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使用者已達多少

網路使用者已達多少

發布時間:2023-05-07 13:29:08

A. 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達多少人

截至2022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0.51億。

在網民規模方面,我國網民規模持續穩定增長,較2021年12月新增網民1919萬,互聯網普及率較2021年12月提升1.4個百分點。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強化,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實現村村通寬頻,推動農村地區毀薯互聯網普及率較2021年12月提升1.2個百分點。

在網路接入環境方面,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9.5個小時,較2021年12月提升1.0個小時。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6%,使用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視和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33.3%、32.6%、26.7%和27.6%。

長時間上網的危害:

1、對眼睛的傷害

長時間用眼睛盯著電子產品,容易導致用眼過度,引發眼疲勞,使視力下降。嚴重者還會導致視網膜脫離,可能面臨青光眼、老花等眼疾。

2、影響精神狀態

上網時間過久也會影響學習跟工作,後續就得再纖橘者用更多時間去處理待辦事項,一旦無法如期完成目標,進而讓人累積緊張、焦慮、抑鬱、煩躁等負面情緒。也會影響睡眠、以及造成社交能力消退。

3、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在使用電腦時身體向前彎,看手機喜歡低頭,或者斜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玩手機等。久而久之,容易導致伍裂脊椎關節受傷、腰肌勞損,體態盡毀,還會因為不良姿勢患上各種頸椎病。

B. 我國互聯網發展有哪些特徵

當前互聯網的發展與應用的特點
網路營銷以網路為基礎,伴隨著網路技術和信息通訊技術的發展而發展。
當前的世界已虧廳進入一個網路信息社會,信息通訊技術銷纖隱的發展,已經使互聯網路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輻射面更廣、交互性更強的新型媒體,不同於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只能進行單向性的信息傳播,而是可以與媒體的接受者進行實時的互動式溝通和聯系。

互連網路的信息傳播和雙向溝通的優點,是互連網今後的發展與應用顯示出如下特點:. 網路的使用者持續快速豎吵地增長,近幾年全世界網路使用者的年增長率大於50%,根據美國市場研究與咨詢公司(eTForecasts)的研究報告,2000年全球網路使用者的人數已達3.75億人,到2004年將增加到7.19億人。而且網路使用者大多是具有高學歷和較高經濟實力的年輕人,這是最具有市場購買力的消費群體之一。. 網路科技快速發展,骨幹網路寬頻化持續上升,光纖服務普遍化,壓縮技術更使得多媒體信息也可經由一般電話線傳輸;網路專用電腦的開發,可輕易處理復雜動畫與虛擬實境的應用需求,搜尋工具與多媒體視聽軟體的開發,將使得網路電腦功能越來越完善,而網路主要硬體設備的單位功能成本將呈指數下降趨勢,為網路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
電子商務將成為網路的重要應用,在網路上進行交易的成本遠小於傳統營銷的成本。互連網上的電子商務市場已經形成規模,單是全球的網路零售在2000年已經達到600億美圓,到2004年將達到4280億美圓,而作為網路交易主要應用的企業間網上貿易的規模將達到6萬億美圓,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 網路在商業、家庭與教育上的應用日趨普及,在網上的新興虛擬社會將逐漸形成。

在這個虛擬社會中,使用界面將更生活化,現今社會所需處理的各項實際事物將可超越時空距離,被瞬間平行的移轉至網路上,使未來的社會更為方便、高效與多彩多姿。將使人們的衣、食、住、行、教育、娛樂等日常生活均離不開網路服務。

C. 我國現在每天有多少人在上網

CNNIC第一次公布《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是在1997年,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中國互聯網用戶人數是62萬,此後每年統計和公布兩次。1998年上半年,中國互聯網用戶達到117.5萬,這一年的12月31日就達到210萬,幾乎翻一番;1999年6月底400萬,1999年12月底890萬,每半年翻一番的趨勢形成;進入2000年,伴隨全球互聯網發展的高潮,中國上網用戶人數繼續迅猛增長,截止到6月31日達到1690萬人,相比上一年同期翻兩番有餘。但是,2000年下半年就顯示出增長趨緩的跡象,比上半年只增長了560萬人。到2001年6月30日,我國互聯網用戶人數達到2650萬,比2001年1月的2250萬增長了400萬人。 目前中國網民的人數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美國有一億多網民,中國有2500萬網民。中國網路人口2001年底將達3500萬,比2000年底止2250萬人成長56%。 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中國互聯網用戶將在2001年底突破或接近3000萬,2002年底至少突破3500萬。 以下是筆者在MICROSOFT OFFICE EXCEL下對中國網民增長數據的處理結果: 中國網民呈指數增長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同時上網費用的下降:中國的電信事業的迅速發展,電信基礎設施得以大幅改善,同時電子及通信產品製造業已經成為中國第一支念漏薯柱工業,為上網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中國教育事業在發展,使得計算機網路知識和技能在迅速普及。 然而,中國網民的絕對數量在高速增長的同時,相對數量(網民占人口的比例)與發達國家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據信息研究機構JUPITERMMXI日前公布的統計數字報道,挪威的全國人口中每個月都上網的人數比例已達到63%,丹麥上網人數比例達36%,美國上網率超過50%,瑞典29%,英國25%,德國18%,法國14%,義大利13%,西班牙9%。整體而言,2000年全球約有4億人每天在使用互聯網,預料到2005年將超過10億人。華盛頓的Strategis公司經過調查,在美國,互聯網用戶人數已達到一億,現在美國有半數的成人在使用互聯網。據日本2001年06月30日發表的《2001年網際網路白皮書》提供的統計,截止2001年2月底,日本共有網民3263.6萬人,比去年增加1937.9萬人。白皮書預測,到今年年底,日本網民人數將增加到3628萬。 按照傳播學界的共識,當一種媒介的使用者人數超過總體的20%亦即 1/5以上,它就跨越了「普及」的門檻。以美國為例,為達到這一標准,廣播用了38年,電視用了13年,而網路只用了5年。根據傳播學中的「擴散S曲線理論」,當一種新產品或服務在其潛在市場中占據10~25%份額之際,擴散率就將急劇上升。 此外,手機正在成為媒體工具,促使網民數量的飛速增長。短短幾年,在中國,手機的使用不僅已經大普及,而且手機的功能也大擴充,它已由最初單一的雙向語音通信工具,變成媒體信息的接收端和個人信息的發送端。據日本2001年06月30日發表的《2001年網際網路白皮書》提供的統計,在日本的3000多萬網民中,就有652.5萬人是利用手機同網際網路聯網的。使用手機聯網的家庭已經超過利用電腦聯網的家庭。隨著手機技術的發展和手機功能的增強及擴大,手機新品不斷推出,將使其媒體工具的特性越來越彰顯,它不僅是人們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的工具,而且是新聞記者及時快速傳遞新聞信息的利器。由於中國移動用戶已經居世界第一,能夠上網手機的大量使用,將極大地促使中國網路的普及。 在中國的經濟領域,有搜渣所謂的「2000萬現象」:彩電、冰箱、空調等均在用戶數量達到2000萬以後迅速走向大眾化,中國手機的普及更加印證了「2000萬用戶往往會帶來雪崩效應」的觀點。中國網路自突破2000萬用戶後開始向低收入、女網民傾斜,也印證了這一趨勢,但是,從去年開始的全球新經濟不景氣反仔者映到中國網路發展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這一進程,使網路的大眾化沒能像手機、彩電那樣直接帶來用戶數量的猛增。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的數據顯示,在網民中,男性遠多於女性。但是,我們通過歷次數據的對比及海外的數據分析,發現,網路受眾的性別比例趨向平衡。 1997年10月CNNIC調查結果顯示,用戶中,男性佔87.7%,女性佔12.3%。但隨後的調查顯示性別比例逐步趨向平衡,到2001年7月CNNIC調查結果顯示,男性佔61.3%,女性佔38.7%。女性網民增長速度明顯快於男性,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來自香港的著名互聯網統計機構iamasia公布的一份資料顯示,目前大中華區經常使用互聯網人數達2400萬人,其中女性超過了1000萬人。在發達國家,女性網民的數量已經與男性網民持平或超過了後者。據日本2001年06月30日發表的《2001年網際網路白皮書》提供的統計,在日本網民中,男性和女性分別佔61.2%和38.8%。美國Nielsen//NetRatings公司2001年6月16日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稱,美國互聯網用戶當中的女性人數最近日益增加。調查顯示上個月女性已佔美國網民人數中的51.7%;加拿大的女性互聯網用戶也超過了互聯網用戶的半數。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和中國台灣地區的女性網民比例分別為48%、46%、45%、44%、42%、41%。 在網路發展的初期,網民的年齡集中在20—35歲之間。但是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受眾的年齡分布正在趨於平衡。尤其是,2000年7月以來統計表明,18歲到24歲,25歲到30歲這兩個年齡段的上網人數比例在持續下降,18歲到24歲上網人數的比例2000年7月是46.77%,2001年1月減少到41.18%,而現在只佔36.8%;25歲到30歲的上網人群2000年1月佔33%,2001年1月底降低到19%,現在進一步降低到16.1%。網民年齡層次分別向兩個方向延伸。今後互聯網將不是年輕人的專有,只要有符合需求的信息及合理的收費,用戶群體必將向各年齡段延伸。 國外的調查研究也顯示了網路受眾年齡分布的平衡化趨勢。據互聯網調查公司Jupiter Media Metrix2001年 5月14日發布的研究報告,2000年一年全球網民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兩個年齡段分別為18至24歲以及55歲以上的用戶。在2000年4月到2001年4月期間,55歲以上的網民人數增加了33個百分點,18到24歲的網民人數也增加了32個百分點,同一時期各個年齡段的網民人數平均增加19個百分點。 盡管25到34歲的網民佔全球網民人數的最大部分,但18到24歲再加上55歲以上網民的人數總和截止2001年4月已超過25到34歲的網民數量550萬人。 以往,在網民中未婚者居多數,但是,從最新的調查結果來看,未婚者與已婚者的比例也在趨於平衡。例如,1999年7月CNNIC調查顯示的用戶的婚姻狀況:未婚佔63%,已婚佔37%;而 2001年7月CNNIC調查顯示的用戶的婚姻狀況:未婚佔58.5%,已婚佔41.5%。未婚者在網民中所佔比例在縮小,未婚者與已婚者的比例在日趨接近。

D. 網際網路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網際網路的發明和應用

1969年,美國五角大樓首創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如同一張蜘蛛網,即使一部分網線中斷,整個網路仍完好無損。它的首次通信,即數據包交換,是1969年在美國南加州兩個實驗室的計算機之間進行的。它是打破信息堡壘的工具,使人們廉價地獲取各種知識成為可能。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100年前,人們要給異地的親友送去問候,大多要依靠驛差的長途跋涉。如今,坐在家中的電腦前輕點滑鼠,遠在萬里之遙的友人便可在瞬間收到你發去的電子賀卡。於1969年問世、1993年才對公眾開放的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使現實生活發展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到1999年底,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達2.6億,預計2005年可達到7.65億,計算機網路已經把全世界聯成為一個「地球村」,全世界正在為此構築一個「數字地球」。

美國科學家米歇爾·科茲曼曾經下過一個重要論斷:「19世紀是鐵路時代,20世紀是高速公路系統的時代,21世紀將是寬頻網路的時代。」

1968年,美國國防部提出一種設想:如果能夠建立一個網路系統,類似蜘蛛網,它的特點應該是沒有中心,一旦戰爭爆發,一部分網路被破壞,其他網路可以照常工作。為此,美國國防部在其下屬的高級研究項目署(ARPA)成立一個專家小組,專門研究這個所謂的「蜘蛛網」系統。研究人員把若干小型計算機相互連接起來,當時把這一組計算機稱作信息處理器,實際上是一個小型的計算機區域網絡。研究結果表明,完全可以建立一個計算機網路通信系統,該系統可以不需要中心控制系統,在局部系統遇到破壞的情況下,整個系統照常運轉。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美國國防部就建起了一個計算機網路的雛形——ARPA網。ARPA網由4個相互連接的計算機網路組成,3個設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另一個設在內華達州。盡管ARPA網還處在研究階段,但是由於它運作順利,很快在學術界傳開了,人們紛紛要求加入ARPA網。

1972年,研究人員首次運用ARPA網發送電子郵件,便獲得成功,這標志著網路開始與通信相結合。進入80年代,計算機網路技術開始從美國傳到世界各地,但也只是局限在研究部門和大學的范圍,然而它的商業潛能已默默地引起了各國的注意。

把時間拉回到1955年,美國田納西州民主黨參議員阿爾伯特·戈爾在美國國會提出一個對美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州際高速公路法案」。戈爾及高速公路的其他支持者看到,美國中部地區正在從農業經濟發展成為製造經濟。一個高效州際系統可以更快地把更多的物資輸送給更多的人,從而加速經濟發展,使製造商和消費者均能受益。這個法案的提出,為後來建立和發展網際網路(INTERNET),奠定了政治和輿論基礎。

36年後的1991年,老戈爾的兒子國會議員阿爾·戈爾向政府提出,資助建設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法案,他把這個項目昵稱為「信息高速公路」。時任美國總統的布希在當年的11月簽署了這一法案。可以說,美國從此才開始重視信息技術對經濟的影響。

柯林頓入主白宮後,阿爾·戈爾擔任副總統。他們執政的第一年,便成立了由戈爾主持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顧問委員會,同時以政府的命令,發布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即「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概念及其內容。命令稱: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是硬體、軟體、技能的綜合,它使人們之間以及人們與計算機和業務機構的聯系更加便利。1994年1月25日,柯林頓在其《國情咨文》中對這個項目作了發展規劃,其長期目標是:用15年到20年的時間建成一個前所未有的全國的、最終是全世界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即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的發展比預期的要快得多。1995年,北美、歐洲和東亞地區迎來了網路建設的高潮,這一年被稱為國際網路年。

E. 有多少網民使用互聯網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51億,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9.5個小時,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6%。
近期,有研究指出,不斷擴展的互聯網應用可能帶來生育水平下降的問題,這為理解我國低生育率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視角。
今年5月,北大核心期刊《人口研究》同期刊發了兩篇有關互聯網與生育意願關系的研究文章,題目分別為《互聯網使用會影響居民生育意願嗎?》、《上網為什麼會影響個人生育意願?》。前文作者為邱磊菊、馮宜強、史宇鵬、孫寶文,來自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寬態聯網經濟研究院、信息學院、經濟學院。後文作者為陳衛民、萬佳樂、李超偉,來自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
這兩份研究都通過實證分析發現,上網會降低居民的生育意願。如,《互聯網使用會影響居民生育意願嗎?》一文分析表明:上網時間每增加1%,個體的生育意願降低1.69%。
那麼,上網究竟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居民生育意願的?
增加生育焦慮;改變生育觀念;刺激消費,擠壓生育養育預算;網路社交和娛樂部分替代生兒育女的效用滿足……這些影響機制被一一揭示。
上網的人比不上網的人生育意願降低約10.5%
《互聯網使用會影響居民生育意願嗎?》一文悉拆使用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以及相匹配的城市統計數據,實證分析了互聯網使用對居民生育意願的影響。
該文使用的微觀個體數據為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公布的2018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2018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8)。根據女性生育年齡的合理性,研究剔除了小於20歲與大於45歲的女性樣本,由於男性的生育年齡可以延續至更大歲數,研究保留全部男性樣本,成人問卷數據匹配家庭與少兒問卷後得到樣本量為10342個。
該研究使用「生育意願」和「實際生育行為」兩個指標刻畫被解釋變數,該研究的核心解釋變數是「個體互聯網使用情況」,同時,研究納入了一系列個體特徵、家庭特徵作為控制變數。研究使用Poisson回歸模型進行估計。
研究顯示,控制了影響生育意願的其他因素和內生性問題後,分析結果表明,使用互聯網的居民比不使用者的生育意願降低了約10.5%。
同時,考慮到個體之間存在差異,該研究將互聯網使用與一系列虛擬變數(學歷、收入、經濟水平等)的交互項放入回歸,研究異質性。分析結果表明,居住在經濟發達城市、低學歷、低收入的互聯網使睜巧棗用者生育意願降幅更加明顯。
對此,研究者分析道,造成以上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經濟發達城市的互聯網使用人群更容易接受新興觀念沖擊,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因自身認知水平限制更有可能受到互聯網上非主流文化的影響並改變自己的生育觀念。
此外,研究還利用2015年10月出台的全面兩孩政策這個外生沖擊構成的准自然實驗來檢驗互聯網使用對生育意願的影響。
研究將2014年與2018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CFPS)匹配成面板數據,將2014年視為「政策實施之前」,

F. 計算機的主要功能特點有哪些

計算機的主要功能特點有哪些?

1、運算速度快、精度高。現代計算機每秒鍾可執行幾百萬條指令,資料處理的速度相當快,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比擬的。

2、具有儲存與記憶能力。計算機的儲存器類似於人的大腦,可以「記憶「(儲存)大量的資料和計算機程式。

3、具有邏輯判斷能力。具有可靠邏輯判斷能力是計算機能實現資訊處理自動化的重要原因。能進行邏輯判斷,使計算機不僅能對數值資料進行計算,也能對非數值資料進行處理,使計算機能廣泛應用於非數值資料處理領域,如資訊檢索、圖形識別以及各種多媒體應用等。

【計算機】

1,計算機(puter)俗稱電腦,是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儲存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式執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資料的現代化智慧電子裝置。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賣裂機、量子計算機等。

2,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充套件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中塵閉家,成為資訊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使用者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網際網路、通訊、多媒體兄桐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使用者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網際網路使用者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網際網路有6.7 億移動使用者,其中手機上網使用者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計算機的主要功能

計算機可以代替人的腦力勞動
計算機可以儲存大量的資訊
計算機是一種資訊處理機
計算機可以實現高速運算

計算機總體上是處理資訊的工具。

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計算機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運算速度快
目前最快的巨型機執行速度已達每秒100多億次,這是傳統計算工具所無法比擬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還在迅速提高。
2、計算精度高
計算機的精度取決於機器的字長位數,字長越長,精度越高。由於計算機採用二進位製表示資料,易於擴充機器字長。不同型號計算機的字長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為了獲取更高的精度,還可以進行雙倍字長或多倍宇長的運算,甚至達到數百位二進位制。
3、儲存容量大
計算機的儲存器可以把原始致據、中間結果以及運算指令等儲存起來以便使用。儲存器不僅可以儲存大量的資訊,還能夠快速而准確地存入或讀取這些資訊。
4、判斷能力強
計算機除了具有高速度、高精度的計算能力外,還具有對文字、符號、數字等進行邏輯推理和判斷的能力。人工智慧機的出現將進一步提高其推理、判斷、思維、學習、記憶與積累的能力,從而可以代替人腦進行更多的工作。
5、可靠性強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技術也發生著很大的變化,電子器件的可靠性也越來越高。在計算機的設計過程中,通過採用新的結構可以使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計算機的應用:
1、科學計算
科學計算也稱為數值計算,是計算機最早的應用領城,高速度、高精度的運算是人工運算所望塵莫及的。現代科學技術中有大量復雜的數值計算,例如在地震預測、氣象預報、工程設計、火箭和衛星發射等尖端科技梁宇,都離不開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從而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和時間。
2、資料處理
資料處理也稱為非數值計算,是對大量數擁進行處理,得到有用的資料資訊。資料處理被廣泛地應用在辦公自動化、事務管理、情報分析、企業管理等方面。資料處理己經發展成為一門新的計算機應用學科。
3、資料處理
資料處理也稱為非數值計算,是對大量數擁進行處理,得到有用的資料資訊。資料處理被廣泛地應用在辦公自動化、事務管理、情報分析、企業管理等方面。資料處理己經發展成為一門新的計算機應用學科。
聖才電子書為你解答!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它有兩個功能,主要是資料通訊和資源共享。在實現資源共享時,主要表現在檔案共享和列印共享兩個方面。

基本功能:

1、.資料通訊

2、資源共享

3.分散式處理

4.提供系統的可靠性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裝置,通過通訊線路連線起來,在網路作業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訊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資訊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發展過程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端終端聯機階段;

第二代計算機---計算機網路階段;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網際網路與資訊高速公路階段;

主要網路

  1. 區域網(Local Area Neork;LAN) 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

  2. 都會網路示意圖(Metropolitan Area Neork;MAN) 這種網路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

  3. 廣域示意圖(Wide Area Neork;WAN) 這種網路也稱為遠端網,所覆蓋的范圍比都會網路(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

  4. 無線網隨著膝上型電腦(notebook puter)和個人數字助理無線網(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行動式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發展,人們經常要在路途中接聽電話、傳送傳真和電子郵件閱讀網上資訊以及登入到遠端機器等。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是資料通訊和共享資源。
1、資料通訊是指計算機網路中可以實現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資料傳送。
2、共享資源包括共享硬體資源、軟體資源和資料資源。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資訊交換、資源共享、分散式處理。
⑴資訊交換
這是計算機網路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計算機網路中各個節點之間的系統通訊。使用者可以在網上傳送電子郵件、釋出新聞訊息、進行電子購物、電子貿易、遠端電子教育等。
⑵資源共享
所謂的資源是指構成系統的所有要素,包括軟、硬體資源,如:計算處理能力、大容量磁碟、高速印表機、繪圖儀、通訊線路、資料庫、檔案和其他計算機上的有關資訊。由於受經濟和其他因素的制約,這些資源並非(也不可能)所有使用者都能獨立擁有,所以網路上的計算機不僅可以使用自身的資源,也可以共享網路上的資源。因而增強了網路上計算機的處理能力,提高了計算機軟硬體的利用率。
⑶分散式處理
一項復雜的任務可以劃分成許多部分,由網路內各計算機分別協作並行完成有關部分,使整個系統的效能大為增強。

工業門機主要功能特點有哪些

禁一體機就是一個裝置、1個電鎖,只是需要將單門門禁一體機換為多門控制器,將控制器接到電腦進行考勤管理。 如果你們還要增加考勤功能的話還需要一個485轉換頭; 多門門禁與單門門禁需要的東西大體相同只是數量不一樣而已:1個電源箱(220V轉12V的變壓器)、1個單門門禁一體機、1個出門按鈕,他是門禁系統裡面的一個部件 如果你說的是門禁系統的話就是由好幾個東西組成的了 最簡易的單門門禁系統包括

G. 互聯網上網人數達到多少

9.89億人。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面向公眾發布了《第45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其中就非常詳細地介紹了截至2020年3月之前,國內網民最新的互聯網路拍寬使用情況。官方發布的這份統計報告,可以在官網上免費輕松下載。

全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 1656 億 GB,比上年增長 35.7%。年末互聯網上網人數 9.89 億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 9.86 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 70.4%,其中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 55.9%。

我國互聯網接入率僅次於美國,位居橋賀鋒世界第二。這些數據都意味著我國發展越來越好,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

我國互聯網發展環境:

現我國網民接近5億,互聯網普及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今日中國,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敏晌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有著日益強大的社會影響力。

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把互聯網建設好、利用好、管理好,是我國互聯網發展始終秉持的重要戰略。

有關部門先後開展了「大興網路文明之風」、「綠色·陽光網路工程」等活動,持續開展依法打擊互聯網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專項行動,人民群眾滿意度提升,「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成為互聯網業界和廣大網民的共識。

一個文明的網路環境,既是互聯網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也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我們要大力倡導和構建網路文明秩序和道德,要站在世界科技、文化發展的最前沿,以時代的眼光、創新的思維牢牢把握網路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H. 網民是如何定義的

網民:半年內使用過互聯網的6周歲及以上中國公民。
通常而言,網路使用者(net user)是一個最為寬泛的概念,即指所有將其計算機連接上互聯網進行網路活動的人。而網路受眾(net audience)則強調網路使用者的特定類型的網路活動,比如信息查詢行為。由於「受眾(audience)」這個詞,是從傳統的媒介研究中繼承過來的,因此難以磨滅其在傳統媒介研究中所繼承的單向傳播特性和主體被動接受的影響,這造成「網路受眾」概念其實並不太符合網路研究的要求,而只能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來使用,但是對其並不能用傳統媒介研究中「受眾」概念的特定含義來理解。不過,對於進行特定類型的網路活動的網路使用者,這個概念還是具有一定的適用性的。比如《網路受眾心理行為研究》一書中就是對進行「網路信息查詢」這一特定網路活動的「網路受眾」來研究的。有鑒於此,國外有研究者認為用網民(Netizens)這個詞才能更好地突出網路對人們社會活動的巨大影響。Netizens一詞最早是被霍本所創造的。霍本認為人們理解的「網民」其實有兩種概念層次,一種是泛指任何一位網路使用者,而不管其使用意圖和目的;另一種是指稱特定的對廣大網路社會(或環境)具有強烈關懷意識,而願意與其他具有相同網路關懷意識的使用者一起共同合作,以集體努力的方式建構一個對大家都有好處的網路社會的一群網路使用者。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網路使用者」或「網路受眾」都夠資格被稱為「網民」,只有那些其網路活動「具備一定的特徵與特質的網路使用者」才可被稱為網民,「網民一詞具有正面的涵義」。 維基網路對網民的定義認為「網民鼓勵擴展社會族群顫滾飢的活動,比如傳播觀點,豐富信息,試圖將網路培養為一個知識資源和社會資本的場域,並且為自我整合(self-assembled)的網路社區做出選擇……他們利用並知曉網路的備鬧一切(use and know about the networkof networks),通常具有自我激勵(self-imposed)的責任推動網路的發展,並鼓勵言論自由和開放閱覽」。 由此看出,網民主要是一個從網路使用者的行為效果來闡釋的概念,並不是所有利用互聯網的人就可以被稱為「網民」,而是必須在個體自我意識上、對使用網路的態度上、網路活動的特徵上以及網路活動的行為效果上等表現出一定特點的使用者才可以被稱為「網民」。(參考《網路互動中的網民自我意識研究》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9年8月)
據CNNIC(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 2009年04月18日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3.16億,仍茄返保持全球第一大網民數量國家。據國內有關權威部門預測,未來兩、三年,中國網民人數有望達到5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蔡名照2008年11月7日在上海召開的第二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上指出,中美互聯網論壇目前,中國平均每天新增網民接近24萬人,按照這個發展速度,未來三四年,中國網民人數有望達到5億。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了《第23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我國網民數達到2.98億,手機網民數達1.137億。 CNNIC報告顯示,我國網民數達到2.98億,我國互聯網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過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寬頻網民數達到2.7億,國家CN域名數達1357.2萬,三項指標繼續穩居世界排名第一,顯示出中國互聯網的規模價值正在日益放大。 同時,隨著3G時代的到來,無線互聯網將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趨勢。而在網路求職、網路購物等實用型互聯網應用率大幅增長的同時,網路音樂、網路視頻等娛樂型應用的使用率則呈現下行趨勢,我國互聯網正經歷著由娛樂化應用向價值應用時代的轉變。

現在網民幾大特點(轉貼)
特點1:凡是公務員都是好色之徒,浪費國家資源,貪財,魚肉百姓;凡是網上關於公務員的正面消息都是造假,凡是關於公務員的 負面消息都是真的,是民間疾苦。
特點2:凡是其他城市都是治安很差,環境污染,市民素質低下,而自己所在的城市環境優美,市民素質極高。所以凡是網上關於其他城市的負面消息總是無數人在狠批,同時又從不介紹自己在的城市叫什麼名字。
特點3:凡是反對自己對公務員,其他城市的評價的人,都是弱智或者與當事者有關,在包庇,必然群起而攻之,直到此人再不敢反對自己為止。
特點4:凡是有關本國負面報道,幾乎沒人維護自己的國家,反而作苦大仇深狀,痛訴本國政治腐敗一切都是必然的等等,然後感嘆某某國(視此人哈的國定)如何政治開明,官員清廉,最後感嘆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表達對某某國之嚮往。
特點5:痛批其他網民是網路暴民,同時又在批評其他人時從不吝嗇臟話。
以上分別參考網路,新浪論壇等資料!

I. 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多少網民用戶規模有多少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較2020年3月增長8540萬,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9.86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0.4%



過去一年,互聯網上市企業市值再創歷史新高。截至2020年12月,我國互聯網上市企業在境內外的總市值達16.80萬億人民幣,較2019年底增長51.2%。北、上、廣、浙等地集中了全國約8成的互聯網上市企業和網信獨角獸企業,集群化發展態勢初步形成。


另外,伴隨著有力政策和技術發展,過去一年我國在量子科技、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高新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閱讀全文

與網路使用者已達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493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50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475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49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961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191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933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187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603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841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584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895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05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380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32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080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54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377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38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