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閩政通是什麼
為深化數字福建建設,深入踐行「馬上就辦」,2017年以來,省經濟信息中心負責建設了福建省政務服務APP統一平台(閩政通APP),實現網上政務服務從PC端到移動端的轉變,開辟多元服務新途徑,初步建成全省一體化掌上便民服務大平台,初步實現政務服務「馬上辦、掌上辦」。
一、整合全省政務服務資源,確保便民服務供給能力
1、提供掌上便民服務。接入省網上辦事大廳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超過16萬項,整合政府及第三方可信便民服務事項494項,推進省市縣便民服務事項清單編制和高頻便民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提供掌上便民服務。
2、提供信息共享服務。聚合省、市兩級政府門戶網站信息資源,通覽海量資訊,提供信息共享服務。
3、提供互動監督服務。對接全省12345便民服務平台,打造移動互聯網公眾參與渠道,提供互動監督服務。
二、發揮公共平台支撐能力,推進資源互通共享
1、初步實現全省「一號通認」。率先建設省級統一身份認證平台——福建省社會用戶實名認證授權平台,為全省各級政務平台提供身份認證支撐服務,完成與國家政務服務平台,以及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福建省公共信息資源統一開放平台等超過50個省內政務服務平台(業務系統)身份認證對接,初步實現全省「一號通認」。截至2019年4月30日,已為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福建省住房租賃業務平台、e龍岩等平台提供認證服務超過31萬次,為閩政通App平台提供認證服務超過59萬次。
2、初步具備「一碼通行」基礎條件。完成與公安部網路身份認證系統(eID)對接,可以生成居民身份碼;完成與福建省電子證照共享服務平台對接,最多可以生成戶籍信息、婚育收養和社會保障等15類重要信息二維碼,實現個人信息「一人一檔,隨手可查」;完成與省醫保局業務系統對接,上線醫保掃碼付款功能,一鍵生成醫保結算碼,用戶通過掃碼支付即可在醫保定點葯店脫卡結算,初步具備「一碼通行」基礎條件。目前,正與省衛健委密切合作,推進電子健康碼(電子醫保碼、電子社保碼和金融支付碼三碼融合碼)應用,解決醫療衛生機構「多卡並存,互不通用」、手機支付無法結算等「痛點」「堵點」問題。
3、初步實現聚合支付。對接財政非稅支付繳費平台、多卡融合公共平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等多個渠道,初步實現聚合支付。正在籌備建設全省統一支付平台,為各級各部門非稅支付和商業支付提供線上線下繳費能力。
三、深化與「BAT」等可信第三方合作,推動政務服務便民化
閩政通APP先後與螞蟻金服集團、騰訊公司、網路網訊科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和深化「馬上就辦」掌上便民服務數字化轉型改革,推動政務服務便民化;閩政通小程序入駐支付寶、微信、網路APP,成為全國首個同時與螞蟻金服集團、騰訊公司、網路網訊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省級政務服務平台;與中國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戰略合作,對接政融支付平台,提供便民繳費服務,提升政務服務平台支付能力,讓群眾輕松實現「一次辦、馬上辦、掌上辦」。
未來,閩政通APP將繼續踐行「馬上就辦」,以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為導向,按照「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統籌建設,完善平台功能,進一步推進「一號通認」「一碼通行」,實現掌上便民服務業務閉環,讓用戶「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
⑵ 最權威的政府網站有哪些
一個網站是否是官方政府門戶網站取決於主管單位。
主要的有: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央視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央廣網,中國青年網,千龍網世彎歷(中國首都網搜搜),
海關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海外網(人日報海外版官方網站)
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未來網、中國教育信息化;
農業:中國農業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網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網(中國農業新聞網)
政法:中國長安網、西安政法網、廣東政法網、上海政法綜鬧態治網、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等;
食品:中國食品安全網、湖州食品安全網;
以上僅為部分網站,依據主辦方分類,多少情況下以gov結尾的域名為政府單位主辦。媒體網站太多,詳細整理太多繁瑣,可以通過一些關鍵詞下翻查找辨別。
⑶ 中國政府網站有哪些
人民網
環球網
新華網
都是人民日報社主辦的政府性質網站
中國政府網是政府辦理的官方網站
⑷ 政府部門的官方網站有哪些
法律分析:主要的有: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新網) .央視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史廣網,中國青年網,干龍網(中國首都網)。海關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海外網(人日報海外版官方網站)。牧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未來網、中國教育信息化。農業:中國農業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網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網(中國農業新聞網)。政法:中國長安網、西安政法網、廣東政法網、上海政法綜治網、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第十條 建設、運營網路或者通過網路提供服務,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網路安全、穩定運行,有效應對網路安全事件,防範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第十一條 網路相關行業組織按照章程,加強行業自律,制定網路安全行為規范,指導會員加強網路安全保護,提高網路安全保護水平,促進行業健康發展。