum
#model.compile里的參數loss就是損失函數(目標函數)
sgd=SGD(lr=0.05,decay=1e-6,momentum=0.9,nesterov=True)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optimizer=sgd,metrics=["accuracy"])


#調用fit方法,就是一個訓練過程.訓練的epoch數設為10,batch_size為100.
#數據經過隨機打亂shuffle=True。verbose=1,訓練過程中輸出的信息,0、1、2三種方式都可以,無關緊要。show_accuracy=True,訓練時每一個epoch都輸出accuracy。
#validation_split=0.2,將20%的數據作為驗證集。
model.fit(data,label,batch_size=100,nb_epoch=10,shuffle=True,verbose=1,validation_split=0.2)


"""
#使用dataaugmentation的方法
#一些參數和調用的方法,請看文檔
datagen=ImageDataGenerator(
featurewise_center=True,#setinputmeanto0overthedataset
samplewise_center=False,#seteachsamplemeanto0
featurewise_std_normalization=True,#divideinputsbystdofthedataset
samplewise_std_normalization=False,#divideeachinputbyitsstd
zca_whitening=False,#applyZCAwhitening
rotation_range=20,#(degrees,0to180)
width_shift_range=0.2,#(fractionoftotalwidth)
height_shift_range=0.2,#randomlyshiftimagesvertically(fractionoftotalheight)
horizontal_flip=True,#randomlyflipimages
vertical_flip=False)#randomlyflipimages

#
#(std,mean,)
datagen.fit(data)

foreinrange(nb_epoch):
print('-'*40)
print('Epoch',e)
print('-'*40)
print("Training...")
#
progbar=generic_utils.Progbar(data.shape[0])
forX_batch,Y_batchindatagen.flow(data,label):
loss,accuracy=model.train(X_batch,Y_batch,accuracy=True)
progbar.add(X_batch.shape[0],values=[("trainloss",loss),("accuracy:",accuracy)])

"""


『陸』 [圖像演算法]-卷積神經網路(CNN)的結構設計都有哪些思想

LeNet5不是CNN的起點,但卻是它的hello world,讓大家看到了卷積神經網路商用的前景。

  1*1卷積本身只是N*N卷積的卷積戚高核半徑大小退化為1時的特例,但是由於它以較小的計算代價增強了網路的非線性表達能力,給網路結構在橫向和縱向拓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常用於升維和降維操作,尤其是在深層網路和對計算效率有較高要求的網路中廣泛使用。

  GoogLeNet奪得ImageNet2014年分類冠軍,也被稱為Inception V1。Inception V1有22層深,參數量為5M。同一時期的VGGNet性能和Inception V1差不多,但是參數量卻遠大於Inception V1。Inception的優良特性得益於Inception Mole,結構如下圖:

  脫胎於Xception的網路結構MobileNets使用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深度可分離卷積)構建了輕量級的28層神經網路,成為了移動端上的高性能優秀基準模型。

  當深層網路陷身於梯度消失等問題而導致不能很有攜信效地訓練更深的網路時,脫胎於highway network的殘差網路應運而生,附帶著MSRA和何凱明的學術光環,詮釋了因為高隱尺簡單,所以有效,但你未必能想到和做到的樸素的道理。

『柒』 卷積神經網路

關於花書中卷積網路的筆記記錄於 https://www.jianshu.com/p/5a3c90ea0807 。

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或ConvNet)是一種具有 局部連接、權重共享 等特性的深層前饋神經網路。卷積神經網路是受生物學上感受野的機制而提出。 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主要是指聽覺、視覺等神經系統中一些神經元的特性,即 神經元只接受其所支配的刺激區域內的信號

卷積神經網路最早是主要用來處理圖像信息。如果用全連接前饋網路來處理圖像時,會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目前的卷積神經網路一般是由卷積層、匯聚層和全連接層交叉堆疊而成的前饋神經網路,使用反向傳播演算法進行訓練。 卷積神經網路有三個結構上的特性:局部連接,權重共享以及匯聚 。這些特性使卷積神經網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平移、縮放和旋轉不變性。

卷積(Convolution)是分析數學中一種重要的運算。在信號處理或圖像處理中,經常使用一維或二維卷積。

一維卷積經常用在信號處理中,用於計算信號的延遲累積。假設一個信號發生器每個時刻t 產生一個信號 ,其信息的衰減率為 ,即在 個時間步長後,信息為原來的 倍。假設 ,那麼在時刻t收到的信號 為當前時刻產生的信息和以前時刻延遲信息的疊加:

我們把 稱為 濾波器(Filter)或卷積核(Convolution Kernel) 。假設濾波器長度為 ,它和一個信號序列 的卷積為:

信號序列 和濾波器 的卷積定義為:

一般情況下濾波器的長度 遠小於信號序列長度 ,下圖給出一個一維卷積示例,濾波器為 :

二維卷積經常用在圖像處理中。因為圖像為一個兩維結構,所以需要將一維卷積進行擴展。給定一個圖像 和濾波器 ,其卷積為:

下圖給出一個二維卷積示例:

注意這里的卷積運算並不是在圖像中框定卷積核大小的方框並將各像素值與卷積核各個元素相乘並加和,而是先把卷積核旋轉180度,再做上述運算。

在圖像處理中,卷積經常作為特徵提取的有效方法。一幅圖像在經過卷積操作後得到結果稱為 特徵映射(Feature Map)

最上面的濾波器是常用的高斯濾波器,可以用來對圖像進行 平滑去噪 ;中間和最下面的過濾器可以用來 提取邊緣特徵

在機器學習和圖像處理領域,卷積的主要功能是在一個圖像(或某種特徵)上滑動一個卷積核(即濾波器),通過卷積操作得到一組新的特徵。在計算卷積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卷積核翻轉(即上文提到的旋轉180度)。 在具體實現上,一般會以互相關操作來代替卷積,從而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操作或開銷。

互相關(Cross-Correlation)是一個衡量兩個序列相關性的函數,通常是用滑動窗口的點積計算來實現 。給定一個圖像 和卷積核 ,它們的互相關為:

互相關和卷積的區別僅在於卷積核是否進行翻轉。因此互相關也可以稱為不翻轉卷積 。當卷積核是可學習的參數時,卷積和互相關是等價的。因此,為了實現上(或描述上)的方便起見,我們用互相關來代替卷積。事實上,很多深度學習工具中卷積操作其實都是互相關操作。

在卷積的標準定義基礎上,還可以引入濾波器的 滑動步長 零填充 來增加卷積多樣性,更靈活地進行特徵抽取。

濾波器的步長(Stride)是指濾波器在滑動時的時間間隔。

零填充(Zero Padding)是在輸入向量兩端進行補零。

假設卷積層的輸入神經元個數為 ,卷積大小為 ,步長為 ,神經元兩端各填補 個零,那麼該卷積層的神經元數量為 。

一般常用的卷積有以下三類:

因為卷積網路的訓練也是基於反向傳播演算法,因此我們重點關注卷積的導數性質:

假設 。

, , 。函數 為一個標量函數。

則由 有:

可以看出, 關於 的偏導數為 和 的卷積

同理得到:

當 或 時, ,即相當於對 進行 的零填充。從而 關於 的偏導數為 和 的寬卷積

用互相關的「卷積」表示,即為(注意 寬卷積運算具有交換性性質 ):

在全連接前饋神經網路中,如果第 層有 個神經元,第 層有 個神經元,連接邊有 個,也就是權重矩陣有 個參數。當 和 都很大時,權重矩陣的參數非常多,訓練的效率會非常低。

如果採用卷積來代替全連接,第 層的凈輸入 為第 層活性值 和濾波器 的卷積,即:

根據卷積的定義,卷積層有兩個很重要的性質:

由於局部連接和權重共享,卷積層的參數只有一個m維的權重 和1維的偏置 ,共 個參數。參數個數和神經元的數量無關。此外,第 層的神經元個數不是任意選擇的,而是滿足 。

卷積層的作用是提取一個局部區域的特徵,不同的卷積核相當於不同的特徵提取器。

特徵映射(Feature Map)為一幅圖像(或其它特徵映射)在經過卷積提取到的特徵,每個特徵映射可以作為一類抽取的圖像特徵。 為了提高卷積網路的表示能力,可以在每一層使用多個不同的特徵映射,以更好地表示圖像的特徵。

在輸入層,特徵映射就是圖像本身。如果是灰度圖像,就是有一個特徵映射,深度 ;如果是彩色圖像,分別有RGB三個顏色通道的特徵映射,深度 。

不失一般性,假設一個卷積層的結構如下:

為了計算輸出特徵映射 ,用卷積核 分別對輸入特徵映射 進行卷積,然後將卷積結果相加,並加上一個標量偏置 得到卷積層的凈輸入 再經過非線性激活函數後得到輸出特徵映射 。

在輸入為 ,輸出為 的卷積層中,每個輸出特徵映射都需要 個濾波器以及一個偏置。假設每個濾波器的大小為 ,那麼共需要 個參數。

匯聚層(Pooling Layer)也叫子采樣層(Subsampling Layer),其作用是進行特徵選擇,降低特徵數量,並從而減少參數數量。

常用的匯聚函數有兩種:

其中 為區域 內每個神經元的激活值。

可以看出,匯聚層不但可以有效地減少神經元的數量,還可以使得網路對一些小的局部形態改變保持不變性,並擁有更大的感受野。

典型的匯聚層是將每個特徵映射劃分為 大小的不重疊區域,然後使用最大匯聚的方式進行下采樣。匯聚層也可以看做是一個特殊的卷積層,卷積核大小為 ,步長為 ,卷積核為 函數或 函數。過大的采樣區域會急劇減少神經元的數量,會造成過多的信息損失。

一個典型的卷積網路是由卷積層、匯聚層、全連接層交叉堆疊而成。

目前常用卷積網路結構如圖所示,一個卷積塊為連續 個卷積層和 個匯聚層( 通常設置為 , 為 或 )。一個卷積網路中可以堆疊 個連續的卷積塊,然後在後面接著 個全連接層( 的取值區間比較大,比如 或者更大; 一般為 )。

目前,整個網路結構 趨向於使用更小的卷積核(比如 和 )以及更深的結構(比如層數大於50) 。此外,由於卷積的操作性越來越靈活(比如不同的步長),匯聚層的作用變得也越來越小,因此目前比較流行的卷積網路中, 匯聚層的比例也逐漸降低,趨向於全卷積網路

在全連接前饋神經網路中,梯度主要通過每一層的誤差項 進行反向傳播,並進一步計算每層參數的梯度。在卷積神經網路中,主要有兩種不同功能的神經層:卷積層和匯聚層。而參數為卷積核以及偏置,因此 只需要計算卷積層中參數的梯度。

不失一般性,第 層為卷積層,第 層的輸入特徵映射為 ,通過卷積計算得到第 層的特徵映射凈輸入 ,第 層的第 個特徵映射凈輸入

由 得:

同理可得,損失函數關於第 層的第 個偏置 的偏導數為:

在卷積網路中,每層參數的梯度依賴其所在層的誤差項 。

卷積層和匯聚層中,誤差項的計算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分別計算其誤差項。

第 層的第 個特徵映射的誤差項 的具體推導過程如下:

其中 為第 層使用的激活函數導數, 為上采樣函數(upsampling),與匯聚層中使用的下采樣操作剛好相反。如果下采樣是最大匯聚(max pooling),誤差項 中每個值會直接傳遞到上一層對應區域中的最大值所對應的神經元,該區域中其它神經元的誤差項的都設為0。如果下采樣是平均匯聚(meanpooling),誤差項 中每個值會被平均分配到上一層對應區域中的所有神經元上。

第 層的第 個特徵映射的誤差項 的具體推導過程如下:

其中 為寬卷積。

LeNet-5雖然提出的時間比較早,但是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神經網路模型。基於LeNet-5 的手寫數字識別系統在90年代被美國很多銀行使用,用來識別支票上面的手寫數字。LeNet-5 的網路結構如圖:

不計輸入層,LeNet-5共有7層,每一層的結構為:

AlexNet是第一個現代深度卷積網路模型,其首次使用了很多現代深度卷積網路的一些技術方法,比如採用了ReLU作為非線性激活函數,使用Dropout防止過擬合,使用數據增強來提高模型准確率等。AlexNet 贏得了2012 年ImageNet 圖像分類競賽的冠軍。

AlexNet的結構如圖,包括5個卷積層、3個全連接層和1個softmax層。因為網路規模超出了當時的單個GPU的內存限制,AlexNet 將網路拆為兩半,分別放在兩個GPU上,GPU間只在某些層(比如第3層)進行通訊。

AlexNet的具體結構如下:

在卷積網路中,如何設置卷積層的卷積核大小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 在Inception網路中,一個卷積層包含多個不同大小的卷積操作,稱為Inception模塊。Inception網路是由有多個inception模塊和少量的匯聚層堆疊而成

v1版本的Inception模塊,採用了4組平行的特徵抽取方式,分別為1×1、3× 3、5×5的卷積和3×3的最大匯聚。同時,為了提高計算效率,減少參數數量,Inception模塊在進行3×3、5×5的卷積之前、3×3的最大匯聚之後,進行一次1×1的卷積來減少特徵映射的深度。如果輸入特徵映射之間存在冗餘信息, 1×1的卷積相當於先進行一次特徵抽取

『捌』 如何自己動手寫卷積神經網路代碼

沒有卷積神經網路的說法,只有卷積核的說法。電腦圖像處理的真正價值在於:一旦圖像存儲在電腦上,就可以對圖像進行各種有效的處理。如減小像素的顏色值,可以解決曝光過度的問題,模糊的圖像也可以進行銳化處理,清晰的圖像可以使用模糊處理模擬攝像機濾色鏡產生的柔和效果。用Photoshop等圖像處理,施展的魔法幾乎是無止境的。四種基本圖像處理效果是模糊、銳化、浮雕和水彩。?這些效果是不難實現的,它們的奧妙部分是一個稱為卷積核的小矩陣。這個3*3的核含有九個系數。為了變換圖像中的一個像素,首先用卷積核中心的系數乘以這個像素值,再用卷積核中其它八個系數分別乘以像素周圍的八個像素,最後把這九個乘積相加,結果作為這個像素的值。對圖像中的每個像素都重復這一過程,對圖像進行了過濾。採用不同的卷積核,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處理效果。?用PhotoshopCS6,可以很方便地對圖像進行處理。模糊處理——模糊的卷積核由一組系數構成,每個系數都小於1,但它們的和恰好等於1,每個像素都吸收了周圍像素的顏色,每個像素的顏色分散給了它周圍的像素,最後得到的圖像中,一些刺目的邊緣變得柔和。銳化卷積核中心的系數大於1,周圍八個系數和的絕對值比中間系數小1,這將擴大一個像素與之周圍像素顏色之間的差異,最後得到的圖像比原來的圖像更清晰。浮雕卷積核中的系數累加和等於零,背景像素的值為零,非背景像素的值為非零值。照片上的圖案好像金屬表面的浮雕一樣,輪廓似乎凸出於其表面。要進行水彩處理,首先要對圖像中的色彩進行平滑處理,把每個像素的顏色值和它周圍的二十四個相鄰的像素顏色值放在一個表中,然後由小到大排序,把表中間的一個顏色值作為這個像素的顏色值。然後用銳化卷積核對圖像中的每個像素進行處理,以使得輪廓更加突出,最後得到的圖像很像一幅水彩畫。我們把一些圖像處理技術結合起來使用,就能產生一些不常見的光學效果,例如光暈等等。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玖』 卷積神經網路(CNN)基礎

在七月初七情人節,牛郎織女相見的一天,我終於學習了CNN(來自CS231n),感覺感觸良多,所以趕快記下來,別忘了,最後祝大家情人節快樂5555555.正題開始!

CNN一共有卷積層(CONV)、ReLU層(ReLU)、池化層(Pooling)、全連接層(FC(Full Connection))下面是各個層的詳細解釋。

卷積,尤其是圖像的卷積,需要一個濾波器,用濾波器對整個圖像進行遍歷,我們假設有一個32*32*3的原始圖像A,濾波器的尺寸為5*5*3,用w表示,濾波器中的數據就是CNN的參數的一部分,那麼在使用濾波器w對A進行濾波的話,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其中x為原始圖像的5*5*3的一部分,b是偏置項置為1。在對A進行濾波之後,產生的是一個28*28*1的數據。那麼假設我們存在6個濾波器,這六個濾波器之間彼此是獨立的,也就是他們內部的數據是不同的且沒有相關性的。可以理解為一個濾波器查找整幅圖像的垂直邊緣,一個查找水平邊緣,一個查找紅色,一個查找黑色這樣。那麼我就可以產生6個28*28*1的數據,將它們組合到一起就可以產生28*28*6的數據,這就是卷積層主要做的工作。

CNN可以看作一系列的卷積層和ReLU層對原始數據結構進行處理的神經網路,處理的過程可以用下面這幅圖表示

特別要注意的是濾波器的深度一定要與上一層傳來的數據的深度相同,就像上圖的第二個卷積層在處理傳來的28*28*6的數據時要使用5*5*6的濾波器.

濾波器在圖像上不斷移動對圖像濾波,自然存在步長的問題,在上面我們舉的例子都是步長為1的情況,如果步長為3的話,32*32*3的圖像經過5*5*3的濾波器卷積得到的大小是(32-5)/3+1=10, 註:步長不能為2因為(32-5)/2+1=14.5是小數。

所以當圖像大小是N,濾波器尺寸為F時,步長S,那麼卷積後大小為(N-F)/S+1

我們從上面的圖中可以看到圖像的長和寬在逐漸的減小,在經過超過5層之後極可能只剩下1*1的空間尺度,這樣是十分不好的,而且也不利於我們接下來的計算,所以我們想讓卷積層處理完之後圖像在空間尺度上大小不變,所以我們引入了pad the border的操作。pad其實就是在圖像周圍補0,擴大圖像的尺寸,使得卷積後圖像大小不變。在CNN中,主要存在4個超參數,濾波器個數K,濾波器大小F,pad大小P和步長S,其中P是整數,當P=1時,對原始數據的操作如圖所示:

那麼在pad操作後卷積後的圖像大小為:(N-F+2*P)/S+1
而要想讓卷積層處理後圖像空間尺度不變,P的值可以設為P=(F-1)/2

卷積層輸入W 1 *H 1 *D 1 大小的數據,輸出W 2 *H 2 *D 2 的數據,此時的卷積層共有4個超參數:
K:濾波器個數
P:pad屬性值
S:濾波器每次移動的步長
F:濾波器尺寸
此時輸出的大小可以用輸入和超參計算得到:
W 2 =(W 1 -F+2P)/S+1
H 2 =(H 1 -F+2P)/S+1
D 2 =D 1

1*1的濾波器也是有意義的,它在深度方向做卷積,例如1*1*64的濾波器對56*56*64的數據卷積得到56*56的數據

F通常是奇數,這樣可以綜合考慮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數據。

卷積層從神經元的角度看待可以有兩個性質: 參數共享和局域連接 。對待一個濾波器,例如5*5*3的一個濾波器,對32*32*3的數據卷積得到28*28的數據,可以看作存在28*28個神經元,每個對原圖像5*5*3的區域進行計算,這28*28個神經元由於使用同一個濾波器,所以參數相同,我們稱這一特性為 參數共享

針對不同的濾波器,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會看到同一區域的圖像,相當於在深度方向存在多個神經元,他們看著相同區域叫做 局域連接

參數共享減少了參數的數量,防止了過擬合
局域連接為查找不同特徵更豐富的表現圖像提供了可能。
卷積就像是對原圖像的另一種表達。

激活函數,對於每一個維度經過ReLU函數輸出即可。不改變數據的空間尺度。

通過pad操作,輸出圖像在控制項上並沒有變化,但是深度發生了變化,越來越龐大的數據給計算帶來了困難,也出現了冗餘的特徵,所以需要進行池化操作,池化不改變深度,只改變長寬,主要有最大值和均值兩種方法,一般的池化濾波器大小F為2步長為2,對於最大值池化可以用下面的圖像清晰的表示:

卷積層輸入W 1 *H 1 *D 1 大小的數據,輸出W 2 *H 2 *D 2 的數據,此時的卷積層共有2個超參數:
S:濾波器每次移動的步長
F:濾波器尺寸
此時輸出的大小可以用輸入和超參計算得到:
W 2 =(W 1 -F)/S+1
H 2 =(H 1 -F)/S+1
D 2 =D 1

將最後一層(CONV、ReLU或Pool)處理後的數據輸入全連接層,對於W 2 *H 2 *D 2 數據,我們將其展成1*1*W 2 *H 2 *D 2 大小的數據,輸入層共有W 2 *H 2 *D 2 個神經元,最後根據問題確定輸出層的規模,輸出層可以用softmax表示。也就是說,全連接層就是一個常見的BP神經網路。而這個網路也是參數最多的部分,是接下來想要去掉的部分。完整的神經網路可以用下面的圖表示:

[(CONV-ReLU)*N-POOL?]*M-(FC-RELU)*K,SoftMax

1.更小的濾波器與更深的網路
2.只有CONV層而去掉池化與全鏈接

最早的CNN,用於識別郵編,結構為:
CONV-POOL-CONV-POOL-CONV-FC
濾波器大小5*5,步長為1,池化層2*2,步長為2

2012年由於GPU技術所限,原始AlexNet為兩個GPU分開計算,這里介紹合起來的結構。

輸入圖像為227*227*3

1.首次使用ReLU
2.使用Norm layers,現在已經拋棄,因為效果不大
3.數據經過預處理(例如大小變化,顏色變化等)
4.失活比率0.5
5.batch size 128
6.SGD Momentum 參數0.9(SGD和Momentum見我的其他文章)
7.學習速率 0.01,准確率不在提升時減少10倍,1-2次後達到收斂
8.L2權重減少0.0005
9.錯誤率15.4%

改進自AlexNet,主要改變:
1.CONV1的濾波器從11*11步長S=4改為7*7步長為2.
2.CONV3,4,5濾波器數量有384,384,256改為512,1024,512(濾波器數量為2的n次冪有利於計算機計算可以提高效率)
錯誤率:14.8%後繼續改進至11.2%

當前最好的最易用的CNN網路,所有卷積層濾波器的大小均為3*3,步長為1,pad=1,池化層為2*2的最大值池化,S=2。

主要參數來自全連接層,這也是想要去掉FC的原因。

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和線性的組合,易於理解,十分方便有VGG-16,VGG-19等多種結構。
錯誤率7.3%

完全移除FC層,參數只有500萬,使用Inception模塊(不太理解,有時間繼續看)
准確率6.67%

准確率3.6%
擁有極深的網路結構,且越深准確率越高。是傳統CNN不具備的特點,傳統CNN並非越深越准確。需要訓練時間較長但是快於VGG

1.每個卷積層使用Batch Normalization
2.Xavier/2初始化
3.SGD+Momentum(0.9)
4.Learning rate:0.1,准確率不變減小10倍(因為Batch Normalization所以比AlexNet大)
5.mini-batch size 256
6.Weight decay of 0.00001
7.不適用失活(因為Batch Normalization)

具體的梯度過程學完ResNet再說吧。

『拾』 GCN圖卷積網路入門詳解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仔細研究一個名為GCN的著名圖神經網路。首先,我們先直觀的了解一下它的工作原理,然後再深入了解它背後的數學原理。

字幕組雙語原文: 【GCN】圖卷積網路(GCN)入門詳解
英語原文: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GCN)
翻譯: 聽風1996 、 大表哥

許多問題的本質上都是圖。在我們的世界裡,我們看到很多數據都是圖,比如分子、社交網路、論文引用網路。

圖的例子。(圖片來自[1])

在圖中,我們有節點特徵(代表節點的數據)和圖的結構(表示節點如何連接)。

對於節點來說,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每個節點的數據。但是當涉及到圖的結構時,要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例如,如果2個節點彼此距離很近,我們是否應該將它們與其他對節點區別對待呢?高低度節點又該如何處理呢?其實,對於每一項具體的工作,僅僅是特徵工程,即把圖結構轉換為我們的特徵,就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圖上的特徵工程。(圖片來自[1])

如果能以某種方式同時得到圖的節點特徵和結構信息作為輸入,讓機器自己去判斷哪些信息是有用的,那就更好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圖表示學習的原因。

我們希望圖能夠自己學習 "特徵工程"。(圖片來自[1])

論文 :基於圖神經網路的半監督分類 (2017)[3]

GCN是一種卷積神經網路,它可以直接在圖上工作,並利用圖的結構信息。

它解決的是對圖(如引文網路)中的節點(如文檔)進行分類的問題,其中僅有一小部分節點有標簽(半監督學習)。

在Graphs上進行半監督學習的例子。有些節點沒有標簽(未知節點)。

就像"卷積"這個名字所指代的那樣,這個想法來自於圖像,之後引進到圖(Graphs)中。然而,當圖像有固定的結構時,圖(Graphs)就復雜得多。

從圖像到圖形的卷積思想。 (圖片來自[1])

GCN的基本思路:對於每個節點,我們從它的所有鄰居節點處獲取其特徵信息,當然也包括它自身的特徵。假設我們使用average()函數。我們將對所有的節點進行同樣的操作。最後,我們將這些計算得到的平均值輸入到神經網路中。

在下圖中,我們有一個引文網路的簡單實例。其中每個節點代表一篇研究論文,同時邊代表的是引文。我們在這里有一個預處理步驟。在這里我們不使用原始論文作為特徵,而是將論文轉換成向量(通過使用NLP嵌入,例如tf-idf)。NLP嵌入,例如TF-IDF)。

讓我們考慮下綠色節點。首先,我們得到它的所有鄰居的特徵值,包括自身節點,接著取平均值。最後通過神經網路返回一個結果向量並將此作為最終結果。

GCN的主要思想。我們以綠色節點為例。首先,我們取其所有鄰居節點的平均值,包括自身節點。然後,將平均值通過神經網路。請注意,在GCN中,我們僅僅使用一個全連接層。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得到2維向量作為輸出(全連接層的2個節點)。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使用比average函數更復雜的聚合函數。我們還可以將更多的層疊加在一起,以獲得更深的GCN。其中每一層的輸出會被視為下一層的輸入。

2層GCN的例子:第一層的輸出是第二層的輸入。同樣,注意GCN中的神經網路僅僅是一個全連接層(圖片來自[2])。

讓我們認真從數學角度看看它到底是如何起作用的。

首先,我們需要一些註解

我們考慮圖G,如下圖所示。

從圖G中,我們有一個鄰接矩陣A和一個度矩陣D。同時我們也有特徵矩陣X。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從鄰居節點處得到每一個節點的特徵值呢?解決方法就在於A和X的相乘。

看看鄰接矩陣的第一行,我們看到節點A與節點E之間有連接,得到的矩陣第一行就是與A相連接的E節點的特徵向量(如下圖)。同理,得到的矩陣的第二行是D和E的特徵向量之和,通過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得到所有鄰居節點的向量之和。

計算 "和向量矩陣 "AX的第一行。

在問題(1)中,我們可以通過在A中增加一個單位矩陣I來解決,得到一個新的鄰接矩陣Ã。

取lambda=1(使得節點本身的特徵和鄰居一樣重要),我們就有Ã=A+I,注意,我們可以把lambda當做一個可訓練的參數,但現在只要把lambda賦值為1就可以了,即使在論文中,lambda也只是簡單的賦值為1。

通過給每個節點增加一個自循環,我們得到新的鄰接矩陣

對於問題(2): 對於矩陣縮放,我們通常將矩陣乘以對角線矩陣。在當前的情況下,我們要取聚合特徵的平均值,或者從數學角度上說,要根據節點度數對聚合向量矩陣ÃX進行縮放。直覺告訴我們這里用來縮放的對角矩陣是和度矩陣D̃有關的東西(為什麼是D̃,而不是D?因為我們考慮的是新鄰接矩陣Ã 的度矩陣D̃,而不再是A了)。

現在的問題變成了我們要如何對和向量進行縮放/歸一化?換句話說:

我們如何將鄰居的信息傳遞給特定節點?我們從我們的老朋友average開始。在這種情況下,D̃的逆矩陣(即,D̃^{-1})就會用起作用。基本上,D̃的逆矩陣中的每個元素都是對角矩陣D中相應項的倒數。

例如,節點A的度數為2,所以我們將節點A的聚合向量乘以1/2,而節點E的度數為5,我們應該將E的聚合向量乘以1/5,以此類推。

因此,通過D̃取反和X的乘法,我們可以取所有鄰居節點的特徵向量(包括自身節點)的平均值。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但是你可能會問加權平均()怎麼樣?直覺上,如果我們對高低度的節點區別對待,應該會更好。

但我們只是按行縮放,但忽略了對應的列(虛線框)。

為列增加一個新的縮放器。

新的縮放方法給我們提供了 "加權 "的平均值。我們在這里做的是給低度的節點加更多的權重,以減少高度節點的影響。這個加權平均的想法是,我們假設低度節點會對鄰居節點產生更大的影響,而高度節點則會產生較低的影響,因為它們的影響力分散在太多的鄰居節點上。

在節點B處聚合鄰接節點特徵時,我們為節點B本身分配最大的權重(度數為3),為節點E分配最小的權重(度數為5)。

因為我們歸一化了兩次,所以將"-1 "改為"-1/2"

例如,我們有一個多分類問題,有10個類,F 被設置為10。在第2層有了10個維度的向量後,我們將這些向量通過一個softmax函數進行預測。

Loss函數的計算方法很簡單,就是通過對所有有標簽的例子的交叉熵誤差來計算,其中Y_{l}是有標簽的節點的集合。

層數是指節點特徵能夠傳輸的最遠距離。例如,在1層的GCN中,每個節點只能從其鄰居那裡獲得信息。每個節點收集信息的過程是獨立進行的,對所有節點來說都是在同一時間進行的。

當在第一層的基礎上再疊加一層時,我們重復收集信息的過程,但這一次,鄰居節點已經有了自己的鄰居的信息(來自上一步)。這使得層數成為每個節點可以走的最大跳步。所以,這取決於我們認為一個節點應該從網路中獲取多遠的信息,我們可以為#layers設置一個合適的數字。但同樣,在圖中,通常我們不希望走得太遠。設置為6-7跳,我們就幾乎可以得到整個圖,但是這就使得聚合的意義不大。

例: 收集目標節點 i 的兩層信息的過程

在論文中,作者還分別對淺層和深層的GCN進行了一些實驗。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使用2層或3層的模型可以得到最好的結果。此外,對於深層的GCN(超過7層),反而往往得到不好的性能(虛線藍色)。一種解決方案是藉助隱藏層之間的殘余連接(紫色線)。

不同層數#的性能。圖片來自論文[3]

論文作者的說明

該框架目前僅限於無向圖(加權或不加權)。但是,可以通過將原始有向圖表示為一個無向的兩端圖,並增加代表原始圖中邊的節點,來處理有向邊和邊特徵。

對於GCN,我們似乎可以同時利用節點特徵和圖的結構。然而,如果圖中的邊有不同的類型呢?我們是否應該對每種關系進行不同的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聚合鄰居節點?最近有哪些先進的方法?

在圖專題的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研究一些更復雜的方法。

如何處理邊的不同關系(兄弟、朋友、......)?

[1] Excellent slides on Graph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by Jure Leskovec (Stanford):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view?usp=sharing

[2] Video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GCNs) made simp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RAOZIULzw

[3] Paper Semi-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with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2017): https://arxiv.org/pdf/1609.02907.pdf

[4] GCN source code: https://github.com/tkipf/gcn

[5] Demo with StellarGraph library: https://stellargraph.readthedocs.io/en/stable/demos/node-classification/gcn-node-classification.html

雷鋒字幕組是一個由AI愛好者組成的翻譯團隊,匯聚五五多位志願者的力量,分享最新的海外AI資訊,交流關於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行業轉變與技術創新的見解。

團隊成員有大數據專家,演算法工程師,圖像處理工程師,產品經理,產品運營,IT咨詢人,在校師生;志願者們來自IBM,AVL,Adobe,阿里,網路等知名企業,北大,清華,港大,中科院,南卡羅萊納大學,早稻田大學等海內外高校研究所。

如果,你也是位熱愛分享的AI愛好者。歡迎與雷鋒字幕組一起,學習新知,分享成長。

閱讀全文

與如何設計卷積初始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13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64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49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68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31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13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07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03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668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07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03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964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23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04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49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099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75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46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56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